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249436
大小:148.5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03-13
《广西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考点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讲教育与高等教育概述一、教育概述教育的内涵: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一种具有特殊的系统性和组织性的教育活动1.教育者教育的构成要素2.教育中介3.受教育者教育在人发展中的作用:起着越来越主要的作用,平衡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二、高等教育的定义和基本特征"高等教育含义:是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各种专业教育。程度分为专修科、本科、研究生。教学组织分为全日制和业余、面授和非面授、学校形式和非学校形式。"高等教育的特征:介于基础教育和参与社会工作间,主要涉及高深知识、专门知识、相应技能三、高等教育的目的与功能目的1.关心教育对象的身
2、心发展2.文化拓展1.育人1.品德培养2.知识传授基本功能1.政治2.促进社会发展2.经济功能3.文化1.促进社会成员在社会结构中的流动衍生功能2.加速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的交流、重组3.成为学术权利支配与调整的场所或文化资本生产交换的平台4.安置青壮年人口,提供闲暇的生活方式第二讲高等学校的发展历程一、萌芽期的高等学校中方早期大学代表:战国时期齐国的稷下学宫西方早期大学代表:古希腊的柏拉图举办的阿加德米学园二、西方高等学校的发展历程1.自主自治的办学观作为现代大学源头的中世纪大学2.学术自由的治学观3.大学内部的民主管理"1.开始
3、强调自然和社会的人文知识,提倡理性和科学,反对愚昧,推崇古希腊和罗马的文学艺术来陶冶人"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学教育2.在培养目标上,培养人格健全、完美、知识丰富的人3.教学和人才培养在大学职能中占据主导地位德国柏林大学的教育理念及实践,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里程碑,它的出现宣告现代大学的诞生近代大学教育的转向1.自然科学受到重视,科学知识成为教学重要内容2.高等教育被纳入国家管理体系中,大学的层次和内部组织走向专业化和制度化工业化社会的高等学校1.在原有育人和科研的职能上,增加社会服务职能2.范例:美国高等教育P17三、中国高等学校的发展历
4、程1.夏商时代就产生了学校2.“五学之所”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最早文献记录的高等教育机构3.汉代的“太学”是我国正式设立大学的开始4.洋务运动“京师同文馆”是我国近代大学教育的开端5.董仲舒对汉代太学做出总要贡献6.南宋朱熹振兴了书院7.张之洞开创学生赴外留学8.蔡元培主张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完全人格第三讲高等学校的职能一、现代高等学校的三大职能1.培养人才2.科学研究3.社会服务二、对现代高等学校职能的思考1.专才教育和通才教育的关系:相辅相成,两者都要有,专业教育是大学教育的生命2.英才教育和大众教育的关系:英才教育向大众教
5、育转化是趋势3.平等和效率的关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第四讲高校教学活动的主体一、高等学校的教师1.社会义务:文化的传承者和人力资源的开发者高校教师职业觉得定位2.教学管理:学习的促进者和教学的组织者3.心理定向:心理健康的引导者和维护者4.自我实现:自我成长的研究者和设计者1.物质待遇高校教师职业生涯成功表现2.职称晋升状况3.在学生群体和教师群体中的影响力高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1.教师个体身心的健康发展高校教师成长1.专业知识的发展2.教师的专业发展2.专业能力的发展3.专业情意的发展1.社会环境影响高校教师职业生涯成功的因素2.
6、学习文化3.个人经历4.自我更新一、高等学校的教师1.非关注阶段:接受正式教师教育之前2.虚拟关注阶段:职前接受教师教育,“准教师”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3.生存关注阶段:自我专业发展的忧患意识4.任务关注阶段:关注教学,关注“我怎么才能行”5.自我更新关注阶段:专业发展为指向,关注专业发展自身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区别1.高校教师虚拟关注阶段的缺失2.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阶段中断1.专业学习高校教师成长途径2.专家引领3.同伴互助4.个人反思1.教书育人主要任务2.科学研究高校教师的主要任务3.社会服务1.职称结构4.专业机构高校教师
7、队伍的结构2.年龄结构5.学缘结构3.学历结构二、高等学校的学生1.学生的人学生的本质2.学生是发展中的人3.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4.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1.家庭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2.学校3.同辈群体二、高等学校的学生1.自我意识显著增强但不成熟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表现2.抽象逻辑思维发展迅速但易带主观片面性3.情感丰富多彩但波动较大4.思想价值取向多元发展但矛盾重重1.主动性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特点2.开放性3.独特性4.创造性1.自我发展、自我构建的学习主体大学生在教学中的角色定位2.不是教学过程的被动接受者,是参与者和推动者3.
8、具有独立性、探索性三、高校中的师生关系1.师生间的教育关系: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是认识活动的主体,体现在指导和管理师生间的教育关系2.师生间的心理关系:认知关系和情感关系3.师生间的道德关系:师生双方相互制约1.平等对话走向交往的高校师生关系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