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2408923
大小:69.3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3-06-14
《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 导学案 (无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3 植树的牧羊人素养目标1.默读全文,把握文章内容,梳理故事情节。2.体会文章精巧的构思,了解对比手法的作用,分析牧羊人的形象。3.学习牧羊人的精神品质,提高环保意识,培养环保习惯,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学法指引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阅读中主要通过对人物的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对人物的描写一般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1)正面描写:又叫直接描写。通过直接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2)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从登场人物的口中、眼中或感受中表现未登场人物的性格。知识导航一、作者简介让•乔诺(1895—1970),生于法国普罗旺斯地区马诺斯克市,法国著名作家、电影编剧。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当过步兵,在经历过惨烈的战争场面后成为坚定的和平主义者。其作品多半是以他的家乡和周边地区——阿尔卑斯山和普罗旺斯地区为背景。马诺斯克的居民至今还为让•乔诺感到骄傲:当地建有纪念他的“让•乔诺中心”,还有一条街被命名为“让•乔诺街”。二、写作背景《植树的牧羊人》是让•乔诺于1953年应美国一本杂志专题“你曾经见过的最非凡、难忘的人是谁”的约稿而写的。文章描述了一战至二战时期一个孤独的牧羊人,将内心对家人的思念转化为对大自然的关爱,用余生精力坚持将阿尔卑斯山上的荒芜之地变成可以安居乐业的田园的故事。三、知识积累◎关于奉献精神的名句(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4)我没有别的东西奉献,唯有辛劳泪水和血汗。——丘吉尔(5)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
1课前预习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如果他kāngkǎi(慷慨)无私,不图回报,还给这世界留下了许多,那就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2)我在倒塌的房屋旁边支起zhàngpeng(帐篷)。(3)我猜想,这里虽然成了fèixū(废墟),但是,像马蜂窝一样、一间挨着一间的房子周围,总会有一口水井,或是一眼泉水吧!(4)旁边还有一座教堂,钟楼也已经tāntā(坍塌)了。(5)狂风hūxiào(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6)原来是一个牧羊人,他周围还有三十来只羊,懒懒地卧在gǔntàng(滚烫)的山地上。(7)他的那条大狗也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不zhāngyáng(张扬)。(8)我假装随便liūdɑ(溜达),走在和他平行的山路上。(9)听到这儿,我开始zuómo(琢磨)牧羊人的年龄。(10)战争结束了,我只得到一笔wēibó(微薄)的chóuláo(酬劳)。(11)牧羊人还活着,而且,身体还很yìnglɑng(硬朗)。(12)人们挖了shuǐqú(水渠),农场边上,枫树林里,liútǎng(流淌)着源源不断的泉水,浇灌着长在周围的鲜嫩薄荷。(13)剩下的一万棵树苗,会在这guāngtūtū(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14)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bùmáozhīdì(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15)趁这个机会,我páogēnwèndǐ(刨根问底),才从他嘴里知道了一些事。(16)我吃惊得说不出话来,他还是那么chénmòguǎyán(沉默寡言)。2.根据意思写出课文中对应的词语。(1)慷慨:①充满正气,情绪激昂。②大方;不吝惜。(2)琢磨:思索;考虑。(3)不毛之地:不长庄稼的地方。泛指荒凉、贫瘠的土地。(4)刨根问底:比喻追究事物的根源底细。(5)沉默寡言:深沉而少言语。3.完成《植树的牧羊人》的自学结构图。课文精读1.课文第2段中,作者对“废弃的村庄”的环境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这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3分)为后面写牧羊人的植树做铺垫。这大片荒凉的原野、废弃的家园、稀少的人烟、贫瘠的土地、干燥的气候都与后面呈现出来的绿色、富饶、滋润、美丽幸福的乐园形成鲜明对照,突出了牧羊人植树所创造的奇迹。2.按照要求赏析下列句子。(6分)
2(1)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牧羊人”比作“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在处境非常困难时遇到“牧羊人”的欣喜之情。(2)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然后,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运用动作描写,“轻轻地往坑里放”“仔细盖上”生动传神地写出牧羊人对橡子的爱惜、对种树的认真,也含蓄地表达了“我”对“牧羊人”的敬佩之情。3.说说你对第15段中“我才明白,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天一样创造”这句话的理解。(3分)文中提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次战争是由人类挑起的,产生的影响是毁灭性的,但是还有像这位默默植树的牧羊人一样的人,在悄然改变世界,为世界和人类创造美好的生活。类文阅读种树老人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副棺材。种树老人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一片树林。种树老人一辈子什么都不会做,只会种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种树为了娶媳妇,但没有娶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种树,为了种树。种树老人长得很丑,很矮,一辈子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临死的时候,对远方来的侄子说:“死了,就在沙丘上刨个坑,把我埋在树林里,千万不要用什么棺材。”侄子照他的话做了,做完就走了。老人前二十年种的树,公社化的时候毁了;中间二十年种的树,承包制的时候砍了;最后二十年,老人没要一分地,就要了村东那片九百亩的大沙丘,在上面盖了个土棚子,喂养了条小黄狗,就开始种树了。老人从不种娇贵的树,只种杨、柳、榆、枣等北方平凡易活的树,种那种插个枝就能长大,戳个桩就会发芽,对大自然要求极少的树。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从不舍得毁坏,哪怕自己住的棚子没有一根枝条,哪怕自己吃不上饭,生不起火,也没有毁过一棵树,老人对自己的树还有一种天生的灵性,仿佛那就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哪怕有一点惊动,老人都能快速赶过去,用自己的头,自己的斧子,自己的大黄狗,把树保护起来。十年过去了,村里人都盖上了新房,用起了拖拉机。只有老人仍住在自己的土棚里,领着黄狗转来转去,修剪树枝,看调皮的松鼠,快乐的喜鹊,爱叫的乌鸦……村里人都说老人是个傻子,只有老黄狗知道不是;村里人都说老人是个疯子,只有小鸟知道不是。直到有一天,县林业局的老韩来了,出神地看着那片林子说:“这些树至少值百万呢。”人们才都说老人最精明了,于是光秃秃的村子里也开始有人种树了。老人的树成材了。人们说老人要盖最漂亮的小楼,要买汽车,要娶东村五十多岁的寡妇了……但老人仍然住在自己的草棚里,领着走不动的老黄狗转来转去,直到老人死去。来年春天,老人的坟上长出一棵树,矮小但很粗壮。人们都说:那是种树老人。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1.本文的主旨在于赞扬种树老人,但又说他“长得很丑、很矮,一辈子没有结婚”,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欲扬先抑,以老人的丑、生活的不易来反衬老人的高贵品质。2.文章开头两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对比手法。突出老人对树的热爱和无私奉献的精神。3.文章的结尾耐人寻味,请你说说有何深刻含义。(4分)结尾写种树老人走了,但他的奉献精神留在人们心里,形象地表现了种树老人将自己的生命完全彻底地献给植树事业的奉献精神。
3拓展阅读养一朵雪花石 兵 ①少年时,我曾悄悄养了一朵雪花。如今想来,这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可在当年,我竟真的做到了。 ②那年冬天,雪下得特别多特别大,让我萌生了养一朵雪花的念头。试验了多次,我发现雪花落在手上很快就会融化,便取了一块冻得冰冷的铁片,小心翼翼地让雪花落在上面,趁它没有融化,放入院落中的地窖里。 ③那是一座四四方方的小城堡,贮存着过冬的大白菜,天气极冷,大白菜上结着冰碴,整整齐齐站成一排。 ④彼时,我还是个身材瘦小的孩子,矮下身就能钻入地窖。我把盛着雪花的铁片放在最冷的角落里,尽量让自己离雪花远一点,害怕不小心呵出的热气融化了它。 ⑤后来,这朵雪花竟然真的在地窖里安了家。每天清晨,天未亮时,我都会在最冷的时分悄悄打开菜窖,用一支小小的手电筒照向它。雪花的花瓣一片也没少,紧紧贴在灰黑色的铁片上。尽管颜色渐渐不再那么洁白,变得有些晶莹剔透,但是,它依然保持着一朵雪花的纯洁与美丽,让我感受到从未有过的美好。 ⑥那时,家里穷,大白菜就是过冬唯一的蔬菜,母亲隔几天就会取出一棵。我没有告诉母亲地窖里养了一朵雪花,只是每次都躲在母亲身后,提醒她取那些离雪花远的大白菜。 ⑦白菜一棵一棵变少,冬天一天一天过去,我养在地窖里的雪花却一直灿烂。 ⑧一天黄昏,天空阴沉了许久,再一次飘起了雪花,可没一会儿,就变成了淅淅沥沥的雨,落在地上顺着沟沟坎坎四处流淌,最后,竟顺着菜窖的门缝流了进去。 ⑨我为此忧心忡忡,待到雨势渐小,小心翼翼打开地窖的门,竟然看到了不可思议的一幕:所有的大白菜都开满了晶莹的雪花,是的,晶莹的雪花。原来,那些滴入地窖的雨因为地窖中气温极低,便在落下后迅速凝结。大白菜的菜叶上,地窖的地面上,还有那块铁片的身上,都“绽开”了雪花。只是,这些雪花都没有我养的那朵漂亮。 ⑩令我始料未及的是,地窖美景只存在了短短几天。气温已经不可逆转地上升,冬天过去,春天就要来了。 ⑪我养的那朵雪花是在某个清晨悄悄消失的,只留下一道淡淡的水痕。那天,我走入菜窖,拿起那块不再冰冷的铁片,突然忧伤起来。 ⑫多年后的一天,白发苍苍的母亲从床下拿出一块泛黄的铁片递给我,问:“这个铁片,你还记得吗?” ⑬我一直以为没有人知道我养雪花的事。见我惊奇地瞪大眼睛,母亲笑着说:“你只养了一朵雪花,我可是养了一大堆呢。为了养雪花,我去学校找老师请教,老师说,只要温度够低,让雪花与空气隔开,它就能存放更久。那年冬天,每次下雪,我都悄悄收集一些,把它们放在背阳的地方养着,看到你的雪花要化了,我就悄悄运一朵放在上面。我知道你每天早上去看它,所以就在你睡熟后悄悄替换一朵。晚上可真冷啊,出去一趟就冻得脸也红腿也疼。” ⑭原来,养雪花的人不是我,而是母亲。为了孩子一个童话般的愿望,一件在成人世界中毫无意义的事情,母亲放弃了睡眠与温暖,默默付出了这么多。我一直认为是自己养了一朵雪花,独立完成了一件困难至极的事,这种源于童年的自信让我始终笃信自己是个被幸运眷顾的人,让我在遇到困难时仍然充满信心,却不知一切的幸运其实都源于母亲,她默默为我筑造起一座童话城堡,让不可能成为可能。 ⑮阿德勒说,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虽然我的童年贫穷与饥饿如影随形,但因为母亲,因为那朵养了一冬的雪花,一切都被铺陈了温暖而美好的背景。这背景的底色,就是爱吧。(选自《意林》,2021年7月)1.第①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不可思议”说明做成这件事情很难,“真的”肯定了养雪花的事实。这句话能引发读者的好奇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第⑥段中加点的字“躲”表现了“我”当时什么样的心理?(4分)“躲”是“躲藏”的意思,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当时害怕母亲发现自己养雪花这个秘密的心理。3.第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写出了母亲对“我”温暖而美好的爱,表达了“我”对母亲成就自己童话般的愿望,默默付出,助力“我”成长的感激之情。
4核心素养(跨学科实践)学校准备开展“倡导低碳生活”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5分)1.请按要求修改下面这封倡议书。(3分)倡议书尊敬的各位市民: 节约能源,绿色出行,是你我的责任和义务,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健康,更美好,我局特提出如下要求:①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用我们的实际行动节约现有的所有能源。②步行、骑自行车不仅能减少污染,而且能节约成本,有利于身体健康,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大家多步行或骑自行车出行。③认真搞好居住社区、公园和公共场所的绿化、美化、净化,清除或有效控制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污染,对环境少一分破坏,多一分关爱。2022年6月15日××市环境保护局(1)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1分)删去“公园和”(2)倡议书的格式有一处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1分)单位署名和时间调换位置(3)倡议书的内容上有一处不恰当,请提出修改意见。(1分)将“提出如下要求”改为“发出如下倡议”2.古人智慧,值得借鉴。请探究下面诗句中所蕴含的关于环保节约的两种方式。(2分)(1)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植树造林(2)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珍惜粮食微写作《植树的牧羊人》在叙事方面的突出特征就是用局外人“我”来讲述种树人的故事,通过“我”的耳闻目睹、所思所想,对种树人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做出了高度的评价。请你也运用第一人称的写法,通过“我”的耳闻目睹、所思所想,记录一个人物的闪光事迹。100字左右。(5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