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5.2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5.2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课件

ID:82173211

大小:29.17 MB

页数:46页

时间:2022-10-17

上传者:130****7908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5.2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课件_第1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5.2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课件_第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5.2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课件_第3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5.2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课件_第4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5.2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课件_第5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5.2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课件_第6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5.2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课件_第7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5.2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课件_第8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5.2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课件_第9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5.2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课件_第10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5.2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第五章环境与发展第二节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11.概述大气污染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创造物质财富,也面临着空前严峻的环境问题,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的威胁不断加剧。在解决环境问题的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如果单纯依靠科学技术和工业文明去修复遭到破坏的环境,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人类意识到不能再一味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必须通过改变发展观念,协调日渐紧张的人地关系。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20世纪7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逐步形成并得到公认。联合国召开了一系列环境与发展会议,推动全球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与发展国际大事件1972年《我们共同的未来》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1992年《21世纪议程》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

32000年2012年2015年《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联合国发展峰会《千年宣言》《我们希望的未来》环境与发展国际大事件20世纪7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逐步形成并得到公认。联合国召开了一系列环境与发展会议,推动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4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2.定义什么是可持续发展?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5(1)可持续发展的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3.内涵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可持续发展系统。(2)三者的联系生产废弃物环境资源生活废弃物环境资源物质产品、资金等劳动、科技等

6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3.内涵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它强调发展要与资源环境承栽力相协调;(3)具体释义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它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数量増长,更要追求改善质量,改变侍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它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生产废弃物环境资源生活废弃物环境资源物质产品、资金等劳动、科技等

7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4.基本原则

8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4.基本原则

9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4.基本原则

10理解“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在全球环境治理的国际合作中,应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负有共同的责任,但责任的大小、承担的方式须有所区别。观点一:从历史的角度看,环境问题的出现有一个发展和积累的过程。从工业革命开始到20世纪中叶,在人类燃烧化石能源释放的二氧化碳总量中,发达国家占了95%。因此,发达国家应承担主要责任。观点二:从资源消耗的角度看,发达国家人口少,但人均资源消耗量大;发展中国家人口多,但人均资源消耗量少。两者均对环境问题负有责任。观点三:从开发和保护的角度看,发达国家环保标准高,资金投入大,生态环境好;发展中国家因为过度开发而造成生态破坏。因此,发展中国家有更大的责任。就下列观点展开讨论,提出你的看法。

11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1.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实现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世界观、价值观、伦理观的变革,是人类行为方式的深刻变革。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如图所示)

12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2.人类的共识贫困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环境恶化又会阻碍这些国家的发展。因此,贫困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从公平性原则看,消除贫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①消除贫困

13中国政府在消除贫困领域已取得巨大成就,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重大贡献。2.人类的共识①消除贫困图中措施对消除贫困有哪些作用?思考:下页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例详细分析增加就业增加经济收入提高文化素质改善生活环境等作用。

142.人类的共识①消除贫困交通线的修建,为农村地区人员、物资流动提供了基础,促进了生产和贸易,推动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了城乡贫富差距。【基础设施建设为例】

152.人类的共识②发展绿色经济人们将基于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经济称为“褐色经济”,提出与之相对的“绿色经济”。绿色经济追求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包容三方面的平衡,强调节能减排、资源高效利用和社会公平。

16

172.人类的共识③提倡可持续消费提倡可持续消费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公众的支持和参与。尽量避免干洗减少洗涤频次选择本地的应季食物关注房屋耗能使用节能灯绿色出行步行、公共交通等

18在学校中进行闲置物品交换生活中的闲置物品如果直接丢弃,既增加了固体废弃物的数量,也是资源浪费。我们可以在学校创建一个平台,用来进行闲置物品交换(图5.15)。1.你的闲置物品包括哪些?想要交换的物品有什么?2.通过社交平台,发起“闲置物品交换”话题。参与者需要整理出自己的闲置物品,通过“拍照”“描述”“上传”等步骤,完成闲置物品的信息介绍。参与者通过浏览他人的闲置物品,找到想要交换的物品,通过线上联系,达成交换协议。3.向学校申请场所,举办“闲置物品交换”活动。已达成交换协议的人可在此完成交换,其他人也可在现场进行物品交换。4.未完成交换的衣物、文具等可捐赠给贫困地区的学生。

19自学窗人类从诞生起就一直与环境休戚与共。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生存繁衍的历史,就是人类同环境相互作用、共同发展和不断进化的历史。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地关系的思想逐渐形成并发生演变。采集渔猎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力微弱,环境对人类的制约较强,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农业社会,随着耕作和灌溉技术的进步,人类已能在一定程度上根据自然规律发展农业生产,出现了人地关系思想的萌芽。例如,我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封山育林期开禁、保护生育期的鸟兽鱼鳖,使自然资源休养生息,以保永续利用的主张和法令。这一时代,尽管也出现一些环境问题,但是总体上呈现出基本和谐的人地关系(图5.16)。工业社会,人们对人地关系的探索越来越深入,人地关系思想出现交锋。例如,一些人强调环境对人的制约作用,形成“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思想;另一些人却提出截然相反的观点,认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空前提高,使人类可以征服环境,成为自然界的主宰。然而,当人们陶醉在征服自然界的胜利之中时,自然界开始向人类实施报复,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们终于清醒地认识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协调人地关系的“和谐论”成为当下主流的人地关系思想。人们基于人地协调的思想,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既是一个由自发到自觉的过程,也是一个充满了曲折、反复的过程。对人地关系思想的研究和实践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20自学窗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力微弱,环境对人类的制约较强,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耕作和灌溉技术的进步,出现了人地关系思想的萌芽。这一时代,出现一些环境问题,但是总体上基本和谐.人地关系的探索越来越深入,人地关系思想出现交锋。人类提出征服环境。但是,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们认识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基于人地协调的思想,人们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既是一个由自发到自觉的过程,也是一个充满了曲折、反复的过程。对人地关系思想的研究和实践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21此图反映的是东汉时期狩猎、生产的情景。上丰部是弋射图,两个猎手正在向疾飞的群鸟弯弓瞄射。下半部是收获图,描写农夫们收割、采实、挑运的劳动场面,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现实生活。自学窗

22小试牛刀1.这一活动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A.持续性原则B.公平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D.阶段性原则2.“地球一小时”活动主要针对的问题是()A.酸雨蔓延B.水污染严重C.全球气候变暖D.生物多样性减少2014年3月29日,全球许多国家都参与了“地球一小时”活动。我国的活动主题为“蓝天自造”。据此回答1-2小题。

23答案解析:1.全球多国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表明可持续发展需要全人类共同合作,体现了共同性原则,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2.“地球一小时”主要是提倡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主要针对的是全球变暖,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24宇宙飞船经济是把地球看成一个巨大的宇宙飞船除了能量要依靠太阳供给外,人类的一切物质需要靠完善的循环来得到满足生命就是在这川流不息的物质循环中得以体现宇宙飞船经济“要求人类按照生态学原理建造一个自给自足的、不产生污染的经济或生产体系,它将是一种封闭的经济体系、其内部具有极完善的物质循环和更新的性能。据此回答3-4题3.“宇宙飞船经济"体现()A.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B.人类中心论思想C.人地伙伴论思想D.人地对抗性思想4.在该人地关系思想的影响下会使()A.人类崇拜自然地理环境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B.人地关系对立地理环境向不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C.地理环境恶化,人类社会发展停滞D.人地关系协调发展人类社会发展速度加快

25答案解析:材料中“完善的物质循环和更新的性能"表明了该种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循环经济",属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体现了“人地协调的思想,该种发展模式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加速、良性发展。【3】读题意可知:“宇宙飞船经济”要求人类按照生态学原理建造一个自给自足的、不产生污染的经济或生产体系,它将是一种封闭的经济体系,其内部具有极完善的物质循环和更新的性能。这体现了人类不破坏环境,而环境又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是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符合和谐论思想。故选C。【4】该人地关系思想是和谐论思想,其观点是人地关系和谐,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是有利的,既作用于环境,又不会产生环境问题,而环境的发展是向着有利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向发展。故选D故选

26中国正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走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据此完成5-7题。5.我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面临的困境是()①人口增长趋向零,老龄人口比重大,就业人口日趋不足②农业资源日趋紧张,接近资源承载极限③环境污染局部基本得到控制,但自然生态日趋恶化④粮食需求迅速增加,土地后备资源不足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6.我国资源利用虽然有明显的进步,但是问题依然突出,下列属于当前我国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是()①资源利用效率明显偏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②国家资源政策不利于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共同行动③全社会尤其是地方政府对国家政策不理解、不支持④环境污染严重,没有完全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7.我国走节约型发展道路的直接原因是()①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②资源利用率低,存在资源的相对短缺情况③人口基数过大,新增人口数量仍较多④以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加剧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7答案解析:5.D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压力巨大,①错误;我国农业资源并非都接近资源承载极限特别是光热、土地资源等,②错误;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是我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③确;粮食需求迅速增加,土地后备资源不足,④正确。故D项正确。6.C我国由于技术相对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经济增长方式完全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④正确。故C项正确。7.B我国人均资源短缺且在利用中存在浪费利用率低的问题,故而提出走节约型发展道路,而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应为优势,q错误,②正确;以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加应为走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原因,④错误;人口基数过木,新增人口数量仍较多故应走节约型发展道路,③正确。故B项正确。

28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3年1月7日以来,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相继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材料2013年1月7日至13日全国雾霾日数实况图(1)指出雾霾持续日数最多的主要地区。(6分)(2)面对雾霾天气,你认为政府应该采取哪些防治措施?(8分)

29答案解析:(1)华北(黄淮海)平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各2分,共6分)(2)加强监测与预报,及时发布信息;暂时关停严重污染大气的企业或施工单位;积极寻求产业结构调整,以促进环境好转;鼓励扶持新能源或节能产业;提倡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使用;加强绿化(答出4点得8分)。

30课后巩固9.开征环保税体现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有()A.公平性与持续性B.共同性与持续性C.公平性与共同性D.阶段性与持续性10.各省级行政区环保税税额标准差异较大,京、津、沪等地税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是()A.排污总量大B.环境压力大C.环境容量大D.经济实力强11.征收环境保护税对我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是()A.降低企业成本B.增加政府税收C.减少原料投入D.促进产业转型(2019·南通模拟)我国于2018年1月1日开征环境保护税。辽宁、吉林、安徽和新疆等地明确按照环保税法确定的最低限额征收,而北京、天津、河北和上海等地税率较高。据此回答9~11题。

31解析:第9题,开征环保税一方面体现了环境保护面前人人平等及人与环境的和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另一方面体现了要遵循自然规律,保持资源和环境的永续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第10题,京、津、沪等地及附近地区,人口密度大,环境压力大,通过提高税率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这些地区的环境保护。第11题,征收环境保护税可促使企业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优化生产工艺;另外可限制严重污染工业的发展,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促进产业转型,主要目的不是增加政府税收。答案:1.A2.B3.D

3212.1995~2010年发展支持系统发展最快,其代价有()(双选)A.大量消耗资源B.大量排放污染物C.科教投入不足D.人口增长缓慢13.为保障各支持系统协调发展,应大力加强()(双选)A.社会保障建设B.经济基础建设C.农业基础建设D.生态与环境建设(2013·江苏地理)《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提出可持续发展五大支持系统。报告以1995年全国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为100,下图表示2010年五大支持系统的能力指数。读图回答12-13题。课后巩固

3312、AB13、CD

34地处干旱区的宁夏银川市,其周边地区曾广布湖泊,明清时有“七十二连湖"的说法。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1999年开始,银川实施恢复湿地的计划。图4示意银川周围目前的湖泊分布。据此完成下列6-7题。14.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的主要原因是()A.泥沙淤积B.气候变暖C.排水造田D.黄河来水量减少15.疏浚、恢复湖泊湿地,对银川环境的直接影响是()①增强城市排污能力②增加城市空气湿度③美化城市环境④增大城市气温年较差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课后巩固

35解析:14.宁夏平原由于黄河水的灌溉形成我国重要的农耕区。根据材料可知,银川实施恢复湿地的计划,说明湖泊的减少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20世纪80年代人口数量的增加导致过度围湖造田,湖泊数量锐减,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15.本题考查湖泊湿地对环境的影响。湖泊湿地具有调节气候的作用,主要是增加空气湿度和降水量、降低气温的年较差;具有调节径流的作用,减少洪涝灾害;具有增加生物多样性、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作用。所以疏浚、恢复湖泊湿地,对银川环境的直接影响是增加城市空气湿度、美化城市环境,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362017年9月1日,太湖结束了长达7个月的封湖禁渔期,迎来了秋汛开捕的第一天。读“太湖流域及附近地区示意图”,回答8-9题。16.太湖定期禁渔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的()A.公平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D.阶段性原则17.太湖定期禁渔,可以()A.控制污水人湖,改善湖水质量B.保证渔业资源持续利用C.调节太湖的流量,从而减少旱涝灾害D.让农民有充足的时间从事种植业生产课后巩固

37答案解析:16.太湖定期禁渔是为了绐鱼类提供休养生息的机会,从而保证鱼类资源能被长期、稳定地利用,这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选B;17.太湖定期禁渔,可使渔业资源得以恢复,从而保证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定期禁渔昰对鱼类资源永续利用的保护性措施,对于污水入湖、减少洪涝意义不大,对于农民从事种植业也没有大影响,据此选B。

38课后巩固(2018·高考天津卷)循环经济是低碳经济的重要形式之一。循环经济旨在生产过程中对物质资源循环高效利用,实现无害、减量排放。天津市采用了许多循环经济的模式。据此回答下题18.在下列经济活动中,不属于循环经济的是()

3918.答案解析:B

40下图为某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图。读图回答19~21题。19.该生产模式可能分布在()A.三江平原B.珠江三角洲C.准噶尔盆地D.长江中下游平原20.图中②⑤⑥分别代表()A.堆肥化、菜籽油、油渣B.菜籽油、油渣、堆肥化C.堆肥化、油渣、菜籽油D.油渣、菜籽油、堆肥化21.该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好处是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在“畜牧养殖”和“农业生产”系统中能体现物质循环利用过程的是()A.②③④⑥⑤①B.①②③④⑤①C.④⑤⑥⑦⑧④D.③④⑥⑦⑧③

41答案解析:第11题,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根据图中农作物的分布判定该生产模式可能分布的地区。油菜种植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据此判定该生产模式可能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故选D。第12题,牲畜粪尿可通过堆肥化形成有机肥料,故②为堆肥化,⑤⑥是榨油后产生的油产品和副产品,用于饲料生产的应是油渣,提供给居民的应是菜籽油。故选C。第13题,读图可以看出图上有两大物质循环过程,即①②③④⑤①和③④⑥⑦⑧③,前者涉及“畜牧养殖”和“农业生产”两大系统,后者涉及“居民生活”和“农业生产”两大系统。故选B。答案:1.D2.C3.B

42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3年9月3日,广西崇左市市长信箱收到网民来信:这几年,我市在大力发展校树种植,虽然其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经济见效快,但危害更严重。种植桉树导致了地下水位下降、土地肥力下降、水质恶化、原有植被无法存活、水土流失加剧等问题,老百姓都说它是"抽水机"、“耗肥机"、“毒树“和“生态杀手"!希望政府能多为子孙后代考虑,好好管理一下。市长回复:感谢您对我市发展的关注!就您反映的问題,现答复如下:专家硏究表明,桉树没有毒性,其单位重量干物质合成所需水量远小于针叶林、黄檀、相思等树种,肥力消耗也小于玉米、咖啡、马占相思等农作物。我市桉树种植有如下误区:(1)每亩植株多在300棵以上(推荐每亩100颗左右);(2)砍伐周期34年(巴西约78年);(3)大量使用除草去除林下“杂灌木”;(4)“炼山”;砍伐后防火烧山。所以,我市一些地方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并不是桉树之过,通过合理种植是可以避免的。另外,我市贫困地区较多,利用桉树发展相关产业(如木材加工、造纸等),对我市扶贫工作开展有重要意义。(1)分析过去崇左市桉树种植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2)试针对上述生态环境问题,为崇左市桉树的合理种植提出建议。(3)说明如何借助桉树产业的合理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助其脱贫致富。课后巩固

43答案解析:(1)桉树生长速度快,种植密度过大,砍伐周期短,水分和土壤肥力过度消耗,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和土壤生产力下降;化肥、除草剂过度使用导致水质恶化、土壤污染;除草剂的使用及烧山除草去杂,导致原生植被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当地山区降水丰富,原生植被的退化导至植被水土保持功能降低,水土流失加剧。(2)控制桉树种植密度,合理调整桉树种植面积;禁止烧山,保护原生植被;合理使用化肥及除草剂;延长桉树砍伐的时间间隔;禁止在耕地、水源地种植等。(3)桉树苗及木材出售增加农民收入;桉树种植带动造纸、木材加工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利用桉树林发展林下养殖和生态旅游,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政府财政收入,增加扶贫资金,促进扶贫工作开展。

4423.(2018·高考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京、津、冀在协同发展中的战略定位。(如下图文字所示)河北省为落实“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的定位,因地制宜采取了相应措施。为保护生态环境,河北省的山区和平原地区在农业方面应分别采取何种措施?

45答案解析:山区:扩大林业比例(建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平原地区:发展节水农业(发展生态农业;保护湿地;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