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念课件-藏象新(肺肝脾肾).ppt

中医基础理念课件-藏象新(肺肝脾肾).ppt

ID:51178388

大小:131.50 KB

页数:53页

时间:2020-03-19

中医基础理念课件-藏象新(肺肝脾肾).ppt_第1页
中医基础理念课件-藏象新(肺肝脾肾).ppt_第2页
中医基础理念课件-藏象新(肺肝脾肾).ppt_第3页
中医基础理念课件-藏象新(肺肝脾肾).ppt_第4页
中医基础理念课件-藏象新(肺肝脾肾).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理念课件-藏象新(肺肝脾肾).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医基础理论藏象何裕民肺概述位于胸腔,左右各一,覆盖心上,左二右三,与喉鼻相连,故喉为肺之门户,鼻为肺之外窍。主要生理功能有司呼吸主气、主行水、朝百脉、主治节。肺位置最高,故曰“华盖”;易受邪侵,故曰“娇脏”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为鼻、在志为悲(忧),在液为涕。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络属。五行属金,为阳中之阴,与秋气相通应。一、部位及形态位于胸腔,左右各一,形似蜂巢,上通肺系,与喉鼻相连,故喉为肺之门户,鼻为肺之外窍。二、肺的运动特性宣发肃降宣发排浊:浊气、浊液布精:将津液、水谷精微、血液向上向外布散到全身宣发卫气

2、肃降吸清布精:将清气、津液和水谷精微向下向内布散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保持呼吸道的洁净。将代谢后的浊液下输于肾和膀胱,成为尿液生成之源;(下输废水)三、主要生理功能(一)司呼吸、主气含义:司—管也;呼吸—呼浊,吸清,吐故纳新,即气体交换。具体言,呼吸,指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不断地从自然界吸入清气、呼出体内浊气,这种机体与外界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叫呼吸。(1)主呼吸之气——指肺是呼吸的器官,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肺一呼一吸的运动完成了体内浊气与外界清气的交换过程。 临床表现:呼吸不畅,咳嗽,气喘等(2)主一身之气—

3、—肺有主司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的作用。 生理作用:宗气的生成 全身气机的调节 临床表现:少气,声低气怯,肢倦乏力,以及气机失调(二)主行水(主通调水道)1.含义:指肺气的宣发肃降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故有“肺主行水”之说。2.生理作用:宣发布散全身,外达皮毛;余液汗津液由脾转输于肺肃降,浊液经肾、膀胱尿3.病理表现:宣发失常,可见无汗、水肿;肃降失常,可见咳、痰、喘、肿。(三)肺朝百脉,主治节:肺朝百脉:1.含义:朝,①汇聚;②朝向。全身血液通过百脉汇聚于肺,经过肺的呼吸,进行气体交换,再将富有清气的血液

4、通过百脉输送到全身。2.生理作用::A、肺与宗气生成密切相关,肺调节全身气机——助心行血,肺与血循环有关。B、肺主宣降,血液在肺气的宣肃作用下能充分布散全身,同时又能会聚于肺。3.病理表现: 肺气壅塞、肺气虚可见心悸、胸闷、唇舌青紫肺主治节:1.含义:肺有治理和调节肺的呼吸及全身气、血、水的功能。实际是肺的几大生理功能的综合。2.生理作用:肺司呼吸肺主气——调节气机肺朝百脉——血液运行肺通调水道——水液运行四、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1.在体合皮,其华在毛2.在窍为鼻3.在志为忧(悲)4.在液为涕5.与秋气相通应五、生

5、理特性:1.肺为娇脏:2.肺气宜降:藏象学说认为:“肺为水之上源”,“能通调水道”。生理学的研究表明,肺血管系统呈网状分布,其表面积达70m2,故有极大的细胞外液容量,几乎达肺组织湿重60%。一般情况下,肺可排出250ml水及350千卡热量/24小时。此外,肺还通过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调节影响醛固酮的分泌,进而发挥对水液代谢的调节作用,可见,“肺主行水”并非没有依据。。肺的现代研究又如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在解剖生理上,人们尚未找到任何足以支持此说的依据。但临床资料表明,急性呼吸衰竭(ARDS)病人,有5-30

6、%可发生急性消化道出血;相反,各种病因所致的严重肠道功能异常的病人,常会出现ARDS。实验也证实,钳夹肠系膜上动脉组的家兔,均会出现严重的肺损害,并且有定位于肺脏的特异性。这些都可成为中医有关“肺”的认识的合理性的注脚。脾概述位于中焦脾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仓廪之官脾为太阴湿土,主运化水液,故喜燥恶湿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在窍为口,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络属于脾与胃五行属土,为阴中之至阴,与长夏之气相通应,旺于四时。1.部位:位于中焦,在膈膜之下,左季肋深部,在胃的左上方,与

7、胃以膜相连。2.形态:扁平、弯曲(形如刀镰,指“胰”);椭圆状(指“脾”)。——包括胰腺在内的消化道一、部位和形态二、主要生理功能(一)主运化含义:运,转运、输送;化,消化、吸收。脾主运化,指脾具有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和津液,并将水谷精微和津液吸收,再转输至全身的作用。(1)运化水谷含义: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转输生理作用:A.帮助肠胃将饮食物分解成精微和糟粕B.帮助胃肠吸收水谷精微C.将水谷精微运输至全身“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为后天之本”生理及病理表现:脾气健运脾失健运-腹胀便溏、食欲不振、倦怠、消瘦、气血生化不

8、足等(2)运化水液含义:对水液的吸收、输布和布散及防止其不正常停留的作用生理作用:A、吸收水液:助胃肠吸收水液。B、转输水液:灌四旁转输至肺病理表现:痰饮、水肿等“脾为生痰之源”、“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二)主升清1.含义:指脾气的运动特点,以上升为主。脾气上升,并将其运化的水谷精微向上转输至心、肺、头目,化生气血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