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七氟烷应用小儿麻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吸入麻醉在小儿中的应用基本情况分析麻醉方案讨论及研究意义
1基本情况患者一般情况:6岁小儿男性,因“咽喉不适2天”入院。既往病史:体健。无过敏史,无手术史,无外伤史,无输血史。无长期用药史。无服用成瘾药物。化验单未见明显异常
2查体见咽部黏膜呈弥漫性充血,腭扁桃体肿大。双侧下颌角淋巴结常肿大、压痛。体重18.2公斤,心电图为103次/分,窦速伴不齐,其余检查正常。
3
4诊断和手术名称:双侧扁桃体增生,择期拟行扁桃体切除术。ASAI级气道I级心肺功能正常麻醉风险小。
5
6麻醉维持七氟醚吸入浓度4.0%,根据手术进度调节七氟醚吸入浓度。术程持续55分钟。期间患儿生命体征保持平稳,再未追加肌松剂。
7麻醉恢复术毕前1分钟停七氟醚。大约4分钟左右患儿出现体动,呼之睁眼,并自己抓管。2分钟后患儿血氧平稳,拔除气管插管,生命体征均在正常范围波动。无哭闹意识清楚。送返病房。
8讨论1这个病例小儿哭叫不配合,拒绝护士建立静脉通路。2小儿循环系统脆弱,术中是否会保持平稳。3术后是否会有药物残存而导致小儿复苏质量差,拔管后安全系数降低的情况。
9七氟烷sevoflurane理化性质:无色无味;临床浓度不燃不爆;对金属无腐蚀作用;化学性质不稳定:碱石灰可吸收、分解七氟醚,高温时尤为显著。血/气分配系数0.69;MAC1.71%体内过程:肺摄取快,代谢率3%
10.可抑制乙酰胆碱、组织胺引起的支气管收缩作用,可用于喘息病人的麻醉。.诱导迅速,麻醉深度易掌握。.有轻微降压作用,与心肌抑制和阻力血管扩张有关。
11七氟烷排除迅速,小儿入睡苏醒完全。维持期间安全稳定,对小儿呼吸及血液动力学影响较小,操控性强。有一定肌松协同作用,小儿肌肉力量较弱,可以“节省”一定量肌松药。
12小儿麻醉诱导与维持VergheseST等研究认为,1-7岁小儿在8%七氟烷吸入1min后,给予鼻腔滴入4ug/kg瑞米芬太尼能显著降低气管插管反应(咳嗽和/体动),结果满意的插管条件在滴入瑞米芬太尼2min时达到68.2%,3min时达到91.7%。插管时静注芬太尼2~5μg/kg,可减少插管应激反应,使血压和心率没有较大波动,表明芬太尼复合七氟烷诱导具有协同效应。插管期间无呛咳、屏气、喉痉挛、支气管痉挛等并发症,诱导快速平稳安全,不仅使意识痛觉消失加快,并明显降低无意识体动的发生。
13七氟烷滴定苏醒法-更高质量的苏醒苏醒质量取决于关闭七氟烷挥发罐的方式MAC清醒:50%的受试者对指令产生适当反应时的麻醉药浓度MAC清醒和MAC比值可用于衡量吸入麻醉患者的苏醒时间,七氟烷的MAC清醒是MAC值的40%在手术开始缝合时先调整挥发罐浓度从1.3MAC至1MAC,再调至0.4MAC缝合结束后关闭挥发罐浓度,加大氧流量,苏醒过程更平稳。麻醉环路也限制麻醉恢复的速度,停止麻醉药输送后,可以用吸入高流量(5升/分钟)的氧气来克服
14全麻苏醒后的躁动预防术前用药是否能够减少其发生率还存在争议。Lapin等认为术前给与咪达唑仑可以明显降低躁动的发生率,shukry等认为α-右旋美托咪啶2ug/kg/h,iv,可明显降低七氟醚麻醉小儿的术后躁动(26%Vs60.8%),而气管拔管和出院时间无差异。Isik等研究认为术前静脉注射1mg/kg右美托咪啶能显著降低婴幼儿术后躁动的发生率(4.8%vsv47.6%P=0.002)。Almenrader等认为术前可乐定30min内口服4ug/kg,也能明显降低七氟醚麻醉小儿的术后躁动。
15小儿麻醉苏醒缩短清醒时间可以缩短禁食时间,因婴幼儿代谢旺盛,体表面积大,液体易丢失,而所有患儿在术前已禁奶4小时,如苏醒时间过长,延长禁食时间,可引起低血糖,脱水,体温升高等并发症,因此尽早进食对患儿术后恢复十分有利。另外,缩短清醒时间也可加快手术周转,减少下一患儿的等待时间。陈明华等比较了七氟烷与氯胺酮在小儿麻醉后的苏醒质量,发现不论是苏醒时间,还是烦躁噩梦等不良反应,七氟烷组患儿明显低于氯胺酮组。
16七氟烷在不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小儿心脏手术,吸入七氟醚麻醉诱导既无痛苦又简便,是理想的诱导方法。七氟醚用于紫绀型的患儿可减轻哭闹,降低肺血管阻力,减少紫绀发作。肺动脉高压患儿七氟醚吸入后,可引起外周血管阻力下降,回心血量减少,肺动脉压力降低,利于肺动脉高压的手术。与异丙酚相比较血压和心率波动较小,血液动力学稳定。ZerrinSungur等研究认为,对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麻醉诱导,氯胺酮在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及呼吸系统并发症方面,都要优于七氟烷。
17许多研究者已经证实了七氟烷对小儿食管下段括约肌张力影响小,有利于维持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的稳定,对小儿麻醉诱导有防止误吸的作用
18经验总结1七氟烷气道刺激性小,尤其适用于不配合小儿麻醉。2血气分配系数小,决定了其可以快速的吸入和排除。使得无论是诱导还是维持,都更易于调控。3对于循环影响小,安全系数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