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肾”藏象理论及肾虚证

中医“肾”藏象理论及肾虚证

ID:82886722

大小:213.19 KB

页数:113页

时间:2023-09-24

上传者:灯火阑珊2019
中医“肾”藏象理论及肾虚证_第1页
中医“肾”藏象理论及肾虚证_第2页
中医“肾”藏象理论及肾虚证_第3页
中医“肾”藏象理论及肾虚证_第4页
中医“肾”藏象理论及肾虚证_第5页
中医“肾”藏象理论及肾虚证_第6页
中医“肾”藏象理论及肾虚证_第7页
中医“肾”藏象理论及肾虚证_第8页
中医“肾”藏象理论及肾虚证_第9页
中医“肾”藏象理论及肾虚证_第10页
资源描述:

《中医“肾”藏象理论及肾虚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中医“肾”藏象理论及肾虚证(初稿)江西汇仁药业有限公司研发事业部二零一三年九月

1前言公司自2009年战略调整以来,将补益类中药OTC品种的运作定为未来的重点方向。在结合“汇仁”品牌价值及对当前形势的认真分析后,确定将“补肾品类”作为现阶段公司的重点战略方向。公司现有的补肾品种批文不多,主要有补肾壮阳,用于阳萎遗精的引阳索胶囊、补肾强身片;滋补肾阴的肝肾安颗粒、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明目地黄丸;调和肾阴阳的肾宝片(颗粒、合剂);固肾涩精的金锁固精丸;补肾健脾的茸术口服液等。以上品种中仅茸术ロ服液为独家品种,肾宝片和肝肾安颗粒为剂型独家品种。相对于品种的单ー,更惭愧的是我们缺乏对中医“肾”的全面认识,如中医肾的概念与功能、中西医对肾病认识的异同、肾虚的定义、肾虚的主要病症表现、同类产品情况等等。本文在查阅了大量书藉文献的基础上,系统学习并总结整理了部分内容,其后又咨询了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公司同仁。本文希望能够达到以下三个目的:构建补肾品类的知识点、为开发产品提供思路、为市场策划提供亮点。由于该文涉及内容较广,参与撰写的项目组人员缺乏经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请同仁提出宝贵意见!希望项目组的工作和努力对公司决策有参考价值。项目组2013年9月第一章中医“肾”藏象理论1

2ー、“肾藏精”,主生殖、生长和发育1(一)肾藏精的中医理论基础1(二)肾主生长、发育的现代研究4二、“肾主水”5(-)中医理论基础5(二)现代研究6三、“肾主纳气”7四、“肾主骨生髓”8(一)“肾主骨”的理论分析8(二)“肾生髓”的理论分析9五、“肾开窍于耳及二阴”10(一)肾开窍于耳的理论分析10(二)肾开窍于二阴的理论分析11六、肾的联属功能12七、肾阴,肾阳的现代研究17(一)肾阴、肾阳与“下丘脑ー垂体ー内分泌腺轴”的功能17(二)肾阴、肾阳与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22(三)肾阴肾阳的分子生物学基础22参考文献23第二章中医“肾”与其他脏腑的关系25一、肾与心25(-)中医理论基础25(二)肾与心关系的现代研究与认识27二、肾与肺28(-)中医理论基础28(二)肾与肺关系的现代研究与认识28三、肾与脾(胃)29(-)中医理论基础29(二)肾与脾关系的现代研究与认识30

3四、肾与肝30(——)中医理论基础30(二)肾与肝关系的现代研究与认识31五、肾与膀胱32参考文献33第三章中医肾虚证34ー、中医肾病病理特点34二、肾虚证的概念35(一)定义35(二)中医肾虚与西医肾病35三、肾虚证的病因37(―)六淫37(二)七情38(三)饮食失调38(四)劳倦内伤39(五)禀赋不足39(六)年高体虚40(七)久病及肾(或曰他病及肾)40(A)失治误治40四、肾虚证的流行病学调查40(-)自然人群中肾虚证流行病学特点41(二)疾病人群中肾虚证的临床特点42(三)老年人群中肾虚证的发病情况42(四)肾虚证临床表现(症状)的流行病学研究43五、肾虚证的分类45(-)按肾的主体功能分类45(二)按肾与他脏常见相兼的虚证分类川46(三)按起病方式分类48(四)按病程分类48

4(五)按病理生理学分类48(六)按病因学分类48(七)按证候构成分类49(A)按肾虚证严重程度分类49六、肾阳虚和肾阴虚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リ49(一)肾阳虚证49(二)肾阴虚证50七、肾虚证的治则和常用治法⑵51(-)基本治则51(二)常用临床补肾三十法52参考文献54第四章肾虚的常见病证55ー、阳痿55(一)概述55(二)病因病机57(三)症候表现57(四)关于阳萎与肾虚57二、早泄58(一)概述58(二)病因病机59(三)症候表现60三、遗精60(一)概述60(二)病因病机60(三)症候表现61四、性欲下降62(一)概述62(二)病因病机63

5(三)症候表现63五、男性不育症63(一)概述63(二)病因病机64(三)症候表现64六、女性不孕症65(一)概述65(二)病因病机66(三)症候表现66七、腰痛67(-)概述67(二)病因病机68(三)症候表现68ハ、骨痛(骨质疏松症)69(一)概述69(二)病因病机70(三)症候表现71九、牙齿松动(牙周病)71(一)概述71(二)病因病机71(三)症候表现72十、闭经72(―)概述72(二)病因病机73(三)症候表现73十ー、更年期综合征74(一)概述74(二)病因病机74(三)症候表现75

6十二、慢性疲劳综合征(亚健康状态)75(-)概述75(二)病因病机76(三)症候表现78十三、遗尿78(一)概述78(二)病因病机79(三)症候表现79十四、癖闭(前列腺增生症)80(一)概述80(二)病因病机80(三)症候表现80十五、水肿81(一)概述81(二)病因病机81(三)症候表现82十六、喘证82(-)概述82(二)病因病机82(三)症候表现83十七、泄泻83(-)概述83(二)病因病机84(三)症候表现84十八、便秘84(-)概述84(二)病因病机85(三)症候表现85十九、五迟五软86(一)概述86

7(二)病因病机86(三)症候表现87二十、鸡胸龟背(佝偻病)88(一)概述88(二)病因病机88(三)症候表现88二H-ー、耳鸣耳聋88(一)概述88(二)病因病机89(三)症候表现90二十二、须发早白90(-)概述90(二)病因病机90(三)症候表现91二十三、脱发91(一)概述91(二)病因病机91(三)症候表现92二十四、健忘92(一)概述92(二)病因病机92(三)症候表现93二十五、视カ减退93(一)概述93(二)病因病机93(三)症候表现94参考文献95第五章常用补肾中药及现有中成药分析96ー、常用补肾中药及其现代研究96(-)温补肾阳药96

8(二)滋补肾阴药100(三)补肾填精药102(四)补肾气、固肾涩精药105(五)常用增强性功能的药物107(六)传统补肾方剂简介108二、补肾品种分析109第一章中医“肾”藏象理论中医学把人体内在的重要脏器分为脏和腑两大类,有关脏腑的理论称为“藏象”学说。藏,通“脏”,指藏于内的内脏;象,是征象或形象。这是说,内脏虽存于体内,但其生理、病理方面的变化,都有征象表现在外。所以中医学的脏腑学说,是通过观察人体外部征象来进行研究的。中医“肾”藏象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主命门之火”,“肾主生殖”,“肾主水”,“肾主纳气”,“肾主骨生髓”,“肾开窍于耳及二阴”等理论。明确指出,肾精气的盛衰是机体生老病死的基石,是人体全身阴阳的根本。因此,肾在五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医学中的“肾”不单指肾脏,他既包括了西医学肾的功能,又包含了生殖、泌尿、呼吸、内分泌、神经、免疫等系统的功能。本章通过介绍中医肾的主要功能来阐述其理论,同时,用现代科学研究的结果来分析其理论基础。ー、“肾藏精”,主生殖、生长和发育(一)肾藏精的中医理论基础1、何为肾“精”《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肾者之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素问•六节藏象论》又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藏精之处也”。《素问•金匮真言论》也指出:“藏精于肾”。这都强调了“肾藏精”的作用。中医非常重视精的作用,强调“精不可伤,伤则失守而阴虚,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那么什么是“精”?中医历来认为肾含的“精”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两种。什么是先天之精呢?《灵枢・决气篇》说:“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之精”。《灵枢•经脉篇》又说:“人始生,先成精”,这明显表明是生殖之精,对新生命的个体来说是先天之精,是人体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形成的物质基础。现代生物学上称这ー过程为“受精”,也就是父母遗传基因相融合的过程,这些基因就是指导和调节子代新个体生长、发育、分化和繁殖的物质基础,也就

9是脱氧核糖核酸(DNA)⑵。这样,先天之精(遗传基因)是代代相传,它是维持种族延续和物种相对纯性的重要保证。那么“后天之精”又是什么呢?后天之精包括来源于饮食物的各种营养物质(糖、脂肪、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等)和体内合成的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第1页它们是维持脏腑生命活动的必需物质。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一方面,先天之精(DNA)对后天之精(核酸、激素、各种酶等)的合成和功能起着指导和调节作用;另一方面,后天之精又是先天之精进行复制和补充的物质基础。如果后天之精来源不足或先天之精消耗过多,则出现“肾虚精亏”现象,不但会导致机体衰弱,生命活力低下,也会发生生育力降低或不孕。由上述可见,肾藏之“精”包括范围广,它是形成人体的原始物质,又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因此,先天之精是生身之本,后天之精是养身之源。同时,精也是富有生命力的物质,它在人体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不断动用、消耗,也不断进行复制,合成和补充。2、何为肾气肾精化生之气称为“肾气”,肾气对人体的发育、生长、生殖和衰老有密切关系。《素问•上古天真论》对“肾气”的作用描述较详细而全面,现转录于下,以便分析:“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壮盛。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ハ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ハ,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八ハ,则齿发去。”从以上引文中可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当女子35岁(五七),男子40岁(五八)开始,则可出现肾气衰退的生理过程,到了老年则因肾气虚衰而呈现衰老的征象,这也是医家所说的“年老肾衰”的理论基础。此外,“肾气”,“天癸",'‘有子”和形体的发育、衰老四者之间有平行关系,其中核心是“肾气”,“肾气”盛实则天癸至,天癸至则女子月经来潮,男子精气溢满,故阴阳和而有子。“肾气平均”则筋骨隆盛,肌肉满壮,身体盛壮。“肾气衰”则天癸竭,天癸竭则女子地道不通,男子精少,生殖カ消退。现代医学对肾脏的研究在某些方面也证实了中医对“肾气”功能描述的科学性。新生儿肾总重量约50克,随着年龄的增长,重量逐渐增长,至成年期两第2页肾重约270克。50岁以后,肾的重量、体积逐年减少,约至80岁时,肾总重量可减少20%,90岁时,肾体积可减少40%。人的肾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退,一般在40岁以后每增长1岁则衰减1%〇但

10肾脏有很强的代偿能力,一般要衰减2/3才能通过血尿素氮和血肌酎等指标反映出来肾损害⑶。3、何为肾阴肾阳肾气,即肾中所藏之精气,是肾各项功能的物质基础,肾阴、肾阳是肾中精气生理效应的两个方面,肾阴源于肾精,是肾脏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为ー身阴液的根本,对各脏腑组织器官起着滋养、濡润作用;肾阳源于肾气,是肾功能活动的动カ,为一身阳气的根本,温煦各脏腑组织器官和激发推动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肾阴肾阳相互制约,互相依存,相互为用,既协调肾脏本身阴阳的相对平衡,亦维持其它脏器阴阳的协调。肾阴和肾阳是各脏阴阳之根本,故肾阴阳失调,会导致其他各脏的阴阳失调。反之,其他各脏腑的阴阳失调,日久亦必累及于肾,损耗肾中精气,导致肾的阴阳失调,即“久病及肾”的理论根据。肾阴和肾阳均是以肾中精气为其物质基础,故肾的阴虚或阳虚,实质上均是肾中精气不足的表现形式。所以肾阴虚到ー定程度,则可累及肾阳,发展成阴阳两虚,称作“阴损及阳’肾阳虚到一定程度,亦可累及肾阴,发展成阴阳俱虚,称作“阳损及阴”。此外,还需说明的是,肾中精气亏损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一定条件下,肾中精气虽已亏损,但其阴阳失调的状况,却又不很明显,因而称之为肾中精气亏损,或可分别称为肾精不足和肾气虚损,而很少论及阴阳。年老之人易肾精亏虚,这是自然的生理现象,那是阳虚多还是阴虚多呢?中医历来分为两派,ー是以《内经》中“年过四十,阴气自半”为理论依据的,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滋阴派)的观点,认为年高者多阴虚,如元代朱丹溪、现代秦伯未等;ニ是认为“阳常不足,阴常有余”(温补派),其理论依据也是来源于《内经》中阳主阴从的思想,如明代张景岳、现代祝味菊等⑷。我们认为不可一概而论,不同社会阶段、不同年龄段都会存在差异,现因缺乏全国范围内的流行病学数据,无法答复。现今对中医肾阴肾阳的研究较多,沈自尹院士从多角度探讨了肾阴肾阳的实质,将另在本章中详述4、何为“命门”关于命门与肾的关系问题,中医历来争论很大,没有统一的认识。《难经•三十六难》认为“两肾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医学正传》认为“两肾总号命门”;《医贯》和《本草纲目》认为“命门居两肾之中”,“两肾各一寸五分之间,当一身之中”或“两肾中央”;《医旨余绪》认为“命门无形质可言,只是两肾之间原气而已”;清代诸医学者多主张“两肾之间为命门”。但是无论意见如何分歧,都认为命门与肾有一定关系,这是比较一致的。现代研究认为“命门概念的提出,只是为了突出肾阳的作用,命门与肾阳只

11不过是名词的变换而已”⑸。我们认为这种提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历来研究命门的学者都一致认为命门属“阳”、属“火”。具有温化肾水,蒸蕴脾胃、运化水谷,转化气血津液,发挥脏腑经络功能的重要作用。例如《难经・三十六难》说:“命门者,诸精神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景岳全书》指出:“命门为元气之根,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阴非此不能发,而脾胃之气,非此不能生”。又如《石室秘录・论命门》说:“心得命门而神明有主,始可以应物;肝得命门而谋虑,胆得命门而决断,胃得命门而能受纳,脾得命门而能转输,肺得命门而能治节;大肠得命门而传导;小肠得命门而布化;肾得命门而作强;三焦得命门而决;膀胱得命门而收藏,无不借命门之火而温养之也”。这都指出了命门对维持五脏六腑的正常功能活动的重要作用。明•赵献可的《医贯•内经十二官论》中把命门比做走马灯中点燃的蜡烛之火,把人体的生命活动比做运转不停的走马灯。烛火旺则动速,烛火微则动缓,烛火熄灭则灯的活动停止,如果人体的命门之火一灭,人的整个生命也就告终。(二)肾主生长、发育的现代研究“肾”主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机体的生长发育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生长素是关键因素。现已证实生长素与中医“肾”的功能有关,也可能是肾主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之ー。生长素是ー种具有种族特性的蛋白质。人生长素是一条由191个氨基酸构成的单链,氨基酸排列顺序已清楚,其分子量为21000,新生儿含量很高,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下降,与中医“肾气”的盛衰是一致的。睡眠时,血中生长素浓度在深睡ー小时左右出现分泌高峰,释放量明显多于觉醒时。睡眠时,阴为主,生长素分泌增多,这与中医“阴为物质”的理论有相关性。生长素的主要作用有⑹:1、促生长作用:在生长素作用下,肝脏,可能还有肾及肌肉组织产生一种生长素介质,它促进氨基酸进入软骨组织,加速蛋白质合成,增加胶原组织,促进软骨细胞分裂,软骨生长,对肌肉与纤维母细胞也可能有类似作用。若腺垂体在幼年时分泌机能不足,身体的发育生长停滞,虽至壮年,但身材矮小,这也是中医“肾虚”的症状之一。2、对代谢的作用:生长素促进氨基酸,特别是甘氨酸、亮氨酸进入细胞,加强DNA合成,刺激RNA形成,加速蛋白质合成,减少蛋白质分解。生长素促进脂肪分解,使组织脂肪减少,特别是肢体中脂肪减少,游离脂肪酸增加,脂肪酸进入肝脏,经氧化提供能量。生长素抑制糖的消耗,使能量来源由糖代谢提供向脂肪代谢转移,有利于机体的生长与修复过程。综上所述,肾藏精,主生殖、生长与发育的功能,与现代医学的多系统功能相关。主要表现在下丘脑ー垂体ー内分泌腺及相应靶器官的功能上,并受到神经、体液和精神因素的影响。

12二、“肾主水”(-)中医理论基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水气通于肾”。《素问・热穴论》又说:“肾者,至阴也,至阴者,盛水也”。明代李士材的《内经知要》中指出“肾水主五液,五气所生之液悉归于肾”。明末喻嘉言(南昌新建人)的《医门法律》中指出:“肾者胃之关也,肾可开阖,肾气从阳则开,阳大盛则关门大开,水直下而为消;肾气从阴则阖,阴太盛则关门常阖,水不通而为肿”。以上中医对肾功能活动的论述中,可以看出‘‘肾主水”是指肾有主持和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水液中有营养的津液,通过肾阳的温煦蒸腾,重吸收,以再发挥它应有的功能;二是将利用后多余的水液特别是代谢后的浊毒物质,通过肾生成尿液而输到膀胱,排出体外。人体水液代谢平衡的整个过程,有赖于脾的运化,肺的宜发肃降,肾的蒸

13腾气化,通过三焦通达全身。代谢后的水液,尿液归于膀胱,汗液通过呼吸道、皮肤排出体外。在整个过程中,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特别是对尿液的生成与排泄,起着关键作用。失常时或为水肿尿少,或为小便清长、尿多。(二)现代研究肾是怎样进行泌尿活动呢?现代组织学和生理学已证明,肾的主要组织结构是肾单位和集合管系统。肾单位是肾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每个肾含有100多万个肾单位。肾单位的起始端为肾小球,肾小球的毛细血管壁是具有筛孔和滤腔的渗滤装置,心输出血量的1/4流入肾内。当肾动脉的血液流过肾毛细血管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约有五分之一的血清都可通过渗滤装置进入肾球囊内,称为“原尿”,正常人每天形成原尿约180升之多。原尿从肾球囊流经细长而弯曲的肾小管和集合管时,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和氨基酸,99%水和钠,90%的K+、大部分C「以及小部分尿素被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重吸收入血液。肾小管和集合管在重吸收净化水和营养物质外同时还向原尿中分泌或排泄H+,NH3和部分K+。例如氨(NH3)在原尿中占〇.05%,而经过肾小管和集合管后则增加到1.8%。因此,肾的泌尿作用既能以不断地净化体内水分,排泄废物和有害物质,又能够保留体内必须的营养物质和无机盐等。故肾的泌尿对体内水盐代谢、酸碱平衡等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每天经肾排出体外的水分(终尿)约1000至2000毫升⑹。生理学上肾组织结构见下图。3管球(皮质迷路、肾柱)だ肾小球Y,小囊r近曲小管(皮质迷路、肾柱)L近直小管r建祥(髓放线、肾锥体)「远直小管」t远曲小管(皮质迷路、肾柱)广肾单位3「近端小管し肾小管そ细段肾实质〈し端小管「弓形集合管(皮质迷路)<集合管[直集合管(髓放线、肾椎体)し乳头管(肾乳头)生理学上的肾组成

14肾泌尿活动的强弱受着许多因素的调节和影响。如果调节因素发生变化或肾结构本身发生改变,都明显地反映在尿量的变化或尿性质(成分)的变化方面,如果尿的量和质的变化超出了正常范围就属于病理性变化了。中医所说:“肾气从阳则开,阳太盛则关口大开,水直下而为消”;“肾气从阴则阖,阴太盛则关门常阖,水不通而为肿”。“消”和“肿”是由肾泌尿活动失常而出现的两种相反的病理现象。所谓“阳太盛”多指功能性病变,如内分泌代谢障碍引起的尿崩症、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以及高血压、肾小管重吸收功能低下等,每天排尿量增多,都在2500毫升以上,出现“水直下而为消”。所谓“阴太盛”多属器质性病变,如肾本身的急性肾小球性肾炎、慢性肾炎和肾盂炎、肾结石、肾动脉栓塞或狭窄、肾病综合症;全身性的休克,心力衰竭,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等,都可出现尿量减少而发生“水不通而为肿”。严重时可出现尿中毒,昏迷甚至死亡⑺。由上述可见,中医所说“肾主水”是指现代解剖生理学上的肾泌尿功能以及影响泌尿功能的神经体液调节因素的作用。三、“肾主纳气”中医学认为“肾”与肺及血循环系统有密切联系,如《灵枢•经脉篇》说:“肾足少阴之脉……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咽喉、挟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这说明肾之“经脉”同主气之肺和主血脉之心是联贯在ー起的。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和“血”是紧密相关的,肾则统ー“气、血”而主纳气。清代林佩琴的《类证治裁》ー书中更具体地提出“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在临床上常见到久病或年老之人,由于“久病伤肾”或“年老肾衰”多出现呼多吸少、气息短促的症状,这是由于肾虚而纳气功能不足所致。中医临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的原则是“发时治肺,平时治肾”,即“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从现代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的知识来看,肾与肺和血循环有多方面联系,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肺及全身的气体代谢⑻。1、“肾主水”对呼吸及气体代谢的影响:前面已提到“肾主水”(泌尿功能)是调节体内水盐代谢,维持内环境相对恒定的重要环节,如肾阴不足,肾气不固,开阖失节,体内水液潴溜,引起肺组织水肿,呼吸困难,中医称做“水气迫肺”。第7页《素问•水热穴论》指出:“故水病,下为肿大腹,上为喘呼不得卧者,标本俱病。”又说:“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这说明,“积水”、“水气迫肺”而喘呼不得卧其根源在于“肾”。这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如果“肺气不足”、“通调水道”功能减弱,也可造成“肾主水”功能失常,出现全身水肿,呼吸不利,喘咳痰鸣等症状。

152、肾内分泌功能对气体代谢的影响:第一,肾组织产生前列腺素E»具有扩张支气管,增加肺血循环量及速度,有利于肺的气体交换和组织的气体代谢。第二,肾小球旁细胞分泌肾素,使血液中形成血管紧张素!,后者在肺内通过肺毛细血管转化酶的作用,转化为生物活性强的血管紧张素H,使血压升高,促进肾小管对钠和水的重吸收,增加外周血循环量,改善肺及组织中气体交换过程。第三,肾组织产生的红细胞生成酶,是调节骨髓内红细胞生成和成熟的重要因素,它可增加血循环中红细胞数量,促进肺和组织的气体运转。3、肾上腺激素对气体代谢亦有一定的作用:中医所说“肾”功能包括现代解剖学上肾上腺的作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中,盐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可直接影响肾的泌尿活动(即肾主水的功能);雄性激素具有促进红细胞生成,增加血循环中红细胞数量,雌激素有使组织中水钠潴溜作用,这些作用都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肺及组织的气体代谢。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除了促进血循环,有利于肺和组织的气体代谢过程外,还具有扩张肺支气管,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增加肺通气量,改善肺呼吸功能。肾上腺素治疗哮喘是一明显例证。总结上述,可看出肾(包括肾上腺)对人体的肺及组织的气体代谢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可通过调节水盐代谢,改善肺及全身的血液循环,促进红细胞生成,增加肺通气量等途径而影响肺内和组织内的气体代谢。这与中医所说的“肾主纳气”相吻合。四、“肾主骨生髓”(一)“肾主骨”的理论分析《素问•宣明五气篇》说:“肾主骨”。《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肾之合骨也”。《素问・六节脏象篇》又说:“肾者……其充在骨”。这些都说明肾与骨有一定联系。从现代生理学和病理学知识来看,肾对骨的作用之一是通过调节第8页

16体内钙、磷代谢来实现的。骨的重要化学组成成分是钙与磷结合的无机磷酸钙。人体内99%的钙存在于骨组织中。因此,体内钙、磷代谢的正常与否可直接影响到骨的正常生长、发育和钙化(或骨化)过程。中医在临证中,常根据“肾主骨”学说,采用补肾原则治疗骨折患者和骨发育迟缓幼儿,往往取得满意的疗效。现代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病理生理学证明,肾是调节钙、磷代谢的重要器官。肾通过调节钙、磷代谢来影响骨的结构和功能,主要有以下三个方式咒1、肾的“保钙排磷”作用。在正常情况下,肾小管在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由甲状腺的滤泡旁细胞分泌)调节下,进行钙的重吸收和排泄磷的作用。当肾的疾病导致肾小管机能不全时,对钙的重吸收和排泄磷酸盐的功能降低,血钙含量减少,低血钙刺激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多。而甲状旁腺素具有促进破骨细胞的溶骨活动,引起骨组织脱钙或骨组织钙化不全,发生骨质软化病变。2、肾组织活化维生素D的作用。维生素D(主要是D2和D3)只有经过肝和肾的羟化(活化)作用后,才能发挥正常生理效应。有报道,存在ー种先天性遗传软骨病,即肾内『羟化酶合成无能,出现骨的形成和钙化障碍,这种病给予一般的维生素D治疗,毫无效果,故特称为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另外,慢性肾疾病时,肾组织遭受大量破坏,直接和间接地影响骨的钙化过程,甚使骨组织脱钙,称为肾性骨质软化病。3、肾对甲状旁腺素的灭活和抑制作用。现代研究证明,甲状旁腺素在血循环中的半衰期为20分钟左右,其大部分在肾组织内灭活失效。甲状旁腺素的作用主要是加强破骨细胞的形成和活动,引起骨质溶解和脱钙。在临床上常见当肾组织发生严重的病理破坏时,甲状旁腺素的灭活和分泌抑制作用减弱,发生骨组织溶解、脱钙病变。(二)“肾生髓”的理论分析肾与骨髓的活动也密切相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肾生骨髓”,其附注云:“肾之精气,生养骨髓”。《素问・平人气象论》又指出:“肾藏骨髓之气”。在本世纪六十年代以前,现代生理学还不能说明这个问题。近20多年来,不断研究证明,肾与骨髓的造血活动,特别是对红细胞的形成过程有重要作用。特别当肾组织缺血、缺氧时,肾内产生一种红细胞生成素,红细胞生成素进

17入血液中使血浆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元转化为有生物活性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后者具有促进骨髓造血组织增生和分化作用,如促使原血细胞增生分化为原红细胞;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加快红细胞的成熟。在临床上常发现慢性肾炎患者,骨髓造血活动减弱,发生贫血,特称为“肾性贫血”。近来国内有不少报道,采用中医的补肾疗法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取得较好效果。中医某些补肾药物可能具有增强肾内红细胞生成酶的作用咒另外,肾上腺(中医的肾包括肾上腺)皮质网状带分泌的雄性激素也具有促进骨髓中红细胞生成的作用。总结上述,可以清楚地看出,中医学的“肾主骨”和“肾生骨髓”学说,从现代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知识来说是有科学道理的。五、“肾开窍于耳及二阴”(一)肾开窍于耳的理论分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肾主耳,在窍为耳”。《灵枢・五阅五使篇》说:“耳者,肾之官也”;《灵枢・脉度篇》又说:“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这都强调肾与耳有密切联系,或者说,肾可影响耳的功能。中医认为肾气不足,不能通达到耳或肾精亏虚,不能充养于耳,均可引起耳鸣和耳聋。老年人常由于肾气衰而出现听カ下降或失聪。如此,可看出,肾主耳,主要是对内耳的影响。现代生理学指出,耳是主听觉,是平衡的重要器官,内耳膜迷路的感觉细胞表面浸渍于内淋巴液中,听觉和平衡的产生都通过内淋巴的波动,刺激相应的感觉细胞游离面的纤毛而引起。因此,内耳感觉细胞是借助于水液(内淋巴)环境实现正常生理活动。当内耳淋巴的产生和排泄障碍时,则必然引起听觉和平衡觉的失常。肾脏影响耳的功能表现在下列几方面:1、肾主水(泌尿功能)对内耳淋巴液产生和排泄的作用。研究发现,肾上腺皮质所产生的醛固酮对内耳功能有影响。己知肾病可引起“肾素一血管紧张素ー醛固酮”系统分泌增加。醛固酮可调节远端肾小管对Na’的重吸收和K’的排出增加,从而影响水盐代谢。在临床上常见的膜迷路水肿(美尼尔氏病)的主要变化是内耳的淋巴液的产生与排泄平衡失调,造成迷路积水,刺激内耳感觉细胞,第10页

18出现发作性耳鸣,耳聋和眩晕,采用利尿药物治疗,往往获得良好效果⑹。2、肾与内耳在结构和功能上有相似性和相关性。在对肾主水的分析中已提到,肾单位的毛细血管球以过滤方式产生原尿,后者经肾小管和集合管处理后成为终尿排出。内耳膜迷路的内淋巴是血管外侧壁上的血管纹(上皮层内毛细血球网)以分泌方式产生,经膜迷路管运到内淋巴来,后者与硬脑膜下淋巴腔相通而排出。肾中尿液和内耳淋巴液都是单相流动,都是不断产生和不断排泄的动态液体,同时它们的产生和排泄都保持一定比例平衡关系。有人指出“发现肾脏和内耳中的一些细胞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酶的含量与分布方面有相似的特性”“セ因此影响肾功能的某些因素亦可影响内耳的功能。3、肾与耳在病理上有相关性。早在1927年Alport氏首先发现家族性肾炎患者伴有神经性耳聋,后人将这种遗传缺陷病称为阿尔波特氏综合征(Alportssyndrome)〇此病肾内的主要病理变化类似慢性肾炎或慢性间质性肾盂肾炎,或两者的混合型,内耳的病理性改变主要是产生内淋巴的血管纹和感受刺激的毛细胞出现变性。研究表明,肾与内耳的发生、发育、结构和功能等方面可能有其遗传基因上的联系,并且这种遗传基因存在于不同染色体(多个基因控制),如果这种遗传基因发生突变或异常,则先天性肾炎和先天性神经性耳聋同时出现。从上述可看出,肾与耳在种系进化、个体发生、形态结构、生理功能、遗传基因调节等各方面都有密切关系。因此,中医所说的“肾开窍於耳”,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二)肾开窍于二阴的理论分析《素问・金匮真言论》:“肾……开窍于二阴。”二阴,即前阴和后阴。前阴包括尿道和生殖器,具有排尿及生殖功能。尿液的生成与排泄虽由膀胱所主,但要依赖于肾的气化功能才能完成。肾主水,司膀胱的开合,故排尿与肾关系十分密切。肾的气化功能失常,则可见排尿困难、痛闭;而肾的封藏不固,则可见尿频、遗尿、尿失禁。肾藏精,主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肾的生理功能失常,可导致生殖机能障碍,男子可见精少、遗精、阳痿;女子可见月事不调、不孕等,已如前述。后阴,即肛门,其功能是排泄大便。粪便的排泄,本为大肠传化糟粕的生理功能,但亦与肾的气化功能有关。肾阳可以温脾阳,有利于水谷的运化;肾的阴精可濡润大肠,防止大便干结不通。肾的生理功能失常,则可致大便异常,如肾阳虚不能温脾阳,导致脾运化功能失常,水谷并走大肠,可见五更泄泻;肾阴虚,大肠失润,可见大便秘结不通;肾虚,封藏不固,可见久泄滑脱等。如《景岳全书・泄泻篇》说:“盖肾为胃关,开窍于二阴,所以二便之开闭,皆肾脏之所主。”

19六、肾的联属功能在《黄帝内经》及其他经典的医学古藉中,还有许多肾联属功能的记载,现因不太应用或说法不同,故少为人知。如“肾通于冬季、北方“,'‘肾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其味咸”,“其色黑”,'‘其臭腐”,“其音羽”,“其声呻”,“其变动为栗”,''其液为唾”,“在志为恐”,“其华在发”,“其谷豆",''其畜彘,"其果栗”,"其菜蕾”,“其数六”,“上应辰星”,‘'肾脉石”,“腰为肾之府”等“"。分别介绍如下。1、肾通冬季、通于北方《素问・六节脏象论》说;“肾者,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素问・诊要经终论》说:“十一月、十二月,水复地之气合,人气在肾。”《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肾主冬。”上述记载提示,肾与冬季具有特殊的关系,即四季中的冬季和五脏中的肾都是主“藏”的。因此,冬季是藏的季节,是养肾的季节。如果冬季藏得不够,肾没有养好,到来年的春季就会得温病。所以,《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季节与五行的配属为;春属木,夏属火,长夏属土,秋属金,冬属水。五脏与五行的配属为: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冬季和肾同属于水。从方位而言,北方的气候总是比南方寒冷。而气候的寒冷则是阳气藏伏的征象,自然界的寒冷有助于人体肾的封藏。方位与五行的配属为:东方为木,南方为火,中央为土,西方为金,北方为水。北方和肾同属于水。2、肾在天为寒肾在天为寒,与肾通于冬季一脉相承。冬为季节,寒为冬季的气候特征,为冬季的主气五气与五行的配属为:风为木,热为火,湿为土,燥为金,寒为水。寒和肾同属于水。3、肾在地为水“肾在地为水”的理解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水的运动方向总是向下的,水趋下的特性与肾在人体的位置偏下,以及肾在生命过程中主藏的特征是相符合的,藏的过程就是趋下向内的。《尚书・洪范》对五行特征的描述为:“火日炎上,木日曲直,土日稼穡,金日从革,水日润下。”二是水性本寒,而寒的属性与肾的藏是相类从的。4、其味咸《素问・五脏生成》说:“色味当五脏……黑当肾,咸。”《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其味咸。”《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其在天为寒……在脏为肾……

20在味为咸。”以上都说明咸为肾之味。酸、苦、甘、辛、咸五味与五行的配属为:酸属木,苦属心,甘属脾,辛属肺,咸属肾。五味中的咸和五脏中的肾具有特殊的亲和性,凡是咸味的食物都入肾,凡是咸味的药物都入肾,具有补肾的作用,中医补肾也要考虑选择咸味的药物和食物。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盐的摄入量不够,就会感觉身体软弱无カ;在种猪场要给种猪喂盐,就是因为喂盐能提高种猪的交配能力。5、其色黑《素问•五运行大论》说:“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其在脏为肾,其色为黑。”《素问•五脏生成》说:“色味当五脏……黑当肾。”《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北方黑色,入通于肾。”五色与五行的配属为:青为木,赤为火,黄为土,白为金,黑为水。其意义在于,凡是肾病患者,面色多发黑:补肾的药物和食物也多为黑色,如地黄、何首乌、黑芝麻之类。6、其臭腐《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其臭腐。”五臭中的腐与肾具有特殊的关系,凡是身体散发出腐臭味的,多是比较严重的肾病,如尿毒症的患者口中会有腐臭味。7、其音羽《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其在天为寒……其在脏为肾……在音为羽。”《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其音羽。”羽,为五音之一,其声音特征是发音低沉而细软无カ。在中医的理论中,角、徵、宫、商、羽五音分别与肝、心、脾、肺、肾五脏相配。肝应角,其声呼以长;心应徵,其声雄以明;脾应宫,其声漫而缓;肺应商,其声促以清;肾应羽,其声沉以细。羽音除了发音低沉细软无カ以外,还有明显的下降趋势,有如水之下行。8、其声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其在天为寒……其在脏为肾……在声为呻。”呻,即呻吟。在中医的理论中,呼、笑、歌、哭、呻为五声,分别与肝、心、脾、肺、肾相配,其中,呻属肾。9、其变动为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北方生寒……在脏为背……在变动为栗”。栗,即战栗,指身体不自主地颤抖。在中医的理论中,将身体的五种变动,即握、忧、啰、咳、栗,分别与肝、心、脾、肺、肾五脏相配,其中,栗属肾。因为肾在五行中属水,水性本寒,所以凡是与寒有关的病变,都认为是肾虚所导致的:另一方面,在五志之中,恐属肾,凡是病人有恐惧感觉的,都与肾有关。人在寒冷的时候会不自主地颤抖,人在恐惧的时候也会不自主地颤抖,而寒冷和恐惧都与肾相关。

2110、在志为恐《素问・宣明五气》说:“肾藏志”,《素问・阴阳应象论》:“有脏为肾……在志为恐。”志为神志活动,相当于记忆カ,与肾的藏精生髓通于脑的功能密切相关。恐是人们对事物惧怕的ー种精神状态。惊与恐相似,但惊为不自知,事出突然而受惊吓;恐为自知,俗称胆怯。惊或恐,对机体的生理活动是ー种不良的刺激。惊恐伤肾,“恐则气下”,使肾气不固,可见遗精滑精、二便失禁、记忆低下等。在中医的理论中,将喜、怒、思、忧、恐五志与心、肝、脾、肺、肾五脏相互配属,其中,恐属肾。11>在液为唾唾与涎ー样,为口腔中分泌的ー种液体。有人说其清者为涎,稠者为唾。《难经・三十四难》说肾液为唾。唾为肾精所化,咽而不吐,有滋养肾中精气的作用,若多唾或久唾,则易耗伤肾中精气。但唾与脾胃亦有关,故《杂病源流犀烛・诸汗源流》说:“唾为肾液,而肾为胃关,故肾家之唾为病,必见于胃也。”《本草纲目》记载:“人能终日不唾则精气常留,颜色不槁。”在中医的理论中,将汗、涕、泪、涎、唾称为五液,并与心、肺、肝、脾、肾相互配属,其中,唾属肾。12、其华在发发的生长,靠肾精的滋养,故“发为肾之华”,即头发是肾精是否充足的外在征象。头发稀疏、焦黄、脱落、变白等则是肾精亏虚、肾气不足的表现。中医还认为,“发为血之余”。因肾藏精,精能化血,所以肾虚的人容易导致血虚,而肾虚和血虚共同结果都可以表现为头发的异常。13、其谷豆《素问•金匮真言论》是讨论五脏与方位、季节、五味、五谷、五畜、五音、五臭、五体、五官九窍之间关系的专篇,其中提到了“肾谷豆”。《内经》认为,五脏中的肾和五谷中的豆具有特殊的关系,豆对肾脏具有保护作用,肾病时宜食豆。民间也有“每天吃豆三钱,何需服药连年”的谚语。但是,西医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让慢性肾病患者,特别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禁食豆类食品。主要是因为豆类含蛋白质,而蛋白质被人体消化吸收利用后会产生含氮的代谢废物,含氮的代谢废物是尿毒症毒素的主要成分,堆积于体内会对人体产生毒害作用。但现代又有研究称以植物性蛋白质为主的膳食对健康人增加肾小球滤过率(GFR)的作用低于肉类蛋白质,除大豆蛋白质对肾脏有保护作用外,其含有的大豆异黄酮属植物雌激素,对肾脏也具有广泛的保护治疗作用;

22而大豆异黄酮还可以降低血脂、提高肾脏抗氧化能力、减缓肾小管硬化进程等⑼。14、其畜彘(zhi)《素问・气交变大论》:“静顺之纪……其藏肾……其畜彘。”彘为大猪,小猪为豚。五畜与五行的配属关系为:犬属木,羊属火,牛属土,鸡属金,彘属水。五脏之中肾属水,肾与彘同类相属,彘为水畜,入肾,猪肉有补肾的作用,肾病者宜食猪肉。猪肉性寒,可养阴,对于肾阴虚者尤宜。我司产品颐神养脑胶囊原处方中有一味猪脑,后因标准无法确定而去除。15、其果栗《素问・气交变大论》:“静顺之纪……其藏肾……其果栗。”五果与五行的配属关系为:李属木,杏属火,枣属土,桃属金,栗属水。五脏之中肾属水,栗与肾同类相属,栗可以补肾,肾病者宜食栗。栗,即栗子,又名大栗,板栗。性温,味甘,入肾经和脾胃经。具有补肾气、强筋骨的作用,可治疗肾虚所致的腰膝酸软、小便频数等症;还可健脾止泻,用于治疗脾胃虚寒所致的泄泻。外用可活血消肿,治疗骨折或筋骨痛。《本草纲目》载:“有人内寒,暴泄如注,令食煨栗二三十枚顿愈。肾主大便,栗能通于肾,于此可验”。《经验方》治肾虚腰脚无力,以袋盛生栗悬干,每日吃十余颗,次吃猪肾粥助之,久必强健。”16、其菜蕾蕾,即豆类作物的叶子。五菜与五行的配属关系为:韭属木,薙属火,葵属土,葱属金,蕾属水。五脏之中,肾属水,蕾与肾同类相属,蕾为肾菜,蕾可补肾,肾病者宜食蕾。17、其数六《素问・气交变大论》:“静顺之纪……其藏肾……其数六。”唐代孔颖达的《尚书正义》有:“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天五生土,此其生数也,如此则阳无匹,阴无偶。故地六成水,天七成火,地八成木,天九成金,地十成土。于阴阳各有匹偶,而物得成焉,故谓之成数。五行之体,水最微为ー,火渐著为二,木形实为三,金体固为四,土质大为五……水火木金得土数而成,水成数六,火成数七,木成数ハ,金成数九,土成数十。”在十个自然数中,一、二、三、四、五是生数,其与五行的配属关系为:水为ー,火为二,木为三,金为四,土为五;六、七、八、九、十为成数,其与五行的配属关系为:水为六,火为七,木为ハ,金为九,土为十。五脏之中,肾属水,所以肾的生数为ー,成数为六,一和六是水数,也是肾的数。

2318、上应辰星《素问・金匿真言论》:“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其应四时,上为辰星。”星辰与五行的配属关系为:岁星属木,荧惑星属火,镇星属土,太白星属金,辰星属水。辰星其实就是水星,五脏之中,肾属水,辰星和肾同类相属。自然气候的

24变化是天体的运动结果,其他星体的运动变化也对自然气候产生影响。在方位中的北方,在四季中的冬季,在水运太过的年份,如丙寅、丙子、丙戌、丙申、丙午、丙辰等,则辰星的影响增强,辰星的亮度增加,气候表现为寒冷。19、肾脉石《素问・宣明五气》说:“五脉应象:肾脉石。”石,是沉的意思。肾脉石,就是肾脉沉。中医的脉诊是三部九候,三部是指寸、关、尺,九候是指在寸、关、尺三部各有浮取、中取、沉取三种诊脉的指カ,即九种诊脉的方法。在寸、关、尺三部之中,尺部是候肾的部位,也就是说,尺部是肾脉。正常而言,尺部的肾脉较其他部位的脉要沉ー些,这是与肾的部位和功能相适应的,因为肾在人体的部位偏下,在下焦,肾的功能是主藏,所以肾的脉象也相应沉ー些。20、腰为肾之府《素问・脉要精微论》中有:“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肾位于腰部,腰部是肾的住所,腰部的病变都是与肾有关的,腰部的酸软疼痛等都是肾虚的征象,所以应引起重视。七、肾阴,肾阳的现代研究(本节内容主要来源于沈自尹院士的理论体系,见本章后参考文献I3-15)(一)肾阴、肾阳与“下丘脑ー垂体ー内分泌腺轴”的功能从肾的功能出发,对照机体内分泌功能,发现关系密切。人体内分泌系统是ー个很广泛的功能系统。各种内分泌激素在体内各有其生理作用,在作用上互相依存,互相协调,有的又互相拮抗。以阴阳属性归属,则有的属阴,有的属阳,人体内分泌系统可视为ー阴阳对立的矛盾统一体。’’下丘脑ー垂体ー内分泌腺轴”是人体内分泌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肾阴肾阳与之关系密切。1、肾阴肾阳与“下丘脑ー垂体ー肾上腺皮质轴”动物实验和临床疾病证明,肾上腺是维持人体生命必需器官。如将动物的肾上腺摘除或肾上腺发生病理性破坏,很快引起机体死亡。肾上腺在组织结构上由皮质和髓质两部分组成。目前已从肾上腺皮质提取出50多种具有激素作用的物质。皮质细胞排列形第17页

25成三个形态和功能不同的带。肾上腺皮质外层为球状带,主要合成和分泌醛固酮,调节体内水盐代谢,故称盐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中层为束状带,主要合成和分泌考的松类激素,调节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故总称为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毒、抗过敏、抗休克和免疫抑制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感染、中毒、创伤,疼痛、饥饿、缺氧、寒冷,精神紧张时应激反应;肾上腺皮质的内层为网状带,主要分泌性激素,其中主要是雄激素(脱氢异雄酮)和少量雌激素(雌二醇),对性腺的功能和副性征的发育有一定影响。临床上常见到肾上腺皮质肿瘤或良性肥大的病人,雄激素分泌增多,出现女性男性化症状,称为肾上腺性征综合征。肾上腺皮质的束状带和网状细胞的合成和分泌激素的活动属于丘脑下部ー腺垂体ー肾上腺皮质系统调节。肾上腺髓质是属于交感神经节的同源器官,主要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其作用是使心跳加快,小动脉收缩,血压升高,使平滑肌松弛,促进糖元贮存和脂肪分解。因此,肾上腺髓质是调节心跳、血压,保证全身器官组织的血流量及能源物质的重要结构。肾上腺髓质的功能活动的调节属于丘脑下部ー植物神经ー肾上腺髓质系统。研究发现,肾阳虚患者尿中17羟皮质类固醇的排出量降低,反映了肾上腺皮质功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又发现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反应有延迟,采用温补肾阳药治疗,可使之恢复主常。用动物实验验证,使用大剂量外源性皮质激素,可致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现象,症似肾阳虚。应用附子、肉桂、肉灰蓉、仙灵脾等助阳药,则可对抗之。而在肾阴虚患者尿中,发现17羟皮质类固醇有异常升高,应用滋阴药可调整之。在临床上,滋阴药可减少由激素所产生的副作用。用动物实验验证,使用大剂量激素使肾上腺皮质衰竭而出现高血压,应用助阳药可矫治;而实验性肾性高血压,应用助阳药无效,但六味地黄丸有效。综上所述,目前的研究表明,肾阴肾阳是有物质基础的,可以找到现代理论支持的。最符合中医肾阴阳的现代理论就是肾上腺的内分泌功能。2、肾阴肾阳与“下丘脑ー垂体ー甲状腺轴”甲状腺是ー个比较大的内分泌腺,位于气管上端两侧,甲状软骨下方,分左右两叶及ー个连接两叶的峡部,呈H形,由许多大小不等的腺泡组成。甲状腺分泌的激素为含碘的酪氨酸衍生物,主要有甲状腺素、二碘甲腺原氨酸、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它们调节机体许多系统生理功能,如刺激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刺激机体产热。这与中医“肾”的温养全身,温暖膜理,主生长发育的功能是相同的。甲状腺机能主要受下丘脑ー腺垂体的调节,下丘脑、垂体及甲状腺三者关系密切,构成下丘脑ー腺垂体一甲状腺轴,通过此轴的调节作用,使甲状腺功能保持

26动态平衡,并能适应环境的变化。下丘脑的神经元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在正中隆起部释放入垂体门脉系统,运送到腺垂体,使垂体的促甲状腺细胞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素,促甲状腺素通过血液循环,至甲状腺,促进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使甲状腺增生;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时反馈地抑制促甲状腺素分泌。甲状腺素作用范围十分广泛,作用缓慢而持久。主要有:①使许多组织耗氧量和产热量增加,基础代谢增高,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机体耗氧量和产热量明显增加,基础代谢增高,病人烦热多汗,体温偏高,表现ー派阴虚阳亢的症候。甲状腺功能低下者相反,基础代谢降低,皮肤冷而苍白,体温偏低,表现为阳虚症候。②大剂量甲状腺激素促进肠道糖的吸收与肝糖原的分解,使血糖升高。小剂量甲状腺激素使糖原合成增强,加速外周组织对糖的利用,降低血糖。③促进脂肪的分解。④生理状态下,促进蛋白合成,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时,蛋白质合成减少,甲状腺功能亢进时,促进蛋白质,尤其是骨骼肌蛋白质的分解。⑤通过促进腺垂体生长素的合成和分泌,以及直接促进组织的生长和分化,维持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尤其影响脑、长骨和性腺的发育和生长。以上所论,正反映了中医“肾”主生长发育的功能。研究发现,肾阳虚患者,血中甲状腺素T3水平降低,对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兴奋试验延迟。应用助阳药治疗,可使之恢复正常。动物实验,应用他巴嗖造成甲状腺功能减退,动物出现类似于“肾阳虚”的表现,并引起腺垂体和甲状腺形态学的改变。使用助阳药治疗,可使之恢复正常。而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表现出一派阴虚火旺的证候,可用滋阴药治疗。在动物实验,使用甲状腺素,造成“甲亢”,类似于阴虚,采用滋阴药治疗有效。3、肾阴肾阳与“下丘脑ー垂体ー性腺轴”“肾”主生殖。生殖是保证种族延续的各种生理过程的总称,人类生殖是通过两性生殖器官的活动而实现的。在男性,主性器官是睾丸,附性器官有附睾、输精管、前列腺、精囊、阴茎等。在女性,主性器官是卵巢,附性器官包括输卵管、子宫、阴道等。人的生殖过程,是在神经内分泌的精确调节下,严密而有序地进行的。它包涵在中医肾气一天葵的范畴内。腺垂体分泌两种促性腺激素,调节睾丸的活动。卵泡刺激素(FSH)作用于曲精细管,通过支柱细胞上的FSH受体,促进精子的生成。黄体生成素(LH)作用于间质细胞,促进雄激素的合成和分泌。FSH和LH都是蛋白激素,它们的分泌受下丘脑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调节;血中雄激素水平升高,则反

27馈地抑制分泌。因此,在下丘脑ー垂体ー睾丸之间,存在两个调节系统,即FSH-曲细精管ー抑制素系统和LHー间隙细胞一雄激素系统,以调节精子生成和睾丸的内分泌功能。雄激素的生理作用是:(1)促进精子的生成。(2)刺激雄性附性器官的发育并维持其成熟状态。(3)刺激并维持雄性副性特征,如体型、体毛的分布、喉节出现、声音低沉等。(4)维持性欲。(5)刺激食欲,促进蛋白质合成,特别是骨骼肌蛋白质的合成,减少尿氮的排出。卵巢是女性的主性器官,它产生卵子,又具有内分泌功能。下丘脑弓状核细胞合成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释放后通过垂体门脉进入垂体前叶,调控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的释放。GnRH的释放呈现脉冲式波动,在月经周期不同阶段其脉冲的频率和幅度不尽相同,从而分别影响FSH和LH的分泌。卵巢分泌的性激素会反馈地影响下丘脑ー垂体的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当血中雌激素的水平升高时,对垂体FSH的分泌呈负反馈,使FSH分泌减少。但对LH的分泌为正反馈效应,促进其分泌,出现排卵前LH的高峰,从而引起排卵。卵巢还具有合成前列腺素的能力,并随月经周期而呈生理波动,前列腺素作为卵巢内的一种局部激素,参与排卵,黄体的生成、维持与退化过程。卵巢分泌雌激素及孕激素,引起子宫呈现周期性变化,并表现为月经现象。卵巢能合成与分泌雌激素、孕激素及少量雄激素。它们的具体成份和作用是:雌激素是含有18个碳原子的雷体化合物,主要是雌二醇和雌酮,以雌二醇分泌量最大,活性最强。还有少量的雌三醇。它们的生理作用是:(1)促进女性生殖器官的发育。(2)增强输卵管和子宫平滑肌的活动,提高子宫对催产素的敏感性。(3)增加宫颈粘液的分泌。(4)促进和维持女性副性征。(5)促进体内水和钠的潴留。孕激素是ー类含有21个碳原子的雷体激素,卵巢产生的孕激素主要是孕酮,也有少量的Dー羟ー孕酮。孕激素主要的生理作用是维持妊娠。综上所述,人的生殖功能的生长发育、成熟、衰退都与下丘脑ー垂体ー性腺轴的功能有密切关系,它类似于中医“肾”主生殖的全部内容。其中“天癸”应包括了这条轴上各器官所分泌的各种激素及它们相互之间的互为依存,互相抑制的关系。4、肾阴肾阳的现代研究简介性有男女之别。雄属阳,雌属阴,体内的睾酮水平属阳,雌激素水平属阴。研究发现,男性肾阳虚患者,检测血中激素水平,发现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偏高,睾酮(T)水平偏低,E2/T比值增加,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LRH)兴奋试验,LH分泌反应延迟。温补肾阳治疗可调整这种功能紊乱。在实验动物(大鼠),给雄性动物注射苯甲酸雌醇,

28可导致类似’‘肾阳虚”见证,表现其睾丸重量、肾上腺重量减少以及睾丸中酶活性均下降。用助阳药(如附子、肉桂、淫羊蕾、肉灰蓉、补骨脂)可矫治之。在女性,若下丘脑ー垂体功能减退,常表现为阳虚症状,予温补肾阳施治。若由于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水平低下,垂体促性腺激素水平过高,常表现阴虚见证,如某些更年期综合征所见。在动物实验中,切除大鼠甲状腺,肾上腺,造成卵巢功能减退,此时应用补“肾”药如附子、肉桂、巴戟、菟丝子、肉灰蓉可治疗,而滋阴药无效。有文献报道,以补“肾”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出血,效果很好。在调整周期和促排卵方面有效率92.3%以上;以补肾化痰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142例,排卵率83.1%,妊娠率50.6%;以补肾治疗下丘脑ー垂体功能失调性闭经,排卵率达76.9%。在研究中观察到,85例无排卵性功能性出血患者,肾阴虚56例,阴道细胞涂片显示雌激素水平高者占81.8%;肾阳虚31例,其中雌激素水平低者占40.7%。在下丘脑ー垂体功能失调性闭经患者,也观察到类似结果。但在绝经后或无反应卵巢综合征,体内雌激素水平极低,临床表现为阴虚火旺为主。故“肾”主要反映下丘脑ー垂体促性腺功能,卵巢激素的反馈调节

29在于维持肾阴肾阳的平衡。在动物实验方面,给去卵巢的成年小鼠灌服补肾药,显示出阴道上皮角化(雌激素效应)。雌兔灌服补肾药,卵泡高度活跃,大卵泡明显增多,血中E2水平升高。以丙酸睾丸酮造成大鼠无排卵型模型,补肾药可抵消丙酸睾丸酮的影响,使卵巢增重,卵巢内激素生成增加。给假孕家兔服补肾药,其垂体重量增加,外周血液中孕酮水平升高,给hCG后黄体分泌孕酮增加。以上的研究表明,“肾”主生殖的功能是与下丘脑ー垂体ー性腺轴的调节相关的,补肾药在轴上多个环节都有作用,增强这一系统的功能,改善其调节平衡机制,使其作用更为完善。补肾作用不是激素替代治疗,而是通过人体自身调节功能的改善而达到治疗目的。(二)肾阴、肾阳与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机体的内脏活动和新陈代谢,除受内分泌激素的调节外,还受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控制。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与肾上腺髓质的分泌是紧密相关的;而迷走神经则支配胰岛素的分泌。因此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形成一个相互对立又统ー的调节系统,这也体现了阴阳对立统ー规律。研究发现,肾阳虚患者交感神经活动常减弱,肾阴虚患者交感神经活动常亢进。例如,阳虚患者对冷加压试验可无反应,或呈双向反应,甚或出现倒错反应;而阴虚患者则比正常反应明显加强。阴虚患者对眼ー心反射可无反应,甚至反而心率加快。以红细胞糖酵解与氧化强度为指标,阴虚患者明显高于正常人,而阳虚患者低于正常。上述这些功能障碍经调补肾阴、肾阳治疗可调整。已知交感神经系统的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在中枢的作用一般表现为抑制效应。实验发现在实验性甲状腺功能减退(代表阳虚)和甲状腺功能亢进(代表阴虚)动物模型,阴虚组下丘脑和海马内去甲肾上腺素含量明显减少。(三)肾阴肾阳的分子生物学基础肾阴虚表现为某些功能亢进、肾阳虚表现为机能衰退,都是机体功能失去正常生理平衡。机体组织细胞对环境刺激的反应,是生命活力的表现。细胞外环境中的信使如激素、神经递质、药物等,首先必须与细胞上的受体相结合,才能为细胞所接受。因此,细胞受体的数目和功能,决定了细胞的反应性。研究发现,当切除甲状腺或肾上腺引起卵巢功能衰退时,卵巢的促性腺激素受体数目和亲和力均降低,给予菟丝子、巴戟、肉然:蓉等补肾药,则受体数目和亲和カ有所恢复。第22页

30这显示肾阳虚可能伴有受体功能的降低。还有研究表明,肾阳虚时,糖皮质激素受体功能下降。在肾阳虚模型大鼠,大脑皮质、海马内的aー肾上腺素受体明显减少。受体与外来的信使结合后,会发生一系列生化反应,产生第二信使,如cAmP,cGmP,在细胞内传递信息。曾有人认为,cAmP与cGmP,为ー对作用相互拮抗的物质,在细胞功能的调控上可能有重要作用,这也体现了阴阳对立统ー规律。有人测定,在甲亢阴虚患者中,cAmp/cGmP比值明显低于正常,cGmP占优势,但治疗后恢复正常。在甲低阳虚患者中,cAmP/cGmP比值高于正常,经治疗后也恢复正常。但应当指出,第二信使并不止限于cAmP与cGmP,而且cAmP与cGmP的作用在不同的细胞也是不同的。在这种组织细胞,cAmP表现为“阴”,在另ー些组织,它的作用可能表现为“阳”。阴阳对立统ー是相对概念,不能机械地把某物质视为阴,某物质视为阳。参考文献[1]孙广仁主编.《中医基础理论》[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2]张进,徐志伟,陈群等.干细胞与中医基础理论中的先天之精学说(英文)[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7):189-192.[3]黄涛.高尿酸血症与肾虚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湖南中医杂志,1995,(11)2:31.[4]余天泰.论“阳常不足,阴常有余”[J].中医药通报,2008,7(6):14-16.[5]李兆华.肾与肾病的证治[M].河北人民出版社,1979年.[6]朱大年主编.生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7]叶海丰,莫芳芳,张国霞.“肾主水”的理论及临床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7):1842-1843.[8]钟飞.“肾主纳气”的现代实质与肾脏生化功能的关系[J].中医药学报,2001,29(6):1-2.[9]施杞.肾主骨的现代医学基础[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1年.[10]林文森主编.中西医结构治疗耳鼻喉口腔科疾病[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90.[11]肖相如主编.发现肾虚[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年.[12]孙莉静.大豆蛋白饮食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1,10(4):373-376.[13]董竞成,蔡定芬.肾虚与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第1版.

31[14]沈自尹,肾的研究[M],1982版.[15]沈自尹,虚证的研究[M],1991版.

32第二章中医“肾”与其他脏腑的关系脏,包括心、肝、脾、肺、肾五个器官(五脏),主要指胸腹腔中内部组织充实的ー些器官,它们的共同功能是贮藏精气。腑,包括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个器官(六腑),大多是指胸腹腔内ー些中空有腔的器官,它们具有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泄糟粕的功能。除此之外,还有“奇恒之腑”,指的是在五脏六腑之外,生理功能方面不同于一般腑的ー类器官,包括脑、髓、骨、脉、女子胞等。应当指出的是,中医学里的脏腑,除了指解剖的实质脏器官,更重要的是对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概括。因此虽然与现代医学里的脏器名称大多相同,但其概念、功能却不完全一致,所以不能把两者等同起来。中医学是把人体看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他是由脏腑、经络等很多组织器官构成的,这些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不是孤立的,存在着密不可分的生理联系和病理影响。五脏之间相生相克,见下图。中医五脏五行生克图ー、肾与心(一)中医理论基础心居胸中,属阳,在五行属火,又称君火;肾在腹中,属阴,在五行属水,亦称相火。君火在上,如日照空中,为ー身之主宰;相火在下,系阳气之根,为神明之基础。中医将心肾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称为“心肾相交”。这种关系遭到破坏形成的病理状态,称之为“心肾不交”。心与肾之间的关系,主第25页

33要表现在阴阳、水火、精血的动态平衡,相互协调以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方面。1、水火既济:从阴阳、水火的升降理论来说,在上者宜降,在下者宜升,升己而降,降己而升。心位居于上而属阳,主火,其性主动;肾位居于下而属阴,主水,其性主静。心火必须下降于肾,与肾阳共同温煦肾阴,使肾水不寒。肾水必须上济于心,与心阴共同涵养心阳,使心火不亢。故曰:“肾无心火则水寒,心无肾之水则炎炽。心必得肾水以滋润,肾必得心火以温暖。”(《傅青主女科》)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这种水火既济的关系,是以心肾阴阳升降的动态平衡为其重要条件的。2、精血互生:心主血,肾藏精,精和血都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必要物质。精血之间相互资生,相互转化,血可以化而为精,精亦可化而为血。①血化为精,清代石寿棠撰《医原》曰:“谷气归心,奉君火而化赤,赤血得金气敷布,下行入肾化精”。②精化为血,清代张璐《张氏医通》曰:“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清血”。这种精血互生关系,亦为心肾相交的物质基础。若心血不足导致肾精不足,或肾精不足导致心血不足,均可现面色无华、心悸、耳鸣、腰酸膝软等症⑹。3、精神互用:心藏神,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神全可以益精。肾藏精,精舍志,精能生髓,髓汇于脑。精为神之宅,神为精之象,积精可以全神,使精神内守。人的神志活动,不仅为心所主,而且与肾密切相关。所以《推求师意》说:“心以神为主,阳为用;肾以志为主,阴为用。阳则气也、火也;阴则精也、水也。凡乎水火既济,全在阴精上承,以安其神;阳气下藏,以安其志。”精是神的物质基础,神是精的外在表现,神生于精,志生于心,亦心肾交济之义。在病理上,心与肾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阴阳水火精血之间的动态平衡失调。若肾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或心火亢盛,下劫肾阴,常表现为心烦失眠,心悸怔忡,眩晕耳鸣,腰膝酸软,或男子遗精,女子梦交等心肾阴虚火旺的“心肾不交”证。若心阳亏虚,不能下温肾水;或肾阳虚衰,不能温化水液,可表现为水肿尿少,形寒肢冷,面色淡白,心悸怔忡,甚至喘咳不得卧等’’水气凌心”证。(二)肾与心关系的现代研究与认识叶氏等⑺指出,心、肾的“相互依存”可体现在现代生理学上,如心脏是循环系统的动カ,而肾脏调节着有效循环的容量,心、肾间的协调维持着血流动カ学稳定。此外,心、肾在病理状态下亦相互影响。①心脏病对肾脏有影响。如充血性心力衰竭可使外周组织静脉压升高、组织淤血,长期的肾组织淤血可导致肾功能不全,“心肾综合征”就是心脏病对肾脏影响的例证。②肾功能损害对心脏病有影响。如慢性肾脏病(CKD)合并心血管疾病(CVD)患者的死亡率是普通患者的10〜30倍,而接受肾移植患者心血管病的死亡率更高。肾脏病患者由于肾

34小球滤过、肾小管对水电解质的排泄和再吸收功能障碍,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过度激活和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减少,易出现高血压、水电解质和血脂紊乱、贫血等情况,这些又是心脏病加重的危险因素。王氏⑻指出,心脏分泌的“心钠素”(ANP)等可直接作用于肾脏相关受体(具有利尿、利钠功能),这与中医学心阳下温肾阴、心肾相交的理论相似。心还可通过神经系统调节肾脏的泌尿功能。心房内存在压カ感受器,并通过迷走和交感神经传入纤维,作用于下丘脑和延髓心血管中枢,进而影响肾脏水及电解质的排泄。这种心ー脑ー肾反射,是中医“心肾相关”学说的体现。若血容量不足或回心血量减少,心房内压カ减低会通过这ー反射引起肾脏泌尿的减少,这与心血亏虚而不养肾精,肾气化无权,引起肾水液排泄障碍而致水病的病机类似。孔氏等⑼分析了现代生理学观察到的现象:①ANP受体主要在肾上腺、肾脏和心血管系统分布;②ANP主要分布在心房内;③禁水5d大鼠心房肌细胞所含ANP颗粒显著增多。认为中医学水(肾)火(心)相克的承制关系是水(肾)在火(心)之下,既承袭火(心)之气,又对火(心)发生监制作用。ANP受体在肾上腺和肾脏中是为了承袭心房内的ANP。正常情况下,心、肾间的信息反馈可使ANP在心房内维持一定的数量不下降于肾;而禁水的大鼠则加强了这一反馈オ引起心房内ANP显著增多,这些均符合中医心肾水火之关系。二、肾与肺(一)中医理论基础肺为水之上源,肾为水之下源;肺主呼气,肾主纳气;肺属金,肾属水,金水相生。所以肺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水液代谢和呼吸运动等方面。1、呼吸方面:肺司呼吸,肾主纳气。肾主纳气,即吸气,是指肾有助肺保持吸气的深度。《难经・四难》中说:“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类证治裁・喘症》说:“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说明肺的吸气,一定要依靠肾的摄纳,才能维持其深度。若肾中精气不足,摄纳无カ,则出现呼吸浅表,或呼多吸少,动则气短,称为“肾不纳气”。说明人体的呼吸运动,虽然由肺所主,但需要肾的纳气作用来协助。2、水液代谢方面:在水液代谢过程中,肺为行水之脏,主通调水道,水液经过肺宣发和肃降,才能使在上之水精宣降有度。水谷精微布散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中去,浊液下归于肾而输入膀胱。所以说,小便虽出于膀胱,而实则肺为水之上源。肾为主水之脏,有气化升降水液的功能,又主开阖。下归于肾之水液,通过肾的气化,使浊中之清升腾,通过三焦回流

35体内;浊中之浊变成尿液而输人膀胱,从尿道排出体外。肺肾两脏密切配合,共同参与对水液代谢的调节,肾主气化水液的功能居于重要地位,所以说,水液代谢“其本在肾,其标在肺”。3、阴液互生:肺与肾之间的阴液也是相互资生的,肾阴为ー身阴液之根本,所以肺阴虚可损及肾阴,反之,肾阴虚亦不能上滋肺阴。故肺肾阴虚常同时并见,而出现两颗嫩红,骨蒸潮热,盗汗,干咳音哑,腰膝酸软等症。在病理上,肺肾之间的相互影响,主要表现在呼吸异常,水液代谢失调方面。如肺气久虚,肃降失司,久病及肾;或肾气亏虚,摄纳无权,均可出现呼多吸少,气短喘促,气不接续等“肺肾气虚”之证。若肺失宣降,水道不调,累及于肾;肾阳虚衰,气化失常,水液内停,上泛于肺,肺肾同病,水液代谢障碍,可表现为咳嗽气喘,咳逆倚息面不得平卧,尿少水肿等“水寒射肺”之证,即如《素问・水热穴论》所说:“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二)肾与肺关系的现代研究与认识王氏等,指出,现代医学认为肺与肾在呼吸,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和疾病的

36原发与继发等方面有相互传变和代偿的作用。①水液代谢。机体通过肾排液量占50%,而通过肺和皮肤排液量可占42.5%。②酸碱平衡。③内分泌物质。a.碳酸酢酶(CA),肾与肺均富含与C0ッ转运密切相关的CA,通过协调运作维持着机体的酸碱平衡。b.儿茶酚胺,当交感ー肾上腺髓质系统被兴奋时,分泌显著增加,使呼吸加强、加深、加快;肺还参与儿茶酚胺的合成过程。c.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主要由肾脏产生,能刺激骨髓造血功能,提高血液携氧能力。如果肾功能不全导致EPO分泌减少,会发生肾性贫血。机体因缺血、缺氧导致呼吸浅快,与中医“肾不纳气”相关。d.糖皮质激素(GCs),由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分泌,应用GCs治疗哮喘能改善病人肺功能。④呼吸衰竭可引起急性肾损害。其机理是由于缺氧与高碳酸血症反射性地通过交感神经使肾血管收缩,肾血流减少所致;与中医“母病及子”、“肾不纳气”相关。⑤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早期出现肺活量下降,限制性通气障碍,进入尿毒症期可出现尿毒症肺。其病理以肺水肿为主,系CRF引起体液过多、低蛋白血症、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尿毒症毒素潴留导致的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等,临床表现为咳嗽、血痰、呼吸困难。体现了肾与肺“子病犯母”的传变。王氏等口”用气管内注入脂多糖加熏香烟方法复制肺气肿大鼠模型进行实验,结果发现:模型组与对照组(无烟熏)比较,肾组织水通道蛋白(AQP2)及mRNA表达增强(PV0.01);同时模型组血、肺组织匀浆中内皮素(ET)、白细胞介素一1B及肿瘤坏死因子含量明显升高(P<0.01)。认为中医“肾主水液,肺主行水”体液调节机制,可能是肺通过释放ET、ILTB及肿瘤坏死因子等活性物质影响了肾小管AQP2的表达,进而影响了肾脏对水重吸收的过程。三、肾与脾(胃)(一)中医理论基础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主运化水湿,肾主气化水液。《血证论・脏腑病机论》称“脾称湿土,土湿则滋生万物,脾润则长养脏腑”。脾与肾在生理上的关系主要反映在先后天相互资生和水液代谢方面。1、先后天相互资生: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化生气血,为后天之本;肾藏精,主命门真火,为先天之本。《景岳全书・杂证谟脾胃》曰:“人之始生,本乎精血之源;人之既生,由乎水谷之养。非精血,无以立形体之基;非水谷,无以成形第29页

37体之壮”。脾的运化,必须得肾阳的温煦蒸化,始能健运;肾精又赖脾运化水谷精微的不断补充,才能充盛。故《医门棒喝》日:“脾胃之能生化者,实由肾中元阳之鼓舞,而元阳以固密为贵,其所以能固密者,又赖脾胃生化阴精以涵育耳。”即先天温养后天,后天补养先天。2、水液代谢方面:脾主运化水湿,须有肾阳的温煦蒸化;肾主水,司关门开阖,使水液的吸收和排泄正常。但这种开阖作用,又赖脾气的制约,即所谓“土能制水”。脾肾两脏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水液的新陈代谢。在病理上,脾肾病变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如肾阳不足,火不暖土,或脾阳虚久,损及肾阳,均可形成脾肾阳虚之证,表现为腹部冷痛,下利清谷,五更泄泻,腰膝酸冷等症;脾肾阳虚,脾不能运化水湿,肾气化水液失司,还常导致水液代谢障碍,出现小便不利,肢体水肿等症。(二)肾与脾关系的现代研究与认识赵自刚等।⑵将家兔分为氯化汞(皮下注射)组和甘油(肌肉注射)组,分别复制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模型。在不同时点,测定血清中反映肾功能的生化指标及观察脾组织形态。结果显示:在ARF发展过程中,脾脏有组织学损伤,且存在中性粒细胞扣押、细胞膜泵活性降低等,从组织学角度提示肾脾具有相关性。王立峰等⑼将大鼠前期采用大黄复制脾虚模型,后期采用氢化可的松复制肾虚模型,分别给予蒸储水、中药复方(含黄黄、党参、白术、当归、升麻等)、右归丸等灌胃。结果发现:从脾虚到脾肾两虚是ー个渐进的过程;补肾药可以调节脾虚症状,而补脾药又可以调节肾虚症状。四、肾与肝(一)中医理论基础肝藏血,肾藏精,肝主疏泄,肾主闭藏,肝与肾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精血同源、藏泄互用和阴阳承制三个方面。《临证指南医案・卷ー》中对肝脏论述日;“肝为风木之脏,故有相火内寄,体阴用阳,其性刚,主动、主升,全赖肾水以涵之,血液以濡之,肺金清肃下降之令以平之,中宫敦阜之土气以培之,则刚劲之质,得为柔和之体,遂其条达舒畅之性,何病之有”。1、精血同源: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相互资生。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肝血依赖肾精的滋养,肾精又依赖肝血的不断补充,肝血与肾精相互资生相互转化。《张氏医通》云:“气不耗,归精于肾而为精;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精血”。精与血都化源于脾胃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故有“精血同源”、“肝肾同源”、“乙癸同源”之说。

382、藏泄相关:肝主疏泄,肾主闭藏,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为用,相互制约,相互调节的关系。因为疏泄与闭藏是相反相成的,肝气疏泄可使肾气闭藏而开阖有度,肾气闭藏又可制约肝之疏泄太过,也可助其疏泄不及。这种关系主要表现在共同调节女子月经来潮、排卵和男子泄精功能。3、水能涵木(阴液互养):肝在五行属木,肾在五行属水,水能涵木,故《类证治裁・卷之首》说:“凡肝阴不足,必得肾水以滋之”。肝主疏泄和藏血,体阴用阳,肾阴能涵养肝阴,使肝阳不致于上亢。肝阴充足,疏泄功能正常,则能促进肾阴充盛。肝阴和肾阴之间相互资生,共同维护阴阳的动态平衡。就五行学说而言,水为母,木为子,这种母子相生关系,亦称为“水能涵木”。此外,肝肾同寄相火,前文提到心为君火,肝肾之火同为相火,相火寄肝肾,宜潜藏。肝有相火,则血不凝,司气机之升发,尽疏泄之职能;肾有相火,则水不寒,司气化于一身,奉生身之根本。因此,在病理上,肝与肾之间的相互影响,主要表现于阴阳失调、精血失调和藏泄失司等方面。如肝血不足,可导致肾精亏虚;反之,肾精亏损,也可导致肝血不足;从而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腰膝酸软等肝肾精血两虚之证。若肝肾藏泄互用失常,女子可见月经周期紊乱,经量过多或闭经;男子可见遗精滑泄,或阳强不泄等证。若肾阴亏虚,可致肝阴不足,而肝阴不足,日久也可损及肾阴,从而导致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的下虚上实之证,表现为头目眩晕,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心烦失眠,潮热盗汗,腰膝酸软等症。(二)肾与肝关系的现代研究与认识梁旭日”"归纳了现代医学“肝肾综合征”(HRS)的病理特点。认为重症肝病、肝硬化时肾功能损害的原因为肝功能障碍而导致的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其主要特征有肾内血管收缩、肾血流重新分布、血流自肾皮质向髓质分流、肾皮质缺血、肾入球小动脉收缩、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随着肝硬化病程进展,最终导致进行性少尿、无尿、血肌酎及尿素氮升高,发生HRS。余海峰等I⑸对脂肪肝与肾功能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①脂肪肝组高尿酸血症发生率为75.8%,UA(血尿酸)均值高于对照组,认为UA是导致脂肪肝和肾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②肾功能损害组高血压发生率为49.6%,高于肾功能正常组的34.8恥脂肪肝组高血压发生率为31.9%,高于对照组的21.8%;高血压组脂肪肝的患病率为47.9乐高于血压正常组的35.3%。均提示脂肪肝与高血压显著相关,进而可影响到肾功能。③脂肪肝组肾功能损害在2期以上占61.8%,高于对照组的45.4%,同时脂肪肝组尿素氮低于对照组。认为尿素氮下降是导致脂肪肝的独立危险因素;反之,脂肪肝也是导致肾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闫琪,指出,中医多认为高血压病与肝肾阴虚致肝阳上亢关系密切。现代医

39学认为此类患者存在神经内分泌功能的亢进,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分泌失调等。肝肾产生的内分泌激素主要有前列腺素族、肾脏血管舒缓素一激肽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促红细胞生成素、卵巢激素、睾酮、胰岛素等。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相互调节,表现为下丘脑ー垂体ー性腺轴,下丘脑ー垂体ー甲状腺轴之间的平衡,肝肾阴虚证患者性腺轴各激素含量都有改变(详细内容可参考第一章)。王勇ゆ指出,肝病致尿异常的机制主要是低蛋白血症,醛固酮和抗利尿素灭活减少,内毒素及免疫复合物对肾的损害等。疏肝理气中药有升高皮质激素水平,增加其与受体亲和力,抗凝及改善肾功能等作用,“肝主小便”符合现代研究。学者姚石安1⑻认为,益肾法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在免疫调控、抑制病毒复制和改善肝功能、抗肝纤维化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五、肾与膀胱肾为水脏,膀胱为水腑,在五行同属水。两者密切相连,经络互相络属,构成脏腑表里相合的关系。肾司开阖,为主水之脏。膀胱贮存尿液,排泄小便,而为水腑。膀胱的气化功能,取决于肾气的盛衰,肾气促进膀胱气化津液,司关门开阖以控制尿液的排泄。肾气充足,固摄有权,则尿液能够正常的生成,并下注于膀胱贮存之而不漏泄,膀胱开阖有度,则尿液能够正常的贮存和排泄。肾与膀胱密切合作,共同维持体内水液代谢。在病理上,肾与膀胱的相互影响,主要表现水液代谢和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失调方面。如肾阳不足,气化失常,固摄无权,则膀胱开阖失度,可出现尿频多尿,余沥不尽,遗尿,甚至失禁等症。参考文献[1]孙广仁主编.《中医基础理论》[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2]《黄帝内经》M.[3]瞿岳云主编.治病求本从肾论[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4]罗仁,李保良主编.肾虚证ー中医诊治与调理[M].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年.[5]李恩主编.中医肾藏象理论传承与现代研究[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6]方东行,何立群,娄国菁.中医肾与心肺关系的学说与再认识[C].2011岐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论文集:330-332.[7]叶平,程庆砾.临床心肾交集性疾病[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40⑻王晓辉.从现代医学论中医心与肾主水的相关性[J].四川中医,1996,14(6):3.[9]孔令伟,景乃禾.试论心钠素与中医心肾水火[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7,31(10):2-5.[10]王光义,陈永,蔡静等.肺与肾关系理论的中西医结合初步认识[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6):1478-1479.[11]王哲,刘春英,高原等.肺气肿模型大鼠肾组织水通道蛋白2的表达及机制研究[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0,26(2):318-321.[12]赵自刚,刘军超,张玉平等.急性肾衰竭家兔脾组织形态以及髓过氧化物酶和细胞膜泵活性的变化[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0,26(3):509-512.[13]王立峰,陈芝喜,赵慧等.强肌健力方对脾肾两虚证大鼠血浆性激素水平的影响[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8,21(2):147-149.[14]梁旭日.肝肾综合征的内科治疗进展状态综述[J].中国医药指南,2010,8(9):51-53.[15]余海峰,施慧飞,周剑宇等.脂肪肝与肾功能相关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7,15(2):170-171.[16]闫琪.浅谈肾与心身疾病的关系[J].长春中医院学报,2003,19(4):10.[17]王勇.“肝主小便”浅说[J].安微中医学院学报,1993,12(S1):76.[18]姚石安.益肾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研究进展[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90,4(4):15.第三章中医肾虚证中医学认为,“证”是机体对疾病的整体动态反应,它以相应的症、舌、脉、形、色、神表现出来,能够不同程度地揭示病因、病位、病性、邪正盛衰、病势等病机内容,为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本文第一章介绍了,肾的盛衰是有规律的,随着年龄增长而衰减,这符合中医对肾的认识,同时被现代医学所证实。本章通过分析中医肾病的病理特点,得出中医肾的主要问题是虚证;其次详细介绍肾虚证的病因、分类、症状和治则等。ー、中医肾病病理特点肾主封藏,也是一身阴阳二气的根本。因此,中医肾的病理特点,包括肾的自身特点,及与其他脏腑互相影响,互相传变的特点。1、肾只虚不实五脏之病皆有虚实,独肾只虚不实。肾为人体元阴元阳秘藏之所,元阴元阳

41为人体生殖发育的根本,故宜秘藏,不宜过泄耗伤。固秘则能维持生理的正常,耗伤则虚衰,诸病由之而从生。所谓肾无实证、肾多虚证,即是指肾病虚证为临床所多见叫虽然内经《素问・调经论》日:'‘百病之生,皆有虚实”,但古今从多医家均认为肾无实,如宋代钱乙“肾主虚,无实也”思想;王海藏在《医学纲目》中说“肾本无实,不可泻”:刘纯更以肝肾对举为例,谓;“肝司疏泄,肾主闭藏,肝为相火,有泻无补,肾为真水,有补无泻”。现今所用的中医教材也是此观点,如《中医内科学》说;“一般而论,肾无表证与实证;肾之热,属于阴虚之变;肾之寒,属于阳虚之变”,因此对中医肾病总的治疗原则是“只可培其不足,不可伐其有余”。2、阴阳失调是中医肾病的根本矛盾肾阴源于肾精,是物质;肾阳源于肾气,是功能。所以肾阴肾阳是互根的,也可互相转化、互相制约和互相维系。因此,肾虚证不外肾阳虚、肾阴虚、肾精亏虚和肾阴阳俱虚等病理表现。同时,肾为阴阳之根本,五脏之阳非肾阳不能发,五脏之阴非肾阴不能滋。所以,他脏失调,易影响肾之阴阳;而肾之阴阳失调,又易导致他脏阴阳失调。3、脏腑经络互传脏腑经络是ー个整体,经络有“行气血、营阴阳”的作用,可反映脏腑的生理和病理变化。肾为ー身阴阳之根本,肾的病变可以由经络传变,进行影响其他脏腑。其传变是有一定规律的,在本文第二章中有提及。如心肾不交所致心悸;脾失运化致肾主水功能失常;肾水亏,水不涵木,致肝火旺,表现为中风、眩晕等;肾不纳气致肺气肿等。二、肾虚证的概念(一)定义肾虚是肾脏精气不足所产生的诸如精神疲乏、头晕耳鸣、健忘脱发、腰脊酸痛、遗精阳痿、男子不育、女子不孕、更年期综合征等多种病证的ー个综合概念,主要包括肾气虚、肾精亏虚、肾阴虚、肾阳虚和肾阴阳两虚证。肾虚是一组证候群,而不是单ー的一个症状,如水肿、腰痛、疲劳、脱发、白发、阳痿、虚弱等可以见于肾虚的患者,但却不是肾虚患者所独有的症状⑵。肾虚证的主要表现在中医古籍中有详细的记载,如《本草经疏》载肾虚十八证,有肾虚腰痛,属精气虚;骨乏无カ,属阴精不足,肾主骨故也;骨蒸潮热,属精血虚极;五心烦热,属真阴不足;梦遗泄精,属肾虚有火,热伤血分;伤精白浊,属房劳过度,以致精伤流出,似白浊证;五淋属肾虚,兼有湿热;精塞水窍不通,属房欲不竟,或思欲不遂,或惧泄忍精,或老人气不足以送精出窍;

42齿浮,真牙摇动,及下龈软,或齿蚂,属肾虚有热;下消,属肾阴虚,火伏下焦;善恐,属肾气虚,肾藏志故也;阴窍漏气,属肾气虚不固,肾主纳气,虚则不能纳,故见是证;疝,属虚寒,湿邪乘虚客之所致;奔豚,属肾虚,脾家湿邪下传客肾所致等。(二)中医肾虚与西医肾病1、肾虚与肾病的关系肾虚是指肾功能虚损所致的ー种现象或证候。临床上,肾虚以中老年人居多,症见腰膝酸软、疲乏无カ、失眠健忘、心悸气短,或时而情绪烦躁不稳,或时有情绪低落不振,甚至食少便塘、失眠多梦等日常易见之症。然而,肾虚并非只有老年人才有,许多中青年也较多见,如自感神疲乏カ、心烦意乱、头昏耳鸣、失眠多梦,男子滑精、阳屡,女子梦交、月经不能按时而下等,对此中医认为都是肾虚所致。而肾病则是肾脏及其系统发生病变的ー类病症。最常见的肾病大致有如下ー些: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紫瘢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糖尿病性肾病,痛风性肾病,高血压性肾病,多囊肾性肾病,乙肝相关性肾炎,结石性肾病,隐匿性肾炎,IgA型肾炎(自身免疫性肾病),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通俗地说,肾虚是指自我感觉与肾有关的各种不适的症状(如腰痛、乏カ、烦躁、失眠、耳鸣、遗尿、阳痿、遗精、眩晕、健忘、闭经、痛经等),而通过各种生化辅助检査均无法提示患有与肾相关的疾病,谓之肾虚。而肾病则是实实在在的ー种病症,除了有完整的病名以外,还有与之对应的各种症状与体征(如浮肿、少尿、血尿、高血压、高血脂、高钾、低钙、贫血、低蛋白血症等)。当你感觉与肾相关但又无法检出相关病症时,一般认为这是肾虚。需要说明的是,肾虚与肾病是一个相对概念,在某种情况下肾虚是肾病的前驱,而肾病日久则必然有肾虚的证候⑶。2、中医肾虚与西医肾病的治法对中医肾虚或中医肾病而言,总的治疗原则是标本兼顾,扶正为主,注意阴阳盛衰,并联系其他脏腑的病理变化进行辨证论治。如肾病水肿、小便不利,多由肾虚不主水、脾失运化,以致水湿潴留。此时水肿,小便不利为本虚标实,治宜标本兼顾。一方面予以益肾健脾,另一方面则利水消肿。再如尿毒症,多由脾肾衰败,湿浊毒邪壅滞所致,这时治疗上一方面扶正,另一方面则祛邪,应重祛邪、通腑泄浊,清利解毒,方能稳定病情,取得疗效。而西医治疗肾病,主要针对症状。如水肿则用利尿剂;对自身免疫肾病则用糖皮质激素和各种免疫抑制剂;尿素症患者的透析疗法;肾脏移植等。

433、中药治疗肾病的特点(1)整体治疗作用:中药除了针对证候或说多个症状有改善外,对具体的生化指标如蛋白尿、血尿、肌酎、尿素氮、血红蛋白等也有改善作用。从临床疗效来看,对于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医治疗效果较好,不仅患者临床症

44状减轻,而且有关的理化指标也相应改善,从而延长了患者的生命。即使尿毒症晚期患者,在没有条件进行透析的情况下,施用中草药治疗也有较好的效果。(2)毒副作用相对较低。(3)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如黄黄对血压的影响,既有升压作用,又有降压作用,而对正常血压则无影响。在临床实际治疗过程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西医肾病,收到了较好的效果⑶。三、肾虚证的病因肾虚证是指机体因肾精、肾气、肾阴或肾阳不足所致的各种证候,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六淫、七情、饮食、劳倦及久病、失治、误治等,上述致病因素可直接或间接地导致肾脏机能失调而引起一系列肾虚病证⑵。(-)六淫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致病的外邪,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肾或肾的经脉,而出现ー系列病证。1、风邪:风为阳邪,其性开泄,善变而易动,《素问・风论》谓“风者,百病之长也。”如风邪伤肾,肾主水功能失调,风邪与水液相搏,则可形成风水,症见眼睑浮肿、肌肤瘙痒等,此属实证;若失治误治,迁延日久,可由实转虚,形成肾虚水肿。2、寒邪: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具有收引凝滞的特点。如寒邪直中少阴肾经,则可致恶寒发热,尤其是素体肾阳虚弱者更易发生。3、暑邪:暑邪独发于夏季,夏季气温过高,如素体肾阴不足,又长时间暴露于炎热烈日下,则易于感暑而发中暑病;暑病愈后,则往往又导致肾阴更虚或阴精、精气亏损。老年人由于多有肾虚,则在暑热季节更易发病。4、湿邪:湿为阴邪,其性重浊粘滞,易伤阳气及阻遏气机,故病多缠绵难愈。湿多伤脾,脾病日久,则易及肾;湿邪亦易伤肾,如久坐湿地,或水湿伤肾,每致腰重腰痛,胫酸膝软,或下肢浮肿或带下等。5、燥邪:燥为秋季主气,其气清肃,性干燥。燥邪最易伤肺而见ロ干、唇干、鼻干、咽干、舌干少津、大便干结、皮肤干燥等一派“燥象”,轻则肺阴津第37页受损,重则可累及肾阴;如肺肾阴虚者,则更易为燥邪所伤。6、火邪:火为阳盛之气,在炎热的夏季多见,但因风寒暑湿燥邪均能化热成火,故火热之邪一年四季均可伤人致病。因火为阳邪,其性炎上,易伤津动血,

45病势急迫,所以火邪致病之后,直接伤及阴津,甚则可灼伤肾阴,且在热病后期,亦以肾阴受损为主;反之,如素体肾阴亏虚者,则易为火邪所伤。由上述可知,六淫邪气可直接或间接地侵犯肾及其经脉而产生疾病。平素肾虚之人,由于肾中精气亏虚,正气不足,卫外不固,每易为六淫邪气所伤而产生各种肾虚病症。前人认为六淫邪气多从皮肤或口鼻侵入人体而导致外感病症,但“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在感受六淫外邪之后,正气更虚,每可致各种内伤病症,包括肾虚证在内。(二)七情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感,一般情况下属正常生理现象,但如果情志波动过于剧烈,或过于持久,则可引起人体多种功能紊乱而导致疾病。《灵枢•百病始生》谓:“喜伤心,悲伤肺,恐伤肾,怒伤肝,思伤脾”。七情失调,包括精神、情绪与意志的改变,既可直接影响肾的生理功能,也可先影响其他脏腑而后累及于肾,导致情志失调性肾虚证。在现代临床中,既有心因性病因(精神、情绪、意志的改变),又有中枢神经系统和内分泌功能及其他生理功能的异常,而出现诸多慢性虚弱性证候,如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候群、过度疲劳综合征、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等,大多数存在中医肾虚证候。(三)饮食失调饮食失调致病,包括三个方面:ー是食物不洁;二是暴饮暴食,过饥过饱,饮食过寒过热及酗酒等;三是饮食偏嗜或过食厚味。前人认为饮食失调首先是直接损伤脾胃,进而影响肾及其他脏腑。如《素问・痹论》谓“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元代李东垣《脾胃论》日:“饥饿不得饮食者,胃气空虚,此为不足;饮食自倍而停滞者,胃气受伤,此不足中兼有余”。同时,饮食失调也可直接影响肾,导致肾的功能失调,如《素问•生气通天论》:“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气,心气抑”。咸味为肾所主,咸味入肾,若味过于咸,或偏嗜咸味,均可影响肾的正常功能,导致肾的阴阳偏盛偏衰而产生各第38页种病症。(四)劳倦内伤劳倦损伤是导致各种慢性虚弱性疾病的常见病因。《素问・上古天真论》:“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人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素问・宣明五气篇》:“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说明生活起居无常、劳倦过度及房事不节均可直接导致肾虚而产生各种病症。1、生活起居无常:主要是指不合理、不科学的生活方式,如过度紧张,长期缺乏充足的睡眠与休息,或安逸过度,都可以导致肾精气亏虚,阴阳失调。随

46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由生活方式不合理而引起疾病的状况将日趋严重。2、劳倦过度:主要指长期超负荷的脑カ或体力劳动,也是导致肾虚的重要因素。3、房事不节:ー是指人的情欲过度,虚火妄动而损伤真阴,虽无房事,也可致肾虚。如朱丹溪在《丹溪心法》说:“心动则相火亦动,动则精自走,相火翕然而起,虽不交会,亦暗流而疏泄矣”。二是指纵欲无度,不知节制,超越了正常生理限度,耗精伤气而致肾虚。如《灵枢•邪气脏嗎病形篇》谓:“人房过度则伤肾”。清代名医徐灵胎日:“若纵欲不节,如浅狭之井,汲之无度,则枯竭矣”。中医历来重视房劳过度对肾的影响,认为系导致肾虚的重要因素。房劳过度,肾精流失过多,肾阴、肾阳因之亏损而致肾虚。(五)禀赋不足中医认为先天禀赋对个人后天的生长发育与抗病能力有密切关系,《灵枢再天刚柔》篇说:“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先天禀赋充足,则后天正气充沛,抗病力强,生机旺盛;如先天禀赋不足,则脾肾虚弱,后天正气不足,抗病力低下,生机受削,易生疾病,如五迟、五软等。先天不足是导致肾虚,尤其是儿科病症中肾虚的重要原因,临床上对于小儿遗尿、鸡胸、龟背等症,多采用补肾的治疗方法。另外,对一些成人的肾虚,有时也考虑到先天不足的影响。肾虚是肾脏精气阴阳不足所产生的诸如精神疲乏、头晕耳鸣、健忘脱发、腰第39页

47脊酸痛、遗精阳痞、男子不育、女子不孕、更年期综合征等多种病证的ー个综合概念。关于肾虚形成的原因,可归结为两个方面,ー为先天票赋不足,二为后天因素引起。(六)年髙体虚中医认为人的生长壮老死的过程均以肾气为主,《内经》中认为,“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即所谓的“年老多肾虚”。现代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也证明了这ー客观性(下文将详述)。(七)久病及肾(或日他病及肾)疾病的发生发展是正邪斗争的过程,如病久不愈,正气更虚,每累及于肾而出现肾虚证,所谓“久病及肾”。或由于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的影响而损伤肾气,出现肾虚。罗仁教授曾对病程在8年以上的120例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高血压、冠心病、慢性肝炎、慢性腹泻、慢性肾炎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析,发现肾虚者占92%,补肾治疗后,85%的病人均获不同程度的改善。说明了久病及肾的科学性。(ハ)失治误治由于各种原因使病人未能得到及时治疗,或未能得到正确有效的治疗,使病情反复,迁延不愈,或加重病情,更伤正气,从而出现肾虚病证。四、肾虚证的流行病学调査目前尚缺乏针对肾虚证的全国性流行病学数据,仅有个别医家整理的地区性调查结果,地域多集中在北京、上海和广州。其中以广州的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中医科主任罗仁教授最具代表性。罗仁教授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肾病重点学科带头人,CFDA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机构中医肾病专业学科带头人,国家教育部中西医结合博士点(ー级学科)肾病专业学科带头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肾病学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肾病学会副主任委员等。本节所整理的内容主要来自于罗仁教授主持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需要说明一下,各医家所调查的数据有差异,原因可能是人群自身特点,另外也可能是采用的判断标准不同。(一)自然人群中肾虚证流行病学特点罗仁等90年代初,在广东省东莞市进行了自然人群中肾虚证的流行病学调研,得出如下初步结果⑷。1、患病率髙,无性别差异

48共调查18岁以上成人2821人,符合肾虚证辨证参考标准者97人,患病率为3.44%,居中医10种虚证之首(其他依次为心虚1.63%,肺虚1.19%,脾虚1.03%,肝虚1.03%,阴虚0.74%,气虚0.67%,胃虚0.57%,阳虚0.43%,血虚0.39%)。在282I例实查人口中,男1307人,女1514人,符合肾虚证的分别为42人和55人,患病率分别为3.21%和3.63%,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肾虚证在虚证中有较高的患病率,但无性别差异,在自然人群中,男女均可见肾虚证。(编者注:与下文中其它的流行病学数据有差异,主要是调査人群年龄宽泛。)2、六项主症中,腰痛多见在调查中依据1986年全国中医虚证与老年病专业委员会修订的《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确定的肾虚证的诊断标准。在诊断标准的6项主症中,以腰脊酸痛的发生率最髙为9.07%»其他依次为胫酸膝软或足跟痛5.39%,耳鸣耳聋4.54%,发脱或齿摇为3.9%,性功能减退1.49%,尿后余沥或失禁0.2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提示肾虚证多腰痛,腰痛可列为肾虚证的必备主症之一,此与中医理论“腰为肾之府”的观点相吻合。3、肾虚程度轻重不同调查的2821位自然人群中,3.44%具有肾虚证,将患肾虚证的人群进ー步按具备腰脊酸痛、胫酸膝软或足跟痛、耳鸣耳聋、发脱或齿摇、性功能减退、尿后余沥或失禁等六项症状的有无来分析。其中,具备5项或以上的有12例,占肾虚证人群的12.37%;具备4项的有25例,占肾虚证人群的25.77%;具备3项的共60例,占肾虚证人群的51.85%。以上,说明肾虚有轻重程度的不同。4、肾虚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髙肾虚证可见于各年龄段,随年龄增长,患病率递增,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18岁至59岁的中青年组与60岁以上的老年组,肾虚证患病率分别为2.40%和9.75%,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提示老年多肾虚,与中医传统理论“天癸竭、精少、肾脏衰”观点相吻合。5、肾虚病因以倦、湿、老、病为主在调査中初步分析了自然人群中引起肾虚证的可能病因,认为主要有4个方面:劳倦过度(倦)、水湿伤肾(湿)、年老体弱(老)与久病及肾(病)。由此建议:适当减轻劳动强度,改善生活环境,改变某些劳动习惯,加强对老年人的卫生保健,及时治疗各种慢性疾病,将有助于降低肾虚证的患病率,提高自然人群的健康水平。

49(二)疾病人群中肾虚证的临床特点罗仁等在90年代初,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分析了1000例住院病人的临床资料,依据中医肾虚证的诊断标准,结果符合者有140例,通过对这1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提出了疾病人群中肾虚证的如下4个临床特点⑸。1、肾虚证发病率髙,但纯肾虚少,疾病人群肾虚证的发病率为14%,无性别差异,但单纯肾虚证仅占10%。(编者注:分析的是住院病人,当然单纯肾虚证少)2、疾病谱分布广泛,偏于肾系疾病,肾虚证占中医内科杂病的33.33%,其中肾系疾病占肾虚证的43%;分布于西医9个系统57种内科疾病,但以泌尿系统疾病居多,占43.57%。3、病有急慢,器质病多,病程1年以上的慢性肾虚证发病率为21.62%,但亦有病史在3天以内的急性肾虚证,占肾虚证的5.71%。同时96.43%为器质性疾病肾虚证。4、证有复合,每多兼挟,复合肾虚证占90%,兼挟痰癖癖湿占36.43%。(三)老年人群中肾虚证的发病情况肾虚证是老年人患病、衰老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医认为健康的本质在于“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其是指人在正常情况下,五脏六腑的功能,营卫气血,四肢百骸,十四经络都能阴阳协调,达到相对平衡。陈氏等⑹通过对广州市老人院60岁以上138人(老年组)的调查结果表明:1、老年组138例中发生虚证者89例,占64.49%,对照组(60岁以下者)92例中发生虚证者29例,占31.52%,两组之间差异显著。提示,衰老与虚证密切相关,且虚证的出现,也能加快衰老的发展。2、老年组与对照组脏腑虚损的构成中,老年组肾虚最多见,占33.71%。本研究进ー步证实了祖国医学“丈夫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搞……七八,肾脏衰,形体皆极”理论的科学性。林水森等曾对235例20〜90岁的人群做了调查(未查到公开发表资料,与前文中罗仁数据差异大),结果表明,40〜49岁肾虚出现率为60%,以后随着年龄每增长10岁,肾虚比例递增10%,到70岁以上,肾虚出现率为90%以上,提示肾虚的发生与年龄的增长成正比例关系。3、老年组与对照组同性别之间虚证的比较,存在着显著性差异,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老年组虚证的发生率都比对照组要高,再次证明此证的发生与年龄成正比,而与性别无关。4、老年虚证患者存活人数与病程长短,多病性成反比,即病程较短,本身

50所患疾病的种类越少,患者死亡人数相对较少,存活人数相对较多。这与中医的“久病必虚”、“多病致虚”的理论相一致。研究表明,肾虚证表现出了老年人肾精亏乏的自然规律,要促使老人走向健康长寿之路,必须早期补肾防虚。有专家认为防老宜从30岁开始,抗老宜从40岁开始,延龄宜从60岁开始。为探讨老年人肾虚及不同肾虚类型状态和分布特点,陆氏四对上海市某街道2137名>60岁的常住健康老年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老年人肾虚发生率为78.8%,且呈增龄性增加,6〇〜64岁、65〜69岁、7〇〜74岁、75〜79岁、80岁以上年龄组肾虚率分别为63.38%,71.48%,86.23%,90.99%,97.40%;肾精虚衰、肾阴虚、肾气虚、肾阳虚、肾阴阳两虚分别占肾虚总数的8〇.82%,6.95%,5.76%,5.70%和0.77%;在性别方面,男性以肾阳虚、肾气虚居多,女性以肾阴虚居多,无论男女,肾精虚衰均占首位。提示肾精虚衰是老年人群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是加速衰老变化的重要机制。(四)肾虚证临床表现(症状)的流行病学研究1、肾虚证的临床表现多样,袁氏等⑻对与肾虚证相关的67个症状变量的轻、中、重不同程度总积分进行排序,并对前20个症状进行聚类分析,发现这20个症状的类群基本反映了肾虚证候的几个主要证候。当20个症状聚为3类时,前三的症状为:①肾阳虚的寒象和腰部定位症类,如畏寒怕冷、四肢发冷、腰背发冷和腰部酸困、腰疼喜按;②肾阴虚官窍失养症类,如心慌心烦、口渴喜饮、便秘和听カ减退、耳鸣以及失眠、记忆カ减退、头目昏晕;③肾气虚的脉气不足气化失司症类,如精神不振、久病史、尺脉不足和夜尿频多、小便余沥不尽、齿松脱落、咳嗽喘息。当聚成7类时,前七的症状为:①寒象症类,如畏寒怕冷、四肢发冷、腰背发冷;②腰府症类,如腰部酸困、腰疼喜按;③阴虚失养症类,如心慌心烦、口渴喜饮、便秘;④精亏脑窍失养症类,如听カ减退、耳鸣以及失眠、记忆カ减退、头目昏晕;⑤气虚症类,如精神不振、久病史、尺脉不足;⑥膀胱失约症类,如夜尿频多、小便余沥不尽;⑦齿骨失养和肾不纳气症类,如齿松脱落、咳嗽喘急。这七类基本上反映了肾的精、气、阴、阳和腰府、齿骨、膀胱几个方面的表现,代表了肾虚证的基本征象。2、师氏等⑼选择60岁或60岁以上的老年人作为研究肾虚证的子人群,选择了2598例自然人群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其中男1287例,女1311例,平均年龄68.25岁。本调查全部按“肾虚辨证因子调查表”进行逐项调查,探讨与肾虚相关的58个症状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在证候中的地位。研究结果显示:①在整个调查人群中58个症状表现为无的例数占到总例数的68.64%,而表现为轻度的比例也较高,为22.8%,表现为中、重度的仅分别是7.32%和1.23%〇②下列几个症状发生轻度的比例大于其表现为无的比例:夜尿频,精神萎靡,健忘,腰

51膝酸软,尺脉不足。这几个症状也正是肾虚证最常见到的表现,也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症状。③发生中度可能性最大的10个症状分别是:夜尿频(22.9%),腰膝酸软(20.17%),齿松发脱(18.28%),脉无カ(16.13%),健忘(15.47%),畏寒冷(15.20%),失眠(14.74%),尺脉不足(13.82%),四肢发冷(12.82%),尿后余沥(12.59%)〇④发生重度可能性最大的10个症状分别是:齿松发脱(9.51%),夜尿频(4.58%),健忘(3.81%),失眠(3.62%),便秘(8.39%),耳聋(3.08%),久病不愈(2.96%),耳鸣(2.71%),畏寒冷(2.62%),行动不便(2.21%)。经统计分析还得出如下推论:①齿松发脱作为肾虚的ー个重要指征,其无论是总积分排序还是中、重程度的排序,均列于全部症状变量的前面,然而,在轻度情况下,却落后列于第23位,这充分表明,只有肾精不足,精不养骨,即肾虚发展较重时オ会发生明显的异常,而表现出齿松发脱的症状。②腰膝酸软作为肾虚的ー个定位性的重要症状,在重度时降至第11位。③精神萎靡和头晕目眩这两个反映肾气虚的症状随着肾虚程度的加重,其排序位置明显下降。④尺脉不足作为肾的特征性脉象,在肾虚为重度时也明显地下降到第15位。⑤久病史程度和便秘两个症状均由轻度时的25位以外,随着程度的由中转重而迅速上升,久病史重度时上升至第7位,便秘则升为第5位。中医认为久病及肾,肾虚的加重往往意味着病程的久延,久病程度的加重也必然加重对肾的伤害,使肾虚程度加重。便秘的加重可能与肾虚程度严重有关,肾司二便,阴气滋润不足,阳气鼓动无カ,遂加重便秘程度。3、张氏等,探讨了老年人肾虚证74个症状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在各种证候中所占的比重。其对!238例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了随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在轻、中、重度中,总例数排前十位的症状分别是肢软、腰酸、齿摇、发脱、夜尿频多、健忘、发白、失眠、老舌(舌质纹理粗糙、为苍老舌)、尺脉不足;在重度中,排位前十的症状有健忘、夜尿频多、腰酸、肢软、失眠、尺脉不足(脉弱,说明肾功能有问题)、行动不便、发白、齿摇、发脱。表明肾精亏虚、肾气虚症状存在于整个肾虚证变化的始终,比重最大。五、肾虚证的分类目前对于肾虚证的分类,尚无统一的方案。目前较认同的是学者罗仁等⑵在肾虚证流行病学调查与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拟定了颇有新意的分类,可供借鉴。(一)按肾的主体功能分类这种分类方式是目前常用的,主要分为以下5种。1、肾阳虚证:指肾的元阳不足、气化无权而出现温煦失职、水湿内盛及性

52功能衰弱等ー系列临床表现的总称,多由劳伤过度、年高体弱肾亏及久病及肾所致,又称命门火衰证。症见面色胱白,形寒肢冷,腰脊冷痛,尿频或尿少水肿,阳痿或性欲减退,慢性腹泻,舌质胖淡或边有齿痕,脉象沉弱等。治以温肾助阳。方用金匮肾气丸、内补丸、赞育丸、青娥丸等。2、肾阴虚证:指肾脏阴液亏虚、虚火上亢而出现的ー系列症状的总称,多由内伤劳倦、久病及肾或外感热病后期邪热伤阴所致。症见面色儻悴,骨痿消瘦,腰脊酸痛,低热颤红,五心烦热,咽干盗汗,耳鸣耳聋,齿摇发脱,梦遗尿多,头晕目眩,舌质红,脉沉细或数等。治以滋阴补肾。方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左归丸、大造丸等。3、肾阴阳两虚证:指肾的元阳不足,阴精亏虚,不能温煦、濡养脏腑经络而出现的ー系列症状的总称,既有肾阴虚的表现,又有肾阳虚的证候,两者同时存在,但可有偏阴虚与偏阳虚之分。4、肾气虚证:是肾中元气虚弱而出现的肾的主功能减退症状的总称,包括肾气不固证和肾不纳气证。(1)肾气不固证,指肾气亏虚,封藏固摄失职而出现的膀胱失约、精关不固的证候。症见小便频数而清,甚则遗尿,夜尿多,尿后余沥不尽,或用カ时遗尿,遗精早泄,或尿中带白,舌质淡,脉象沉而弱。治以补肾固涩。方用缩泉丸、桑蝶峭散、菟丝子丸、固精丸、金锁固精丸等。(2)肾不纳气证,在生理上肾主纳气,如劳伤肾气或久病气虚,可致气不归元而肾不纳气。症见喘促日久,呼多吸少,动则喘甚,气不得续,甚则汗出肢冷,水肿漫少,心悸不安等,舌质淡,脉沉细。治以补肾纳气。方用金匮肾气丸、人参胡桃汤、参蛻散等。5、肾精亏虚证:为肾精亏损、髓海空虚所致的小儿发育迟缓或青年未老先衰等临床表现的总称,多由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或劳伤过度所致。(二)按肾与他脏常见相兼的虚证分类⑴1、肺肾阴虚证:指肺肾阴液亏虚,虚热内扰所致的虚热证候。症见咳嗽痰少,或痰中带血,或声音嘶哑,腰膝酸软,形体消瘦,口燥咽干,骨蒸潮热,盗汗颗红,男子遗精,女子经少,舌红少苔,脉细数。本证多因燥热、痍虫耗伤肺阴;或久病咳喘损伤肺阴,病久及肾;或房劳太过,肾阴耗伤,不能上润,由肾及肺所致。肺肾两脏,阴液互滋,“金水相生”。本证以干咳、少痰、腰酸、遗精等与虚热症状共见为辨证要点。2、肝肾阴虚证:指肝肾阴液亏虚,虚热内扰所致的虚热证候,又名肝肾虚火证。症见眩晕目干,胁部隐痛,两额发红,视物不清,急躁易怒,耳鸣盗汗,

53男子梦遗,女子月经量少或延期,也可见月经先期、淋漓不断等,舌红少苔,脉弦细。本证多因久病失调,阴液亏虚;或因情志内伤,化火伤阴;或因房事不节,耗伤肾阴;或因温热病久,津液被劫,皆可导致肝肾阴虚,阴不制阳,虚热内扰。肝肾阴虚,肝络失滋,肝经经气不利,则胁部隐痛;水不涵木,肝阳上扰,则头晕目眩;不能上养清窍,濡养腰膝,则耳鸣,健忘,腰膝酸软;虚火上扰,心神不宁,故失眠多梦;相火妄动,扰动精室,精关不固,则男子遗精;冲任失充,则女子月经量少;阴虚失润,虚热内炽,则ロ燥咽干,五心烦热,盗汗颜红,舌红少苔,脉细数。本证以腰酸胁痛、眩晕、耳鸣、遗精等与虚热症状共见为辨证要点。3、心肾不交证:指心与肾的阴液亏虚,阳气偏亢所致的虚热证候。又名心肾阴虚阳亢证。症心烦失眠,惊悸健忘,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梦遗,口咽干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便结尿黄,舌红少苔,脉细数。本证多因忧思劳神太过,郁而化火,耗伤心肾之阴;或因虚劳久病,房事不节等导致肾阴亏耗,虚阳亢动,上扰心神所致。肾阴亏损,水不济火,不能上养心阴,心火偏亢,扰动心神,则见心烦,失眠,多梦,惊悸;肾阴亏虚,骨髓失充,脑髄失养,则头晕,耳鸣,健忘;腰膝失养,则腰膝酸软;虚火内炽,相火妄动,扰动精室,则梦遗;阴虚阳亢,虚热内生,则口咽干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为阴虚火旺之证。本证以心烦、失眠、腰酸、耳鸣、梦遗与虚热症状共见为辨证要点。4、脾肾阳虚证:指脾肾阳气亏虚,虚寒内生所致的虚寒证候。症见腰膝、下腹冷痛,畏冷肢凉,久泻久痢,或五更泄泻,完谷不化,便质清冷,或全身水肿,小便不利,面色胱白,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カ。本证多由久泻久痢,脾阳损伤,不能充养肾阳;或水邪久踞,肾阳受损,不能温暖脾阳,导致脾肾阳气同时损伤,虚寒内生,温化无权,水谷不化,水液潴留。脾肾阳虚,运化、吸收水谷精微及排泄二便功能失职,则见久泻久痢不止;不能腐熟水谷,则见完谷不化,大便清冷;寅卯之交,阴气极盛,阳气未复,命门火衰,阴寒凝滞,则黎明前腹痛泄泻,称为五更泄:脾肾阳虚,不能温化水液,泛溢肌肤,则为全身水肿,小便短少;腰膝失于温养,故腰膝冷痛;阳虚阴寒内盛,气机凝滞,故下腹冷痛;阳虚不能温煦全身,则畏冷肢凉;阳虚水泛,面部水肿,故面色胱白;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カ,均为阳虚失于温运,水寒之气内停之征。本证以久泻久痢、水肿、腰腹冷痛等与虚寒症状共见为辨证要点。5、心肾阳虚证:指心与肾的阳气虚衰,失于温煦所致的虚寒证候。症见畏寒肢冷,心悸怔忡,胸闷气喘,肢体浮肿,小便不利,神疲乏カ,腰膝酸冷,唇甲青紫,舌淡紫,苔白滑,脉弱。

54本证多因心阳虚衰,病久及肾;或因肾阳亏虚,气化无权,水气凌心所致。肾阳不振,蒸腾气化无权,水液内停,泛溢肌肤,则肢体浮肿,小便不利;不能温煦腰膝,则腰膝酸冷;不能温煦心阳,水气上犯凌心,以致心阳不振,心气鼓动乏カ,则心悸怔忡,胸闷气喘;温运无カ,血行不畅而瘀滞,则唇甲青紫,舌质淡紫;心肾阳虚,形体失于温养,脏腑功能衰退,则畏寒肢冷,神疲乏カ;苔白滑,脉弱,为心肾阳虚,水湿内停之象。本证以心悸、水肿与虚寒症状共见为辨证要点。(三)按起病方式分类1、原发性肾虚证:起病即以肾虚证的症为主要表现。2、继发性肾虚证:起病时是其他脏腑证候,在疾病过程中オ演变成肾虚证。即历代医家“久病及肾”、“五脏之伤,穷必及肾”之论。(四)按病程分类1、急性肾虚证:以起病急,病程短为特征。2、慢性肾虚证:以起病缓,病程长为特征。(五)按病理生理学分类1、功能性肾虚证:具有中医肾虚证的表现,但各项实验室检查无明显的阳性证据。多见于青年人,并多见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疾病。2、器质性肾虚证:具有中医肾虚证的主证,同时有各种检查指标的阳性改变。临床多见于各种器质性疾病的肾虚证。(六)按病因学分类1、先天性肾虚证:由于先天不足,精髓亏损,禀赋薄弱而出现的肾虚证,多见于小儿。2、老年性肾虚证:即由于年老肾气虚弱而出现的生理性肾虚证,或自然衰老性肾虚证。3、情志性肾虚证:即由于精神创伤,情志失调引起的肾虚证,如惊恐伤肾。4、劳累性肾虚证:即由于劳倦、房劳过度引起的肾虚证。5、饮食性肾虚证:即由于饮食不节,或饮食不足,营养不良,或饮食偏嗜

55等,皆可致病而出现肾虚证。6、外感性肾虚证:由于感受外邪,邪去正虚而出现的肾虚证。7、医源性肾虚证:即由于治疗不当,或药物损伤因素而导致的肾虚证。(七)按证候构成分类1、单纯性肾虚证:即仅有肾虚证的表现,无其他兼夹证候。2、复合性肾虚证:即以肾虚证候为主,同时兼夹有其他脏腑、病邪的证候。如肝肾两虚、脾肾两虚、心肾两虚、肾虚湿热、心肾不交等,在临床甚为常见。(ハ)按肾虚证严重程度分类1、轻度肾虚证:症状比较轻微,实验室等检查无明显阳性指标,多见于功能性肾虚证。2、中度肾虚证:症状较明显,但多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多有实验室检查等阳性指标,可见功能性肾虚证和器质性肾虚证。3、重度肾虚证:症状明显,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实验室检查等指标常有显著阳性,多见于器质性肾虚证。六、肾阳虚和肾阴虚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皿前文提及,肾虚证常分为肾阳虚、肾阴虚、肾阴阳两虚、肾气虚和肾精亏虚等5类。目前国内对肾阳虚和肾阴虚这两类证型研究较多,对其诊断标准和分级量化表有广泛共识,且分别列入了CFDA1993年版和2002年版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其余3类的诊断标准未得到广泛认可,此处只详述肾阳虚证和肾阴虚证。(一)肾阳虚证肾阳虚证是由于素体阳虚、年高肾亏、房劳过度、久病伤肾等,使肾阳亏虚,机体失却温煦所表现的证候。证见腰膝酸软、性欲减退、畏寒肢冷、精神萎靡等症,可见于阳痿、虚劳、水肿、性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慢性肾功能衰竭、必カ衰竭等疾病。1、中医证候诊断主症:腰膝酸软,性欲减退,畏寒肢冷。次症:精神萎靡,夜尿频多,下肢浮肿,动则气促,发槁齿摇,舌质淡苔白,脉沉迟,尺无カ。具备以上主症2项、次症2项,即可诊断肾阳虚证。2、症状分级量化表

56肾阳虚证症状分级量化表症状轻中重腰膝酸软腰膝酸软较轻腰膝酸软时而作痛腰膝酸软经常作痛性欲减退性欲降低偶有性要求阳萎或不育不孕畏寒肢冷轻度畏寒畏寒,四肢发冷重度畏寒,全身发冷,得湿不解精神萎靡精神萎靡精神萎靡不振精神萎靡不振,反应迟钝夜尿频多夜尿2次夜尿3次夜尿4次或以上下肢浮肿下肢浮肿,按之微陷下肢浮肿,按之凹陷下肢浮肿,按之没指动则气促步行则气促上楼则气促动则气促发槁齿摇发无光泽,牙齿稍动发槁,牙齿松动发槁,牙齿脱落注:使用时应根据各症状在证候积分中的权重,赋予不同分值。舌脉:具体描述。我司产品肾宝片在临床试验中就是采用以上肾阳虚证候诊断标准和量化表。(二)肾阴虚证肾阴虚证是由于肾阴亏损、失于滋养、虚热内生所表现的证候,证见腰膝酸软而痛、五心烦热、眩晕耳鸣、潮热盗汗、口咽干燥等症。本证多因久病伤肾,房事过度,或禀赋不足,或过服温燥药物,使真阴耗损所致,常见于消渴、虚劳、糖尿病、高血压病、结核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1、中医证候诊断主症: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次症:眩晕耳鸣,或耳聋,ロ燥咽干,潮热盗汗,或骨蒸发热,形体消瘦,失眠健忘,齿松发脱,遗精,早泄,经少、经闭,舌质红、少津,少苔或无苔,脉细数。具备以上主症2项、次症至少具备2项以上者,即可诊断肾阴虚证。

572、症状分级量化表肾阴虚证症状分级量化表症状轻中重腰膝酸软腰膝酸软,时而作痛隐隐酸软,须常变换体位腰痛如折,持续不已,须服药可缓解五心烦热手足心发热手足欲露衣被外手足欲握冷物则舒ロ干咽燥轻微ロ干咽燥ロ干咽燥,饮水可暂解ロ干咽燥,欲饮水,饮而不解头晕偶有头晕经常发生头晕不止,持续发生耳鸣偶尔发生经常发生经常发生,不能缓解耳聋听カ轻度减退听カ中度减退听カ重度减退潮热盗汗偶尔头部潮热汗出胸背潮热,潮湿,反复出现周身潮热,汗出如水洗,经常出现骨蒸发热骨蒸偶尔出现骨蒸发热反复出现骨蒸发热明显,经常出现形体消瘦形体轻度消瘦形体中度消瘦形体极度消瘦失眠每日睡眠不足每日睡眠不足彻夜难眠4〜5小时,易醒2〜3小时,入睡困难健忘偶尔健忘近事遗忘远事遗忘齿松发脱牙齿松动,少量脱发牙齿少数脱落,大量脱发牙齿多数脱落,头发稀少遗精遗精每周1〜2次每周遗精3~4次每日遗精1次以上早泄短时即泄ー触即泄未触即泄经少、经闭月经量少色红,延期月经量少色红,数月一行经闭舌象舌质淡红,少薄黄苔舌质红而干少津,少苔舌质红瘦无津,干裂无苔脉象细数无カ沉细或兼数脉沉细或兼数,无カ注:使用时应根据各症状在证候积分中的权重,赋予不同分值。我司产品肝肾安颗粒的再验证临床试验方案设计中,重点参考了以上肾阴虚证候诊断标准和量化表。七、肾虚证的治则和常用治法⑵(一)基本治则1、损其肾者,益其精

58《素问•三部九候论》提出治虚大法为“虚则补之”,故肾虚则宜补肾。如何补肾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因肾藏精,故须用血肉有情厚味之品以补肾精。《难经•十四难》则更具体地指出:“损其肾者,益其精”,此为补肾治则的基础。临床上,凡补肾气、补肾阴或补肾阳之方剂组成,均配伍滋补肾精之药物。盖肾精为肾之阴血根本,肾精化生肾气,又为肾阳之源也。2,治肾之本分阴阳唐代王冰提出“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这ー调节阴阳虚损的基本治则,为后世医家所推崇。并认为肾虚宜补,应本于阴阳。肾为水火之宅,阴阳之根。在病理上,阴虚则生内热而阳亢,故宜用滋养肾阴之药物以制阳亢;阳虚则生内寒而阴盛,故宜用温补肾阳之药物以消散阴寒。同时,由于阴阳互根互济,故在具体用药时,补阴之中可少佐温阳之品,温阳之中可少佐滋阴之药,如《景岳全书》指出:“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二)常用临床补肾三十法在临床上,由于肾虚证的病机及个体症状的不同,有不同的治法。兹将常用的补肾法归纳如下,以供参考。1、补肾益气法:用于肾气虚证,代表方用金匮肾气丸。2、补肾纳气法:用于肾不纳气证,代表方为七味都气丸。3、固肾涩精法:用于肾气不固证,代表方可用金锁固精丸、茯兔丸、水陆二仙丹等。4、补肾填精法:用于肾精不足证,代表方可选河车大造丸、大补元煎等。5、滋阴补肾法:用于肾阴亏损证,代表方为六味地黄丸、左归饮。6、滋阴降火法:用于肾阴虚火旺证,代表方为知柏地黄汤。7、温阳补肾法:用于肾阳虚证,代表方为金匮肾气丸、右归饮。8、温肾散寒法:用于肾阳虚阴盛证,代表方如右归饮。9、温肾利水法:用于肾阳虚水泛证,代表方如真武汤。10、滋肾利湿法:用于肾阴虚水停证,代表方如猪苓汤。11、温阳养阴补肾法:用于肾阴阳两虚证,代表方如右归饮。12、滋养肝肾法:用于肝肾阴虚证,代表方如杞菊地黄汤。13、滋养肺肾法:用于肺肾阴虚证,代表方如麦味地黄丸、百合固金汤。14、温补脾肾法:用于脾肾阳虚证,代表方如附子理中汤、四神丸、六味回阳饮。

5915、温补心肾法:用于心肾阳虚证,代表方可用桂枝甘草龙骨牡砺汤、六味回阳饮。16、交通心肾法:用于心肾不交证,代表方可用黄连阿胶汤、天王补心丹、交泰丸等。17、引火归原法:用于肾阴虚,虚火上浮证,代表方可用交泰丸合ニ至丸,或用肉桂、附子、牛膝、熟地黄、五味子等药。18、益气养阴健脾固肾法:用于脾气虚肾阴虚并见的脾肾气阴两虚证,代表方为四君子汤合六味地黄汤。19、温阳固肾健脾补肺法:适用于肺脾阳虚与肾阳虚并见的肺脾肾阳虚证,代表方用右归饮合大补元煎,或肾气丸合参苓白术散。20、养阴透热法:适用于外感热病后期阴津已伤、余邪留滞阴分的邪留阴分证,代表方用青篙鳖甲汤。若暑热余邪留滞阴分而伤心肾,可用连梅汤清心滋肾。21、滋补真阴法:用于温热病后期热邪深入下焦肝肾所致的热耗真阴证,代表方可用加减复脉汤。如病情进ー步加重,热耗真阴而出现阴虚风动者,可用大定风珠育阴潜阳熄风。22、补肾化痰法:用于肾虚痰浊内阻证,代表方可用金水六君煎。23、补肾解郁法:用于肾虚肝郁证,代表方用四逆散合六味地黄汤,或ー贯煎加味。24、补肾化瘀法:用于肾虚血瘀证,代表方可用肾气丸合桃红四物汤。25、补肾滋血法:用于肾虚血亏证,亦即肾血虚证,代表方用肾气丸合四物汤。26、温肾固涩法:用于脾肾虚寒滑脱证,代表方用桃花汤或真人养脏汤。27、温肾回阳救逆法:用于少阴肾阳虚衰、阳虚阴盛证,代表方用四逆汤、附子理中丸。28、温肾解表法:用于肾阳虚又外受风寒的肾阳虚外寒证,方用附子汤或麻黄附子细辛汤。29、补肾祛湿法:用于肾虚湿停证。如属于肾阳虚寒湿内停者,可用肾着汤、附子汤等;如属于肾阴虚湿热内蕴者,则可用六味地黄汤合四妙散化裁。30、温肾暖膵法:用于肾阳虚衰、温熙失职所致的膀胱虚寒证。代表方可用桑蝶峭散、巩堤丸等。以上30种补肾法,应在辨证基础上随证立法,依法选方,理法方药一致,才能不断提高临床疗效。参考文献[1]瞿岳云主编.治病求本从肾论[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2]罗仁,李保良主编.肾虚证ーー中医诊治与调理[M].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年.

60[3]郭柳青主编.肾为根本ーー从肾虚到肾病[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年.[4]罗仁,陈宝田,钟洪等.肾虚证流行病学调查报告[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92,(4):375.[5]罗仁,陈宝田,陈健等.疾病人群中肾虚证的临床研究——附140例肾虚证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1994,21(2):51-53.[6]陈强益,林桂永,陈细贞.138例老年病人中医虚证标准调查分析[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1,14(11):2433.[7]陆金宝,周如倩,刘仁人等.老年人肾虚及其证型的调查研究[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16(1):22-23.[8]袁世宏,王米渠,王天芳等.聚类分析对肾虚症状的探索性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9(4):254-257.[9]师建梅,袁世宏,王米渠等.肾虚证的流行病学研究[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7)3:32-33.[10]张文富,王爱坚,凌江红等.肾虚证症状流行病学研究[J].新中医,2009,(41)11:70-71.[11]郑筱萸主编.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385-390.第四章肾虚的常见病证肾虚的常见症状有很多,如包括舌象和脉象有近70种,本章主要参考北京中医药大学肖相如教授(我国中医肾病学科创始人时振声教授的首位博士,也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第一位肾病学博士,全国重点肾病专科学术带头人)书中内容,选择25种常见病症进行简单介绍⑴。一、阳痿(一)概述1、定义阳痿是指在有性欲要求时,阴茎不能勃起或勃起不坚,或者虽然有勃起且有一定程度的硬度,但不能保持性交的足够时间,因而妨碍性交或不能完成性交。阳痿又称“阳事不举”、“勃起功能障碍(ED)”等,是最常见的男子性功能障碍性疾病。偶尔1〜2次性交失败,不能认为就是患了阳痿。一般在临床上来说,只有在性交失败率超过30郷寸才能诊断为阳痿。2、流行病学调査国外有较多关于ED的流行病学调查,Mckinlay调查发现大多数男性45岁以后都可能在某些时侯

61经历ED,当前在全世界有15,200万男性受到ED的困扰,仅仅在美国就有3,000万人。据推测,至2025年全世界将有32,200万人会经历ED図。尽管在男性的各个年龄阶段都可以发生ED,但其在老年人中发病率明显上升,而且研究发现其发病率与严重性同年龄密切相关。4〇〜70岁男性ED发病率是52%,轻、中、重度分别为17.2%、25.2%和9.6%⑶。国内ー些临床医学调查也表明,阳痿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在成年男性中约有12%〜25%的人发生阳痿,到了65〜70岁时,阳痿的发生进入高峰。国内的刘德风等⑷曾对2003〜2008年,这5年来中国11个城市门诊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的流行病学变化进行了分析,在800多份问卷中,5年来到医院门诊就诊的ED患者的年龄构成几乎不变,其中3〇〜50岁的ED患者占60%以上;中度和重度的ED患者分别从5年前的24.1%和20.4%上升到42.9%和29.9%5吸烟和饮酒的患者均比5年前至少增加了10%;伴随疾病中除心脏病无显著变化外,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病率都比5年前显著增长,分别从11.5%和9.4%增加到16.2%和13.5恥患者的性生活满意度明显下降,性生活不满意的比例从5年前的57.6%上升到73.3乳刘德风认为5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髙、关于性生活等科普知识的普及,使得心理性ED患者有所减少,但各种不良生活习惯和影响勃起功能疾病的增加,使ED的发病率和疾病程度都有所增加。3、常见原因阳痿多数属功能性,少数属器质性。其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精神神经因素如幼年时期性心理受到创伤,或新婚缺乏性知识,有紧张和焦虑的心理,或夫妻感情不和,家庭关系不融洽;或不良习惯,如自慰用カ过度,导致阴茎的敏感度降低,精神紧张,思想负担过重而致阳痿;脑カ或体力劳动过度,或不良精神刺激,如过度抑郁、悲伤、恐惧等,或恣情纵欲,性生活过度等,均可引起大脑皮层功能紊乱而出现阳痿。(2)神经系统病变下丘脑ー垂体肿瘤或其他部位肿瘤、大脑局部性损害(如局限性癲痫、脑炎、脑出血压迫等)、脊髄损伤、脊髓肿瘤、慢性酒精中毒、多发性硬化症、盆腔手术损伤周围自主神经等,均可导致阳痿。(3)内分泌病变如糖尿病、垂体功能不全、睾丸损伤或功能低下、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亢进、肾上腺功能不足等,均可导致阳痿。(4)泌尿生殖器官病变如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附睾炎、精索静脉曲张等常可导致阳痿。部分中老年人患者多由于前列腺炎和慢性前列腺增生而引起阳痿。

62(5)药物影响临床上很多药物对性功能有抑制作用,如利血平、脈乙咤、地高辛、安定、速尿、胃复安等均可引起阳痿。(6)慢性疲劳疲劳之所以能引起阳痿,是因为肌肉过度疲劳或因过度用脑、忧郁不安、紧张等所致的心因性疲劳,干扰性欲的唤起,其中包括大脑功能降低抑制了性兴趣,皮层边缘系统情感中枢兴奋性降低,以及垂体的促性腺激素和睾丸的雄激素分泌减少而降低性兴奋。(二)病因病机中医学早在《内经》中就有关于阳痿病因的阐述,如《素问•痿论》说:“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其明确指出,纵欲房劳是阳痿的主要病因。《素问・五常政大论》认为,阳痿与气虚有关,指出:“气大衰而不起不用。”《诸病源候论・虚劳阴痿候》曰:“劳伤于肾,肾虚不能荣于阴器,故痿弱也。”而论述最为精辟的是《类证治裁•阳痿论治》,它指出:‘‘男子二八而精通,ハ八而精绝。阳密则固,精旺则强,伤于内则不起。故阳之痿,多由色欲竭精,或思虑劳神,或恐惧伤肾,或先天禀弱,或后天食少。亦有湿热下注,宗筋弛纵,而致阳瘦者。”(三)症候表现1、肾气阴两虚证主要表现:阴茎不能勃起或勃起而不坚,头晕健忘,耳鸣失聪,腰膝酸软,神疲乏カ,短气自汗,盗汗,手足心热,舌质淡红,少苔,脉虚弱或细数。2、肾阳虚衰证主要表现:阳痿势重,阴茎痿而不起,腰膝酸痛,眩晕,耳鸣,肢冷畏寒,小便清长,夜尿频作,舌质淡红,脉沉细迟。(四)关于阳萎与肾虚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东直门医院院长,泌尿外科专家李日庆曾说:“阳痿并非以肾虚为主,由于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身体素质的增强,肾虚正在逐渐减少。”他说:“我们曾调查了700多例阳痿患者,发现属肾虚的只占32.9%,而大多属情志、湿热、瘀毒等实证。”男性性功能障碍大部分不属于中医的虚证,其中属于肾虚的只占少数,而肾阳虚的更是少之甚少。临床实践中,很多阳痿患者年龄在25〜45

63岁之间,身体壮实,声音洪亮,并没有头昏耳鸣,腰膝酸软,脱发及牙齿松动等肾虚症状。大量的临床观察表明,青壮年这一年龄段的阳痿患者,其病症其实多由情志因素引发,有的是伴有前列腺炎,或由高血压、糖尿病等引起血管病变,导致阴茎海绵体供血不足造成。我们曾有机会当面向李教授请教,也曾问起现今来医院就诊的患者中,什么疾病的人群最多。李教授曾回答,近两年应该说最多的患者是不孕不育;其次是性冷淡,且以女性居多;再次是早泄和阳萎的患者。二、早泄(一)概述1、定义早泄的病因和结局都和患者的心理密切相关,与其他的男性性疾病相比,大多数人并不认为早泄是有问题的,也就不会因为早泄而就诊;而且,至今也没有公认的早泄定义。临床上对阴茎勃起未进入阴道即射精,诊断为早泄;而能进入阴道进行性交者,如果没有抽动2分钟就很快射精,也定义为早泄。2、流行病学调査在过去的几年中,基于全球性态度和性行为研究(GSSAB)的数据发表了许多与早泄有关的文章。GSSAB是ー项对受试者的性生活和伴侣关系等方面的大型调査,该研究得出了大致真实的高于21%的早泄患病率,并指出早泄在任何国家都是患病率最髙的性功能障碍疾病,新的观点认为早泄是影响夫妻双方的疾病,它既是ー种心理神经内分泌疾病,又是ー种泌尿科疾病⑶。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关于早泄的流行病学调查,我国缺乏系统的数据,但大致与国外一致。目前普遍认为早泄的发生是由器质性、心理性、伴侣关系和社会文化因素等四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温晖⑸在综述中汇总了不同情况下的患病率,数据来源于国外文献报道,见下表。不同情况下的早泄患病率早泄的患病率(%)总的患病率21.4性专科门诊的病人中28.4泌尿科门诊的病人中20.7家庭医生的病人中66患勃起功能障碍的病人中30患前列腺炎的病人中61.5滥用或未用药物的病人中37.5

643^早泄与阳萎阳痿与早泄不能相提并论,阳痿的治疗主要是解决勃起问题,而早泄又叫射精过快或早发性射精。早泄的治疗主要是降低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打破射精原有的阈值。重新建立新的反射弧,主要用补肾安神的药物、针灸疗法加上性心理一行为疗法调节,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另外,包皮过长、慢性前列腺炎、慢性尿道炎等皆可导致射精过快,需找准病因,治疗原发病灶。相对来说,早泄病人是床第间的快枪手,而阳痿病人则是ー杆不能挺立的枪,或者说没有上阵就缴了枪。(二)病因病机中医认为,早泄的发生与心、脾、肝、肾等脏腑的功能失调有密切的关系。如元代著名医家朱丹溪说:‘’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二脏皆有相火,而其系上属于心。”指出了精液的封藏和疏泄与人体脏腑、经络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它有赖于心、肝、脾、肾等脏器的共同作用。临床上,早泄的病因病机大致分为肝经湿热、阴虚火旺、肾气不固、心脾虚损四类。1、肝经湿热平素性情急躁易怒,或精神抑郁,所愿不遂,气结日久,伤肝化火;兼内有湿浊,外阴不洁,感受湿邪,流于肝脉,酿生湿热,湿热交阻,下注精室,扰动精关,致精液闭藏无权而发生早泄。2、阴虚火旺素体阴虚或热病伤阴,或劳倦过度,耗亏真阴,或欲念无穷,房事不节,纵欲竭精,均致阴精耗伤,阴虚阳亢,扰动精室,精随欲动而成早泄。3、肾气不固先天禀賦不足,后天体弱多病,久劳伤气,累及肾脏;或过早婚育,房事太过,以致肾气虚衰,封藏失固,精液失守,每临房事,则见过早泄精。4、心脾虚损饮食不节,劳倦伤脾;忧思过度,伤心耗血,心脾两虚,摄敛无权,精失闭藏而发生早泄。总之,本病的发生多责之于肾,若其他脏腑发生病变、功能异常或虚损,最终多累及肾脏,导致肾脏功能失常,封藏失职,精液外泄而发生早泄。

65(三)症候表现1、相火亢进主要表现:性欲充进,触阴即泄,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目眩头昏,目赤耳鸣,面部烘热,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弦。2、肾气不固主要表现:性欲减退,触阴即泄,不能持久,腰膝酸痛,面色晦暗,小腹拘急,大便稀澹,小便频数,溺后余沥,舌暗苔少,脉细弱。3、肾气阴两虚主要表现:阴茎勃起不坚,触阴即泄,腰膝酸软,少寐健忘,头晕目眩,耳鸣耳聋,潮热盗汗,手足心热,舌红苔黄,脉细数。三、遗精(一)概述遗精是指不因性交而精液自行泄出的病症,有生理性与病理性的不同。生理性遗精指的是“溢精”,指精液积存过多而引起遗精。正如《景岳全书•遗精》说:“有壮年气盛,久节房欲而遗者,此满而溢者也。”又说:“若满而溢者,则去者自去,生者自生,势出自然,无足为意也。”中医将病理性的精液自遗现象称为遗精或失精。有梦而遗者名为“梦遗”;无梦而遗,甚至清醒时精液自行滑出者为“滑精”,梦遗、滑精是遗精轻重不同的两种证候。多由肾虚精关不固,或君相火旺,心肾不交,或湿热下注所致。西医可见于包茎、包皮过长、尿道炎、前列腺疾患等。相对而言,男子遗精不等同于女子月经,所以,遗精是没有一定规律可言的。若是以前时有遗精,现在没有T,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特别是男性进入中年时期,就很少发生遗精了。(二)病因病机明代著名医家张介宾在《景岳全书•杂证谟・遗精》中说:“遗精之证有九:凡有所注恋而梦者,此为精为神所动也,其因在心;有欲事不遂而梦者,此精失其位也,其因在肾;有值劳倦即遗者,此筋力有所不胜,肝脾气弱也;有因用心思索过度而遗者,此中气不足,心脾之虚陷也;有因湿热下流或相火妄动而遗者,此脾肾之火不清也;有无故而精滑不禁者,此下元之虚,肺肾之不固也;有素禀不足而精易滑者,此先天元气之单薄也;有久服冷利等剂,以致元阳失守而滑泄第60页

66者,此误药之所致也;有壮年之盛,久节房欲而遗者,此满而遗者也。”这对本病的病因病机作了比较清晰、全面的认识和总结。遗精有虚有实,多有先实而后虚。病程日久,以虚证多见,或虚实夹杂,本虚标实。虚证又分阳虚与阴虚。病位主要在肾,肾阳虚则精关不固,多由先天不足,自慰过频,早婚,房事不节而致;肾阴虚,多因阴虚火旺,君相火旺,心肾不交,精室被扰而遗精。古代多数医家认为:“遗精不离肾病,但亦当责之于心君。”隋唐以前,医家认为遗精是由虚劳所致,有“梦失精”、"梦泄精”、“精漏失”等不同病名,认为精液滑泄是由肾虚精关不固所致。至元代朱丹溪,除继承前人主虚之说外,认为滑精与湿热下注、扰动精室有关,指出了滑精又有实证的一面。临床上滑精以肾虚不能摄精为多见,治疗滑精以温阳补肾、固精止遗为正治。《景岳全书・杂证谟•遗精》中说;“梦遗精滑,总皆失精之病,虽其证有不同,而所致之本则ー。”说明二者在证候上虽有轻重区别,但发病的病因及诊治基本上是一致的。总之,本病的发生,多由肾气虚损、阴虚火旺、心脾劳伤、湿热下注所致。遗精的发病机制,主要责之于心、肝、肾,但其中与心、肾关系最为密切。早泄可不论火旺、湿热、劳伤、酒色等不同病因引起,但日久无不耗精伤肾,所以病变以阴虚火旺、心肾不交发展为肾虚不固者多见。正如《类证治裁・遗泄》所说;“凡脏腑之精悉输于肾,而恒扰于火。火动则肾之封藏不固。心为君火,肝肾为相火,君火ー动,相火随之,而梦泄矣。”(三)症候表现1、相火亢进证主要表现:少寐多梦,梦则遗精,性欲亢进,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目眩头昏,目赤耳鸣,面部供热,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弦。2、肾阳虚衰证主要表现:久遗滑精,性欲减退,腰膝酸痛,面色晦暗,小腹拘急,大便清泻,小便频数,溺后余沥,阳痿早泄,舌暗苔少,脉细弱。3、肾阴亏虚证主要表现;梦遗频作,甚至滑精,阴茎勃起不坚,腰膝酸软,少寐健忘,头晕目眩,耳鸣耳聋,潮热盗汗,手足心热,舌红苔黄,脉细数。四、性欲下降(一)概述性欲下降是以性生活接应能力和初始性行为水平皆降低为特征的性心理一行为状态,女性叙述性欲减退者比男性多见,国外有临床文献报道男性为16%〜20%,女性为20%〜37%。性欲下降的一般

67临床诊断标准(中国)为:①成年人而不是老年人;②缺乏性的兴趣和性活动的要求;③持续至少3个月;④排除脑部器质性疾病、其他躯体器官器质性疾病⑹。临床上常见的病因有:1、神经精神疾病性欲受大脑高级中枢神经系统的支配,如果神经系统发生疾病,便会直接地或者相对地丧失对性生活的兴趣,引起性欲下降或女子性冷淡,常见的这类疾病有神经衰弱、抑郁型精神病、神经官能症、变态人格等。2、性器官炎性病变性器官能分泌雄性激素,使男性产生性欲,性器官发生炎性病变了,如泌尿系感染,男性性欲便会降低,进而出现性感觉障碍。性器官常见的疾病有尿道炎、睾丸炎、附睾炎等。若患有这些性器官炎性疾病,应及早到男科医院诊断治疗,防止引起生育障碍。3、内分泌系统疾病人的性欲和内分泌系统的关系极为密切,内分泌系统分泌的各种激素,能调节人的性功能,内分泌系统发生疾病后,性激素相对地分泌少了,人的性欲就会降低,甚至发生性冷淡,常见的这类疾病有甲状腺功能低下、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脑垂体功能障碍等。4、肝脏疾病肝脏参与人体性激素的代谢,当肝脏有炎症损害、肝功能受损时,可使人体内的雄激素代谢加快,雌激素反而增加,男子的性欲自然减退。5、烟酒摄入过量烟中的尼古丁和酒中的酒精,被身体吸收以后,可抑制身体产生雄激素,并能阻碍性生活中大脑神经反射的通路,使性功能降低,出现性感觉障碍。男科专家提醒男性朋友要杜绝不良的生活习惯,多运动,少饮酒,少吸烟,甚至不吸烟,这对于恢复男性性功能,提髙性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十分重要。

686、身体过度疲劳国内外临床医学专家一致认为,平时生活起居不规律、不能按时作息、工作超时,会使身体过度疲劳。尤其是大城市快节奏生活的男性,如白领、经理、老板、出租车司机等,工作的压カ和生活的压カ使身体处于明显的透支状态,很容易出现性欲下降,导致性感觉障碍。(二)病因病机中医学认为:"阴阳之道,合则聚,不合则离;合则成,不合则败。”《广嗣纪要・协期篇》日:“女子……情冶意美,其候有五也,娇吟低语,心也;合目不开,肝也;咽干气喘,肺也;两足或屈或伸,仰卧如尸,脾也;口鼻气冷,阴户沥出黏滞,肾也。有此五候,美快之亟。”说明女子之情欲正常,与五脏的功能有密切关系。肾虚:肾为先天之本,主生殖。如先天禀赋薄弱;或早婚早产,房劳过度,伐肾气,耗伤肾精;或久病大病,或惊恐伤志,损伤肾气。致肾阳虚亏,精亏液涸,产生各种性功能障碍。肝郁气滞:肝藏血,主疏泄,喜条达,恶抑郁。妇人行经、胎孕、分娩、哺乳,皆以血为用,性兴奋、性活动亦皆以血为用。若情怀不畅,肝气郁滞,疏泄不及,气血乖戾;或因男与女合,猝上暴下,女子五欲来至,男精已泄,久之伤肝,气机不畅,而恶交合;或久病大病、崩伤产劳之后,阴血亏损,肝阴不足,肝失血柔,肝气郁滞,以致不思交合。(三)症候表现1、肾气阴两虚证主要表现:性欲淡漠,头晕健忘,耳鸣失聪,腰膝酸软,神疲乏カ,短气自汗,盗汗,手足心热。舌质淡红,少苔,脉虚弱或细数。2、肾阳虚衰证主要表现:性欲下降,甚至无性欲。腰膝酸痛,眩晕,耳鸣,肢冷畏寒,小便清长,夜尿频作。舌质淡红,脉沉细迟。五、男性不育症(一)概述欧洲泌尿外科学会(TheEuropeanAssociationofUrology,EAU)对《男第63页性不育症指南(2010版)》进行了更新,制定指南的专家检索了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1月发表于Medline,Embase和Cochrane的相关文献。以下内容来自于新指南。男性不育指夫妇同居,有正常的性生活且未采取避孕措施一年以上,由于男方因素致使女方未能受孕。引起男性不育的原因很多,以精液异常为首要原因,

69精子数量往往减少,而且精子质量差,活动カ低,并有大量畸形精子出现;其次是性功能障碍及生殖器官疾患等。但仍有3〇%〜40%的患者发病原因不明,仅见精液异常,即特发性男性不育症。见EAU统计的发病原因表。10469例患者主要病因及其所占比率病因比率(%)特发性男性不育31精索静脉曲张15.6性腺功能低下8.9泌尿生殖感染8.0睾丸下降不全7.8射精障碍和性功能障碍5.9免疫因素4.5全身和系统性疾病3.1梗阻1.7其他异常5.5(二)病因病机中医学称本病为“无嗣”,认为与先天之本肾、后天之本脾、肝及督脉、任脉的元气精血不足有关。生殖之精由肾中精气所化,与五脏之精密切相关,所以五脏协调,精气充盛,藏泄适宜,气化有度,是维持性功能和生殖功能的重要因素,而五脏失调,精气衰少,藏泄失宜,气化障碍均可导致男性不育。(三)症候表现1、肾阳不足证主要表现:婚久不育,精清精冷,性欲淡漠,阳痿早泄,精子稀少或死精过多,射精无カ:腰膝酸软,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小便清长,夜尿量多,畏寒喜第64页

70温。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弱。2、肾阴虚证主要表现:婚久不育,性欲强烈,性交过频,精液不化或死精过多,或精子过少,畸形精子过多;五心潮热,盗汗ロ干,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质红,苔少,脉细数。3、肾气亏虚证主要表现:婚久不育,性欲淡漠或阳痿,早泄,精清,精稀,精冷,精少,纳谷不香,腹胀便澹,五更腹泻,精神疲乏,气短懒言,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夜尿童多,畏寒肢冷。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六、女性不孕症(-)概述凡达到正常生育年龄的妇女,婚后夫妇同居两年以上,配偶生殖功能正常,夫妇双方有正常的性生活,未避孕而未受孕者为不孕症。从未怀孕者为原发性不孕症,曾有生育或流产后无避孕而两年以上不孕者为继发性不孕症。继发性不孕症发病率为5%〜10%,为妇科常见难治病之一。本症发生的原因较多,主要为生殖器病变,如排卵障碍、输卵管闭阻、子宫内膜异位等。若是先天性的生理缺陷,如无子宫、无卵巢、无子宫内膜、实质性子宫和实质性输卵管等,则非药物所能解决。现代医学治疗本病无特殊药物。不孕症,中医称为“全不产”、“无子”、“断绪”等。中医对本症的记载甚早,《山海经》中就有“鹿蜀佩之宜子孙”、“圆叶而白附,赤华而黑理,其实如枳,食之宜子孙”等记载,这说明当时已有治疗不孕症的药物。《圣济总录》日:“妇人所以无子,由于冲任不足,肾气虚寒故也”。历代医家对不孕症的证治极为重视,根据“求子之道,首先调经,冲任为本,重在肝肾”的指导思想,治疗以调经养血为主,有一套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长期的临床实践,积累了相当丰富的临床经验,至今仍具有指导意义。现代中医对女性不孕症的治疗,最早报道于20世纪50年代,按月经周期治疗不孕症。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国各地临床医学报道陆续有“中药调整月经周期”疗法的介绍。20世纪80年代后,对不孕症各种临床治疗方法的文献报道逐年增多,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诊断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中医药治疗本症在辨证与辨病结合及中药调理月经周期疗法等方面都有重要进展。(二)病因病机古今大量临床诊治资料表明,本症的病因主要是先天不足,肾气虚弱,冲任失调或寒凝,或劳伤气血;其次是内伤七情而使肝气郁结,外感六淫而邪袭冲任,

71瘀血停积,阴阳气血失调,致使月经紊乱而难于受孕。肾气亏虚、冲任失调、气滞血瘀是发生不孕症的重要机理。1、肾气亏虚禀赋素虚,肾气不充,冲任失调或房事不节,损伤肾气。肾主藏元阴元阳,肾虚元阳不足,命门火衰,不能温煦冲任,以致胞宫不能摄精成孕。2、肝郁气滞情怀不畅,善感多怒,肝气郁结,疏泄失常,致气机不利,血运不畅,冲任不得相资,难以摄精成孕。3、痰湿内阻素体肥胖,恣食厚味,脾虚不运,痰湿内生,气机不畅,胞络受阻,以致胞宫不能摄精成孕。4、寒凝血瘀素体阳虚,阴寒内生,胞宫失于温煦,或经期感受寒邪,寒凝胞宫,胞脉阻滞,气机不利,血运受阻,任脉不通以致不孕。5、气血两虚体质素弱,阴血不足,或因失血伤阴,以致冲任空虚,血少不能摄精成孕。(三)症候表现1、肾阴虚证主要表现:婚后多年不孕,月经后期或正常,量少色淡,面色晦暗,精神疲倦,腰膝酸软,或头晕耳鸣,手足心热,ロ渴少饮,舌淡苔薄白或舌红少苔,脉沉细或弦细。2、肾阳虚证主要表现:婚后多年不孕,月经量少,色淡,周期延长,精神疲倦,腰膝酸软,或头晕耳鸣,畏寒怕冷,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七、腰痛(一)概述腰痛是以腰部ー侧或两侧或正中疼痛为主要症状,多由腰部受损,气血运行失调,脉络拘急,或肾虚腰府失养所引起的ー种病证。腰痛也为病人的ー种自觉症状,西医的肾脏疾病、风湿病、腰肌劳损、脊椎及脊髄疾病等所致的腰痛,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妇女行经,围腰如绳紧束,疼痛,经后逐渐缓解,呈周期性发作,称为“经行缠腰痛”、“带脉横围于腰,状如束带”(《沈氏遵生书》语)。缠腰疼痛多由肾阳不足,寒凝带脉,或肝经湿热侵及带脉,经行之际,阳虚气弱,以致带脉气结不通而出现疼痛;或冲任湿热壅盛,以致带脉壅滞,湿热滞留而疼痛。

72腰痛的常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长期腰肌劳损长期从事站立操作工作(诸如纺织、印染、理发、售货等)者,由于持续站立,腰部肌腱、韧带伸展能力减弱,局部可积聚过多的乳酸,抑制了腰肌的正常生理代谢,可导致腰肌劳损而引起腰痛。经常抬背重物,腰部负担过重,易发生脊椎侧弯,造成腰肌劳损而出现腰痛。2、泌尿系统疾病女性生理方面的特点,容易发生泌尿系感染;急、慢性肾盂肾炎所致者亦多见,表现为腰部酸胀疼痛,严重者沿输尿管放射至会阴部。除泌尿系统感染外,泌尿系结石、结核等疾患,亦会引起腰痛。3、性生殖器官疾病女性的生殖器官在一生中要行经400次左右,还负担着怀孕、分娩等使命,有的妇女还经历流产、节育手术等,故生殖器官炎症的发病率较髙,如输卵管炎、盆腔炎等,这些炎症容易并发腰痛。子宫后倾、后屈也是女性腰痛的原因之一。子宫肌瘤、子宫颈癌、卵巢囊肿等严重生殖器官疾患,都会引起压迫性牵连性腰痛。4、受凉5、孕期及产褥期劳累怀孕期间,随着胎儿逐渐长大,孕妇腰舐及盆腔各关节韧带松弛,致使身体重心前移,为了保持身体平衡,腰部多向前挺起,若不注意休息,则易引起腰痛。妊娠期间,胎儿发育需要充足的钙、磷等营养物质,若膳食中摄人量不足,可造成孕妇骨质软化脱钙,亦会引起腰痛。产褥期出血过多,或劳动过早、过累等,也可造成腰痛。6、腰椎病变多见于老年妇女,随着年龄的增长,腰椎神经的压迫症状也会随之增多。因退行性病变引起的假性脊椎滑脱是较常见的ー种病变,容易引起腰椎管狭窄,压迫脊髄和神经根,导致腰痛和下肢放射痛,往往是因骨质疏松所致的椎体塌陷性骨折。老年人的骨赘形成可引起脊椎僵硬,也可导致持续性腰痛。另外,更年期妇女由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也可引起腰痛,其特点是晨起重而活动后减轻。还有月经不调、痛经或情绪危机等因素,也易发生腰痛。(二)病因病机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的名著《备急千金要方》卷五十九《腰痛第七》日:“凡腰痛有五:一日少阴,少阴肾也。十月万物阳气皆衰,是以腰痛。二日风脾,风寒着腰,是以腰痛。三日肾虚,役用伤肾,是以腰痛。四日暨腰,坠堕伤腰,是以腰痛。五日取寒眠地,为地气所伤,是以腰痛。痛下止,引牵腰脊,皆痛。”腰痛可因感受寒湿、湿热,或跌仆外伤,气滞血瘀,或肾亏体虚所致。其病

73理变化常表现出以肾虚为本,以感受外邪、跌仆闪挫为标的特点。临证首先宜分辨表里虚实寒热。大抵感受外邪所致者,其证多属表、属实,发病骤急,治宜祛邪通络,根据寒湿、湿热的不同分别施治。由肾精亏损所致者,其证多属里、属虚,常见慢性反复发作,治疗以补肾益气为主。(三)症候表现1、肾虚寒湿证主要表现:腰部冷痛重着,转则不利,静卧不减,阴雨天加重,舌苔白腻,脉沉。2、肾气阴虚证主要表现:腰痛而酸软,喜按喜揉,足膝无カ,遇劳更甚,卧则减轻,常反复发作,舌红苔少,脉沉细或细数。ハ、骨痛(骨质疏松症)(一)概述骨性疼痛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病症,以腰背腿痛多见,占全部骨性疼痛的70%〜80%。目前,全世界约有2亿人患骨质疏松症,其发病率已跃居世界各种常见病的第7位⑺,骨质疏松症已被公认为严重的社会公共健康问题。骨质疏松是国外骨科专家在19世纪提出来的,但人们对骨质疏松的认识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而逐渐深化。早年一般认为全身骨质减少即为骨质疏松,美国大多数骨科专家则认为老年骨折为骨质疏松。直到上世纪90年代骨质疏松才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并得到世界各国医学界的公认,目前认为,骨质疏松症是ー组全身性的骨骼疾病,其特征是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致骨脆性增加,极易发生骨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把骨质疏松症定义为‘’以骨强度下降而易于骨折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每年的10月20日为“国际骨质疏松日”。骨质疏松系骨代谢障碍的ー种全身性骨骼疾病,依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继发性骨质疏松。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除年老和绝经外无其他原因,可分为退行性骨质疏松症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退行性骨质疏松症又可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是指由某些疾病或药物病理性损害骨代谢所诱发的骨质疏松属于继发性骨质疏松,如代谢性疾病、内分泌疾病、结缔组织疾病和影响骨代谢的药物等引起的骨质疏松,可由一种致病因素或多种致病因素引起。在西方,每4名妇女或每8名男性中就有1名罹患此病。我国60〜69岁的老年女性的骨质疏松症发生率高达5〇%〜70%,老年男性为30%。在华北、华东、华南、西南以及东北5大区对40岁以上5602位汉族人口的调査结果显示,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12.4%(男性为8.5%,女性为15.7%):骨量减少发生率为15.8%⑻。

74目前认为导致骨质疏松的原因很多,钙的缺乏是被大家公认的因素。降钙素以及维生素D的不足也很重要。然而,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对骨质疏松症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证实,人体的正常环境是弱碱性,即体液的pH值维持在7.35〜7.45之间时,就是健康的。可是,因为饮食、生活习惯、周围环境、情绪等的影响,人的体液很多时候都会趋于酸性,尤其是在人体摄人大量高

75蛋白、高糖分时,出于本能,为了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身体就会动用体内的碱性物质来中和这些酸性物质。而体内含量最多的碱性物质就是钙质,它们大量存在于骨骼中。那么,在大量进食酸性食物的时候,身体就会自然地消耗骨骼中的钙质以中和血液的酸碱性,维持酸減平衡。因此,酸性体质是钙质流失、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1、疼痛疼痛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病症,以腰背腿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由正中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则疼痛加剧,日间疼痛减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2、身长缩短、驼背身长缩短、驼背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屈加剧,形成驼背,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致使膝关节挛拘显著。3、骨折骨折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4、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二)病因病机祖国医学无“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历代中医文献对骨病的描述与记载甚为丰富,有骨痿、骨枯、骨痹、骨蚀、骨极、历节等,若根据其所述临床症状及发病机制,骨质疏松症与骨痹、骨痿等描述颇为相似,认为骨质疏松症的病变部位在骨,根据中医“五体”学说,骨乃肾所主,肾气是否充足和骨以及骨髓的生长发育有密切关系,肾虚则不能生髓,骨得不到充分的营养自然会出现骨痛、骨痿或容易骨折闻。现代研究发现,肾虚时下丘脑ー垂体ー性腺轴功能减退,性激素水平下降,引起成骨功能下降,单位体积内骨组织含量减少,发生骨质疏松症。这些都表明,肾虚是骨质疏松症骨痛的主要原因。肾之阴阳平衡、气血充足与骨之强壮息息相关,因为肾乃先天之本,为精藏之所,而精可生髓,骨髄为生骨养骨之物,且肾寓一身之元阳元阴,可温煦周身脏腑组织,熏泽骨体,是筋骨强壮的根本所在。故肾精亏虚,则骨髓生化乏源,第70页骨髓空虚,骨骼失养而发为本病;若肾阳衰微,不能温煦,骨体失于熏泽,亦可发为本病。(三)症候表现1、肾精不足证主要表现:周身骨痛,骨骼变形,腰膝酸软,筋脉拘急,消瘦憔悴,步履蹒跚,

76反应迟钝,中年人则表现为早衰,出现发落齿摇,阳痿遗精,耳鸣耳聋,健忘,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2、肾气阴虚证主要表现:腰背四肢关节疼痛,四肢无カ,肌肉痿软,昼轻夜重,骨骼变形,活动不利,面色苍白,ロ淡,自汗,面浮肢肿,夜尿增多,少气懒言,肠鸣腹痛,便滝,舌淡胖嫩,苔白或水滑,脉弦沉无カ或迟细。九、牙齿松动(牙周病)(一)概述牙齿松动大多是成年人长期牙周病的主要临床症状。牙周病是口腔中最常见的疾病,成年人中患病率高,牙周病给人造成极大的痛苦,损害健康,影响生命质量。现代医学证明,患牙周病后,轻者牙龈发炎、出血、疼痛、口臭,重者牙周组织被破坏,使牙齿与牙龈分离,导致牙齿松动移位,牙齿酸软,咀嚼无カ,甚至脱落,而且还可以诱发许多疾病,如风湿病、抑郁症、心脏病、血液病等。现代医学认为牙齿松动的原因,除了极少是受外力撞击引起外,大多是由牙周病牙龈萎缩引起。年老性牙龈营养性萎缩可造成牙齿松动,严重者则是牙齿脱落,这从医学角度来说属于牙龈的营养性或牙周病严重引起的萎缩,但最终都归根为牙龈本身没有营养供给而造成萎缩,引起牙齿松动。(二)病因病机明・《景岳全书》:“肾虚而牙病者ーー盖齿为骨之所终。”《直指方》认为:“肾衰则齿豁,精盛则齿坚,虚热则齿动。”《普济方》:“齿脱落也,由肾气虚衰,骨髓里损,不能侵润也。”肾主骨,齿为骨之余,精髓之所养,肾虚则齿浮,肾火上炎则齿佣。机体的齿、骨、发的生长状态是观察肾中精气的外在表现,是判断机体生长、发育状况、衰老程度和疾病的客观标志。牙周病迁延难愈、牙齿松动的基本根源在于长期积累的肾虚髄亏,以致牙周免疫防线失效,牙龈萎缩,骨第71页

77质流失。因此,根据中医理论辨证,牙周病的牙齿松动当从肾论治。牙龈发炎、出血、红、肿、热、痛、松动及口臭,均为肾阴虚、火热毒邪外侵所致,或二者兼而有之。“不荣则痛,不通则痛”,故治疗当以滋补肾阴为主,兼以必要的淸热解毒之品,合以活血、补血、止血的药物。牙齿松动移位,牙齿酸软,咀嚼无カ,齿龈分离,甚至脱落,均属肾精不足之象。治疗当以补肾益精、固齿健龈为主,通过补肾益髄、活血解毒之法,可以疏通牙周血液微循环,增强机体免疫力,增加骨质密度(促进牙齿钙化),恢复牙周组织和牙槽骨生理功能,最终达到固齿保龈的目的。(三)症候表现1、肾精不足证主要表现:牙齿松动,咀嚼无カ,牙齿松动移位,牙齿酸软,咀嚼无カ,腰膝酸软,消瘦憔悴,步履蹒跚,反应迟钝,发落健忘,阳痿,遗精,耳鸣耳聋,健忘,舌淡红,苔少,脉沉细。2、肾气阴虚证主要表现:牙齿松动、酸软、无カ,咀嚼无カ,腰背四肢关节疼痛,活动不利,面色苍白,ロ淡,自汗,面浮肢肿,夜尿增多,少气懒言,肠鸣腹痛,便澹,舌淡胖嫩,苔白或水滑,脉弦沉无カ或迟细。十、闭经(一)概述闭经是妇科常见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凡女性年满18岁或第二性征发育成熟2年以上,仍无月经来潮者称为原发性闭经;若曾有规则的月经来潮,但以后因某种病理性原因而致月经停止6个月以上者称为继发性闭经。此外,因生殖道闭锁而致闭经的称为假性或隐性闭经。根据女性解剖-生理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子宫性、卵巢性、垂体和下丘脑性闭经。中医学经典文献《黄帝内经》中有“经闭”、“不月”和“月事不来”等记载。中医和西医都称其为“闭经”。本病治疗难度较髙,属难治之症,如多囊卵巢综合征、产后大出血导致的希恩(席汉)综合征、人流手术后等都可导致闭经。另有溢乳性闭经、肥胖性闭经、厌食性闭经、结核性闭经和药物性闭经等。(二)病因病机本病的病因病机比较复杂,可分虚、实两种。虚者精血不足,血海空虚,无血可下;实者邪气阻,脉道不通,经血不得下行。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的名著《景岳全书・妇人规》用“血枯”和“血隔”区分闭经之虚实,并指出“血滞者可通,血枯者不可通”的治疗原则。1、肝肾不足

78由于禀赋不足、房劳多产、久病等伤肝肾而致冲任亏虚,精血不足,经血不得下行。2、气血虚弱劳伤心脾或大病、久病失血等致冲任亏虚,血海空虚,无血可下。3、明虚血燥素体阴虚或久病伤阴,阴虚血燥或精亏阴竭,导致冲任亏损,精血不足,血海不足,无血可下。4、气滞血瘀七情内伤,气血瘀滞,外感、内伤寒凉,或经、产受寒,寒凝血脉,冲任不通而致闭经。5、痰湿阻滞肥胖之人,多痰多湿,或脾虚失运,湿聚成痰,痰湿阻络而致闭经。(三)症候表现1、肾气不足证主要表现:年逾18岁尚未行经,或月经初潮较晚,周期延后,量少,经色淡或暗,质稀,逐渐发展至闭经。面色淡白或晦暗,或伴腰酸腿软,头晕耳鸣,夜尿频多,大便时干时稀,或四肢不温,体乏少气,舌淡苔白,脉沉细或沉迟。2、肾精亏虚证主要表现:月经周期延后,量少,色淡红,无血块,渐至闭经,头晕目涩,腰膝瘫软,足跟作痛,白带清稀,或阴道干涩,或失眠健忘,舌质偏红或淡红,苔薄黄,脉沉细弱。3、肾气阴两虚证主要表现:月经后期,量少,渐至闭经,形体瘦削,两颗潮红,五心烦热,盗汗,或者骨蒸劳热,或咳嗽唾血,口干咽燥,舌质红,苔少,脉细数无カ。十ー、更年期综合征(一)概述更年期指妇女从生殖期过渡到非生殖期的年龄阶段,历时10-20年,在此期间,由于卵巢功能减退,下丘脑ー垂体ー卵巢轴平衡失调而出现ー系列症状,临床表现为血管舒缩症状(潮热出汗),情绪改变,感觉异常,骨关节肌肉痛,眩晕,月经紊乱,疲乏,睡眠障碍,注意力难于集中等,称为“更年期综合征”。针对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方法很多,最根本的目的应能缓解症状,并能早期发现,有效预防骨质疏松动脉硬化等老年性疾病。在中医学上,本病又称“经断前后诸证”。本病在古代医籍中未见专门的论述,也无这ー病名,其症状散见于“月事不来”、“经断复来”、“脏躁”、“郁证”的常见病症中。20世纪60年代,全国中医药学界根据中医妇科临床诊治的需要,统一认识,共同将此病命名为“经断前后诸证”。

79现代医学认为,大多数妇女由于卵巢功能减退较缓慢,机体自身的生理调节和代偿足以适应这种变化,或仅有轻微症状;少数妇女由于机体不能很快适应,症状比较明显,但一般并不需特殊治疗;极少数妇女临床症状严重,甚至影响生活和工作,则需要药物治疗。更年期综合征虽然是由于卵巢功能衰退所致,但发病率的高低与个人经历和心理负担有直接关系。对于心理状态比较敏感的更年期妇女来说,生理上的不适更易引起心理上的异常应激变化,于是出现了各种更年期症状。因此,注意心理调适十分重要。(二)病因病机本病发生在绝经前后,《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妇女七七之年(45〜55岁左右)经断前后,先天肾气渐衰,天癸将竭,任脉虚,太冲脉衰,精血不足,引起机体阴阳失于平衡,或肾阴不足,阳失潜藏,阴虚火旺:或肾阳虚衰,虚寒内生;或阴虚日久,阴损及阳,阳虚日久,阳损及阴,肾阴阳两虚,进而出现一系列脏腑经络气血功能紊乱的临床表现。总之,更年期综合征是因肾气渐衰,冲任亏虚,天癸将竭,精血不足,阴阳平衡失调,加之素体因素的影响,脏腑气机失于调节,从而导致本病的发生。因此,肾虚是致病的基础,诸脏腑功能调节失常是该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三)症候表现1、肾阴虚证主要表现:经断前后,头晕耳鸣,潮热出汗,烦躁激动,腰酸腿痛,心择失眠,月经紊乱,经色鲜红,或伴有皮肤干燥,瘙痒,ロ干,便干,漫黄,舌质红,少苔,脉细数。2、肾阳虚证主要表现:经断前后,精神萎靡,浮肿疲乏,腰酸背痛,怕冷,自汗,腹胀,便澹,夜尿频,月经量多,经色淡暗,舌体胖,舌质淡,舌苔白,脉沉细无カ。3、肾阴阳两虚证主要表现:经断前后即见头晕耳鸣、烘热汗出、烦躁失眠等肾阴虚证,又可见精神萎靡、浮肿疲乏、腰酸背痛、怕冷、自汗、腹胀、便ラ唐、夜尿频、腰酸腿痛等阳虚证,舌体胖,舌质淡,舌苔白,脉沉细无カ。十二、慢性疲劳综合征(亚健康状态)(一)概述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一项全球性调查表明,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患有疾病的人占20%,而75%

80的人则处于亚健康状态。亚健康(sub-health)又称第三状态,也称灰色状态、病前状态、亚临床期、临床前期、潜伏期等,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无临床症状或症状轻微、但已有潜在的病理信息。其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为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fatiguesyndrome,CFS)“”。现今社会,随着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拼搏意识的增强,人们的脑カ、体力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在临床内科上,以疲劳乏カ为主诉的患者日趋增多,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虽然,慢性疲劳综合征未见有近期生命危险,但其长期虚弱性身心疲劳,可能逐渐地影响患者日常工作以及降低其生活质量。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是20世纪80年代被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正式命名的,其内容包括以下3个方面皿:1、持续或反复出现的原因不明的严重疲劳,病史不少于6个月,且目前患者职业能力、接受教育能力、个人生活及社会活动能力较患病前明显下降,体息后不能缓解;2、同时至少具备下列8项中的4项:①记忆カ或注意力下降,②咽痛,③颈部僵直或腋窝淋巴结肿大,④肌肉疼痛,⑤多发性关节痛,⑥反复头痛,⑦睡眠质量不佳,醒后不轻松,⑧劳累后肌痛。3、排除下述的慢性疲劳:①原发病的原因可以解释的慢性疲劳,②临床诊断明确,但在现有的医学条件下治疗困难的ー些疾病持续存在而引起的慢性疲劳。国外临床医学的流行病学统计调查研究表明,有些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发病于流感后,并发现了其伴有病毒感染的证据,如体内查出相关病毒,出现相应抗体以及出现低热畏寒、咽痛、淋巴结肿痛、肌肉酸痛等流感样症状。还有调査研究表明,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在发病前较正常对照者存在显著的负性生活事件;患者多有过敏史、遗传倾向等。因此,现代医学认为,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病与病毒感染、心理社会因素导致的精神应激、不良的生活起居习惯(如脑カ及体力的超负荷运转)、饮食不节制或不规律、睡眠节律紊乱、个人体质问题等有关。另外,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生机理可能跟免疫与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失调有关。我国尚无专门针对CFS的规范的大规模调查,但ー些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CFS在人群中有较高的分布,尤其是脑カ劳动者中,CFS更为普遍。例如2001年袁苹等]⑹对向一些杂志寻求心理咨询的读者发放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23名被调查对象中符合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FS诊断标准(1994)的有202名。(二)病因病机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症状表现常见于中医学“头痛”、“失眠”、“心悸”、“郁证”、“眩晕”和“虚劳”等病症之中。中医认为,心、肝、脾、肾的生理病理特点与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关系密切,其病理机制主要在于劳累过度、情志内伤或复感外邪,致肝、脾、肾的功能失调。1、脾中医学的脾与躯体疲劳症状的产生有直接联系。因为脾为后天之本,其生理功能为主运化、主升

81清、主肌肉及四肢,与机体水谷精微物质的消化、吸收、转输、利用以及肌肉的形态、运动能力有关。如果各种不同的原因导致脾失健运,就会引起气血化源不足或受阻,使肌肉失养或湿邪困阻四肢。这是慢性疲劳综合征病人出现四肢困倦、乏力的主要原因。此外,外感、情志或烦劳等原因均会导致脾气虚弱,使气血化生不足,不仅四肢和肌肉得不到濡养,而且可进ー步影响精血的化生,使肝肾功能不足加重,筋骨失养,导致疲劳的进ー步加重。2、肝肝脏功能失调是产生疲劳的重要原因。肝为罢极之本(罢极,即指耐受疲劳之意),主筋,若筋力不健,则运动不利,就易出现疲劳。同时,肝与病人的脑カ疲劳及情绪改变也密切相关。肝在五脏中有着重要地位,肝脏的功能主要为主疏泄与藏血,尤以疏泄功能为重。肝脏的生理特性是主升发,喜调达而恶抑郁,并通过调畅周身气机,使气机的升降出人运动协调平衡,从而维持各脏腑器官功能活动的正常。肝在调畅气机的基础上,还有疏通血脉、通调水道、疏泄胆汁、助脾胃运化、协调呼吸等功能。若肝的疏泄失常,就会产生气滞、血瘀、出血、水液输布代谢失常等病理变化,所以古人有“气为百病之长”、“一有拂郁,百病丛生”之说。肝与情志关系密切,肝主疏泄,调节情志。肝藏魂,主疏泄,调畅气机。肝气郁滞,情志不畅,神魂不安,则会出现精神抑郁、闷闷不乐、兴趣减少、易激惹、失眠、多梦等。目前,中医和西医的研究都表明,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生、发展与各种社会心理因素导致的精神应激,即情志不畅有很大的相关性。慢性疲劳综合征病人在发病后,尤其是伴有慢性疾病者,多数伴有情绪异常。在实践中也可见到,如果应用养肝柔肝、肝气调畅法,不仅有利于病人情绪的改善,而且可缓解其应激反应,即提髙机体对不良情绪刺激的耐受性,还能增加病人对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防止疾病的进ー步演变。这正如某位著名中医学家所言:“一旦情志过极,虽有伤脾、伤心、伤肾等之异,但总以气机紊乱失调为主,则首先病及于肝。”3、心在充满竞争的当今社会,脑カ应用过度即心思过劳过用,对于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生有很大的影响。而心主神明,其与大脑记忆关系密切。因此,神明过劳可直接损伤心脑元气,导致脑カ的衰弱,使记忆、思维发生异常,明显表现出记忆カ下降、健忘、集中注意力困难、用脑不能持久、思维困难等脑カ的疲劳;抑郁、急躁、焦虑、烦闷等情志改变;还有失眠、嗜睡等睡眠的紊乱。这些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异常表现,属中医狭义的“神异常”的范畴。在中医理论中,人正常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是在五脏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而心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心气不足、心神失养是引起记忆减退、遇事善忘、不能集中注意力做事、稍用脑则感到疲劳等脑カ衰弱表现的主要原因。心藏神,实邪内扰,或心神失养而神舍不宁,则会出现惊悸、失眠、心中烦闷不安等。4、肾

82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气阴两虚则困倦多寐;肾阳虚弱,则乏カ嗜卧。如劳累、房劳过度,暗耗肾精,或虚火妄动,心肾不交,则可导致不寐多梦等。而肾气阴两虚的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多伴有手足心微热、汗出怕冷、头痛咽痛、腰膝酸软、肌肉无カ、食欲不振等症。总之,慢性疲劳综合征主要是各种原因导致心、肝、脾、肾受累及气血阴阳失调而成。临床上,以虚证及虚实夹杂证多见。虚证主要是阴阳失调,气血不足,脏腑器官失养,进而出现体力及脑カ的虚弱、疲劳;实证主要是脏腑功能失调,导致外感邪气,气郁、痰湿、湿热内阻,使机体出现倦怠感及其他兼夹症。(三)症候表现1、肾气阴两虚证主要表现:神疲乏カ,少气懒言,口苦咽干,或伴咽痛,头晕目眩,心悸自汗,潮热盗汗,手足心热,腰膝酸软,耳鸣,尿频便结,舌红少苔,脉细数无カ。2、肾阳虚证主要表现:面色苍白无华,精神萎靡,倦怠无カ,少气懒言,头晕眼花,心悸,失眠多梦,指甲色淡或月经量少,四肢疲乏,体困欲卧,记忆カ减退,食少纳呆,大便干结,小便清长,舌质淡红,苔白,脉细弱无カ。十三、遗尿(一)概述小儿遗尿病(nocturnalenuresis,NE)临床上多指5岁或5岁以上小儿夜间不能从睡眠中醒来而发生无意识的排尿,即俗称“尿床”。据国外统计,5岁儿童NE占15%,随年龄增长,患病率逐年下降1〇%〜15%,到15岁时,NE占2%~5%,成人以后仍有2%〜4%的患者遗尿。小儿遗尿可影响患者自尊心与自信心,引起注意力不集中、焦躁、多动空想与幻觉等心理异常,进而使体质下降、易罹患心脏、内分泌和变态反应性疾病。本病如经久不愈,可迁延至成年,严重影响患者的精神和生活,最终导致人格障碍1⑵。是目前严重威胁儿童身心健康的疾病之一。目前西医治疗遗尿症常用盐酸丙米嗪、山葭若碱、遗尿丁、盐酸阿替丁等,但有一定毒副作用,且停药后易复发。中药治疗小儿遗尿有独特优势,通过中药ロ服、针灸、穴位注射、穴位敷贴、捏脊、铺灸疗法及理疗等多种方法,可从整体上对小儿进行调整。小儿遗尿病是由多种病因而非单ー病因引起的疾病。过去曾认为心理因素是主要病因,现在的观点有所改变,认为其是由体质因素导致,心理因素是果不是因。目前常见病因有如下几种:

83遗传因素,发育迟缓,神经内分泌因素,尿动カ学因素,精神、心理因素,其他器质性病变的影响(临床研究发现隐性脊柱裂是引起小儿遗尿病的主要因素之一)1131〇(二)病因病机中医认为,遗尿与小儿的脏腑功能发育不完善有关,特别是与膀胱和肾的功能失调有关,其中尤以肾气不足,膀胱虚寒为多见。脾、肺、肝的病变也可引起。1、肾虚肾为人体生命的根源,为先天之本。肾阳气足可温暖膀胱,行气化水,膀胱固摄有权,开合有度;肾阳气虚则命门火衰,阴气极盛,下焦亏虚,则遗溺失禁;肾阴虚则心肾不交,寐不安宁,心躁易怒;肾气虚则骨骼不健,骨不生髓则脑不健养,生长缓慢或胖而不壮,智力低而笨拙。2、脾虚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健旺,自可制水,升清降浊。脾气虚则水谷运化无カ,气血生化无源而不能涵养先天之本,致肾虚而遗尿。3、肺虚肺主气,又为水之上源,具有宣通肃降的功能,如肺气虚则肺失宣降,水液运行泛滥致膀胱失约而自遗;若肺气虚则水道制约无权,所谓“上虚不能制下”。《杂病源流犀烛・遗溺》说;“肺虚则不能为气化之主,故溺不禁也。”若加上患儿素有痰湿内蕴,入睡沉迷不醒,呼叫不应,常可遗尿。4、肝经郁热肝主疏泄,肝之经脉循绕阴器,抵少腹。肝经郁热,火热内迫,疏泄失司而致膀胱自遗。(三)症候表现1、肾气不足证主要表现;睡中遗尿,甚者一夜数次,尿清长而频多,熟睡不易唤醒,面白神疲,腰腿酸软,记忆カ减退或智力较差,舌淡苔少,脉细。2、肾阳虚弱证主要表现:病后体虚,睡中遗尿,尿频而量少,面白少华,神疲乏カ,食欲不振,大便时澹,自汗眠差,舌质淡胖,舌苔薄白,脉细软无カ。十四、瓶闭(前列腺增生症)(一)概述癖闭主要是由于肾和膀胱气化失司而导致尿量减少,排尿困难,点滴而出,甚则闭塞不通的ー

84种疾患。病情轻者小便不利,点滴而短少,称为癘;重者点滴皆无,称为闭。癖闭有虚实之分,实证多因湿热、气结、瘀血阻碍气化运行;虚证多因中气、肾阳亏虚而气化不行。癖闭之名,首见于《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及《灵枢•本输》称为“闭癖”。《类证治裁•闭膵遗溺》日:“闭者小便不通,癘者小便不利。”凡小便排出甚少或完全无尿排出者,统称“癖闭”。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prostatichyperplasia,BPH)是老年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的常见病之一,而且发病率有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本病属中医的瘙闭范畴。本病常由于过度劳累,或感受寒冷,或情绪剧变,或贪食过量刺激性食物等,均可激发前列组织突然充血肿胀,压迫尿道,而导致尿潴留。以排尿困难小便频数甚或尿闭等下尿路梗阻症状为临床特点。湖南学者何清湖认为,肾虚血瘀是前列腺增生症的基本病机”1。(二)病因病机本病可由肺热壅盛、热结膀胱、水道阻塞、气虚、肝郁气滞、阴液不足、肾阳虚衰、转胞等所致。1、肺热壅盛,失于肃降,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则见小便点滴而下,或全然不通,并伴有呼吸急促、咽干、烦渴欲饮、苔薄黄、脉数等症。2、肝胆火热,热结膀胱,气化失调,则小便量少而热赤,甚至闭塞不出,小腹急满胀痛,渴不多饮,舌苔黄,脉数。3、败精瘀血阻塞水道,则见尿闭不出,或滴沥而下,舌见瘀点,脉细涩或细数。治宜行瘀散结,通利水道。4、年老体弱或久病体虚,肾气虚衰,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气不化水,是以“无阳则阴无以化”,而致尿液不得出。(三)症候表现1、肾气阴两虚证主要表现:小腹坠胀,时欲小便而不得出,或量少而不畅,精神疲乏,腰膝酸软,食欲不振,气短而语声低细,手足心热,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数。2、肾阳虚衰证主要表现:小便不通,或点滴不爽,排出无カ,面色发白,畏寒怕冷,腰膝冷痛,舌质淡,脉沉弱。十五、水肿(一)概述水肿,是指体内水液潴留,泛溢肌肤,引起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水肿是全身

85气化功能障碍的ー种表现,与肺、脾、肾、三焦各脏腑密切相关。依据症状表现不同而分为阳水、阴水两类,常见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肺心病、肝硬化、营养障碍及内分泌失调等疾病。阳水多有风邪外袭,水湿浸渍;阴水泛指虚证水肿。《素问・水热穴论》日:“故肺为喘呼,肾为水肿,肺为逆不得卧,分为相输,俱受者水气之所留也。”古代又称水、水气、水病。《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等数种。亦以五脏分类,分心水、肺水、肝水、脾水、肾水等。后世又分为阳水、阴水两类。《丹溪心法・水肿》日:'’若遍身肿,烦渴,小便赤涩,大便闭,此属阳水,先以五皮散或四磨饮,添磨生枳壳,重则疏凿饮。若遍身肿,不烦渴,大便滝,小便少不涩赤,此属阴水,宜实脾饮或木香流气饮。”水肿与脾、肺、肾三脏关系密切。《景岳全书・水肿论治》日:“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水不归经,则逆而上泛,故传人脾而肤肉浮肿,传入肺,则气息喘急。”《金匮要略》论水肿的治疗原则为:“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其汗。”实证多为外邪侵袭、气化失常所致,治宜祛邪为主,用疏风、宣肺、利湿、逐水等法。虚证多为脾肾阳虚、不能运化水湿所致,治宜扶正为主,用温肾、健脾、益气、通阳等法。(二)病因病机水肿的病因有内外二因。外因有风邪外袭,疮毒浸淫,水湿浸渍,而致肺失通调,脾气受阻;内因有饥饱劳倦,伤及脾胃,或久病房劳,伤及肾元,导致牌失传输,肾失开合,而成水肿。

861、风邪外袭,内舍于肺,肺失宣降,水道不通,以致风遏水阻,风水相搏,流溢肌肤;肌肤因痈疡疮毒,未能淸解消退,疮毒内归脾、肺,导致水液代谢受阻,溢于肌肤;水湿之气内侵,或平素饮食不节,多食生冷,均可使脾为湿困,失其健运,水湿不运而泛于肌肤;湿热久羁,或湿郁化热,中焦脾胃失其升清降浊之能,三焦为之壅遏,水道不通,而成水肿。2、饮食不节,劳倦太过,脾气亏虚,运化失司,水湿停聚不行而横溢肌肤;房劳过度,肾精亏耗,肾气内伐,不能化气行水,而致膀胱气化失司,开合不利,水液内停,形成水肿。(三)症候表现1、肾气阴两虚证主要表现: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皖腹胀满,纳减便滝,面色萎黄,手足心热,神倦肢冷,苔白腻或白滑,脉细数。2、肾阳虚衰证主要表现:面浮身肿,腰以下尤甚,按之凹陷不起,心悸,气促,腰部冷痛酸重,尿量减少或增多,四肢厥冷,怯寒神疲,面色灰滞或灰白,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或沉迟无カ。十六、喘证(一)概述喘证是肺气上逆,失于宣降,或肾失摄纳所致的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扇动,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ー种常见病证。呼吸困难为喘证的特征性证候,临床表现轻重不ー。轻者仅见呼吸急促,呼气吸气深长,一般尚能平卧。重者可见鼻翼扇动,张ロ抬肩,摇身撷肚,端坐呼吸,面唇发维。急发者多表现为呼吸深长费カ,以呼出为快,胸满闷塞,甚则胸盈仰息,声高痰涌,气喘与劳动及体位无关。缓发者多表现为呼吸微弱而浅表乏力,以深吸为快,声低息短,动则加重,气喘与劳动及体位明显相关。若病情危笃,喘促持续不已,可见肢冷汗出、体温和血压骤降、心悸心慌、面青唇紫等喘脱危象。(二)病因病机喘证常由多种疾患引起,病因很复杂,常见的病因有外邪犯肺、痰浊内蕴、第82页

87情志失调、久病劳欲等,致使肺气上逆,宣降失职,或气无所主,肾失摄纳而成。1、外邪犯肺外感风寒或风热之邪,未能及时表散,邪蕴于肺,壅阻肺气,肺气不得宣降,因而上逆作喘。2、痰浊内蕴凡急慢性疾患影响于肺,致肺气受阻,气津失布,津凝痰生;或脾失健运,痰浊内生,上干于肺,阻遏气道,气机不利,肃降失常,常为喘促发生的重要内因。3、情志失调情怀不遂,忧思气结,肝失调达,气失疏泄,肺气闭阻,或郁怒伤肝,肝气横逆乘于肺脏,肺气不得肃降,气逆而喘。4、久病劳欲久病久虚,体虚肺弱,咳伤肺气,肺气虚衰,气失所主而发生喘促。肺气不足,血行不畅,又可致气虚血瘀,致使喘促加重。若久病迁延不愈,由肺及肾,或劳欲伤肾,精气内夺,肾为气之根,司气之摄纳,故肾之真元伤损,根本不固,摄纳失常,不能助肺纳气,逆气上奔为喘。若肾阳衰弱,肾不化水,水邪泛溢,干肺凌心,肺气上逆,心阳不振,亦可致喘,表现虚中夹实之候。(三)症候表现1、肾阳亏虚证主要表现:喘促短气,气怯声低,喉有鼾声,咳声低弱,痰吐稀薄,畏寒怕冷,自汗畏风,极易感冒,舌质淡红,脉软弱。2、肾气虚证主要表现:喘促日久,气息短促,呼多吸少,动则喘甚,气不得续,小便常因咳甚而失禁,或尿后余沥,面青肢冷,舌淡苔薄,脉微细或沉弱。十七、泄泻(一)概述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病证,一般无脓血和里急后重。大便清薄而势缓者为泄,大便清稀如水直下而势急者为泻。因各种原因导致脾胃运化失常,或元气不足,脾肾虚衰,湿邪内盛所致。

88(二)病因病机病变脏腑主要在脾、胃和大小肠。其致病原因有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所伤及脏腑虚弱等,脾虚、湿盛是导致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两者互相影响,互为因果。1、急性泄泻因饮食不节,进食生冷不洁之物,损伤脾胃,运化失常;或暑湿热邪,客于肠胃,脾受湿困,邪滞交阻,气机不利,肠胃运化及传导功能失常,以致清浊不分,水谷夹杂而下,发生泄泻。2、慢性泄泻因脾胃素虚,久病气虚或外邪迁延日久,脾胃受纳、运化失职,水湿内停,清浊不分而下;或情志不调,肝失疏泄,横逆乘脾,运化失常,而成泄泻;或肾阳亏虚,命门火衰,不能温煦脾土,腐熟水谷,而致下泄。(三)症候表现1、肾气阴两虚证主要表现:形体消瘦,面黄肌瘦,手足心热,精神萎靡,肢体倦怠,不思饮食,食后泄泻,舌红苔少,脉虚弱。2、肾阳虚衰证主要表现:黎明泄泻,腹中雷鸣,脐部疼痛,痛连腰背,肢冷膝寒,五更泄泻,久而不愈,舌淡苔白,脉虚弱。十八、便秘(一)概述便秘是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导致大便秘结,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便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出不畅的病证。有些正常人数天才排便1次,但无不适感,这种情况不属便秘。便秘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类,急性便秘由肠梗阻、肠麻痹、急性腹膜炎、脑血管意外等急性疾病引起;慢性便秘病因较复杂,一般可无明显症状。按发病部位分类,可分为两种:1、结肠性便秘由于结肠内、外的机械性梗阻引起的便秘称为机械性便秘;由于结肠蠕动功第84页

89能减弱或丧失引起的便秘称为无カ性便秘;由于肠平滑肌痉挛引起的便秘称为痉挛性便秘。2、直肠性便秘由于直肠黏膜感受器敏感性减弱导致粪块在直肠堆积,见于直肠癌、肛周疾病等。习惯性便秘多见于中老年人和经产妇女。便秘,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它不是一种具体的疾病,而是多种疾病的ー个症状。便秘在程度上有轻有重,在时间上可以是暂时的,也可以是长久的。由于引起便秘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因此,一旦发生便秘,尤其是比较严重、持续时间较长的便秘,这样的患者应及时到医院检査,查找引起便秘的原因,以免延误原发病的诊治,以便及时、正确、有效地解决便秘的痛苦,切勿滥用泻药。(二)病因病机中医认为,便秘主要由燥热内结、气机郁滞、津液不足和脾肾虚寒所引起。1、燥热内结平时过食辛辣厚味,过服温补之品等,致阳盛灼阴;热病之后,余热留恋肠胃,耗伤津液;或湿热下注大肠,使肠道燥热,伤津而便秘,这种便秘又称为热秘。2、气机郁滞情志不舒、忧愁思虑、久坐少动、久病卧床等引起气机郁滞,致使大肠传导失职,糟柏内停,而成秘结,即所谓“气内滞而物不行”。粪便不结燥,但排出困难是此型的特点,所以又称为气秘。3、津液不足久病或产后,年老体衰,气血两虚;脾胃内伤,饮水量少,化源不足;病中过于发汗,泻下伤阴等。气虚则大肠转送无カ,血虚津亏则大肠滋润失养,使肠道干槁,便行艰涩,所以称为虚秘。4、脾肾虚寒年高久病,肾阳虚损,阳气不运则阴邪凝结;或素有脾阳不足,又受寒冷攻伐,而致脾肾阳衰,温照无权则寒凝气滞,肠道传送无カ,大便艰难,称为冷秘。(三)症候表现1、肾气虚证主要表现:虽有便意,大便不畅,临厕无カ努挣,挣则汗出气短,便后疲乏,面白神疲,体倦懒言,腰膝酸软,舌淡苔薄白,脉弱。2、肾阴虚证主要表现:大便干结,努挣难下,面色萎黄无华,头晕目眩,心悸失眠,潮热盗汗,腰膝酸软,耳鸣,舌淡苔少,脉细数。3、肾阳虚衰证

90主要表现:大便秘结,难以排出,腹中冷痛,四肢不温或腹中冷痛,拘急拒按,或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涩。十九、五迟五软(一)概述五迟、五软是小儿生长发育障碍的常见病证。五迟是指立迟、行迟、语迟、发迟、齿迟;五软是指头项软、口软、手软、足软、肌肉软,均属于小儿生长发育障碍病证。五迟以发育迟缓为特征,五软以痿软无カ为主症,两者既可单独出现,也常互为并见。多数患儿由先天禀賦不足所致,病情较重者预后不良;少数由后天因素引起者,若症状较轻,治疗及时者也可康复。西医学上的脑发育不全、智力低下、脑性瘫痪、佝倭病等,均可见到五迟、五软证候。(二)病因病机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较早,在隋代著名医家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中即有“齿不生”、“数岁不能行"、‘‘头发不生”、“四五岁不能语”诸候。清代《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将“五迟”列为ー门,叙证论方,即今之谓五迟证。五软证,在宋以前述证未详,也有与五迟证并论者。至明代著名儿科专家鲁伯嗣在《婴童百问・五软》始明确立名“五软其云:“五软者,头软、项软、手软、脚软、肌肉软是也。”明代著名医家薛己在《保婴撮要・五软》中将口软直接归入五软范围,云:“五软者,头项、手、足、肉、ロ是也。”明代著名医家徐春圃在《古今医统》提出:“五软证名日胎怯。”明代著名医家王肯堂的《证治准绳・幼科准绳・五软》还认为本证预后不良,“纵使成人,亦多有疾”,“投药不效,亦为废人”。综上所述,五迟五软的病因主要为先天禀赋不足,亦有属后天失于调养者。1、先天因素父精不足,母血气虚,禀赋不足;或母孕时患病、药物受害等不利因素遗患胎儿,以致早产、难产,生子多弱,先天精气未充,髓脑未满,脏气虚弱,筋骨肌肉失养而成。2、后天因素小儿生后,护理不当,或平素乳食不足,哺养失调,或体弱多病,或大病之后失于调养,以致脾胃亏损,气血虚弱,筋骨肌肉失于滋养所致。五迟五软的病机,可概括为正虚和邪实两个方面。正虚是五脏不足,气血虚弱,精髓不充,导致生长发育障碍。邪实是因产伤、外伤等因素,痰瘀阻滞心经脑络,心脑神明失主所致。肾主骨,肝主筋,脾主肌肉,人能站立行走,需要筋骨肌肉的协调运动。若

91肝肾脾不足,则筋骨肌肉失养,可出现立迟、行迟;头项软而无カ,不能抬举;手软无カ下垂,不能握举;足软无カ,难于行走。齿为骨之余,若肾精不足,可见牙齿迟出。发为血之余、肾之苗,若肾气不充,血虚失养,可见发迟或发稀而枯。言为心声,脑为赣海,若心气不足,肾精不充,髓海不足,则见言语迟缓,智力不聪。脾开窍于口,又主肌肉,若脾气不足,则可见口软乏カ,咬嚼困难,肌肉软弱,松弛无カ。(三)症候表现1、肾精不足证主要表规:筋骨痿弱,发育迟缓,坐立行走及牙齿生长均明显迟于正常同龄小儿,甚则四五岁后尚不能行走,面色不华,神倦无カ,喜卧懒动,头项软弱,抬头不稳或不能抬举;口软唇弛,咀嚼乏カ,常有流涎;手软下垂,不能握举;足软迟缓,不能站立;肌肉松弛,活动无カ;纳少神疲,面色无华,唇舌淡白,苔白或苔少,指纹色淡,脉沉迟无カ。2、肾气阴两虚证主要表现:出牙、坐立、行走迟缓,发稀易落,肌肉松弛,盗汗少寐,神情淡漠,囱门迟闭,头颅方大,甚者鸡胸龟背,肋骨串珠,肢体软弱,神情呆滞,智力迟钝,面色苍白或萎黄,形瘦神疲,倦怠乏カ,食少不化,唇甲色淡,舌淡苔白,脉细数无カ。

92二十、鸡胸龟背(佝偻病)(一)概述鸡胸、龟背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慢性营养缺乏性疾病,属于西医学“佝偻病”的范畴。本病是由于儿童体内缺乏维生素D,导致钙、磷代谢失常的ー种慢性营养性疾病,以正在生长的骨箭端软骨板不能正常钙化,造成骨骼病变为其特征。本病在冬春季较多见,3岁以内,尤以6〜12个月的婴儿发病率较高。北方地区发病率较南方地区高,工业性城市较农村地区高,人工喂养的婴儿发病率高于母奶喂养者。本病若治疗得当,预后良好;重者如失治、误治,易导致骨骼畸形,留有后遗症,影响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二)病因病机发病原因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喂养失宜,又久居室内,少见阳光,先后天俱不足,脾肾亏损而致病。本病病机主要是脾肾虚亏。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生化之源,肾主骨髄,脾主肌肉,若先天虚亏,后天喂养失宜,不能以母乳喂养,加上日照不足,均可引起气血虚弱,影响脾肾功能,以致骨髄不充,骨质疏松,成骨迟缓,甚至骨骼畸形。(三)症候表现1、肾气阴两虚证主要表现:烦躁盗汗,夜啼不宁,惊惕不安,甚者抽搐,多汗,发稀枕秃,因门迟闭,出牙延迟,坐立行走无カ,舌质淡,苔薄,脉细弦。2、肾精亏损证主要表现:面白多汗,四肢无カ,智力不健,语言迟发,齿生过缓,立迟行迟,卤门迟闭,头方肋翻,肋软骨沟,肋串珠,甚至鸡胸、漏斗胸,下肢弯曲,〇型或x型腿,舌淡少苔,脉细软无カ。二H一、耳鸣耳聋(一)概述耳鸣、耳聋是听觉功能异常的症状。耳鸣是指病人自觉耳内鸣响,有的像潮声,有的像蝉鸣声,或细或暴,实际上并不存在这种声音,但听觉的正常功能受第88页

93到妨碍;耳聋是指病人听觉不同程度的减退,甚至丧失,影响正常生活。耳鸣可以进ー步发展成耳聋;同时,耳鸣与耳聋常常一起出现,尽管症状上有所不同,但是,从“肾开窍于耳”的生理功能联系来看,显然与肾的关系至为密切,属于肾的病证中的ー种。(二)病因病机1、肾虚精亏此由两种情况造成:ー是素体亏损,或者恣情纵欲,肾精耗伤所致。耳为肾之外窍,内通于脑,肾精充足,耳窍得养,充涵于上则听觉正常,而精亏不能充养,则髄海空虚,发为耳鸣耳聋;ニ是劳倦过度,或者大病以后脾胃损伤,气血生化乏源,久则精血无以化生,不能充养,遂致脾之淸气不升,而见耳鸣耳聋。《明医杂著》说:‘‘若肾虚而鸣,其鸣不甚,其人多欲,当见劳怯等证。”因肾精亏损,不能上充于淸窍,以致耳鸣、耳聋日渐加重。肾主骨而生髄,脑为髄海,肾亏则髄海空虚,故头晕目暗,耳鸣耳聋。肾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肾亏相火妄动,干扰耳窍,故可见头晕目暗,耳鸣耳聋。2、风热上扰外邪侵人而致耳鸣耳聋,多由肾虚引起。肾与膀胱互为表里,外邪侵入足太阳膀胱经,内传于肾,以致耳鸣耳聋。《杂病源流犀烛•耳病源流》说:“有肾气虚,风邪传经络,因入于耳,邪与正气搏而卒无闻者,谓之卒聋,亦日暴聋。”又如《圣济总录・耳门》说:“久聋者,肾脏虚,血气不足,风邪停滞故也。”3、肝胆火盛肾水不足,水不涵木,复由情志抑郁,肝气失于疏泄,肝火偏亢,循肝胆之经上扰,而致耳鸣耳聋。《杂病源流犀烛•耳病源流》说:“有肝胆火盛,耳内蝉鸣,渐至于聋者。”4、痰火郁结肾气虚弱,形体肥胖,多食厚味,痰浊内生,上阻淸窍,易于化火,壅阻于±,故多见耳鸣耳聋。5、气虚瘀滞气血虚弱,精血不足,经脉运行不畅,瘀血阻滞。耳乃宗脉之所聚,经气不能上灌于耳,久则失聪、失润,于是产生耳鸣、耳聋。(三)症候表现1、肾精亏虚证主要表现:耳鸣如蝉,昼夜不息,安静时尤甚,听カ逐渐下降,失眠眩晕,腰膝酸软,ロ干咽燥,夜尿频多,发脱齿摇,舌红苔少,脉细弱。2、肾气阴两虚证

94主要表现:耳内常闻蝉鸣之声,由微渐重,以致听カ下降,伴虚烦失眠,头晕目眩,腰膝酸软,遗精早泄,手足心热,盗汗怕冷,食欲不振,舌质红而少苔,脉细数。二十二、须发早白(一)概述须发早白是以头发部分或全部变白为特征的病症,可分为先天白发与后天白发。先天性早老性白发病大都由于遗传造成,后天白发常始于两鬓和太阳穴处,白发数量由少到多,逐年发展,直至全头变白。极少数患者还会出现全身毛发相继变白的症状。(二)病因病机中医学基础理论认为,头发的生长与肾气和精血的盛衰关系密切。发为血之余,发的生机源于血,但其生机的真正根源在于肾,肾主藏精,精能化血,则毛发多而润泽。1、肝肾不足先天禀赋不足,肝肾素亏,或房事不节,损伤肾精,精不生血,血不荣发,肾不主发而变白。如《诸病源候论》曰:“足少阴肾经,气盛则发润而黑,若血气虚则发变白。”多见于少年或中年白发。2、气血两虚素体虚弱,或大病久病尚未康复,气血两虚,发失荣润而变白。如《内经》曰:“女子……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3、营血有热正值血气方刚之年,劳伤津血,血虚生热,虚热熏灼,须发失养而变白。如《儒门事亲》中载:“年少发白日落者,或白屑者,以血热而致也。”4、气滞血瘀

95平素多愁善感,性格急躁,容易激动,忧愁焦虑,使肝失条达,气滞血瘀,血不荣发而变白。我国历史上曾有伍子胥被困昭关时,头发一夜变白的故事。俗话说:“愁ー愁,白了头。”这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三)症候表现1、肾气阴两虚证主要表现:多发于中青年,或工作、生活过于劳累,少许头发根花白,兼有少许稀疏脱落,头发纤细暗淡,或脆弱易断,伴头晕眼花,盗汗怕冷,腰膝酸软,神疲乏カ,舌质红,苔薄而少,脉细数。2、肾精亏虚证主要表现:多发于中老年,或大病久病之后,头发花白渐至全部白发,兼有稀疏脱落,头发纤细无光泽,或脆弱易断,伴头晕眼花,耳鸣耳聋,腰膝酸软,不任作强,舌质淡红,苔薄白而少,脉沉细弱。二十三、脱发(一)概述脱发是一种以毛发稀疏脱落为主要特钮的一种皮肤病。临床上常见的有斑秃、多种原因所致的局限性脱发和弥漫性脱发等,如普秃、全秃。中医基础理论认为,头发的根源、生长、颜色与肾气、精血的盛衰关系密切,发为血之余,发的生长、营养源于血,但精血化生的真正根源在于肾,肾主藏精,精气充足则能化为血,血荣于发,则发根稳定,毛发茂密而润泽。现代临床医学认为,此病大多与精神过度紧张、工作、生活劳累、内分泌失调和自身免疫紊乱有关。(二)病因病机本病的发生多因精神刺激或阴血亏虚、气血两亏而致,故从以下四点加以阐述。1、情志不舒,血热生风平时工作劳累,受到精神刺激,心绪烦扰,心火亢盛,血热生风,发为血之余,风动则发落。2、阴血亏虚,发失所养素体肝肾虚亏,阴血不足,发为血之余,血虚不能荣养毛发则脱落。素体虚第91页弱,肌肤媵理不密,汗出当风,风邪乘虚而入,风盛血燥,发失所养而脱落。3、气血两虚,不能润发多因久病或产后等原因,气血渐虚,不能荣润头发则脱落。4、瘀血阻滞,血不养发多因久病或产后等原因,久病多瘀,瘀血不去,新血不生,互为因果,血不养发而脱发。

96(三)症候表现1、肾气阴两虚证主要表现:头发油亮光泽,发屑多见,经常脱落,日久头顶或两额角处逐渐稀疏,头痒,或兼有耳鸣,腰膝酸软,舌红苔少,脉细数。2、肾精亏虚证主要表现:病程日久,平时头发焦黄或发白,头发暗淡不泽,头屑较少,经常呈小片脱落,头顶或两额角处明显稀疏,失眠心烦,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无力,舌红苔少,脉沉细。二十四、健忘(一)概述健忘,古代医家的著作上又称“善忘”、“喜忘”、“多忘”。这是指中老年人记忆カ明显减退,遇事易忘的ー种病症。一般来说,常由肾亏、脾弱、心虚所致。由于肾为人身之根本,且藏精、主骨、生髓,故把健忘也归于肾虚病证的范畴。在西医上属痴呆范畴。(二)病因病机1、心肾不交大病之后,身体虚弱,亦可因起居失节,阴精暗耗,肾阴不上交于心,心火亦不下交于肾。如《辨证录》说:“肾水资于心,则智慧生生不息,心火资于肾,则智慧亦生生无穷……两不相交,则势必致而相忘矣。”心肾不交,心之神明不能下通于肾,肾之精华不能上达于脑,致脑海空虚,而遇事善忘;阴虚火旺,上扰神明,下动精室,故心烦失眠,时有健忘,头晕耳鸣。2、元神不充年老脏腑早衰,心肾不足,神明失聪。人之神宅于心,而心之精依赖于肾;第92页脑为元神之府、精髓之海,若神明失聪,精髄失养,则必善忘。肾主藏精,主骨生髄,髓通于脑。或为禀赋不足,或为重病大病之后,肾精亏乏,不能上充脑海以充养骨髄,故见腰膝酸软,骨软痿弱,步履维艰,恍惚健忘,精神呆滞。3、心脾亏损思虑过度,劳心劳神,心脾亏损,心主神志,脾志为思,久则损肾,而成健忘。4、痰瘀痹阻肝郁化火,肾阴被灼,炼液生痰;或者喜食肥甘,聚湿生痰,以致痰浊上蒙而多健忘。亦因瘀血内结,与痰交阻,伤及心肾,心神不宁,令人喜忘。(三)症候表现1、肾气阴两虚证

97主要表现:遇事善忘,腰腿酸软,记忆模糊,失认失算,头晕耳鸣,手足心热,心烦失眠,舌红苔少,脉细数。2、肾精亏虚证主要表现:恍惚健忘,神疲体倦,失认失算,精神呆滞,须发早白,牙齿松动,毛发脱落,腰膝酸软,骨软痿弱,步履维艰,舌淡苔少,脉沉细。二十五、视カ减退(-)概述双眼外观端好,无异常,自觉视カ渐降,昏渺蒙昧不清,为多种内障眼疾常见之症状。本节主要介绍由于肾虚引起的视カ减退的眼部疾患,如近视、远视、视疲劳等也可包括在内。(二)病因病机1、肝肾阴虚多因情志内伤或劳伤精血,以及年老、病久或热病伤阴所致。肝肾阴虚,阴精不上濡头目,常致头晕目眩,眼干涩不适。阴精不足,阳气有余,目中神光不能收敛,则致视远尚清,视近模糊。若神膏、精珠失于阴精护养,可变混浊而自视眼前黑花飞舞或视カ下降,眼珠混浊严重则不辨人物。肝肾阴精不养目系,可致眼珠隐病,转动时有牵引样物,视カ下降,亦可眼无不适,视カ渐降,以致失明。若肝肾阴虚,目失濡养,反受虚火侵扰,在外可致目痛羞明,抱轮微红,黑第93页

98暗生翳,日久不愈;在眼内可引起神水混浊,瞳神紧小或干缺不圆。2、肾阳虚衰多因年老、病久损伤真阳或禀赋不足,素体阳虚所致。肾阳虚衰,目中神光只能发越于近处,则视远不明。温煦和生化功能不足,目失温养,则可引起睛珠、神膏等渐变混浊,自视眼前黑花飞舞,甚至目暗不明。阳衰不能抗阴,亦可致入于阴暗处或黄昏后,或天之阴气转盛时,双目盲不见物。阳虚火衰,不能温化水液,膀胱气化不行,水液不能从小便排泄,则水邪上泛,溢于睑肤之间,可致胞睑浮肿,虚起如球;泛溢眼内则为眼底水肿;若水液大量渗积于视网膜下,则可引起视网膜脱离,严重损害视カ。3、肾精不足多因过劳伤精,久病伤肾,年老精亏或先天禀赋不足所致。肾精虚少,引起脏腑上注于目中的精气不足,瞳神失养,轻则视物昏花,重则睛珠变白,神膏变混,甚至通光玄府萎闭,以致失明。又目系上属于脑,若肾精亏虚,精不生髓,髄海不足,目系失于脑汁之濡养,则视物不淸,甚至目无所见。(三)症候表现1、肾气阴两虚证主要表现:视カ减退,眼干涩不适,眼前五星缭乱,瞳神紧小或干缺,瞳神淡白,睛珠混浊。全身可见头昏健忘,耳鸣耳聋,腰膝酸痛,失眠多梦,夜间ロ干,舌有裂纹而少苔,脉细数。2、肾精亏虚证主要表现:视カ减退,视物逐渐模糊,多见于胎患内障,眼珠小,以及发育不良所致的先天缺损,如虹膜缺损、眼底脉络膜缺损等。全身可见男子精少不育,女子经闭不孕,智力低下,或见早衰,发脱齿摇,健忘呆钝,动作迟缓,舌淡苔少,脉沉细。3、肾阳不足证主要表现;眼外观端好,自觉视物昏朦不清,夜视罔见,眼底可见视网膜水肿,渗出液难于吸收,视神经盘水肿。全身可见面色胱白,形寒肢冷,神疲乏カ,夜间小便多,舌体胖,苔薄白,脉沉细。若膀胱气化失职,可出现身肿面浮,小便不利。参考文献[1]肖相如主编.发现肾虚[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年.[2]MckinlayJB.Theworldwideprevalenceandepidemiologyoferectiledysfunction.IntJimpotRes,2000,suppl12,S6~S11.[3]FeldmanHA,GoldsteinIandMckinlayJB.Impotenceanditsmedicalandpsychosocialcorrelate:resultsoftheMassachusettsMaleAgingStudy.Jurol,1994,151(1),54—61.

99[4]刘德风,姜辉,洪铭等.近5年来中国11个城市门诊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的流行病学变化[J].中华男科学杂志,2009,15(8):724-726.[5]温晖.早泄的流行病学研究[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06,26(3):356-359.[6]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学会.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97.[7]戴如春,张丽,廖二元.骨质疏松的诊治进展[J].中国医刊,2008,43(4):4-6.[8]邱贵兴.骨质疏松性骨折ーー被忽视了的健康杀手[J].中华医学杂志,2005,85(11):730.[9]马俊岭,郭海英,阳晓东.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概况[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9B):1744-1746.[10]袁萍,梁伯衡.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特征[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3,30(2):70-74.[11]FukudaK,etal.[J].AnnInterMed,1994,121(12):953.[12]KanahesWY.EpidemiologyofchildhoodnocturnalenuresisinMalaysia[J].JPaediatricChildHealth,2003,39(2):118.[13]王颖,李兆坤.小儿遗尿中医药治疗近况[J].中医儿科杂志,2010,6(1):47-49.[14]何清湖.前列腺增生症肾虚血瘀病机探讨[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7(2):8,第五章常用补肾中药及现有中成药分析中医肾藏象理论认为,肾藏精,而精有先天后天之分,肾所藏之精决定了人的生老病死。肾所藏之精又化生为肾阴和肾阳,它们相互制约,相互依存,是各脏阴阳之根本,既协调肾脏本身阴阳的相对平衡,亦维持其它脏器阴阳的协调。这种阴阳平衡一旦被破坏,将出现ー系列的肾虚症状。现代医学提示肾脏有较强的代偿能力,中医认为肾所藏之精是在不断消耗的,同样的,只有当中医肾精亏虚到一定程度时,オ会表现出肾虚的症状。所以沈自尹院士提出,老年人肾虚是衰老引起的不可抗拒的生理过程,叫生理性肾虚;而中青年人出现肾虚症状就是ー种未老先衰,叫病理性肾虚。肾虚是自然衰老的必然结果,或者是长期的积累性损伤,而在不同社会阶段、不同的人、不同年龄段(时间)都会表现出不同的肾虚症状。我们根据不同的症状表现又将其分为肾精亏虚、肾阳虚、肾阴虚、肾阴阳俱虚和肾气虚。因此,在治疗上,更重要的是通过双向调节、恢复肾阴肾阳的平衡,达到阴阳协调。故中医说“阴成形阳化气阴平阳秘百病不生”。我们通过査找功能主治含“补肾”、或者是药品名称中含“肾”的中成药,发现约450个产品(不同剂型算ー个)。大致可分为偏补肾阳类、偏补肾阴类、补肾填精类(阴阳双补类)和补肾

100治病类(西医肾病、或其它病)。在介绍这些产品之前,觉得还是有必要介绍一下不同肾虚证型的常用中药。ー、常用补肾中药及其现代研究(一)温补肾阳药1、淫羊蕾为小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淫羊蕾的茎叶。性味辛、甘、温,入肝肾经。长于温肾阳,强筋骨,祛风湿,止痹痛,用于肾阳虚证与寒湿痹证。常用6-12克,大剂量可用至30克。《日华子本草》载淫羊蕾:“治一切风冷劳气,补腰膝,强心力,丈夫绝阳不起,女子绝阴无子,筋骨挛急,四肢不任,老人昏髦,中年健忘。”现代研究表明,本品主要有效成分为淫羊蕾总黄酮、淫羊蕾昔及多糖。此外,尚含有生物碱、留醇、卅ー烷及维生素E等。淫羊蕾能促进阳虚动物的核酸、蛋白质合成,并具有雄性激素样作用;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特别是对肾虚病人免疫功能低下有改善作用;能扩张外周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降低外周阻カ,增加冠脉流量;对脊髓灰质炎病毒及其他肠道病毒有抑制作用;还具有抗缺氧、镇静、抗惊厥及镇咳、祛痰作用。2、仙茅为石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仙茅的根茎。性温味辛,入肾经。长于温肾阳,补命火,兴阳道,固精气,缩小便,暖腰膝,祛寒湿,强筋骨,用于命门火衰、肾阳虚弱、寒湿痹证。常用3T0克。因其性燥,阴虚火旺者忌用。《本草正义》云;“仙茅是补阳温肾之专药,亦兼能祛除寒湿,与巴戟天、淫羊蕾相类,而猛烈又过之。”《本草纲目》云:'‘仙茅久服长生,其味甘能养肉,辛能养节,苦能养气,咸能养骨,滑能养肤,酸能养筋,宜和苦酒服之,必效也。”现代研究表明,本品含仙茅昔、苔黑酚葡萄糖甘、仙茅甘乙、仙茅素A、仙茅素B、仙茅素C及三个菠萝蜜烷型三菇皂昔元、十三个新皂昔。仙茅醇浸剂有抗高温、耐缺氧等适应原样作用以及镇静、抗惊厥、雄性激素样作用,并能增强免疫功能。仙茅有升高小鼠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的作用。3,巴戟天为茜草科多年生藤本植物巴戟天的根。辛、甘、温,入肝、肾经。功能补肾壮阳,强筋健骨,散寒除湿,用于肾阳不足、肾虚宫寒、寒湿痹证等。每用6-12克。阴虚火旺及小便不利者忌用。

101《本草汇》云:“巴戟天,为肾经血分之药,盖补助元阳则胃气滋长,诸虚自退。”《本草正义》云;“味辛气温,专人肾家,为鼓舞阳气之用。温养元阳,则邪气自除,起阴痰,强筋骨,益精,治小腹阴中相引痛,皆温肾散寒之效。”现代研究表明,根皮含植物留醇,根含蔥醍、黄酮类化合物、维生素C、糖类等。巴戟天有类皮质激素样作用及降低血压作用。巴戟天水煎液能显著增加小鼠体重、延长游泳时间,抑制幼年小鼠胸腺萎缩,升高血中白细胞数。4、蛇床子为伞形科植物蛇床的果实。性味辛、苦、温,有小毒,入脾、肾经。功能温补肾阳,燥湿止痒,杀虫,多用于肾阳虚之腰痛、阳疾、白带、阴痒等。煎服6T2克,亦可煎水外洗或坐浴。阴虚火旺者忌用。《本经逢原》云:“蛇床子不独助男子壮火,且能散妇人郁抑。”《本草经疏》云:“蛇床子苦能除湿,温能散寒,辛能润肾,甘能益脾,故能除妇人男子一切虚寒湿所生病。寒湿既除,则病去身轻,性能益阳,故能己疾,而又有补益也。”现代研究表明,本品含香豆精类成分蛇床子素、二氢化山芹醇等。另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左旋旅烯、茨烯、异缀草酸龙脑脂等。蛇床子有杀灭阴道滴虫的作用。对絮状表皮癣菌等有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有明显抑制作用,对新城病毒有一定抑制功能。有类性激素样作用,能延长小鼠的动情期,缩短动情间期,并能使去势鼠出现动情期。5、锁阳为锁阳科肉质寄生植物锁阳的肉质茎。性温味甘,入肝、肾经。长于补肝肾,助阳道,益精血,养筋骨,润肠燥,通大便。用于肝肾亏损及肾阳虚弱、血虚津枯证。每用5-15克,大剂用至30克。《本草蒙签》谓本品:“补阴血虚赢,兴阳固精,强阴益髓。”《本草衍义补遗》云:“大补阴气,益精血,利大便,虚人大便秘结者,吱之可代肉皮蓉,煮粥弥佳。不燥结者勿用。”6、补骨脂为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补骨脂的种子。性味辛、苦、温,人肾、脾经。具补肾壮阳、温脾止泻之功,用于肾阳虚所致之阳痪遗精、尿频遗尿、腰时冷痛;脾肾虚寒所致之水泻、赤白痢下、五更泻等。每用5-15克。阴虚火旺及大便燥结者忌用。《本草纲目》载本品:“治肾泄,通命门,暖丹田,敛精神。”《日华子本草》谓本品:“兴阳事,治冷劳,明耳目。”7、蛤蛤为脊椎动物壁虎科蛤蛤已除去内脏的干燥体。性味咸,微温,有小毒,入肺、肾经。其性主守,长于

102补肾助阳,补肺纳气,为肺肾双补之要药。用于肺肾亏损、肾不纳气、肾虚精亏等证。常用黄酒浸润焙干研末用,每次2-3克,开水或淡盐汤送服;亦可作丸散、酒剂,常用量6-9克,大剂量用20克。《本草备要》谓本品:“补肺润肾,益精助阳,治渴通淋,定喘止嗽,肺屡咯血,气虚血竭者宜之。”现代研究表明,本品含蛋白质、脂肪、丰富的微量元素和氨基酸,还有一定的胆固醇、正交硫、硫酸钙等。以小鼠前列腺、精囊、肛提肌的重量为指标,蛤蛎提取液具雄性激素样作用,其效カ较蛇床子、淫羊蕾、海马为弱;又能使小鼠交尾期延长,卵巢、子宫重量增加,与注射雌性激素相似;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能解痉平喘、抗炎、降低血糖;能显著提高自由基代谢酶的活性及GSH的含量,同时显著降低LPO含量;蛤蛻体尾均有一定抗衰老作用,尾部作用大于体部;作用随用药时间延长而明显增强。8、附子为毛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头块根上所附生的子根。性味辛、热。有毒,入心、肾、脾经。因属大辛大热之品,故具回阳救逆、温肾助阳、镯痹止痛之功,用于亡阳厥脱、命门火衰及阴盛寒凝等证。常用量3T5克,须用制附子,并先煎以减毒。阴虚及假寒真热者忌用,孕妇亦忌用本品。9、肉桂为樟科常绿乔木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辛甘大热,入肾、心、脾、肝经。其气厚,为纯阳之品,入肾而峻补命门之火,入脾则温中散寒,入心、肝两经则散血中寒邪,故用于命门火衰、脾胃阳虚、寒凝血疲之证。每次用2-6克,阴虚阳亢及孕妇忌用。《本草汇》云:“肉桂,散寒邪而利气,下行而补肾,能导火归原以通其气,达子宫而破血堕胎,其性镖悍,能走能守之剂也。”10、肉・蓉为列当科一年生寄生草本植物肉灰蓉的带鳞叶的肉质茎。味甘、咸,性温,入肾、大肠经。入肾则补肾壮阳,益精补血,入大肠则能润燥通便,温而不燥,滋而不腻,补而不峻,既可补阴,又可补阳,为历代补肾、益寿佳品。临床用于肾虚早衰、命门火衰、血虚便秘等。每用10-20克。实热便秘者忌用。《本草汇言》云:“肉灰蓉,养命门、滋肾气、补精血之药也。男子丹元虚冷而阳道久沉,妇人冲任失调而阴气不治,此乃平补之剂,温而不热,补而不峻,暖而不燥,滑而不泄,故有灰蓉之名。”《药性论》“益髓悦颜色,大补壮阳,治女人血崩。”现代研究表明,本品含微量生物碱及结晶性中性物质等。水浸液对实验动物有降低血压作用;又能促进小鼠唾液分泌;有抗家兔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有一定程度的抗衰老作用;能显著提高小鼠小肠推进度,缩短通便时间,同时对大肠的水分吸收有明显抑制作用

103(研究发现肉灰蓉含通便有效物质无机盐类和亲水性胶质类多糖)。(二)滋补肾阴药1、生地生地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块根。味甘、苦,性寒。归心、肝、肾经。淸热凉血,养阴生津,既可清实热,又可退虚热。主治热入营血,舌绛烦渴,斑疹吐蜘;阴虚内热,骨蒸劳热;津伤口渴,内热消渴,肠燥便秘等症。《神农本草经》记载:“干地黄,味甘,寒。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生者尤良。”《本草经疏》谓:“干地黄,乃补肾家之要药,益阴血之上品”。《珍珠囊》记载:“凉血,生血,补肾水真阴。”2、玄参玄参为玄参科植物玄参的干燥根。味甘、苦、咸,性微寒。归肺、胃、肾经。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用于温邪入营,内陷心包,温毒发斑;热病伤阴,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爆痛,白喉,痈肿疮毒等症。《神农本草经》记载:“味苦,性微寒。主腹中寒热积聚,女子产乳余疾,补肾气,令人明目。”《名医别录》记载:“下水,止烦渴,散颈下核,痈肿。”《本草纲目》记载:“滋阴降火,解斑毒,利咽喉,通小便滞。”《本经逢原》云:“玄参专清上焦氤箴之气,无根之火。”3、女贞子为木梓科常绿乔木冬青树的果实。性味甘、苦、凉,入肝、肾经。长于滋肾水、益肝阴、清虚热,补阴之カ不及熟地黄,但补而不腻,补中有清,为滋补肾阴的常用药。多用于肾阴虚、肝肾阴虚、阴虚内热证。每次用10T5克。脾胃虚寒及阳虚者忌服。《本草再新》谓本品:“养阴益肾,补气舒肝,治腰腿疼,通经和血。”本草纲目》云:“强阴,健腰膝,变白发,明目。”现代研究表明,本品含齐墩果酸、甘露醇、葡萄糖、棕桐酸、硬脂酸、油酸、甘油酸等。有增强免疫功能,升高外周白细胞,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能力,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作用;对化疗或放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有升高作用;有强心、利尿及保肝作用;并有止咳、缓泻、抗菌、抗癌等作用。4、墨旱莲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鲤肠的地上部分。性味甘、酸、微寒,入肝、肾经。长于滋补肝肾,又能凉血止血,为清补之品,用于肝肾阴虚及阴虚内热、阴虚血热证。每次用10T5克。脾虚便塘者慎用。

104《本草纲目》谓本品:“乌鬓发,益肾阴。”《本草从新》云:“甘酸而寒,汁黑补肾,黑发乌须;赤痢变粪,止血,固齿,功善益血凉血,纯阴之质。5、桑キ甚桑根为桑科植物桑的果穗。味甘、酸,性寒。归肝、肾经。滋阴补血,生津润燥。用于肝肾阴虚诸症;津伤ロ渴,消渴以及肠燥便秘等症。《新修本草》言:“主消渴。”《滇南本草》记载:“益肾脏而固精,久服黑发明目。”《本草经疏》言:“为凉血补血益阴之药。”6、石斛石斛为兰科植物环草石斛、金钗石斛等的干燥茎。味甘,性微寒。归胃、肾经。益胃生津,滋阴清热。主治胃阴虚证,热病伤津证,以及肾阴虚诸症。《神农本草经》记载:“味甘、平。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嬴瘦,强阴,久服厚肠胃。”《本草纲目拾遗》言:“淸胃,除虚热,生津,己劳损。”《本草再新》记载:“清胃火,除心中烦渴,疗肾经虚热。”《本草秘录》记载:“石斜却惊定志,益精强阴,尤能健腰膝之カ……降阴虚之火,大有殊功……金钗石斛妙是寒药,而又有补性,且其性又下行,而不上行。若相火则宜升而不宜降者,得石斛则降而不升矣……盖黄柏知母泻中无补,而金钗石斛则补中有泻也……金钗石斛非益精强阴之药,乃降肾中命门虚火之药也。”现代研究表明,本品含石斛碱、石斛胺碱、石斛次碱、石斛星碱、石斛因碱及豁液质、淀粉等。石斛碱有一定的止痛退热作用,与非那西丁相似但较弱。石斛煎剂内服,能促进胃液分泌,可助消化;还有增强代谢、抗衰老等作用。7、龟甲龟甲为龟科动物乌龟的腹甲及背甲。味甘,性寒。归肾、肝、心经。滋阴潜阳,益肾健骨,养血补心。用于阴虚阳亢,阴虚内热,虚风内动;肾虚骨痿,卤门不合;阴血亏虚,惊悸,失眠,健忘等症。《神农本草经》记载:“味咸,平,主漏下赤白,破癥瘤,疙疟,五痔,阴蚀,湿痹,四肢重弱,小儿卤不合。”《本草纲目》言:“补心、补肾、补血,皆以养阴也……观龟甲所主诸病,皆属阴虚血弱。”8、鳖甲驚甲为鳖科动物鳖的背甲。味甘、咸,性寒。归肝、肾经。滋阴潜阳,退热除蒸,软坚散结。用于肝肾阴虚诸症,以及癥瘤积聚。龟甲与鳖甲,均能滋养肝肾之阴,平肝潜阳,但龟甲长于滋肾,鳖甲长于退虚热。此外,龟甲兼有健骨、补血、养心等功效;鳖甲兼能软坚散结。

1059、黄精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精的根茎。性味甘、平,人肺、脾、肾经。既可补气,又可养阴。补脾则益气,补肺则润燥,补肾能滋阴,故本品长于润肺、滋肾、补脾。但因其性质平和,作用较缓,宜作为久服滋补之品,常用于肺燥咳嗽、脾胃虚弱、肾阴亏损诸证。汤剂用10-20克。如痰湿较盛、阳虚便塘者则不宜服。《本草逢原》云:“黄精,宽中益气,使五脏调和,肌肉充盛,骨髓强坚,皆是补阴之功。”(三)补肾填精药1、鹿茸本品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尚未骨化的幼角。性味甘、咸、温,入肝、肾经。为血肉有情之品,具壮元阳、益精血、强筋骨、抗衰老功效。用于肾精亏损及肾阳虚弱证,阴虚阳亢及有内热者忌用。每次1-3克。《本草纲目》谓鹿茸:“生精补髓,养血益阳,强健筋骨,治一切虚损、耳聋、目暗、眩晕、虚痢。”对身体赢瘦、未老先衰、精神不振、四肢酸软、眩晕、白发、脱发、畏寒肢冷、阳痞滑泄、尿频遗尿、小儿发育迟缓等属肾精亏损或肾阳虚弱者均有较好效果。现代研究表明,鹿茸含激素,系雄性激素及少量女性卵泡激素,又含胶质、蛋白质、磷酸钙、碳酸钙等。鹿茸能促进发育生长,提高机体的工作能力,减轻疲劳,改善睡眠和食欲,改善蛋白质代谢障碍和改善能量代谢,增加肾脏利尿功能。2、熟地黄为玄参科多年生植物地黄的根。性味甘、微温,人肝、肾经。长于补血滋阴,益精填髓,为滋补肝肾阴血不足的要药。每次10-30克入汤剂用。脾虚便塘者则不宜用。《本草纲目》谓本品:“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目,黑须发。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胞漏,经候不调,胎产百病。”现代研究表明,本品含梓醇、地黄素、甘露醇、维生素A类物质、糖类及氨基酸等。熟地黄有强心、利尿、降血糖和升高外周白细胞,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3、何首乌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何首乌的块根,性味甘、苦、涩,微温,入肝肾经。补益之中有封藏之用,具补肝肾、益精血,润下通便功效,用于肾血虚、肾精不足,肝肾亏损,血虚便秘等证。每次10-30克煎服。若大便塘泻及有湿痰者不宜用。

106《本草纲目》谓本品:“能养血益肝,固精益肾,健筋骨、乌髯发,为滋补良药。不寒不燥,功在地黄、天门冬诸药之上。”本品补而不燥,滋而不腻,历代均奉为滋补延年益寿之良药。现代研究表明,本品含葱醒衍生物,主要为大黄酚、大黄素,其次是大黄酸、大黄素甲醛和大黄酚葱酮。此外,尚含有卵磷脂等。何首乌对试验性家兔血清胆固醇的增高有抑制作用,能减轻动脉内膜斑块的形成和脂质沉积,从而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对离体蛙心有兴奋作用,并有减慢心率及增加冠脉流量的作用,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能增强免疫功能,该药可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和细胞免疫;还有强壮神经,健脑益智作用。4、枸杞子为茄科落叶灌本植物宁夏枸杞子的成熟果实。性味甘、平,入肝、肾,肺经。长于补肾以益精,养肝以明目,为滋补肝肾的常用药物,也是延年益寿之品。煎剂用10T5克。脾虚便塘者不宜服。《本草正》云:“枸杞,味重而纯,故能补阴。阴中有阳,故能补气。所以滋阴而不致阴衰,助阳而能使阳旺。虽谚云离家千里,勿食枸杞,不过谓其助阳耳,似亦未必然也。此物微助阳而无动性,故用之以助熟地黄最妙。其功则明耳目,添精固髓,健骨强筋,善补劳伤,尤止消渴,真阴虚而脐腹疼痛不止者,多用神效。”5、紫河车为健康产妇的干燥胎盘。性味甘、咸、温,入肺、肝、肾经。既补阳补气,又补阴补血,为补肾益精之要药,用于各类肾虚证。每次用1.5-3克,研末吞服。有实邪者忌用。《日用本草》谓本品:“治男女一切虚损劳极、癫痫、失志恍惚。安心养血,益气补精。”《本草经疏》则云:“人胞乃补阴阳两虚之药,有反本还元之功”,为血肉有情峻补之品,凡气血亏损,阴阳两虚者均可用之。现代研究表明,本品含多种抗体及干扰素;多种激素(促性腺激素A和B、催乳素、促甲状腺激素、缩宫素样物质、多种苗体激素和雌酮);还含有多种有价值的酶(如溶菌酶、激肤酶、组胺酶、缩宫素酶等)、红细胞生成素、磷脂(有磷脂酰胆碱、溶血磷脂酰胆碱和神经鞘磷脂等)及多种多糖等。紫河车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增强机体抵抗力;可促进乳腺、子宫、阴道、卵巢、攀丸的发育。6、黑芝麻为脂麻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芝麻的干燥成熟黑色种子,又称胡麻、黑脂麻。性味甘、平,入肝、肾经。长于益精血、补肝肾、润五脏,多用于肝肾精血不足、肠燥便秘,老人风虚痹弱等证。每次用10-30克,宜炒熟用。脾虚便塘者勿服。《玉揪药解》谓本品;“补益精液,润肝脏,养血舒筋,疗语骞步迟、皮燥发枯、髓涸肉减、乳少、

107经阻诸证。”7、菟丝子为旋花科一年生寄生缠绕性草本植物菟丝子的成熟种子。性味辛、甘、平,归肝、脾、肾经。具补肾益精、延年益寿、养肝明目、健脾止泻之功效,常用于肝肾亏损之早衰、阳痿、遗精、尿频、眩晕耳鸣、健忘少寐、须发早白、目昏目暗、腰膝酸软及脾虚泄泻等。补阳而不燥,滋阴而不腻,入肾则补肾气益精,入肝则养肝明目,入脾则健脾止泻,为阴阳并补之品。常用量10T5克,大剂量可用至30克。《本草汇言》云:“菟丝子,补肾养肝,温脾助胃之药也。但补而不峻,温而不燥,故入肾经,虚可以补,实可以利,寒可以温,热可以凉,湿可以燥,燥可以润。”《药性论》云:“治男子女人虚冷,添精益髓,去腰痛膝冷,又主消渴热中。”(四)补肾气、固肾涩精药1、英实荧实为睡莲科植物苑的成熟种仁。味甘、涩,性平。归脾、肾经。益肾固精,健脾止泻,除湿止带。用于遗精滑精、脾虚久泻及带下等症。《神农本草经》记载:“味甘,平。主湿痹腰脊膝痛,补中,除暴疾,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本草经疏》云:“其功全在补肾除湿……英实补中祛湿,性又不燥,故能祛邪水而补真水,与补阴之药同用,尤能助之以添精,不虑多投以增湿也。英实不特益精,且能涩精,补肾之圣药也。”《本草纲目》言:“止渴益肾,治小便不禁,遗精,白浊,带下。”现代研究表明,本品主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硫胺素、维生素氏、烟酸、维生素C等。2、五味子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的成熟果实,前者习称“北五味子”,后者习称“南五味子”。味酸、甘,性温。归肺、心、肾经。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用于久咳虚喘;自汗,盗汗;遗精滑精;久泻不止;津伤ロ渴,消渴;心悸;失眠,多梦等症。《神农本草经》记载:“味酸,温。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赢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本草备要》言:“性温,五味俱全,酸咸为多,故专收敛肺气而滋肾水,益气生津,补虚明目,强阴涩精,退热敛汗,止呕住泻,宁嗽定喘,除烦渴。”3、山茱萸山茱萸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成熟果实。味酸、涩,性微温。归肝、肾经。补益肝肾,收敛固涩。用于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阳痿;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漏,月经过多;大汗不止,体虚欲脱等症。

108《神农本草经》记载:“味酸,平。主心下邪气,寒热,温中,逐寒湿痹,去三虫。”《医学衷中参西录》云:“山萸肉,味酸性温,大能收敛元气,振作精神,固涩滑脱。因得木气最厚,收涩之中兼具条畅之性,故又通利九窍,流通血脉,治肝虚自汗,肝虚胁疼腰疼,肝虚内风萌动,且敛正气而不敛邪气,与他酸敛之药不同。”4、金櫻子金樱子为蔷薇科植物金櫻子的成熟果实。味酸、涩,性平。归肾、膀胱、大肠经。固精缩尿止带,涩肠止泻。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带下;久泻久痢等症。《本草备要》记载:“酸涩,入脾、肺、肾三经,固精秘气,治梦泻遗精,泻痢便数。”《本草秘录》云:“精滑非涩药可止之也……金櫻子只能涩精不能益精,所以愈涩而愈遗也。”现代研究表明,本品主含柠檬酸、苹果酸、糅质、树脂、维生素C,还含皂甘、丰富的糖类、以及少量淀粉。金樱子所含蹂质有收敛作用。其煎剂有降血脂作用,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流感病毒PR-3株有抑制作用。5、沙苑子沙苑子为豆科植物扁茎黄茂的成熟种子。味甘,性温。归肝、肾经。补肾固精,养肝明目。用于肾虚腰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白带过多;目暗不明,头昏眼花等症。《本草纲目》记载:“补肾,治腰痛泄精,虚损劳乏”,“古方补肾祛风,皆用刺蓑藜。后世补肾多用沙苑茨藜,或以熬膏和药,恐其功亦不甚相远也。”《本草汇言》云:“沙苑蓑藜,补肾涩精之药也……能养肝明目,润泽瞳仁,能补肾固精,强阳有子,不烈不燥,兼止小便遗沥,乃和平柔润之剂也。”现代研究表明,本品含有氨基酸、多肽、蛋白质、酚类、糅质、雷醇和三菇类成分、生物碱、黄酮类成分。此外,尚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沙苑子有抗炎作用;能改善血流变学指标,抑制血小板凝聚;保护肝糖原积累,降脂降酶,是肝病治疗有前途的药物。能增强机体免疫カ,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水煎醇沉剂用于麻醉犬能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和心肌张カ指数,增加脑血流量。小鼠灌胃,发现有抗利尿作用。此外,还有镇痛、解热、耐寒、抗疲劳、镇静、增加体重等作用。6、海蝶峭海蝶峭为乌贼科动物乌贼或金乌贼的内壳。味咸、涩,性微温。归肝、肾经。固精止带,收敛止血,制酸止痛,收湿敛疮。用于遗精,带下;崩漏,吐血,便血,外伤出血;胃痛吐酸;湿疮,湿疹,溃疡不敛等症。《神农本草经》记载:“味咸,微温。主女子赤白漏下经汁,血闭,阴蚀肿痛,寒热癥痛,无子。”《本草备要》记载;“咸走血,温和血,入肝肾血分。通血脉,祛寒湿,治血枯,血瘤,血崩,血闭,腹痛环脐,阴蚀肿痛,疟痢疳虫,目翳泪出,聘耳出脓。厥阴、少阴经病。”7、龙骨龙骨为古代大型哺乳类动物象类、三趾马类、犀类、鹿类、牛类等骨骼的化

109石。味甘、涩,性平。归心、肝、肾经。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用于心神不宁,心悸失眠,惊痫癫狂;肝阳眩晕;湿疮痒疹,疮疡久溃不敛以及滑脱诸症。注意实热积滞者不宜使用。《神农本草经》记载;“味甘,平。主心腹鬼痙,精物老魅,咳逆,泻痢脓血,女子漏下,癥瘤坚结,小儿热气惊痫。龙齿,主小儿、大人惊痫,癫疾狂走,心下结气,不能喘息,诸痉,杀精物。”《本草纲目》记载:“益肾镇惊,止阴疟,收湿气,脱肛,生肌敛疮。”现代研究表明,本品主要含碳酸钙、磷酸钙,尚含铁、钾、钠、氯、硫酸根等。龙骨所含钙盐吸收后,有促进血液凝固、降低血管壁的通透性及抑制骨骼肌的兴奋等作用。8、牡蛎牡蛎为牡蛎科动物长牡蛎、大连湾牡蛎或近江牡蛎的贝壳。味咸,性微寒。归肝、胆、肾经。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散结,收敛固涩。《海药本草》记载;“主男子遗精,虚劳乏损,补肾正气,止盗汗,去烦热,治伤寒热痰,能补养安神,治孩子惊痫。”(五)常用增强性功能的药物现较常用的药物有:鹿茸、紫河车、蛤蛤、韭菜子、蛇床子、仙茅、淫羊蕾、冬虫夏草、脐带、海马、海狗肾、狗肾等。主要是因为其雄性激素样作用。

110(六)传统补肾方剂简介传统补肾方剂繁多,我们还是按前文所述的分类原则进行分类,归纳为壮阳、滋阴、补肾填精和固肾四大类。见下表。传统补肾方剂简介表类别代表方剂或成药药物组成功能主治金匮肾气丸《金匮要略》熟地、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丹皮、制附片、肉桂。温补肾阳。用于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现代也用于慢性肾炎、糖尿病等。壮阳方右归饮熟地、山茱萸、山药、制附子、肉桂、枸杞、甘草、杜仲。温补肾阳。肾阳不足,阳衰阴胜,腰膝瘦痛,神疲乏カ,畏寒肢冷,《景岳全书》咳喘,泄泻,脉弱:以及产妇虚火不归元而发热者。六味地黄丸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泽泻、牡丹皮、白茯苓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小儿药证直诀》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二至丸《六科准绳》补益肝肾,滋阴止血。用于肝肾阴滋阴万女贞子、墨旱莲虚,眩晕耳鸣,咽干鼻燥,腰膝酸痛,月经量多。大补阴丸黄柏、知母、熟地黄、龟甲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丹溪心法》汗,咳嗽,耳鸣遗精。补肾填精方(阴阳双补方)七宝美髯丹《医方集解》何首乌、茯苓、牛膝、当归、枸杞子、菟丝子、补骨脂阴阳双补的方药,补益肝肾,乌发壮骨。主治肝肾不足证。须发早白,梦遗滑脱,肾虚不育。金锁固精丸《医方集解》沙苑子、英实、莲须、龙骨、牡蛎固精涩精。用于肾虚不固,遗精滑泄,神疲乏カ,四肢酸软,腰痛耳鸣。固肾方五子衍宗丸《丹溪心法》枸杞子、菟丝子、覆盆子、五味子、车前子益肾固精。用于肾虚精亏所致的阳痿不育、遗精早泄、腰痛、尿后余沥。二、补肾品种分析我们通过查找功能主治含“补肾”二字、或者是药品名称中含“肾”的中成药,发现约450个产品(不同剂型算ー个)。其中约150个是保健品转药品的,即批准文号属于“国药准字B”的,我

111们仅对其余约300个品种进行简单分析。根据品种的功能主治和处方中药味构成,将300个品种大致可分为偏补肾阳类、偏补肾阴类、补肾填精类(阴阳双补类)和补肾治病类(西医肾病、或其它病)。此分类法并不绝对,如偏补肾阳类产品也有治疗病症的作用,只是将无法归入前三类的品种放入补肾治病类中。见下表。297个“补肾”品种分类表类别品种数(个)比例(%)主要适应症代表产品名称多属补肾壮阳或温补肾阳类。三肾丸多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腰酸膝海狗丸偏补肾阳类8227.6%软,形寒肢冷,夜尿,精神疲八味肾气丸乏,阳痿,早泄,遗精,性欲补肾斑龙胶囊减退等症。补肾强身片等多属滋阴补肾、益气生津类。多用于肾阴虚所致的肾阴虚所六味地黄丸肝肾安颗粒河车大造丸左归丸等偏补肾阴类4214.1%致的头晕目眩、头痛耳鸣、盗汗遗精,口苦咽干、腰膝疲软等症。补肾填精、阴阳双补类多属补肾填精、益气养血类。肾宝合剂6822.9%肾阳虚和肾阴虚常见症状均补肾益寿胶囊有。补肾益脑胶囊等补肾健骨胶囊补肾通淋颗粒补肾治病类1nc35.4%此类适应症五花八门,但多有更年灵胶囊1UO补肾二字。健脾益肾颗粒癖闭舒胶囊肾肝宁胶囊等从上表可以看出:①现有补肾产品中,近2/3的品种其适应症仍是以中医证候为主,通过补肾来论治各种病症的有1/3,这也符合中医讲百病从肾论治的治则,也表示大多数补肾品种是老品种,缺乏现代病证结合的临床研究;②偏补肾

112阳的品种多于偏补肾阴的品种,即便是阴阳双补类中,壮阳药物的用量也偏大;③补肾治病类中,通过补肾用于治疗西医肾病的较少,不到20个品种,其他多为健脾、安神、妇科病、壮骨等。对于105个补肾治病类品种,我们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分类,见下表。105个“补肾治病类”品种分类表类别主治方向或病名品种个数及比例可用于各种肾炎,如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12(11.4%)主治中含西医肾病可用于尿毒症1(0.95%)可用于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衰竭4(3.8%)含西医肝病主要用于慢性肝炎(乙肝)2(1.9%)主要用于脾肾虚弱所致的肢体倦怠,补肾健脾类气虚无カ,不思饮食。也有用于手术后、化疗后病体虚弱的。16(15.2%)补肾安神类主要用于心肾不交所致的失眠,或者是肾虚所致的神经衰弱。15(14.3%)壮骨类主要用于肾虚所致的骨质疏松症,或者是各种骨痛,肌肉无力等。14(13.3%)补肾利尿消肿类多用于肾虚水种,小便不利。未写明西医肾病。9(8.6%)前列腺疾病主要是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炎5(4.7%)妇科病如补肾调经、更年期综合征、不孕等15(14.3%)其它类包括补肾活血用于心脑血管病:补肾调节免疫カ;生发;治疗中医喘病等。12(11.4%)事实上,对于前三类品种,尤其是补肾填精的品种,在实际应用中,除中医证候外,也可用于多种现代疾病。随着大家对产品二次开发的重视,越来越多临床疗效好,实用价值广的品种,其说明书会经常修订,以适应市场需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