资源描述:
《烟台大学品牌专业、特色专业申报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烟台大学品牌专业、特色专业申报书院系名称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专业名称国际经济与贸易修业年限四生专业负责人王淑云专业开设时间1993年9月填报日期2009年4月申报类别品牌口特色目烟台大学教务处填写说明
1ー、申报书的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真实可靠。文字表达要明确、简洁。二、表中空格不够时,可另附页,但页码要清楚。三、每个专业只能在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中选择ー种申报,在封面相应类别方框中画ノ。四、申报书用A4纸双面印制,在左侧装订。
2、专业和专业负责人基本情况专业基本情况专业名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代码020102修业年限四年所在院系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专业设置时间・1993首次招生时间**1993业生时间1997已有毕业生磁12本专业现有在校生数805本专业累计毕业生数1875本校相近专业无何时确定为何种校级及以上教改试点专业或示范专业无专业负责人基本情况姓名王淑云性别女出生年月1965年11月学历研究生学位博士专业技术职务教授现任职务(包括社会兼职)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从事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联系电话单位6705951住宅6903124「机电子信箱wsyyt@163.com获校级及以上奖励情况时间获奖项目及奖励等级授奖单位2009年《物流外包与管理》获烟台大学优秀教学成里二笺遊烟台大学2008年现代物流(英汉对照)获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山东省教育厅2008年《物流绩效测度的指标体系与应用》获烟台大学科研成果二等奖烟台大学2007年《山东省第三方物流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获山东省软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山东省软科学办公室2006年《基于ASP的空军装备供应链管理模式研空军装备部
3究》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进步三等奖2005年《军机制造采用先进生产模式研究》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进步三等奖空军装备部2005年《物流外包的理论与应用》获山东省教育厅优秀成果(著作类)三等奖山东省教育厅2005年《基于交易费用的企业物流治理结构研究》获中国物流学会优秀成果三等奖中国物流学会2005年《现代物流(英汉对照)》获山东省教育厅优秀成果(著作类)3等奖山东省教育厅2005年《供应链管理一理论、方法与对策》获烟台市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烟台市社科联2004年《企业物流一体化研究》(论文)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山东省社科联2004年《基于交易费用的物流外包机理研究》获中国物流学会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物流学会・专业指由教育部、省教育厅正式批准或备案的普通本专科专业。**学生均指普通本专科学生,不包括研究生、成教生、五年一贯制和三二分段。二、师资队伍情况・专职教师人数18其中高级职称比例50%双师型教师数及比例18(100%)教师中老、中、青的比例为**0:33:67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94.44%具有博士学位人数6具有硕士学位人数11高级职称教师中承担本专科教学任务比例100%教师近5年发表教学研究论文数量・"18教师近5年编写出版的教材数量"*2
4近5年承担校、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数量***7教师教学改革获奖情况(指获校级及以上奖励的优秀教学成果等)获奖时间获奖项目名称及奖励等级2009年《基于毕业生调查及信息反馈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09年《物流外包与管理》(教材)获烟台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2009年《国际贸易》被评为校级优秀课2009年《现代物流》被评为烟台大学精品课2008年《现代物流》被评为烟台大学双语教学示范课2008年现代物流(英汉对照)获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2007年”王淑云教授赴台湾东华大学讲学”被评为“山东省对台交流优秀项目”2005年《现代物流(英汉对照)》获山东省教育厅优秀成果三等奖2004年《中英大学教学模式比较研究》获烟台大学教学成果三等奖2004年《“理工结合、文理渗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山东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教师不包括公共课、基础课教师。**老、中、青分别指55岁(含)以上、4〇〜55岁、40岁(含)以下。
5教师队伍一览表序号姓名性别年龄专业技术职务学历学位所学专业・任教课程备注1王淑云女42教授研究生博士交通管理、国际运输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现代物流(双语)、外贸运输与保险、外贸英沿2李艳丽女34副教授研究生博士信息管理、国际贸易、国民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英语授课)、国际商务谈判、国际商务英语、现代物流(双语)、外贸函电3杨欢亮男48教授研究生博士经济学、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国际贸易、经济学概论4王来武男46教授研究生硕士农业经济管理、国际管理国际工商管理(双语)、全球公司战略(双语)5谢勤女43副教授本科学士国际贸易国际市场营销、国际经济合作、中国对外贸易专题、国际商务6孙志毅男40副教授研究生硕士经济学、日本经济、发展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国际贸易在读博士7曲延芬女36副教授研究生博士经济学、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计量经济学8侯国栋男37副教授研究生博士经济学、企业管理、区域经济学计量经济学9李强男41副教授研究生硕士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在读博士
610崔占峰男32讲师研究生博士国际贸易、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货币银行学11王少瑾女31讲师研究生硕士统计学、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在读博士12张东芳女37讲师本科硕士外贸英语、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英语、现代物流(双语)、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外贸英语ロ语13赵蓬男37讲师本科硕士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国际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模拟实验14张广毅男35讲师本科硕士国际贸易、国民经济学国际商务谈判、世界经济概论在读博士15陈有志男33讲师研究生硕士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结算16冯冠军男33讲师研究生硕士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合作、对外贸易运输与保险17王新娜女31讲师研究生硕士国际贸易、区域经济国际结算、国际金融、世界经济概论在读博士18徐海霞女30讲师研究生硕士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合作・如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请将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阶段所学的专业•并填写。
7三、本专业科研学术水平是否博士点否是否硕士点否是否国家、省或校级重点学科否是否国家、省或校级重点实验室否是否省级以上人才培养基地否近5年教师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106近5年教师出版专著数・8近5年教师主持校级及以上科技研究与开发项目情况年份项目名称主持人下达或委托项目单位完成情况2003-2004军机制造采用先进生产模式研究王淑云空军装备部已结题2004-2006基于ASP的空军装备供应链管理模式研究王淑云空军装备部已结题2004-2006山东省第三方物流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王淑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办已结题2005-2006物流科技与山东经济发展水平提升研究王淑云山东省科技厅已结题2005-2007物流绩效测度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王淑云山东省教育厅已结题2005-2005烟台市“十一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王淑云烟台市政府已结题2006-2008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绿色物流体系研究王淑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办已结题2007-2009现代物流中3G技术应用模式研究王淑云山东省教育厅在研2001-2004中西方员エ持股制度比较研究杨欢灵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办已结题2006-2008我国科研院所改制模式研究杨欢灵山东省教育厅已结题2003-2005中西方管理层收购比较研究王来武山东省教育厅已结题2003-2004生态工业园区及产业集群培育研究王来武烟台市政府已结题
82005-2008我国高校科研水平评估体系设计王来武山东省科技厅已结题2006-2007“三重螺旋”共建创新型城市研究王来武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办已结题2003-2004企业物流一体化研究李艳丽烟台大学己结题2006-2007开放经济条件下山东省农产品流通模式创新研究李艳丽山东省科技厅已结题2008-2009山东半岛物流一体化与区域竞争力提升研究李艳丽山东省教育厅在研2007-2009现代物流与山东半岛城市群竞争力提升实证研究李艳丽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办重点项目在研2002-2004山东省“十五”期间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研究谢勤烟台大学已结题2007-2009山东省主导城市利益均衡机制的实证研究张广毅烟台大学在研2005-2007自然垄断产业产权结构的动态变迁与政府管制政策选择曲延芬烟台大学已结题近5年教师科研成果获校级及以上奖励情况年份获奖人获奖项目名称获奖等级授奖部门2008曲延芬所有权、规制与绩效(著作)二等奖山东省教育厅2008王少瑾对外开放与我国的收入不平等(论文)三等奖山东省教育厅2008王淑云物流绩效测度的指标体系与应用(著作)二等奖烟台大学2008李艳丽山东省现代物流业竞争力评价-与苏浙粤比较(论文)三等奖烟台市社会科学2008赵蓬ARESEARCHONTHEOPERATIONOFSMESE-COMMERCEUNION(论文)二等奖烟台市社会科学
92007曲延芬中国自然垄断产业产权改革的必要性与现实性(论文)三等奖烟台市社科
102007王淑云基于ASP的空军装备供应链管理模式研究(研究报告)三等奖空军装备部2007孙志毅0ECD国家日本的独立行政法人制度及其启示(论文)三等奖烟台市社科联2007王淑云山东省第三方物流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研究报告)ー等奖山东省软科学办公室2006王淑云基于交易费用的企业物流治理结构研究(论文)三等奖中国物流学会2006杨欢亮中国员エ持股制度研究(著作)三等奖山东省教育厅2005王淑云军机制造采用先进生产模式研究(研究报告)三等奖空军装备部2005谢勤山东省“十五”期间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研究(论文)二等奖烟台市社科联2005王淑云物流外包的理论与应用(著作)三等奖山东省教育厅2005王淑云供应链管理一理论、方法与对策(著作)二等奖烟台市社科联2004王淑云企业物流一体化研究(论文)三等奖山东省社科联2004王淑云基于交易费用的物流外包机理研究(论文)二等奖中国物流学会
11四、近4年本专业学生参加科技研究与开发、社会实践和获奖情况出版专著、发表论文情况专著或论文名称作者年级・出版社或刊物名称时间、期号中国民营企业由“企业家精神”向“专业化管理”转型的思考董彦超2003级3年级科学管理研究2006.2连锁超市的物流战略高婵2003级4年级商场现代化2007.19现代物流对山东经济拉动作用的定量分析庄永亮2003级4年级中国水运2007.6逆向物流及其在集装箱运输中的应用隋涛2003级4年级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6基于DEA的中国工业各行业效率研究李真真2003级4年级投资与理财2007.8论现代农业发展中新型投资主体的务农难题其管理困境姜姗姗2004级4年级合作经济2008.8陕西省公共支出结构优化分析张晓波2004级4年级现代商贸エ业2008.10我国民办教育发展的经济学分析刘洋2004级4年级现代商贸エ业2008.10中美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实证分析连春霞2004级4年级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企业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一ー以青岛城阳区为例高田田2004级4年级现代商贸エ业2008.9发展循环经济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刘星2004级4年级现代商贸エ业2008.9
12参加科技研究与开发、社会实践等情况姓名年级・时间项目名称项目性质**吴未2005级2年级2007年基于混合经济理论的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新模式的探索学校立项学生科研项目陈鲁2006级1年级2007年统筹城乡过程中关于山东省农村人力资源相关去向问题的探究学校立项学生科研项目徐海鹏2005级3年级2007年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绿色物流体系研究教师科研项目姜菲2005级3年级2007年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绿色物流体系研究教师科研项目张沛然2005级3年级2007年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绿色物流体系研究教师科研项目黄垓2004级2年级2006年山东省第三方物流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教师科研项目王春喜2004级2年级2006年山东省第三方物流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教师科研项目ロ4-吴木2005级2年级2007年基于混合经济理论的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新模式的探索学校立项学生科研项目陈鲁2006级1年级2007年统筹城乡过程中关于山东省农村人力资源相关去向问题的探究学校立项学生科研项目徐海鹏2005级3年级2007年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绿色物流体系研究教师科研项目姜菲2005级3年级2007年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绿色物流体系研究教师科研项目张沛然2005级3年级2007年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绿色物流体系研究教师科研项目黄琰2004级2年级2006年山东省第三方物流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教师科研项目
13参加科技研究与开发、社会实践等情况姓名年级・时间项目名称项目性质**王春喜2004级2年级2006年山东省第三方物流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教师科研项目唐凯2004级2年级2006年开放经济条件下山东省农产品流通模式创新研究教师科研项目刘洋2004级2年级2006年开放经济条件下山东省农产品流通模式创新研究教师科研项目李帅2006级3年级2008年现代物流与山东半岛城市群竞争力提升实证研究教师科研项目辛豪杰2006级3年级2008年现代物流与山东半岛城市群竞争力提升实证研究教师科研项目曾伶静2006级3年级2008年现代物流与山东半岛城市群竞争力提升实证研究教师科研项目师长富2006级3年级2008年现代物流与山东半岛城市群竞争力提升实证研究教师科研项目张胜楠2006级3年级2008年物流一体化与山东半岛城市群竞争力提升问题研究教师科研项目陈彤2006级3年级2008年《外贸函电》教材编写教师科研项目苏海博2006级3年级2008年《外贸函电》教材编写教师科研项目薛希新2006级3年级2008年《外贸函电》教材编写教师科研项目
14获校级以上各类奖励情况姓名年级・时间所获奖项及等级颁奖单位杨伯凯2005年1年级2006年《2006年青岛暑期电脑兼容机市场调查报告》校级社会实践二等奖烟台大学庄彬2004级2年级2006年《企业无形资源的相关问题探析》校级社会实践二等奖烟台大学王德义2005年1年级2006年《对纺织行业生产的认识》校级社会实践三等奖烟台大学王磊2005年1年级2006年《记纺织公司办公助理》校级社会实践三等奖烟台大学王晓婷2004级2年级2006年《实践见真知,浅谈社会诚信问题》校级社会实践三等奖烟台大学李银娟2003级3年级2006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河口胶东渔村改造模式》校级社会实践三等奖烟台大学徐伯晓2004级2年级2006年《对河东区政府实践工作的体会》校级社会实践三等奖烟台大学霍晓霞2005年1年级2006年《历练中我的成长》校级社会实践优秀奖烟台大学祝迪2005年1年级2006年《浅析我对手机促销工作的认识》校级社会实践优秀奖烟台大学苗佳霖2005年1年级2006年《风雨中的磨砺ーー连锁超市的促销工作》校级社会实践优秀奖烟台大学黄琰2004级2年级2006年《黄山之旅》校级社会实践优秀奖烟台大学张晓雯2005级1年级2006年《珍惜光阴提高效率》校级社会实践优秀奖烟台大学
15获校级以上各类奖励情况姓名年级・时间所获奖项及等级颁奖单位王春喜2004级2年级2006年《对营销工作的思考》校级社会实践优秀奖烟台大学王海艳2004级2年级2006年《如何做好“传媒人”》校级社会实践优秀奖烟台大学张雁2005级1年级2006年《我的暑期实践和思索》校级社会实践优秀奖烟台大学丁婷婷2004级2年级2006年《企业间的“人行道”》校级社会实践优秀奖烟台大学乔永成2005级1年级2006年《社会实践苦与甜》校级社会实践优秀奖烟台大学卢扬2005级2年级2007年《烟台大学经管学院“走进吉林”科技兴农服务团社会实践报告》省级社会实践优秀奖省教育厅刘佳程2005级2年级2007年《揭开二手手机市场的神秘面纱》校级社会实践一等奖烟台大学马娇2004级3年级2007年《青春无极限,我有我精彩》校级社会实践一等奖烟台大学姜秀杰2005级2年级2007年《体验基层工作,提高实践能力——记暑期莱山区志愿服务实践》校级社会实践一等奖烟台大学刘庆辉2005级2年级2007年《关于草原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校级社会实践二等奖烟台大学张晓婷2005级2年级2007年《在吉林省蛟河市的实践体验》校级社会实践二等奖烟台大学张金钱2005级2年级2007年《在临沂乐颐制盖有限公司收获的点点滴滴》校级社会实践三等奖烟台大学
16获校级以上各类奖励情况姓名年级・时间所获奖项及等级颁奖单位王晓丽2005级2年级2007年《对黄河口湿地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现状的调查》校级社会实践三等奖烟台大学孙璐璐2001级4年级2005年烟台大学第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一等奖烟台大学李莹200I级4年级2005年烟台大学第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二等奖烟台大学李立柱2001级4年级2005年烟台大学第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三等奖烟台大学刘平2001级4年级2005年烟台大学第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三等奖烟台大学陈静林2003级2年级2005年烟台大学第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三等奖烟台大学王宝林2003级2年级2005年烟台大学第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优秀奖烟台大学李成2003级2年级2005年烟台大学第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优秀奖烟台大学杨帆2003级4年级2007年省级优秀毕业生省教育厅王磊2003级4年级2007年省级优秀毕业生省教育厅傅彬瑶2003级4年级2007年省级优秀毕业生省教育厅赵培2003级4年级2007年省级优秀毕业生省教育厅
17获校级以上各类奖励情况姓名年级・时间所获奖项及等级颁奖单位张凯丽2003级4年级2007年省级优秀毕业生省教育厅丁海燕2003级4年级2007年省级优秀毕业生省教育厅李娜2003级4年级2007年省级优秀毕业生省教育厅李琳2003级4年级2007年省级优秀毕业生省教育厅李艳2003级4年级2007年省级优秀毕业生省教育厅刘小昆2003级4年级2007年省级优秀毕业生省教育厅田苗苗2003级4年级2007年省级优秀毕业生省教育厅王晓婷2004级4年级2008年省级优秀毕业生省教育厅李叶楠2004级4年级2008年省级优秀毕业生省教育厅张佳立2004级4年级2008年省级优秀毕业生省教育厅苏尙铭2004级4年级2008年省级优秀毕业生省教育厅
18获校级以上各类奖励情况姓名年级・时间所获奖项及等级颁奖单位谢雨笑2003级4年级2007年省级优秀毕业生省教育厅陆玉玲2003级4年级2007年省级优秀毕业生省教育厅周涛2003级4年级2007年省级优秀毕业生省教育厅徐七刚2003级4年级2007年省级优秀毕业生省教育厅陈潇2003级4年级2007年省级优秀毕业生省教育厅付柳2003级4年级2007年省级优秀毕业生省教育厅宋明明2003级4年级2007年省级优秀毕业生省教育厅王川2003级4年级2007年省级优秀毕业生省教育厅戴剑2004级4年级2008年省级优秀毕业生省教育厅安娜2004级4年级2008年省级优秀毕业生省教育厅许文静2004级4年级2008年省级优秀毕业生省教育厅修娟2004级4年级2008年省级优秀毕业生省教育厅尹冬苗2004级4年级2008年省级优秀毕业生省教育厅胥嘉琪2004级4年级2008年省级优秀毕业生省教育厅刘庆庆2004级4年级2008年省级优秀毕业生省教育厅
19获校级以上各类奖励情况姓名年级・时间所获奖项及等级颁奖单位刘红果2004级4年级2008年省级优秀毕业生省教育厅张沛然2005级4年级2009年省级优秀毕业生省教育厅臧敦刚2005级4年级2009年省级优秀毕业生省教育厅初少蕾2005级4年级2009年省级优秀毕业生省教育厅韩丽2005级4年级2009年省级优秀毕业生省教育厅姜洪敏2005级4年级2009年省级优秀毕业生省教育厅马志文2005级4年级2009年省级优秀毕业生省教育厅亓效娟2005级4年级2009年省级优秀毕业生省教育厅姜秀杰2005级4年级2009年省级优秀毕业生省教育厅卢扬2005级4年级2009年省级优秀毕业生省教育厅张晓婷2005级4年级2009年省级优秀毕业生省教育厅张玲2005级4年级2009年省级优秀毕业生省教育厅徐海鹏2005级4年级2009年省级优秀毕业生省教育厅卢扬2005级4年级2009年全国优秀团员共青团中央
20五、教学条件教材中使用近3年出版的教材比例96%使用原版教材授课的课程全球公司战略、国际企业管理、现代物流、国际商务英语课程中使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比例98%学校近5年累计向本专业投入的专业建设经费260万元近5年本专业生均教学经费数量・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1100元1000元1000元1000元1200元生均实验仪器设备价值・*400元实验开出率100%本专业应开实验个数1实际开出实验个数1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情况单位有否协议林・承担的教学任务每次接受学生人数烟台市张裕公司有认识实习100烟分市鼎实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有认识实习50烟台市航天信息有限公司有认识实习50烟台国赋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有认识实习50烟台市冰轮公司有认识实习50烟台市清泉集团有认识实习100烟台市海关口头协议认识实习60
21六、教学效果与社会评价近4届学生累计英语四级通过率94%近4届学生累计英语六级通过率83%专科近2届学生累计英语应用能力通过率%近4年学生参加校级及以上部门组织的各种教学类頂竞赛等)或在国际比赛中获奖,£赛(数学建模、电子设计青况竞赛时间竞赛名称获奖等级2005烟台大学第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ー等奖2005烟台大学第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二等奖2005烟台大学第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三等奖(3人次)2005烟台大学第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优秀奖(2人次)2007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本专业近5年招生数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38243195215152近5年平均新生第一志愿报考率100%近4年毕业生情况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本专业近4年学士学位获得率91%94.4%98.6%95%本专业近4年学生考研录取率11.3%9%10%10.2%本专业近4年毕业生•・次性就业率64%54%45%47.23%
22七、专业有关状况与人才需求分析1、历史沿革与成就ー、历史沿革烟台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始建于1985年,先后经历了经济管理学系、经济管理系、财经系的历史变迁,1999年1月改称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现设有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市场营销和公共事业管理五个本科专业。2006年学院成功申报了国民经济学和企业管理两个硕士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应烟台、青岛、威海等开放城市的需求而设立的。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援建时期,烟台大学财经系于1986年成立了国际贸易专门化专业,为山东的外经贸发展提供了最早的外向型人才。随着我国加入WT0,对外经贸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在这种形势下,学院于1993年正式设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除了本、专科学历教育外,还是山东省自学考试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主考院校。自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设立以来,已经培养了约两千名毕业生,为国家,特别是山东省培养输送了大批外向型、复合型外经贸人才。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现有教师18人,教授3人,副教授6人,拥有高级职称者占50%,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6人,在读博士5人,拥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占94%。二、取得的成就1.教学方面教授和副教授全部为本科生授课,各位教师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掌握前沿的专业知识,本着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从事教学工作,教学评价全部优良。本专业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实验课教学以及专业设置等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保证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近五年来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8篇,教学改革课题立项7个,出版教材2部,教学成果获校级及以上奖励10项。其中教学成果《基于毕业生调查及信息反馈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获山东省2009年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现代物流》(英汉对照)2008年获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王淑云教授赴台湾东华大学讲学”被评为2007年度山东省对台交流优秀项目;《中英大学教学模式比较研究》2004年获烟台大学教学成果三等奖;《“理工结合、文理渗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2004年获山东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杨欢亮教授2007年被授予“烟台大学教学名师”荣誉称号,由他作为负责人的《国际贸易》课被评为2009年烟台大学优秀课程。
23本专业旨在培养外向型人才,所以对商务英语的教学和研究尤为重视。2002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烟台大学最早实行双语教学,至今有四门课采用双语授课,任课教师可以用流利的英语讲授专业知识,为培养外向型、国际化的外经贸人才提供了重要条件。王淑云教授因教学方法创新,曾被授予“烟台大学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08年现代物流(双语授课)被评为烟台大学首门“双语教学示范课”,2009年《现代物流》被评为烟台大学精品课。自办学至今,一直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的办学思路和注重素质、培养能力、强化基础、严格管理、提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的培养突出质量要求与综合素质要求;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把知识、能力与素质融为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摆到突出位置。在知识中,特别强调基础知识;在素质中,特别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较高的英语水平、扎实的理论基础与较强的综合素质,使毕业生在就业时深受欢迎,在考研和出国留学方面有明显的竞争优势。1.科研和学科建设方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经过15年的发展,逐步建立起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基本合理的学术梯队,形成了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物流、国际市场营销、国际金融、国际电子商务等比较稳定的研究方向。本专业教师具有很强的科研能力,2004-2009年共主持校级以上课题21项,其中承担空军装备部课题2项,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5项,山东省软科学项目3项,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1项,山东省教育厅项目5项,烟台市政府课题1项,烟台大学课题4项。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6篇,被ISTP或EI收录论文10篇,出版学术著作8部。科研成果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山东省软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山东省教育厅优秀成果奖5项等共计17项厅级及以上奖励。王淑云教授2003-2004年度因科研业绩突出,被评为“烟台大学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目前专业优势与办学特色ー、专业优势(-)人才培养方案体现时代要求和专业特色基于地方经济建设的特点与发展要求,综合考虑目前与将来可实现的师资和办学条件,学院认真总结国际贸易专业的最新发展,认真研究、全面规划教学改革。カ求从加强基础、考虑学生个性差异的教育理念出发,使人才培养方
24案充分体现时代要求与专业特色。①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课堂教学方面加大了双语授课カ度,在三、四年级每学期都安排专业外语课,加强学生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实践环节,除课内实验外,提高认识实习、社会调查、毕业实习等实践课程的比重。要求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紧扣现实问题,尽可能地与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相结合,增强学生分析现实问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有效提高科研素质。②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根据学生的主体需求和个性发展,我们不断修改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大一、大二采用通识培养,打好理论基础,开设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程;大三、大四开设专业课,实施分流培养,满足学生的多元需求。对考研深造的同学,我们开设学术性较强的专业选修课和考研专题课,深化理论知识,加强考研辅导;对于打算就业的学生加强其基本技能和实践训练,根据市场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报关实务、经贸英文报刊选读、商务礼仪、金融市场学等新课程。加大学生选课的自由度,比如学生可以自主地从9门专业课中选修12学分的课程。(-)师资力量强学院和国际贸易系非常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有计划地选派骨干教师到国内著名高校作访问学者,加强学术交流,参与前沿课题的研究;鼓励教师到台湾或国外大学讲学或进修,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不定期邀请全国著名学者到我院访问,举办各种学术讲座,传递最新科研信息,开阔教师的视野;并聘请国内外著名学者,做兼职或客座教授,参与并指导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学院非常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制订了详细的教师培训计划,并得到了很好的实施。张东芳、李艳丽参加过高水平的双语教学培训班和教育部骨干教师培训班,王来武、王淑云、李艳丽、张广毅、赵蓬、王少瑾、崔占峰、孙志毅等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用英文撰写学术论文和做学术报告,所发表论文被ISTP或EI收录10人次;王淑云到台湾东华大学为EMBA学员授课,赢得很高的赞誉。经过多年努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已建起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学师资队伍。现有专业教师中拥有高级职称者占50%,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已占三分之ー,还有5位老师正在攻读博士学位。(三)学生培养效果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狠抓教学质量提高,以保证外向型人才培养质量作为专业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宗旨。与其它专业相比,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有更高的英语水平,在就业、考研和出国留学时具有更强的竞争力。1.英语和技能资格考试通过率高。至今本专业已毕业本科生约2000人,获学士学位的比例达到98%,英语四级通过率达到90%以上,六级通过率也达到近85%〇在中韩学术交流活动中,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用流利的英语发表专业知识演讲受到韩国教授的高度赞扬。在难度很大的报关员考试、剑桥商务英语证书考试中本专业学生的表现都很突出。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学生获二等奖1次。虽然受到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但凭借着较高的英语水平和扎实的专业素质,
25本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还是不错的。据有关政府部门的统计,2008年我专业的学生就业率为47.23%,高于山东财政学院(47.13%)、山东经济学院(39.61%)、济南大学(32.83%)和山东农业大学(19.80%)。1.考研率高.因国际贸易专业属于应用性强的学科,学生报考研究生的人数相对较少,但学生考研录取率高。在测算考研率(被录取学生数/本专业学生总数)时,是以本专业学生总数作为基数的,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总数往往是最多的(以2006年为例,国贸专业学生数是工商管理专业的1.5倍,是市场营销专业的2倍),但即使如此,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考研率也高于学院其它专业,近几年均在10%左右,2009年甚至达到15%。若与其它高校相比,考研率也处于高水平。据有关政府部门统计,2008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考研录取率烟台大学是10.2%,山东工商学院为3.85%,鲁东大学为9.05%o考研质量很高,考取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著名高校的学生不胜枚举。2.出国留学竞争力强。通过学习国际贸易专业课程,尤其是在学习双语课程的过程中,学生逐渐培养起国际化视野,并养成用英语思考分析问题的习惯。这为其参加雅思、T0FEL或GRE考试获得好成绩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其尽快踏上出国留学之路,并尽早适应国外学习环境创造了条件。目前本专业学生到澳大利亚、美国、英国、德国、韩国留学的数量在逐年增加。二、专业特色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形成了以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为前提,以市场对国际贸易人オ的需求为导向,多途径培养高素质外向型人オ的专业特色。(-)注重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为了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了解国际贸易的实际运作,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一直采取各种方式注重学生提高实际能力。1.完善实验教学环境.我院建设了完善的计算机网络、国际物流模拟实验室、ERP实验室等,配备了完成课程需要的所有实验设备、计算机软件(EVIEWS,SPSS等)、案例分析工具、视频教学设备和各种专业文献。2.建立案例分析数据库。本专业与国内外知名学者、企业界、政府有关部门建立了非常密切的联系,不少课程都积累了丰富的案例,十分便于课程教学。3.建立校外实践基地.本课程与若干单位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与烟台晶太服装公司、鼎实贸易公司、张裕葡萄酒公司、冰轮集团等签订实习基地协议,通过带领学生到实习基地实习、请实习基地的高管人员来校讲课等,大大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专业知识,加深对行业的了解,也拓宽了学生就业渠道。近两年还带领部分学生到韩国仁川港、韩进航空公司、韩资企业进行参观考察,以了解沿海地区韩资企业的经营方式,明确学生的就业方向。4.指导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教师在讲授最新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发掘学生的科研潜カ,引导优秀
26学生提前参与到科研活动中,使学生在具备实践能力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比如,课程组吸收部分本科生参与到教师承担的科研课题中;指导学生对实际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帮助推荐发表论文;指导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近4年来,学生在各项课外比赛中获奖31项。2005年大学生“挑战杯”比赛活动中有1名学生获得一等奖。(-)积极开展对外合作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一直在为实现学生的国际化培养而努力。1.与韩国仁荷大学的合作。自2004年开始,学院与韩国仁荷大学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师生连续四年成功接待了仁荷大学国际通商学部师生访问团,并于2007年至2009年三次赴韩回访,成功实现了学术和文化方面的互动交流。在韩期间,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师生参观了首尔东大门流通市场、大宇科技园区、仁川自由经济区、大宇汽车组装厂,进行中国特色小商品展卖活动,双方教授和学生举行学术讲座。目前双方一年一次的交流已常规化。2.与澳大利亚EdithCowan大学的合作.学院还与澳大利亚EdithCowan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在四年级时可以参加合作培养班的学习,通过考试的课程可以免学分,第二年在澳大利亚学习其他专业课程,通过后获得澳大利亚EdithCowan大学颁发的学位证书。已有6位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踏上了赴澳洲留学之路。3.与台湾国立东华大学的合作。自2006年起,学院聘请台湾东华大学李少如教授为荣誉教授,每年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讲授4-6个周的现代物流双语课程。我专业已有两名学生到东华学习ー学期后返回学校,2007年王淑云教授在东华大学担任客座教授半年,其赴台湾讲学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对台交流项目”。目前,双方每学期都互派师生,合作关系日渐深入。(三)以双语教学为重要支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烟台大学最早实施双语教学,至今有4门课程采用双语授课:现代物流、全球公司战略、国际企业管理、国际贸易实务。其中《现代物流》2008年被评为烟台大学双语教学示范课,2009年为烟台大学精品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具有优秀的双语教学师资条件,王来武教授曾留学英国,主修国际管理专业,王淑云教授曾获得俄克拉荷马城市大学MBA学位,台湾东华大学李少如教授也每年定期来为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双语授课,这使得像南开大学这样的国内著名大学也望尘莫及。每门双语课都形成了教学团队,课程负责人都具有很高的教学和学术水平,并积累了丰富的双语教学经验。双语课均采用原版外文教材,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自编了高质量的辅助教材,《现代物流》(英汉对照)已成为全国十余所高校的专业外语课教材或双语课教材,2009年获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成果二等奖。2005年学校
27教学改革立项《物流外包与管理》同时也是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规划出版教材,2009年获得烟台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教师均利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授课,并建立了网络教学平台,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设置讨论专区,深受学生欢迎。这些条件都为本专业的双语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培养出高素质的外向型人才提供重要支撑。在双语授课过程中,教师尽可能用全英文讲解专业知识,只有在觉得学生理解有难度的情况下オ用中文加以补充或解释。学生需要阅读英文教材和案例,用英文回答问题和进行小组讨论,用英文制作PPT和做课堂报告,用英文撰写案例分析报告,甚至考试答题也需要用英文,这样,就全方位地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课程学习结束后,学生的普遍反映是自己再看纯英文教科书更容易,词汇量增多,阅读速度大大提高了。双语授课模式对于准备出国深造的学生来说效果更明显,为他们能快速适应国外的教学方式奠定了基础。
283、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描述1.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较系统地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①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②能运用计量、统计、会计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③了解和分析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贸易政策;④了解中国的经济政策和法规;⑤了解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动态;⑥能熟练掌握ー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译基本能力,能利用计算机从事涉外经济工作。2.人才培养规格本专业以本科教育为核心,在巩固和发展本科教育的基础上,积极申报硕士点。学生主要学习经济学和国际经济、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训练,具有理论分析和实务操作的基本能力。本科生学制4年,授经济学学士学位。4、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背景、产业背景、行业背景和职业背景调研与论证以及人才需求情况与专业发展前景分析ー、人才培养的社会背景、产业背景、行业背景和职业背景国际贸易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在内需不足的情况下,国际贸易尤其是出口的快速增长为国民经济一直保持高于9%的增长速度做出了重要贡献。虽然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受到制约,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是不可改变的。随着世界上很多国家纷纷出台经济振兴或刺激计划,经济转暖的迹象正慢慢显现。这对于拉动中国商品或服务出口将起到积极作用。未来一段时期,我国进出口发展潜力仍较大。一是未来十五年国民经济仍将保持快速发展。预计2010年我国GDP总量将超过26万亿元,人均GDP将超过2000美元。二是国际市场空间仍然较大,未来十五年仍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国际贸易行业是我国目前最具增长潜力的行业之一,二十年来的平均增长速度达到了创记录的两位数。按照国际贸易增长6%、我国出口增长10%左右计算,2020年我国可能成为全球数数二
29的贸易大国。不计其数的国内企业开始放眼全球市场,国际贸易总量规模进ー步扩大,将拉动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我们走访外经贸局、外资企业、国内贸易公司等单位后,发现就业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他们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尤其是掌握了很强的专业技能,就业不久就能胜任工作,不少年轻的毕业生已走上领导岗位。国际贸易发展的巨大潜力将为毕业生提供贡献自己智慧的大舞台。二、本专业人才需求情况与专业发展前景分析本专业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管理学和对外经济贸易理论知识,掌握较强的计算机和办公自动化设备操作技能、信息处理和沟通技术以及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能够熟练运用国际经济与贸易相关知识独立进行业务操作,并具备较强的文字表达和人际沟通能力,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国际经贸工作的需要。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对外贸易公司、企业的进出口部、涉外企业、银行的国际业务部、海关及报关企业、经济政策研究机构等工作。本专业人才需求从大的方面来说有以下四方面:ー是外贸公司的业务员即外销员;二是报关员:三是有国际业务的公司、企业的国际结算人员;四是其他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企业的业务人员。目前外贸公司的业务人员需要的是通才,即要掌握对外业务洽谈、报价(含仓储、运输、保险等相关费用的计算等)、签约、履约等全过程的相关知识。与本专业相关的需求岗位还有运输、仓储、货物保险等。报关员相对比较单ー,就是报关员或报关助理。而国际结算类人员相关的岗位有国际结算、跟单、审证、制单、办理结汇项下的融资等。实际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在内外贸领域各个公司企业的各部门都是可以就业的。而在日益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环境下,精通外语、具有很强沟通能力、综合素质高的高层次外经贸人才更是炙手可热。本专业有良好的社会背景和产业背景,尤其在沿海地区人才需求旺盛。对毕业生的调查显示,除了不想直接工作而继续考研的同学外,几乎所有学生都能找到合适的工作。随着中国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将有更多的企业驰骋国际市场,随着世界经济的增长,将有更多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因此我们可以很乐观地预测,本专业人才需求还将继续提高。ハ、专业建设、改革与管理的现状、目标、思路和措施1、专业建设的整体目标与思路ー、专业建设整体目标及时把握国际贸易学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前沿问题,着眼于21世纪的需要,从自身已有的基础和可获得的资源出发,着カ狠抓教学梯队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几个基本环节,力争使本学科在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物流、国际市场营销、国际电子商务等教学和研究领域形成鲜明的优势和特色,
30为解决中国,尤其是山东省外经贸人才紧缺发挥作用:力争以最有效的方式,不断培养出具有全球视角,能够适应国际竞争的市场型、国际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力争在几年之内,实现“专业建设科学化,实践无国界化,核心课程双语化”,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成为一个在山东省有一定影响并具有鲜明特色的品牌专业。二、专业建设思路本专业及时把握国际贸易学科的发展趋势,以市场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坚持多途径培养高素质外向型人才的专业特色。为此要坚持以下专业建设思路:1.加深认识,准确定位,全面把握专业培养目标,进ー步强化“国际化、全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夯实基础,更好地实施核心课程双语化,突出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3.围绕“经济、贸易、商务”的知识结构,加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相关课程的交叉与渗透,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力。4,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市场要求,重点从课程、师资队伍、教材等基本环节加强专业建设。5.不断拓宽专业口径,优化知识结构,在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管理等方面大胆改革和创新。6.转变以教师、书本、课堂为中心的培养模式为师生互动、课内外信息利用多元化、与社会实际需求紧密结合的培养模式。2、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情况、效果与进ー步修改调整的打算及理由一、培养方案实施效果与存在的问题通过与毕业生座谈、到就业单位调查,证明现有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效果较好,所培养的学生就业率高,具有扎实的技能基础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同时学生的考研质量也在逐年提高,出国留学的成功率也有明显提升。培养方案虽经多次改革调整,但仍然有下列问题存在:1.课程设置的实用性需要加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的学生在具有宽广的学科视野基础上,应具有很强的实际技能,以尽快适应工作需要。现有方案在课程体系上过于强调理论性强的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的课程占的比重小,且学时少。有的课程已经不符合新时代对于培养人オ的要求,需要取消,而随着经济贸易的发展出现了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我们又没有及时增加新的课程来满足这种要求。
311.课程安排的时间不合理。学生普遍反映“第一、二学年闲、第三学年累”的问题,考虑到课程知识的衔接、学生接受的难易程度、第七学期学生忙于考研和准备就业而不宜多开课等因素,应适当平衡各学期的课程数量。2.培养方案不利于人才的个性化培养。原有方案中,整个课程体系在设计上分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大块。需要必修的专业基础课较多,占用时间长,学生不能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课程,因而培养的学生千篇・律,缺乏个性和创造カ。4,学生的培养质量差异很大.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在实行双语教学时受到较大的制约,教师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授课水平。在毕业时有些学生多门英语相关课程不及格,择业时只能选择与国际贸易无关的行业,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对外也不利于树立培养高素质外向型人才的品牌专业形象。二、培养方案改革的基本思路为了使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更符合市场需要,突出人才培养特色和优势,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拟对培养方案从以下儿个方面改革:1.拓宽基础强化素质教育.强调对学生进行综合性和整体性的素质教育,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减少课时,引导学生自学,使学生具备创造思维、自我开拓、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能力。为此,在不影响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应减少部分课程的学时。如会计学由3学时减至2学时;统计学由3学时减至2学时;国际商务英语由4学时减至3学时;现代物流由4学时减至3学时。2.继续加强专业基础理论教育。尽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以应用为主要方向,为使学生能够适应未来专业知识迅速更新的挑战,也必须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对于不少打算考研学生而言,夯实理论基础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宏观、微观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会计学等作为学科基础课应继续保留。高等数学课首次根据学生基础差异分层次设置。3.强调理论与实践更紧密的结合。①外语教学:除基础外语外,在三、四年级每学期都安排专业外语课,加大双语授课カ度,继续加强学生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②实践环节教育:除课内实验外,每学期都分别安排认识实习、社会调查、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加大对实践条件的建设。③取消部分课程,如外贸会计(不合实际需要)、金融英语(建议教师在讲授《国际金融》时适当补充有关的英语专业词汇);根据市场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情况考虑增设新课程,如报关实务、经贸英文报刊选读、商务礼仪、金融市场学等。4.加大学生选课的自由度,为个性化培养提供一定的条件.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时,减少专业基础课的数量,增加专业方向课,为此需要调整部分课程性质。如计量经济学由专业基础课调为专业方向课;世界经济概论由专业基础课调为专业方向课。学生可从9门课中选修12学分,为学生自主选择所修课程提供了
32较大的空间。为了使学生能对自己的未来有更好的规划并做出准备,特对课程授课时间进行调整,改变“大ー、大二闲、大三累”的状况。具体而言,管理学由第三学期调至第二学期,国际电子商务由第七学期调至第六学期;经济法由第二学期调至第三学期,国际贸易实务由第五学期调至第四学期;报关实务由第七学期调至第五学期。1.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的改革思路。首先,在教学大纲的制定中更新教学内容,从加强基础、考虑学生个性差异的教育理念出发,参考专业规范的教育内容与知识体系,设计每ー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其次,培养方案的制定要有超前性。应针对未来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及时调整课程设置,体现出方案的灵活性,但也要避免方案因人而定的问题。2.严格控制生源质量,树立专业品牌形象。学生在分专业时要考察其英语成绩,英语基础不好的学生不能选择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学习一年后也要实行淘汰制,贸易英语类课程考试不及格的学生将被转到其它专业学习。这样才能保证最终培养的学生是真正的英语水平高、专业素质好的能从事国际商务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3、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目标、思路与措施一、师资队伍现状专业现有教师18人,具有博士学位6人,在读博士5人,具有硕士学位11人,教授3人,副教授6人,拥有高级职称者占50机虽然我专业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随着招生数量的不断扩大,现有师资队伍无论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不能适应教学、科研、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和为地方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的需要。主要表现在:1.事业发展与教师数量不足之间的矛盾,生师比比例较高。2,知识更新与现有教师知识结构之间的矛盾。在知识经济时代,学科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而在师资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教师忙于上课,外出进修、攻读学位、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较少,直接影响着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专业建设。3.科研和学科建设的需求与高层次人オ不足之间的矛盾。我专业还没有国家级课题,硕士学位点申报难,关键是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数量不足,研究方向分散,缺乏研究团队。以上矛盾,已经成为制约我专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高等教育的竞争是品牌之争,质量之争,特色之争,归根到底是师资的竞争,我们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去充分认识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发展是硬道理,我们要在事业的发展中解决矛盾,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求得事业的更大发展。二、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目标:以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オ为重点;以优化结构,提高整体素质为主线;以开拓创新,深化改革为动カ,建设ー支适应学院发展需要的相对稳定的高水平、高质量教师队伍。具体而言:1,在本专业增加2名在本专业领域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学术带头人。
332.教授总数达到4人;副教授达到8人;教授、副教授占专任教师总人数的比例达到70%左右。3.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由现在的33%提高到60%。4.对现有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举办高水平外语培训班和专业理论学习班,提高教师素质。三、师资队伍建设思路与措施(―)努力培养高层次人才1.对在学科建设、学位点建设和教学科研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学术带头人,按照全校的统ー政策在科研经费和津贴方面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并采取超常规措施引进人才。2.有计划地选派骨干教师到国内著名高校作访问学者,加强学术交流,参与前沿课题的研究,鼓励教师特别是高层次教师到国外高校和科研院所进修深造,扩大教师的学术视野,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3.邀请全国著名学者到我院访问,举办各种学术讲座,传递最新科研信息,帮助提高学术水平。聘请ー批国内外著名的学者,做兼职或客座教授,参与并指导本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4.制定详细的计划,选派部分讲授实务课程的教师到贸易公司等单位工作半年或一年,增强其对实际业务知识的理解。(-)优化教师队伍结构1.优化学历结构。鼓励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符合我专业建设的博士毕业生来工作。2.优化职务结构。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采取资助科研经费、改善工作条件、构建学术团队等办法,促使他们尽快出成果,帮助他们创造条件,晋升职务;努力使职务结构的比例趋于合理。3.优化专业结构和学缘结构。对申请优秀课或精品课形成团队所急需的教师要优先予以配备;新补充教师的来源要多样化,加大教师外出进修的カ度,鼓励中青年教师外出进修提高,吸收多元营养,提高学术水平,更新知识结构,了解学科前沿发展动态。(三)提高教师素质1.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建设,引导教师忠诚于教育事业,努力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オ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师爱是师德的核心,是师德的灵魂,要将师德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和职务聘任的重要条件之一。2.提高教师业务素质。鼓励教师在职攻读研究生学位和参加以提高专业知识水平为目的的各种业务培训,更新专业知识,了解学科前沿动态,拓展知识ロ径,调整专业知识结构。教师要努力进行科学研究,提高学术水平,掌握教育规律,提高教学质量,做到教学和科研互相促进。在科研项目申报方面,力争国家级课题,努力保持学术研究的前沿性和先进性。3.提高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目前98%的课程采用多媒体授课,要通过举办培训班,进ー步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学的能力。4.提高教师的外语水平,打造双语教学师资队伍。针对本专业教师外语水
34平参差不齐的实际,举办高水平外语培训班,帮助教师特别是高层次教师提高外语水平和对外交流的能力;通过国外进修和引进国外毕业的博士,构建•支素质更强的双语教学师资队伍。4、专项经费投入情况与计划(包括过去4年内和未来3年内拟专项投入经费的年份、建设项目和经费数额)ー、在过去4年内本专业的专项经费情况1.学校给本专业实验室划拨建设经费约60万元,用于增加实验室仪器设备,如计算机、投影仪和购买国际商务模拟实验用的贸易软件等;2.国家及省部级等纵向科研项目由学校匹配(1:1)的经费约50万元,用于购买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直接用于科研和教学。二、未来三年经费投入计划1.学校给本专业实验室划拨建设经费约30万元,用于更新常规仪器设备和购买因学生扩招需要添加的设备;2.“现代物流(双语授课)”校级精品课建设费5万元;3.“国际经济与贸易”校级特色专业建设经费5万元;4.国家及省部级等纵向科研项目由学校匹配(1:1)的经费30万元,用于购买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直接用于科研和教学。具体时间安排:2009年9月ー2010年8月:20万元,购置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2010年9月ー2011年8月:30万元,实验室改造、购置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2011年9月ー2012年8月:20万元,购置图书资料。
355、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现状、目标、思路与措施ー、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现状按照国家教育部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基本规范要求,并在参考对外经贸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众多多名校国际贸易专业培养方案的基础上,设立了烟台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并在过去几年中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和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也明显提高,这迫使我们必须动态地了解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和需重视的内容,并随之调整课程体系,更新或完善教学内容。二、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进ー步强化“国际化、全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夯实基础,更好实施核心课程双语化,突出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围绕“经济、贸易、商务”的知识结构,加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相关课程的交叉与渗透,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力。三、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与措施1.明确各门课程和各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地位、要求,突出主干课程和拓宽知识面。2.对课程进行整合与重组,建立课程小组,形成国际商务英语、现代物流、国际贸易、国际市场营销等儿个课程模块,完善初步形成的教学梯队,统ー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考试做到统ー出题、统ー判卷,并以申报优秀课为努力方向。3,根据专业建设指导思想与培养目标,对现有的课程进行优化。增加符合时代要求和专业特色的课程,舍弃过时的课程。4.加强对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推行启发式教学,启发思考;加大英语授课以及实务操作、模拟教学和案例教学的分量。5.教师之间加强教学内容的研究与沟通,避免不同课程内容的重复,提高教学效率。6,在教学中重视跟踪当今世界经贸发展的最新动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以更好地体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所具有的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特点。7.积极申报校级优秀课和精品课,力争五年内培育两门校级优秀课,并在申请省级以上层次的精品课方面实现突破。8.发挥首席教师在教学和课程群建设中的作用,建设好学科课程群、专业课课程群。9.选用高质量的教材,尤其是双语课和主干课尽可能选用原版外文教材。10.争取所有专业课程均采用多媒体授课,同一课程组的教师互相交流和补充多媒体课件、试题库,实现教学内容的规范化。
366、教材建设、教学设施建设(包括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书资料等)的现状、目标、思路与措施ー、教材建设(-)教材建设的现状本专业大多数课程都使用“面向21世纪”规划教材、高教版重点教材或获奖教材,95%的课程使用近三年出版的教材,四门双语课均使用原版英文教材,同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本专业教师还自编了配套的辅助教材或参考用书,并将精心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与学生共享。教材《现代物流》(英汉对照)已再版三次,被十余所高校选用作双语课的教材,2005年获山东省教育厅著作类优秀成果三等奖。《外贸函电》、《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等专业系列教材正在编写过程中。(-)教材建设的目标本专业教材建设的目标是:大力提高“面向21世纪”规划教材或高等教育出版社重点教材的使用比重,保证高质量教材进入课堂。双语教学课程和主干课程全部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同时提高自编教材的质量和水平,修订和编写出适应我专业培养人才需要的系列配套教材,最终建成有鲜明专业特色的新教材体系。(三)教材建设的思路与措施1.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全国统编教材的编写,或结合自己的科研成果、学科专长和教学经验,独立编写高水平的教材。本专业将编写出一部适应贸易发展和教学改革需要的国内先进水平的教材。2.以讲课用的基本教材为中心,加强教材的配套建设。鼓励教师编写适合我专业特色的教学参考书、习题库、试题库等教学资料,并建立质量评价制度。3.加强国外教材的引进工作。结合本专业课程建设的需要,通过深入调查和专家论证引进国外优秀教材,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4.大力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积极制作精品课件,编制2部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电子教材。5.结合课程组建设的需要规划教材的建设。对于有教学和科研优势、团队整齐的课程组在出版教材方面优先给予经费支持,重点发挥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作用。
37二、教学设施建设(-)教学设施建设的现状烟台大学和经管学院投入大量经费用于实验室建设,现拥有可容纳120台计算机的实验室,并配备贸易软件,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进行贸易模拟实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提供了保障。学院建有图书资料室,拥有经贸类专业图书1000多册,订有经贸类学术期刊22种,基本上满足了教师和学生查阅资料的需要。本专业在烟台海关、烟台港务局、张裕公司、烟台鼎实国际贸易公司、烟台晶太服装有限公司等单位和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实习基地,实习条件不断改善。自2004年开始,学院与韩国仁荷大学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师生连续四年成功接待了仁荷大学国际通商学部贸易体验团,并三次赴韩回访。在韩期间,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师生参观了首尔东大门流通市场、GM大宇科技园区、仁川自由经济区、仁川港口、韩进航空公司,进行中国特色小商品展卖活动,大大拓展了视野,加深了对贸易专业的实践感受。目前两校在学生互访进行实习体验方面已达成广泛共识,学生能踏出国门进行实习是本专业取得的历史性突破。(-)教学设施建设的目标教学设施建设的目标是:符合“培养有扎实的经济理论基础和宽广的知识面,有较强实际业务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外向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定位,适应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的需要,大力加强教学设施建设。改进现有实验条件,完善已有实习基地,立足国内,放眼世界,实现“实践无国界化”的长远目标。(三)教学设施建设的措施1.实验条件:争取经费30万元加强实验室硬件建设,并购进更加先进的贸易软件,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进行国际贸易模拟实验提供更好的条件,为学生操作能力的提高提供更大的保障。2.实习基地:继续稳定现有的实习基地,完善实习条件,进ー步增加实习基地数量,以满足学生人数增加对实习条件的要求。3.国外实习:进一步加强与韩国仁荷大学的交流与合作,将学生一年一度的到韩国参观考察的实践活动实现常规化,推向深入。加强与国外其它高校的合作,拓展海外实习基地,提高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程度。
387、教学管理的现状、目标、思路与措施ー、教学管理的现状学院实行教学院长负责制,下设院教学质量督导小组、教学秘书、教务员三套班组,全力配合教学院长的工作。学院除了严格执行学校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外,还制定了详尽、完善的院级教学管理文件和规章制度,如试讲制度、考试制度、领导干部和教学督导人员听课制度、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办法等,并能严格执行。针对各教学环节也制定了合理的质量标准。积极开展学院教学督导工作并及时反馈。利用电脑和网络进行现代化教学管理。教学档案如教学大纲、课程简介、教学日历、试卷等齐全、规范,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进行管理。从近几年学校对我院的教学评价工作成绩说明,教学管理队伍责任心强,既分エ明确又相互配合,工作细致扎实,尤其在教学日常管理和考试管理等方面均位于全校前列。二、教学管理的目标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才,教学管理的目的则是为培养人才提供制度和规范的服务。教学管理应以“学生为本”,贯穿在人才成长的每个环节中。我们要遵循教育规律,通过制定管理规则,实施过程控制和监督,获得结果反馈后再不断完善管理,以最终实现培养德オ兼备的高级专业人才的目标。三、教学管理的思路与措施结合教育部的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要求,我们要进ー步加强和规范教学管理,加强过程控制和督导,严肃教学纪律,提高教师的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保证教学工作规范有序,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1)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通过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管理创新的能力。建设ー支专家型的教学管理队伍,既能够严谨认真地作好教学管理工作,又能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研究和改进教学管理。(2)通过制度建设、加强管理和过程控制,不断提高教师的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严肃教学纪律,杜绝教学事故。(3)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估分析方法和教师的教学质量考核制度与考核办法。如通过召开学生评教会、抽查学生作业、检查教案、组织听评课的方法等及时分析评估教学质量,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教学工作。(4)加强网络建设,提高教学管理的信息化水平。(5)改革人オ的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制定新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全面的培养方案。(6)改革考试方式。变单一的闭卷笔试方式为允许采用多种灵活的考试方式,如口试、分组辩论、专题演讲、撰写调查报告等。
398、项目建设的进程与时间安排ー、师资队伍建设2008年一2010年:每年引进或培养1名博士,帮助博士申报教改或科研项目,为学术带头人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和良好的生活条件。二、教学条件建设未来三年预计将投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70万元,继续加强实验室建设,更新或添置实验设备,购买图书资料等。预计2010年:20万元;2011年:30万元;2012年20万元。三、课程体系建设参考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对外经贸大学等重点院校的国际贸易专业的培养方案,完善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制定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程的教学大纲,丰富或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争取未来三年建设校级优秀课程2门,把“现代物流(双语授课)”校级精品课程建设成为省级精品课程,把《国际贸易》建设成为校级精品课。四、教学管理建设进ー步以“学生”为中心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专业建设的根本宗旨。使学生考研率和毕业就业率都有明显提高。五、学科建设1.争取申报成功“国际贸易”硕士点。2.每年申请省级课题至少1项,争取在申请国家级项目上实现突破。九、学校意见学校审核、推荐意见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时代需要而生,经过16年的建设,该专业拥有很强的师资力量,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为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学生,赢得了较高的声誉和社会知名度。
40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创建于1993年,已有12届毕业生,毕业生约2000人。该专业秉持先进的教学理念,具有明确的专业定位,确立了清晰的建设目标,设计了明确的考核指标。坚持“国际化”的人才培养视野,从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各环节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培养。按照经贸快速发展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该专业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加强教材建设,更新教学内容,切实加强实验、实践环节,尤其是双语教学开烟台大学之先河,跨国实习特色鲜明,专业建设成效显著。学院将加大投入力度,予以重点支持建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我院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的专业,鉴于该专业目前的建设水平,特向学校推荐该专业为校级特色专业。(院系公章)2009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