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上 卷02(含答案)-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期末备考高分必刷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高一历史期末备考高分必刷卷02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战国时期,诸子思想无不体现了“变”与“求变”。孟子将孔子的“仁”变为“仁政”,庄子提出“礼义法度者,应时而变也”,韩非则更明确地提出“不法常可”。这一现象,表明A.诸子思想日益趋同B.学术争鸣走向衰落C.主流意识逐渐形成D.社会秩序亟需调整【答案】D【详解】诸子思想的“变”与“求变”,反映了社会现实变化对思想领域的影响,是社会秩序亟需调整的产物,D正确;诸子思想内容不同而非趋同,排除A;诸子思想对“变”与“求变”的不同要求,说明思想争鸣仍然存在而非衰落,排除B;材料没有反映哪派思想占据主导,排除C。2.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国林指出:如果说秦始皇完成了孔子“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政治遗嘱的话,汉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则确认了孔子“为政以德”的治国方略。这两方面的转型意义重大,使秦汉开始的多民族国家充满发展的活力与自我调适能力。其意在说明秦汉两朝A.具有历史奠基的作用B.都以孔子思想治理国家C.改变了历史发展进程D.是最有发展活力的时期【答案】A【详解】秦朝确立中央集权制,汉朝确立了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天下一统,以儒治国,是贯穿整个古代历史的,因此秦汉两朝具有历史奠基的作用,故答案为A项;秦朝以法家思想治理国家,排除B项;秦朝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是改变历史发展进程,排除C项;材料无法说明秦汉最具活力,排除D项。
13.唐代士人应举,可以“投牒自应”,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举人及第或黜落必须通过严格的考校才能决定。这表明唐代科举制A.注重家庭出身背景B.阻碍社会阶层流动C.促成儒学独尊局面D.具有公平竞争特点【答案】D【详解】“投牒自应”以及举人及第或黜落必须通过严格的考校才能决定都说明唐代科举考试中对于公平竞争的重视,D正确;通过题干可知,当时可以“投牒自应”,说明对家世并不太重视,排除A;科举制有助于社会阶层流动,排除B;汉武帝时期就已经形成了儒学独尊局面,排除C。4.东吴时,南方出现亩产5石稻的高产纪录,而南朝时则亩产高达10石左右,豫章(今江西北部)甚至创造了“一亩二十斛”(1斛即1石)的最高纪录。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孝文帝迁都洛阳、汉化政策B.北方战乱不断,社会动荡C.南方农业生产的发展繁荣D.农业耕作技术的改进【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东吴时,南方出现亩产5石稻的高产纪录,而南朝时则亩产高达10石左右,豫章(今江西北部)甚至创造了“一亩二十斛”(1斛即1石)的最高纪录。”可知,魏晋时期南方亩产不断提升。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农业耕作技术的改进。故答案为D项;孝文帝属于北朝皇帝,材料涉及的是南朝,排除A项;材料信息涉及南方亩产增加,与北方政局动荡关联不大,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亩产信息,无法得出C项说法。5.辽宋夏金元时期,是一个政治家们充满创造活力的时期,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创制并实施了“南北面官”、“猛安谋克”、“四等人制”等一系列制度。这些制度A.全盘照搬了唐朝的政治制度B.植根于民族发展水平的差异C.实现了疆域内各民族的平等D.有利于巩固国家疆域的统一【答案】B
2【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北面官”、“猛安谋克”、“四等人制”制度均是当时统治者结合国情的产物,植根于民族发展水平的差异,B正确,A排除;四等人制度具有明显的民族歧视色彩,C排除;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B。6.宋代对餐饮业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对民间脯肉市场进行了刑法规范;对茶、盐等食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对非禁榷品的质量标准也作了规定。这些政策A.解决了食品安全问题B.限制官营手工业发展C.完善了市场监管立法D.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答案】D【详解】据材料“对民间脯肉市场进行了刑法规范”“对茶、盐等食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等信息可知,这些政策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健康发展,故D项正确;“解决了”说法过于绝对,A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官营手工业,故B项错误;材料只是说对餐饮业制定的政策,并不是真正意义的市场监管立法,故C项错误。7.《明夷待访录·置相》写到“有明之无善治,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天子南面,宰相、六卿、谏官东西面以次坐……天子不能尽,则宰相批之,下六部施行。”下列对材料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明朝的祸乱始于明成祖废丞相设置内阁B.宰相、六卿、谏官可以推翻皇帝的政令C.宰相是政府实际的首脑,能够统领六部D.宰相制度可以制约皇权,减少决策失误【答案】D【详解】根据“有明之无善治,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可以看出,材料强调明朝的黑暗统治根源在于废除丞相,导致没有力量能够制约皇权,决策容易出现失误,故D项符合题意;明太祖废除丞相,A项错误;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
38.清廷对于出海贸易颁布了各种限制性法律和条例。对外国商人来华贸易的政策,主要是通过广东十三行加以控制和垄断。从乾隆中期开始,清廷相继制定了《防范外夷规条》《交易章程》等一系列全面约束管制外商活动的正式章程。这些措施A.导致沿海地区的贫富分化B.使中国贻误了走向世界的机遇C.防止了外国资本主义侵略D.促进中国内地经济的迅速发展【答案】B【详解】材料“清廷相继制定了《防范外夷规条》《交易章程》等一系列全面约束管制外商活动的正式章程”说明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外联系,影响了中国吸收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致使中国与世界隔绝,贻误了走向世界的机遇,故B符合题意;严格限制外商活动与贫富分化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闭关锁国政策一定程度抵制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但不能防止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故C不符合题意;闭关锁国政策阻碍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不利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9.1871年,李鸿章在驳斥日本刚行订约又马上悔约时,借用万国公法知识来批判日本这一做法,以维护清朝的“利权”。1874年,李鸿章又因日本侵台而用万国公法来维护清朝的“利权”。这表明A.近代外交意识对中国产生影响B.“中体西用”思想出现重大突破C.中国近代的外交体制已经形成D.封疆大吏的主权意识开始增强【答案】A【详解】材料反映出李鸿章利用“万国公法”来维护清朝的“利权”,这说明清政府的官员已受到了近代外交意识的影响,A正确;材料反映的不是“中体西用”,排除B;利用万国公法并不能表明“近代的外交体制”形成,排除C;林则徐禁烟运动时就已表明其主权意识,D项“开始”的有关表述不正确,排除。10.第二次鸦片战争初期,尽管中英军队在广东对峙,驻扎在香港的英国军官和记者居然坐船绕过清军防线,进入广东山区度假、狩猎,山区里的居民向他们兜售农产品,提供食宿,并未向两广当局举报敌人潜入。材料从根本上反映了当时A.民众的民族意识较为缺失B.清政府失去了民众的支持
4C.战争没有触及到普通民众D.国人对世界形势茫然无知【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信息,第二次鸦片战争初期,中英军队对峙,广东地区一些百姓居然和英军交易,也未向两广当局举报敌人潜入,说明未能意识到这是中华民族和外国资本主义的战争,较为缺乏民族意识,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反映清政府和民众的关系,故B项错误;C项“没有”表述错误,排除;材料信息中无法得出国人对世界形势的认知程度,故D项错误。故选A。11.陈独秀说:“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洁、旧伦理、旧政治。”吴虞强调:“孝之义不立,则忠之说无所附;家庭之专制既解,君主之压力亦散。”由此可见两人的真实目的是( )A.否定传统文化B.遏制复辟逆流C.传播西方文明D.铲除专制根基【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陈独秀提出要发展民主,就必须“反对孔教、礼法、贞洁、旧伦理、旧政治”,消灭阻碍民主运行的旧的封建伦理纲常;吴虞提出封建的孝、义思想不存在,愚忠就没有了,家庭专制不存在,君主的专制就没有了,目的是消灭伦理道德。通过分析可知二人的真实目的就是要铲除专制根基,故选D;否定传统文化是新文化运动的形式,不是根本目的,A错误;B是发动新文化运动的一个原因,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没有体现传播西方文明,C错误。12.1912年2月16日,英国《泰晤士报》发表了这样一篇评论:“在这样的国家里,是否能够突然用一个同东方概念和传统格格不入的共和国政府形式,来代替君主政体?中国,总之就是这个中国,决心要这样做。中国已经高高兴兴地着手做这样伟大的事情。”材料表明A.英国不赞同中国实行共和政体B.英国对两种政体的衔接有疑虑C.当时中国共和理念已深入人心D.英国十分惋惜晚清政府的失败【答案】B【详解】
5根据材料时间以及“用一个同东方概念和传统格格不入的共和国政府形式,来代替君主政体”可知,1912年的中国以共和制代替了君主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描述的是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共和政体。从英国报纸的描述来看,其对中国这样的做法持有疑虑,B正确;英国更多的是表达了疑虑而非否定,排除A;C不符合史实,1912年2月《临时约法》尚未颁布,因此不能认定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排除C;英国当时主要是对中国建立共和政体的疑虑而非惋惜清王朝的失败,排除D。13.研究发现,五四运动之所以爆发,除了巴黎和会山东问题交涉失败之外,当时中华书局版教科书所发挥的国耻历史记忆的教育作用也是不能低估的。教科书的心理塑造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五四运动从北京扩展到了全国。据此可知A.五四运动的爆发带有偶然性B.历史教育决定了历史的走向C.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D.历史记忆利于唤起爱国意识【答案】D【详解】根据“当时中华书局版教科书所发挥的国耻历史记忆的教育作用也是不能低估的”可知,通过历史教育,起到了让人们铭记国耻、增强爱国意识的作用,故选D;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五四运动的爆发的偶然性,排除A;B表述太绝对,错误;材料信息没有涉及五四运动胜利的信息,排除C。14.1928年中共六大时,工人只占党员总数的10.9%,到1929年6月党的六届二中全会时,工人党员占比又下降到7%,共产国际甚至担心中共党员成分主要是农民会丧失无产阶级先进性,变成农民党。共产国际和党中央的担心客观反映出()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D.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答案】B【详解】1920
6年代末,共产国际和党中央的担心中共党员成分主要是农民会丧失无产阶级先进性,变成农民党,客观上反映出其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B项正确;当时共产国际和党中央反对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共产国际和党中央“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C项错误;共产国际和党中央认为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是工人阶级而非农民阶级,D项错误。15.1930年,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该观点A.促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提出B.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C.意在批判“左”倾冒险主义危害D.表明中国开始摆脱苏联模式【答案】B【详解】材料中毛泽东反对照搬马克思主义,提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这是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民族化的体现,故B项正确;“工农武装割据"早在1928年时就已经被提出,材料中的观点有利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完善,而不是提出,排除A项;“本本主义”实际上是思想保守的体现,而不是“左"倾冒险主义的表现,排除C项;1927年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将革命转向农村,中国就已经开始摆脱苏联模式,排除D项。16.1944年,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合作社联席会议上指出:“合作社是为广大群众办的;其业务主要有十项:工业、农业、运输、畜牧、供销、卫生、信用、教育、植树、公益:合作社是统一战线性质”。合作社的兴办A.有利于团结抗日的力量B.杜绝了私营经济的营利性行为C.推动了土地革命的发展D.实现了生产技术的革命性改变【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时间信息“1944年”,可知此时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建立合作社,有利于团结和发动广大群众,从而有利于团结抗日的力量共同抵御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故A项符合题意;B项杜绝表述错误,排除;材料主要是团结抗日的力量,不是推动土地革命的发展,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关于生产技术的相关信息,故D项错误。故选A。17.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作战一直用“自卫战争”的名义。半年后中共中央第一次使用“人民解放战争”的名称代替此前所用的“自卫战争”,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7A.竭力维护和平大局B.开始创建人民军队C.积极开展战略反攻D.取得军事优势地位【答案】A【详解】全面内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作战一直用“自卫战争”的名义说明中国共产党不愿意扩大战争规模,竭力维护和平大局,故选A;人民军队的创建始于1927年的南昌起义,排除B;积极开展战略反攻是在1947年,排除C;1946年中国共产党尚未取得军事优势地位,排除D。故选A。18.1970年,第25届联大通过的《关于各国依联合国宪章建立友好关系及合作的国际法原则宣言》明确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在内。这表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由联合国大会最早提出B.使中国顺利重返联合国C.得到世界所有国家拥护D.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纳入《关于各国依联合国宪章建立友好关系及合作的国际法原则宣言》之中,说明其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国际社会处理国与国之间的问题的基本准则之一,故D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早由中国先提出,排除A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与中国重返联合国无直接关系,排除B项;C项表述太绝对,排除。19.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说: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新的判断。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也曾对我国当时的主要矛盾做出了分析,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对二者的看法符合史实的是A.都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有益探索B.八大分析造成此后经济建设的冒进C.都是根据具体国情做出的正确分析D.生产力发展促使生产关系发生质变
8【答案】C【详解】中共八大和十九大对主要矛盾的分析,都是根据具体国情做出的正确分析,C符合题意;1956年八大召开时中国并非是市场经济体制,仍是计划经济体制,故A不符合题意;中共八大对于我国的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分析是正确的。而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总路线,才导致经济建设的冒进,故B不符合题意;八大和十九大召开时,中国都在社会主义阶段,生产关系并未发生质变,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0.下面一组图片反映新时期我国外交理念是注:丝路基金:其重点是在“一带一路”发展进程中寻找投资机会并提供相应的投融资服务。IIB: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英文缩写,简称亚投行,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A.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B.努力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C.始终坚持奉行结伴不结盟的外交方针D.走和平发展之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答案】D【详解】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人类发展和世界前途提出的中国理念、中国方案,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评价和热烈响应,成为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当前由我国着力推进的“一带一路”、“亚投行”等新倡议、新平台,都是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因此D选项正确。这些外交活动并非以联合国为中心,A选项错误;参加亚投行和“一带一路”的国家不都是中国的周边国家,B选项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结伴不结盟”是新时期中国力主倡导的新型国家关系,不是我国始终坚持的外交方针,C
9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一、非选择题(共三道题,40分。其中21题16分,22题12分,23题12分)21.(16分)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三代时期,理想中的天下是一个以华夏为中心的政治共同体。春秋时期,华夏大地上出现了多个政治实体并存的格局,身处乱象时代的孔子并未动摇对“天下共主”的追求,而是在规划并指点着中国历史如何重新迈向大一统。——摘编自闾小波《共识依赖:中华政治共识之传承与更张》材料二迨始皇吞六国,统一宇内,统治时期虽极短促,于“古人之遗法,无不革除;后世之治术,悉已创导”。——摘编自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材料三清代的雍正皇帝曾说:“中国之一统,始于秦,塞外之一统,始于元,而极盛于我朝”。——摘编自刘晓东《“华夷一家”与新“大一统”》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代”是哪三代?身处乱象时代的孔子提出的政治主张及其政治目的分别是什么?(6分)(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其影响。(4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塞外之一统,始于元,而极盛于我朝”的表现。(4分)(4)概括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主题。(2分)【答案】(1)“三代”是指夏、商、周。政治主张:主张“天下共主”和“礼治”,讲求大一统。政治目的:维护西周的统治。(2)历史事件: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影响: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其创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沿袭了2000多年,影响深远。(3)元朝设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西藏成为我国的正式行政区;1727年,清雍正帝设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区事务。(平定准噶尔叛乱,稳定西北边疆;伊犁将军的设置,对达赖、班禅的册封等史实亦可)
10(4)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详解】(1)三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代指的是夏商周三代。主张及目的:根据材料“处乱象时代的孔子并未动摇对‘天下共主’的追求,而是在规划并指点着中国历史如何重新迈向大一统”和所学知识可知,孔子主张“天下共主”和“礼治”,讲求大一统,其目的是维护西周的统治。(2)事件及影响:材料“迨始皇吞六国,统一宇内”是对秦统一六国的描述,其中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其创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沿袭了2000多年,影响深远。(3)结合明清时期对边疆地区的统一措施进行作答即可,如朝设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西藏成为我国的正式行政区;1727年,清雍正帝设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区事务。(平定准噶尔叛乱,稳定西北边疆;伊犁将军的设置,对达赖、班禅的册封等史实亦可)(4)主题:结合上述分析可知,体现的是主题是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22.(12分)近代以来,复兴中华成为了几代中国人的中国梦。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随着西学东渐,近代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在一系列战败之后,中国读书人逐渐被战胜者改变了思想方式……对西方的认知,也从“夷务”到“洋务”再到“时务”,由贬义的“夷”到平等的“西”再到尊崇的“泰西”。说是天翻地覆的转变,也不为过。——罗志田《走向世界的近代中国》材料二晚清以来,现代“民族”观念逐渐引入。梁启超认为国民的独立自由是国家独立自由的前提,所以他的民族主义既肯定了人的基本权利和法律自由,也强调了国民拥有参与政治的权利。1917年李大钊则比较明确地提出了“民族复兴”的思想,认为“当以中华民族之复活为绝大之关键”。孙中山在“新三民主义”中也批评列强“不准弱小民族复兴”的观念。“九一八”事变爆发至整个抗战时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成为中国最为响亮的政治口号和社会性全民话语之一。——黄兴涛《民国时期“中华民族复兴”观念之历史考察》完成下列要求:
11(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人对西方认知发生了怎样“天翻地覆的转变”?并分析发生转变的原因。(4分)(2)指出材料二中梁启超的思想有何进步之处。(4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4分)【答案】(1)转变:从“夷务”到“洋务”再到“时务”(或者从贬低到平等再到尊崇)。原因:西学东渐的影响;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新兴阶级力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的推动。(2)进步:开始具有民权的认识;将民族意识与国家独立自由联系在一起。(3)意义:有利于开启民智,促进思想启蒙;推动了中国人民反专制求民主的斗争;有利于激发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勇气;有利于推动中国救亡图存运动(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详解】(1)一问根据材料一“从‘夷务’到‘洋务’再到‘时务’,由贬义的‘夷’到平等的‘西’再到尊崇的‘泰西’”进行概括即可;二问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西方侵略及西学东渐的影响、民族危机、相关经济因素及阶级力量进行分析阐述。(2)根据材料二“为国民的独立自由是国家独立自由……肯定了人的基本权利和法律自由,也强调了国民拥有参与政治的权利”从民权意识、民族意识与民族独立相结合进行阐述。(3)根据材料中现代民族观念传入及主要历史人物的阐释,意义结合所学从思想解放、反封建、民族团结意识、救亡运动兴起进行阐述即可。23.(12分)改革须从国情出发、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如图反映的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农产品商品化发展情况材料二
12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宁可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材料三计划经济条件下,虽然有合理配置资源的理论可能性,但实际操作不可行。……第一代国家领导人在1956年全面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后,已经发现问题,也曾做过放权让利的努力,但效果不好。邓小平1978年领导的经济改革开始打破传统的计划体制,逐渐建立一种新的机制,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王浩倩《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历史必然性》请回答:(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图中数据变化的农业政策因素是什么?并简述该政策推行的意义。(6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主要特点。(4分)(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十四大在该机制方面的理论贡献。(2分)【答案】(1)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意义: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2)主要特点:首先在农村进行;之后在城市全面展开;先试点,后推广(由点到面);探索并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贡献: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详解】(1)根据图示内容可知,与1978年相比,1983年我国的粮食商品化率和农副产品商品化率都有所提升,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应该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和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2)根据“经历了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可知这一时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是首先在农村进行;之后在城市全面展开;先试点,后推广;探索并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中共十四大在该机制方面的理论贡献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应该是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