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企业所得税法(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企业(qǐyè)所得税法第一页,共五十一页。
11.了解企业所得税法的相关内容(nèiróng);2.掌握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教学(jiāoxué)目的和要求:教学(jiāoxué)重点与难点: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第二页,共五十一页。
2一、企业(qǐyè)所得税的概念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的生产(shēngchǎn)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第三页,共五十一页。
3二、企业(qǐyè)所得税的特点〔一〕将企业划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居民企业负无限纳税(nàshuì)义务,非居民企业负有限纳税(nàshuì)义务。〔二〕征税对象为应纳税所得额〔三〕征税以量能负担为原那么〔四〕实行按年计征、分期预缴的方法第四页,共五十一页。
4三、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及征税(zhēnɡshuì)对象〔一〕居民企业居民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huòzhě)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征税对象为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第五页,共五十一页。
5〔二〕非居民企业非居民企业,是指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且实际(shíjì)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征税对象为来源于境内,及发生在境外且与境内机构场所有联系的所得。第六页,共五十一页。
6四、企业(qǐyè)所得税的税率税率企业所得税税率企业所得税税率25%预提所得税(非居民企业)源泉扣缴:税率20%(实为10%)小型微利企业企业所得税减按20%的税率高新技术企业企业所得税减按15%的税率第七页,共五十一页。
7五、企业(qǐyè)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计算公式一〔直接(zhíjiē)法〕: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计算公式二〔间接法〕: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第八页,共五十一页。
8〔一〕一般(yībān)收入确实认1.销售货物收入2.劳务收入3.转让财产收入4.股息红利(hónglì)等权益性投资收益〔股权投资收益〕5.利息收入〔债权投资收益,含国债利息〕6.租金收入按照合同约定的承租人应付租金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7.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按照合同约定的特许权使用人应付特许权使用费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8.接受捐赠收入按照实际收到捐赠资产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9.其他收入第九页,共五十一页。
9〔二〕不征税(zhēnɡshuì)收入1.财政拨款。2.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shōufèi)、政府性基金。3.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第十页,共五十一页。
10〔三〕免税(miǎnshuì)收入1.国债利息收入。2.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收益。是指居民企业直接(zhíjiē)投资于其他居民企业取得的投资收益。3.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4.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第十一页,共五十一页。
11〔四〕扣除(kòuchú)工程的范围——共5项1.本钱:指生产经营本钱2.费用(fèiyong):指三项期间费用(fèiyong)〔销售费用(fèiyong)、管理费用(fèiyong)、财务费用(fèiyong)〕3.税金:指销售税金及附加4.损失: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损失和其他损失5.扣除的其他支出第十二页,共五十一页。
12〔五〕扣除工程的具体(jùtǐ)标准1.工资薪金支出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据实扣除。工资、薪金支出是企业每一纳税年度支付给本企业任职或与其有雇佣关系(guānxì)的员工的所有现金或非现金形式的劳动报酬,包括根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任职或者是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第十三页,共五十一页。
132.职工福利费、工会(gōnghuì)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项目准予扣除的限度超过规定比例部分的处理职工福利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不得扣除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不得扣除职工教育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第十四页,共五十一页。
143.保险费保险费的扣除如以下(yǐxià)图:符合标准的社会保险——五险一金〔可扣除〕经营财险和责任险〔可扣除〕保险费财险个人家庭财险〔不可扣除〕商业保险符合标准的补充社保〔可扣除〕寿险其他寿险〔不可扣除〕第十五页,共五十一页。
15【例题】以下保险费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有〔〕.A.企业为其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补充(bǔchōng)养老保险费B.企业为其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省级政府规定标准的根本医疗保险费C.企业为其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商业养老分红型保险费D.企业为其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家庭财产保险费【答案(dáàn)】AB第十六页,共五十一页。
164.利息费用〔1〕非金融企业向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金融企业的各项存款利息支出和同业拆借利息支出、企业经批准(pīzhǔn)发行债券的利息支出:可据实扣除。〔2〕非金融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局部可据实扣除,超过局部不许扣除。第十七页,共五十一页。
175.借款(jièkuǎn)费用〔1〕企业(qǐyè)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合理的不需要资本化的借款费用,准予扣除。〔2〕企业为购置、建造同定资产、无形资产和经过l2个月以上的建造才能到达预定可销售状态的存货发生借款的,在有关资产购置、建造期间发生的合理的借款费用,应予以资本化,作为资本性支出计入有关资产的本钱;有关资产交付使用后发生的借款利息,可在发生当期扣除。第十八页,共五十一页。
186.汇兑(huìduì)损失7.业务招待费企业发生的与生产(shēngchǎn)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第十九页,共五十一页。
198.广告费和业务(yèwù)宣传费企业(qǐyè)每一纳税年度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局部,准予扣除;超过局部,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第二十页,共五十一页。
20【注意(zhùyì)三个问题】第一(dìyī),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的超标准局部可无限期向以后纳税年度结转,属于税法与会计制度的暂时性差异;而业务招待费的超标准局部不能向以后纳税年度结转,属于税法与会计制度的永久性差异。第二,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的计算基数都是销售〔营业〕收入。销售〔营业〕收入包括根本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视同销售收入。不含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入。第三,注意广告费、业务宣传费与赞助费的区别,广告支出的三个条件是:通过工商部门批准的专门机构制作;已支付费用并取得相应发票;通过一定媒体传播。非广告性质的赞助费在所得税前不得列支。第二十一页,共五十一页。
219.环境保护(huánjìngbǎohù)专项资金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有关规定提取的用于环保、生态恢复等方面的专项资金,准予扣除。——强调专款专用,改变用途的不得扣除。10.保险费第二十二页,共五十一页。
2211.租赁费〔1〕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而发生的租赁费,按照租赁期限均匀扣除。〔2〕融资租赁发生的租赁费不得直接扣除,按规定构成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价值(jiàzhí)的局部应当提取折旧费用,分期扣除。第二十三页,共五十一页。
2312.劳动保护费企业发生(fāshēng)的合理的劳动保护支出,准予扣除。第二十四页,共五十一页。
2413.公益性捐赠(juānzèng)支出〔1〕捐赠分为公益性捐赠和非公益性捐赠两大类。这里所说的公益救济性捐赠,必须符合对象和渠道两个条件。①对象。所谓公益性捐赠,是指企业通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bùmén)或公益性社会团体用于公益事业的捐赠。②渠道。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或公益性社会团体。第二十五页,共五十一页。
25〔2〕捐赠在所得税前扣除的规定非公益性捐赠在企业(qǐyè)所得税前不得列支。企业实际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局部,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第二十六页,共五十一页。
2614.有关(yǒuguān)资产的费用企业转让固定资产发生的费用、按规定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wúxínɡzīchǎn)摊销,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第二十七页,共五十一页。
2715.总机构分摊的费用——要求(yāoqiú)有证明、合理。16.资产损失企业当期发生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盘亏、毁损净损失,由其提供清查(qīngchá)盘存资料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后,准予扣除。第二十八页,共五十一页。
2817.其它扣除工程——准予扣除会员费、合理(hélǐ)的会议费、差旅费、违约金、诉讼费用等。第二十九页,共五十一页。
29〔六〕不得扣除(kòuchú)的工程1.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2.企业所得税税款。3.税收滞纳金,是指纳税人违反税收被税务机关处以的滞纳金。4.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是指纳税人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被有关部门处以的罚款,以及被司法机关处以的罚金和被没收财物。5.超过规定标准的捐赠支出。6.赞助支出。7.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是指不符合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风险准备等准备金支出。8.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企业内营业机构(jīgòu)之间支付的租金和特许权使用费,以及非银行企业内营业机构(jīgòu)之间支付的利息,不得扣除。9.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第三十页,共五十一页。
30【例题】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的工程(gōngchéng)是〔〕。A.为企业子女入托支付给幼儿园的赞助支出B.利润分红支出C.企业违反销售协议被采购方索取的罚款D.违反食品卫生法被政府处以的罚款【答案(dáàn)】ABD第三十一页,共五十一页。
31〔七〕亏损(kuīsǔn)弥补【例题】下表为经税务机关审定的某国有企业7年应纳税所得额情况(qíngkuàng),假设该企业一直执行5年亏损弥补规定,那么该企业7年间须缴纳企业所得税是〔〕。单位:万元年度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应纳税所得额情况-10010-2030203060第三十二页,共五十一页。
32(六〕资产的税务处理(chǔlǐ)〔熟悉〕一、固定资产的税务(shuìwù)处理〔一〕固定资产(gùdìngzīchǎn)的计税根底〔二〕固定资产折旧的范围〔三〕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方法〔四〕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年限第三十三页,共五十一页。
33【例题】以下固定资产不得计算折旧扣除的是〔〕.A.企业购置的尚未投入使用的设备(shèbèi)B.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C.已足额提取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D.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答案(dáàn)】ACD第三十四页,共五十一页。
34二、生物(shēngwù)资产分为消耗型生物资产(zīchǎn)、生产型生物资产和公益型生物资产。第三十五页,共五十一页。
35三、无形资产的税务(shuìwù)处理〔一〕无形资产(wúxínɡzīchǎn)的计税根底〔二〕无形资产(wúxínɡzīchǎn)摊销的范围以下无形资产不得计算摊销费用扣除: 1.自行开发的支出已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的无形资产。 2.自创商誉。 3.与经营活动无关的无形资产。 4.其他不得计算摊销费用扣除的无形资产。第三十六页,共五十一页。
36〔三〕无形资产(wúxínɡzīchǎn)的摊销方法及年限无形资产的摊销采取直线法计算。无形资产的摊销不得低于10年。外购商誉,在企业整体(zhěngtǐ)转让或者清算时准予扣除。第三十七页,共五十一页。
37四、长期(chángqī)待摊费用的税务处理五、存货(cúnhuò)的税务处理第三十八页,共五十一页。
38六、投资资产的税务(shuìwù)处理企业对外投资期间,投资资产的本钱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bude)扣除,企业在转让或者处置投资资产时,投资资产的本钱准予扣除。第三十九页,共五十一页。
39七、税法规定(guīdìng)与会计规定(guīdìng)差异的处理税会出现差异,要按照税法(shuìfǎ)规定计算缴纳所得税。第四十页,共五十一页。
40例1:假定某企业为居民企业,2021年经营业务如下:(1)取得销售收入2500万元.(2)销售本钱1100万元.(3)发生销售费用670万元(其中广告费450万元);管理费用480万元(其中业务招待费15万元);财务费用60万元.(4)销售税金160万元(含增值税120万元).(5)营业外收入70万元,营业外支出50万元(含通过公益性社会(shèhuì)团体向贫困山区捐款30万元,支付税收滞纳金6万元).(6)计入本钱费用中的实发工资总额150万元,拨缴职工工会经费3万元,支出职工福利费和职工教育经费29万元.要求:计算该企业2021年度实际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第四十一页,共五十一页。
41(1)会计利润总额=2500-1100-670-480-60-(160-120)+70-50=170(万元)(2)广告费和宣传费调增数=450-2500×15%=450-375=75(万元)(3)业务招待费调增数=15-15×60%=15-9=6(万元)比较(bǐjiào):2500×0.5%=12.5>9,9万元可以扣除(4)捐赠支出调增数=30-170×12%=9.6万元(5)税收滞纳金调增数=6万元(6)三项费用调增数=3+29-150×(14%+2%+2.5%)=4.25万元第四十二页,共五十一页。
42(7)应纳税(nàshuì)所得额=170+75+6+9.6+6+4.25=270.85(万元)(8)应纳所得税额=270.85*25%=67.71(万元)第四十三页,共五十一页。
43【例2】某工业企业为居民(jūmín)企业,2021年发生经营业务如下: 1.全年取得产品销售收入为5600万元,发生产品销售本钱4000万元;2.其他业务收入800万元,其他业务本钱660万元;3.取得购置国债的利息收入40万元;4.缴纳非增值税销售税金及附加300万元;5.发生的管理费用760万元,其中新技术的研究开发费用为60万元、业务招待费用70万元;6.发生财务费用200万元;7.取得直接投资其他居民企业的权益性收益34万元〔已在投资方所在地按15%的税率缴纳了所得税〕;8.取得营业外收入100万元,发生营业外支出250万元〔其中含公益捐赠38万元〕。要求:计算该企业2021年应纳的企业所得税。第四十四页,共五十一页。
44【答案(dáàn)】 〔1〕利润总额=5600+800+40+34+100-4000-660-300-760-200-250=370〔万元〕 〔2〕国债利息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应调减所得额40万元。 〔3〕技术开发费调减所得额=60×50%=30万元 〔4〕按实际发生业务招待费的60%计算=70×60%=42〔万元〕 按销售〔营业〕收入的5‰计算=〔5600+800〕×5‰=32〔万元〕 按照规定税前扣除限额应为32万元,实际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70-32=38〔万元〕 〔5〕取得直接投资其他居民企业的权益性收益属于免税收入,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34万元。 〔6〕捐赠扣除标准=370×12%=44.4〔万元〕 实际捐赠额38万元小于扣除标准44.4万元,可按实捐数扣除,不做纳税调整。 〔7〕应纳税所得额=370-40-30+38-34=304〔万元〕 〔8〕该企业2021年应缴纳企业所得税=304×25%=76〔万元〕第四十五页,共五十一页。
45二、关于境外所得抵免税额:企业取得的以下所得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税额,可以从其当期应纳所得税额中抵免,抵免限额为该项所得依照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超过(chāoguò)抵免限额的局部,可以在以后5个年度内,用每年度抵免限额抵免当年应抵税额后的余额进行抵补:①居民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外的应税所得;②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取得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应税所得。第四十六页,共五十一页。
46★抵免限额计算公式:抵免限额=中国境内、境外所得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和条例规定计算(jìsuàn)的应纳税总额╳来源于某国(地区)的应纳税所得额/中国境内、境外应纳税所得额=来源于某国〔地区〕的应纳税所得额╳25%第四十七页,共五十一页。
47【例题】某纳税人2021年度国内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从A国汇总转入应纳税所得额50万元,A国所得税率(shuìlǜ)20%;从B国汇总转入应纳税所得额30万元,B国所得税率(shuìlǜ)30%,请计算该纳税人本年度应纳所得税额。(设企业所得税税率(shuìlǜ)为25%)。【答案】(1)按税法计算的应纳税额=(100+50+30)╳25%=45〔万元〕第四十八页,共五十一页。
48(2)扣除限额A国扣除限额=45×50/(100+50+30)=12.5万元B国扣除限额=45×30/(100+50+30)=7.5万元(3)可扣除额A国扣除额比较(bǐjiào):50×20%=10万元<12.5万元A国本年可扣除额=10万元B国扣除额比较:30×30%=9万元>7.5万元B国本年可扣除额=7.5万元(4)本年度应缴纳的所得税=45-10-7.5=27.5万元第四十九页,共五十一页。
49八、税收(shuìshōu)优惠【例题】关于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哪些说法是错误的〔〕。A.企业综合利用资源,生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产品所取得的收入,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减按90%计入收入总额B.创投企业从事国家需要扶持和鼓励的创业投资,可按投资额的70%在当年及以后应纳税额中抵免C.企业购置用于环境保护、节能(jiénénɡ)节水、平安生产等专用设备的投资额,可以按设备投资额10%抵免当年及以后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D.企业安置残疾人员,所支付的工资,按照支付给残疾人工资的100%加计扣除【答案】BCD第五十页,共五十一页。
50内容(nèiróng)总结企业所得税法。4.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股权投资收益〕。3.税金(shuìjīn):指销售税金(shuìjīn)及附加。〔1〕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而发生的租赁费,按照租赁期限均匀扣除。15.总机构分摊的费用——要求有证明、合理。3.税收滞纳金,是指纳税人违反税收被税务机关处以的滞纳金。比较:2500×0.5%=12.5>9,9万元可以扣除。【答案】BCD第五十一页,共五十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