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现象学设计方法论

浅谈建筑现象学设计方法论

ID:8253820

大小:2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3-13

浅谈建筑现象学设计方法论_第1页
浅谈建筑现象学设计方法论_第2页
浅谈建筑现象学设计方法论_第3页
浅谈建筑现象学设计方法论_第4页
浅谈建筑现象学设计方法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建筑现象学设计方法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建筑现象学设计方法论  摘要论述现象学哲学基础和基本观点,通过分析现状和实例,探讨场所、场所精神和空间知觉的含义,得出对于如何看待与利用现象学方法论的一些看法和观点,研究建筑现象学对实践的指导意义.ABSTRACTThisthesisdiscussesthebasicviewpointsandphilosophyelementsofphenomenology,analysessomeexamplesandactualities,andprobesintothemeaningsofthephilosophyconcep

2、tionssuchasPlace、GeniuslociandSpaceperception.Inaccordancewiththeviewsconcluded,thethesisdiscussestheguidancemeaningofphenomenologyinpractice.关键词现象学方法论场所场所精神空间知觉意义KEYWORDSPhenomenology,Methodology,Place,Geniusloci,Meaning中图分类号:B0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620世纪,多种建筑理论流派百花齐放

3、,竞相争鸣,它们虽各有千秋,但均未臻完善.现代主义过于追求被简单划分了的功能,忽视了人类生存的多种需求,漠视历史传统,造成建筑形式的雷同和内容的空洞.语言学和符号学试图将抽象化、概念化了的历史片断和符号组合、拼贴,用于建筑,达到文脉的延续,却易使建筑流于表面和浅显.类型学力求按照建筑内在结构的相似性,分类抽象出先验永恒的类型,据此维护城市的文化和历史传统,在实践中却不顾对象偶然的功能因素而专注于“原型”形式,容易造成建筑冷漠僵硬的外表,难以把握存在和生活的真实内涵.这种现象学的方法正好补充了上述理论的不足。现象学的方法论

4、6海德格尔说:“存在可以被遮蔽得如此之深远,乃至存在被遗忘了,存在及意义得问题也无若问津”(《存在与时间》)。为了揭示事物的“存在及其意义”,以胡塞尔1900年《逻辑研究》为先导,哲学界展开了一场崭新的运动。该运动的基本纲领是:“回到事物本身去”。意思是将世界一切关于存在的判断放进括弧中去,存而不论(哲学上成为“悬置”)。被研究的对象则是以研究者的直觉、回忆、判断、现象、经历等状态出现,只有这时现象本身才能真正显现出来。这场运动就是哲学上著名的现象学。它是一个运动或方法论,并不能成为一种学派。它想揭去笼罩事物多年的一层层

5、面纱,去发现最“自然”的“事物本身”。在现象学的建筑中,自然被理解为个体人对外界事物本质的直接把握。所以现象学就是想要抛弃一切现存的理论,而崇尚人的认识的自然状态。现象学作为一种方法论和不停出现在人们面前以防误入歧途的警告牌是具有深远影响的。在设计方法论中现象学被归入经验派(人本主义)的一支。方法论学者对现象学的兴趣归因于设计上的技术革新与现存景观、历史场所的毁坏带来的普遍矛盾,现象学所声称的“创造性”也不同于实证主义的冷冰冰的计算式集成主义,它所倡导的方法论对于把个人创造力奉若神明的建筑师来说也有着不可抵御的诱惑力。方

6、法论研究中将现象学思想转化为具体的建筑探讨,较为突出的有两个领域:一是“场所”和“场所精神”;二是建筑和空间知觉。前一领域的主要代表任务是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茨,主要是纯学术的理论研究,代表作是《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的现象学》;后一领域的主要代表任务是斯蒂文.霍尔,他侧重与建筑理论和设计实践,并以其精彩的设计作品是现象学的设计方法日益受到重视,成为设计方法论在90年代的重要科技成果。场所和场所精神60年代初期以来,舒尔茨以其大量的著作,为战后建筑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无论是以格式塔心理学和符号学概念为框架的早期著

7、说,还是后来转向更为哲学化的、以存在主义和现象学思维为基础的理论构造,他孜孜以求的都是建筑的意义。他所探讨的建筑现象学以及与之相关的“场6所”、“场所精神”、“生活世界”,“特征”、“认同”等概念均包含了发人深思的理论课题。在我们这样一个发生巨变的世界里,理论不能将建筑的意义仅与过去的物质环境相联系,更重要的是与当今人的现实生活世界相联系。建筑要回到‘场所’,从‘场所精神’中获得建筑的最根本的经验。他认为场所不是抽象的地点,它是由具体事物组成的整体,事物的集合决定了‘环境特征’。‘场所’6是质量上的整体环境,人们不应将整

8、体场所转化为所谓的空间关系、功能、组织结构和系统等各种抽象的分析范畴。这些空间关系、功能分析和组织结构均非实物本质,用这些简化方法将失去场所和环境的可见的、实在的、具体的性质。在这样的观点中,他又隐示了人在这个过程中的重要性,他认为“空间是从地点,而不是从空无本身获得存在的”,当我们说起人与空间,听起来似乎人是一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