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细胞概述PPT课件

血细胞概述PPT课件

ID:82667728

大小:8.17 MB

页数:37页

时间:2022-10-29

上传者:胜利的果实
血细胞概述PPT课件_第1页
血细胞概述PPT课件_第2页
血细胞概述PPT课件_第3页
血细胞概述PPT课件_第4页
血细胞概述PPT课件_第5页
血细胞概述PPT课件_第6页
血细胞概述PPT课件_第7页
血细胞概述PPT课件_第8页
血细胞概述PPT课件_第9页
血细胞概述PPT课件_第10页
资源描述:

《血细胞概述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血细胞简概10/18/20221.

1组成:水,电解质,蛋白质,糖,脂肪,凝血因子等 血液加抗凝剂后分离出来的液体部分称为血浆血浆血细胞维持机体正常新陈代谢和内外环境平衡又称血球血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10/18/20222.

2血细胞来源:血细胞来源于骨髓的造血多能干细胞,首先由多能干细胞分化为集落形成单位细胞(骨髓干细胞)与淋巴样干细咆,再由骨髓干细胞分化为各系的定向干细胞,经过原始、幼稚等阶段,发育、增殖最后成熟为红细胞、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及血小板。淋巴样干细胞则经过原始、幼稚二阶段,发育增殖而成熟;在抗原的刺激下,再分别转化为原淋细胞和原浆细胞,并增殖、成熟为具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血细胞的增殖是以分裂的方式进行的,但只有幼稚细胞才有分裂能力,一旦发育成熟到一定阶段后增殖便告停止。10/18/20223.

3红细胞:一、起源:红细胞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等作用下分化成原始红细胞,再经过数次有丝分裂依次发育为早幼、中幼、和晚幼红细胞。二、形态:正常红细胞形态:经瑞氏或瑞-吉等染色后,血涂片中正常的成熟红细胞呈淡红色圆盘状,即呈双凹圆盘状,直径6.7~7.7μm,平均7.2μm,向心性浅染,中央有一苍白区,其直径为红细胞直径的三分之一。呈中央染色较浅、周缘较深,无细胞核。(除健康人外,有些类型的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和白血病等患者的红细胞亦呈正常形态)红细胞显微镜下形态10/18/20224.

4异常红细胞形态1、大小异常a、小红细胞:直径小于6μm,常见于缺铁性贫血和珠蛋白生产障碍性贫血,如地中海性贫血。b、大红细胞:直径大于10μm,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缺乏叶酸或维生素B12、DNA合成障碍、细胞不能及时分裂所致)、急性溶血性贫血(可能与不完成成熟的红细胞增多有关)。c、巨红细胞:直径大于15μm,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有时甚至可见直径>20μm的超巨红细胞。d、红细胞大小不均:指红细胞之间直径相差一倍以上。常见于严重的增生性贫血。10/18/20225.

52、形态异常a、球形红细胞:直径小于6μm,厚度增加常大于2μm,无中心浅染区,形似球形。常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b、椭圆形红细胞c、靶形红细胞d、镰形红细胞:红细胞形如镰刀状。由于红细胞内存在异常Hb(HbS),其对氧亲和力显著降低,致使细胞缺氧,主要见于镰形细胞性贫血(HbS病)。e、口形红细胞:红细胞中心苍白区呈扁平状,形如一个微张开的鱼口。正常人血涂片偶见,遗传性口形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常达10%以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及酒精中毒时可见少量。f、棘形红细胞:红细胞表面有刺状突起,其间距不等,长短不一。主要见于遗传性β脂蛋白缺乏症,也见于脾切除术后、酒精中毒性肝病、尿毒症等。g、裂片细胞i、红细胞形态不齐:发生多种明显改变,可呈梨形、泪滴形、新月形、三角形等。最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10/18/20226.

63、染色异常a、低色素性红细胞:红细胞生理浅染区扩大,甚至呈环状红细胞,系血红蛋白含量降低所致。常见于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及铁粒幼细胞性贫血。b、高色素性红细胞:红细胞生理浅染区缩小乃至消失,系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增高所致,若红细胞体积减小,则为球形红细胞,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若红细胞体积增大,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c、嗜多色性红细胞:红细胞呈灰蓝色或灰红色,胞体较大。属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胞质除Hb外,还残存多少不等的嗜碱性物质(核酸及核糖体),有人认为其本质就是网织红细胞。嗜多色性细胞增多,提示骨髓内红细胞生成活跃,见于各类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除外)和白血病,尤以溶血性贫血最为多见。10/18/20227.

74、结构异常正常成熟红细胞内无光镜可见的结构,病理性成熟红细胞内有的可见内容物,成人周围血中红细胞内凡有结构者,均属异常红细胞。a、染色质小体,最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也见于溶血性贫血和脾切除术后。b、卡-玻环,最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和铅中毒时。c、碱性点彩红细胞,碱性点彩红细胞增多亦可见于重症巨幼线性贫血和骨髓纤维化等。d、有核红细胞,即幼稚红细胞。常见于各种溶血性贫血、白血病、红白血病等。f、红细胞缗钱状形成,多发骨髓瘤。10/18/20228.

8三、功能:1、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有形成分,有交换和携带O2和CO2的功能,主要通过胞内血红蛋白完成。(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它具有一种特性:在含氧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含氧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2、免疫增强吞噬作用(粘附的复合物较悬浮于血浆中游离的复合物更易被吞噬。某些病毒在体内也能粘附于红细胞,从而被吞噬消灭。免疫粘附可以增强吞噬作用4~5倍。红细胞还能阻止癌细胞在循环中播散,因在外周血中癌细胞遇到红细胞比遇到白细胞的机会多500~1000倍。当癌细胞表面结合有抗体与补体时,则可通过红细胞表面的C3b受体,使癌细胞粘附于红细胞,故容易被吞噬细胞捕捉与吞噬,从而防止癌细胞的转移与扩散。)3、免疫粘附作用(免疫粘附是指抗原-抗体复合物与补体C3b结合后,可粘附于灵长目或非灵长目的红细胞与血小板上,这一现象统称为“血细胞免疫粘附作用”。红细胞之所以具有免疫粘附作用,是因其表面具有C3b受体。)4、防御感染(红细胞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免疫粘附后,不仅可以通过过氧化物酶对它们产生直接的杀伤作用,而且还可以促进吞噬细胞对它们的吞噬作用。因此,红细胞的免疫功能可以看作是机体抗感染免疫的因素之一。)其他功能:目前已知红细胞具有以下免疫功能:1、识别携带抗原;2、清除循环中免疫复合物;3、增强T细胞依赖反应;4、效应细胞样作用;5、调节酸碱平衡10/18/20229.

9四:数量参考区间成年男性:(4.0~5.5)*1012/L成年女性:(3.5~5.0)*1012/L新生儿:(6.0~7.0)*1012五:寿命进入外周血后红细胞平均寿命120天,衰老红细胞主要在脾脏破坏,分解为铁、原卟啉和珠蛋白,分别参与铁、胆色素和蛋白质代谢。返回10/18/202210.

10血红蛋白:一、主要成分: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主要成分,由珠蛋白(globin)与亚铁血红素(heme)组成。每个血红蛋白分子有4条珠蛋白肽链,每条折叠的珠蛋白肽链包裹一个亚铁血红素。二、工作原理:血红蛋白与氧结合的过程是一个非常神奇的过程。首先一个氧分子与血红蛋白四个亚基中的一个结合,与氧结合之后的珠蛋白结构发生变化,造成整个血红蛋白结构的变化,这种变化使得第二个氧分子相比于第一个氧分子更容易寻找血红蛋白的另一个亚基结合,而它的结合会进一步促进第三个氧分子的结合,以此类推直到构成血红蛋白的四个亚基分别与四个氧分子结合。而在组织内释放氧的过程也是这样,一个氧分子的离去会刺激另一个的离去,直到完全释放所有的氧分子,这种有趣的现象称为协同效应。10/18/202211.

11三、测定方法:分为4大类:(1)根据Hb分子组成(100gHb含0.347g铁)测定总Hb(全血铁法);(2)根据血液物理特性测定Hb(比密法、折射仪法)(3)根据Hb与O2可逆性结合的特性测定Hb(血气分析法);(4)根据Hb衍生物光谱测定Hb(比色法)四:正常参考值参考区间成年男性:120~160g/L成年女性:110~150g/L新生儿:170~200g/L10/18/202212.

12五:临床意义血红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与红细胞计数类似,但判断贫血程度优于红细胞计数,同时测定两者,对贫血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多成年男性RBC>6.0*1012/L,Hb>170g/L;成年女性RBC>5.5*1012/L,Hb>160g/L;为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多。(1)生理性增多:多由于机体缺氧而使红细胞代偿性增多,如新生儿、高原生活、剧烈的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时。成年男性比女性高,可能是由于男性雄性激素水平较高,睾酮与促促进红细胞造血作用有关。(2)病理性增多:a、相对性增多:由于大量失水、血浆量减少而使血液浓缩所致。见于剧烈呕吐、严重腹泻、大面积烧伤、排汗过多和水摄入量严重不足的患者。b、绝对性增多:见于严重的慢性心肺疾病,由于长期组织缺氧,诱发红细胞代偿性增生,形成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即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系原因不明的造血系统增殖性疾病,红细胞可达(7~10)*1012/L。10/18/202213.

132、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低于参考区间的下限,为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通常称为贫血。(1)生理性减少:a、6个月~2岁的婴幼儿由于生长发育迅速引起造血原料相对不足及血容量增加所致;b、妊娠中、晚期,为适应胎盘循环的需要,血容量明显增加而使血液稀释;c、老年人造血功能逐渐减退。以上几种情况所致的贫血统称为生理性贫血。(2)病理性减少:a、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恶性肿瘤骨髓转移等;b、造血原料缺乏;如缺铁引起的缺铁性贫血、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所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c、红细胞破坏增加:各种溶血性贫血;d、红细胞丢失过多:急、慢性失血。返回10/18/202214.

14网织红细胞一、定义网织红细胞是介于晚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之间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二、分型①Ⅰ型(丝球形)RBC几乎被网织物充满,仅在正常骨髓;②Ⅱ型(网型)RBC中央线团样结构松散,存在于骨髓;③Ⅲ(破网状)网状结构稀少成不规则点状,少量存在于外周血中;④Ⅳ(点状型)嗜碱性物质少,呈分散的细颗粒状,主要存在于外周血中。0型,有核红细胞胞质内含网状物,见于骨髓(有核红细胞)三、参考区间相对值:成人和儿童:0.5%~1.5%新生儿:3%~6%绝对值:(24~84)*109/L10/18/202215.

15四:临床意义1、反映骨髓造血功能a、增高:网织红细胞增多表示骨髓红系增生旺盛,常见于溶贫、急性失血、缺铁贫、巨幼贫等b、网织红细胞减少表示骨髓造血功能减低,常见于再障2、作为贫血治疗判定及治疗性试验的观察指标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贫血经过有效治疗后,网织红细胞的升高先于红细胞的恢复,一般3-5天后开始升高,7-10天达高峰,2周左右开始回降。这现象称为网织红反应3、作为观察病情的指标如溶血或急性失血的病人网织红细胞持续升高标明病情没有控制住。返回10/18/202216.

16白细胞白细胞(英文名:leukocyte,whitebloodcell,简称:WBC)是一类无色、球形、有核的血细胞。可因每日不同时间和机体不同的功能状态而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白细胞不是一个均一的细胞群,根据其形态、功能和来源部位可以分为三大类: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其中粒细胞又可根据胞质中颗粒的染色性质不同,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和嗜碱粒细胞三种 。他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机制消除病原体及过敏原,是机体抵御病原微生物等异物的主要防线。白细胞一般有活跃的移动能力,它们可以从血管内迁移到血管外,或从血管外组织迁移到血管内。因此,白细胞除存在于血液和淋巴中外,也广泛存在于血管、淋巴管以外的组织中。白细胞是人体与疾病斗争的“卫士”。当病菌侵入人体体内时,白细胞能通过变形而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如果体内的白细胞的数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体有了炎症。10/18/202217.

17白细胞计数一:定义是指测定单位体积外周血(循环池)中各种白细胞的总数,是血液一般检验中重要的检查项目之一。二:参考区间成人:(4~10)×109/L儿童:(5~12)×109/L6个月~2岁:(11~12)×109/L新生儿:(15~20)×109/L10/18/202218.

18外周血白细胞中,中性粒细胞最多。它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在高浓度集落刺激因子作用刺激下骨髓中的髓系祖细胞分化为原始粒细胞,经有丝分裂,依次分化为早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晚幼粒细胞、杆状核粒细胞及分叶核粒细胞。粒细胞在组织中可行使防御功能1~2天,衰老的粒细胞主要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破坏,其余部分从口腔、气管、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排出。返回10/18/202219.

19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正常形态:中性粒细胞根据细胞核的形状不同分为中性杆状核和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两种。细胞体呈圆形,直径10-15μm,约为红细胞的2倍。细胞核为深紫红色,染色质致密成块状,粗糙不均。细胞质丰富,呈粉红色,含较多细小均匀的淡粉红色中性颗粒。关于核状与分叶核的划分,一般以核径最窄处小于最宽处1/3即为分叶核,核径最窄处大于最宽处1/3即为杆状核。杆状核粒细胞核型多样,可呈C形、S形、V形或不规则形。分叶核粒细胞核分为2~5叶,甚至5叶以上,各叶之间或完全分开,且大小形状和排列各不相同。10/18/202220.

20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1)中性粒细胞的核左移:中性粒细胞核左移是指外周血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多或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等细胞。核左移伴有白细胞总数增高者称再生性左移,表示机体的反应性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能释放大量的粒细胞至外周血中。常见于感染,尤其是化脓菌引起的急性感染,也可见于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急性失血等。杆状核粒细胞>6%,称轻度左移。杆状核粒细胞>10%并伴有少数晚幼粒细胞者为中度核左移。杆状核粒细胞>25%并出现更幼稚的粒细胞时,为重度核左移,常见于粒细胞性白血病或中性粒细胞型白血病样反应。(2)中性粒细胞核右移:病理情况下,中性粒细胞的分叶过多,可分4叶甚至于5~6叶以上,若5叶者超过3%时,称为中性粒细胞的核右移。核右移是由于造血物质缺乏,使脱氧核糖核酸合成障碍,或造血功能减退所致。主要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和应用抗代谢药物治疗后,感染的恢复期,也可出现一过性核右移现象10/18/202221.

21中性粒细胞的主要作用是杀灭细菌等病原微生物数量变化临床意义:中性粒细胞生理性增多:(1)一天之内不同时间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数量可不同,一般下午较上午高;(2)剧烈运动、情绪激动、严寒、暴热等使白细胞增多,可高达15*109/L;(3)新生儿白细胞总数增高,一般在(15~20)*109/L,个别可高达30*109/L;(4)妊娠5个月以上及分娩时白细胞增多可多达15*109/L,甚至更高。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增多:(1)急性感染:特别是化脓性球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所致的败血症、扁桃体炎、阑尾炎等,白细胞总数常增高,这是白细胞增多最常见的原因。轻度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可正常,分类时可见中性分叶核细胞增高;中毒感染时白细胞多>10*109/L并可伴轻度核左移;重度感染时白细胞明显增高常>20*109/L并出现明显的核左移。以上情况表情机体反应性良好,感染过于严重如感染引起中毒性休克或或机体反应性较差时白细胞可不增高反而减低且伴有严重的核左移。10/18/202222.

22(2)严重的组织损伤及大量血细胞破坏:如严重的烧伤、较大手术后、心肌梗死、急性溶血等均可见白细胞增高,增多的细胞成分以中性粒细胞为主;(3)急性内出血:内脏(如肝、脾)破裂或宫外孕破裂所致大出血,此时白细胞可迅速增高,常达20*109/L,并中性粒细胞为主,常出现于血红蛋白降低之前;(4)急性中毒:急性化学药物中毒如安眠药、有机磷等中毒;代谢性中毒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等也常见白细胞(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增多;(5)白血病及恶性肿瘤:常见于急、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型白细胞一般<100*109/L,分类时以原、幼粒细胞为主,而慢性型白细胞常>100*109/L,分类时以中幼、晚幼一下各阶段粒细胞为主,并伴有较多的嗜酸、嗜碱性粒细胞,此时需于中性粒细胞类白血病反应相鉴别。非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如肝癌、胃癌等有时也可出现持续性的白细胞增高,且以中性粒细胞为主。10/18/202223.

23中性粒细胞减少:(1)某些感染:常见于革兰阴性杆菌(伤寒、副伤寒杆菌)感染及病毒感染(流感)时,如无并发症均可见白细胞减少;(2)某些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及非白血性白血病,白细胞可<1*109/L,分类时淋巴细胞相对增多;(3)慢性理化损伤:长期接触电离辐射(X射线)或应用、接触某些化学药物(氯霉素),可抑制骨髓细胞的有丝分裂而致白细胞减少,故此类人群需定期做白细胞计数检查;(4)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由于自身免疫性抗体导致白细胞减少;(5)脾功能亢进:肿大的脾脏中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破坏过多的白细胞以及分泌过多的脾素灭活了促进粒细胞生产的某些因素。返回10/18/202224.

24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eosihophil,E)起源于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的髓系干细胞分化的嗜酸性粒细胞祖细胞(CFO-Eo)。嗜酸性粒细胞集落形成因子主要由抗原次级的淋巴细胞产生,因此,由于嗜酸性粒细胞与免疫系统关系密切。嗜酸性粒细胞的形态:嗜酸性粒细胞,细胞呈圆形,直径13-15μm,略大于中性粒细胞。胞核多为两叶,呈眼镜状,也可偶见3~4叶,染色质粗糙染紫红色。胞质内充满粗大、整齐、均匀、紧密排列且折光性强的橘红色嗜酸性颗粒,有时染色不好可呈淡紫色。嗜酸性粒细胞易破碎,颗粒可分散于细胞周围。嗜酸性粒细胞的生理变化:正常人嗜酸性粒细胞白天较低,夜间较高,上午波动大,下午较恒定。10/18/202225.

25嗜酸性粒细胞的病理变化: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1.超敏反应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荨麻疹、食物过敏、过敏性肺炎、血管神经性水肿等。2.寄生虫病:尤其是肠道寄生蛔虫、钩虫、绦虫等,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其他如感染肺吸虫、包虫、血吸虫、丝虫等也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3.某些皮肤病:如湿疹、疱疹样皮炎、真菌性皮肤病等4.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5.某些恶性肿瘤,特别是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如霍奇金病6.某些传染病,如猩红热,一般急性传染病时,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均减少,唯独猩红热除外,反而增高。7.某些内分泌疾病,如脑垂体功能低下及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等。10/18/202226.

26二、嗜酸性粒细胞减少1.见于伤寒、副伤寒、大手术后。2.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嗜酸性粒细胞常减少。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的其他应用1.观察急性传染病的预后:肾上腺皮质激素有提高机体的应激性,促进机体抗感染的作用。2.观察大手术和烧伤患者的预后:大手术后4小时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减少,甚至完全消失,24-48小时后逐渐增多,增多的速度与病情的变化基本一致。3.肾上腺皮质功能测定;由于ACTH能刺激肾上腺皮质,产生肾上腺皮质激素,使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返回10/18/202227.

27嗜碱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突出作用是参与过敏反应 形态 嗜碱性粒细胞 :胞体呈圆形,直径10~12μm,略小于中性粒细胞。核分叶不明显,形态不规则。胞质中含有少量粗大但大小不一,分布不均的紫黑色嗜碱性颗粒,颗粒常盖于核上,致使核的轮廓与结构模糊不清。 嗜碱性粒细胞的临床意义 (1)嗜碱性粒细胞增多:a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常伴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可达10%或更多;b嗜碱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一场增多,可达20%以上,多为幼稚型;c过敏性疾病:溃疡性结肠炎、超敏反应等可见嗜碱性粒细胞增多:d骨髓纤维化和某些转移癌时也可见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2)嗜碱性粒细胞减少:由于嗜碱性粒细胞所占百分率甚低故其减少多无临床意义。返回10/18/202228.

28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光镜下可分为小淋巴细胞和大淋巴细胞。小淋巴细胞直径6-10μm,占90%;大淋巴细胞直径10-15μm,占10%。小淋巴细胞胞体呈圆形或椭圆形;胞核呈圆形或椭圆形,偶见凹陷,染色质粗糙致密,排列均匀无空隙,常有隐约成块现象,染深紫红色;胞质很少,仅在核的一侧见到少量淡蓝色胞质,有时几乎不见而似裸核,一般无颗粒。大淋巴细胞呈圆形;胞核呈圆形或椭圆形,常偏于一侧,染色质常致密呈块状,排列均匀无空隙,染深紫红色;胞质丰富,呈透明天蓝色,常有少量大而稀疏的紫红色嗜天青颗粒。10/18/202229.

29淋巴细胞的临床意义1淋巴细胞增多(lymphocytosis):初生一周的新生儿外周血白细胞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以后淋巴细胞逐渐上升。整个婴幼儿期淋巴细胞较高,可达70%,4-6岁后,淋巴细胞开始下降,中性粒细胞逐渐上升。整个婴幼儿期淋巴细胞百分率较成人高,属淋巴细胞生理性增多。淋巴细胞病理性增多见于:①绝对增多:某些病毒或细菌所致的传染病如风疹、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百日咳等淋巴细胞增多;某些慢性感染如结核病恢复期也可见淋巴细胞增多,但白细胞总数多正常;急、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细胞增多明显,且可导致白细胞总数增高;②相对增多: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等因中性粒细胞明显减少以致淋巴细胞百分率相对增高。2淋巴细胞减少(lymphocytopenia:主要见于长期接触放射线或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之后,在急性化脓性感染时由于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可导致淋巴细胞相对减少。淋巴细胞也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祖细胞,是人体主要免疫活性细胞,分为B细胞、T细胞、K细胞及NK细胞等。B细胞寿命较短,一般3-4天,经抗原激活后分化为浆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参与体液免疫。T细胞寿命较长,可达数月至数年,被抗原致敏后可产生多种免疫活性物质,参与细胞免疫。返回10/18/202230.

30单核细胞形态:胞体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14~20μm。细胞核显肾形、马蹄形或不规则分叶,淡紫红色,常折叠扭曲,染色质细致,疏松如网状。胞质丰富,染淡灰蓝色或淡粉红色,含大量细小、弥散分布的灰尘样淡紫红色的嗜天青颗粒。单核细胞与粒细胞起源于共同的祖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后释放入血。单核细胞大部分附于血管壁,少数随血液循环,在血中停留3~6天后即转入组织演变成巨噬细胞,寿命可达2~3个月。单核-巨噬细胞具有强大的吞噬功能,参与杀菌、免疫及抗肿瘤作用。单核细胞与粒细胞起源于共同的祖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后释放入血。单核细胞大部分附于血管壁,少数随血液循环,在血中停留3~6天后即转入组织演变成巨噬细胞,寿命可达2~3个月。单核-巨噬细胞具有强大的吞噬功能,参与杀菌、免疫及抗肿瘤作用。10/18/202231.

31单核细胞的临床意义:(1)单核细胞增多:正常儿童单核细胞可较承认稍高,平均为9%,2周内的新生儿可达15%或更高,属生理性增多。病理性增多见于:a某血感染:如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急性感染的恢复期、活动性肺结核等均可见单核细胞增多;b某些血液病: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的恢复期、恶性组织细胞病、淋巴瘤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等可见单核细胞增多。返回10/18/202232.

32血小板血小板是由骨髓中成熟巨核细胞的胞质脱落而来。外周血中血小板的数量受肝脏生成的血小板生产素的调节,当血流中血小板减少时,促血小板生产素在血液中的浓度即增加,其能刺激定向祖细胞生成原巨核细胞,并促进其胞质成熟和血小板的形成。血小板的寿命为7~14天。通过血小板所含的多种因子及其所具有的黏附、聚集和释放等多种功能,其在止血、凝血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血小板形态正常形态:血小板胞体很小,直径仅2~5μm,新生血小板提及较大,成熟者体积小,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胞质呈淡蓝色或粉红色,中心部位有若干细小的紫红色颗粒,称颗粒区,其周围部分为透明的胞质称透明去;无细胞核。在血涂片中,血小板长3~5成群聚集成团,散在血小板极少见。10/18/202233.

33异常形态:(1)大小异常血小板可出现大小改变。a小血小板:直径小于1.5μm,主要见于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b大血小板:直径4~7μm,如大于7μm,可称为巨大行血小板,比红细胞还大,有时甚至会误认为点彩红细胞或淋巴细胞。常见于脾切除术后、巨大血小板综合征等。(2)形态异常血小板可出现蛇形、星芒、杆状等不规则和畸形改变,正常人偶见。由于影响血小板形态的因素很多,故一般异常血小板超过10%时才具有临床意义。多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血小板病以及强化疗或放疗一周内的患者。(3)分布异常a血小板部剧集,血涂片中血小板散在分布,少见成堆出现的血小板,见于血小板无力症;b血小板过度聚集:每堆血小板数量太多,有时甚至多达几千个,常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等。10/18/202234.

34临床意义1.生理变化正常人血小板计数一天之内可有6%~10%的变化。一般早晨较低,午后较高;剧烈运动及饱餐后较高;妇女月经初期较低,经期后逐渐上升;妊娠中晚期及新生儿较高;静脉血比毛细血管血高。2.病理变化(1)血小板减少:PLT低于100*109/L称为血小板减少。常见于:a血小板生产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肿瘤的骨髓浸润或化疗、放射性损伤、急性白血病及SLE;b血小板破坏或消耗增多,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输血后血小板减少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c血小板分布异常,如脾大、血液被稀释(输入大量库存血或大量血浆);d先天性的血小板减少,见于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巨大血小板综合征。(2)血小板增多:PLT超过400*109/L称为血小板增多。引起血小板增多的原因有:a原发性增多,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b反应性增多,如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大出血等。返回10/18/202235.

35谢谢10/18/202236.

3610/18/20223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