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痫病

中医内科学——痫病

ID:10209814

大小:10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6-12

中医内科学——痫病_第1页
中医内科学——痫病_第2页
中医内科学——痫病_第3页
中医内科学——痫病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医内科学——痫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常年开展医师资格、执业药师、卫生资格、继续医学教育辅导。24小时报名咨询热线:010-82311666中医内科学——痫病细目一:概述  一、痫病的概念及源流  痫病是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病证。临床以突然意识丧失,发则仆倒,不省人事,强直抽搐,口吐涎沫,两目上视或口中怪叫为特征。移时苏醒,一如常人。  痫病首见于《内经》,不仅提出“胎病”、“癫疾”的病名,并指出发病与先天因素有关。  对于本病的临床表现,前人已有确切的描述。  如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癫狂候》指出:“癫者,卒发仆也,吐涎沫,口,目急,手足缭戾,无所觉知,良久乃苏。”  宋金时代,对本病的发病机理阐述较深刻。 

2、 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癫痫方论》指出,多种因素导致脏气不平,阴阳失调,神乱而病。  朱丹溪《丹溪心法·痫》云:“无非痰涎壅塞,迷闷心窍。”强调痰迷心窍引发。  王清任则认为痫病的发生与元气虚,“不能上转入脑髓”,和脑髓瘀血有关,并创龙马自来丹、黄芪赤风汤治之。  二、痫病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西医的癫痫,无论原发性或继发性,均可参照本病辨证论治。  细目二:病因病机  一、痫病的常见病因  先天遗传、七情失调,以及惊恐、饮食失调、脑部外伤、六淫所干、他病之后。  二、痫病总的病机及痰邪在发病中的意义及转化  痫病与五脏均有关联,但主要责之于心。基本病

3、机:脏腑失调,痰浊阻滞,气机逆乱,风痰内动,蒙蔽清窍。痫病病理因素以痰为主。痫病之痰,具有随风气而聚散和胶固难化两大特点,本病之所以久发难愈,反复不止,正是由于胶固于心胸的“顽痰”所致。  三、痫病发生的病机关键及主要病机特点  痫病以心脑神机失养为本,脏腑功能失调为标。其中痰浊内阻,脏气不平,阴阳偏胜,神机受累,元神失控是病机的关键所在。病机转化决定于正气的盛衰及痰邪深浅,发病初期,多以风痰闭阻,或痰火炽盛,以实证为主;日久不愈,损伤正气,表现虚实夹杂。  细目三:诊断常年开展医师资格、执业药师、卫生资格、继续医学教育辅导。24小时报名咨询热线:010-82311666 

4、 痫病的诊断要点  1.任何年龄、性别均可发病,但多在儿童期、青春期或青年期发病,多有家族史,每因惊恐、劳累、情志过极等诱发。  2.典型发作时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两目上视,项背强直,四肢抽搐,口吐涎沫,或有异常叫声,或仅有突然呆木,两眼瞪视,呼之不应,或头部下垂,腹软无力,面色苍白等。  3.局限性发作可见多种形式,如口、眼、手等局部抽搐而无突然昏倒,或凝视,或语言障碍,或无意识动作等。多数在数秒至数分钟即止。  4.发作前可有眩晕、胸闷等先兆症状。  5.发作突然,醒后如常人,醒后对发作时情况不知,反复发作。  6.脑电图在发作期描记到对称性同步化棘波或棘一慢波等阳性表

5、现,有条件做CT、磁共振等相应检查。  细目四:辨证论治  一、痫病发作持续时间、间歇时间及发作程度在辨证时的意义  判断本病之轻重决定于两个方面,一是病发持续时间之长短,一般持续时间长则病重,持续时间短则病轻;二是发作间隔时间之久暂,即间隔时间短暂则病重,间隔时间长久则病轻。其临床表现的轻重与痰浊之浅深和正气之盛衰密切相关。    二、痫病发作期与间歇期的治疗原则  频繁发作,以治标为主,着重清泻肝火,豁痰熄风,开窍定痫;平时病缓,则补虚以治其本,宜益气养血,健脾化痰,滋补肝肾,宁心安神。  【须牢记的架构图】    三、风痰闭阻、痰火扰神、瘀阻脑络、心脾两虚和心肾亏虚等

6、证候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1.风痰闭阻证  主症:发病前常有眩晕、头昏、胸闷、乏力、痰多,心情不悦。痫病发作呈多样性,或见突然跌倒,神志不清,抽搐吐涎,或伴尖叫与二便失禁,或短暂神志不清,双目发呆,茫然所失,谈话中断,持物落地,或精神恍惚而无抽搐,舌质红,苔白腻,脉多弦滑有力。  治法:涤痰熄风,开窍定痫。  代表方:定痫丸加减。  常用药:天麻、全蝎、僵蚕、川贝母、胆南星、姜半夏、竹沥、石菖蒲、琥珀、茯神、远志、辰砂、茯苓、陈皮、丹参。  2.痰火扰神证  主症:发作时昏仆抽搐,吐涎或有吼叫,平时急躁易怒,心烦失眠,咯痰不爽,口苦咽干,便秘溲黄,病发后,症情加重,彻夜难眠

7、,目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常年开展医师资格、执业药师、卫生资格、继续医学教育辅导。24小时报名咨询热线:010-82311666。  治法:清热泻火,化痰开窍。  代表方: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加减。  常用药:龙胆草、青黛、芦荟、大黄、黄芩、栀子、姜半夏、胆南星、木香、积实、茯苓、橘红、人参、石菖蒲、麝香、当归。  3.瘀阻脑络证  主症:平素头晕头痛,痛有定处,常伴单侧肢体抽搐,或一侧面部抽动,颜面口唇青紫。多继发于颅脑外伤、产伤、颅内感染性疾患后遗症等。或先天脑发育不全,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舌苔薄白,脉涩,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