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肺切除术

全肺切除术

ID:82861916

大小:280.54 KB

页数:52页

时间:2022-11-10

上传者:胜利的果实
全肺切除术_第1页
全肺切除术_第2页
全肺切除术_第3页
全肺切除术_第4页
全肺切除术_第5页
全肺切除术_第6页
全肺切除术_第7页
全肺切除术_第8页
全肺切除术_第9页
全肺切除术_第10页
资源描述:

《全肺切除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全肺切除术并发症

1全肺切除术但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达11%~49%,死亡率高达3%~25%,是影响手术预后及患者生存质量的最主要原因。其中右全肺切除术后死亡率是左全肺切除术后的3倍,儿童患者的发生率较成人高,达到15%。

2全肺切除术临床表现为心肺功能衰竭、严重心律失常、肺部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低血容量性循环障碍、脓胸及全肺切除术后综合征(postpneumonectomysyndrome,PPS)。

3全肺切除术目前国内外对全肺切除术的手术指征尚无统一标准。多数专家认为,肿瘤跨叶侵犯或转移、肺动脉干受侵、肿瘤侵犯心包、壁层胸膜广泛受侵或膈肌种植性转移等情况下为求完全切除肿瘤,必须行全肺切除术。

4全肺切除术现对全肺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的临床表现、预防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5

6心肺并发症Harpole等曾报道术后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12.8%(16.1%~22.1%),国内数据与之基本一致。翁毅敏等报道其发生率为14%,主要在术后2~4d。

7心肺并发症武艳的研究表明:年龄(≥65岁)、吸烟史、心律失常史、肺气肿病史、术中心包损伤、术中出血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1.5L、术后肺不张等为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而术后良好的镇痛则是保护因素。

8心肺并发症另外,极化液(即葡萄糖-胰岛素-钾盐的药物组合)可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也已得到大家的共识。

9心肺并发症肺部感染被认为是全肺切除术后死亡率最高的并发症,主要由于其易因治疗不及时或迁延不愈而引起ARDS致死。张竞等回顾性分析155例行全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例死亡,2例因肺部感染导致呼吸衰竭。吴鲁卿等报道210例全肺切除术患者,其中9例死亡,6例因肺部感染。

10心肺并发症此外,年龄≥60岁、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长期大量吸烟史、手术时间长、机械通气时间长等则被认为是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血液循环障碍主要发生在术后2d内。手术创伤大,胸腔内渗出量多,速度快及伴有胸腔内出血,更容易导致低血容量性循环障碍。

11心肺并发症全肺切除术后中心静脉压(CVP)明显升高,而收缩压及舒张压升高不明显。因此可以认为手术主要影响患者右心功能。可能原因为:①术后纵隔移位到对侧胸腔以及纵隔的摆动,直接导致气管及支气管受压阻塞,影响肺换气和通气功能;②心脏回心血流只能经过一侧的肺血管循环,肺血管阻力增大,最终导致右心功能不全(RVD)。表现为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大,射血分数(EF)下降。

12心肺并发症另外,高龄肺癌患者心肺功能及代偿能力不同程度下降,甚至伴有心肺疾患,是其术后更易发生心肺并发症的原因。

13心肺并发症Reed等的报道表明全肺切除术后48h起,右心EF值便开始下降,这与前文所述的血液循环障碍主要发生在术后第2d内的结论不谋而合。

14心肺并发症术后第一个24h补液时应严格控制晶体量。Swarte等报道术后第一个12h内补液量在1000ml以下时心肺并发症病死率仅为2.6%,超过1000ml时病死率急剧上升至17.3%。因此对于全肺切除术后患者建议术后补液量最好限制在1000ml以下。

15心肺并发症全肺切除术后患者常规接入重症监护病房(ICU),监测CVP、严格限制术后液体摄入、适当增加胶体成分、必要时应用强心、利尿药物保护患者心肺功能,预防心肺并发症的发生。甄福喜等的数据表明,多数患者经过上述处理,术后3个月右心功能均能恢复正常。

16心肺并发症国内外多数学者还是认为全肺切除术后心肺并发症的防治重点在于围手术期的预防与处理,术前详细检查心肺功能,必要时利用核素扫描来预测残余肺功能,严格控制手术指征,同时提高对高危因素(如年龄>70岁、术前存在肺动脉高压、术中补液过快过多)的敏感性。

17心肺并发症陈波等提出只有当患者肺活量、时间肺活量和最大自主通气量均>60%,血气分析PaO2>10.6kPa;再综合全身检查结果才考虑行全肺切除术。另外,老年患者由于术后更易出现心肺并发症,死亡率高,更加仔细的围手术期处理意义重大。术前积极改善营养状况、充分呼吸道准备、术中避免解剖损伤支气管周围血管等可帮助其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18二、支气管胸膜瘘支气管胸膜瘘(bronchopleuralfistula,BPF)指肺泡或者各级支气管与胸膜腔之间形成瘘管。文献报道其发生率约为1%~4%,死亡率达到25%~71%。国内中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报道其发生率为1.4%,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报道其发生率为1.43%,国内外数据一致。

19支气管胸膜瘘BPF多发生于术后7~14d,后期(通常认为术后90d以后)少见。可能与后期残腔内纤维组织增生、肌肉收缩能力恢复等有关。Pop等就曾报道一例发生于术后60年的左侧支气管胸膜瘘。

20支气管胸膜瘘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皮下气肿、刺激性干咳、咳胸水样痰及顽固性打嗝等。其中咳胸水样痰和皮下气肿为其典型症状。亚甲蓝实验阳性即可确诊;支气管镜检查依然是金标准,不仅可以发现瘘口,而且可以测量其大小。

21支气管胸膜瘘BPF的发生与支气管残端的处理以及是否有病变(肿瘤、结核)残留息息相关。支气管的处理不当会导致其裂口,引起胸腔积液,如伴有积液的感染则最终引起BPF。这期间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为胸腔积液流入对侧健肺,导致吸入性肺炎及ARDS。

22支气管胸膜瘘其他已经证实的危险因素还有右全肺切除术、术前放化疗、全身营养不良、糖尿病、全身感染、长期应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及机械通气。根据经验,一般发生于术后7d以内的BPF多是由于局部组织的缺血坏死引起。

23支气管胸膜瘘对于BPF,预防依然是关键。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区别对待早期与晚期病例。

24支气管胸膜瘘BPF一经确诊,即应行胸腔穿刺术,注入抗生素如庆大霉素或卡那霉素,或用5%碳酸氢钠+尿激酶冲洗。同时行胸水培养,选取敏感抗生素。除了胸腔穿刺,闭式引流、开放引流、应用凝胶封堵及手术应用带蒂肌瓣、胸膜、心包膜等修补瘘口等均为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治疗措施。

25支气管胸膜瘘Ishikawa等[28]就曾报道应用纤维蛋白胶涂抹的胶原蛋白补丁(fibringlue-coatedcollagenpatch)和纤维蛋白胶(fibringlue)气管内封堵4例BPF,其中3例(瘘口直径在5~6mm)康复出院;另一例因瘘口过大(直径约20mm)且周围有坏死,于封堵后第2d再次裂开。

26支气管胸膜瘘Tayama等认为,术后10d内发生的BPF,如不伴有脓胸,应立即二次开胸,及时封堵瘘口。也有人主张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注入凝胶封堵瘘口,具有创伤小、可反复多次进行的优点,缺点是容易再发。

27支气管胸膜瘘对于BPF的预防,应包括术前积极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术中尽可能避免病变残留、保留适宜长度的支气管残端、尽量保留支气管动脉和支气管周围组织,减少支气管残端的组织缺血坏死。

28支气管胸膜瘘重点是:①术后积极治疗肺部感染、合理留置引流、确保引流通畅和及时清除脓液。②及早发现,警惕术后反复发热、体温控制不佳的患者。

29支气管胸膜瘘张真铭等建议:对于高危的糖尿病患者,带蒂肌瓣应该常规用于手术中;因为糖尿病不仅是BPF的危险因素,也会增加支气管血管瘘(bronchovascularfistula,BVF)的风险。罗清泉等主张①测定此类病人胸液的酸碱度,对于酸性者应持积极态度,可早期放置闭式引流;②发热当天开始,连续胸腔穿刺一周,体温控制不佳者也应持积极态度。

30三、全肺切除术后综合征全肺切除术后综合征(PPS)是一种发生于全肺切除术后的罕见的、危及生命的并发症,由纵隔严重的摆动和旋转所引起,最终引起气管、支气管甚至食管梗阻。

31全肺切除术后综合征国内目前关于全肺切除术后综合征(PPS)的报道不多。国外数据显示约2%的全肺切除术后患者出现PPS,可发生于术后几个月至几年。

32全肺切除术后综合征PPS主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喘息及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和进食困难。患者有全肺切除术史,出现顽固性的低氧血症,结合胸部影像学检查,PPS的诊断一般不难。延误诊断的出现,和其本身发病率低下以及有时候症状不够典型、难以与消化道反流及哮喘鉴别诊断有关。

33全肺切除术后综合征右全肺切除术后较左全肺切除术后更加容易出现PPS,原因可能是:①右肺容量较左肺大,约占55%,导致右全肺切除术后纵隔摆动更加严重;②右全肺切除术后纵隔向右摆动,心脏和大血管逆时针旋转,导致左主支气管更容易被左肺动脉和降主动脉压迫。儿童患者术后出现PPS的概率较成人患者更高,达到15%,可能和儿童纵隔结缔组织弹性更好、纵隔摆动的幅度更明显有关。

34全肺切除术后综合征对于PPS的治疗,外科手术修复依然是最好的选择;核心是解决纵隔摆动的问题,使受压迫的气管、食管能够尽可能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35全肺切除术后综合征目前国外常用:①固定主动脉于胸骨上;②放置可扩张的支气管支架;③残留胸腔放置假体填塞。

36全肺切除术后综合征Saatvedt等报道植入乳腺假体充填残腔治疗两位婴幼儿PPS患者。其中一例为全肺切除术后逐渐出现喘鸣,纵隔移位到右侧胸腔,压迫左主支气管,经手术植入一个可扩张的乳腺假体后1个月,复查胸部CT提示纵隔基本回到原位(图1)。患儿生存状况良好,体重较术前明显增加。

37全肺切除术后综合征2011年McRae等又报道一例应用更薄、更耐用的定制乳腺假体治疗PPS。患者为41岁女性,右全肺切除术后19年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气喘及反复气管炎,术前胸部CT可见纵隔和心脏极度偏移,挤压左主支气管于脊柱上。经植入2个定制乳腺假体后,纵隔基本恢复原位(图2)。该患者术后随访2年,症状完全缓解。

38四、出血全肺后出血为主要的并发症。可能是急性大出血,或是持续渗血。急性大出血的原因多是大血管的结扎线脱落,故手术时候对肺血管的游离尽可能长些。如出现面色苍白、烦躁不安、血压明显下降、脉搏细弱而快速、胸腔引流并内有大量血性溢液等,应立即再剖胸止血。

39五、脓胸发生率1%-3%。手术时的污染、再次剖胸手术及早期支气管残端瘘,都有可能产生脓胸。胸腔引流物应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便选用敏感的抗生素。

40六、呼吸功能不全对侧肺的肺活量在全肺切除术后,低于所需的气体交换量,是产生呼吸功能不全的基本原因。术后因纵膈移想健侧、膈肌抬高、健侧肺不张、气管及支气管内痰液潴留、术后胸痛限制呼吸运动,健侧气胸,均可加重呼吸功能不全。

41六、呼吸功能不全术后呼吸功能不全可采用氧疗法,清除气管内分泌物,必要时气管切开。在肺功能不全的急性期,采用人工呼吸器是有效的。

42七、急性肺水肿确切原因尚未明了,可出现于术后数小时,特别是多见于合并有肺气肿和肺动脉高压的老年病人。治疗方法可皮下注射吗啡,静注阿托品、利尿、氧气吸入。

43八、排痰困难全肺切除术后12小时内,特别是年龄大者,因咳痰无力至痰液潴留于气道内。病人可出现呼吸急促、苍白、出汗、脉速、血压下降,甚至发绀等症状。如痰液多而不能排出,则病情恶化,甚至成为不可回逆性的。

44排痰困难紧急进行鼻导管或经支气管镜吸痰是非常需要的。如上述处理效果不显著,则气管切开术对全肺切除术后排痰困难者是有特殊价值的。

45九、肺栓塞发生率我国低于西方国家。栓子绝大多数来自于下肢静脉内血栓的脱落。因此,术后应鼓励和帮助病人适当活动。当有小栓子形成时,应及时应用抗凝剂治疗。

46肺栓塞一旦病人突然出现晕厥、呼吸困难、发绀、出汗、血压降低、中心静脉压增高,应想到本病的可能。大的栓子引起的肺动脉栓塞,应行栓子摘除术。

47十、展望全肺切除术已被证明是肺癌、肺结核以及毁损肺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但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均较一般肺手术高,成为影响患者预后及死亡的难题。目前国内外针对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治疗多为对症支持治疗,存在各自的缺陷。我们期待有更好的方法来防治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

48展望其次,Jabłonski等曾比较了带蒂心包膜辅助生物蛋白胶方法和传统方法(包括带蒂肌瓣和大网膜)在治疗BPF时的有效率、胸腔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情况,前者不仅拥有更高的治愈率而且缩短了住院时间。

49展望首先,胸外科围手术期气道管理专家共识(2012版)不仅强调指出气道炎症是术后肺部并发症的中心环节,而且从术前、术中和术后制定了全方面的预防肺部并发症的措施,可以为大家所借鉴。

50展望另外,研究已经在动物实验中证实:自体的富含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plasma,PRP)能够促进支气管残端肉芽组织的生长,但是适宜的浓度和时机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据此,希望能够为防治BPF提供更多选择。

51展望最后,对于PPS的防治,虽然越来越多的人去选择和尝试应用植入外来假体来位治疗PPS,但是目前缺少针对手术的有效性和近期、远期疗效的回顾性研究,这将对今后PPS的防治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