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地史ppt课件

新生代地史ppt课件

ID:82852242

大小:18.88 MB

页数:80页

时间:2022-11-10

上传者:胜利的果实
新生代地史ppt课件_第1页
新生代地史ppt课件_第2页
新生代地史ppt课件_第3页
新生代地史ppt课件_第4页
新生代地史ppt课件_第5页
新生代地史ppt课件_第6页
新生代地史ppt课件_第7页
新生代地史ppt课件_第8页
新生代地史ppt课件_第9页
新生代地史ppt课件_第10页
资源描述:

《新生代地史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第十四章新生代的地史

114新生代的地史Kzgeohistory14.1新生代概述Kzsubdivision&features14.2新生代的生物界Cenozoiclife14.3新生代的古地理和古构造Cenozoicpaleogeographyandtectonogeography

214.1新生代概述14.1.1新生代的划分和命名14.1.2新生代的基本特征

314.1.1KzsubdivisionandfeaturesEE2E3N1N2Q1Q2Q3Q4NQTertiary-RQuaternary-QE1E--N--PaleogeneNeogenePaleogene-ENeogene-NHolocenePleistoceneCZ/KzCZ/Kz

414.1.2新生代的基本特征1沉积物固结较差,E已基本固结成岩,N尚未完全固结,Q未固结的松散物质2生物界: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的时代3地球构造巨大变革期,特别是E-N时期Tethys仅残留下地中海,Alps山和喜马拉雅山形成,环太平洋沟—弧—盆体系形成,大陆裂谷活动发育。山高水深鸟语花香

514新生代的地史14.1新生代概述14.2新生代的生物界14.3新生代的古地理和古构造

6

7

8有袋类袋兔袋熊袋鼹鼠袋貂负鼠澳洲大陆的特有生物类型

9Monotreme/单孔类卵生的哺乳动物—2类现生代表(澳洲)Anteater/食蚁兽duckbill/鸭嘴兽

10古近-新近纪哺乳动物演化三阶段E1-2:古有蹄类和古食肉类繁盛时期古食草有蹄类:个体小、四肢短粗、不善跑-阶齿兽古食肉类:构造原始、四肢短粗、趾具爪(但仍象蹄)-鬣齿兽末期已全部绝灭E2-3:奇蹄类高速发展和肉食类繁盛时期奇蹄类门类多、演化快、分布广,地层意义大,大多数奇蹄类在E末绝灭,适应成功实例—马N:偶蹄类大发展和象的迅速演化时期

11奇蹄类演化貘类王雷兽马形亚目马超科、雷兽超科角形亚目貘超科、犀超科爪兽亚目爪兽超科爪蹄类

12马 的 演 化始马间马草原古马上新马-三趾马真马个体大小如犬,前四趾、后三趾个体大小如羊,前后三趾个体增大,中趾增大,侧趾退化,适应草原生活个体增大,中趾增大,侧趾退化,适应草原生活个体增大,中趾增大,侧趾消失,完全草原生活

13偶蹄类演化E13-N古齿类弯齿类猪形类河马骆驼类反刍类丘齿兽类奇角鹿鼷鹿叉角羚不反刍类

14象的演化E22-E31:个体小如猪,无门齿和长鼻,臼齿具两个齿脊。N-Q1-3(更新世):门齿逐渐增大,臼齿的齿脊数增加,鼻加长。

15Q1E2N1长鼻类的演化

16第四纪哺乳动物演化和分区北方寒冷气候南方温暖气候Q4与现代一致与现代一致Q3鄂尔多斯大角鹿大熊猫—东方剑齿象Q2披毛犀—肿骨鹿大熊猫—东方剑齿象Q1长鼻三趾马前东方剑齿象

17从猿到人的演化Evolutionfromapetohuman1、人科特征的出现(森林古猿、腊玛古猿)2、南方古猿阶段3、直立人阶段4、智人阶段(早期、晚期)

18灵长目分类眼镜猴类狐猴类阔鼻亚目鼻孔相隔远;尾长、拇指与食指不能对握狭鼻亚目鼻孔相隔近;拇指-食指可对握原始食虫类人类的最典型特征:直立行走,因猩猩也能做线钓蚂蚁吃primatesMonkeys→apes→humans

19原猴类灵长目代表眼镜猴环尾眼镜猴婴猴

20类人猿类灵长目代表 anthropoid& primates黑猩猩大猩猩狒狒Apes:猿Orangutan:猩猩猿类猴类

21E3原猴类向类人猿的过渡-臼齿猴类臼齿具四尖;类人猿及人类臼齿具五尖和Y型沟槽。埃及法尤姆(Fayum)地区E3有些化石显示了此类特征。猴类:4尖型臼齿类人猿及人:5尖型臼齿

22森林古猿阶段(N1)臼齿具五尖以及具有Y型沟槽上腭骨平坦,下腭骨U形等表明其为类人猿而非人类大猩猩

23森林古猿复原图

24腊玛古猿阶段(N12-N2)大猩猩腊玛古猿人上腭骨及齿系1窄圆弧形齿系;2无需犬齿自卫;3大齿基本上在后。特征已非常接近人科

251南方古猿阶段1直立行走;2齿系比现代人类强壮;3脑容量600-700cc,与现代大类人猿类似,约为智人的一半;4会用动物角、骨和齿制作原始工具,不会用火。(1~4、5Ma)cc:cubiccentimeter(s)Ms.Lucy南方古猿阿法种南方古猿

26南方古猿与 直立人的关系能人种直立人种智人种南方古猿南方古猿阿法种

272直立人阶段1脑容量750-1300cc,现代人1200-1500cc;2高眉骨,颚骨前伸;3会用火,制造原始石器(带木柄的石斧)Q1中晚期50~30万年“北京猿人”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

28更新世(旧石器时代)的石器南方古猿直立人

293早期智人-尼安德特人(古人28-4万年)粗眉骨,下巴不突出,身材矮小粗壮,制造石质工具(矛、刀等),文化(随葬工艺品),28—4万年马坝人丁村人长阳人

304晚期智人(新人,4万年-今)-克鲁马努人眉骨变小,下巴明显突出,精制矛、针等;文化(石刻、木刻、绘画)柳江人山顶洞人

31晚期智人工艺品

32更新世化石人类年代表南方古猿阶段直立人阶段智人阶段

33人类的(加速)演化北京猿人:50-24万年山顶洞人:4万年以来广东的马坝人和山西的丁村人:28-4万年

34工业革命以来世界人口急剧膨胀,2030年世界人口将达90亿

35现代的物种绝灭率是自然条件下的1000倍,30-70%的植物在今后100年内将不复存在;现在地球上每天有100种生物绝种!

36人如果不控制自己,500年后,只能以植物为食

372被子植物(angiosperm)的发展从K1开始发育,Kz繁盛,可分为两阶段:E木本植物发展阶段,乔木、灌木为主N草本植物大发展和C4植物出现阶段:大量现代种属出现,蕨类和裸子植物减少;C4植物(玉米高粱小米等耐旱植物)同化CO2的速率是C3植物(水稻、小麦等,木本及喜冷潮湿草本)的两倍。古近-新近纪植物地理分区:泛北极植物区(包括我国北方)、南极植物区、热带植物区

382被子植物的发展※古近-新近纪植物地理分区:泛北极植物区(包括我国北方):包括北极、北美北部、北欧、朝鲜、日本、哈萨克斯坦、西伯利亚,以落叶乔木、灌木为主,代表温凉型气候。南极植物区:包括南纬40o以南的南美南部、南极洲等,多为南半球特有类型植物,如南美杉科等木本植物。热带植物区:包括西欧、南美北部、及非洲,以大型裸子植物、蕨类植物及被子植物的樟、木兰等。

39海生无脊椎动物:双壳类、腹足类、六射珊瑚、有孔虫(货币虫)、抱球虫淡水无脊椎动物:软体动物、介形虫、昆虫等3其他门类-otherlife

403其他门类有孔虫1底栖型:货币虫(Numulites)为主,在E很繁盛(金字塔中),且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海洋中,进化很快,形成货币虫灰岩,是划分E、N标准化石。2浮游型:以抱球虫(Globigerina)为特征,个体小,分布广,为重要的洲际性标准化石(海相新生代地层)。

413其他门类

42货币虫

4314新生代的地史/Kzgeohistory14.1新生代的划分和特征Kzsubdivision&features14.2新生代的生物界Cenozoiclife14.3新生代的古地理和古构造Cenozoicpaleogeographyandtectonogeography

4414.3中国新生代的古地理和古构造Kzpaleogeography&platetectonics14.3.1中国东部古近纪-新近纪地史14.3.2中国西北部古近纪-新近纪地史14.3.3西藏地区古近纪-新近纪地史14.3.4中国第四纪地史

4514.3.1中国东部古近纪-新近纪地史1中国东部古近纪沉积类型2中国东部新近纪沉积类型

461中国东部古近纪沉积类型受NNE向构造带和EW向气候带控制燕山秦岭南岭松辽盆地:K末消亡,无E潮湿带干、湿交替带干旱带潮湿带抚顺盆地的抚顺群为:砂页岩、玄武岩夹煤层,2000m+华北盆地三个河湖相砂页岩组,夹煤层、油页岩和石膏,夹海泛层江汉盆地E油页岩、膏盐层(应城石膏矿)交互,夹海泛层粤北的南雄盆地E红色碎屑膏盐层沉积。粤南的茂名盆地E1红色碎屑膏盐层沉积,E2-3碎屑岩,油页岩、含煤沉积。长白山辽东半岛武夷山隆起带东部大陆边缘潮湿气候沉积晋陕高原西南高地

47中国东部古近系对比喜马拉雅运动II喜马拉雅运动I沉降较强

482中国东部新近纪沉积类型与E相比沉积范围扩大,东部的干旱气候带消失长江秦岭晋陕地区深棕色、橘红色粘土沉积(三趾马红土)松辽、华北、长江中下游大型沉降河湖盆地,温暖潮湿气候条件,夹海泛层沿海玄武岩喷发带(长白山、庙岛群岛、郯庐带、浙闽东部、雷州半岛、海南岛北部)隆起带上小型静水湖泊沉积(如临朐盆地)大陆边缘沉积盆地海相沉积(东海)海相沉积厚达万米(北部湾-莺琼盆地)中国南方—隆起带上小盆地:热带、亚热带潮湿气候条件下小型含煤湖沼盆地沉积。

49中国东部新近系对比沉降较强中心

50华北盆地的E-N地层序列N2明化镇组:N1馆陶组:东营组:沙河街组:孔店组:棕红色砂泥岩互层夹石膏(氧化浅湖相)杂色砂砾岩夹泥岩(河流相—湖相),Melania(黑螺)一段:杂色砂泥岩互层二段:灰色砂泥岩互层,Dongyingia三段:灰色泥岩夹砂岩一段:灰色泥岩夹油页岩二段:红色砂泥岩三段:灰色泥岩夹油页岩,Ammonia(卷卷虫-半咸水),海泛四段:红色泥岩夹砂岩一段:红色砂泥岩夹石膏二段:灰黑色泥岩夹油页岩三段:红色砂泥岩,底部为砾岩E3E2三个氧化浅湖相-还原深湖相—氧化浅湖相旋回。反映气候经历了干旱-湿润-干旱变化。E1

51华北盆地E-N演化N2明化镇组:N1馆陶组:东营组:沙河街组:孔店组:E华北盆地第三系共分4个旋回,第1旋回为孔店组三段—孔一段,第2旋回为沙河街组四段—二段下部,第三旋回为沙二段上部—东营组一段,第4旋回为馆陶组—明化镇组。前3个旋回均经历了氧化浅湖相-还原深湖相—氧化浅湖相过程,反映气候经历了干旱-湿润-干旱变化;第4个旋回代表滨湖—氧化浅湖相,代表盆地逐渐衰退。

52江汉盆地E-N地层序列N2广华组荆河镇组:潜江组:荆沙组:新沟咀组:E3E2E1杂色砂砾岩、砂泥岩(氧化河流相)灰绿色砂泥岩夹油页岩(还原半深湖-浅湖)深灰色泥岩夹油页岩(还原半深湖-深湖)棕红色砂泥岩互层夹膏岩(氧化浅湖)上部:灰色泥岩夹油页岩(还原深湖相)下部:棕红色泥岩夹膏岩(氧化浅湖)

5314.3中国新生代的古地理和古构造14.3.1中国东部古近纪-新近纪地史14.3.2中国西北部古近纪-新近纪地史14.3.3西藏地区古近纪-新近纪地史14.3.4中国第四纪地史

5414.3.2中国西北部古近-新近纪地史1准噶尔盆地的古近-新近系2塔里木盆地的古近-新近系

551准噶尔盆地的古近-新近系K2安集海组:灰绿色泥岩夹砂砾岩及介壳灰岩(还原滨浅湖相)紫泥泉子组:紫红色砂质泥岩,砂岩夹砾岩,产介壳及轮藻(氧化河流相)昌吉河群:砂泥岩夹砂砾岩及介壳灰岩,产三趾马。为类Molasse堆积QNE准噶尔盆地南缘古近-新近系综合剖面3-5000m1600m喜马拉雅运动I喜马拉雅运动II

56准噶尔盆地新近纪沉积示意剖面EN天山乌苏克拉玛依N新近纪新近纪时才有高大的天山

572塔里木盆地的古近-新近系K2:巴什基奇克组:紫红色砂泥岩苏维依组:紫红色砂、泥岩夹含铜砂岩库母格列木组:紫红色砂泥岩,底部钙质砾岩,产牡蛎(有海泛)康村组:黄灰、浅灰色含砾粗砂岩夹粉砂岩,具浪成层理、波痕及丰富的遗迹化石Q1x西域组:黄灰砾岩夹砂砾岩。N1E库车古近-新近系剖面吉迪克组:杂色砂、泥岩,夹湖相风暴岩和丰富的遗迹化石库车组:苍棕色砂砾岩。(氧化河流相)N2共厚4-5000m,为干旱气候的湖泊沉积喜马拉雅运动II

58紫红色砂泥岩,塔北库车康村E\N界线、景观及同构造角度不整合NE

59杂色砂泥岩,塔北库车康村,N1吉迪克组,N1康村组,N1

60苍棕色砂砾岩,库车组,N2,塔北库车康村

61楔状及变形层理,粗粒杂砂岩,康村组底部,N2,塔北库车康村

62中-细粒杂砂岩,康村组,N2,塔北库车康村

63塔里木盆地新近纪沉积示意剖面N天山昆仑山塔中隆起N新近纪时才有高大的天山和昆仑山(?运动)康村

64E北部潮湿 暖温带-亚热带中部半干旱-干旱亚热带南部潮湿 亚热带-热带

65N暖温带潮湿亚带干旱带热带-亚热带 潮湿亚带暖温带-亚热带潮湿亚带亚热带潮湿亚带暖温带潮湿亚带

6614.3中国新生代的古地理和古构造14.3.1中国东部古近纪-新近纪地史14.3.2中国西北部古近纪-新近纪地史14.3.3西藏地区古近纪-新近纪地史14.3.4中国第四纪地史

6714.3.3西藏地区古近纪地史/PaleogenegeohistoryofTibetN:喜马拉雅山地区处于剥蚀状,Tethys洋消失(E3);N2的三趾马也从欧亚北方抵达印度。据高山栎植物群分析,E3喜马拉雅山的高度为2500m+.雅鲁藏布江(雅江)以南E3:缺失E2:遮普惹组:上部:灰岩,含货币虫(底栖有孔虫)下部:泥灰岩.E1:宗浦组:灰色灰岩,含货币虫K2喜马拉雅运动I雅鲁藏布江(雅江)以北E3:Molasse喜马拉雅运动I喜马拉雅期花岗岩

6814.3中国新生代的古地理和古构造14.3.1中国东部古近纪-新近纪地史14.3.2中国西北部古近纪-新近纪地史14.3.3西藏地区古近纪-新近纪地史14.3.4中国第四纪地史

691中国第四纪的基本特征青藏高原快速整体抬升大西北为高山深盆内蒙-晋陕高原风蚀作用显著华南中低山丘陵上升剥蚀大面积沉降的近海平原:松辽,华北,江汉,苏北大幅度变迁的海岸线10.3.4中国第四纪的地史QuaternarygeohistoryofChina

702中国第四纪沉积类型1风成黄土:内蒙古、晋陕高原,如:Q1午城黄土(黄红色),Q2离石黄土(淡棕色),Q3马兰黄土(黄灰色)2中低山、丘陵区洞穴堆积:如柳州Q1,Q3,周口店Q1-2,万县Q2。3冰川沉积:庐山冰川,可分出鄱阳Q1、大姑Q2、庐山Q3、大理Q4冰期),Milankovitchcycles4近海平原沉积(河湖砂泥质沉积):华北-苏北、松辽、江汉平原5火山岩:五大连池,云南腾冲,山西大同火山群6砾石层:南京雨花台Q17沙漠-戈壁-盐湖及山岳冰川Q4(西部)→可耕土地少

71中国的土地资源

72中国-美国-世界人口与耕地面积比较

733第四纪青藏高原的迅速隆升希夏邦玛峰吉隆5900mN2含高山栎植物群(现代高山栎生活海拔高度2500m)假定N2高山栎生活海拔高度与现代类似:5900m=2500m(/25-2Ma)+3400m(2Ma)即在第四纪上升了3400m。17mm/a现在三趾马红土层(N2)的海拔高度Tibet4300m唐古拉山口4000m兰州1000m山西5-700m华北平原–320m假定三趾马当时的生态要求相近(海拔高度相近的草原),那么三趾马红土形成时应大体位于同一海拔高度,所以目前西高东低的地势应主要形成于第四纪ABN2

74中国更新世古地理图 PleistocenepaleogeographyofChina砾漠沙漠洪积黄土红土洞穴冰川河湖火山

754喜马拉雅运动对中国的影响1时间N2E3-N1E22意义1特提斯(Tethys)洋闭合,青藏高原强烈上升,形成西高东低大江东去的地理格局2环太平洋外带(地震、火山及板块构造)及内生矿产的形成3Pengaea继续分裂喜马拉雅运动I喜马拉雅运动II喜山运动共分三期,第一期发生于E2和E3之间;第二期发生于N1和N2之间第三期发生于N末期,是由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拼合碰撞造成的。。喜马拉雅运动IIIQ

76一般认为,喜马拉雅运动分为3幕:第一幕发生于始新世末、渐新世初,青藏地区成为陆地,从而转为剥蚀区;第二幕发生于中新世,地壳大幅度隆起,伴以大规模断裂和岩浆活动;第三幕发生于上新世末、更新世初,青藏高原整体强烈上升,形成现代地貌格局。1、我国所有高山、高原现今达到的海拔高度,主要是喜马拉雅运动第三幕以来上升的结果。5喜马拉雅运动的影响

772、导致西亚、中东、喜马拉雅、缅甸西部、马来西亚等地山脉及包括中国台湾岛在内的西太平洋岛弧的形成,中印之间的古地中海消失。3、导致中国东西地势高差增大,季风环流加强,自然地理环境发生明显的区域分异:4、青藏地区:隆起为世界最高的高原,E-N的热带、亚热带环境被高寒荒漠取代;西北地区:因内陆性不断增强而处于干旱环境;东部地区:成为湿润季风区。5喜马拉雅运动的影响

78重点掌握1、华北盆地、江汉盆地、准噶尔盆地的地层剖面及特征 2、喜山运动及影响 3、人类的演化阶段

79TheEn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