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输血医学和输血安全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输血作为临床治疗病人的重要手段之一,已经有近百年历史,但是近十年来输血治疗更加广泛地被医学界重视。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基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加上各种高新技术不断向输血领域渗透,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出现,新的治疗观念的确立,对输血治疗有了较新的认识,推动输血医学日新月异的变化。1
1现代输血观念成分输血科学、合理用血2
2临床合理用血原则“不可替代时选择”原则满足生理需要原则风险规避原则3
3不宜输注全血者心功能不全或心力衰竭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患者需长期反复输血者对血浆过敏者已产生抗血小板或白细胞抗体可能接受组织器官移植者4
4可供临床选择的红细胞制品悬浮红细胞移去上层血浆,加入添加剂少白细胞红细胞滤除白细胞(过滤法)洗涤红细胞反复用生理盐水洗涤冰冻红细胞20%甘油-120C、40%甘油-65C以下辐照红细胞25~30Gyr-射线照射全血5
5急性失血的红细胞输注指征及剂量6
6慢性贫血红细胞输注指征及剂量指征:Hb<60g/L,且短期内无法去除病因者,用量核算:输注红细胞单位数=WtxVx(期望Hb值-输注前Hb值)/每单位红细胞Hb总量注:Wt患者体重(Kg)V每公斤体重的血容量,成人0.07L/Kg.BW,婴幼儿0.08L/Kg.BW每单位红细胞Hb总量按24g计(200ml全血制备)7
7举例男性成人贫血患者,体重60Kg,输红细胞前Hb为60g/L。期望达到的Hb值为100g/L输注红细胞单位数=60×0.07×(100-60)/24=7(单位)该患者应输200ml全血制备的红细胞制品7个单位。8
8红细胞输注疗效的评估输注红细胞后24小时该查患者Hb值,计算血红蛋白恢复值血红蛋白恢复率=WtxVx(输血后Hb值-输血前Hb值)/输入Hb总量×100%疗应评估血红蛋白恢复率>80%显效血红蛋白恢复率>50-79%有效血红蛋白恢复率20-49%效果不佳血红蛋白恢复率<20%无效9
9红细胞输注效果不佳或无效的对策活动性出血灶控制出血灶贫血病因未除加强病因治疗免疫血液学因素专家会诊10
10血小板输注适应症血小板生成障碍急性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功能失常11
11血小板输注指征血小板计数>5×1010/L无须输注血小板计数1~5×1010/L酌情输注血小板计数<1×1010/L立即输注12
12血小板输注指征临床输血技术规范附件3:手术及创伤时血小板>10×1010/L,可以不输血小板数<5×1010/L,应考虑输血小板数在5~10×1010/L,应根据是否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渗血决定临床输血技术规范附件4:血小板数>5×1010/L,一般不需输注血小板数1~5×1010/L,可考虑输注血小板数<0.5×1010/L,立即输注13
13血小板输注剂量输注血小板数=(期望达到的血小板数-输注前血小板数)×体表面积×2.5注:体表面积(M2)=1+[体重(Kg)+身高(cm)-160]/1002.5为每M2体表面积含血量(L)血小板计数单位血小板数/L14
14血小板输注疗效评估血小板输注回收率PPR=[(输注后血小板计数-输注前血小板数)×W×0.07]/[输入血小板总数(1011)×F]注:输注前后血小板换算成1011F血小板通过脾脏后实际进入循环血液的矫正系数脾功能正常者F=0.62无脾患者F=0.91脾肿大患者F=0.23机采血小板10u>=2.5*1011输注后1hrPPR>0.60或输注后24hrPPR>0.50,输注显著有效输注后1hrPPR0.3~0.6或输注后24hrPPR0.20~0.50输注有效输注后1hrPPR<0.3或输注后24hrPPR<0.20,输注无效15
15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及预防原因非免疫因素:脾亢、感染、高热、DIC等免疫因素:HLA、血小板特异性抗原、ABO抗原导致的免疫反应预防严格控制预防性血小板输注选用单采血小板选用少白细胞血小板16
16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处理选择供者HLA相合的供者血小板特异性抗原相合供者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血浆置换17
17血浆输注可供选择的血浆制品新鲜冰冻血浆(FFP)冰冻血浆(FP)18
18血浆输注适应症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血浆置换注:纠正低蛋白血症的首选制剂是白蛋白19
19血浆输注剂量补充凝血因子15-20ml/Kg.BW血浆置换按治疗需要酌定20
20血浆置换术适应症自身免疫性疾病(重症肌无力、肺肾综合征、SLE、急进性肾炎等)药物、毒物、毒素中毒(洋地黄、有机磷等、内毒素)急性肝、肾功能衰竭21
21血浆置换术机理:移除血浆中的致病因子(抗体、毒素、滞留代谢产物等)导入缺乏的血浆成分凝血因子体液免疫因子等22
22血浆置换术方法:人工单采术机械单采术23
23血浆置换术血浆置换量:置换全身血浆清除率>60%置换全身血浆2倍清除率>85%全身血浆(ml)=体重(kg)×70(1-Hct)常规:1-3L/次、间隔1-2日一次3-5次为一疗程24
24血浆置换术置换液:新鲜冰冻血浆晶体溶液白蛋白溶液血浆蛋白混合液25
25血浆置换术不良反应及其对策:柠檬酸盐反应适当补充钙离子凝血障碍FFP、凝血因子病毒感染病毒灭活血浆栓塞脉管炎等严谨操作26
26冷沉淀的定义把从400ml全血中获得的FFP置于0-4℃条件下融化,收集得到的冷不融部分称为冷沉淀。27
27冷沉淀主要组份及含量因子VIII促凝活性(FVIII:C)>80IU瑞斯托霉素因子(VWF)>60IU纤维蛋白原(F1)200-300mg纤维蛋白稳定因子(FXIII)>80IU纤维结合蛋白(Fn)>60mg28
28冷沉淀输注的适应症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甲性血友病血急性假血友病(VW病)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DIC严重肝病尿毒症等...?纤维结合蛋白水平降低恶性肿瘤重症感染DIC严重创伤、烧伤大手术等29
29冷沉淀输注剂量血友病及其它凝血因子缺乏患者FVIII20IU/Kg.BW(0.25袋/Kg.BW)纤维蛋白原40~80mg/Kg.BW(0.2~0.4袋/Kg.BW)Fn水平低下患者大剂量法:15mg/Kg.BW(0.25袋/Kg.BW)维持法:6-7mg/Kg.BW30
30若干临床输血特例讨论急性大量出血择期手术恶性肿瘤播散性血管内凝血31
31大量失血的输血抢救(大量输血)概念24小时内输入血液>全身血量1小时内输入血液>1/2全身血量适应症大血管创伤性断裂外科手术及手术意外产科意外32
32大量失血的治疗的程序首要目标:维持循环容量第二目标:保持血氧携带能力第三目标:恢复凝血和内环境稳定33
33大量输血紧急大量输血的配血5分钟?15分钟?30~45分钟?WHO临床用血:紧急情况下输注“O、Rh-”34
34大量输血大量输血的途径静脉输注动脉输血35
35动脉输血术指征:严重出血性休克收缩压<5.3KPa动脉选择:浅表大动脉手术或外伤断裂动脉输注压力:13.3KPa-26.7KPa(100-200mmHg)加压器械:输血蠕动泵双联注射器血压表并发症及输血对策:动脉供血区域局部供氧不足--输注充氧血液动脉痉挛--动脉注射少量奴夫卡因动脉栓塞--滤网、去白滤器滤过血液提示慎用!36
36大量输血大量输血的血液选择全血?组织间液缺失柠檬酸中毒大量、多人份异体血浆—溶血可能、急性肺损伤PT-GVHD红细胞悬液必要时输注血小板、FFP、冷沉淀37
37维持凝血所需的凝血因子水平凝血因子最低水平(正常%)I30-50II20-40V15-25VII5-10VIII25-30IX15-25X10-20XI10XIII2-338
38各凝血因子可耐受的失血量血小板230%血容量纤维蛋白元140%凝血酶原201%V因子229%VIII因子236%排除凝血激活和纤溶亢进!39
39失血后容量替代治疗步骤TargetcontrolledreplacementVolumeloss(%)Colloids+crystalloids100908070605040302010+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0晶+胶40
40大量输血合并症及其处理柠檬酸中毒、低钙血症血压降低、心律紊乱、Q-T延长、肌肉震颤处理:放慢输血速度、适当补钙低温血症心律紊乱、代谢性酸中毒...处理:血液加温后输注酸碱失衡、血钾改变库血乳酸酸中毒血K+上升柠檬酸代谢碳酸氢钠血K+下降红细胞排钠复钾血K+下降处理:监视、纠正41
41大量输血合并症及其处理出血倾向处理:注意血液成分配比RCS+FFP+血小板冷沉淀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肺血管缺血后再灌注;输入含抗白细胞血浆;激活的白细胞黏附于肺毛细血管内皮、释放炎性介质吸引粒细胞肺循环粒细胞不断聚集释放ROS、蛋白水解酶、血管活性物质等血管收缩、血管壁通透性增加、末梢血管堵塞肺水肿、肺组织损伤微聚物肺血管栓塞肺毛细血管栓塞肺水肿、呼衰心衰预防:去白细胞滤器过滤后的血液42
42择期手术--自身输血自身输血的优点避免输血传染病避免免疫性输血反应节约血液资源43
43自身输血的方式保存式自身输血稀释式自身输血回收式自身输血44
44保存式自身输血适应症各类预期需要较大量输血的择期手术处于缓解期的输血依赖患者对异体输血有不良反应者稀有血型患者45
45保存式自身输血禁忌症严重心血管疾患有严重献血反应史的患者严重贫血有菌血症可能的患者恶性肿瘤患者46
46保存式自身输血的血液采集采集时间采集单位回输单位留存单位第1天第1单位第8天第2,3单位第1单位第2,3单位第15天第4,5单位第2单位第3,4,5单位第22天第6,7单位第3单位第4,5,6,7单位第29天第8,9单位第4单位第5,6,7,8,9单位47
47稀释式自身输血机理血液稀释血液粘滞度下降外周阻力降低心搏出量增加微循环血流加速组织摄氧比率增高48
48稀释式自身输血适应症预计术中可能失血较多,需要输血者禁忌症局部感染或有菌血症可能者肺、心、肾功能障碍严重高血压、糖尿病凝血功能障碍49
49稀释式自身输血采血时机手术前4小时内麻醉状态下血液稀释适度Hb:60-80g/LHct:25%-30%采血量20-30ml/Kg50
50稀释式自身输血补液输液种类:晶体盐溶液中分子右旋糖苷5%白蛋白溶液输液量:≥采血量监护确保血容量正常或略高于正常51
51稀释式自身输血血液回输术中失血量≥400,逐步回输防止回输时心血管负载过重,适当利尿出血量超过术前采血量,酌情补充异体血液或血液成分52
52恶性肿瘤输血输血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常规血液成分------手术、放化疗的支持手段造血干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的根治手段实体瘤化、放疗后重建骨髓造血功能基因转移造血干细胞淋巴细胞体外过继免疫等---特殊治疗53
53恶性肿瘤输血输血原则严格掌握指征避免输注全血选择去白细胞制品或照射制品54
54恶性肿瘤输血红细胞输注指征Hb<70g/l出血量>1000ml输注量:略55
55恶性肿瘤输血血小板输注指征血小板<1×1010/L立即输注血小板1×1010/L-5×1010/L酌情输注血小板>5×1010/L无须输注输注量有人主张将血小板量提高至8×1010/L以上56
56恶性肿瘤输血粒细胞输注指征严重全身感染抗菌素治疗无效粒细胞数<5×108/L输注量连续输注使粒细胞数>2×109/L提示一般不主张输注必要时,应输注γ-射线照射的粒细胞或HLA配合的单采粒细胞57
57DIC输血与输血有关的病理变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大量血小板、凝血因子被消耗血液高凝状态与凝血障碍并存继发性纤溶导致严重出血有效循环血量降低58
58DIC输血血小板输注指征:DIC诊断成立、血小板5~10×1010/L用量:维持血小板量10×1010/L注意:与肝素同时滴注(已进入单纯纤溶期者忌用肝素)59
59DIC输血红细胞输注指征:Hb<60g/L,输注量:Hb水平维持在100g/L或以下注意:不宜输注库血,高凝期患者不宜输注全血60
60DIC输血补充抗凝血酶Ⅲ补充凝血因子浓缩凝血因子新鲜冰冻血浆10~15ml/Kg冷沉淀1袋/6Kg补充纤溶结合蛋白浓缩FN冷沉淀61
61成份血液的体积品种大约体积ml200ml全血25010u机采血小板2501u红细胞悬液1501.5u红细胞悬液230-2402u红细胞悬液30062
62输血的危险性输血是急救和多种疾病治疗中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但是输血决不是“有益无害”,它可以引起许多不良反应,有时十分严重,甚至危及病人生命。63
63安全输血面临着不断的挑战上世纪末病毒传播: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CV、HBV、TTV(输血传播病毒)、nvCJD(新型克雅氏病朊病毒)、HTLV(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CMV(巨细胞病毒)寄生虫感染:梅毒、疟疾、美洲锥虫本世纪初血液制品的细菌污染同种异体输血的免疫负调节TA-GVHD(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输血发热反应64
64免疫因素按时间与免疫状态分类反应种类一般病原病因即发反应免疫性溶血反应(有明显症状)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过敏反应荨麻疹非心源性肺气肿红细胞血型不合白细胞抗体IgA抗体血浆蛋白抗体白细胞、血小板抗体非免疫性高热(有休克)充血性心力衰竭溶血空气栓塞出血倾向枸橼酸钠中毒钾中毒血液酸化高血氨细菌污染循环负荷过重血液物理性破坏如冰冻或过热,药物非等渗物的混入等加压输血与输血操作不严输大量陈旧血输大量血后引起低钙血症输大量陈旧血65
65免疫因素按时间与免疫状态分类多次输血(100次以上)插入静脉的塑料导管有关微生物传播含铁血黄素沉着症血栓性静脉炎疾病传播非免疫性对红细胞抗原的回忆性抗体植入了有功能的淋巴细胞①宿主的免疫状态②输入了大量有活性淋巴细胞③HLA抗原相似性血小板抗体(常为PIA1)抗体抗原抗体反应溶血反应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输血后紫癜对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或血浆蛋白的同种(异种)免疫免疫性迟发反应反应种类一般病原病因66
66血液成分血液成分反应种类一般病源病因白细胞非溶血性发热反应非心源性肺水肿肺微栓塞GVHD巨细胞病毒感染白细胞抗体白细胞抗体白细胞血小板与纤维蛋白的微聚体淋巴细胞粒细胞中的CMV血小板输血紫癜血小板输注无效细菌污染肺微栓塞PIA1抗体血小板抗体细菌生长白细胞血小板与纤维蛋白的微聚体67
671.传染性输血反应病毒性疾病肝炎病毒(乙、丙、其它型肝炎)巨细胞病毒EB病毒麻疹病毒成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人类微小病毒朊病毒艾滋病毒科洛拉多蜱传热病毒68
68非病毒病原体疾病梅毒疟疾巴贝克虫病弓形虫病锥虫病丝虫病69
69输血治疗可能给病人带来的疾病病毒性肝炎(输血后肝炎)输血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为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及丁型肝炎,其中以丙型肝炎最为多见,约占输血后肝炎的90%。丙型肝炎更容易慢性化,对受血者健康危害大。70
70艾滋病艾滋病(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主要存在于血液和精液中,在唾液、汗、尿、乳汁、宫颈及阴道分沁物、淋巴结、骨髓中也有发现。全世界有5%~10%HIV感染者是经输血传播。71
71梅毒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也可通过胎盘和输血传播。献血者患有梅毒且又处于梅毒螺旋体血症阶段,这样的血液输注后可使受血者感染梅毒。72
72梅毒螺旋体在体外的生活能力低,一般在4℃保存的全血中72小时就失去传染性。因此,输血后梅毒都是输注新鲜血液引起的。预防输血后梅毒最佳措施:不输3天之内的新鲜血。73
73疟疾这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患过疟疾的人血中可能还带有疟原虫,输这样的血液可能得此病。疟原虫在保存的血液中14天就失去传染性,所以输注14天以上的保存血一般不会得输血后疟疾。凡到过疟疾流行区的人,未服过抗疟疾药物,至少6个月后方可献血。有脾肿大者也不适宜献血。74
74巨细胞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CMV)的感染率在我国人群中高达90%以上,但一般为隐性感染,多数无症状,发病较少。CMV感染途径为输血、器官移植、性接触、哺乳和通过胎盘,以输血最为常见。75
75如果将带有CMV的血液输给早产儿、造血干细胞移植、艾滋病等免疫功能抑制或缺陷的受血者,可引起输血后CMV感染的临床症状,甚至可成为致死的原因。一般认为CMV感染与献血者的白细胞有关,所以输用去除白细胞的血液或洗涤红细胞可减少CMV的感染机会。静脉注射CMV抗体阴性的免疫球蛋白,对易感染者有预防作用。76
76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该病是发生于成年人中的一种特殊类型的白血病。它是由HTLV-Ⅰ型病毒引起,可通过输血传播。本病流行于日本西南部及美洲西海岸,我国福建已发现HTLV较高感染率的人群。77
77部分地区正常人血清HTLV-Ⅰ抗体阳性率地区HTLV-Ⅰ抗体阳性率(%)日本流行区35(非流行区0.3-1.2)华盛顿0.5哥伦比亚3-15英国加勒比地区3-4澳大利亚(土著人区)17-34中国京津地区3.4中国台湾地区0.4378
78预防输血感染HTLV的最好措施是对献血者作HTLV抗体检测。由于HTLV在我国流行情况未作全面调查,故该病毒对我国输血安全的威胁程度尚不清楚,HTLV抗体检测也未列入献血者筛选常规。79
79细小病毒B19感染人群中感染率较低,但病毒抵抗力强,感染后可能导致造血组织损伤。B19感染与儿童血液病最为密切,儿童感染B19可能会引起一过性再障危象(TAC)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VAHS)80
80新克-雅氏病本病是首先在英国发现的人脑海绵体病,经疯牛病病牛组织污染的食物传播给人。已在病人或病牛的淋巴组织和血液中发现其病原体Prion,并首先在动物实验中证实其可经输血传播。81
81输血传播的病毒(TTV)由日本学者首先发现,经血传播。目前对其基因分类、传播途径及致病性尚存争议,TTV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其传播途径、流行病调查、免疫学致病机理还需进行更深一步的探讨;其临床后果不明确,对输血安全的影响也尚不清楚,需要在将来对此病毒有了进一步认识后重新命名。82
82弓形体病本病是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由于其病原体的滋养体似弓形,故名弓形虫。弓形虫一般通过皮肤粘膜和胃肠道使人感染,输入含有弓形虫或弓形体的血液也可以引起感染。多数感染者无症状,呈隐性感染状态。少数感染者有全身或局部临床表现,如发热、头痛、肌痛、淋巴结肿大等。本病诊断比较困难,确定诊断需靠实验室检查。有条件应对献血者作弓形体抗体检测,防止受血者经输血传染。83
832.非传染性输血反应发达国家实质已基本消除因输血导致的病原体感染,但同时,由于输血带来的非传染性危险只有很少程度改善;绝大多数国家制定输血安全政策时,仅针对传染性输血危险,很少涉及非传染性输血危险;大量报告指出,输血相关发病、致死病例中主要是来自非传染性输血危险:英国输血不良反应中错误输血案例占所有输血不良反应的50%,非传染性输血反应超过95%84
84常见非传染性严重输血危险错误(不正确)输血和ABO/Rh不配合输血同种免疫输血反应循环超负载和心肺毒性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LI)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儿科输血代谢异常不合适的输血85
85错误(不正确)输血和ABO/Rh不配合输血的危险性输血差错事故是造成输血相关发病以至于死亡的最常见原因,其中最严重的是供、患者的主侧ABO不配合的错误输血86
86错误输血的原因医院实验室取样本时血库制备血液时病人病床采血样时87
87同种免疫反应的危险性输血的同种免疫反应是因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免疫作用产生。NIH报告每单位红细胞的受者的抗体发生率是1%,在频繁接受红细胞的病人中,18.6%产生红细胞抗体,其中大约55%产生多种抗体,通常是抗-D、C、E、Kell,可导致延迟性溶血反应。多次输血小板病人30%~80%产生HLA抗体,这是产生发热反应和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主要原因。88
88发热是最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一项研究发现,22%的血小板受者有寒战和发热症状。报告认为血小板中的血浆成分和血浆中的一些微量成份如细胞因子可能与发热反应相关,有报道认为输血的速度越快,发热反应的程度越严重。89
89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要与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鉴别:二者虽然都有发热,但前者停止输血,经对症处理病情很快缓解,血压多无改变;后者多有高热、休克、皮肤充血(暖休克)三大特征,停止输血并经对症处理无效,必须联合应用大剂量抗生素,积极抗休克治疗有望抢救成功。90
90过敏反应输入全血、血浆及血液成分制品(主要是血浆蛋白)后可发生过敏反应。轻者只出现单纯荨麻疹或颜面部血管神经性水肿(比较多见);重者可发生会厌水肿、支气管痉挛、广泛性皮疹、过敏性休克等(比较少见)。91
91输血过敏反应通常因抗-IgA,抗-血小板和抗-HLA以及其它的蛋白多态性如血红蛋白的抗体而造成。据报道,因输注红细胞引起的过敏反应为1/23,000,血小板是1/1500,这些数据显示过敏反应发生率远远大于HIV或HCV的输血危险率。92
92治疗轻度过敏反应口服或肌注抗组胺药物就很快好转重度过敏反应需用肾上腺素、地塞米松、氨茶碱等药物治疗有休克者应积极抗休克治疗有过敏史者输血前应口服抗组胺药物,选用洗涤红细胞严重过敏反应者要输洗涤5次或6次的红细胞(常规只洗涤3次)93
93循环负载过荷和心肺毒性的危险性短时间输入大量血液或输血速度过快,超过病人循环或心脏的负荷能力,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肺水肿。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1小时内,病人突然发生呼吸困难、被迫坐起、咳嗽、咯大量血性泡沫样痰、烦躁不安、紫绀、颈静脉怒张、两肺布满湿性罗音。抢救不及时,病人可迅速死亡。94
94在一项回顾性的研究报告中,每3,168例输注红细胞的病人,有1例发生这类反应。在另一项实施输血跟踪研究的报告中,指出因红细胞输注而产生的循环超负荷为1/708例受者,在这些病例中,有20%是输1U红细胞就造成呼吸窘迫症状。有报道1%的病例被多次转移到重症监护室治疗,在美国,据统计每年约3,000~4,000名病人产生这类输血反应。95
95一旦诊断输血引起的循环超负荷,应立即停止输血,争分夺秒地进行抢救。让病人半坐位,双腿下垂,吸氧,静脉注射西地兰及速效利尿剂。四肢轮流结扎止血带,每肢体结扎15分钟,以减少回心血量。如上述措施无效,则可考虑放血,放血量相当于输入的全部或部分血量。对于年老体弱、儿童及原有心肺疾患的病人以及所有慢性贫血病人要控制输血速度,尽可能不输全血以预防循环超负荷的发生。96
96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LI)的危险性本病是由于输入含有与受血者白细胞抗原相应的抗-HLA抗体、抗粒细胞特异性抗体的全血或含有血浆的血液成分,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导致急性呼吸功能不全或非心源性肺水肿。发病率约0.02%,男女相等,与年龄无关。引起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的抗体90%以上来自献血者,少数来自受血者。献血者往往是妊娠3次以上的妇女。97
97病人常在输血后1~6小时内突然发热、寒战、咳嗽、气喘、紫绀、血压下降,两肺可闻及细湿罗音,但无心力衰竭表现。X线检查可见双侧肺浸润。临床上如输血量不大或输血速度不是太快而发生酷似急性肺水肿的表现,应当想到本病的可能性。在排除输血所致支气管痉挛、肺微血管栓塞和循环超负荷后可以诊断为本病。98
98发生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血,吸氧或机械通气,给予对症治疗,如地塞米松、抗组胺药物、利尿剂等。一般抢救及时能转危为安。本病重在预防,妊娠3次以上的女性不宜献血。如血液已经采出则应去除血浆,如:制备洗涤红细胞供临床输用。99
99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的危险性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反应,是由于新鲜血液中有免疫性和存活力的T淋巴细胞,由于未能被受血者的免疫系统识别为异体细胞,从而在受血者体内植入和增生,然后对受血者的骨髓、皮肤、肝脏发生攻击而对受血者造成一系列损伤,从而引起一系列的反应症状。100
100TA-GVHD以急性为主,输血后1-2周发病,死亡率为80%~90%。TA-GVHD临床表现较为复杂,症状极不典型,缺乏特异性。主要受损的靶器官是皮肤、骨髓、肠和肝。其主要临床表现是上述靶器官受损引起的一系列症候群。临床症状以发热和皮疹最为多见。101
101观察发现,本病发生于免疫功能正常的病人多为一、二级亲属间输血。免疫功能低下或抑制的受血者是发生TA-GVHD的危险人群。该病治疗效果极差,应重视预防。采用γ射线辐照血液是预防TA-GVHD的唯一可靠方法。除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和冰冻红细胞外,临床输注的其余血液成分均需要辐照处理。同时要避免亲属间输血,尽可能不用新鲜全血,因为新鲜全血中所含免疫活性淋巴细胞数量最多。102
102儿科输血的代谢异常的危险性在接受输血的新生儿中,常见代谢性并发征,当出生体重非常低的婴儿输血时,可见到低血糖征,因血糖水平低(<40mg/dl)或因出现低血糖症状,在开始输血的2h内即要求补充糖。在接受换血治疗的儿科病人中,表现出代谢危险。有报道在106名新生儿的140次换血过程中,34%的新生儿产生显著的低血糖症。103
103不合适输血的危险当病人过量地接受血液时,对病人有害,因此需要作限制性的输血治疗。但有些病人可能因少输红细胞而产生不合适输血的危险。一些建议用于输血适应征的血红蛋白和/或血细胞压积的阈值,不能适用于特殊的临床诊断,因此对某些病人,按指南输血的血量可能不够。104
104研究报道:前列腺切除手术的180个病人中,34%(61例)发现有局部出血现象;非心脏手术病人,如血细胞压<29%时,在手术时或手术后会出现心肌出血;在作动脉旁路手术时,27例病人中,13个血细胞压积低于28%,其中10例有心肌缺血。105
105血液安全为减少或消除不安全血液,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血液安全三大战略:在低危人群中采集血液;严格筛查血液;临床合理用血。106
106在低危人群中采集血液这是保证安全输血的前提和基础。无偿献血者血液安全性高于有偿献血者5~10倍。重复献血者的血液更为安全。所谓重复献血者(或称低危献血者)是指至少献过三次血并保持每年献血一次的人107
107严格筛查血液我国已规定对每单位血液进行抗-HIV、抗-HCV、HBsAg、ALT和梅毒检测,且要检测两遍;各血站均建立了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检测结果可靠准确108
108输血保证金输血保证金交费比例种类量金额.元全血200ml200血浆100ml200冷沉淀1单位400洗涤红细胞1单位200109
109输血保证金输血保证金免交条件1,年龄小于18周岁或大于55周岁。2,本人或直系亲属献过血,直系亲属是指父母、子女、夫妻。3,患先天性、恶性或传染性疾病,如先心、肿瘤、乙肝、丙肝、梅毒等。4,所在单位完成上年度献血计划。110
110输血保证金输血保证金免交手续(针对上述条件)1,本人身份证或户口簿2,献血证、本人身份证或户口簿;直系亲属献血的,献血证、户口簿(两人的户口在一个户口簿上的)或公安机关出具的证明。3,本人身份证或户口簿、医院出具的病情证明。111
111输血保证金符合免交条件,没有办理手续的先交保证金,办好手续后出院时退还保证金。用血后,一年之内献血的也可以退还保证金。112
112血费本人或直系亲属在用血之前献血的可退血费。退血费原则是:在那里献血,到那里退血费。出院时带献血证到血库盖章,一个月后到献血地退费。113
113谢谢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