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头颅CT讲稿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头颅CT及MRI讲稿解放军九四医院张萃萍
1神经系统组成:脑、脊髓、神经节和分布全身的神经。
2植物性神经脊髓(位于椎管)脑神经脊神经中枢神经外周神经脑(位于颅腔)神经系统的划分:2022/10/31
3脑(brain):颅腔内,高级中枢,后接脊髓。大脑间脑脑干小脑
4大脑(cerebrum)亦称端脑(皮质、灰质)后端:大脑横裂,与小脑分开背侧:大脑纵裂,左、右大脑半球两侧各有一侧脑室,经室间孔与第3脑室相通。2022/10/31背外侧面可分为四叶:额叶(运动区)枕叶(视觉区)颞叶(听觉区)顶叶(一般感觉区)
5
6脑干中脑脑桥延髓生命中枢,控制呼吸、心跳等,有唾液分泌、吞咽、呕吐等中枢。脑室为中脑导水管,连接3,4脑室。背侧:四叠体腹侧:大脑脚背侧面:第4脑室底壁前部2对圆丘前丘:接受视束纤维后丘:接受耳蜗神经核纤维2022/10/31
7
8
9常规扫描一般情况下不用高分辨率扫描,常规扫描层厚与层距:10mm,扫描方式采用连续扫描。特殊扫描薄层扫描:层厚5mm以下,用于观察细小病灶,扫描患者的射线剂量增加。重叠扫描:在连续扫描方式下,层距小于层厚,减少部分容积效应,不会漏诊小病灶。CT头颅扫描
101.冠状面2.矢状面3.横断面CT扫描层面
111.颅脑肿瘤原发或转移瘤,尤其是多发肿瘤2.颅脑损伤各种血肿,尤其是多发血肿和颅窝血肿的诊断3.炎症及寄生虫4.脑血管病缺血性或出血性脑卒中,AV畸形,蛛网膜下隙出血和脑内血肿等5.症状性癫痫6.先天性畸形7.颅内压增高原因不明者8.脑白质病和颅内疾患不明者9.颅脑以外疾患颅脑CT检查的适应证
12
13
14
15
16
17正常钙化图
18脑内血肿的CT表现主要为血肿本身影像、周围脑组织变化和占位表现。病期不同,表现各有差异。脑内新鲜血肿在CT上呈均匀一致的高密度(60-80H),出血后3~4小时,血肿密度可达90H。出血病灶周围有一圈低密度带,为坏死水肿带。脑水肿与占位性在3~7日此最明显。16日后,占位性开始减轻。直径小于2cm的血肿,在3周左右变成等密度,较大的则需4-6周。脑出血
19男55岁,左侧肢体偏瘫,有高血压史。右侧外囊区有肾形高密度区,边界规则,内有低密度条状影,周围出现水肿,额与枕角变窄,中线轻度左移。6天后变为均匀高密度,水肿增宽,中线左移。高血压性脑出血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且有一定的好发部位(基底节、丘脑、大脑半球、小脑和脑干),表现为肾形。急性脑出血
20计算出血量(ml):长*宽*高/2(层厚10mm,高为出血层面数,层厚5mm,高为层面/2)
21男48岁,左侧肢体瘫痪,口角歪斜,20天后恢复较快。右外囊区有一肾形高密度影出血,边缘有低密度环示轻度水肿,20天后复查,变为低密度。右侧外囊出血
22
23蛛网膜下腔出血
24脑梗塞(合并渗血)
25
26结节性硬化【典型病例】患者,男,15岁,以癫痫间断性癫痫发作15年,伴智力低下,皮脂腺瘤来诊。
27脑挫裂伤【典型病例】患者,男,19岁,因车祸来诊。
28颅底骨折患者,男,18岁,外伤3小时,右侧外耳道流血伴局部肿胀。
29硬膜下积液患者,男,45岁,外伤后10天,伴头痛、头晕来诊。
30脑脓肿【典型病例】患者,男,20岁,头疼,头晕,伴发热,10余天。
31先天性脑积水
32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所致钙化患者,男性,49岁,创伤后来诊。化验检查发现低钙高磷。
33颅内肿瘤星形细胞瘤:患者,男,29岁,因1个月内反复抽搐发作2次来诊。
34垂体腺瘤患者,男,30岁,主诉头疼、头晕2月余,无视力障碍。
35磁共振成像是利用原子核(一般指氢离子)在磁场内共振产生的信号经重建成像的成像技术。头颅磁共振(MRI)
36基本概念:TR(repetitiontime):又称重复时间。MRI的信号很弱,为提高MR的信噪比,要求重复使用同一种脉冲序列,这个重复激发的间隔时间即称TR。TE(echedelaytime):又称回波时间,即射频脉冲放射后到采集回波信号之间的时间。
37磁共振成像的基本序列是T1加权成像(T1WI)和T2加权成像(T2WI)、DWI、T2Flair,任何磁共振检查都必需有T1和T2图像;TRTET1WI短(<500ms)短(<25ms)T2WI长(>2000ms)长(>75ms)
38DWI(弥散加权像)早期诊断脑梗死的价值1-6h内即可显示并在所在,常规T2WI要到6-10h后才能显示病灶,超急性脑梗死在DWI图像上表现为高信号,最新研究结果表明,绝大部分DWI所示超急性期脑梗死灶就是不可逆性的核心梗死灶。
39在正常脑组织中水分子的弥散方向是均匀的,所表现的ADC值是相对稳定的;脑梗死发生时,首先是细胞毒性水肿,细胞内水份增加,水分子的弥散受限制,即ADC值降低,故弥散加权成像上病灶表现为高信号,而ADC图上表现为低信号。在脑梗死后期,细胞破裂和血管源性水肿,水分子的弥散又恢复正常,表现为弥散加权上高信号逐渐减低,ADC值逐渐增高,在1周至10天左右恢复正常,即假正常化。一般DWI上信号恢复慢于ADC的恢复,当DWI仍是高信号,而ADC未见低信号是,即为亚急性期。弥散加权成像最早用于检出超早期脑梗死,目前还用于对肿瘤、脱髓鞘病、脑炎等的诊断。
40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该序列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扫描序列,分为T1Flair和T2Flair两种,T1Flair主要有显著的灰白质对比度,图像的组织界面清晰。T2Flai是T2WI序列重要的补充,主要是通过编制扫描序列中不同的脉冲方式,达到抑制自由水,突出显示结合水的目的。(去掉水和脂肪的信号的序列,有水的地方都是黑的)
41TRTET1WI5007.7T2WI400099.0DWI340097.0T2Flair9000114(我院)
42正常轴位T1WI
43正常轴位T2WI
44正常轴位DWI
45正常轴位T2Flair
46脑栓塞丘脑急性出血
47T1WI信号异常表现T1WI—低信号脑梗死脑软化脑水肿脱髓鞘病大多数肿瘤炎症T1WI—高信号亚急性期出血脂肪含钙量较少的钙化含铁血黄素沉积少数肿瘤(淋巴瘤、黑色素瘤等)
48T1WI高信号亚急性期出血特发性钙化脂肪瘤黑色素瘤
49T2WI信号异常表现T2WI—低信号急性期脑出血钙化或骨化组织含铁血黄素沉积铁质沉积少数脑肿瘤(黑色素瘤等)T2WI—高信号脑梗死脑水肿脱髓鞘病大多数脑肿瘤炎症
50T2WI低信号脑叶出血基底节铁质沉积黑色素瘤
51T2FLAIR信号异常表现T2FLAIR—低信号正常脑室、脑沟脑软化囊性占位T2FLAIR—高信号急性脑梗死脑水肿脱髓鞘病大多数脑肿瘤炎症
52新旧病灶的T2Flair比较
53DWI信号异常表现DWI—等、低信号慢性期脑梗死脑软化多数脑肿瘤DWI—高信号超早期脑梗死脱髓鞘病脑脓肿亚急性期脑出血
54多发性硬化脑脓肿脑干急性脑梗死DWI—高信号
55超急性脑梗死(2小时)DWIT1WIT2WIT2Flair
56急性脑梗塞男性、60岁,突发左侧肢体乏力、行走不稳1天入院,给予阿司匹林、活血化瘀、改善循环治疗,后行头颅MRI,结果示右侧颞枕叶梗塞(急性期)。
57DWIT1WIT2WIT2Fair
58DWIT2WIT1WIT2Fair
59DWI高信号,ADC低信号,急性
60脑出血MRI分期时间状态血红蛋白信号强度(Hb)T1WIT2WI超急性期〈24小时细胞内氧合Hb等→低等→高急性期1~3天细胞内脱氧Hb等信号低信号亚急性期早期〉3天细胞内高铁Hb高信号低信号晚期〉7天细胞外高铁Hb高信号高信号慢性期〉14天中心区细胞外血色素等→低等→高边缘区细胞内含铁血黄素低信号低信号
61亚急性后期脑出血急性期脑出血亚急性前期脑出血慢性期脑出血(吸收后)脑出血后脑软化脑出血
62出血性脑梗死
63流空效应(flowingvoideffect):心血管内的血液由于流动迅速,使发射MR信号的氢质子离开接受范围,而测不到MR信号。
64血管流空消失异常流空现象正常血管流动消失或出现异常流空
65小脑胆脂瘤大脑镰脑膜瘤
66非肿瘤性病变多发性硬化肝豆状核变性脑挫伤脑囊虫病
67急性CO中毒患者脑MRI
68MRI与CT比较1、无骨性伪影,后颅凹显示好,2、可进行冠、矢及斜位扫描,充分显示病变;3、利用血管流动效应,进行血管成像;4、利用血红蛋白变化的规律,了解并判断出血时相;5、成像因素多,对病变的敏感性增加,有利发现微小病变,并在定性诊断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69CT对较小肿瘤,特别是密度与脑实质密度相近,CT难以发现。CT对颅后窝、脑干或颅底肿瘤常因骨伪影或部分容积效应的影响而漏诊。CT不能显示粘连所致的脑室系统、导水管和正中孔梗阻的原因。对观察脑干病变以及有关某些脑血管疾患的细节等,亦为CT不足之处,尚需MRI和脑血管造影加以补充。CT局限性
701、先天性疾病2、颅脑外伤3、脑血管病4、颅内肿瘤5、炎症性疾病6、脱髓鞘病7、变性病一般首选MRI,有钙化性病变优先选择CT急性期-首选CT亚急性期及慢性期-选择MRI急性出血-选择CT急性梗死及亚急性期及慢性期出血和梗死选择MRI大多数肿瘤CT与MRI诊断价值相当,后颅凹肿瘤选择MRI,要了解钙化性病变,优选CT炎症、脱髓鞘病、变性病等疾病MRI诊断价值优于CT
71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