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案例与反思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案例与反思

ID:8278082

大小:32.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3-16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案例与反思_第1页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案例与反思_第2页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案例与反思_第3页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案例与反思_第4页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案例与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案例与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精品文档★《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案例与反思我多次设计并执教《11~20各数的认识》,似乎一次比一次“成功”,可我越来越迷惑,学生需要“10根扎成一捆”的方法吗?学生理解十进制的概念了吗?课堂上,学生围绕问题“小棒怎样摆放让别人很快看出根数”时,摆小棒的方法较多,但把“10根扎成一捆”的同学极少。因此,学生通过比较没有达成共识,只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接受”了十进制。当然,通过精心设计的习题训练,学生也学会了解题答题。也就是说,学生通过训练“记住”了知识,“记住”了数的组成,但不理解位

2、值制原理,也没有建立数的概念。2004年10月,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以“培养数感”为主题,我又一次重新设计并执教了《11~20各数的认识》的研讨课,感受颇深。  案例描述:  一、课前谈话  促使一年级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许多教师制订了一系列的奖励措施,如:表现好的奖红花,10朵红花换一个金苹果。我根据班级的实际,轻松地与学生聊了起来。  “今天发言积极,声音响亮的小朋友,希望老师奖什么?”  “红花和金苹果,你更喜欢什么?为什么?”学生兴奋地说:“我喜欢金苹果,因为一个金苹果相当于10朵

3、红花。”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8/8★精品文档★  [从现实材料入手,几句谈话既组织了教学,又渗透了以一当十的数学思想,为下面学习新知作好充分的知识准备。]  二、创设情境  “小朋友,你们成为小学生后,爸爸妈妈非常关心你们的学习,为你们准备了许多学习用品。”教师边说边拿出一个放了许多铅笔的笔筒,“这里有几枝铅笔?”“10枝”、“14枝”、“19枝”等,他们猜得兴趣盎然,神采飞扬。然后运用数数来验证,结果是12枝。再次猜另一个笔筒的铅笔枝数,又一次数铅笔枝数,结

4、果是20枝。  [从猜测到验证,让学生感到数数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这样既了解学生的起点,初步感知数的相对大小,又体验到1枝1枝地数,数得速度慢、麻烦,引发学主动探究的欲望。]  三、自主探究  1.摆小棒,感知“十”。  把12根小棒作为研究材料,学生围绕中心问题“这些小棒怎样摆放让别人也很快地看出是12根”进行积极地动手操作,小组合作探究。然后汇报摆的方法:①1根1根地摆;②2根2根地摆;③5根5根地摆;④一边10根,另一边2根等8种摆法,但一边摆10根,另一边摆2根的同学很

5、少,个别学生操作时无从入手,他们不理解“这些小棒怎样摆放,让别人也很快看出是12根。”“你认为哪一种摆法很快看出是12根?为什么?”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8/8★精品文档★学生各抒己见,意见很不一致,根本无法体会到10根扎成一捆的优越性。教师不作任何解释,只是安排了一个游戏“比一比,谁的眼力最好”。师生一起观看课件,第一幅画面,1根1根地摆,画面出现约2秒钟后马上消失,问:刚才画面上出现的是几根小棒?学生无奈地摇摇头。第二幅画面2根2根地摆,方法同上,学生又是无

6、奈地摇摇头。第三幅画面把10根扎成一捆,当课件一出现时,学生非常兴奋,异口同声地叫起来:21根。其实三幅画面上出现的都是21根,现在你喜欢哪一种摆法?“我喜欢10根扎成一捆的方法。”“我也喜欢10根扎成一捆的方法。”……学生的意见基本统一。  [在比较中,学生领悟到10根扎成一捆可以使数数显得方便,并初步渗透十进制。]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重新摆12根小棒时,学生却遇到新问题:不会用橡皮圈扎小棒。在教师的引导下,扎好小棒后,边看边说,一捆是根,就是10个一,一捆有个十,那10个一是这捆,1个十也是这

7、捆,那么我们就说10个一是1个十。  [在感知的基础上,借助小棒,直观演示操作,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从而理解10个一1个十。]  2.摆小棒,说组成。  师摆小棒,生说组成;生摆小棒,生说组成;学生看数,在头脑中摆小棒说组成等活动,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从而建立起1个十和几个一是十几的数学模型。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8/8★精品文档★  [数感的建立是一个逐步体验和发展的过程,理解数概念就是数学建模的过程。]  3.看直尺,理解数的顺序、大小。  借助直尺

8、,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次读数,更深入地认识11~20各数。“看到这把直尺,你知道了什么?”预设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自由地开放地畅所欲言,如17比16大1,19的邻居是18和20等。可实际操作中,有的学生不知如何回答。  [学生通过读数,了解数的顺序,比较数的大小,进一步认识20以内各数。这样让学生从多种角度去学习数,知道数与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轻松活泼的课堂学习过程中对20以内的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数感。]  四、实践运用  “在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我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