痫病

痫病

ID:82202393

大小:255.0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22-10-18

上传者:U-2441
痫病_第1页
痫病_第2页
痫病_第3页
痫病_第4页
痫病_第5页
痫病_第6页
痫病_第7页
痫病_第8页
痫病_第9页
痫病_第10页
资源描述:

《痫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中医内科学主讲人:马俊副教授烟台中医院心内科

1心系病证第一节心悸第二节胸痹(附真心痛)第三节不寐第四节癫狂第五节痫病第六节厥证

2痫病概念:痫病是种反复发作性的神志异常的病证,临床以突然意识丧失,甚则仆倒,不省人事,强直抽搐,口吐涎沫,两目上视或口中怪叫,移时苏醒,一如常人为特征。

3痫病病因病机病因:1.七情失调2.先天因素3.脑部外伤4.其它

4痫病病机1.病机关键——痰浊内阻,脏气不平,阴阳偏盛,神机受累,元神失控。病机特点——顽痰阻闭心窍,肝经风火内动2.病理因素——以痰为主常因风、火触动痰浊,痰瘀内阻,蒙蔽清窍而发病基本病理因素——风、火、痰、瘀3.病位——主要在心肝,与五脏有关,但与脾肾密切相关4.病机转化取决于——正气的盛衰、痰邪深浅发病初期——痰瘀阻窍,肝郁化火生风→风痰闭阻、痰火炽盛——实证—易于康复日久不愈→损伤正气→首损心脾,继损肝肾→虚实夹杂——难以治愈

5痫病诊查要点一、诊断依据二、病证鉴别三、相关检查

6痫病诊断依据1.家族史、诱因(惊恐、劳累、情志过极)、年龄、性别(发于任何年龄、性别),但多在儿童期、青春期或青年期。2.主症——典型发作: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两目上视,四肢抽搐,口吐涎沫,或有异常叫声等。其它类型发作:仅有突然呆木,两眼瞪视,呼之不应,或头部下垂,肢软无力,面色苍白等。局限性发作:可见多种形式,如口、眼、手等局部抽搐而无突然昏倒,或凝视,或语言障碍,或无意识动作等,多数在数秒钟或数分钟即止。3.先兆症状:多数在发作前有先兆症状:眩晕、胸闷等。4.发作突然,醒后如常人,醒后对发作时情况一无所知,反复发作。

7痫病病证鉴别1.痫病—中风病共同点——痫证典型发作时与中风病均有突然昏倒,昏不知人痫病——有反复发作史,以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或作怪叫声,可自行苏醒,醒后无半身不遂、口眼歪斜中风病——仆倒无声,昏迷持续时间长,醒后常有半身不遂等后遗症2.痫病—厥证共同点——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厥证——尚有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或见口噤、握拳,手指拘挛,无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和口中怪叫等症3.痫病—痉症共同点——四肢抽搐痫病——仅见于发作时,兼有口吐涎沫,口中怪叫,醒后如常人痉症——多见持续发作,伴有角弓反张,身体强直,经治疗恢复后,或仍有原发病的存在

8痫病相关检查1.脑电图:是最有效的检查工具,发作期阳性率为80%。在发作期描记到对称性同步化棘波或棘—慢波等阳性发现。2.CTCT扫描有助于癫痫脑部病变的检出率,尤其继发性癫痫的诊断。有条件者可做磁共振。

9痫病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二、治疗原则三、证治分类

10痫病辨证要点1.确定病性来势急骤,神昏卒倒,不省人事,口噤牙紧,颈项强直,四肢抽搐——属风或有梦游者——属痰发作时口吐涎沫,气粗痰鸣,呆木无知,发作后情志错乱,幻听,幻觉,错觉,卒倒啼叫,面赤身热,口流血沫,平素或发作后大便秘结,口臭苔黄——属热发作时面色潮红、紫红,继则青紫,口唇紫绀,或有颅脑外伤、产伤史——瘀2.辨病情轻重病发持续时间长——病重——短发作间隔时间短——病轻——长初起——正气未衰,痰浊不重——轻久延——正气渐衰,痰浊日重,愈发愈频——病重

11痫病治疗原则发作时——治标——清肝泻火,豁痰熄风,开窍定痫平时——治本——补虚——益气养血,健脾化痰,滋补肝肾,宁心安神

12痫病证治分类1.风痰闭阻证2.痰火扰神证3.瘀阻脑络证4.心脾两虚证5.心肾亏虚证

13痫病1.风痰闭阻证症状—发病前有眩晕,头昏,胸闷,乏力,痰多,心情不悦,喜欠伸—风痰上逆,气机不畅发作呈多样性,或突然跌倒,神志不清,抽搐吐涎—肝风痰浊蒙神或伴尖叫与二便失禁—脏腑受损或短暂神志不清,双目发呆,茫然所失,谈话中断,持物落地—痰浊或精神恍惚而无抽搐——蒙蔽心神脑窍舌质红,苔白腻,脉弦滑有力—痰浊或痰热内盛之象证机概要——痰浊素盛,肝阳化风,痰随风动,风痰闭阻,上干清窍治法——涤痰熄风,开窍定痫代表方——定痫丸;本方豁痰开窍,熄风定惊,适用于痰浊素盛,肝风内动,蒙蔽清窍之痫病。

14痫病1.风痰闭阻证常用药——天麻、全蝎、僵蚕——熄风止痉—钩藤、石决明、生龙牡竹沥、贝母、胆南星—苦凉性降,清热化痰—栝楼、竹茹、天竺黄半夏、茯苓、橘皮、生姜——燥湿化痰,健脾开胃麦冬、丹参、茯神——清心养心—生地黄、沙参朱砂、琥珀粉——镇心安神石菖蒲、远志——化痰开窍甘草——调和药物加减——眩晕、目斜视者—加生龙牡、磁石、珍珠母肝火盛—龙胆草、黄芩、木通便秘—加大黄胁胀嗳气—加柴胡、枳壳、青陈皮

15痫病1.风痰闭阻证临证参考——全虫、僵蚕等虫类搜剔经络药物可研粉吞服,宜从小量开始逐渐加量,且不可骤用重剂肝火痰热者—治宜清郁热,泻肝火,清郁热尚可予丹皮、赤芍、柴胡、大黄等;清肝火尚可用黛蛤散

16痫病2.痰火扰神证症状——发作时昏仆抽搐,吐涎,或有吼叫—肝风痰火,上扰脑神平时急躁易怒,心烦失眠,咯痰不爽,口苦咽干,便秘尿赤—肝火偏盛,扰动心神,耗伤津液,炼液为痰病发后,症情加重,彻夜难眠,目赤—痰火加重苔黄腻,脉滑数—痰火内盛之象证机概要——痰浊蕴结,气郁化火,痰火内盛,上扰脑神治法——清热泻火,化痰开窍代表方——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加减前方—清肝泻火,调气开窍,用于火热炽盛者后方—涤痰开窍见长,用于痰浊闭窍者。

17痫病2.痰火扰神证常用药——龙胆草、黄芩、栀子—清泻肝火—青黛、芦荟、大黄柴胡—疏肝生地黄、当归—养阴柔肝泽泻、木通、车前子—清利湿热半夏、胆南星、木香、枳实——理气涤痰茯苓、橘红、人参—健脾益气化痰石菖蒲、麝香—清心开窍加减——有肝火动风之势—加天麻、钩藤、地龙、全蝎

18痫病3.瘀阻脑络证症状—平素头晕头痛,痛有定处—瘀血阻窍,脑络不通常伴单侧肢体抽搐,或一侧面部抽动—肝风内动颜面口唇青紫,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舌苔薄白,脉弦或涩—瘀血内阻本证多继发于颅脑外伤、产伤、颅内感染性疾患,或先天脑发育不全证机概要——瘀血阻窍,脑络闭塞,脑神失养而风动治法——活血化瘀,熄风通络代表方——通窍活血汤加减本方活血化瘀,醒脑通窍,适用于瘀阻头巅,头痛头晕,肢体抽动等证。

19痫病3.瘀阻脑络证常用药——桃仁、红花、赤芍、川芎—活血化瘀麝香、老葱—通阳开窍,活血通络地龙、僵蚕、全蝎—熄风定痫加减——痰涎偏盛者—加半夏、胆南星、竹茹气虚血瘀(头部刺痛,精神恍惚,心中烦急,头晕气短,唇舌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弦涩)—黄芪赤风汤送服龙马自来丹

20痫病4.心脾两虚证症状——反复发作,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失眠多梦—脾胃虚弱,脾气不升面色苍白,形体消瘦—脾虚后天生化之源不足纳呆,大便溏薄—脾气亏虚,运化失职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细而弱—心脾亏虚之象证机概要——痫发日久,耗伤气血,心脾两虚,心神失养治法——补益气血,健脾养心代表方——六君子汤合归脾汤加减前方—健脾益气,化痰降逆,适用于神疲乏力,纳呆便溏等脾虚证。后方—益气养血,补心安神,用于心悸气短,失眠多梦等证。

21痫病4.心脾两虚证常用药——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助运化陈皮、姜半夏—理气化痰降逆当归、丹参、熟地黄—养血和血酸枣仁—养心安神远志、五味子—敛心气,宁心神备选方——六君子汤合温胆汤加减——痰浊盛而恶心呕吐—加胆南星、姜竹茹、栝楼、菖蒲、旋覆花便溏者—炒米仁、炒扁豆、炮姜夜游者—生龙牡、生铁落头晕失眠—胡桃仁、胡麻仁、制首乌、紫河车

22痫病4.心脾两虚证临证备要——本证常由后天之本失于调养所致,故治疗应调理后天,补益脾胃睡眠质量。每次1片(3mg),每日1次,睡前服用。

23痫病5.心肾亏虚证症状——痫病频发,神思恍惚—痫病反复发作,或肝火亢盛,必伤肝肾阴液,致神失所养心悸,健忘失眠,头晕目眩—肾精不足,脑失所养两目干涩,面色晦暗,耳轮焦枯不泽—肝肾阴亏,面窍失养腰膝酸软—腰为肾之府,肝肾阴虚,腰府失养大便干燥—大肠液亏舌质淡红,脉沉细而数—心肾阴虚内热之象证机概要——痫病日久,心肾精血亏损,髓海不足,脑失所养治法——补益心肾,潜阳安神代表方——左归丸合天王补心丹;前方—滋补肝肾,填精益髓,适用于头目眩晕,腰膝酸软等真阴不足证。后方—滋阴养血,安神宁心,适用于心悸失眠,神思恍惚等证。

24痫病5.心肾亏虚证常用药—熟地黄、山药、山萸肉、菟丝子、枸杞子—补益肝肾鹿角胶、龟板胶—峻补精血川牛膝—补肾强腰生牡蛎、鳖甲—滋阴潜阳加减——神思恍惚,持续时间长者—加阿胶补益心血;柏字仁、磁石、朱砂心中烦热者—加炒栀子、莲子心大便干燥者—加玄参、天花粉、当归、火麻仁上述各证方中,可加入适量的全蝎、蜈蚣等药,以熄风解毒,活络解痉而镇痫,可提高疗效。一般研粉,每服1-1.5克,每日2次,小儿酌减。

25痫病预防与调护1.重视精神调摄和讲究睡眠卫生:积极进行心理情志调整,克服过度的紧张、兴奋、焦虑、抑郁、惊恐、愤怒等不良情绪,做到喜怒有节,保持精神舒畅,尽量以放松的、顺其自然的心态对待失眠。2.注意睡眠卫生:①建立有规律的作息制度,从事适当的体力活动或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持之以恒,促进身心健康。②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晚餐要清淡,不宜过饱,更忌浓茶、咖啡及吸烟。睡前避免从事紧张和兴奋的活动,养成定时就寝的习惯。③注意睡眠环境的安宁,床铺要舒适,卧室光线要柔和,并减少噪声,祛除各种影响睡眠的外在因素。

26痫病结语痫病是一种短暂性反复发作性神志异常疾病,多因骤受惊恐、先天禀赋不足,脑部外伤及感受外邪,饮食所伤等,致使脏腑功能失调,风痰闭阻,痰火内盛,心脾两亏,心肾亏虚,造成清窍被蒙,神机受累,元神失控而发痫病。病位主要在心肝,与五脏有关,但与脾肾密切相关。治疗时当急则开窍醒神以治其标,控制其发作;缓则祛邪补虚以治其本。多以调气豁痰、平肝熄风、清泻肝火、补益心脾、滋养肝肾、通络镇惊、宁神安神等法治之。突然发作以针刺及外治法开窍醒神以促苏醒,再投以煎剂。平日当根据疾病症状辨证论治,调其脏腑气血阴阳。加强生活的调理及发作的护理,以免发生意外,至关重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