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教案

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教案

ID:82417620

大小:285.89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3-09-27

上传者:152****3933
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教案_第1页
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教案_第2页
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教案_第3页
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教案_第4页
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教案_第5页
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教案_第6页
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教案_第7页
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教案_第8页
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教案_第9页
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教案_第10页
资源描述:

《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教学设计一、教学理念以课标要求为依据,整合教材内容、挖掘教材立意,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建构正确的历史认识。在此过程中,让学生主体对历史产生温情与敬意,最终形成民族认同。二、教科书教学内容分析本课归于“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专题,上承“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下启“辛亥革命”,在知识链上地位重要。甲午一战及《马关条约》的签订,对中国人的触动甚大。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挽救民族危亡,进行了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是中国人民郁积多年的反抗列强侵略义愤的总爆发,其英勇斗争客观上打乱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为争取民族独立而不屈不挠、顽强抗争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由于时代及自身的局限性,维新变法和义和团运动均失败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滑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三、学情分析学生主体的学习还处于初高中衔接中,即正置记忆型学习向理解型学习方式转变的过程。学生在初中历史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已有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基础知识的积累,但并不完整;历史具体问题的分析能力、材料的解读能力、历史事件的联系能力不强。授课过程中要注重知识点讲授的选择性和准确性、能9

1力培养、价值观引导。四、教学目标(一)唯物史观:通过学习,运用联系发展、客观辩证的方法,评价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二)时空观念:通过《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教科书和学习课件,认识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三)史料实证: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实证戊戌维新运动的背景、过程及评价、败因,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四)历史解释:引导学生主体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认识《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清政府已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五)家国情怀:通过教学让学生主体认识戊戌维新运动为挽救民族危亡所作的努力,义和团运动反对列强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五、教学重难点分析(一)学习重点:戊戌维新运动、八国联军侵华。(二)学习难点:义和团运动的性质以及对它的评价、《辛丑条约》的影响。9

2六、教学设计思路教学流程教学主要内容及设计设计意图学生活动把握学习进入主题呈现学习主题,明确课标要求、学习重点和难点。学生主体树立目标学习意识。教师引领,学生认知主题教学一、戊戌维新运动(一)背景:面临的社会政治大形势、理论前提(二)过程及评价公车上书、维新变法内容及评价、戊戌政变(三)败因该子目特别能突显19世纪末面对民族危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救亡图存、思想上开近代化风气这一主旋律,故定位为本课重点,呈现史料、材料,增加历史韵味,提升学生破解材料能力。维新变法重在思想启蒙,但变法内容教材缺失,课件进行补充。设计问题,引领学生分析二、义和团运动(一)背景1、口号内涵是难点,教师引导分析9

3(二)口号——“扶清灭洋(三)结果(四)评价”评价。2、从历史事件要素角度,教给学生阐释历史的方法。学生主体阐释三、八国联军侵华(一)经过(二)影响学生主体描述历史学生主体描述四、《辛丑条约》内容及影响、总结梳理以往不平等条约及影响。学生主体据已有的分析评价条约经验得出影响,教师强化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色条款分析。对不平等条约危害形成渐进性全面认识。教师引领,学生回顾得出。总结及升华主干知识知识线索归纳、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构建本课核心知识体系及理清知识间的逻辑关联,家国情怀升华教师引领,学生概括归纳得出。拓展史料解读教师提供史料、注引领学生9

4释、解读一起得出。七、教学过程【课标要求】1、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2、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3、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学习重点】:戊戌维新运动、八国联军侵华。【学习难点】:义和团运动的性质以及对它的评价、《辛丑条约》的影响。本课内容一、戊戌维新运动二、义和团运动三、八国联军侵华四、民族危机的加深一、戊戌维新运动(一)背景1.民族危机: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瓜分狂潮观今日之世变,盖自秦以来唯有所若斯之亟也……运会既成,虽圣人无所为力,盖圣人亦运会中之一物。——严复《论世变之亟》,《直报》1895年2月4日9

52.理论依据: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梁启超《变法通议》这两本书是康有为1891至1895年在广州万木草堂讲学期间完成的著作。《新学伪经考》认为东汉以来独尊儒术为儒学正宗的古文经,不过是刘歆为王莽篡汉而伪造的“新学”,湮没了孔子学说的“微言大义”。《孔子改制考》遵奉孔子为托古改制的改革家。这两部书从根本上动摇了“恪守祖训”的观念,宣传了维新变法的合理性,为变法维新提供了理论依据,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二)过程及评价1.序幕:“公车上书”(1)时间、人物:1895年,在京官员,各省举人,康有为、梁启超等人(2)结果:请愿书未送达光绪皇帝,以失败告终(3)意义:揭开了维新变法改革的序幕,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2.高潮:百日维新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历时103天,史称“百日维新”9

6类别内容政治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军事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文化废除八股,改试策论教育开办新式学堂评价:(1)进步性: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新思想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奋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清德宗实录》卷418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乙巳(2)局限性:“百日维新”是在“中体西用”的框架下谋划的,强调传统的“义理之学”是不可动摇之根本,对于“西学”只是考虑接受“切于时务者”。3.失败:戊戌政变(1)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囚禁光绪帝,再次临朝训政;9

7(2)康、梁出逃;(3)“戊戌六君子”被杀于北京菜市口;(4)除京师大学堂外,改革措施全部废止。(三)败因1.主观原因:缺乏严密的组织;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光绪帝和少数官僚。2.客观原因:守旧势力强大。二、义和团运动(一)背景1.民族危机日益加剧:《马关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2.反洋教斗争:西方势力深入中国后引发的教民与当地民众的冲突,特别是德国抢占胶州湾,进一步刺激了山东民众。(二)口号——“扶清灭洋”1.灭洋:有强烈的反帝爱国倾向,也存在明显的盲目排外行为。9

82.扶清:义和团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1)先后担任ft东巡抚的毓贤、袁世凯等,采取先抚后剿的举措。(2)慈禧太后采用“招抚”的办法,企图对义和团加以控制利用。(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在逃亡中,慈禧太后发布铲除义和团的谕旨。(三)结果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下,失败。(四)评价1.性质: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2.进步性:强烈的反帝爱国倾向,展现了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中国人民“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瓦德西对德皇威廉二世3.局限性:明显的盲目排外行为。由于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三、八国联军侵华(一)过程1.1900年6月10日,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发,在廊坊附近遭到义和团和清军的顽强阻击,被迫退回天津。2.6月中旬,八国联军攻陷大沽炮台,向天津进犯,义和团和清军奋起投入天津保卫战。9

93.6月21日,慈禧太后作出向各国“宣战”的决定。4.7月中旬到8月中旬,天津、北京相继失陷,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仓皇出逃,后到西安。逃亡途中,慈禧太后下令铲除义和团,并指定庆亲王奕劻与李鸿章为全权代表与列强议和。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在紫禁城前检阅联军部队(二)影响1.军事危机: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继续侵略其他地方,犯下骇人听闻的罪行;俄军趁机侵占中国东北。2.政治危机: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3.清政府开始自救,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东南互保”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担心波及其势力范围长江流域,遂策动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合作。后由盛宣怀从中牵线策划,上海道余联沅与各国驻沪领事商定“保护东南章程九款”。清政府向各国宣战后,南方更多督抚加入进来,和各参战国商订17

10协议,表示“无论北方情形如何,请列国勿进兵长江流域与各省内地;各国人民生命财产,凡在辖区之内者,决依条约保护。”协议虽未签字,但在清政府危亡之际,地方大员寻求“自保”,表明中央权威的式微与地方势力的扩张。四、民族危机加深《辛丑条约》签订现场《辛丑条约》签订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七月二十五日,因该年为辛丑年而得名。因条约签订日为阳历9月7日,因此有“九七国耻”一说。图中右一为奕劻,右二为李鸿章。《辛丑条约》内容影响政治惩办“首祸诸臣”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清政府沦为列强活动经济巨额赔款加剧了中国的贫军事外国军队驻扎于中国战略要地严重破坏中国的文化停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精神征服外交在北京设立“使馆界”实际成为“国中17

11本年夏间,拳匪构乱,开衅友邦。朕奉慈驾西巡,京师云扰……昨据奕劻等电呈各国和议十二条大纲,业已照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上谕》(1901年2月14日),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义和团档案史料》下册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政治控制、经济制裁、精神征服→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思考: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深刻表明,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只要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就能在改造中国、改造世界的拼搏中迸发出排ft倒海的历史伟力。——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史料解读史料一呜呼!观今日之世变,盖自秦以来未有若斯之亟也。夫世之变也,莫知其所由然,强而名之曰运会①。运会既成,虽圣人无所为力,盖17

12圣人亦运会中之一物。既为其中之一物,谓能取运会而转移之,无是理也。彼圣人者,特知运会之所由趋,而逆睹其流极。唯知其所由趋,故后天而奉天时;唯逆睹其流极,故先天而天不违。于是裁成辅相,而置天下于至安。后之人从而观其成功,遂若圣人真能转移运会也者,而不知圣人之初无有事也。即如今日中倭之构难,究所由来,夫岂一朝一夕之故也哉!——严复:《论世变之亟》,《直报》1895年2月4日[注释]①运会:指世界潮流或世界趋势,是当时严复经常使用的字眼。[解读]严复在当时的中国堪称“学贯中西”之第一人。他在1895年集中发表的《论世变之亟》《原强》《救亡决论》《辟韩》等文章,构成其化解中国危机问题的见解。这段文字是《论世变之亟》开篇的一段话。严复注意到中国当时的“世变”,是自秦以来所未见的。严复强调,“今日之世变”,是“运会”的产物,即世界潮流所趋,是人力所不能控制的。“运会既成,虽圣人无所为力,盖圣人亦运会中之一物”。因此,唯有遵照潮流之趋向,才能“置天下于至安”。严复还阐述了他对中西差异的理解:“中西事理,其最不同,而断乎不可合者,莫大于中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胜古;中之人以一治一乱、一盛一衰为天行人事之自然,西之人以日进无疆、既盛不可复衰、既治不可复乱,为学术政化之极则。”这表明严复是基于中西之差异来看问题的。这在当时的思想人物中,是颇为少见的。严复的文字不太容易理解,这也是有原因的。这表明在当时的中17

13国,像严复这样留学海外的读书人,并不受重视。严复1879年归国后每有“局外人”之感,尤其对自己“仕途之不达”深感沮丧,甚至留下“当年误习旁行书,举世相视如髦蛮”的诗句。严复先拜桐城派大师吴汝纶学习古文,“欲博一第,以与当事周旋”;后又用投士大夫所好的文字从事翻译工作。对严复何以用古文介绍西方思想,鲁迅说得很精到:“那时的留学生没有现在这么阔气,社会上大抵以为西洋人只会做机器——尤其是自鸣钟——留学生只会讲鬼子话,所以算不了‘士’人的。因此他便来铿锵一下子,铿锵得吴汝纶也肯给他作序,这一序,别的生意也就源源而来了。”史料二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我皇上赫然发愤,排群议,冒疑难,以实行变法自强之策,实自失胶州、旅顺、大连湾、威海卫以后始也。自光绪十四年,康有为以布衣伏阙上书,极陈外国相逼、中国危险之状,并发俄人蚕食东方之阴谋,称道日本变法致强之故事,请厘革积弊,修明内政,取法泰西,实行改革。当时举京师之人,咸以康为病狂,大臣阻格,不为代达。康乃归广东开塾讲学,以实学①教授弟子。及乙未②之役,复至京师,将有所陈,适和议甫就,乃上万言书③,力陈变法之不可缓,谓宜乘和议既定,国耻方新之时,下哀痛之诏,作士民之气,则转败为功,重建国基,亦自易易。书中言改革之条理甚详。——梁启超:《戊戌政变记》,剪伯赞等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一),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4917

14页。[注释]①实学:“实”对应的是“虚”,实学指有助于“经世致用”的学问。②乙未: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③万言书:指康有为的“上清帝第三书”,由都察院代奏,上达于光绪皇帝。光绪皇帝还将之与其他呼吁改革奏议(共9件)下发各省讨论。这也是康有为首次到达御前的条陈,其中的内容与“联省公车上书”(亦称为“上清帝第二书”)有不少相同之处。[解读]梁启超这段文字,阐述了甲午战争及《马关条约》的签署对中国所造成的冲击,同时也描绘出戊戌维新运动展开的背景。以鸦片战争为开篇讲述近代中国历史,是因为这场战争具有重要影响。但同时要看到,在此之后的一段时期,西方的影响还比较有限。自五口通商以来约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西方文化对晚清文化的冲击,主要还限于沿江沿海商埠中的工商阶级和政府中少数负责办理“洋务”的官吏。除此之外,西方文化的影响对于绝大多数的士大夫而言,是极微小的。易言之,在1895年以前,士绅阶级仍然大多数生活在传统的思想世界里。但甲午一战,中国败于日本,使中国朝野受到巨大的冲击,真切感受到“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梁启超用“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来表述,意思差不多,皆是为说明冲击之大。为此,史学界也形成了被广为接受的看法:1895年至1920年前后大约25年时间,是中国思想文化由传统过渡到现代的关键年代。史料三17

15著自明年为始,嗣后乡会试头场,试中国政治史事论五篇,二场试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三场试四书义二篇、五经义一篇。考官阅卷,合校三场以定去取,不得偏重一场。生童岁科两考,仍先试经古一场,专试中国政治史事及各国政治艺学策论,正场试四书义、五经义各一篇。考试试差、庶吉士散馆,均用论一篇、策一道。进士朝考论疏、殿试策问,均以中国政治史事及各国政治艺学命题。以上一切考试,凡四书、五经义,均不准用八股文程式,策论均应切实敷陈,不得仍前空衍剽窃。——《清德宗实录》卷485,“光绪二十七年七月己卯”条[解读]这是辛丑年七月十六日(1901年8月28日)有关科举改制的上谕。创制于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方式,主要检视士子对儒家经典的掌握。进入近代以后,科举考试的弊端日益凸显,为此也不断有变革科举的言论。戊戌维新时期,1898年6月23日光绪帝即曾下诏:“著自下科为始,乡会试及生童岁科各试,向用四书文者,一律改试策论。”戊戌变法失败后,这期间所颁发的各项举措,大多未曾落实,科举改制的方案也不例外。而到“新政”时期颁布的这则上谕,实际上又重申了戊戌时之意见。这一方案,简单地说即是“废除八股,改试策论”,是围绕科举之存废而制订的变通方案。以往科举考试占据主要位置的“四书义”“五经义”等内容,让位于西学及时务方面的知识。科举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要以“学校”代替“科考”,这也意味着科举改制之际,新式教育早已在酝酿、规划中。1905年9月2日颁布17

16的谕旨又明确指岀:“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这也为延续约1300年的科举制度画上了句号。废除科举是有着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因其牵涉的头绪颇为复杂,课文中对此涉及不多。八、教学评价(一)优点:1.重点突出,主题鲜明。2.在引导学生掌握时空观念、解读历史史料、评价历史事件方面较为有效,成功的发展了时空素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以及家国情怀素养。(二)缺点:利用多维历史资料创设历史情境达成目标还可以进一步做足。九、板书设计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一、戊戌维新运动二、义和团运动三、八国联军侵华四、民族危机的加深1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