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低中频高电2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低中高频电疗法的临床应用
1第一节低频电疗法包含内容概述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经皮神经电刺激功能性电刺激小结
2概述一、定义:应用频率1000Hz以下的低频脉冲电流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低频电疗法。二、低频电流特点:①均为低频小电流,电解作用较直流电弱,有些电流无明显的电解作用;②对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都有强的刺激作用;③无明显热作用。
3三、低频电流的生理和治疗作用(一)兴奋神经肌肉组织
4三、低频电流的生理和治疗作用(二) 镇痛1. 即时镇痛作用是电疗中和电疗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所发生的镇痛作用。2. 多次治疗后的镇痛作用多次治疗后,局部血液循环的改善能减轻局部缺血、减轻组织和神经纤维间水肿、改善局部营养代谢,从而消除或减弱了疼痛的刺激因素。
5三、低频电流的生理和治疗作用(三)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其它作用:促进伤口愈合促进骨折愈合消炎镇静催眠作用。
6
7
8二、临床应用:1982年,美国FDA正式宣布NMES用于下列三种情况是安全、有效的:1.治疗废用性肌肉萎缩;2.增加和维持关节活动度(ROM);3.肌肉再学习和易化作用。此外,NMES还有生理治疗作用:4.减轻肌肉痉挛;5.促进失神经支配肌肉的恢复;6.强壮健康肌肉;7.替代矫形器或肢体和器官已丧失的功能。
91.废用性肌萎缩表现:制动后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最明显的改变是肌肉横切面积缩小,但肌纤维数量不变。慢肌纤维比快肌纤维更易发生萎缩。NMES不能完全阻止、但能延迟萎缩发生,能增强已萎缩肌肉的肌力。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鼓励病人多活动,尤其是早期多做等长收缩。当病人能做主动抗阻运动时,就停止NMES治疗。
102.增加或维持ROMNMES是辅助治疗手段,不能取代被动牵拉、主动运动等疗法。作用机理是刺激肌肉收缩,引起关节活动,牵拉关节周围软组织。如果ROM只有一个方向受限,单通道的NMES就够。如ROM有两个方向受限,可用双通道的仪器,但必须能交替输出。要维持ROM,每天的治疗时间必须达到30min;要增加ROM,治疗时间必须更长。
113.肌肉再学习和易化使肌肉易化的方法有两种:1.模拟运动疗法中的促通技术。方法是电流强度较小(感觉阈)而看不到肌肉收缩。但病人必须有“轻触”、“拍打”样感觉,类似促通技术中的轻抚、拍打等手法。2.运动控制法。加大电流强度使肌肉收缩,向中枢传入大量的本体、运动和皮肤感觉信息,使中枢逐渐适应这种输入信号,帮助建立正常的运动模式。用NMES来易化肌肉时,病人必须合作。电流通电时,病人尽量自己收缩;电流中断时,病人必须放松肌肉。每次治疗时间不必太长,一般为15min。
124.治疗痉挛单纯刺激对抗肌的方法单纯刺激痉挛肌的方法:这种方法多用于截瘫、多发性硬化。治疗前肌张力越高,治疗后降低得越明显。但疗效持续不长。应避免长时间刺激痉挛肌,否则痉挛有加重的倾向痉挛肌和对抗肌的交替刺激:该方法的疗效较好,持续时间较长。其原理是先使痉挛肌强烈收缩,神经肌较兴奋,通过反射使痉挛肌本身受到抑制;刺激对抗肌收缩,通过交互抑制使痉挛肌松弛。治疗时间10~15min,强度以引起肌肉明显收缩为准。
135.NMES对失神经肌肉治疗作用的原理电刺激能使失神经肌肉收缩,延迟肌萎缩。肌肉收缩能改善肌肉血液循环,减轻水肿或失水的发生,抑制肌肉纤维化。给予适当的电刺激后,恢复速度加快。保留肌肉中结缔组织的正常功能,防止其孪缩和束间凝集防止肌肉大量失水和发生电解质、酶系统的破坏。
146.正常肌肉的低频脉冲电疗法(感应电流和新感应电流疗法)对正常的肌肉或由于支配它的神经不正常或由于某种原因而产生的废用性萎缩的肌肉,进行低频脉冲电疗,称为正常肌肉的低频脉冲电疗法。常用于这方面的电流为感应电流
15经皮电神经刺激疗法一、定义:应用一定频率、一定波宽的低频脉冲电流作用于体表刺激感觉神经达到镇痛的治疗方法称为经皮电神经刺激疗法(TENS)。
16二、生理作用和治疗作用1.镇痛2.促进局部血液循环3.加速骨折、伤口愈合4.治疗心绞痛
17三、临床应用(一)适应证各种急慢性疼痛如:神经痛、头痛、关节痛、肌痛、术后伤口痛、分娩宫缩痛、癌痛、幻痛等,也可用以治疗骨折后骨连接不良。
18三、临床应用(二)禁忌证1.熟知严禁使用人群;2.严禁刺激颈动脉窦;3.以下情况需小心使用①孕妇和胎儿;②眼睛上;③不要将电极置入体腔内使用;④有脑血管意外病史患者;⑤有认知障碍的病人。
19三、临床应用(三)注意事项1.避免电流集中引起烧伤。2.对儿童进行治疗,先施以弱电流消除恐惧,再将电流调到治疗量。3.综合治疗,先采用温热治疗法,再行TENS进行镇痛,可以提高效率。4.电极部位保持清洁。5.电极与皮肤应充分接触。
20功能性电刺激疗法一、定义:功能性电刺激(FES)属于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的范畴,是用电流刺激已丧失功能或功能不正常的器官或肢体,以其产生的即时效应来代替或矫正器官或肢体已丧失功能的治疗方法。
21二、治疗原理从生理学角度而言,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神经细胞的电兴奋性,通过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使肌肉收缩,利用神经细胞对电刺激的这种反应来传递外加的人工控制信号,使其支配的肌肉纤维产生收缩,从而获得运动效果。
22三、治疗作用1.代替或矫正肢体和器官已丧失的功能2.功能重建FES在刺激神经肌肉的同时,也刺激传入神经,加上不断重复的运动模式信息,传入中枢神经系统,在皮层形成兴奋痕迹,逐渐恢复原有的运动功能。
23四、临床应用(一)适应证1.上运动神经元瘫痪(1)下肢功能重建对于T4~T12损伤的截瘫患者,借助助行器或拐杖支持上身,保持躯干的稳定,下肢则可在电刺激的作用下,完成站立和行走的动作。(2)上肢功能重建:FES上肢功能重建的主要对象是C4~C6损伤的高位截瘫患者。其主要目标是提供患者上肢运动和手的基本功能,如抓握、进食和饮水等。
24四、临床应用2.呼吸功能障碍用于控制和调节呼吸运动FES系统为膈肌起搏器。主要用于脑血管意外、脑外伤、高位脊髓损伤所致的呼吸肌麻痹3.排尿功能障碍(1)尿潴留FES对尿潴留的治疗都是采用植入式电极刺激逼尿肌,使其收缩,并达到一定的强度,克服尿道括约肌的压力,使尿排出。(2)尿失禁FES刺激尿道括约肌和盆底肌,增强其肌力。
25四、临床应用4.特发性脊柱侧弯Bobechko等首先在1979年报道用植入电极和射频发射控制的系统治疗本病获得成功。由于植入电极有危险性和副作用,80年代以来改用体表电极。5.肩关节半脱位FES可以替代支具、吊带治疗肩关节半脱位,不影响上肢运动。方法是用双相方波刺激冈上肌和三角肌后部。
26四、临床应用(二)禁忌证带有心脏起搏器者禁用其他部位的神经功能性电刺激。意识不清、肢体骨关节挛缩畸形、下运动神经元受损、神经应激性的不正常者不宜用本疗法(三)注意事项1.此疗法必须与其他疗法,如运动训练、心理治疗相结合,才能取得很好地效果。2.操作者应准确掌握刺激点的解剖、生理等,也是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
27小结
28第二节中频电疗法
29中频电疗法一、定义:用频率1~100KHz的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中频电疗法二、分类:干扰电,等幅正弦中频电(音频电),调制中频电,音乐电等。
30三、电流作用特点1.能克服组织电阻,与低频电相比,能作用到更深的组织2.双向无电解作用3.对神经肌肉的作用(1)作用于皮肤时——震颤感→针刺感→束缚感(2)引起肌肉收缩——引起肌肉收缩的阈值比疼痛的阈值低得多4.有镇痛和促进血液循环作用5.中频电的电流频率、波形、幅度不恒定,有的疗法可选用两种以上电流,患者不容易产生适应性。
31四、中频电疗的治疗作用(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作用1.即时的充血反应2.多次治疗后血液循环的改善是单次作用的累积效应以及植物神经功能调整的结果(二)镇痛作用1.即时镇痛:闸门控制学说(粗纤维)、吗啡样物质的产生2.多次治疗后的镇痛作用:产生即时镇痛作用的各种因素、轴突反射引起局部血液循环加强
32(三)消炎作用中频电作用后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改善,组织水肿减轻,炎症产物的吸收和排除加速,局部组织的营养和代谢增强,免疫防御机能提高。(四)软化疤痕,松解粘连中频电刺激能扩大细胞与组织的间隙,使粘连的结缔组织纤维、肌纤维、神经纤维等活动而后得到分离。除上述治疗作用外,还有刺激运动神经和肌肉引起正常骨骼肌和失神经肌肉收缩、锻炼肌肉、防止肌肉萎缩的作用,并有提高平滑肌张力、引起平滑肌收缩和调整植物神经功能的作用。
33五、注意事项(1)中频电疗机特别是微电脑控制的治疗机应与高频电疗机分开,分设于两室,至少应将两者的电路分开,以免中频电疗机的工作受高频电磁波的干扰影响。(2)使用治疗机前应检查治疗机能否正常工作,电极、导线等是否完好,导线插头、导线夹等是否牢固,不得将有故障、破损、接触不良的治疗机或附件用于治疗。
34(3)治疗时不要接触机器,不可随便活动;中频电治疗时,患者治疗部位的金属物品(如手表、发夹、首饰等)应予除去,体内有金属异物(如骨科金属固定物、金属碎片、金属节育环等)的部位,应严格掌握电流强度,<0.3mA/cm2方可避免组织损伤。(4)选择适合治疗部位的电极、衬垫放置治疗部位上,尽量使病灶位于两电极中间;电极和夹子不可接触皮肤,以免电击灼伤;电极质地应柔软可塑,其弯度应与治疗部位的轮廓相一致,务使电极、衬垫与皮肤均匀接触。
35(5)电极不能在心前区及其附近并置和对置治疗;有心脏病患者,电流不宜过强,并注意观察病人反应,如有不良反应立即停止治疗;孕妇忌用于下腹部、腰骶部及邻近部位治疗;佩戴心脏起搏器者不得进行中频电治疗。(6)治疗电流量的调节应根据治疗的要求和患者的感觉,一般以感觉阈或运动阈为准。瘢痕部位、浅感觉或血液循环不佳的部位治疗时,电流强度的调节不应以患者的感觉为准。
36(7)治疗期间注意观察有无副作用,如有头晕、头痛、胸闷、嗜睡等症状发生,应及时调节电流强度或停止治疗。(8)治疗时电极板要充分和皮肤接触,使电极下电流均匀分布。中频电流虽没有电解作用,但在治疗时电极、导线夹等直接接触皮肤或电极不平而使电流密集某处,可能造成皮肤损伤。
37第三节高频电疗法
38高频电疗法一、定义:应用频率为100kHz~300000MHz,波长为3000m~1mm的高频电流或其所形成的电场、磁场或电磁场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高频电疗法(highfrequencyelectrotherapy)。是现代物理疗法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39二、高频电疗法分类电疗名称波段波长范围(m)波长(m)频率(MHz)共鸣火花电疗长波3000-3002000-300150-1000中波电疗中波300-1001841.625短波电疗短波100-1022.12,11.0613.56,27.12超短波电疗超短波10-17.37,6.040.68,50.0分米波电疗分米波1-0.10.69,0.3278433.9,32.78微波厘米波电疗厘米波0.1-0.010.12252450.0毫米波电疗毫米波0.1-0.010.08336000
40三、物理特性:1.人体组织电阻率低,对神经肌肉无兴奋作用。2.治疗时电极可不接触皮肤,组织对电流的阻力小,电流可畅通无阻的进入人体深部,多以电容法、电感场法、辐射法进行治疗。3.因频率高,属于正弦交流电,周期性变换电流方向,不出现电解、电泳、电渗现象,对皮肤无刺激。4.温热效应明显,因欧姆损耗或介质损耗而产热5.对皮肤无刺激,但过热可引起皮肤烫伤。6.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离子高速振荡产生传导电流,偶极子高速旋转产生位移电流。7.对神经肌肉的作用是降低神经兴奋性、缓解肌肉痉挛。
41四、生理作用与治疗作用高频电作用于人体主要产生两种效应。即温热效应和非热效应(热外效应)。主要是温热效应,由于高频电流通过机体时,体内的各种组织可产生不同程度的热效应。为此,又称为透热疗法。
42(一)温热效应为“内源”热,即为组织吸收电能后转变的“内生”热,而非体外热辐射的加热;热作用较深,可达体内深部组织,其深度依高频电的频率而别;热作用较均匀,包括皮肤、深部组织及体内脏器;热作用的选择性分布,高频电疗的波长频率,治疗方法不同。
43温热效应的作用:1.改善血液循环中小剂量高频电可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流加速,血液循环改善。2.镇痛作用中等剂量高频电的温热作用对各种神经痛,肌肉痉挛性疼痛,因肿胀引起的张力性疼痛,缺血性疼痛,炎症疼痛均有良好的止痛效果。3.消炎作用中小剂量高频电的温热作用可促进炎症消散,对各种急性、亚急性、慢性炎症,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炎症均有很好的效果。4.降低肌肉张力中等剂量高频电的温热作用可以降低骨骼肌、平滑肌和纤维结缔组织的张力。5.加速组织生长修复中小剂量高频电的温热作用可促使组织修复生长。6.提高免疫力中小剂量高频电可增强免疫力,提高机体抗病能力。7.治癌作用大剂量高频电所产生的高热有治癌作用,特别是表浅癌肿。
44(二)非热效应小剂量高频电作用于人体时,组织温度不高、没有温热感觉的前提下,却有较明显的生物学效应,这些现象不能用温热效应加以解释,故被人们称之为非热效应。
45五、治疗剂量I级剂量:为无热量,在温热感觉阈下,无温热感,适用于急性疾病。II级剂量:为微热量,有刚能感觉的温热感,适用于亚急性、慢性疾病。III级剂量:为温热量,有明显而舒适的温热感,适用于慢性。IV级剂量:为热量,有刚能耐受的强烈热感,适用于肿瘤。
46六、临床应用1.适应症:用于许多急性、慢性疾病的治疗,还应用于残疾的康复和恶性肿瘤的治疗2.禁忌证恶性肿瘤(一般剂量时)出血倾向活动性结核妊娠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局部金属异物植人心脏起搏器者颅内压增高青光眼
47超短波
48
49微波
50小结
51
52
53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