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黑穗病专题知识课件

小麦黑穗病专题知识课件

ID:82502917

大小:1.01 MB

页数:51页

时间:2022-11-03

上传者:胜利的果实
小麦黑穗病专题知识课件_第1页
小麦黑穗病专题知识课件_第2页
小麦黑穗病专题知识课件_第3页
小麦黑穗病专题知识课件_第4页
小麦黑穗病专题知识课件_第5页
小麦黑穗病专题知识课件_第6页
小麦黑穗病专题知识课件_第7页
小麦黑穗病专题知识课件_第8页
小麦黑穗病专题知识课件_第9页
小麦黑穗病专题知识课件_第10页
资源描述:

《小麦黑穗病专题知识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一、发生与危害小麦黑穗(粉)病是小麦生产上的一大类重要病害,广泛发生于世界各主产麦区。国内历史上曾一度危害严重,1956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中曾列为限期重点消灭的病害之一。

11、小麦黑穗(粉)病种类国内主要有:腥黑穗病、散黑穗病(大麦)、小麦秆黑粉病等。全国各主产麦区都有发生,以北方冬麦区发生严重。山东麦区这几种病害都有普遍发生,而且局部地区在历史上曾有严重发生,如小麦腥黑穗病在解放初期严重发生在临沂地区,属于重病区。

22、危害性国内解放前后小麦腥黑穗病危害严重,重病区曾因此病而逃荒要饭。据记载,1950年我省小麦腥黑穗病发生面积达390多万亩。解放初期,临沂地区严重发生腥黑穗病(病株率在20%以上)。1953年,人民来信写到中央要求解决问题,因此国家把此病列为限期重点消灭的病害,并列为对国内外检疫对象。经过努力,到60年代初基本控制了病害,这是我国植物病害防治的重要成就之一。

3但由于前些年放松了防治,山东老的病区病情曾又回升(80年前后),新病区又有扩展,如烟台地区83年全区集中施行防治,近年来,新病区仍在扩展,90~91年聊城地区冠县连续发生腥黑穗病(到1997年基本扑灭,但2003年又一次复发)。2006年邹城市几个乡镇发生,全县农业、工商、公安联合行动,全部进行了烧毁。

4散黑穗病:每年都有发生而且普遍,一般要减产5~10%。1972年全省发病面积有28万亩;1991年达196万亩。

5共同特征:造成黑穗,形成黑粉而不能食用,因而群众把这类病害称为“黑疸”“乌麦”,并有习惯说法:“黄疸收,黑疸丢”。“黄疸”指锈病,“黑疸”则指黑粉。一旦发生,整株(穗)损失,发病率即等于损失率,危害性大,尤其腥黑穗病,人、牲畜误食可中毒呕吐,影响中枢神经。

6二、病害诊断(一)、症状1、腥黑穗病腥黑穗病有三种(世界范围):普通腥黑穗病、矮腥黑穗病和印度腥黑穗病。我国有普通腥黑穗病和矮腥黑穗病。矮腥黑穗病仅限于极个别地区。国内普遍发生的是普通腥黑穗病。

7普通腥黑穗病包括两种:网腥黑穗病光腥黑穗病(二者从症状上不易区分,主要从形态上区分)我省两种都有,目前*以光腥黑穗病为主。

8症状表现:发病部位:穗部,病株稍矮。特点:整个籽粒被害,外包有一层灰色薄膜,病粒称为菌瘿。病粒外护颖张开,使菌瘿外露(褐色)。用手指微压菌瘿易碎,散出黑色粉末(冬孢子)。病穗有浓厚的鱼腥味,故称腥黑穗病。腥味是孢子含有的化学物质——三甲胺的气味

9小麦腥黑穗病病粒(下)和健粒上)小麦腥黑穗病病穗

10

11

12小麦腥黑穗1、病穗初期症状2-3、病穗后期症状,4=7、病穗放大(菌瘿)

132006年邹城小麦腥黑穗病病穗病粒

14脱粒后黑粉黏附在麦粒表面

152、散黑穗病症状表现在穗部。病穗抽出初期整个穗部外面包着一层灰白色膜,呈一棒状物,膜内充满黑粉,黑粉成熟时,外膜破裂,散出黑粉,经风吹黑粉散落仅剩穗轴。此外,有的仅半个穗或个别小穗受害,形成黑粉(少见)。

16大麦散黑穗病病穗小麦散黑穗病病穗

173、杆黑粉病主要发生在叶片、叶鞘、茎秆上。发病部位纵向产生银灰色、灰白色条纹。条纹是一层薄膜,隆起,内有黑粉,黑粉成熟时,膜纵裂,散出黑色粉末(冬孢子)。病株常扭曲,矮化,重者不抽穗,抽穗小,籽粒秕瘦。

18小麦秆黑粉病病叶放大小麦秆黑粉病病株

19(二)、病原菌真菌,担子菌(亚门),黑粉菌的不同属腥黑穗病菌:属于腥黑粉菌属,Tilletiacaries,小麦网腥黑粉菌Tilletiafeetida,小麦光腥黑粉菌;散黑穗病菌Ustilagotritici黑粉菌属,小麦散黑粉菌;秆黑粉病菌Urocystisagropyri条黑粉菌属,小麦条黑粉菌。

20形态特征:腥黑穗病菌:网腥:冬孢子球形,有网纹光腥:冬孢子近球形,光滑

21小麦腥黑穗病菌1、光腥黑穗病菌冬孢子2、网腥黑穗病菌冬孢子,3、冬孢子萌发形成担子、担孢子,4、担孢子H形结合,萌发后形成次生孢子

22散黑穗病菌:球形,表面有细刺小麦(大)散黑穗病病原菌冬孢子和冬孢子萌发

23小麦秆黑粉病病原菌冬孢子和冬孢子萌发秆黑粉病菌:冬孢子扁球形,成团着生,1~4个,外有不孕细胞

24三、病害循环共同点:三种黑穗(粉)病都是单循环病害。在一个生长季节只有初侵染,无再侵染。

25(一)侵染来源及传播方式1、侵染来源以种子、土壤、粪肥等带菌作为主要初侵染来源。种子带菌分为两种类型:(1)、种子内部带菌(散黑穗病)散黑穗病菌:以菌丝体潜伏在种子胚内,随种子贮藏越夏越冬。

26(2)、种子外部带菌(腥黑穗病、秆黑粉病)腥黑穗病菌、秆黑粉病菌:脱粒时以冬孢子黏附在种子表面,以菌瘿混杂在种子间,随种子贮藏越冬越夏。(海关上检疫,腥黑穗病要以查到菌瘿为主)

27另外,腥黑穗病菌、秆黑粉病菌还可以冬孢子在土壤、粪肥中越冬,作为主要侵染来源。土壤作为侵染来源,主要是腥黑穗病菌、秆黑粉病菌的冬孢子散落引起的。粪肥传播主要包括两种情况:用病残体沤积的肥料;牲畜的粪便。

282、传播远距离传播:种子带菌是的重要途径(腥、散黑穗病)。田间:主要通过播种病种、耕作、施肥、浇水等农事操作传播(腥黑穗、杆黑粉病)。

29(二)、侵染危害特点三种病害都是系统侵染、整株系统发病。分两种类型:芽鞘期侵染花期(器)侵染

301、芽鞘期侵染:(幼苗系统侵染)腥黑穗病菌和秆黑粉病菌都是从小麦芽鞘侵入的。当小麦播种后种子萌发时,种子表面、土壤中或病残上的冬孢子也萌发产生侵染丝侵入芽鞘进入生长点,随植株生长发育成黑粉。

31腥黑穗病害循环图土壤土壤腥黑穗病菌在孕穗期侵入子房,使整个子房充满黑粉,形成菌瘿。

32小麦秆黑粉病病害循环图秆黑粉病菌从小麦芽鞘侵入后则进入叶片、叶鞘、茎秆形成黑粉。

332、花期(器)侵染以小麦散黑穗病代表(另有大麦散黑穗病)。散黑穗病菌侵染的最适宜时间是正常小麦扬花授粉初期(7-10天)。病穗提早抽出,当正常小麦扬花授粉时,大量黑粉(冬孢子)随风散落在小麦花器(包括柱头、花柱子房壁)上,冬孢子萌发后长出侵染丝直接从子房壁侵入,随种子发育成菌丝进入胚内潜伏下来,当年种子成熟,外观与健种无明显差异。

34播种后,带菌种子开始萌芽,潜伏在种子胚内的菌丝开始活动,随生长点向上扩展,最后侵入幼穗发育成黑粉黑穗。黑粉成熟再由风传到健株花器上侵入。…….完成整个循环过程。所以此病一年只在花期一次侵染,第二年小麦抽穗再表现黑穗,黑粉,潜育期长达一年。[传播侵染来源只有种子]

35小麦散黑穗病病害循环示意图

36四、发病条件黑穗病的发生受温度、湿度影响较大。1、湿度腥黑穗病菌冬孢子萌发的适宜湿度为RH20~40%,过干过湿都影响冬孢子萌发。秆黑粉病菌冬孢子则在RH40~60%易于萌发侵染。

37散黑穗病的发生轻重程度主要受上年小麦扬花授粉期间湿度的影响较大。开花期遇有细雨和多雾,湿度大,小穗护颖开张角度大,时间长,病菌侵入机会大,而且湿度有利于孢子萌发侵入,种子带菌率高,第二年病重。一般颖片开张大的品种较感病。

382、温度土壤温度5~15℃有利于腥黑穗病菌侵染,最适9~12℃,病菌侵染适温低于麦苗发育适温,所以小麦播种晚、出苗慢,芽鞘期长,有利于病菌侵染,发病重。秆黑粉病菌冬孢子萌发最适宜的温度是19~21℃,如果播种过早、气温、土温高,侵染发病重。(如鲁南的枣庄、临沂,播的早,土温高,发病重。)不同病区对调整播期防病应具体对待,调整播期目的应是避开侵染的有效时期。

39此外发病与播种深度、种子、土壤带菌量有关:播种深、延长了幼苗出土时间,增加感病机会。小麦秆黑粉病病田连作,施用带菌肥料都有利于病害发生。

40五、防治小麦黑穗(粉)病的防治措施,主要根据病原菌的侵染方式及传播途径来确定。由于小麦黑穗病主要由种子内外带菌和土壤粪肥带菌传播,而且在一个生长季节内只有一次侵染而没有再侵染,因此只要采用杜绝种子传播及种子处理、土壤处理的措施,保护幼苗不受干扰即可获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41(一)、加强检疫,设立无病留种地腥黑穗病菌属省内外检疫对象,应严格检疫,杜绝人为传播。(近年来聊城、昌邑等地市发病,据了解是从山西引进小麦晋麦26、21带入的)。建立无病留种地主要针对散黑穗病,应在300公尺以外隔离种植(小措施:责任田,面积小,田间一旦出现黑穗应在膜未破裂前拔掉深埋或烧掉)。

42专业人员在调查疫情2003年6月上旬,聊城市部分县发现了小麦腥黑穗病,面积共计57.4亩,病株率一般在15%~60%,高的地块达96%,小麦品种部分为冀麦26号。发现后,市、县植保站立即行动,分别向省、市、县主管部门汇报,并对全县范围开展调查,查清发病品种和发生范围,采取有力措施进行封锁、控制、扑灭:1、对所有发病田块,政府每亩补助400元,确保实行单收,就地烧毁;2、对发病地区粮所收购的小麦,就地加工处理,不得调出;3、发病小麦不准再作种子使用,秋季不准再种冀麦26号,秋种时推广药剂拌种,对发病重的地块作好土壤消毒处理;4、加强种子检疫,控制乱调种子。焚烧现场

432006年邹城市发现该病后,启动市长基金补贴,对发病地小麦全部进行了烧毁。6月11日中央电视台作了现场焚烧处理新闻报道。

44

45

46

47(二)、种子处理(已发病区)1、药剂拌种种子表面带菌(腥黑穗、秆黑粉病),关键抓药剂拌种。药剂:35%菲醌、50%福美双、50%托布津、50%多菌灵、50%苯来特、70%敌克松、25%萎锈灵、40%拌种双等。以上为粉剂,用量:干种子量的0.2~0.4%。为使药剂均匀,在药中加少量细干土拌匀后再拌种。有的用种子:尿=1:1浸种2-3小时,可刺激发芽,缩短芽鞘期。

482、浸种种子内部带菌:散黑穗病(1)、1%石灰水浸种1斤石灰加水100斤,浸种60~70斤,水面高出种子2-3寸。浸种时间:水温20℃,3-4天;水温25℃,2-3天;水温30℃以上,1-1.5天;水温35℃,1天。(注意问题):原理:水表面形成一层石灰膜,可隔绝空气,种子无氧呼吸,产生乙醇或乙醛杀死病菌。

49(三)、防止土壤、粪肥传病(秆黑粉病、腥黑穗病)1、土壤处理100%六氯代苯或75%五氯硝基苯1斤/亩加细干土5~10斤,与已拌过药剂的种子一块播下,能防止土壤中病菌的感染。2、高温腐熟肥料并采用粪种隔离3、增施有机肥,促土壤中抗生菌繁殖

5022pk论坛http://www.22pk.com栕潧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