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塑造成功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序言前不久,在一次座谈会上有位大学老师痛心他说起这样一件事,她们学校的一名新生刚入学一个星期就跳楼自杀了。这是一个来自内地某县城的学生,是当时当地的高考“状元”,受到来自父母、老师甚至地方领导们的关心和照顾,一路都如众星捧月。然而,一考入大学,来到人才济济的全国一流学府,当其他同学都在兴高采烈地准备投入新的大学生活时,这位“状元”却采取了极端的逃避方式——跳楼自尽了,原因非常简单,因为他已经习惯于被人捧着,成为被注意的焦点,而在都是来自各地的尖子的人群中间,他实在算不了什么。就像一颗水珠单独出现在阳光下时可能会发出引人注目的光亮,但一旦掉入大海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不再会受人注意一样。他承受不了不被人关注的寂寞,终于悄然离去了。他的离去给家人留下了永久的痛苦回忆,给我们留下了重重的问号。这样的孩子,智力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最后没有给社会带来任何有益的贡献,为什只要我们稍加调查,就会发现许多发人深省的现象。例如,一个8岁的孩子体重已100多斤;一个4岁的孩子同时要参加电子琴、绘画、舞蹈、外语和早期识字5个班的学习;一个二年级的小学生拥有5个家庭教师;一个孩子在过10岁生日的时候,富有的家长已为他选好了墓地;一个小学生可能有上万元的存款。如此种种,不胜枚举。也许是家庭中孩子越来越少的缘故,父母把全部的心思都倾注到了仅有的孩子身上;也许是历史的原因,艰苦的生活,贫乏的童年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不幸,出于一种补偿的心态,不少人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实现父辈们昔日的梦想;也许是时代的潮流,社会的竞争体现在人才的竞争上,迫使现在的父母在孩子身上作巨大的投资,期待自己的孩子早日成才。也许正因为这些原因,现在的父母望子成龙或望女成凤的心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急切,人们对孩子的教育培养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重视,同时,人们发现在儿童教育上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希望孩子的智慧出类拔萃,或希望孩子将来能过更幸福美好的生活,当然是人之常情。但是,我们在期待孩子成长的时候,究竟希望他们将来成为怎样的人?我们可以给孩子留下许多东西,但究竟什么东西是最值得传给自己的后代的?我们可以在许多方面帮助孩子,但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什么地方是最需要我们帮助的?孩子穿衣太慢,担心他会着凉,我们可以伸手帮一把。孩子吃饭太慢,饭凉了可能对孩子不利,我们可以喂他。孩子画画时,涂色要手酸,而且总要涂出边界,帮他涂两下也未尝不可。孩子上学了,作业太多总写不完,为了让他早点休息,替他写几笔也没关系。孩子要去郊游,家长为他准备些行李似乎也是应该的。⋯⋯然而,孩子总是要长大的,父母最终能帮他到什么时候呢?我们可以帮他找对象,但他就能满意吗?我们也可以替他找工作,但即使找到了,他就一定能胜任吗?况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的要求可能越来越多,我们永远有能力帮她做一切吗?孩子属于未来的世界,他们生活在未来,他们可能面临我们从未遇到的挑战,他们要适应竞争更加激烈的社会,他们要去创造文明程度更高的世界。显然,作为家长,在可以为孩子做的所有事情中,最重要的就是把孩子培养
2成能成功地适应未来生活的社会成员。一个成功的社会成员,不仅需要良好的体格和智力水平,更重要的是需要具备基本的生存能力、与他人进行良好相处的个性品质和能经受各种挫折的社会适应能力。只有这样,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才能应付自如,才能克服各种突如其来的困难,成为未来生活的成功者。而这些良好的个性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就像孩子的健壮体格离不开一日三餐和适量的运动那样,它需要我们家长每日每时的培养。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养育观念,对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的处理方式,也许都会影响到孩子能否成功地成为未来社会的优秀成员。而所有的教育培养都必须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孩子具有什么样的心理素质,具有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往往并不如家长所愿。并不是今天想让孩子勇敢,他今天就能勇敢;今天想让他独立,他今天就能自己独立;也不是今天想让他具有灵活的应变能力,他今天就能够把一切应付自如。一切都不会一蹴而就。孩子在什么时候能接受什么,受他自身心理发展规律的制约,就像不能给新生儿吃大鱼大肉,必须给幼儿和青少年常吃一些粗粮一样,在塑造孩子的心理品质时,我们必须考虑到孩子当时的心理水平、发展特点和接受能力。只有了解了孩子,才能在日常的一些小事中融入你的期望,使教育事半功倍,使孩子受益终身。我们虽然在儿童心理研究领域工作了10多年,但本书的写作与其说是作为专业人员对儿童心理发展的认识,倒不如说是作为孩子的家长对儿童培养和教育的探索和思考。愿我们能通过它与广大的家长共同探讨儿童教育培养的正确途径。作者1995.10于北京
3愿更多家长掌握教育子女的艺术总序余心言“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为人父母者,莫不期望子女能胜过自己,比自己生活得更幸福,也更有成就。子女是父母爱情的结晶,也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对子女寄于极大的期望,是很自然的。问题是如何把期望变成现实。人的成长不仅是细胞基因自然发育的结果,更要受后天环境的复杂影响。不同的主客观因素交互作用,形成了不同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包括不同的学识、德行、品格、气质、风度、追求、情趣、意志和毅力。人们又凭借这些去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对于人的素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各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尤以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正日益受到当代教育学界有识之士的重视。这不仅因为人从呱呱堕地开始就在家庭中生活,就受到父母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几乎渗透到一切方面。正如老舍先生所说,他从母亲那里接受的是生命的教育。当前许多为人父母者的苦恼是自己的教育往往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有时甚至适得其反。这是不奇怪的。人作为物质发展的最高形态,他的成长本来就不可能像捏面团那样简单。绝大多数家长实际上在生孩子之前缺少必要的准备,也不可能要求他们都通晓有关儿童生理、心理以及教育学的各种知识。有些家长自身素质的缺陷也不可避免地要影响他们的子女。而且,许多家长开始时又往往把教育子女的事看得过于容易,或者认为“树大自然直”,等到发生了难于解决的矛盾,已经悔之晚矣,或者至少要付出事倍功半的代价。如果说绘画、雕塑是伟大的艺术,那么,塑造人,塑造活生生的人,就是更伟大的艺术。为了塑造自己最亲爱的孩子,家长们都应当来掌握这一门艺术。为此,我们编写了这一套小丛书——《家庭教育的艺术》,奉献给年轻的家长们。由于篇幅的限制,在这一套小丛书中不可能把所有关于家庭教育的问题一一涉及,有些问题的论述也未必适合所有家庭的具体情况。家庭教育学在中国还是新兴的学科,许多问题还有待继续探索和研究。我们期待着师友们的指教,也欢迎从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我们正在向新的世纪迈迸。新的世纪需要新的人才。愿这套小丛书的出版能够有助于新世纪中华大地上人才辈出。
4怎样塑造成功者
5你们要做父母了也许,做父母不只是从有了孩子以后才开始的。你们要做父母了。这是你们小两口最先知道的事,还需要别人再对你们说吗?或许让别人对你们说一声也很好。因为听别人讲讲,往往会有一种新的感受,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和自豪感。同时,你们做父母的心理准备也就进一步加强了。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是作好了准备才做父母的。因此,做父母与做父母不一样,有些父母心情愉快,而另一些父母则一听说要做父母会感到突然和陌生。这就是有没有准备的区别。有没有做父母这样一种准备,无论是对于孩子你们要做父母了还是对于你们自己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有准备时,父母往往在一开始就以喜悦与恬静的心情期待着新生命的降临,而这种喜悦与恬静的心情恰恰是实施胎教所需要的最佳心境。也正是这种期待会使你们更有信心与力量去战胜分娩的痛苦,去克服新生命的出现给你们所带来的忙碌。你们要做父母了,这意味着你们将把一个新生命养育成人。他属于你们,将继续你们的基因,延续你们的生命,带着你们的某些特征走向未来。他又不属于你们,从一个一开始就会用哭声提出各种要求的独立小生命,通过吸取来自父母的和来自整个社会的全人类知识精华,最终成长为独立的、具有与父母完全不同特点的新一代。你们是这个新生命的第一任老师,你们将部分地决定他在同辈人中的地位。想想看,怎样从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开始,为教育这一新生命而做出应有的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与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是也绝非不可能的事。为了下一代,努力一下值得!你们要做父母了,想象过新生命的出现将给你们增添多少忙碌吗?想象一下有好处。洗衣服、洗奶瓶、洗尿布、注意孩子饮食的营养搭配、注意把孩子放在安全的地方等等,这些都是常规节目,这就够你们忙碌的了。而其他的事,如孩子夜里大哭了、发烧了、摔伤了、不爱吃饭了⋯⋯这些突如其来的事情更会使每位家长精疲力尽。此时要切记:镇静自己的情绪,绝不要为了小事而发脾气。首先,发脾气解决不了问题,重要的是静下心来想办法解决问题。其次,这是最容易责怪对方的时候,弄不好会伤了夫妻的感情。学会有涵养、忍让和勇于承担更多的家务是父母双方的责任,也是维持未来家庭幸福、和睦、安宁的必要条件。当然,能提前做些准备,尽可能预防有害事件的发生最好。你们就要做父母了。想象过这个新生命将会给你们带来怎样的欢乐吗?只要你尽心尽职,你就会看到孩子是怎样地依恋于你,只有你能读懂他的一举一动。你外出归来,他会不顾一切地向你的怀中扑来。当他想引起你的注意时,他会尽自己的所能表演新学会的技能。你看着他长大,看着他一样一样地学会,体会着成功的喜悦,也看到了自己的力量。你会发现家中增添了哭声的同时更增添了笑声。有了孩子,一个家才显得更完整。当然,想象总是想象,现实中的孩子与理想中的相去甚远,做父母的酸甜苦辣也只有在亲自养育孩子的时候才能深刻地体会到。难怪有位母亲曾感慨地说:“在你教会孩子之前,是孩子先教会了你许多东西。”因此,新生,在表示一个新生命诞生的同时也意味着父母的“新生”。
6你们就要做父母了,祝你们成功!与胎儿对话与孩子的交流应从此时开始。怀孕6个月以后,做母亲的会觉得胎动明显加剧了。胎儿有时会拳打脚踢,有时会缩头弓背,有时还会伸个懒腰、打个喷嚏等等,以显示出他的强大生命力。事实上从这时起,做父母的就可以同自己的小宝宝对话了。因为在小宝宝的运动机能发展的同时,感觉机能也发展了起来。其实,从人类神经系统的成熟来看,感觉神经系统的成熟要远远优先。最初的听觉、视觉、触觉等都已经在形成和发展。胎儿在母体内所表现出来的这种最初级的心理活动,得到了有关实验的证明。例如,美国学者桑塔格曾描述过,给孕妇的腹部施予每秒钟120次的振动刺激,胎儿的心跳加快,仪器还测量到胎儿肌肉的痉挛性活动。此项实验虽然还很难分清胎儿是对声音还是对振动作出的反应,但有一点很明确,那就是胎儿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这些反应在胎儿为5—6个月的时候出现,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明显和稳定。另有一项实验还证明,胎儿对不同的刺激还能作出不同的反应。研究者在妊娠的最后两个月内,定期地在离孕妇不远的地方发出各种不同频率的声音。结果发现,胎儿对不同的声音以不同的蠕动和心跳频率作出反应。由于刺激源与母体没有直接的接触,可以认为胎儿是对声音作出反应的。当你确信胎儿能够“听”了以后,同你的小宝宝讲讲话,恐怕不会再被视为荒唐的了。母亲的声音,胎儿是直接能听到的。但做为母亲的你,是否专门对你的小宝宝讲过话呢?如果还没有,那就请你从现在开始对她讲。如果你觉得不知该说些什么,就请想想看,人们对新生儿是怎样讲话的。假设这里有个才7个月就出生的早产儿,母亲在护理他时是不是也要说个不停呢?如果这样想了,你对胎儿的讲话就变得容易了。放慢说话的节奏,描述你所见到的和正在做的事情。好像对一个就在眼前的孩子那样。一定要把事情讲得很简单。关键性的字或词还要多重复。唱上一首自己喜爱的歌。轻柔、舒缓的就是胎儿绝好的摇篮曲。这样的对话还可以伴随着对胎儿的抚摸。只要每天坚持这样做,逐渐地你就会发现胎儿以他特有的方式在对你的讲话做出反应了。至于是怎样一种反应,只有细心的母亲才能体会到。要想使这种“对话”有效,一是要坚持每天重复,二是要在对话时心情平和,轻松地调整自己的情绪。要知道,胎儿的感知能力毕竟还是很有限的。适当的刺激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发展,而刺激过度过强则会事与愿违、伤害胎儿。一定要保证你的小宝宝有足够的时间休息。新生孩子的出生,也是父母的新生。许多父母都记得自己的孩子出生后的最初几周,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时期。一个家庭的生活模式、夫妻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对彼此的期望都面临着巨
7大的变化。母亲在身体上及体内激素方面都发生了巨变。父亲则兴奋而疲惫。无论为出生准备得多么细致、为之付出了多少的爱和热情,你都会为孩子出生这事而感到吃惊。因为这毕竟是一件头等大事,尤其是对独生子女的父母来说更是如此。孩子终于平安出生了。父母都需要休息一下、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然而,孩子已经出生了。对于新生父母来说根本没有时间去恢复体力,他们必须立刻从生产的奋斗中转向哺育婴儿的奋斗中来,甚至还没有来得及去考虑“成为父母了”这件事,就必须开始做了。新生的不只是孩子,也是父母。面对新的挑战,可怜的父母不知道在这个新生儿面前该做些什么,该如何表现。这是一个全新的人儿,他们对他一点也不知道,一点也不了解。不知道他满意和舒适时是什么样的,也不知道他不满意和不舒服时是怎样的。不知道一般他会哭多长时间,因此也不知道他现在的哭是不是意味着什么不正常。他们必须判断孩子是否健康,但现在又对这种判断吃不准。他们要在基本了解孩子以后才能吃准。于是,3天之内跑几家医院的父母也并不少见。因此,对于许多初为父母的年轻人来说,要照顾好一个新生儿是极度紧张的,有时甚至是很痛苦的。而这种紧张或痛苦,常常只是因为父母缺乏一般性的护理经验而引起的。事实上,婴儿自身此时也没有一个特定的行为模式。他还没有建立起这种模式呢。他要适应这个外部世界的生活,从出生的经历中恢复过来,开始一种新的生活。因而在这最初的几周内,他还没有使自己成为一个可预测的、可知的形象。有的孩子这段时间较长,有的孩子较短。实际上,这是由父母的主观意识判定的。大多数父母觉得开始了解他们的孩子的时间,大约是在两周到6周之间。这时,孩子开始安顿下来,有了自己的吮吸与哭泣、睡眠和觉醒、踢腿和蠕动、听和看等等。这个新生儿到底需要什么呢?安静!他的生理需要很少,简单而单调:食物、温暖、舒适的触觉和适当的清洁。但每一种“简单”需要的实现,都对这个全新的神经系统构成一种新奇的经验。对他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尽可能地轻柔和缓慢。他已经有了许多感觉,他能觉得皮肤上温度的变化,能感觉到光线的明暗、空气的干湿,感觉到饥与炮,感觉到自己在空中的移动,能感觉到被抱起和放下,能听到噪音。他必须自己吸吮食物和水。他会感到自己四肢的运动,体验到不同的布接触他的皮肤,感觉到不同滋味的食物进入口中。在这最初的几天中,他太忙了,生活刚刚开始,他不需要来自成人的任何其他刺激。这往往是父母很难给予的宁静。分床儿童独立的开始。一个独立的婴儿小床或摇篮,是父母献给自己小宝宝的厚礼。让孩子独自睡在那里有许多好处,如清洁、空气清新等。当然也需要父母给予更多的关注。做到分床是不容易的。有许多年轻的父母在孩子出生前就给孩子准备好了小床或摇篮,但是孩子出生以后只让孩子在小床里睡了没几天就不再用小床了,又把孩子搬到了大床上、妈妈的被窝里。这样做一般有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新生儿到家后,许多家庭都有孩子的奶奶或姥姥(外祖母)来
8帮忙。在老观念的指导下,祖母或外祖母认为婴儿都应该睡在妈妈的身边,这样孩子睡得暖和,妈妈喂奶方便,护理也方便。其次,新生儿的食量有限,经常要吃,但每次吃得又不多。这就使得妈妈必须经常起来喂奶。而且,新生儿含着妈妈的奶头又特别容易入睡,一旦放下就又哭着要吃。这使得许多妈妈觉得不如把孩子放在身边省事,于是分床是否有优越性就不再考虑了。实际上,分床的好处很多:第一,新生儿的皮肤娇嫩易受感染,而孩子独自睡在小床里容易保持环境的清洁、避免感染。小床的被、褥、床单都小,易于拆洗、煮烫、翻晒消毒。这样对确保新生儿细嫩的皮肤不长脓胞是非常重要的。而在大床上则情况不同了。一方面,大床上的东西不容易清洗消毒;另一方面,产妇在月子里不宜经常洗澡却又容易出汗,更使大被窝成了不宜婴儿常呆的地方。第二,分床使孩子能更安全、暖和,母亲也可以休息得更好。新生儿自己不会翻动,而成人睡觉时不可避免地要经常翻身。尽管绝大多数的母亲会小心地不使自己压着孩子(当然压着的记录也是有的),但大人翻身时大被子带来的风对新生儿来说却是强大的。而新生儿自己睡在小床里,只要包被或睡袋的厚度适宜,就不会受到这种外来的干扰。分床可以使母亲在有限的时间里休息得更好,不需要常常提心吊胆地一会儿怕压着孩子,一会儿又怕闷住了孩子,一会儿又会怕被子没有盖好等等。有不少没有给孩子分床的母亲都有这样的感觉:只要孩子在身边就睡不踏实。第三,分床是培养孩子独立性的开始。孩子一出生就是一个独立的小公民了。尽管他是那样的弱小,那样的显得无能为力,必须依赖于父母的帮助才能生存下来,但从出生的一刻起就开始了逐步独立于父母的发展。这是他必需完成的发展,否则将来很难在社会上生存下去。独立性的发展进行得快慢、好坏,与父母的观念和教育方法有极大的关系。分床可以起到双重的作用,一方面,从一开始就给孩子一个独立的小天地,不至于产生妈妈不在身边就睡不着的依恋。这种依恋一旦产生,要改变它就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痛苦。另一方面,这也时刻提醒着父母——他是独立的个体。事实上,独立性的培养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父母的意识问题和习惯养成问题。第四,小床灵活,便于搬动,可以经常调换方向和在小床上挂些玩具,以促进小宝宝的视觉和听觉的发展。挂气球美感的培养应从婴儿开始。宝宝安顿下来了。小家伙睁开了眼睛。他虽然还不会行动,但他立刻开始了用眼睛对外部世界的探索。这是他主动探索未知世界的第一步。有人也许会认为新生儿是看不见的,那就错了。现代科学以大量的事实说明了新生儿具有视觉能力。几乎所有的新生儿的瞳孔对光都有反应,而且在大约两周时就肯定能对移动的光斑追踪。许多人认为新生儿没有视觉能力的原因,在于新生儿还不会有效地使用自己的眼睛。在出生之前,他们从来就没有用过自己的眼睛。要有效地使用自己的眼睛,除了对不同的亮度作出反应,对不同的颜色加以分辨外,还需要这样一些技能:把两眼集中在一点上,随着移动的东西
9作同步移动,以及及时调整两眼的焦距。这些技能在孩子刚生下来时是很微弱的,它们随着婴儿看的“练习”而迅速发展。新生儿由于调节焦距的困难,许多在他们视野内的东西对他们来说都是模糊不清的,于是就表现出视而不见。然而,离新生儿眼睛20—25厘米的距离却很特殊,这是新生儿视物的最佳距离,也恰好是母亲在喂奶时婴儿脸与母亲脸之间的距离。婴儿最先去辨认母亲的脸,这在生存中显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当婴儿睁眼时,母亲往往会不由自主地对婴儿讲些什么。这时母亲一张一闭的嘴巴、眨动的眼睛、转动的眼珠却是婴儿注视的好地方。正是在这种母婴对视的交流中,婴儿认识了母亲,也发展了自己的视觉。当我们了解了新生儿视觉发展的这一特点之后,我们就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帮助婴儿发展他们的视觉能力。首先,年轻的父亲也应该加入同小宝宝讲话的行列,这也是使父母双方在孩子的心目中具有同等地位的第一步。其次,在婴儿视野内不太远的地方(25—75厘米)挂些色彩鲜明的气球。气球不能太大,太大了会占满孩子的视野,她看不到边界轮廓就下去看了。还可以用一根带子把气球的绳与婴儿的手臂或小脚联系起来,这样,只要婴儿的手或脚一动,轻轻的气球就会随着飘动。这样不仅训练了婴儿的视觉能力,而且还会促进婴儿主动地去探索世界,从一开始就学着自己玩。只要每天坚持在婴儿醒着并且情绪好的时候这样做,用不了一个月,你们就可以看到能够操纵气球的那只手或那条腿变得更为灵活和活跃。这表明婴儿已经能在尝试错误中学习了。要注意,当婴儿学会了用一只手“指挥”气球时,就要把带子换到另一只手或脚上,让另一只手或脚也能得到同样的训练,以便四肢能得到平衡发展。特别要注意的是,气球不能吹得太大,以免在婴儿正玩的时候气球就炸了,使婴儿受惊。如果不用气球,也可以用其它东西代替,如挂些小娃娃或其它小东西什么的。但在挂其它的东西时一定要特别注意:首先要轻,这样才容易受婴儿动作的控制,而且万一没有系住掉下来也不要紧。其次,不能掉绒毛,这样才不至于影响婴儿的呼吸并保护孩子的眼睛。再次,要颜色鲜明,形象美丽可爱。最初的视觉印象往往是深刻的,父母应该从一开始就注意孩子审美能力的培养。从小给孩子看些形象美的物体,对日后的美育也是十分有利的。训练与成熟所有的训练都应在成熟的基础上进行。当婴儿的中枢神经系统、肌肉和骨骼已充分成熟,而且处于一个能够自由活动的合适位置的时候,他就会从俯卧中抬起头来,会翻身,会爬,他不要别人的帮助也不要别人教,自然而然就会了。然而,如果他有机会练习这样的新技能,那么练习得越多,他就越熟练。几乎所有的婴儿都对自己新学会的技能很迷恋,他们会不停地重复直到熟练,然后又开始迷恋于另一种新的技能的学习和练习。每学会一种技能,都是为下一个新技能的学习作准备。婴儿的动作发展有一个几乎相当固定的程序,如果上一阶段的动作不掌握,他就不会发展新的动作。一般来说,婴幼儿时期的动作发展有这样几条重要原则:首先是从上到下原则,也叫首尾原则。也就是说孩子的动作发展是从头部开始,然后是胸背,最后是下肢的运动。其次是从中轴到边缘的原
10则,也叫里外原则。也就是指大脑最先能控制身体躯干的运动,然后是手臂和大腿,接着是手和脚,最后是手指和脚趾。再次是从整体到分化原则,也就是说,新生儿最初的运动是全身性的、弥散性的,以后随着神经系统的发展和肌肉的成熟,运动逐渐发展成为局部的、分化的和准确的。最后是从不准确到准确的原则。从大约四五个月开始,婴儿的许多动作就表现出这一特点。例如,婴儿在开始时要抓一件东西常常抓得不准确,到后来慢慢地就能准确地抓在手中;开始时想翻书往往不能翻好,动不动就把书给撕了,但到后来就能一页一页地翻了。了解了婴儿动作发展的这些原则后,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有时父母怎么教一个动作,孩子总是学不会;而忽然有一天根本没人教他,他却能做许多令人吃惊的动作。也可以使我们理解婴儿的动作为什么常常看上去很笨拙,而孩子本人却津津有味地重复。因此,对于父母来说,要使孩子的动作顺利发展必须记着以下两点:一、提供丰富而平衡的营养,促使婴儿神经、骨路和肌肉系统的正常发育和发展。二、提供一个适当的环境让孩子自己玩,让他有个自己练习的机会;根本不用硬去教一些在婴儿当时的发展水平之下不可能学会的动作。成人必须尊重婴儿自身发展的规律。成熟的力量几乎是不可抗拒的。在本世纪的20年代,一个叫阿诺得·格塞尔的儿科专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选了一对同卵双生儿为实验对象。这两个孩子一个叫T,另一个叫C。其中T从10个月开始受到了大约6个星期、每天10分钟的爬梯训练,而C则从未受过这样的训练。在训练两周后,T在别人的略加帮助下能爬上专门为实验设计的5级台阶。训练到一周岁结束,此时T成了一名比较熟练的爬梯“运动员”,而此时的C即使在有人帮助的情况下也不愿意爬梯。但是,又过了3个星期,情况发生了变化,当C再次看到梯子时,不经任何训练,也能一直爬到顶上而不需别人的帮助。很明显,T因提前训练而取得的优势仅在3个星期内就被C赶上。这就是成熟的力量。在这里我们强调成熟的力量,并不是要抹杀训练的作用,而是希望那些望子成龙心切的父母们注意,不要去作一些无用的训练。或者说,给孩子提供的训练,必须建筑在儿童成熟水平的基础上。实际上也要求父母在训练孩子之前,必须了解自己的孩子已发展到什么水平。只有充分地了解自己的孩子,才能提供有效的训练。而适时、适当的训练,是可以促进孩子的发展的。人类婴儿的视觉、听觉等感觉神经系统的成熟先于运动神经系统。这就是为什么随着成人在护理婴儿时不停地唠唠叨叨、说这说那,在她还不会说话时就已先懂得了母语。我们了解到这一点就可以利用这一点,从婴儿时期起,我们就要开始让他听一些音乐、看一些图画,甚至要让他看一些文字,并读给他听,从婴儿时期起就让他在一个极自然的气氛中汲取人类文明的精华。而且,人类的许多知识和技能,并不是单靠成熟就能掌握的。因此,在成熟的基础上,适当和适度的训练,是使孩子掌握人类知识的必由之路。事实上,大约在周岁前后,随着婴儿对成人的语言及动作的理解力的提高,以及自身对动作控制能力的发展,最初的摹仿动作就开始了。此时可以通过一定的训练让儿童分辨自己的五官、四肢等身体的各个部位。学会握手、再见、敬礼和谢谢等基本动作。弹性定时定量
11定时定量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许多书中都讲到应该从小就培养孩子进食的好习惯,做到定时定量。不少书中还提供了哺喂时间表,及根据儿童月龄所应吃的营养参数或食量表。家长或照顾孩子的人能做到这一点固然很好,因为这样能够保证孩子有生长所需要的足够营养,使孩子养成有规律的进食习惯,同时也使父母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并能够有条理地安排日常生活。但是,许多父母在谈起婴儿进食时,常常提到两个最头疼的问题:一个是孩子不好好吃,每次只吃几口就不吃了。于是父母就千方百计地想让孩子多吃,弹性定时定量换着花样地喂,有时一次奶要喂一个小时。有时好不容易喂进去了,一转眼孩子就全都吐了出来,结果前功尽弃,好不让人丧气!而另外的父母可能担心自己的孩子进食过多,因为每次等不到书中规定的时间就开始要吃。比如书上说应问隔4小时给婴儿喂一次奶,但孩子常常只过两小时就开哭,弄得父母不知道此时该不该喂,喂了怕过食,不喂又怕孩子哭。其实,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要作到严格的定时定量是困难的,有时可以说是不可能的。因为在饮食上,孩子和成人一样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有的孩子食量小,每次吃不了多少,有些孩子吃几口就睡着了,任凭母亲怎样摇手挠脚心都不醒。有时孩子消化不良,肚子疼也不好好吃。这样的孩子往往一次不能吃得很多,但过一两个小时又会哭喊着要吃。如果对这样的孩子也实行严格的时间表,那么,无论对孩子还是对母亲都将是困难的。而实际上选用一个灵活的时间表,对婴儿是完全可以的。1942年,普林斯顿·麦克伦登博士和一位刚做母亲的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心理学实验,实验要求只要孩子一饿,母亲就喂奶,看孩子自己会建立一个怎样的时间表。在初生的头几天,孩子醒得不太频繁。三四天以后就不一样了,往往是恰好在妈妈奶水要来的时候,孩子就令人惊讶地醒来,一天大约10次。两周后,她开始每天固定地吃6—7次奶,但间隔不规律。到第十周时,她形成了大约每4小时吃一次奶的规律。这一实验被叫做“自我需求”吃奶实验。这项实验使我们看到:在喂奶时间上表现出一种灵活性,对孩子并没有什么坏处,起码这可以避免孩子的无谓啼哭,并且这样做更适合于新生儿的消化能力。另外,孩子表现出一种建立有规律的饥饿感的趋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小心,不要曲解了婴儿的“自我要求”,而走向另一个不寻找规律的极端。事实上,大多数孩子都有这种形成规律的过程,有的形成得快些,有的形成得慢些。如果父母加以正确引导,规律就建立得快些,而不注意孩子自己的需求规律,由父母硬性规定时间表,开始时孩子必然会不适应,结果造成孩子不能及时得到必要的食物供给,或不需要食物时却非得吃东西,父母又不明白为什么孩子有时能好好地吃,有时却又不肯吃东西。那么,如何才能建立起一个既适合于孩子的消化能力,又有一定规律的喂奶时间表呢?这当然是要做一番努力的。我们的建议是准备好笔记本和笔,严格地记下每一次喂奶的时间和奶量(奶量只对人工喂养而言,母乳喂养只需记录喂奶时间)、喂水的时间和水量,喂后有无异常反应(如吐奶)等等。这个笔记本不仅能告诉你婴儿的饮食规律,而且还能告诉你每次孩子啼哭的原因是饿,是渴,还是其他原因(如肚子不舒服等)。因为在这3种
12情况下,婴儿往往用同一种方式来反应,那就是张着嘴哭,看上去像是饿了。有时婴儿刚吃完不久,由于胃里有气没及时排出,顶得难受,也表现出觅食反应,若不做细心的记录,往往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其次,在两次喂奶间,喂一些白开水或糖水,都会帮助加长喂奶时间间隔。当婴儿每天吃奶的次数固定在6—7次后,要使之在时间间隔上更有规律,可以采用这种办法,在白天,如果婴儿睡眠超过4小时时,你可以设法弄醒他。醒来后不要马上喂奶,过几分钟后他觉得饿了再喂。这对于帮助安静型的孩子建立规律会有一定的帮助。关于定量问题,就更需要因人而异了。任何一本书上所提供的营养日需要量都是一种参考数据。它们是根据婴儿生长发育的平均数据来推算的。在实际中,每个婴儿都不一样。很少有人能正好处于平均数上。即使在平均数上也是暂时的,有些人会超过些,有些人会低些。这些情况的发生同喂养有关,也同遗传和孩子的身体状况、情绪、消化能力等有关系,刻板地按照某种规定会喂都是不妥当的。一般说,婴儿往往知道自己该吃多少。如果吃得量适当,已建立起的进食规律不太容易打破,婴儿的体重会稳定增加。如果吃得少了,你就会发现他的体重增加不快或不增加,他会在离该吃奶的时间还很早时提前醒来,哭着要吃。如果喂得太多,他可能消化不良,呕吐或对食物没有兴趣。因此,根据孩子当时的胃口状况,参照有关书中提出的营养标准来确定喂奶量是比较明智的。千万不要因孩子一两顿不好好吃,就唯恐营养不良,千方百计地想法喂他,不给其肠胃以适当休息调整的机会。那样的话,有可能出现恶性循环,延长孩子不好好进食的时间。当孩子胃口好时可以适当多喂些,但也要适可而止,不能只要他吃就灌,否则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从而导致过度肥胖。总之,在定时和定量方面都得保持一定的灵活性,也就是说要有一定的弹性,逐渐帮助孩子形成一种规律,并随时都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而做出适当的调整。这样,父母和孩子都会觉得进食是一种轻松愉快的事。三分钱茄子的启示花钱多并不一定对孩子有利。在我们没有孩子时,看到市场上、玩具店有各种各样的玩具卖,就觉得很兴奋。想当初,自己小时候没玩过什么玩具,其实当时也找不出什么玩具。现在不同了,玩具的花样繁多,将来自己的孩子就不会重复父辈几时的单调梦,一定不愁没玩具。当我们有了孩子以后,事情并不像以前想象的那样顺利。孩子刚从医院接回家,他大姨就送来一大堆五彩缤纷的气球,接着就是姥姥姥爷、爷爷奶奶、亲戚朋友带着毛绒玩具、电子玩具、婴儿钢琴、惯性玩具等相继而至,一时间玩具成堆,带响的、带亮的,大的、小的,能活动的,形形色色一大箱子装不下。为了不使孩子很快就对所有的玩具失去兴趣,父母事先商量好,每次给孩子的玩具不超过3件,他不爱玩了就换。这样算起来,即使以后不增加玩具,现有的玩具也够他玩了。因为来回换着,孩子应该总觉得新鲜。然而,他好像故意要让父母的计划破产似的。才9个月,几乎所有的玩具他都玩不了一会儿就失去了兴趣。最多能玩上半小时,最少的只有几分钟,
13甚至只拿一下就不再理会了。玩具多也经不住不断调换。不多久他就把家里的玩具玩了个遍。没辙了,只好把以前玩过的玩具再给他。心想,对于这么小的孩子来说,过不了10天半个月,早该忘了以前是否玩过这玩具。但出人意料的是,小家伙能记得似的,玩过的玩具更不能引起他的兴趣。只在刚拿出来时兴奋一下,很快就不玩了。就这样,调换玩具的频率更快了。不久,父母就为拿不出能哄孩子的玩具而发愁了。正当我们犹豫是否给他再买些玩具时,一次买菜回来,孩子闹腾,顺手洗了个茄子(去掉柄子)给他。没想到他对这个圆溜溜、黑乎乎、不到3分钱的茄子却兴致勃勃,捏一捏、敲一敲、滚一滚、拍一拍,有时还把它放在腿下压一压,玩得那么专心,玩得那么开心。如果我们有时间插手和他一道玩那个茄子,那他更来劲了。上午玩了下午也玩,而且第二天接着还玩。就这样直到把这茄子玩蔫了。当我们与别的家长聊起这事时,很快就引起了共鸣,有的家长说:“你说怪不怪,越是不让他玩的东西他就玩得越来劲。”有位母亲很坦率他说,当她忙不过来的时候,干脆就给孩子一个饭锅,随他乒乒乓乓地到处乱敲,却能对付半天,手边的事也就能有时间去干完了。专家们认为,“玩具”只是成人的用语。因为,成人首先把儿童的活动定义为“玩”。于是,在玩耍过程中的用具自然就成了“玩具”。其实,儿童,特别是婴幼儿的活动,对于他们来说,远比成人认为的“玩”不知要重要多少。他们的活动就是他们为了适应环境所从事的劳动。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们活动中的用具就不能再被看成是“玩具”了,而应该被看成是工具——用于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工具。可以说,婴幼儿的活动对他们来说关系到个体适应的问题。当然,婴幼儿在使用这些工具时是充满了情趣、伴随着愉快的情绪体验的。由于“玩具”是孩子探索世界、认识世界的工具,显然,孩子一出生就有这个需要。因此,从孩子出生时起就应该给他准备“玩具”。我们回避“买”而用“准备”,因为“玩具”不见得一定要“买”,也可以自己做,或“借用”。这里的“借用”不是指借别人的玩具来用,而是把通常不被列入“玩具”类的物品“借用”作“玩具”。上面的例子就是很好的证明。孩子爱“玩”是天性,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东西对他们来说是陌生的,他们需要去了解这个充满着陌生事物的环境。孩子是在“玩耍”过程中认识世界的,而“玩具”起的是媒介作用。孩子在摆弄“玩具”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不同事物的软硬、大小、凉热、颜色、方圆、光滑与粗糙等各种特性,并由此熟悉环境中各事物的性能、功用等属性,从而达到认识世界和适应环境的目的。因此,就功用来说,凡是能在小孩子认识外界过程中起到媒介作用的东西都是“玩具”。由于不同年龄的孩子对外界的认识程度不同、运动能力不同、能摆弄的物体也不同,他们对“玩具”的需要也必然不同。例如锅、碗、瓢、盆对婴幼儿来说是很不错的“玩具”,但对稍大些的孩子来说就不会感兴趣了。但又不能把玩具都划分严格的年龄界限,因为同一样东西,在不同年龄的孩子可能会有不同的玩法。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看到这样的例子:小婴儿去“抢”哥哥姐姐的拼插玩具,全然不理会自己的拨嘟鼓和布娃娃。而五六岁的哥哥姐姐却喜欢这些拨啷鼓和布娃娃,把它们组织到自己的“过家家”的游戏之
14中。“多多益善”在孩子的“玩具”问题上并不合适。为孩子提供“玩具”的目的就是为他们提供探索世界、认识世界的有用工具。工具不在多,而在于用。孩子可以拥有许多“玩具”,但如果孩子不会“玩”这些“玩具”,那么有和没有就没什么两样了。因此,玩具要少而精,这样就可以调动孩子的想象力。如果一种“玩具”能被“玩”出许多新花样,那么,不仅充分发挥了“玩具”的作用,而且,还有利于孩子创造性的发展。当然,要保持孩子有力数不多却又能使之感兴趣的玩具,有时可能是困难的。有些家长可能会有这样的经验,孩子的玩具一大堆,但其中只有极少数是他们喜欢的。有些新买来的玩具只玩一两天,甚至一两个小时就不玩了。孩子只是玩个新鲜。喜欢探索新奇的事物是孩子的天性,我们没有必要对孩子的这一特点发出非议,却可以利用这一特点。那就是将孩子多余的部分玩具收起来,不让他看见,过一段时间再拿给他,这样他又会感到新鲜,并且你还可以看到他又有了新的玩法。如果这些东西不曾被收起来过,也许他仍是视而不见呢。领悟了这一道理,再为孩子准备“玩具”就容易多了。锅盖、瓶盖、纸片、纸盒、布条、布块、水果、蔬菜、手电、磁带、杯子、瓶子、饭碗、饭勺,甚至糖果糕点等等。一切对孩子没有危险的东西,都可进入“玩具”的范畴。我们也不用再为孩子的玩具发愁了。教与学应从现在开始只要他醒着,他总能够学习,关键要看父母让他学什么。孩子能学习已是个事实,但选择让他学什么却大有学问。我们不能让一个不会坐的孩子学站,也不能让不会爬的孩子学走,这些我们在“训练与成熟”中讲到过。但是,如果孩子的发展已经到了一定的水平,而我们不能提供必要的训练和学习的机会,那就会浪费孩子的潜力。我们说可以开始教二三个月的婴儿识字,您或许会感到不可思议。其实,道理非常简单。许多研究表明,刚出生的孩子就有视觉,能看见东西。因此,只要孩子的眼睛睁着,他就要看东西。但对于初到人间不久的孩子来说,对什么都一样是看。他可以看房间里的电灯,看父母的脸,看天花板,看房间里的家具或看其他什么东西。总之,只要是进入婴儿视野的东西他都可以看,并逐渐认识这些东西。既然如此,字,或者更确切些,对我们来说汉字,也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为什么小婴儿不能看,不能认识呢?所以,作父母的应该认识到小婴儿认字是可以的。目前人们对儿童,特别是婴幼儿的能力的认识还十分肤浅,人们往往把婴儿作为软弱无能的个体加以保护,却不知道对他的巨大的潜力加以开发。人类是世界的万物之灵,我们明知人类的智能远远超过其他动物,但我们又常常忽略自己智能的早期开发和充分利用。当我们观看马戏表演时,在情不自禁地为那些动物的精彩表演而拍手叫好的同时,是否应该想到:人类婴儿的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的发展,远远高于马戏团里那些会做简单算术题的猫、狗,也高于“聪明”的猴子和猩猩。既然动物都能被训练得如此能干,那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把我们的、比动物高级得多的婴儿教育成更杰出的人
15呢?生物学、发展心理学、比较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许多新的研究表明,婴儿要比我们已经认识到的更聪明、更具有潜力。已有研究表明,人类个体在胎儿期就已经有听觉能力并表现出最初的记忆,在通过无数次的反复刺激以后,能在胎儿的头脑中留下记忆的痕迹。虽然胎儿期的记忆是极其有限的,也是被动的,但毕竟他已表现出这种能力,而且,出生以后的发展就更为迅速、更为突出。孩子一出生就有视觉能力。尽管新生儿的双眼运动是很不协调的,可以一只眼睛看东,另一只眼睛看西,其视力也较弱。但到满月时,孩子已能短时间地注视距离很近的物体。请注意,这里指的是“注视”,而不只是“看见”。注视具有主观能动的作用,具有积极的意义,而看见可能只是被动的。视觉能力在婴儿期的发展极为迅速,两个月左右时已能较好地注视房间内较远距离的物体,特别是鲜明的、正在运动的物体。另外,儿童的学习能力在新生儿期就有一定的表现,例如,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研究者给新生儿听乐音和噪音,当乐音响起时,只要孩子的头向右转,就能喝到糖水;当噪音响起时,只要孩子的头向左转,也能喝到糖水。在10次左右的错误以后,新生儿就能在声音响(乐音和噪音)起后正确地喝到糖水。这说明新生儿能够分辨乐音和噪音。等到孩子学会如何得到糖水后,把上述情况相反。即,当乐音响起时,只有孩子的头向左转,才能喝到糖水;当噪音响起时,只有孩子的头向右转,才能喝到糖水。结果,开始时,孩子仍然像先前那样去找糖水,当然他“受骗”了。他表示委屈,显得有点激动。但在几次失败以后,他识破了大人的“诡计”。当乐音响起时,他的头不再向右转了。同样,当噪音响起时也不再向左转了。他又成功了。这个研究不仅证明新生儿具有良好的听觉,而且还证明新生儿能辨别不同的声音和把声音刺激与结果联系在一起,这种联系是学习的最初形式。因此,这项研究也证明了新生儿具有一定学习能力。人类个体从新生儿时期起就具备学习能力这一事实,为早期教育的进行提供了可能性。因此,许多中外学者都提出了“早期教育应该从0岁开始”的观点。尽管早期教育的关键是早,但那些以前没有认识到早期教育重要性,和虽然认识到了,但没有真正实施早期教育的父母,也不要觉得自己已坐失良机,现在开始进行教育也为时不晚。一定要抓住“现在”这美好时光。“妈妈抱抱”与“我自己”依恋与独立是交织着发展的。培养独立性的同时,别忘了建立必要的依恋。“妈妈抱抱”和“我自己⋯⋯”,对于有孩子的母亲来说是太熟悉了。“妈妈抱抱”,那稚嫩的声音和充满期待的目光,往往令人无法拒绝。每当孩子激动、兴奋、迷惑、恐惧、疲倦、无聊或饥饿时,都会张开双手向他最亲近的人——母亲——的怀抱投去。这是他最具安全感的地方,在这里他可以解除一切困扰,得到最大的帮助。这是他最依恋的地方,是他探索外部世界的出发点和根据地。不会走路的孩子要妈妈抱抱,因为他的行动能力有限,妈妈抱着东走走、西看看,世界就更加绚丽多彩。刚刚会走的孩子也要妈妈抱抱,是因为他那
16还不那么耐劳的双腿跟不上那看似缓慢却迈得很大的步伐。也因为他希望能和母亲有同样的视野,听到母亲的声音,了解母亲对所见所闻的评论,这样绚丽的世界又变得更加生动了。而“我自己⋯⋯”,一种强烈的独立愿望又迫使孩子每时每刻都想着要自己去操纵外部的世界。自己吃饭、自己洗脸、自己穿衣、自己⋯⋯,自己动手随心所欲地做事是多么的令人向往。然而,自身的发展还不允许他随心所欲。例如,一个2岁的孩子,看到饭桌上的人都用筷子吃饭,他随手把手里的勺扔掉,要和别人一样用筷子。妈妈给了他一双筷子,有了筷子却不知道如何使它听话。用手夹着,不行,两根筷子合不拢,夹不住想要的菜。用手抓着,也不行,两根筷子张不开,也不能夹住想要的菜。干脆,一手拿着筷子,另一手抓住想要的菜,并将菜塞到两根筷子之间。终于夹住了,真不容易。可是,菜刚放到嘴边却掉了下来。孩子生气地大哭,妈妈只好出手帮助。需要妈妈帮助与渴求独立的愿望,使孩子不断地在“妈妈抱抱”与“我自己⋯⋯”之间选择。孩子喜欢“妈妈抱抱”是很自然的,这是他对母亲依恋的一种表现。这种依恋强化着母子之间的感情联结,使孩子能从母亲那里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同时也给母亲带来了很多安慰与欢乐。这在人生之初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依恋是孩子发展独立性的根据地。在妈妈的身边,孩子感到安全,因此探索周围环境的行动更加积极、更加主动,也会勇敢地去进行各种尝试。然而,依恋又很容易转变成依赖。如果妈妈事事都替孩子想、替孩子做,孩子得到的帮助太多、太容易,就会逐渐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事事依赖的不良习惯。独立的愿望也应该加以鼓励,这样会使孩子在有兴趣的状态下学会许多东西。但并不是所有的“我自己⋯⋯”都可以撒手不管。如果过分由着孩子,不仅家庭生活的秩序会失常,而且,孩子的任性也会由此而生。所以,“妈妈抱抱”和“我自己⋯⋯”是母亲要同时面对的问题。如何做到既满足孩子对依恋的需要,又满足孩子独立性的发展,确实需要母亲好好调整对孩子这两句话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塑造一个充满信心地去探索新世界的独立个体。注意转移术当孩子缠着不让妈妈上班时,结局可以是孩子大哭,也可以是愉快地和妈妈再见,就看怎么处理了。请来帮助带孩子的保姆已在家快一个月了,看来孩子也认同了家里的新成员,现在妈妈也该上班去了。几个月来还没有离开过孩子,今天要上班,虽然只是离开几个小时,但一时还真有点舍不得。当妈妈的尚且如此依依不舍,更何况孩子呢。孩子好像有灵感似的,从一早上就开始缠着妈妈。但无论如何,离别的一刻总要到来。孩子舍不得妈妈离开,就哭着要妈妈抱,妈妈也舍不得孩子哭,就抱他。哭与抱、抱与哭,从楼上转到了楼下,时间就在这之间流逝。
17妈妈总不能因为孩子哭而不上班吧,一狠心把孩子塞给保姆转身就走。但妈妈还是没有远去,而是躲起来,一是不放心,二是想看看孩子和保姆的反应。妈妈一离开,孩子哭得很厉害,而且嘴里还喊着要妈妈。保姆顺着孩子说去找妈妈,妈妈没有找到,孩子继续哭。保姆说:“我们到东边去找妈妈,妈妈在东边。”孩子满怀希望,到了东边没有找到妈妈,孩子很伤心。保姆又说:“我们到西边去找妈妈,妈妈在西边。”孩子还是满怀希望。但到了西边也没有找到妈妈,孩子失望了,拼命地哭着,喊着,要找妈妈。面对哭喊着要妈妈的孩子,面对在孩子面前不知所措的保姆,当母亲的觉得真不是滋味。藏不住了,只好出来安慰孩子,孩子一见妈妈,那高兴劲儿只有她自己能体验到,别人是无法知道的,反正她很快就不哭了,而且又高高兴兴地要妈妈陪着玩了。当然,妈妈不能总陪着孩子玩,总要上班的,所以总得想个办法让女儿不缠着妈妈。于是,妈妈在陪孩子玩的时候让站在边上还不知道怎么是好的保姆一起玩,很快孩子就被她最喜欢的搭积木游戏所吸引,妈妈一边示意保姆尽可能地吸引孩子的注意,一边悄悄地从中退出来,最后,妈妈不用参与搭积木了,孩子也完全被积木所吸引。这时,妈妈拎起包对孩子说:“妈妈要上班了,乖乖和妈妈再见。”这时孩子漫不经心地和妈妈说了声“再见”,继续玩她的积木,妈妈终于可以轻松地上班去了。这是笔者作为一个母亲的亲身体验,就这一次给了我深刻的印象,孩子找不到妈妈时伤心哭喊的情形到现在还记忆犹新。这一次或许给孩子也留下了难忘的记忆,因为她到现在还认为最伤心的就是找不到妈妈。因为有了经验,也可以说是教训吧,所以,以后每次上班前就一定要保姆陪孩子玩,设法吸引孩子的注意,而做母亲的则尽可能不参与她们的活动。这样,几乎每次上班,孩子都能愉快地和妈妈“再见”。不仅如此,在其他场合也经常用吸引孩子注意的办法有效地处理一些问题,我们把这种办法称为“注意转移术”。现在看来,“注意转移术”用在孩子身上是非常有效的。因为,孩子很容易被新异刺激或他自己感兴趣的事所吸引,所以当孩子哭泣时或当你知道他快要哭泣时,应该设法立即转移他的注意。孩子不让妈妈上班是常有的事,特别是一开始就由母亲在家带的孩子,对母亲有更深、更牢的依恋。依恋使亲子关系更加密切,当然也使母亲的行动受到更大的限制,因为孩子会像小尾巴似地跟在后面。也许,这样的经历许多母亲都体验过,也为之伤过脑筋。为了摆脱孩子的纠缠,同时也为了减少孩子的痛苦,经常被孩子缠着脱不开身的母亲,不妨也使用一下“注意转移术”,或许它能帮上点忙。小朋友独生子女应该多和年龄相近的孩子交往,才有助于他们的社会化。有调查研究表明,现在的孩子在户外活动的时间越来越少,孩子之间一起游戏的机会也越来越少,造成的结果是孩子的交往能力越来越弱。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①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父母不放心孩子单独出门活动:②电视和游戏机使孩子们不需要出门就能得到游戏的快乐;③家庭结构的减小,以及从前的四合院越来越少,单元式楼房越来越多,自然地减少了孩子
18们聚在一起的机会。专家们认为,由于上述原因,使孩子缺少一起游戏的玩伴,这种现象对孩子发展的消极影响,不只是使孩子的交往能力减弱,而且对孩子动作、语言的发展和知识的获得也不利。我们知道,儿童的个体差异是很大的,年龄相近的孩子,他们的动作水平、语言能力和智力活动的发展程度都有不同。他们在一起玩时就能相互摹仿、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这种在交往中表现出来的相互影响常常被称为同伴效应。研究发现,这是儿童习得动作行为、知识和经验的重要途径。同伴效应对孩子发展产生的影响,有时比父母或老师对孩子发展产生的影响还深刻。父母在教幼儿认识左右关系时,会发现难度很大,而且,即使一时教会了,很快又会发生自己的左右与别人的左右相混淆的现象。为了研究同伴效应对幼儿认识左右关系的影响,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实验对象是三四岁的孩子。实验中让幼儿面对面站着,他们中间放一玩具小车,车头插两根小棍,两个孩子各拿住一根棍。这时要求他们让小车向右转弯,观察两个孩子的反应。结果往往是,一开始,两个孩子各按照自己的左右操纵小棍,因此,冲突也由此而生,一个说往这边,另一个说往那边。在争执过程中可能把车子弄成与两个孩子都垂直的位置,这时两个孩子各自的左右都不同与车的左右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有的幼儿自己转过身,使自己站成与车相同的方向,这时,再确定车的左右就容易多了。研究者发现,在两个孩子中,只要有一个孩子作出这样的反应,另一个孩子很快也会意识到这一点而作出正确的反应。而且经过这种因同伴冲突而获得的知识或经验很牢固,也容易迁移到其他情景之中。另外,有小朋友在一起,通常就会有游戏,有游戏就会有一定的游戏规则,有规则必然会有遵守规则与违反规则的现象出现,因此也就会有冲突、有矛盾。例如,让几个两三岁的孩在一起,前面放些积木让他们玩。开始可能只是各玩各的,玩着玩着,有个小孩去拿另一个小孩的积木,当然,另一个小孩会不让拿,这时争吵和打架都可能发生。最后成人就会出来干预使冲突结束。在这过程中,孩子能得到什么呢?对于发起进攻的孩子来说,他会知道抢别人的东西一定会遭到反抗,会使对方哭,或会被对方弄哭。其他小朋友也会因为他要抢别人的东西而不和他一起玩。对于被攻击的孩子来说,他会学会保护自己的东西,当然也会体验到被伤害的感情。对于旁观的孩子来说,他们也学会了对玩伴的选择。孩子在和别的小朋友交往过程中,一定有胜有负,有哭也有笑。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不同的解决办法,不同的情感体验,使孩子们从中学到了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初步知识。早上好,GoodMorning语言的习得,礼貌的习得在于每日每时的交流。每天早晨,我们都对刚刚醒来的孩子说:“Goodmorning!”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当孩子两岁多,口齿变得伶俐时,我们听到了同样的问候。从他的微笑中我们意识到,他不仅掌握了这句话的使用,而且还理解了其中的祝福。随着对儿童早期教育的日益提倡和重视,目前确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
19切,在孩子极小时就开始教外语。但遗憾的是往往“有心栽花花不开”,不成功的例子很多。因此,有许多父母提出了“这么小的孩子能否学外语”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这么小的孩子不宜学外语,因为“每种语言都有它自己的特点”,“一个孩子要同时记住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语法和词汇是很费劲的,在多数情况下,会使孩子对遣词造句感到困难”。而且,每个孩子在某个时期所能掌握的总词汇量是一定的,如果同时学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那么每种语言的词汇量就相应减少,因而会使孩子的理解和表达产生困难。上述说法看起来好像有一定的道理,但细细琢磨就会发现许多方面是值得探讨的。首先,虽然每种语言都有它自己的特点(有自己的语法、词汇和发音特点等),但孩子学会某种语言绝不是从分析该种语言的语法结构和词汇特点开始的。至于发音,那更是年龄越小,声带的可塑性越大,更适宜于早期训练。其次,从发展心理学对双语儿童(即同时受两种语言影响的儿童,如父亲讲英语而母亲讲汉语)的语言发展的研究结果来看,即使是3岁以前的孩子,同时使用两种语言不会有理解和表达方面的特殊困难(指因说两种语言而造成的特殊困难)。再者,从儿童发展本身来看,现有的许多研究表明,婴幼儿的学习能力远比我们估计的要强得多。就语言的学习来说,虽然受年龄因素的限制,孩子能掌握的词类(如名词、代词等)有限,但词汇量可以是相当可观的。因此,我们认为即使是3岁以前的儿童也完全有可能学外语,也能掌握外语,而且,开始学外语的年龄越小越好。日本著名儿童教育家铃木镇一先生明确指出过:“零岁开始的教育最好。”当然,要使这种可能变成现实,还需要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即“教”外语要用和“教”母语同样的方法。大家知道,我们每个人小时候之所以能轻松他说母语,就是因为我们从一出生就沉浸于母语的世界里。双语的孩子能同时使用两种语言,也就是因为他们从出生起就同时受到两种语言的熏陶。语言的习得在于每日每时的反复练习和使用。如果说语言是一种能力,那么礼貌则算是一种习惯。表面上看能力与习惯似乎不能相提并论,但从语言的习得过程和礼貌的习得过程来看,它们之间有非常相同的地方,那就是都需要每时每刻的训练。而且,礼貌作为一种习惯,通常以礼貌语言的方式表现出来,例如“早上好(Goodmorning)”,“谢谢(Thankyou)”“请(Please)”等对于婴幼儿来说,既是必要的语言训练,也是早期的习惯培养。父亲孩子是夫妇双方的结晶。在育儿中,父亲和母亲应具有同等的地位。尽管当孩子还在妻子的腹中时,年轻的父亲就对未来的孩子表现出极大的关心和疼爱,而且,这种感情并不下于身怀孩子的母亲。但是,有许多父亲直到孩子很大了也不知道如何带孩子,仍然认为带孩子主要是母亲的事。
20例如,一天,有位做父亲的这样抱怨说:“她去看外婆了,就我和孩子在家里。晚上她也不早点回来。我哪弄得了这些,孩子又不要我,又哭又闹、不吃饭又不睡觉。家里乱得天翻地覆不说,就孩子的哭声我就受不了。孩子本来就更喜欢母亲嘛,她怎么就不想想家和孩子!”这位父亲很是理直气壮他说着。这可能是一个典型的家庭,由母亲来主管家里的一切,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洗全包,而做父亲的虽然很爱自己的孩子,但他的主要任务是在孩子情绪好的时候逗孩子玩,其他的事则很少过问,当父亲的没觉得带孩子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也许,人们觉得孩子更亲近母亲是很正常的,所以,父亲照料不了家务和孩子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并不是因为有了孩子的偏心才有了这样的家庭,而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家庭才会有孩子对父亲和母亲态度的不同。事实上孩子是没有偏心的,谁护理他、关心他、理解他多一些,他对谁的依恋就更强一些。在传统的家庭里,父亲,对许多孩子来说,只是在他高兴时可以一起玩得很开心的玩伴,或在自己犯错误时会大声喝斥的凶神,当然也是母亲常常用来吓唬自己的武器。除此之外,在下班以后的大部分时间里,父亲就只知道看他的电视、玩他的游戏机、抽他的烟、看他的书报,或做他的家务。有位父亲非常坦率地承认,孩子在他看来是“自己心情好时的玩艺儿和情绪不好时的出气筒”。可以肯定他说,世界上几乎所有想当父亲的都想当好爸爸,但并不是所有想当好爸爸的父亲都能当好爸爸。这是因为,做父亲不只是一种本能,也是一种没有止境的艺术。也就是说,一个男子有了孩子就成了父亲,但他不是天生就知道如何做父亲,知道如何给孩子以父爱。因此,作为父亲,在教养子女的过程中学习如何当好爸爸,如何把真正的父爱给予子女是十分重要的,尤其对独生子女的父亲来说更为重要,因为,没有第二次当父亲的机会了。那么,怎样的父亲算是好爸爸,怎样的父亲算是坏爸爸呢?一些心理学的调查研究表明,虽然评价父亲好坏的标准因人而异,但总的说来,一个称职的父亲,一个好爸爸,首先应该具有做父亲的意识。这种父亲意识不应该在孩子出生以后才开始建立。换句话说,父亲不是在孩子出生以后才开始当父亲,而应该在妻子怀孕的时候起就要开始参与到养育子女的工作中去,从这时起就应该逐渐培养自己的父亲意识,树立父亲形象,扮演父亲角色。除此之外,在养育子女时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①能够保护子女,给孩子以安全感,但不是庇护和娇纵孩子;②能遵守社会行为准则,给孩子正确的行为榜样,让子女摹仿;③能时刻注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培养孩子独立做事的能力,不包办子女自己的事情;④能发现并尊重子女的实际能力,不过高或过低地看待子女的才能;⑤能经常与子女活动(或游戏)、聊天,与子女一起讨论各种事情,听取子女的意见,关心了解子女的情况;⑥能尊重子女自己的发展方向,不把自己没能实现的愿望变成对子女在这方面的期望,不给孩子预先规定发展方向;⑦能客观地评价孩子的行为,在人际关系中不用势利的态度对待子女待人接物的方式;⑧能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失败或挫折。“养不教,父之过”,道出了父亲在教养子女中的责任。“有其父必有其子”,描述了父亲对孩子身心发展的影响。
21在父母都有职业的社会里,父亲要常常自问:“如果母亲出差了怎么办?”也许这会有助于父亲经常主动地参与育儿实践。当然,在我们强调父亲在育儿中的重要性时,丝毫没有削弱母亲的作用。我们认为,如果把母亲比作大地的话,父亲应该比作太阳。宽厚的大地给万物以养料,温暖的太阳赐生灵以光明,只有丰富的养料和充足的阳光同时满足,才能确保生物的茁壮成长。父爱与母爱应该同时赋予孩子,才能使孩子真正庭康地发展。有苗不愁长认识个体差异,做一个轻松的家长。不必过于发愁。带着婴幼儿的母亲们聚在一起,谈论最多的话题总离不开孩子。“你看看,我这孩子睡觉睡得太少了,他才几个月就老醒着。我看一本书上说,这么大的孩子每天应该睡XX小时,可他才睡⋯⋯”“你看人家强强,8个多月就能走了;可我们佳佳,都快1岁了,还走不利索,是不是⋯⋯?”“悦悦都1岁半了,还不怎么说话呢,会不会⋯⋯?”母亲们细心地观察着孩子的每一变化,而且总在拿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或书本上提供的参数作比较。若强于其他,就喜上心头,若稍有不及,便生出无限的忧愁⋯⋯虽然每个孩子都经过十月怀胎,刚出生时也都软弱无能,是只知道吃、喝、拉、撒、哭、睡的“小肉球”。但每个孩子即使刚出生时就不仅在外表上千差万别,头发有稀有密、有黑有黄,皮肤有白有黑、有黄有棕,眼珠有蓝有黑;而且在行为上也是各式各样,有的哭声尖,有的哭声长,有的在刚生出来时也只是轻轻地吭几声,有的白天可以安安静静呆着,可一到晚上就开始来劲,又哭又闹,而又有的孩子可能正好相反,白天要抱要哄,可到晚上却能“照顾”父母的情绪,乖乖地睡上一整夜。独生子女的母亲可能不知道别的新生儿是怎样吃奶的,但抚养过多个孩子的母亲会感受到不同新生儿之间在吃奶方式上的差别:有的孩子表现得很贪婪,一口气几乎把奶头全部塞进嘴里,把自己堵得出不来气;有的则很秀气地先舔一下奶头,再开始吃奶。有的孩子在吃奶时安安静静;有的则一边吃一边还要挥手蹬脚;有的新生儿甚至还会不时地发出一些叽叽咕咕的声音。总之,10个孩子10个样。正如美国儿科专家布拉泽尔顿博士所描述的:“有多少新生儿,就有多少新生儿的模式。每个新生儿都是不同的——有外表、感觉、对刺激的反应、动作模式、发展自己模式的能力等方面的千差万别。”其实,这种个体差异早在胎儿期就有所表现。例如,即使在同一月龄的胎儿,不同的孕妇所报告的胎动频率和幅度都不一样。有些胎儿活动次数多,幅度大,母亲常常弄得坐卧不安,有时甚至在睡梦中被胎动惊醒。有些胎儿的活动则较弱,需要母亲十分注意才能感受到。另外,有些胎儿比较敏感,对外界声音刺激的变化、母亲体位的变化、甚至母亲情绪的变化都以强烈的胎动来反应,而另一些则要温和得多。随着年龄的增加,儿童的个体差异将越来越明显,表现自己才能的方式也各不相同。例如,有的孩子在绘画艺术方面表现出天赋,而在智力测验上分数中等;有的在音乐表演上才华出众,但在学校的学习成绩却很一般;有
22的孩子每次考试都能高分,但只能单干独斗,不能与他人合作;有的正好相反,自己的能耐可能很平常,却深得同伴的爱戴和支持,一呼百应,能领导一个团体干出一番事业⋯⋯了解这种个体差别,对将为父母或已为父母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可以在思想上作好准备,因为每个孩子都有差别,自己的孩子也一定有不同于其他孩子的地方,需要父母作特殊的对待。特别是对于那些望子成龙心切的父母,更应该尊重这种个体差异的存在。作为父母,重要的不在于这山望着那山高,抱怨自己的孩子没有出息,或羡慕别人的孩子如何出类拔萃,而在于时时处处留意孩子的发展,细心地发现孩子可能有的天赋,在孩子智慧的火花刚刚闪现时发现它,并使之成为儿童发展的原动力。另一方面,父母在阅读参考资料时也可以避免死搬硬套和教条主义地接受。为了更好地养育孩子,几乎没有不找参考书看的父母。书是经验的总结,书可以帮助人们解决不少问题,但不是所有的问题。了解个体差异,可以使父母消除许多不必要的烦恼。有苗不愁长,做一个轻松愉快的家长吧。吃手指不好的习惯最好不让它形成,或一开始就坚决纠正。有的孩子已上幼儿园了,仍经常吃手指,门牙因常吃手指而出现外斜,手指也被吃得脱了皮,甚至都溃烂了。家长为了纠正孩子的这一不良习惯绞尽脑汁。例如,把孩子的手指用布包起来,或在孩子的手指上涂上紫药水、黄连素什么的。有的家长甚至干脆把孩子的手给绑上。几乎什么“绝招”都使上了,可就是“绝”不了孩子吃手指的毛病。父母很是头疼,也很担心吃手指的习惯会影响日后的正常发展。为此到处寻求良方妙策,希望有人能帮助他们改掉孩子的坏习惯。我们认为,要纠正一个坏习惯,关键在于弄清导致坏习惯行为的原因,而不是强迫性地阻止这一行为的发生。那么,吃手指的习惯究竟是哪些原因引起的呢。大约有这样几个原因:一、吸吮本能。吸吮是人的本能。小孩一生下来就具有吸吮的能力。吃手指一开始是小孩吸吮反射的一种表现,它不仅没有不良含义,甚至还有积极的意义。刚出生的新生儿虽然具有吸吮的本能,如奶头触到新生儿的嘴,她就会张嘴并含住奶头吸吮。但这时的吸吮行为更多地具有被动性,也就是说只有在其他物体(如奶头等)触碰新生儿的嘴唇或脸颊时才会作出反应。大约从2~3个月起,当孩子的手指碰到嘴巴时,就会看到他津津有味地吸吮起来。如要大人把他的手从嘴巴里拔出来,没多久,他的手又进去了。此时的手指吸吮行为表现为一种主动性。因此,这时的吃手指可以被看成是孩子动作发展到比较高一级水平的标志。它也是为更高一级水平的动作——手拿到东西往嘴里放作好准备。另外,这时的吃手指也被看成是婴儿自我安慰、自我满足和动作练习的一种需要。显然,此时的吃手指具有积极的含义。然而,这是形成吃手指习惯的第一个关键期,也是父母防止孩子日后养成吃手指习惯的重要时期。这时看到孩子吃手指一定要阻止,一看到孩子把手指或拳头放
23到嘴里就马上给他拿出来。尽管成人的干预会造成孩子的不愉快或哭闹,并在一定程度上延迟孩子自己拿食物放到嘴里吃这一动作的出现,但为了防止吃手指习惯的养成,作父母的就不能犹豫。要知道此时制止孩子吃手指只会给孩子带来短暂的不愉快。而等将来习惯形成以后再来纠正它,就会给孩子带来大得多的不快甚至是极大的痛苦。父母也不必担心因制止吃手而造成自己吃食动作的推迟,因为这种推迟也只是短暂的,只要是正常发育的孩子,迟早都能学会自己吃食的。因此,越早阻止吃手指越好,给孩子造成的不快越小,带来的消极影响也越小。二、出牙时牙床发痒。牙床发痒通常出现在这样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在孩子七八个月时,这是孩子的乳牙开始生长。长牙会使牙床发痒,由于牙床发痒,孩子很自然地会把小手指放到嘴里去咬。如果咬手指不断重复,就会养成吃手指的习惯。因此,孩子出乳牙时阻止孩子咬手指,是防止吃手习惯养成的另一重要时期。在孩子出牙时,父母可以经常给孩子一些稍硬点的食品(如饼干等)咬。这一方面可使孩子磨牙床,另一方面可防止孩子吃手指。第二个时期是在孩子六七岁时,这时孩子正换恒牙。这时许多孩子会用舌头舔新牙或牙床,也有的孩子常用手指摸新牙或牙床,这是孩子日后养成吃手指习惯的又一原因,也是父母防止这一习惯的关键时期。不过,这时的孩子已能懂许多道理,所以,父母一方面可以通过讲道理,向孩子说明把手指放到嘴里的种种危害。使孩子自己克制自己。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丰富孩子的生活,用多种有趣的活动吸引孩子,使孩子忘记因长牙而带来的不适,至少能削弱对这种不适的注意。三、孤独无聊时的自慰。生活在刺激单调、活动贫乏环境中的婴幼儿,也常常因为没有人陪他玩或没有东西玩而感到寂寞无聊。这种孩子很容易以吃手指来自我安慰。这种情况不同于上述两种。上述两种情况属于正常发展中的必然阶段,而这第三种是最值得父母或养育者警惕的。因为这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吃手指的习惯问题,而且也是一个日后孩子能否正常发展的问题。在生活单调、环境贫乏、寂寞无聊中成长的孩子,很容易发展成入格不健全、心理异常的个体。所以,要防止此类儿童吃手指,只靠简单地阻止孩子把手指放入口中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我们认为,在对待孤寂型儿童的吃手指问题时,父母或养育者一定要有耐心和充满信心,要以积极的方式处理这一问题。不要用惩罚、恐吓,或绑住手等消极的形式对付,这样会适得其反,不仅不能纠正吃手指的习惯,反会造成孩子更大的心灵创伤。最好用转移孩子注意的办法,在不与孩子发生冲突的和平气氛中解决。这就要求父母多花些时间在孩子身上,要经常和孩子一起玩,尤其要鼓励孩子多玩需要动手的游戏,如搭积木、剪纸、折纸等,使孩子的手用于游戏而不是放在嘴里。要鼓励孩子多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总之,不能让孩子闲着,要使他经常有事做。同时也要不断地把孩子不由自主地放进嘴里的手拿出来,但无需对此作任何评论,要很自然,就像什么事也没发生,继续忙当前的游戏。我们相信,只要父母确实这样去做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微笑微笑,人们就和你一起微笑。
24与哭相反,微笑是积极情绪体验的表示,也是孩子与生俱来的表达积极情绪的能力。从孩子一出生就可以观察到他的微笑。最初婴儿只在睡着时微笑,或者在吃饱后或听到柔和的声音时也会嫣然一笑。但这个阶段的微笑更多地是生理性的,或者说可能是婴儿对包括内部刺激,如胃里有气顶着、喂奶或有东西碰到脸颊时的反应。因此,这时的微笑也被称为反射性微笑。应该强调的是,这种反射性微笑开始时并不具有社会指向性,它出现的时间大约是从出生第二阶段的微笑被称为是社会性微笑,大约在2—8周左右出现,其标志为人们能明确知道引起这一微笑的刺激(人或物)。社会性微笑具有更明确的与人交往的意义,这种微笑大约能持续到20周左右。这种微笑只具有较少的社会选择性,它可以由各种外部刺激(如人脸、运动的物体或某种声音等)引起。此时出现微笑的个体差异很大。第三阶段,也就是最后一个阶段,即所谓的选择性社会微笑。这种微笑大约出现于5到6个月时。这个阶段的微笑与上一阶段不同的是,这时的微笑是直接针对熟悉的社会性刺激的反应,如妈妈或其他照料的人。此月龄的儿童在陌生面孔出现时一般会出现退缩行为。怕生现象大约也出现在这个时期。婴儿微笑的次数因人而异,这就导至他们与父母的关系各不相同。那些常以微笑或爽朗的笑声来回报父母或其他成人抚爱的婴儿,比那些不太爱笑的同伴们,肯定更容易与父母或其他成人建立起积极的关系。这也反映了情绪发展方面的个体差异。但主宝微笑的次数和发展的速度同与成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很大的关系。如果父母在宝宝微笑时也以微笑回报,并积极与宝宝说话,宝宝就会笑得更多。相反,如果宝宝在笑的时候没得到来自成人的强化,这种微笑就有消退的趋势。心理学家卡普兰在他的著作中就指出,当摇篮中的宝宝微笑时,父母如果也弯腰朝他们的宝宝微笑,和他讲话,满足他的各种需要,宝宝的反应就会受到鼓励,微笑也就同愉快联系在一起了。婴儿会迷人地微笑,这是他博得父母喜爱的最有力的手段之一。婴儿的微笑是与人交往的基本手段,这种微笑会引起美好的循环往复。很少有人能面对小主宝的微笑而无动于衷的。当小宝主对你微笑时,你也会以微笑回报,并深感和他在一起时的欢乐,这样你就发现宝宝笑得更欢了。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你和你的小宝宝之间的感情纽带就联结得更深了。常言道:“笑比哭好”。形形色色的哭哭是婴儿消极情绪的体验,但哭不见得总是消极的行为。刚接回家的新生儿,最令父母手足无措的恐怕要算是哭了。而对于一个新生儿来说,他还不会用其他方式表示自己的意见,诉说自己的要求。要生存下去,要告诉父母自己的某种需要,惟一的途径就是哭,哭是孩子表示消极情绪的本能。可以说,这时候哭是生命的呼唤。这哭声首先说明了新生儿对自己内部生理状态的敏感,它唤起父母对他的注意,决不允许人们忽视这个小生命的存在。有一句老话叫“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虽然用在别处可能
25会有其他的意各种形式的哭思,但对于新生儿来说,这的确表达了他对消极情绪的体验——对劣性刺激的反应。有人说,婴儿哭是一种运动,随他哭去吧。“哭是一种运动”的说法目前还不能说是错误的。而随他哭去,不去管他却是非常糟糕的一种态度。引起哭的原因很多,父母必须先弄清楚哭的原因才能决定是否占管。哭,特别是新生儿或小婴儿的哭,往往是由于一些很重要的原因引起的,哭,意味着孩子需要父母的帮助,帮助他排除某种不适。即使没有不适,在这人际感情交流的最初时期,父母的冷漠也许会给孩子造成不可估量的创伤。本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西方的许多学者对一些婴儿收容机构中孩子的发育情况作了调查研究,结果是很让人震惊的,在那些育婴堂里的孩子,未满周岁就有31.7%—90%的人死亡。那些存活下来的婴儿,不仅身高和体重等方面的发育受到妨碍,而且智力发展缓慢,情绪也有一定的障碍,大多数比较冷漠,与人交往时反应迟钝。在育婴堂里,一个保育员需要照料8个孩子,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去抱那些哭的孩子的。这种单调的、缺乏母爱的环境,正是造成儿童身心障碍的原因。在我国的一些农村,还采用落后的传统养育方式,如沙袋育儿,即把婴儿放在干净的沙袋之中,每天换沙一次。平时除喂奶和食物之外,成人几乎不与孩子接触。这样,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婴儿也就显得很安静、很好带。但是,据心理学家们的调查研究表明,这些孩子同非沙袋养育的同龄儿童相比,智力和情绪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在运动方面也明显地低于正常养育的孩子。显然,父母的热情关怀和细心照料,积极地同孩子交往,对于婴儿的身心发育来说是最为珍贵的养料。因此,当我们面对一个啼哭的新生儿时,最好不要简单地当做“他需要运动”来处理,而是去寻找原因。小宝宝的哭一般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去找原因:心理需要、疾病和一般生理需要。我们认为,孩子的哭从刚出生时起就传递着某种信息。分娩不仅对母亲是个挑战,对孩子也是一大挑战。分娩使孩子从温暖的母腹来到陌生的世界。随着孩子离开母体,外界的各种刺激就直接作用于新生儿;同时,分娩使小家伙喉咙里充满了羊水或粘液。这一切的一切,都会使过惯舒服日子的小家伙感到不舒服,于是他就大哭,那哭声似乎诉说着他最初来到人世的体验。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婴儿都将以哭声表示自己能够体验到的各种不舒服。舒服时就保持安静,一旦感到不舒服,就毫不犹豫地哭起来。细心的母亲都能敏感地发现,孩子出生以后不久,即使是哭也有很多花样。尿湿时候的哭不同于饥饿时的哭,也不同于疼痛引起的哭,因而能从孩子的哭声中了解到孩子的需要。例如,我们自己的孩子在出生半个月以后就能发出不同的哭声,使我们很容易从他的哭声中分辨出是要吃还是要换尿布,或者是因为肚子疼。孩子有时因消化不良而腹泻,腹泻时孩子痛苦无比,每次拉肚子前都要发出突发性的尖哭,哭声又尖又长,那哭声不能不使父母感到心疼。当他尿湿了时也会哭,但他并不一开始就哭,而首先发出一些“吭叽”声,“吭叽”一阵后如果没给他换,就接着发出一声声很短促的哭声,如果时间太长了,他也会大哭的。需要换尿布时常常伴随其他动作,如双手不定地挥、脚使劲蹬。而当他感到饥饿时,他的哭声就表现出“高、低、弱”,稍停,又重复“高、低、弱”,一次响于一次。同时伴有张嘴、头左右摆动、双手往嘴里塞的明显动作。
26当然,10个孩子10个样,也许,不同的孩子在以哭来表达消极情绪时的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哭总是与消极的情绪体验相联系。细心的家长,您不妨也仔细地观察和记录一下您的孩子的哭声,您也一定很快就能分辨不同的哭声,并注意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情绪最初,人与人的交往通过情绪传递,随后,情绪起着组织认知活动的作用。我们每个人都有情绪体验,也有情绪反应。喜怒哀乐,对我们成人来说,意味着正常的情绪表露。而喜怒哀乐对幼小的孩子来说,却有着特殊的含义。我国情绪心理学专家孟昭兰教授认为,“人类婴儿先天就具有情绪反应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早期婴儿得以生存的首要心理凭借”。我们成人之间需要交流或沟通时可以通过语言来完成。但对于没有独立生存能力、不能自己取得衣食的婴儿来说,由于他们的言语尚未发展,他们根本不能靠它来达到与人交流或沟通的目的,但他们生存的需要却必须得到满足。怎么办?靠情绪。因此,情绪是沟通婴儿与成人心理联系的通讯工具,是婴儿与生俱来的本能。研究者通常认为,痛苦、快乐、兴趣、惊奇、厌恶、愤怒、惧怕、悲伤等8种基本情绪,是人类婴儿从种族进化中获得的。这些与生俱来的基本情绪,随着个体的发展而逐渐变得复杂,情绪反应的含义也日益丰富。从儿童的情绪反应,可以判断个体发展的好坏。例如,总是微笑、经常欢乐的婴儿,说明他们的需要大部分能得到满足,他们的发展很顺利,身心处于健康状态。他们在智力活动上表现为敢于探索、乐于接受新鲜刺激;在社会化方面在现为社会适应良好,容易与人交往,待人友好,个性发展良好。而经常冷漠、对外界显得毫无兴趣的孩子,可能预示着他们早期的适应不良,或说明养育方式上存在着值得遗憾的问题,婴儿的生理需要经常得不到满足,感情联系淡薄,早年失去母爱等。不良的情绪体验常常会影响婴儿的智力活动和智力发展。专家认为,情绪之所以会影响人的智力活动,主要是因为,“情绪对于认知加工来说,它似乎成为一种脑的状态,这种状态成为认知活动的背景。良好的情绪状态为认知加工提供优势背景,对认知活动起着组织作用,它能促进学习过程,便于提取有用的线索,解决问题顺利。而不良情绪状态,过多的紧张与激动,使知觉狭窄,思维呆板,学习过程缓慢,从而干扰了操作效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常能看到,有些孩子在家里能说会道,许多事都会做,可到了有陌生人的地方就显得有些笨拙,该会的也不会了。孩子考试怯场就属于这种情况,这就是消极的情绪干扰了正常的认知活动。因此,做父母的要多注意培养孩子的积极情绪。小孩为什么喜欢“藏猫猫”?他发现了永久客体,于是就成了有趣的游戏。
27当婴儿长到一定月龄时,就对“藏猫猫”的游戏很感兴趣。和婴儿在一起时,如果你用一块手绢把脸蒙起来,然后,突然取走手绢,把脸露出来。于是婴儿就会高兴地发笑。你反复做,婴儿就反复乐。婴儿大约到四五个月以后,开始对“藏猫猫”的游戏感兴趣。婴儿喜欢“藏猫猫”游戏,表明婴儿的智力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在这以前,只要他看见的东西从他的视野中消失,他就认为东西不再存在,因为外界的东西在婴儿的头脑里还不能形成表象。更确切藏猫猫地说,外界东西的形象对于婴儿只有在他能看到了时才存在,实物一消失,形象也就消失,就像实物在镜子里的形象一样随着物体的消失而消失。但是,当婴儿到差不多四五个月的时候,情况就不同了。外界实物在婴儿的头脑里形成的形象,就能保留很短的一段时间。这时,婴儿看到的东西虽然从视野里消失,但实物的形象或称表象仍然留在婴儿的脑海里。因此,孩子开始意识到,外界的实物并不因为自己不能看见而不存在。东西即使消失了,也是存在的。这就是发展心理学中常提到的“客体永久性”。刚开始出现“客体永久性”的婴儿最喜欢“藏猫猫”的游戏。而且,他们在玩“藏猫猫”游戏时的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当你用手绢把脸蒙起来时,婴儿会瞪大眼睛注视你的脸消失的地方。因为他觉得脸是从这里消失的,应该能在这里找到。所以当你真的出现时,他显得非常兴奋,高兴得直笑。如果不是从刚消失的地方重新出现,而是在别的地方出现,婴儿则会感到疑惑和惊讶。不过,随着孩子“客体永久性”的进一步发展,这种疑惑和惊讶也会消失。那时他真正理解到,物体消失后可以存在于别的地方。“藏猫猫”游戏一方面可以帮助父母估计婴儿思维发展的大概水平,另一方面,父母也可以利用婴儿喜欢“藏猫猫”游戏的特点,对婴儿进行有效的早期思维训练,以促进婴儿表象的形成和想象力的发展。例如,到六七个月时,在婴儿的面前,用布或床单蒙住发声的玩具,让婴儿去找。然后将盖着的布去掉,孩子看到重新出现的玩具会很开心。等稍大些时,当着孩子的面,把玩具放在离孩子较远的地方,把玩具的一部分藏起来,露出一部分让孩子去找。开始时,可以让露出的部分多些,以后,使玩具只露出一小部分,最后可以把玩具全部挡起来让孩子去找。在这游戏过程中,孩子开始时可以借助能看见的部分,对被挡住的部分形成表象,逐渐地摆脱实物而形成物体的表象。以后,还可以用线把玩具系上,一头放到孩子的手边,另一头把玩具用床单等盖起来,让孩子用线把玩具拉过来。这样,不仅可以使孩子形成物体的表象,而且,还可以使孩子逐渐认识到,一些现象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动作来改变的,使孩子产生动作与效果之间的联系。利用孩子喜欢“藏猫猫”的特点,父母可以自己设计许多思维训练的其他方法。不过,思维训练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危险让他认识危险的事物与情景;尽早教他学会对付的办法;不要阻挡他的探究,避免压抑他的好奇心。
28现在,孩子少了,家长都怕孩子出危险,可不幸的事情却时有发生。记得有一次在医院,有位产妇讲了这样一件令人痛心的事,她同事那4岁的儿子前不久从四楼阳台摔了下去。原因非常简单,就是因为这小孩要他妈妈买一件玩具,妈妈觉得这玩具太贵,没有马上答应。孩子见母亲不答应,就爬到阳台的栏杆上,并吓唬他妈妈说,如果她不买,他就跳下去。当时孩子的母亲非常害怕,赶紧答应儿子的要求。孩子听母亲答应给他买所要的玩具,一高兴,一松手就从阳台上摔了下去。当时在场的人听了都觉得很惋惜,也觉得孩子可能被惯得太过分了。无独有偶,前些天在公共汽车上听到两位母亲在谈论自己的孩子,其中一位说,现在的孩子真是胆子大得吓人,一次,她那3岁的孩子要爬到阳台上玩,母亲对他(她)说:“不能往上爬,掉下去会摔死的。”他(她)却一点不怕。其实,小孩子并不是真的胆大不怕死,而是对从楼上摔下去会产生怎样的后果不知道。不知道危险,对死更是没有概念,而且,三四岁的孩子也不可能真正理解死是怎样的。例如,有一次我们的女儿不听话,妈妈就说:“你不听话,妈妈就把你从窗户里扔出去。”说完,妈妈转身出了房间。妈妈一回来,女儿就哭了。孩子为什么哭?因为妈妈要不理她吗?不是。是妈妈要把她从窗户里扔出去,她害怕了吗?也不是。最后她自己说出了哭的真正原因,那就是:“妈妈为什么不扔我出去?”而且她还要求:“妈妈扔一次吧。”从窗户里扔出去,对成人来说是极度的惩罚,往往只是在气头上才会说这样的话。可两岁多的孩子却认为这是一件好玩的事,正好可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显然,这种好奇是要不得的,必须立即消除她的这种对从窗户里出去的好奇心。所以,妈妈赶紧对孩子说:“妈妈不扔鸽子(鸽子是孩子的小名)。只有不好的东西,妈妈不喜欢的东西,才会从窗户里扔出去;妈妈喜欢鸽子,不把鸽子扔出去。”妈妈没有说“从窗户里扔出去是危险的,会把鸽子摔死的”。尽管这样听起来更能警告孩子,但因为这么小的孩子不能理解摔死是什么后果,不能理解就等于没有警告意义。所以,妈妈换了一种听上去不像警告,却能让孩子完全理解的方式说。因为孩子都不希望妈妈不喜欢自己。要使孩子认识到危险,应该考虑孩子当时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要考虑到孩子对“危险”的理解和成人对“危险”的理解并不完全一样。下面的几点建议可能对大多数的父母有帮助。一、让孩子亲身体验到危险的事。婴幼儿天生好动好奇,喜欢不断探索,在探索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危险的事。虽然,所有的父母都不希望孩子遇到危险,但有时让孩子亲身体验一下危险是很有必要的。例如,父母不希望孩子碰热水瓶,怕孩子被烫伤。而婴幼儿在家里乱跑、乱摸、乱碰时碰倒水瓶是常有的事,如果父母只是告诫孩子不要碰热水瓶,否则会烫伤,是不足以让孩子远离热水瓶的。这时可以在杯子里倒上些热水(以成人摸上去感到很热但不烫为好),在孩子面前,大人先用手摸一下并赶紧缩回,说:“哦,好烫!”然后让孩子也来摸一下。如果孩子不摸,父母可以故意抓住孩子的手去摸杯子,让孩子亲身感受一次“烫”是什么滋味。这时告诉孩子,烫的东西不能碰,热水瓶里有开水,不能碰,碰倒了要烫疼的。只要有那么两三次烫的体验,孩子就会对“烫”很敏感。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危险都可以让孩子亲身体验的,那就要采取别的办法。二、尽早让孩子知道简单的规则,如过马路时要注意红绿灯等。也许有
29人会说,对这么小的孩子讲交通规则是不是早了点。如果真是那么告诉孩子:“现在咱们来学习交通规则”,就显得父母太不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情况了。但如果以讲故事的形式讲给孩子听,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当我们的孩子还只有两岁的时候,一次带她过马路时,她看到街上的红绿灯很感兴趣,因为红灯亮时能看见灯里有个站着的人影,绿灯亮时则能看见走路的人影。我们觉得这正是告诉她红绿灯规则的好时候。回到家后,当孩子缠着要讲故事的时候,就对她说:“讲个红绿灯的故事吧。”“有一天,鸽子和爸爸、妈妈一起过马路的时候,看见红绿灯。红灯亮的时候,看见灯里有个小人人站着,他告诉人们:‘现在红灯亮了,不能过马路,快停下来。’一会儿,绿灯亮了,看见有个小人人跨大步,他告诉大家:‘现在绿灯亮了,大家快过马路,要大步走。’一会儿,绿灯灭了,红灯又亮了⋯⋯”在随后的近一个月里,这是女儿几乎天天要求讲的故事。同时,每次带她过马路时,都要让她注意红绿灯的变化。很快,她不仅会讲红绿灯的故事了,而且过马路的时候,也注意红灯不过马路,绿灯才过马路。三、建立条件反射,形成反射性防御。反射性防御是躲避危险的最快速的反应。例如,孩子在马路上玩耍是危险的,我们可以绝对禁止孩子到繁忙的大马路上玩。但我们无法禁止孩子在住宅区的小马路上玩,因为,在人口密度越来越大的城市,孩子几乎没有户外活动的空间了。既不能不让孩子在户外活动,又无法禁止孩子不去小马路,这时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小孩学会躲避危险。在孩子刚会满地跑时,每次带孩子出门活动时就要注意训练孩子,一见车来就往路边跑。如果这样做了,孩子很快就会说:“车来了,妈妈快靠边。”并自己很快地跑到路边。当然,教会孩子躲避危险的办法很多,这需要家长尽早地、时时刻刻地抓住每次机会,灵活地以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对孩子灌输安全知识。害羞害羞可能是天生的,但人们能够克服它。严重害羞的孩子由于与人交往的困难,常常被排斥在各种游戏或课外活动之外,他们获得知识、技能或其他有益经验的机会,常常会比别的孩子少得多,当然表现自己的机会也就要少。所以,即使是一些具有较高天赋的孩子也容易被忽视。美国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的科学家对人在各种场合是否害羞做了广泛调查,结果有20%的人回答很害羞,80%的人回答有时害羞,而没有一人回答自己从不害羞。因此他们认为害羞可能是人的天性。为了证明这一观点,科学家们又对2—7岁的儿童进行了追踪研究,以人体的各种电生理变化为指标。结果发现,遇到新刺激或紧张情况的时候,尽管儿童的表现可能不同,有的表现出害羞,有的则表现出镇定自若,但人体的各种电生理指标却有相似的变化,这种变化与人在害羞时出现的一样。因此,两个大学的科学家们更加确信,害羞是人的天性,但人们可以克服它而不使它从日常的行为中表现出来。根据这些研究结果,他们提议,父母应该在孩子处于新环境或紧张状态时帮助他们,使他们克服害羞而活动自如。那么,父母该如何帮助他们的孩
30子克服害羞呢?我们认为下列方法可能比较有效。首先,害羞是每个孩子发展到一定年龄自然会出现的一种普遍现象。它最初表现为婴儿期的怕生。这种怕生如果得到强化,就会逐渐发展成严重的害羞心理。因此,作为父母在一开始就不能给孩子贴上“害羞”的标签。在孩子表现出害羞时应该转移话题。不能当着孩子和别人的面说孩子害羞。在别人当着孩子的面说孩子害羞时,应该对孩子说“我们并不害羞”,同时直截了当请对方不要说这样的话,并立即转移话题,说一些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因为孩子对此比较熟悉,信心也就较足,容易消除紧张和不自然。这样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个能自我表现的机会。其次,鼓励孩子的敢为性,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害羞的孩子常常容易胆怯和慌乱。有时即使是一些自己有充分准备的事情,也常常会因为胆怯和慌乱而搞糟。而每一次失败的经历,又往往给孩子的个性发展留下一层阴影。孩子的敢为性是从小培养起来的。父母应从孩子小时起,就对孩子的许多探索行为(包括一些冒险性的行为)不横加限制,并鼓励孩子单独出去和其他孩子交往。培养敢为性的另一个重要时期是在孩子两三岁时,这时候正是孩子自我意识快速发展的时期,孩子总要“我自己⋯⋯”或“我来⋯⋯”。此时只要对孩子没有危险,任何事情都可以让她去试试,如果她成功了当然应该鼓励。如果她不能办到,也不要只是简单地说“你不行,让我来吧”的话。这样,次数多了只能使孩子产生自己无能的自悲心理,应该采取另一种更具鼓励性的说法:“孩子你真勇敢,不过你现在还小,等你再长大一些一定能办成。”“现在还是让妈妈来(帮你)完成它吧。”这样孩子就会对自己充满信心,以后仍然能大胆地、自信地去行动。第三,给孩子更多的机会与其他孩子或成人交往、独立处理一些事情或在公开场合发表自己的观点。如果是发表演说或公开表演,一定要帮助孩子在活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可以先让孩子对着镜子练习,然后在父母或要好的同伴面前预演直到熟练。父母应该时刻关心容易害羞的孩子,对孩子的任何进步,哪怕是很微不足道的进步或成绩都要及时鼓励。是父母还是老师言传身教,身教胜于言传。人们常说:“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既然父母是老师,就应该负有“传道、解惑、授业”的义务。因此,有些自己受教育程度不高的父母,常常很自悲地认为自己没有足够的文化知识教给子女。其实,父母还不是一般的老师。一般的老师通常只需要管学生在学校里的表现,而父母要管孩子在学校、在家里,以及在社会上的表现;一般老师只需要管学生某一单科的学习成绩,而父母必须对孩子所有学科的成绩负责;老师可以只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而父母除考虑孩子学习以外,还必须考虑孩子的衣食住行等问题。因此,即使是那些自己受教育程度不高的父母,也不要低估了自己对孩子的深刻的影响力。我们认为,父母在当孩子的老师时,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教给子女多少科学文化知识,而是教会子女如何做人。子女从父母那里学习如何做人,不是通过父母告诉子女该如何做人,而是通过摹仿。“有其父必有其子”或“有
31其母必有其女”,不仅指父母的生物特性在子女身上得到遗传,更重要的是指父母的人格特征对子女的影响。人们把这种父母与子女在个性特征方面的相似,称为“社会性遗传”。社会性遗传要比生物性遗传更为复杂。社会性遗传主要通过子女对父母行为的摹仿进行。摹仿学习是父母影响子女的主要方式。摹仿学习,就是要让孩子有一个可以摹仿的榜样。父母以怎样的形象出现在子女的眼里,是影响孩子发展的关键。希望自己的孩子勤奋,父母首先应该勤奋,希望孩子爱父母、关心别人、尊重别人,父母首先要互爱、相互尊重、相互体贴。如果希望孩子喜欢看书,父母就要有经常看书的习惯。如果孩子放学回家,父母希望孩子写作业,而自己则在看电视或玩游戏,孩子会觉得不公平,父母的形象就会受到影响。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事例,表面上看来似乎不可思议,但仔细分析却有其道理。例如,出生于书香门第的孩子也许对念书毫无兴趣,尽管父母希望他能继承父业,但事与愿违。相反,父母斗大的字识不了几个,但他们的孩子却可能学有所成。究其原因,除了先天素质以外,主要是父母对子女在精神上的影响。一些父母虽然自己没有学问,也好像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但他们自己那种兢兢业业的精神,坚强不屈的意志和他们做人的品质却深深地影响了他们的子女,也正是从父母那里继承的这些品质,使孩子们大受其益。世界上可能没有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或成才的父母,但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如愿以偿的。研究者认为,以下几种父母形象对子女可能会产生消极影响:一种是尽管在单位里很有影响,工作得很出色,事业上也很有成就,但回到家自己看电视、玩游戏,却要求孩子看书写作业的父母。例如,有的家长可能认为自己在外一天工作得很辛苦,回到家后自然应该得到放松、得到享受。这是合情合理的事。问题是孩子,特别是年龄幼小的孩子,他们只能看到眼前的父母,而想象不到在工作单位的父母是怎样的辛劳。一种是只专心于自己的事业,把关心孩子的事看成是该由对方来承担的父母。例如,有的父亲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承担者,他可能会认为,工作和挣钱已经够他受累的了,管孩子就应该由母亲多操心了。一种是不注意在孩子心目中树立对方形象的父母。形象不只是一种自然表现,尤其是在小孩子心目中的形象,也需要父母双方相互树立。例如,工作一天的父亲(也可能是母亲)回到家后就舒舒服服靠在沙发上,一张报纸、一杯茶地放松起来。这时,孩子一看父亲到家了,就兴致勃勃地过来要爸爸和他玩,或者想在爸爸面前撤撒娇。但父亲确实很累,心里也很烦,没有情绪陪孩子玩,就让孩子自己玩去,孩子当然感到不满。此时,如果母亲过来说:“你一天到晚只知道工作,回到家还不陪孩子玩一会儿。”那么,父亲在孩子看来太不够意思,父亲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会是消极的。但如果母亲说:“乖乖过来,爸爸上了一天班很辛苦,先让爸爸好好休息一会儿,等爸爸休息好了再陪乖乖玩,那样可以玩得更开心。”这样,孩子对父亲会产生一种同情和敬仰,同情父亲工作的辛劳,敬仰父亲能得到母亲的关心。父亲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会是积极的。虽然,前后两种说法表达了相似的意思(①父亲在外工作了一天;②父亲应该陪孩子玩。),但母亲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对孩子的影响却是大不相同的。前者不注意树立父亲的形象,而后者
32注意树立形象。一种是只知道让孩子感受到爱,而不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付出辛劳的父母。有些父母对孩子满怀希望,也非常爱孩子,为了孩子,他们甚至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却不让孩子知道父母为之付出的代价。这洋做的结果会使孩子觉得幸福来得大容易,而逐渐养成只知道索取不知道给予的习惯。父母作为特殊的老师,以自己特有的方式,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每时每刻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为什么⋯⋯、为什么⋯⋯?学问、学问、学从问中来。当孩子长到两岁以后,就会向父母提出无穷的问题,“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为什么这样?”“为什么那样?”等等,可以说,和孩子在一起,父母就必须面对许许多多听起来很幼稚,甚至非常可笑的问题。例如,“为什么在屋里看不到太阳?”如果你告诉他:“因为太阳被挡住了。”那他接着会问:“为什么太阳不进屋?”这个问题解答完了,他可能又会问别的问题。有的问题甚至是很难回答的。例如,有一阵我们的女儿经常问这样的一些问题:“冰箱,干吗叫冰箱?”“香蕉,干吗叫香蕉?”“鸽子,干吗叫鸽子?”等。好问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好奇心的一种表现。孩子通过提问想了解他们原来不知道的事情。有些家长对孩子的发问感到心烦,所以,每当孩子提出问题时就说:“别瞎问了,爸爸(或妈妈)没时间。”或者觉得孩子的问题好笑,就说:“傻孩子,别问这样的傻问题了。”如果这样对待孩子的提问,那太不应该了。经常这样会使孩子的好奇心受到压抑,会限制孩子创造性的发展。即使知道“面对提问的孩子,不能伤害他的自尊心和扼杀他的好奇心”这一道理的父母,对孩子的有些问题,也可能不知道怎样回答或很难对年龄很小的孩子讲清楚。这时应以鼓励为主,可以对孩子说:“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不过,现在你还小,等你再长大些,妈妈再告诉你,那时你就能懂了。你快点长大吧。”或者说:“妈妈明白你很想知道这件事情,不过,这里面有许多学问,等你将来上了学,读了许多书以后就会知道,还会知道得比妈妈多。”有些孩子可能会一再问同一个问题,这或许是最容易使父母心烦的一种情况。如果知道了孩子反复提问的原因,我们就容易理解为什么孩子会不厌其烦地提出同一个问题了。我们认为,有这样几种情况可能使孩子提出同样的问题:一种是孩子的问题并没有真正表达自己想表达的意思。例如,孩子问:“妈妈去哪儿了?”爸爸答:“妈妈上班了。”孩子继续问:“妈妈去哪儿了?”还是一个同样的问题。爸爸觉得,虽然是同一个问题,但孩子可能要表达“妈妈去哪里上班了”。所以,告诉他:“妈妈在中科院心理所上班。”并对他说了两遍“中科院心理所”。他也学着说了一遍,接着说:“我长大了也到那里上班。”用不恰当的表达方式提问,在成人中也经常发生.但提问人根据他人的
33回答,很快能发现自己问得不合适,而改变提问的方式,或换一个问题提出。但孩子却不容易发现自己提问中的错误,或即使发现自己问得不好,也不知道怎样才能更好地发问,所以还用同样的问题发问。一种是父母一时没有完全理解孩子的问题。这也是常有的事。一方面,年幼的儿童的语言能力本身有限;另一方面,儿童的思维方式也与成人的差别很大,他们的表达方式也可能不同。如果提问人是成人,他发现别人误解了自己的问题,会变换一种方式提问,但孩子做不到,他不会换方式提问,却又想知道他希望知道的事情,所以还用原来的问题发问。再一种是孩子把最初的问答变成了游戏。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总是一再提出同样的问题,他可能觉得让父母回答同样的问题很有趣。对于这种情况,父母通常可以从孩子的表情上区分,也可以在回答完孩子的问题后,向孩子提出孩子问的问题,如果,孩子已经知道了答案,他提问只是为了好玩,那他会回答。如果他回答不上来,说明他没有理解,需要父母继续解答他的问题。总之,对待孩子的提问,首先最好尽你所知,直截了当地回答他。对于一些含有科学道理的复杂问题,如“为什么会打雷?”“为什么会闪电?”或“为什么今天只打雷看不见闪电?”等等问题,不要以为反正孩子听不懂,就不加回答或敷衍了事,或者用什么“雷公电母”之类的神话来解释。把自然现象中的一些科学道理浅显他讲出来,反复几次后孩子多少能接受一些。而且,这样做对孩子今后接受科学概念是极有利的。其次,当父母对有些问题知道得不确切,而手边有参考书时,可以引导孩子和你一起查书。一起查书有两个好处,一是给了孩子一个比较确切的答案;二是让孩子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书的作用(书不仅仅有故事),从而对未来的学习有一种向往。童心不可戏幽默感的培养有利于创造性的发展,但不是从开玩笑开始的。玩笑,对于我们成人来说,或许是亲切的表示,是幽默的象征。玩笑过后,气氛得到了缓解,大家也得到了放松和愉快。然而,玩笑对于年幼的孩子,特别是对于幼儿来说,却完全是另一回事。记得女儿快两岁时,有朋友到家里来玩。有位朋友在逗孩子玩时,对孩子说:“你爸爸是坏蛋吗?”孩子回答:“不是坏蛋。”那位朋友接着说:“你爸爸不是坏蛋,那是好蛋吗?”这时,孩子很不高兴地回答:“不!爸爸是好人!”孩子当时因愤怒而要哭泣,她不明白为什么大人们竟公然戏弄她。还有一次是在孩子刚过3岁生日不久。因节日联欢,我们带孩子去了单位。单位的同事见我们的孩子显得有点胆小,就和她开玩笑。其中,有位同事见她独自在楼道里玩,就对她开玩笑说:“我要把你抱走。抱走啦。”边说边做出上前抱的姿势。孩子对这种玩笑全然不能理解,她害怕得大声哭叫起来,并喊道:“你走开,走开。你是大灰狼。我不要你。我不喜欢你!”孩子因恐惧而哆唆,那声嘶力竭的哭声至今仍在我们耳边回响。朋友和同事对小孩开个玩笑是常有的事。开个玩笑是一种友好的表示,也是对孩子喜欢的表示。但是,天真幼稚的孩子却不能,也不可能理解成人
34那种用玩笑方式表示的友好和喜爱。和孩子开玩笑对孩子产生的消极影响,也许是我们成人始料未及的。我的一位同事曾经对我描述过她与她4岁的女儿那次开玩笑的情形。一天,我的那位同事从幼儿园接女儿回家。快到家时,孩子对妈妈说:“妈妈,我一眼就看见了爸爸的自行车。”我的同事不知为什么,突然想和女儿开个玩笑,于是就说:“心心(孩子的乳名),你是这样一眼看见的吗?”边说边作出一只眼睛睁、另一只眼睛闭的样子给孩子看。孩子看了妈妈的样子,好像发现了什么似的,干紧回答说:“不,不是这样。是这样两只眼睛看的。”同时把两只小眼睛睁得溜圆。接着,孩子纠正了她刚才的话:“妈妈,我两眼就看见了爸爸的自行车。”直到此时,我的同事才意识到自己犯了错,不应该对孩子开这样的玩笑。为了不让孩子继续错下去,她赶紧对孩子说:“心心,你刚才的用词是对的,一眼就看见了什么是对的。”然而,孩子却非常认真地说:“妈妈,我是用两只眼睛看见的。”此时,作母亲的再作更具体的解释似乎也难以收到更好的效果了,因为,这么大的孩子所具有的理解水平就这么高。天真的孩子无法理解这只是母亲对她开的一个小小的玩笑。而且,随后的一个事实更使我的同事感到问题严重,更内疚地觉得对孩子开玩笑是多么的不应该。因为当孩子再次想表达“一眼就看见了⋯⋯”的意思时,却自然他说出了“我两眼就看见了⋯⋯”的话。当我的同事描述她们母女的这一经历时,在场的所有人没有不笑的。然而,笑过之后,我们不能不意识到,这实际上不只是一笑了之的事。这样的事应该引起广大家长的重视。幼儿受到其认知能力的局限,他们理解成人语言的能力是有限的。他们只能理解语言的表面含义,而不可能透过表面去理解隐含其后的深层意义。成人能从玩笑中得到放松、欢乐和愉快,而孩子却只能从玩笑中得到紧张、恐惧或错误的知识。因此,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了使孩子少受错误信息的影响,成人对孩子说话时一定要做到直接陈述,简单明确,一是一,二是二,不要开玩笑,更不能哄骗孩子。“童心不可戏”,希望每位家长或其他成人都能意识到这一点。昨天、今天和明天时间是无始无终的,但每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延续性和顺序性。人们是通过各种测量时间的工具(或媒介)来反映时间的,任何一种匀速变化的现象都可以被用来作为衡量时间的尺度。匀速变化的现象有很多,有自然界的变化,如秋去春来、日出日落等,也有人体内部的生理变化。虽然,时间对于我们人类就像空间对于我们人类一样重要,但由于时间的高度抽象性,儿童对时间的感知发展要比对空间的感知发展晚许多。时间没有直接能让儿童感知的直观形象,对时间的准确认识需要在思维发展到一定水平以后才能达到。儿童对时间的认识发展得比较晚。研究表明,幼儿到5岁时还不会利用时间尺度来估计时间。6岁儿童能对短时距(3秒5秒)作比较准确的估计,
35但对较长的时距估计很差。7岁儿童在知识和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对时间的认识开始有较快的发展。由于时间是相对的,时间没有开始也没有终止,表示时间的坐标也是相对的,因此,人们用来表示时间的词也具有相对性,而且抽象程度较高。例如,对于昨天、今天和明天,4岁以前的孩子几乎难以分清。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去公园玩,妈妈怎么昨天去公园呢?妈妈让我明天做的事,怎么今天就要我做?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还很弱的婴幼儿来说,很难理解这种“明天变成今天又变成昨天”的现象。婴幼儿最早能理解的是过去和将来。大约两岁以后,经常可以听到孩子说这样的话:“我去过天安门。”“我以后也要去上班。”到3岁左右时能分清早上和晚上,5—6岁时开始分清昨天、今天和明天,6岁以后对前天、后天和大前天、大后天等能较好地理解,但对更大或更小的时间单位,如月、年,或小时、分钟等的掌握就比较困难。儿童对年龄的认识也反映了对时间认知的一个方面。儿童在这个问题上也常常会出现一些有趣的事。例如,有个4岁的小男孩,在过年前对他妈妈说:“过了年我就比哥哥大了。”在他看来,过了年自己可以大一岁,于是就可以比大几个月的哥哥大了。但他没有考虑到,在自己增加一岁的同时,哥哥也增加了一岁。哥哥之所以是哥哥,就因为年龄比自己大。又如,在研究中,有人对一个4岁左右的女孩说,有姐妹两个,姐姐比妹妹大一岁,如果妹妹使劲吃许多东西,而姐姐吃得很少,那么一年以后谁大?得到的回答是妹妹大,一年以后妹妹就成了姐姐。虽然,这么小年龄的孩子在年龄问题上经常搞糊涂,但当作比较的对象的年龄差距增大时,这种困惑的现象就会减少。例如,前面那个男孩的母亲听了他说过了年就要比哥哥大的话以后,就问他:“我现在是你的妈妈,过几年以后,你长大了,你就会成为我的哥哥吗?”这时,孩子却回答:“不会,妈妈就是妈妈。”此时,孩子显得并不糊涂。为了使孩子从小对时间有较好的认识,父母应该经常在每天起床时问孩子:“昨天干了什么事?”“昨天有没有干⋯⋯?”“昨天去哪里?有什么好玩的事?”“起床后干什么?”“今天想做什么?”“明天要怎样?”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不仅可以使孩子认识最日常的时间概念,而且还可以使孩子从小养成做事有计划性的习惯。斜屋顶上的烟囱参照体系改变了,所以结果就不同。在下面的两张图中,我们成人一看就知道哪个屋顶上的烟囱画得对,哪个画得不对。可孩子们的回答是怎样的呢?在心理学实验中,我们发现了有趣的答案。4—5岁的孩子大多数认为左边的烟囱画得对,右边的烟囱画歪了。随着年龄的增加,认为左边图对的人数开始减少,而认为右边图对的人数逐渐增多。心理学研究发现,年龄较小的孩子之所以会这样认为,是因为他们在认识空间关系时选择了与成人不同的参照体系。成人以水平面为参照体系,而小年龄的儿童以屋顶的斜面为参照体系。这是由儿童心理发展水平所决定的。小年龄的儿童只能选择近而且明显的物体,作为他们认识空间关
36系的参照体系。选择参照体系是认识空间关系的关键。例如,当我们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时,对东南西北的确定主要根据太阳这一最明显的标记,如果是阴天那就不容易知道东南西北。为了不迷路,我们也常常要记住一些明显的建筑物或山水、树木等自然特征作为认路的标记。儿童在认识空间关系时更需要标记。而且,儿童利用标记的特点是,标记越鲜明、离目标越近,越容易被注意并被利用。当外界没有可利用的标记或儿童还不能利用外界的客观标记时,儿童就以自身作为确定空间位置关系的参照体系。年龄越小的孩子越多地反映出这种特征。简单地说,儿童在确定物体的空间方位时表现出这样几个阶段:通过自身的运动来确定物体的空间位置,这是儿童认识空间关系的最初阶段。此时,儿童只能以自己的身体作为空间定位的标记。因此,为了更好地认识空间,儿童需要不断地到处奔跑、攀援和探索。将真实的空间关系与头脑中的表象进行准确匹配。此时,儿童只能在头脑里形成与外界空间关系完全一致的心理表象,或根据心理表象来确定与表象完全一致的真实空间中物体的位置关系。如果表象与真实空间有所不同,如真实空间作了旋转,那么,此时的儿童就不能根据心理表象对真实空间进行定位。换句话说,当真实空间作了旋转,儿童就认为头脑里的心理表象不代表当前的真实空间。在头脑中对空间表象进行操作和旋转,这是空间能力发展的高级阶段。此时,儿童能同时利用两个以上的标记,作为认识空间关系的参照体系,因此,不仅能在头脑里形成真实空间的表象,而且还能对头脑中的表象进行旋转和操作。例如,对于一个房间及房间里的家具布置,儿童可以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表象,同时还可以在头脑里通过想象改变家具的布置。知道了儿童认识空间关系能力发展的一般规律后,就可以进行有效的训练和培养了。下面几个游戏对儿童空间能力的发展有促进作用。游戏一:在客厅或其他房间的中间放一张茶几,茶几四周放上几把小凳,然后用布帘把茶几和小凳围起来,要让布帘与小凳之间留有余地,可以让孩子能绕着走。同时准备3个不同的玩具,如小熊、小狗和小鸭。假设房间里的其他家具有沙发、书桌、电视柜和椅子等分布在房间的不同位置。准备好后把孩子领进布帘,第一步,让孩子隔着布帘指出各个主要家具在什么地方,然后对孩子说,现在小熊想坐沙发,小鸭想看书,小狗想看电视,请他把3个玩具放到不同的家具上,就是把小熊放到沙发上,小鸭放到书桌上和小狗放到电视柜上。然后和孩子一起看摆放的情况,如果放对了就说孩子真能干,帮助3个小动物做它们想做的事。如果有放错的,也不要批评孩子,但要让孩子纠正过来。然后和孩子一起进布帘,带孩子绕到桌子的对面,再让孩子指出各个小动物现在的位置。不管孩子说的是否正确,说完后让孩子出去把3个玩具拿回来。第二步,带孩子绕着桌子走几圈,再让孩子指出沙发、书桌和电视柜等在什么地方,然后再对孩子说,小鸭想坐沙发,小熊想看电视,小狗想看书,请他把它们放到指定的家具上。这游戏适合幼儿。游戏二:准备一大块橡皮泥和一些火柴杆,把橡皮泥做成小山似的形状放在桌
37上。然后家长和孩子一起玩种树游戏。火柴杆是小树,橡皮泥是山坡,让孩子在山坡上种树。看孩子是怎样把火柴杆插到橡皮泥上的。这一游戏适合婴幼儿和小学低年级学生。此外,跳棋、围棋、象棋等棋类游戏也都对训练儿童的空间想象力有很好的作用。月亮是活的吗?幼儿是无意识地将无生命的东西看成是有生命的,成人是有意识地将有生命体的情感赋予无生命体。记得小时候,自己常常望着天上的月亮发呆,总不明白为什么月亮老跟着自己,我走,月亮也走,我停它也停。有时还与其他的小伙伴,为了月亮到底跟谁好的事而发生争执。我说月亮和我好,因为我走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可我的小伙伴们谁也不服气,都说月亮跟他们好,他们也说,自己走到哪里,月亮就跟到哪里。这时,我就会奔向一边,边跑边看着随自己而动的月亮高兴地喊着:“看,月亮跟着我跑到这里来了。”但我的结论总得不到同伴的承认,因为,他们看到月亮根本没动。那时我和同伴们都认为月亮是活的。后来长大了,上学了,就逐渐知道了其中的道理,觉得小时候是多么的好笑。但这种好笑的想法却传给了女儿。女儿也觉得月亮是多么可爱,特别是在父亲出国的日子里,每次看到月亮,她总觉得月亮能理解她,可以帮她把对爸爸的思念转告爸爸。月亮能看见她,也能看见爸爸,月亮是她的好朋友。其实,不是个别孩子会认为月亮是有生命的,而是所有正常发展的孩子都产生过月亮是有生命的想法。也不只是认为月亮是活的,而且还认为其他所有的东西都和自己一样是活的,有生命的和有情感的。研究者称婴幼儿的这种把一切事物都看成有生命的现象为泛灵论,也就是把生命现象、灵魂现象广泛化,把所有无生命的东西都当成有生命的东西。这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阶段。泛灵论现象会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而逐渐消失。泛灵论也有一个发展过程,婴儿最早是不分有生命与无生命的;随后是把所有的东西都当成是有生命的;接着儿童把自己认为对人类有用的东西看成是有生命的,没用或他看不到直接用途的东西是无生命的,如把玩具、桌子、猫、狗等作为有生命的,而把石头、山和树木等看成是无生命的;稍后是把能活动的东西当成是有生命的,不能活动的东西看成是无生命的,如把汽车、自行车等看成是活的,有生命的,而把树、草等看成是无生命的;再往后是把有生命的东西只限制在自己能活动的范围,如把风车、太阳、月亮和各种动物等看作是有生命的,而把树木、花草和房屋等看作是无生命的;最后,才开始认识到有生命与无生命物体的真正区别,这时才能最终摆脱泛灵论而向更高级的认知阶段发展。人到成年,虽不会再把无生命的事物误以为是有生命的了,但寄情于景,寓情于物的现象却并不少见。人们把这种现象叫“移情”现象。如“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或“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等,都是人们借物抒情、移情于物的表现。
38认识到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这种泛灵论现象,对父母培养教育子女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当父母发现孩子在事物分类时,出现诸如此类的错误时不要觉得可笑。另一方面,在育儿实践中,父母可以适当利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这种特殊现象,培养孩子爱护物品和富有同情心等一些良好个性心理品质。如当孩子见花要摘时对她说:“花不能摘,你把它摘下来,它就会疼,会死去。你可以摸摸它、闻闻它,它会很高兴地让你闻到它的香味。”当孩子发脾气摔打玩具或其他物品时,可以对孩子说:“玩具是你的好朋友,怎么能打它们呢。打了它们,它们会疼会生气,以后它们就不喜欢和你一起玩。赶紧对玩具说‘对不起,以后我不对你们生气了’。”父母认识到泛灵论是婴幼儿心理发展的普遍现象,还可以利用这一心理特点培养孩子丰富的情感和替他人着想的优良品质。当然,这些只是品质培养中的很小部分,品质的培养不是靠少数几次说教或行为纠正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父母对儿童从小开始,在他成长发展的各个方面,时时处处注意对孩子的培养教育。挫折学会忍受挫折,才能更坚强。一天,和一位日本来访的高桥先生探讨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讨论中我发现,中日双方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在对待孩子受挫折的问题上态度有很大的不同。他告诉我,在日本的幼儿园里,如果孩子们在一起打架,当教师的多半不干涉,只是在边上看,只要不出现危险就让孩子们自己去对付。他说这样孩子在一起可以学到不少东西,有成功也有挫折,各种体验他们都会去经历一番。我很奇怪地问他,如果孩子在幼儿园或学校受了气,家长会怎么看呢?高桥先生的回答是:家长一般都能接受教师的这种态度。大部分的家长会认为让孩子自己学会对付这种挫折,会使孩子变得更加坚强。在我国,怕自己的孩子在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时吃亏,或者怕孩子在幼儿园里受气,是家长们的普遍心态。谁家的孩子都是小宝贝,哪里舍得让他受人欺负。如果孩子是带着眼泪或带着伤回家的,那么父母的心情常常会比孩子更为复杂,恨不得立刻回去找老师问个究竟。也有的家长干脆教孩子打人:“他打你你也打他!”的确,在家一直受宠的孩子,确实不知道该如何对付别人的攻击。其实,对孩子来说,挫折远不只是来自其他孩子的攻击,而且开始经受挫折体验的年龄要比被攻击早许多。例如,一个婴儿想自己独站却不能站稳,结果摔倒了,这对他来说是挫折;想自己吃东西,但又不能把食物送到嘴里,这对他来说是挫折;刚会走路就想奔跑,结果跌倒了,这也是挫折;在商店看到一个玩具,但妈妈就是不给买,需要得不到满足,这又是一种挫折⋯⋯。可见,孩子在长大成人的过程中要经历无数的挫折。因此,作为父母在帮助孩子对付挫折时,不要让孩子回避挫折,而要教会孩子正视挫折。帮助孩子建立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是最为重要的。当婴儿站不稳而摔倒的时候,有的父母可能会心疼地对他说:“宝贝摔疼了吧,你还小,以后不能这样。”有的父母可能鼓励式地对他说:“宝贝真棒,一个人都快能站起来了,只要再长大点就能站起来了。宝宝还需要使
39劲。现在让妈妈来帮一下吧。”显然,前一种父母可能会使孩子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最初的挫折,而后一种父母则会使孩子充满信心地对待当前的挫折。又如,孩子在商店缠着要买玩具,如果家长不给买,他就开始哭闹。有的家长见孩子哭闹厉害就向孩子投降,最终给他买了。另一些家长可能在孩子哭闹时打他。还有一些家长则告诉孩子,妈妈不买是有原因的,不是所有的东西想要都能得到的,你哭也没有用,虽然不打孩子,但态度是坚决的。在这3种办法中,最后一种算是最明智的。第一种办法会使孩子学会用哭闹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使孩子变得越来越不讲道理。第二种办法确实也能使孩子体验到挫折,但他不知道为什么要受到挫折。第三种办法,孩子在体验到挫折时也知道,自己之所以遭受挫折是因为自己的要求不合理。要提高孩子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是一件持久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从小开始,也要求父母每时每刻都注意对孩子的培养和训练,才能使他今后更坚强。在这个问题上,需要保持始终如一的态度。父母突然的态度改变会使孩子无所适从。例如,今天觉得孩子可以受些挫折,父母在孩子摔跤时要求他自己站起来,不很乖巧,有时又“不讲理”。我们主张儿童必须有经受挫折的体验,并不是说让孩子经受任何挫折都没关系。对于那些突发性的、能使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严重创伤的挫折应该竭力避免。例如,因家庭破裂,使孩子幼年失去母爱或父爱,同时又得不到必要的补偿,这种挫折对孩子来说可能是毁灭性的,在心理上笼罩的阴影即使到了成年期也不会消失。一个人在一生中难免要受到挫折。在考试、升学、婚恋、就业或工作中所遇到的挫折,都足以使一个脆弱的人消沉。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经受住冲击,在挫折中站起来,重新去迎接新的挑战。所以,我们希望做父母的要注意让孩子从小就能赢得起也输得起;既有搭起“高楼”的喜悦,也有积木倒塌声中的欢笑;要有成功时的赞扬,更要有受挫折时的鼓励。乱涂乱画涂鸦应是其乐无穷的游戏。许多家长对孩子的乱涂乱画都很反感,这种反感在成人看来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父母要花费很多时间、精力和财力才能把家庭布置得比较整齐、美观,可孩子却往往不理解父母的心思,不管三七二十一,在雪白的墙壁或漂亮的壁纸上,在地板上,甚至在各种家具上展现他的绘画才能,红条绿条、黄斑黑斑,有时还重重地用铅笔戳上几个即使擦也擦不掉的痕迹。尽管爸爸、妈妈多次制止,但他乱涂乱画的兴致却一点不减,甚至更浓。爸爸、妈妈辛辛苦苦整治起来的家就会被孩子的“杰作”搞得面目全非,当父母的自然会心疼、会生气。但是,心疼也好,生气也好,都无法阻止孩子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只要是正常发展的孩子,到了两岁左右时都会有一段喜欢乱涂乱画的时期。孩子出现乱涂乱画是正常现象,也是孩子发展有新进展的标志。孩子最初对涂画感兴趣可能完全出于偶然。我们知道,小孩子是通过对外界事物的触摸、敲击或摩擦等手段,来认识它们的许多特性的。他们拿到能拿住的东西时,就会用它来敲击其他物体,他们可以用小球、积木或小棒等东西去敲桌子、衣厨或墙壁等,当然也会用
40铅笔之类能在另一个物体上留下痕迹的物体去敲击或摩擦。用铅笔之类在纸上或墙上摩擦的结果,就会在上面留下明显的痕迹。当孩子第一次看到这些痕迹时感到惊讶。他们会像发现了什么奇迹似地感到兴奋,于是他们要迫不及待地重复刚才的动作,以便留下更多的能使自己高兴的痕迹。孩子也在这横的、竖的、粗的、细的,或者被成人称为乱七八糟的图案中,进入了被学者们描述为涂鸦期的阶段。涂鸦期通常被认为是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的初始阶段。儿童在涂涂画画的过程中,也许并没有什么目的,但是这一过程却发展了孩子的运笔能力和想象力,更重要的是发展了孩子对笔纸的兴趣。因此,这时如果对孩子不恰当地斥责或禁止,对于孩子的发展来说无疑是一种损失。因为,一旦孩子在这方面的兴趣消失了,要再去培养和建立则是一个相当艰苦的过程,而且很可能事倍功半。由着孩子性子来,任他到处乱涂乱画,这在许多家庭都是不可容忍的,适当的限制是必须的。怎样做才能既维护了家庭的整洁,又不打击孩子的积极性,使孩子的能力在适当的时候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呢?这的确是最让父母费心机也最体现父母智慧的地方。首先,做父母的应该积极迎接孩子的涂鸦期的到来,也就是当孩子长到1岁左右时,主动给孩子提供笔和纸,并给孩子提供一个能画画的场所,经常对孩子说:“画画要坐在桌子边,把画画在纸上。”这样可以使孩子慢慢形成一种在桌子上、在纸上画画的习惯。其次,父母必须认识到,孩子毕竟是孩子,即使父母从一开始就注意培养孩子在桌子上的纸上画画的习惯,但孩子仍有可能在其他地方涂画。因为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还很弱,而且孩子做事往往由兴趣决定,一时兴趣来了就会在他认为方便的地方作画。于是,墙上或家具上仍会留下他的杰作。为了不让孩子把整齐、漂亮的家具和墙壁弄得过于难看,父母可以事先在孩子可能作画的地方贴上随时可以更换的白纸。在墙上或家具上贴白纸的目的并不是要鼓励孩子在上面作画,而只是当父母没看住孩子,被孩子在墙上或家具上涂画时,可以保护墙壁和家具的外观。因此,贴了保护纸以后,父母仍应该要求孩子在桌子上的纸上作画。最后,在孩子涂画时,如果父母能抽出适当的时间陪伴孩子,对孩子的作品作积极的引导和鼓励是非常有益的。这样不仅可以防止孩子在别的地方乱涂乱画,更重要的可以诱导孩子形成正确的表象。例如,开始时孩子可能只是信手画出了一些图案,他并不知道自己到底画了些什么,这时如果父母提醒孩子“这是不是草?”或“这好像是一个圆圈”等,孩子会因此进行积极的思维,还会得到鼓舞,因为他觉得自己原来还能用笔画一些像样的东西而得到爸爸妈妈的夸奖。带孩子串串门要为孩子寻找玩伴,只将孩子送入幼儿园是不够的。“串门”对从前的孩子来说是一件平常的事。一个大院里住着好几户、甚至十几户人家,每家差不多都有几个孩子,于是,几个或十几个年龄差不多的孩子常常能在一起玩耍。今天到张家一起写作业,明天一起到李家捉迷
41藏,后天可能又到王家一起吃顿饭,孩子们的生活总是能过得热热闹闹的。现如今,孩子变少了,家庭变小了,许多大院也改成了单元楼房。原来那种开放型的家成了封闭式的“蛋壳”。孩子生活在“蛋壳”里,从小就成了“孤家寡人”。孩子失去了玩伴,却成了家庭的中心。行为的准则由从前的具体形象,变成了现在的抽象教条。从前,在训导孩子时,只要说“看你‘哥哥’或‘姐姐’怎样”或“看谁家的某某怎样”,就能起到作用。因为,行为的准则看得见摸得着,榜样是实实在在的。现在的情形就不同了,哥哥姐姐或弟弟妹妹没有了,邻居家的孩子是谁都可能不知道。游戏机是孩子的伴,电视里的角色是孩子的榜样。于是,一连串的儿童行为问题也随之而来。自私、不合群、不好好吃饭、习惯不好、社会交往能力差等等,都是让现在的家长非常头疼的事。也许有人会说,现在只要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去,孩子的伴就有了,孩子的交往能力也就自然发展起来了。但实际上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例如,有一天,一位怀疑自己的孩子得了孤独症的家长向我们讲述了他孩子的情况。他的孩子在幼儿园不和其他孩子玩,不参加集体活动,尤其不愿意参加竞赛性的活动。当父母问他为什么不参加活动时,孩子说“怕输”。为了让孩子有机会多参加些活动,也让他多学些东西,家长为他报名参加各种各样的学习班,如绘画班、电子琴班、舞蹈班等,但结果也是白花钱,因为他还是不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下了课就愿意独自在教室里坐着。因此,家长怀疑孩子是否有孤独症。但是,当我们问及孩子在家里的表现时,完全排除了孩子患有孤独症的怀疑。因为,这孩子在家里很愿意和家长一起活动和做游戏,也有说有笑。通过进一步的询问,我们了解到,这个孩子在家中没有同龄的玩伴,家长也从来没有想到过要让他去和邻居或亲友家的小孩子玩。虽然这样极端的例子属于少数,但是孩子缺少玩伴、不合群和交往能力差却是当前独生子女家长都面临的事实,尽管现在大部分的孩子都有过幼儿园集体生活的经验。后面我们会讲到,孩子上幼儿园确实要比不上幼儿园有许多好处,但幼儿园不能替家庭包办一切。作为家长需要认识到,孩子在幼儿园虽然有许多和自己年龄相近的小朋友在一起生活、一起玩耍,但幼儿园环境不同于家庭环境。幼儿园是一个集体,孩子在那里要过集体生活。作为一个集体,小朋友之间必然受纪律的约束。在纪律约束下的孩子会产生紧张感,而家庭环境中的气氛要宽松得多,只要不是发生极端的情况,孩子们就不会受到约束。例如,有个孩子到幼儿园就睡不好午觉。问他为什么睡不着,他说,他穿衣服慢,如果睡着了醒来后再穿衣服就会最慢,老师会批评,所以他就不睡。但在家这小孩却能午睡得很好。原因很简单,就是在家不紧张。因此,我们认为即使是上幼儿园的孩子,家长也有必要经常带他到其他小朋友的家里去串串门,让孩子们在家庭的宽松气氛中一起玩耍。串门对现在生活在“蛋壳”型家庭中的独生子女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它可以使孩子的生活环境更加丰富,使孩子的交往范围扩大,可以增强孩子的同伴意识,更可以体验兄弟姐妹之情。赏与罚手段与目的,收效如何?
42赏,就是奖赏。罚,就是惩罚。奖赏与惩罚是儿童培养过程中常用的教育手段。奖赏是对某一行为的正强化,也就是对某一行为的肯定和鼓励。奖赏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如当孩子在竞赛中取胜了就发给奖品属于物质奖赏;而给予一定的荣誉称号则属于精神奖赏。惩罚是对某一行为的负强化,也就是对这一行为的否定和抑制。惩罚也有精神惩罚和物质(肉体)惩罚。精神惩罚包括批评、指责、谩骂、讥讽和侮辱等;物质惩罚包括体罚和没收玩具或不许吃东西等。由于奖赏总是与积极的情绪相联系,所以,奖赏往往能激发儿童的热情,使他以更强的动机、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进行曾经得到奖赏的活动。相反,惩罚常常与消极情绪联系在一起,惩罚能使儿童感到苦恼和悲哀,使他对曾经受到惩罚的活动或行为产生恐惧或回避,从而抑制这种行为的出现。尽管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儿童早期的情绪体验可能对以后的个性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积极的情绪体验往往会使孩子的性格变得开朗活泼、自信心强、待人公正和善、人际关系好等。而在早年过多地体验消极情绪的孩子,可能会在其社会化过程中遇到更多的困难。性格孤僻、感情冷漠、悲观、缺乏竞争意识等,常常与早年的消极情绪体验有关。因此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主张要多给孩子积极的情绪体验而要避免消极情绪体验。这种观点是正确的,但在实际的育儿过程中惩罚是不可避免的,完全不让孩子体验消极情绪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应该的。要使一个孩子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个体,一个具有七情六欲的正常人,就应该体验各种情感。事实上,如果不体验什么是消极情绪,那么,也就体验不到什么是积极情绪。如果不体验被惩罚的悲哀,也就不可能体验到被奖赏的快乐。所以,我们主张,父母在养育子女时奖赏与惩罚都应该使用。罚要罚得干脆,赏要赏得明白。当然,父母在奖赏和惩罚子女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明确奖赏与惩罚的目的。奖赏和惩罚只是用于教育培养孩子的手段,不是目的,所以不能凭父母的感情用事,绝对不能在自己高兴的时候就奖励孩子,或孩子做了不应该做的事也不加追究;而在自己情绪不好时就惩罚孩子,把孩子作为出气筒。二、父母应该知道,奖励是使相同或类似的行为继续出现或得以保持。从奖励中儿童学会了该如何去做。而惩罚使某一行为的出现受到抑制,从中儿童学到不该做什么,但孩子可能仍然不知道该做什么。因此,虽然被惩罚的某一不良行为被抑制,但取代它的却可能是另一不良行为。所以,父母在养育过程中要以鼓励和奖赏为主,尽可能发现孩子的优点加以鼓励。三、惩罚时一定要使孩子明白,父母不喜欢的是他的某一行为,而不是他本人,不能让孩子产生爸爸妈妈不爱自己的感觉。这就是说,父母不能将对孩子的某一行为的不满迁移到孩子的其他行为上。四、孩子哭闹不应该是受惩罚的理由。父母首先要了解孩子哭闹的原因。有时孩子哭闹或捣乱可能只是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有时可能身体有某种不适,但自己既无法描述又无法消除。成人有时也会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情绪需要发泄,孩子也一样。所以,在孩子哭闹时先要弄清楚为什么哭闹,如果没有原
43因,那就应该让孩子有发泄的机会。例如,孩子睡觉后可能没有完全睡醒,这时孩子可能会哭闹,父母的劝或哄可能都无济于事,如果父母因此而对孩子发脾气或惩罚孩子,那就太不应该了。明智的做法是对孩子说:“妈妈(爸爸)知道你现在情绪不好,如果你想哭就哭一会儿,等你不想哭了就告诉妈妈(爸爸)。妈妈(爸爸)就在你身边。”过一会儿他就会不哭的。这时最忌讳的是父母设法讨好孩子,给孩子种种许诺,这样只能教会孩子以更强烈的哭闹来对付父母。五、奖励和惩罚同样可能导致孩子的说谎等伪行为。前者是为了获得父母或师长的欢心,后者则是为了逃避惩罚,少受皮肉之苦。因此,父母在行使奖赏或惩罚时一定要有根有据。六、做家务不能作为惩罚的手段。否则会使儿童产生“做家务”与“不好”联系起来的观念。在其他时候再希望孩子做家务时,他会产生“又要受罚”的念头,以后会逐渐讨厌做家务。七、只有通过主观努力得到的成果才应该加以奖励,同样,不是故意造成的错误也不应该受到惩罚。幼儿园里朋友多人是社会的人,儿童从小就应该有集体生活的体验。儿童长到3岁左右时就该进幼儿园了。虽然,目前我国幼儿园的水平参差不齐,父母对幼儿园的看法也各不相同,但是,总的说来,幼儿有机会进幼儿园是有好处的。幼儿园是一个专门为幼儿设置的机构,它的目的是帮助和保持儿童身体健康和体格发展;为幼儿提供扩大与人交往接触的机会;为他们的生活、思维和学习提供丰富的环境;为他们日后的读、写、算打好基础;给他们提供扩大使用语言这一交流和表达的工具的机会;扩大他们对社会和科学世界的了解;给他们提供必要的审美经验;以及为儿童提供养成责任感的机会等。归结起来,孩子入幼儿园有以下优点:一、在幼儿园里,虽然不进行正规的教学,但我国的幼儿园都要按照教学大纲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幼儿园的教师也常常设法在某种程度上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他们为孩子们提供各种各样的经验,因此,孩子们就可以从具体活动中学到许多东西。有的幼儿园还常常给孩子们制订丰富而又面面俱到的计划,它可以刺激儿童的各种感觉器官的发展。例如,通过音乐、美术和其他教具或玩具材料,如粘土、颜料、水、沙和积木等,培养儿童的观察力、好奇心、迸发的创造力和熟练的语言技能等等。幼教老师往往在日常的游戏安排中为孩子们提供各种学习机会,让他们学习诸如空间、时间、年龄、大小和人与物之间的许多有关的概念。他们鼓励儿童解决来自各方面的问题,如智力方面的问题、与人交往方面的或实际操作方面的问题等。二、在幼儿园里,孩子在和其他儿童一起游戏时,他们就有许多机会为达到共同的目标而互相合作,形成理解他人的看法和感情的初步意识。而当合作变力争吵时,他就学习如何对付挫折、生气和受到创伤的感情。幼儿园的经验可以帮助独生子女学习如何与别人——成人和儿童——友好相处,初步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等。在这方面,幼儿园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44三、儿童在幼儿园,为了使老师和小朋友们能理解自己,他只好放弃那些自我中心的语言。四、幼儿园通常有基本固定的作息安排,这可以使幼儿的生活逐渐变得有规律,从而养成孩子良好的时间观念和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五、由于在幼儿园里孩子开始有机会接触书本和学习方式,并对此日益熟悉,这样就使他们对将来上小学时比较严肃的正规学习逐渐有了准备。尤其到了幼儿园大班,幼儿园往往比较重视使儿童为以后读一年级作好准备。六、幼儿园对孩子未来的学习经历所能作出的最重要的贡献,可能还在于它在这几年里使孩子获得了那种感情,即对学校的感情,认识到学校是有趣的,学习可以使人感到满足,他们也能胜任学校里的学习生活,使孩子们产生对学校生活的向往。尽管上幼儿园对孩子,特别是对独生子女有许多好处,但并不是每个幼儿到了这个年龄都能顺利习惯幼儿园生活的。孩子在家里常常没有什么时间约束,而在幼儿园,他们必须遵守一定的作息规定。独生子女在家往往是家庭的中心,家长围着孩子转;而在幼儿园,小朋友之间是平等的,老师不可能只围着某个孩子转,因此,孩子可能会产生被冷落的感觉。总之,进幼儿园对每个孩子来说都是一种新的挑战。为了使孩子能顺利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父母应该在孩子入幼儿园以前帮助孩子作好心理准备。例如,经常给孩子讲一些有关幼儿园的事,告诉孩子幼儿园是个什么地方,在幼儿园里小朋友们都于些什么有趣的事情等。在孩子该入园前的几个月里,经常带孩子到幼儿园参观或在幼儿园外观看其他小朋友们的游戏等,如果能使孩子有机会认识幼儿园的部分老师就更好,这样可以使孩子对幼儿园有一定的认识,产生对幼儿园向往的感情。新人园后的前几个星期,幼儿的哭往往是难免的。此时,父母的决心和对孩子人园的态度就显得特别重要,多提及幼儿园好的方面,而且,在与亲朋好友谈话时闭口不提“×××就是不爱上幼儿园,一去就哭⋯⋯”之类的话。如果有条件,可邀请同班的小朋友来家里玩一会儿,并相约一起上幼儿园。这将促使孩子早日平静下来,形成爱上幼儿园的习惯。是父母也是朋友做朋友比做父母更难。朋友是具有友谊关系的人,而友谊关系是指一种亲密、友好、平等、能相互关心、相互理解、相互敞开内心世界、相互信任、相互需要和帮助的关系。朋友之间往往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志向、兴趣。朋友关系可以不受年龄、地位、贫富制约,虽然,年龄相似、地位相近、贫富相差不大的人之间可能更容易建立朋友关系,但能否成为朋友的关键在于双方是否平等,能否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相互帮助。我们现在有许多父母尽管在思想上也知道要像朋友一样对待孩子,真正和自己的孩子进行沟通,平等处事。但一到遇事出现意见不一致或发生争论时,父母往往会不自觉地站在权威的立场,要求孩子听从自己的想法或顺从自己的愿望。做为父母,在对待孩子时要真正像对待朋友那样,确实是很难的。因为,
45朋友之间必须能平等,但从父母的含义来看,父母是长辈。既然是长辈,就必然不同于小辈。另外,要保持父母与子女的平等,事实上有这样几个困难:首先,成年人的朋友观与青少年的朋友观不同;其次,在家庭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再者,父母的思维方式与子女的不同;还有,所做的主要事情不同,父母的主要事情是工作,而青少年的主要事情是学习。要成为朋友,难在父母。这是因为许多家长在孩子面前总觉得自己是义不容辞的教育者、指导者,甚至是治疗者,同时又认为孩子是理所当然的被教育者、被指导者和被治疗者。这从道理上讲或许无可非议,特别是对年龄幼小的孩子。由于他们受到自己知识经验的贫乏、对问题认识的肤浅和价值观发展水平的低下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孩子常常会表现出偏激、感情用事、对错不分和以自我为中心等弱点,因此需要父母时时关心、指导和纠正。但作为父母如果因此就形成一种定势,认为自己总是正确,而孩子总是需要纠正的,那就错了。因为即使是小孩子,也有正确的时候,而父母也有出现失误或考虑不周到的时候,这可能就是所谓的“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终有一得”吧,况且,孩子们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他们的判断能力也会逐步增强,他们正确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多。做父母的必须认识到这一事实。其实,要求父母像对待朋友那样对待子女,并非要求家长完全与子女平起平坐,而只是希望做父母的在思考问题或与孩子讨论事情时,更多地考虑子女的想法,尽量减少先人为主的想法,给孩子多一些表明自己观点的机会。这样,可以使孩子有更多的机会比较家长和他们自己的想法。使孩子在比较中学习如何思考问题,如何考虑得更周全,更成熟,让孩子在接受家长的观点时心服口服。在大多数情况下,家长的想法会更有经验些,更加切合实际些;但有时,子女的想法可能更有创新性。因此,通过讨论,可以使双方的想法得到互补,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通过这种或是心平气和,或是热烈争论但朋友式的讨论,一方面,可以使父母与子女的心理得到更好的沟通;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处理问题的方法更为妥善。而且,因为解决问题的方法得到了家长和子女的一致认可,还可以消除不必要的矛盾。来客人了“人来疯”或许不是孩子的错。客人来了,玲玲躲在妈妈的身后,看着爸爸、妈妈同客人们寒暄。“这是叔叔”,“这是阿姨”。一一叫过之后,玲玲似乎完成了她的使命。妈妈忙着倒茶,爸爸紧着让坐。大人们进入了自己的角色,开始了他们的谈笑,谁也顾不得玲玲了。开始玲玲是安静的,她看看这个,瞧瞧那个。但没多久,在最初的胆怯与新奇之后,大人的那些让她似懂非懂的谈笑已不能再吸引玲玲的注意了。她开始觉得没意思,很想让妈妈去陪她画画,可妈妈正忙着,挥挥手让她自己去玩。她又想让爸爸给她讲故事,可爸爸却不能像平常那样有求必应,还要同客人谈话呢。她看上了床上的大枕头,每晚睡觉时,她都抱着它和爸爸、妈妈一起游戏,总是很开心的。但平常妈妈从不让她上床玩。现在没有人干涉她了,她穿着鞋就爬上了床,抱着枕头站在床上唱了起来。终于赢得了所有人的目光。客人们没有注意到她还穿着鞋,只觉得她样子可爱,唱得也不错,于是就投来了赞许的微笑。爸爸、妈妈虽然有些恼,但态
46度绝没有像平常那样坚决,爸爸说了几句制止的话,妈妈走向前想抱她下来⋯⋯。“人来疯”就这样开始了。许多孩子在幼儿阶段都有类似的“人来疯”的表现,这确实使不少父母感到窘迫,并且也有人称之为孩子的“不良习惯”。但我们以为,与其把这种现象当成孩子的不良习惯去加以纠正,倒不如把它看成是孩子社会性发展过程中的自然表现。其实,它是孩子的一种人际交往的需要。如要我们再仔细地分析一下“人来疯”产生的原因,明智的父母恐怕就不难找到解决问题的良策了。产生“人来疯”的原因大约有这样几种:第一,客人的到来或多或少要改变小家庭原有的生活节奏,平添许多新节目。这种改变足以使年幼的孩子的大脑处于兴奋状态了,而这种大脑的兴奋不可避免地要从孩子的行为上反映出来。第二,随着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和成熟,与他人交往的需要日益明显,不再自甘寂寞,越来越多地想参与到成人的世界之中,希望成为被注意的中心,希望别人常常关心他,而不是被冷落在一边。然而,幼儿阶段,孩子受到自身理解力和交往水平的限制,一方面,他不知道也不可能参与到成人正常的交往之中;另一方面,也不知道以怎样的方式来吸引成人的注意,因此表现出来的行为常常是幼稚的,或者干脆是极端的(如大哭大闹等)。第三,孩子一直被视为家庭的中心,家人总是以孩子为轴心围着他转,逐渐使孩子形成了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优越感。而客人的到来,这种以孩子为中心的局面会被打破。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也自然会因客人的到来而改变。大多数的父母都不再像平常那样严格,也不会像平常那样花许多时间注意孩子。而孩子对父母这种态度上的变化恰恰又是十分敏感的。孩子为了原先具有的优越感,他会习惯性地采取某种行为方式。这一般都是平日他能够引起成人注意的活动。知道了引起“人来疯”的原因后,就可以采取比较有效的措施防止“人来疯”行为的出现。我们认为,为了减少孩子的“人来疯”现象,首先,父母平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使孩子学会自己玩;其次,父母在客人来之前对孩子进行适当的礼貌教育;再者,客人来之后要给孩子安排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拿水果、点心等给客人,或安排他去玩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或去做最喜欢的事,如画画等,不要一点不理睬孩子。入学前书包、本子和铅笔等是重要的,但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对学习的饥渴心理。目前,也许是只有一个孩子的缘故,家长们对孩子的成长日益重视,尤其是迫切希望自己的孩子早日成才。许多父母千方百计地让孩子尽早学点什么,指望从中使孩子的智力得到提高。于是,或教之于语言、数算,或送去学音乐、绘画、书法等。父母的这种望子成龙或望女成凤的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愿望也是非常美好的。然而,有很大一部分家长的愿望不仅没能实现,而且,有的还事与愿违,孩子非但没有学成,反而对学习产生了抵触情绪,对上学厌烦或恐惧,甚至
47连学校的门也不愿进。于是,有人认为孩子不宜提前学习,换句话说不宜对孩子进行超前教育。有的父母就对自己的孩子失去了信心,认为自己的孩子不是那块料,孩子的“脑子笨”、“不开窍”。其实倒不是什么孩子的脑瓜笨或是不适合的料,也不是什么不宜早教或早学。我们认为这可能完全是由于父母的教育方法或策略有点问题。我们认为,孩子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常常是因为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而不能使他们感兴趣的关键又在于没有激发起他们对学习的渴望。如果孩子没有想学的愿望,在学习中得不到乐趣,那肯定什么也学不好,甚至根本不愿去学。当然更谈不上智力的开发了。那么,怎样才能使孩子对学习活动(不只是学校里的学习)感兴趣呢?在讨论这个问题以前,先让我们看看日本音乐家和教育家铃木镇一先生的做法。铃木先生是当今日本享有盛名的儿童教育家。他多年致力于幼儿的音乐教育(主要是小提琴)。他指挥的乐队成员大多是年龄只有三四岁的幼儿,但这些年龄很小的娃娃却能熟练地演奏音乐大师们的名作。不知情的人,无论是目击者或是耳闻者,大多会怀疑孩子们是否真能拉小提琴,更不用说演奏世界名曲了。纵然相信,也不免要猜想,这些孩子一定是音乐神童,或是铃木先生一定有什么“绝招”。现在让我们来看看铃木先生的“绝招”。他的许多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并不是一开始自己就想学小提琴的。也许,有的孩子当他们被母亲领着去见铃木先生时,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小提琴。铃木先生也从未把新来的孩子当成一名正式的学员,初来时只让他或她在旁边自己玩,而让其他的老学员专心地练琴。我们知道,幼小的孩子是很容易被引诱的,小伙伴们那专心致志的神态、拉琴的动作,以及提琴本身,都会引起小孩子的新奇感。他们发觉别人玩的这么开心,心里迟早会产生自己也能像别的小朋友那样玩的愿望。但在这种愿望刚产生时,铃木先生并不马上去满足它,甚至还是不给他(她)小提琴;只有到了孩子非常强烈地希望去“玩”这种“游戏”时,就像人饥渴到非要大吃一顿、大喝一气时,才给予这样的机会。此时,孩子以极大的热情学习提琴,进步自然非同一般了。这是铃木先生取得成功的主要手段,也就是他的“绝招”——“在饥饿状态下的教育”。我们认为,在孩子入学前让孩子作好入学的心理准备,比给孩子买高级的文具盒,漂亮的书包和铅笔、橡皮、练习本等重要多了。为了使孩子对学校有好感,对小学的学习生活有一定的认识,父母应该在孩子要入学前的几个月到半年的时间里,经常带孩子到附近的小学去,让孩子看到哥哥、姐姐们的活动和学习(如果可能的话)的情景,也要经常给孩子讲有关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况,包括上课、作业和劳动等活动,也可以用故事的形式讲一些自己上小学时的趣事,使孩子对小学生活有一种向往。小孩子都渴望自己长大,懂许多事情,当父母的就可以对孩子说“上了小学你就会学到很多东西,知道许多许多事情,就会像哥哥姐姐那样能自己做好多好多事,以后你还可以给爸爸妈妈讲故事。你会有许多同学,你们在一起学习。有些同学会成为你的好朋友⋯⋯”等话。当然也要告诉孩子,小学里上课不像在幼儿园里那样随便,上课要认真听老师讲课,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在上课时要集中注意等。父母可以经常有意识地和孩子玩一些老师(父母)讲课,学生(孩子)听课的游戏,游戏时可以要求孩子坐端正、眼睛看
48着老师(父母)、不做小动作等,使孩子在上学前对上课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亲爱的家长,为使孩子更热爱学习,更喜欢上学,您不妨也学铃木先生的策略,使孩子在入学前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当然,还需按学校的要求准备一套书包文具,教会孩子使用,并告诉孩子,这些文具将伴随着他的整个学习过程。到了学校,老师会教给他怎样用它们来画出美丽的图画,写出美妙的文字等。这些也是引导孩子进入小学校、认识未来生活的具体手段。贪玩是正常的孩子都贪玩,家长的要求必须适度。10个孩子9个贪玩,还有1个也不闲着。我们认为,只要是正常发展的孩子都贪玩。除非他睡着了,只要是醒着他就要玩,走路要玩,吃饭要玩,甚至上厕所时也要玩。孩子贪玩自有其原因,它受到心理发展水平的制约。一是天生的好奇,也就是一种趋向新刺激的本能;二是欢乐到底,津津乐道于新学会的技能的反复练习,不喜欢被其他事情中断,除非介入的事情被孩子认为更新鲜、更有趣;另外,父母对“玩”的理解与儿童玩可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好奇心是人类天生的本能。我们骑车行进在马路上,对于来往奔驰的汽车不会注意太多,即使有一长串的车停在路上也不会介意,因为我们已经对此习以为常了。但是,如果突然在马路上停下一架直升机,那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停下来。我们停下来并不是因为飞机停在路上挡住了我们的去路,而是因为我们觉得少见、觉得好奇,想停下来看个究竟。我门这样做可能是在无意中进行的。科学家们发现,人们的这种无意识地把注意集中于新奇刺激的现象是与生俱来的,这是一种先天的定向反射。俄国著名的科学家巴甫洛夫认为,这是一种简单的无条件反射,是当新异刺激出现时,有机体以自己的感觉器官朝向该刺激,并不由自主地探究其来源的一种反射。这种反射也叫探究反射。探究反射发生的前提是“新异刺激”的出现。成人之所以越来越少地表现这种探究反射,是因为随着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外界刺激的新异成分变得越来越少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成人的好奇心会随之下降。如果上面的情况真的出现,人们仍然会不由自主地停下来探个究竟。成人尚且如此,更何况孩子呢。孩子比成人更容易被新异刺激所吸引,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孩子刚来到这个世上不久,他们的知识经验非常有限,外界的许多刺激对他们来说都是新异刺激,这些刺激随时吸引着他们的注意,随时需要他们去探究,需要他们把心理活动指向这些新异刺激。而且,孩子对外界的知识和经验也是在自己的探究活动中获得的。其二,孩子的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皮层的发育尚不完全,神经中枢容易被新异刺激所激活而引起兴奋。“欢乐到底”也是孩子的天性。如果说新异的刺激吸引了他门的好奇心,使他们去探究,那么,在探究活动中的新发现或新获得的技能则是他们保持这一活动的动力。他们会津津乐道于新学会的技能的反复练习,不喜欢别人打断他们的活动。许多幼儿都会玩积木上瘾。几块积木,一会儿搭成楼房,
49一会儿搭成火车,一会儿又搭成桥,一会儿又⋯⋯。搭了拆,拆了搭,搭了又拆,乐此不疲。他们不仅在搭的过程中享受到欢乐,而且在拆的过程中也兴高采烈。如果在孩子正搭得来劲的时候叫他吃饭一定是很困难的。对于能使他开心的游戏,他一定要玩个尽兴。另外,在父母说孩子贪玩时,其“玩”的含义可能与孩子的玩有所不同。在成人看来,“玩”可能纯粹属于消磨时间的行为;“玩”只能作为娱乐活动,而不是正常的职业。然而,玩对孩子来说却不同,特别是对于婴幼儿来说,玩无异于成人的职业。他们在玩耍中得到了欢乐,更重要的是在玩耍中学到了关于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学到了知识和技能。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主导活动的性质要发生变化,要从幼儿期的以游戏为主转向学龄期的以学习知识为主。这种转变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最令父母和老师头疼的是上课坐不住,回家后半天也写不完作业,边写边玩。当和小伙伴们都熟悉了以后,还可能放学不回家,一直玩耍到天黑。如果孩子只是偶尔地很晚回家,父母要问清原因。如果孩子有充分的理由晚回家,例如,学校有特别的活动等,父母应该对孩子积极参加学校的集体活动表示支持,同时也要告诉孩子,如果他放学后不能马上回家的话,应该设法告诉父母,否则爸爸妈妈会担心的。如果孩子晚回家又没有充分的理由,如与别的小朋友一起玩游戏忘了时间等,那么,父母应该很严肃地告诉孩子,这样做是不对的,让爸爸妈妈很着急。同时,也应该向孩子提出忠告,让孩子形成一种自我保护的意识。如果孩子经常回家太晚,而且劝说等方式都无效时,父母应该考虑另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孩子可能有一些经常在一起玩的小伙伴,他们也经常很晚回家,因此,家长之间不妨互相取得联系,一起想办法解决。先了解孩子们经常在一起干些什么,看看能不能利用他们经常在一起的机会,有意识地组织成课外兴趣小组,使他们的活动朝着有益的方向发展。总之,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必须把握好分寸,不要采取极端方式,以免造成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对立。说谎最初是想象与现实不分,以后是为了避免惩罚或为了受到奖励。说谎就是说瞎话、假话、不真实的话。说谎总是被认为是不良行为,经常说谎的孩子总是不讨人喜欢,因此,父母都希望孩子不要说谎。不过,希望终究是希望,可有些孩子说谎仍然不可避免。为什么?我们认为,虽然小孩子说谎话不是好现象,应该尽量预防,但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孩子说谎不是天生的本能。由于受到心理发展水平的限制,小孩最初说谎可能是无意识的。例如,一个两岁的孩子看到电视里的喇叭花(牵牛花),情不自禁他说:“太阳一出来,它就谢了。”旁人问她:“谁告诉你‘太阳一出来,喇叭花就谢了’的?”孩子想了一会儿说:“是爸爸说的。”其实,他爸爸并没有说过这样的话。显然,孩子说的话不真实。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是他有意要说谎吗?显然不是。对于两岁的孩子来说,他还不知道什么是说谎,更不知道为什么要说谎。他说“太阳一出来,喇叭花就谢了”
50时是无意的。他没有想到有人会问他谁告诉他这样的事,所以他一时回答不上来,但别人一问他,才使他有意识地注意起来。他可能在想,既然问“谁告诉他的”,那肯定是有人告诉他的,所以他就要找到告诉他的人。这是孩子心理局限性的一种表现。那么,谁最可能告诉他这些呢?当然是爸爸或妈妈。所以,他说“是爸爸说的”。他已经分不清是事实还是想象了。正因为这种想象与现实的混淆,才造成了孩子最初的“说假话”。这种“说假话”现象通常发生在原因和结果之间相隔较久,孩子的记忆不准确的情况下。如果孩子的记忆很准确,就不会有这样的“假话”。例如,父母不在时,孩子用笔把床单画脏了。如果你很快问他:“这是谁干的?”他肯定会说是他干的。但如果过了些日子再问他,或许就会说“不知道”或说是别人干的。出现这种现象就是因为孩子已经不记得以前的事情了。他只能根据提问时的现实和自己的想象,以及自己的价值标准作出回答。同样,孩子也会把不是自己干的事说成是自己干的。想象与现实不分的现象在上幼儿园年龄的孩子中是十分明显的。有人曾经在星期一去问幼儿园小班和中班的孩子:“昨天你干什么了?”第一个孩子说,他去了动物园。接下来这一个班的孩子都一一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有的孩子说去了姥姥家,有的说去商店买了大娃娃。但更多的孩子说他们去了动物园。有的还说得有声有色。通过与家长的核对发现,那些说也去动物园的孩子中,有好几个与事实不符,他们在星期天根本就没有去动物园。究其原因,他们是受到第一个孩子的影响,因为第一个孩子的话引起了其他孩子的美好想象。而他们又很难把现实与想象分开,所以就把想象中的事说成是事实了。例如,有个孩子说,他妈妈要带他去动物园,在动物园他们看见了老虎、大象、熊猫等许多动物。这是一个典型的想象与现实不分的例子。星期天他妈妈没有带他去动物园(或许,他妈妈曾经说过要带他去动物园),但孩子非常希望能去动物园,他总想象着在动物园里能看到他梦寐以求的许多动物。这时有其他小朋友说去了动物园,正好引起了他的联想。他说在动物园看到的许多动物都是他想象中的动物。显然,我们不能认为这孩子在说谎,更不能认为这孩子有说谎的不良品质。小孩子说的话与现实不符也可能受暗示引起。例如,有人做过一个研究。研究者在孩子的面前放两个装满透明液体的杯子,然后对孩子说:“这两个杯子里的某一个可能有一点点香味,请你仔细闻一闻,并告诉我哪个有香味。”其实,这两个杯子里装的都是一样的白开水,理论上都没有香味,也不会有区别。但实验的结果却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孩子闻出了其中有一个有“香味”。孩子之所以犯错误,不是他们说谎话,也不是他们的嗅觉有问题,而是他们受到了暗示。由于受到了某种暗示,使孩子的回答不是真正针对问题本身,而是针对当时的整个情景。正因为这种暗示作用的存在,使得孩子在某些情况下产生说谎现象。例如,有个小孩当没有其他人在场时不小心打碎了一个花瓶,后来父母回到家,发现花瓶被打碎,就问“这花瓶是谁打碎的?”“是怎么打碎的?”但当时也许是父母太心疼那个花瓶了,也许是父母心情大激动,发问的架式非常严肃而且“很凶”。当时的情景具有明显的暗示倾向,那就是,如果是这小孩打碎的,那么他就可能受到惩罚。小孩完全慑于当时的情景,说:“是猫打碎的花瓶。”显然孩子说了假话,但这时的说假话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小孩出于当时的情景压力,他所作出的反应已不是针对父母的问题,而是针对当时的情景,他按照当时情景对自己的利弊作
51出了反应。研究者认为,越是容易受暗示的孩子,越是容易出现类似的行为,如果这种行为得到进一步强化,那就会发展到经常说谎。也就是说,如果孩子最初的那种迫于情景的说假话,使他逃避了惩罚或得到了奖励,那么这种行为就可能形成固定的条件反射而成为说谎的习惯。因此,我们认为,孩子说谎与其说是孩子的毛病,倒不如说是家长的失误,家长在处理一些问题上采取了错误的方法。例如,孩子承认是自己打碎了花瓶,做家长的不先问问为什么,却因为心疼花瓶而不分青红皂白地骂或打孩子一顿。而实际上也许孩子完全出于好心,是想帮助父母打扫卫生,擦掉花瓶上的尘土,结果因花瓶太沉或太滑而打碎。打碎花瓶实际上已经使孩子很难过,如果再受到父母的责备,他就会更难过,而且会感到委屈,甚至产生说真话对自己不利的错误联想。以后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况就不敢说真话了。倘若不说真话时又使孩子逃避了惩罚或受到了奖励,那么说谎的不良习惯很可能从此形成。所以,家长即使在指责孩子的说谎时,也应该检点一下自己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是否有问题,也许错误不在孩子,至少不全在孩子身上。幻想暂时无法实现的事情我们用幻想来弥补。“幻”就是虚无飘渺的意思,所以,幻想,顾名思义,就是指不切实际、不能实现的想象。长期以来,人们往往认为只有那些脱离实际的人或可笑的人才经常幻想。但是,随着人们对自身心理现象的进一步了解,随着人们对科学发现规律的深入认识,人们对幻想的态度也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看过动画片“米老鼠和唐老鸭”的人都不难发现,其中的绝大多数镜头都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但人们并不因为它脱离现实而鄙视它,相反,在欢笑之余,禁不住赞叹设计者绝妙的想象力和高超的创造力。此类富有幻想和创造性的动画片不仅孩子们百看不厌,而且成人也爱看。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幻想只是人类思维活动中的一种正常形式。幻想是想象的一种高级形式,可以说,几乎所有的科学发现都是以幻想为前提的。虽然,幻想不是科学发现,但它可能给重大的科学发现提供可贵的启示。从概念上讲,想象是在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也就是在头脑中创造新事物的形象,或者根据口头语言或文字描述来形成事物形象的过程。想象是心灵的一种能力,是心灵在有意识的和清醒的状态下产生或再现多种符号功能的能力。通常,想象可以分以下几种形式:再造性想象:根据语言描述在脑中形成相应的事物或动作的形象的过程。例如,没有见过大海的人可以根据别人对大海的描述而在头脑中想象出大海的形象。再造性想象是想象的最基本形式,它的必要条件是有一定的语言能力和经验积累。可以说,语言是想象的媒介,经验是想象的基础。语言能力强,知识、经验丰富,想象就容易完成。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父母要注意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使孩子对生活有更丰富的体验。联想性想象:根据某一刺激形成与之有关的事物的形象而并非刺激本身的形象的过程。联想由此及彼,需要一定的灵活性和流畅性。如由吃饭联想
52到读书,由鱼和水的关系联想到人与空气的关系、解放军与老百姓的关系等。创造性想象: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头脑中产生从来没有过的新形象的过程。而且,这种新形象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或者,即使一时得不到社会的承认,但迟早会被社会所接受。例如,哥白尼的日心学说在当时被视为异教,根本得不到社会的认同,但它却是创造性的产物,是伟大的科学发现。幻想是创造性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幻想也产生前所未有的新形象,但要实现这种形象似乎为期很远或可能性很小。所以,幻想的特点是:远离事实,远离通常的逻辑,似乎有些离奇古怪。幻想可以是胡思乱想,也可以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虽然,幻想的创造性成份很高,但它与创造性想象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随意性、缺乏现实性和没有明确的目的性。那么,这样说来幻想是不是毫无意义呢?不是的。幻想的意义在于给人一种心理补偿。其实,幻想是一种心理补偿,对于无法实现的事情,人们就用幻想来补偿。例如,嫦娥奔月就是典型的例子。事物是有限的,但人的想象、思维可以是无限的。操作上完成不了的事,可以通过无限的幻想来完成,来补偿。我们每个人都有幻想,那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想实现而暂时实现或永远实现不了的事情。而儿童的幻想更多,是因为对于儿童来说,他们能力更有限,因而有更多想实现而实现不了的事情,因此,他们需要更多的心理补偿。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些能千变万化、本领高强、所向披靡的故事(电影、电视)形象,如孙悟空、希瑞、奥特曼等特别受到孩子们喜欢的缘故。因此,作为家长,不能消极地看待孩子的幻想,要鼓励孩子去幻想。但是,“思而下学则罔”,家长在肯定孩子幻想的基础上要对孩子加以引导,引导孩子不断学习和积累更多的知识和经验。因为,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才是创造性思维的真正基础。否则,会使孩子陷入脱离现实、胡思乱想的境地。智力与智力开发父母总是希望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孩子的智力,所以都在拼命地努力着,但成效并不总是与愿望成正比。望子成龙或望女成风是许多家长的普遍心态,使自己的孩子在智力上出类拔萃也是当今父母的普遍愿望。因此,智力开发和人才培养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那么究竟什么是智力呢?也许有人说“智力就是学习的能力”;也有人说“智力就是进行抽象思维的能力”;还有人说“智力就是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语言能力的各种能力的总和”;或者有人干脆认为“智力就是一个人适应环境的能力”。总之关于智力的说法很多。其实,人们研究智力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但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关于智力的统一的说法。看来,在智力问题上过分地强调定义的细枝末节,对于实际的教育实践是毫无意义的;但如果对智力一无所知,要讲智力开发也是无稽之谈。我们认为,由于智力活动是人脑的机能,而智力活动只有通过外在动作才能表现出来,因此,在理解智力时需要从“内隐”和“外显”两个方面来考虑。智力活动作为人类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的机能,而大脑的活动又离不开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能”或“能量”,因此,智力的内隐部分应该以神经活动能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内。生物学的知识告诉我们,机体的活
53动能以三磷酸酰甙(ATP)的形式存在于体内,供神经元活动的能量也不例外。而能量供应的不足,将影响神经系统的活动,进而影响智力活动的水平,这可以从极度饥饿后智力活动水平下降这一现象得到证实。但是,承认了ATP与智力活动有关系,也不等于就知道了ATP与智力活动有什么样的关系。到目前为止,我们尚无法用实验加以确切证明,尽管这种关系的存在是勿容置疑的。智力的外显部分则体现在个体活动的各个方面,而且只有在活动中才能体现出来。当一个人在学习时,智力就体现在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方面;当一个人参加社会活动时,智力就体现在言辞和应变能力方面;当一个人进行艺术创作时,智力就表现于艺术作品之中。如此种种,智力体现于活动的每个方面。但智力在每个活动中的分配并不平均,正因为这样,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才会出现有的人善于言辞表达,有的人善于艺术表演,而另一些人则精于数字运算等参差不齐的个体差异。也正因为这样,我们在比较两个孩子的优劣时,不能只根据某一方面或某一行为而下结论。下面的两个智力模型将有助于人们从总体上理解什么是智力,并对实践中的智力开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1.液——晶智力模型该模型认为,人的智力是由液态和晶态智力两个因素构成的,液态智力是指主要由生物因素决定的、与生俱来的那部分,如知觉和动作的反应速度、短时记忆和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晶态智力是指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获得的概念、知识、技巧等并运用这些概念、知识和技巧的能力。因此,晶态智力与个人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有关。晶态和液态智力是一个人智力总体的两个不同方面。它们在人一生中的发展变化也不一致。这一模型告诉人们,液态智力表现出到成年期有衰退的趋势;而晶态智力则显示出持续增长的趋势。2.智力的树状模型我们知道,一棵果树最后能否开花结果,结果多少及果实的质量如何将取决于这样一些重要因素:(1)种子的质量,这首先决定了种子能否发芽生长;其次,决定了发芽生长后抵抗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的能力;再一个就是决定了这棵树苗对泥土中营养成份的吸收情况等。(2)泥土和阳光,这决定了树苗能否得到充足的水分和养分,以及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3)培植者,这决定了能否为树苗及时提供必要的肥料、预防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的威胁。如果种子是优质的、泥土是肥沃的、阳光是充足的、培植者(园丁)是勤劳且有科学种植头脑的。那么,将来这棵果树一定能结出丰硕的果实。人的发展(这里着重强调心理发展,特别是智力发展)也一样。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将来能否成才,也有一些决定性的因素。首先是遗传因素,这将决定一个孩子出生以后是否正常,其生命力及抵抗力如何,接受外界刺激并作出反应的基本能力的强弱等;其次是孩子的生活环境(主要的物质条件)、文化背景等;第三是家长和教育者(学校和教师)及社会环境(气氛和形势等)。另外,就智力结构本身而言,人的发展与一棵树的生长相仿。我们称之为智力发展的树状模型(简称智慧树)。人类智力发展树状模型从这一模型中,我们可以形象地看到智力的构成、发展特点和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等有关方面。智慧树的根部是指视、听、味、嗅、触等感官渠道。对于树木来说,根系发达是良好生长的必要条件。对于智慧树来说,吸收信
54息的视听嗅等各感官发展得越充分、越全面,智慧树将长得越粗壮、越高大。智慧树的树干代表智力的各个方面尚未分化时的“原始”状态,或称“原始智力”。它包括知识经验的积累,动手或操作技能的习得,以及社会化和个性的形成过程等诸方面。人类个体作为智能动物,从出生的一刻起就表现出一定的智慧。例如,新生儿很快就能学会用哭来召唤母亲。但是,这时候的哭声可以代表许多内容:尿布湿了要哭,饥饿了要哭,疼痛了要哭,不舒服了要哭,受惊吓了要哭,困了却不能自己入睡也要哭。这说明,此时孩子的智慧是不分化的,这种不分化的状态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可以说在整个打基础阶段,也就是在个体有成就表现以前,都处于这种未完全分化的状态。对于植物界的树木来说,树干越是粗壮、挺拔,树本身将越高大,树冠越繁茂。如果是果树,结出的果实将越丰硕。对于人类的智慧也具有同样的道理。如果知识经验的积累丰富,动手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良好个性得到培养,社会化过程能得以顺利完成,那么,以后发展和发挥才华的潜力就越大,取得成功的可能性也越大,取得成果的层次也就可能越高。智慧树的树冠代表智力的最终分化和最后的表现形式。换句话说,智力最终并不以一种浑然一体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是总要以能归属于某一领域的成就的形式表露出来。例如,有的人可能在文学艺术领域大有作为,有的人具有领袖的风范,另外的人则可能登上了科学技术的高峰。树有千姿百态,人才各有千秋,这又证明了不可避免的个体差异。我们无法种植两棵完全一样的树,更无法培养出没有差异的两个人。纵然有两个在同一领域登峰造极的人,但他们的成名之处总有不同,或他们所涉及的或擅长的其他方面不同。模型图的另外两个部分代表影响智力发展的两个重要的外部因素。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包括家庭的经济条件、社会地位以及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和对养育子女的态度等)就像树木赖以生长的土地,而社会大环境(包括社会制度、政治形势、有关政策,以及意识形态领域的方方面面等)就像树木生长于其中的气候条件。如果风调雨顺、阳光充足,则能长成大树。从文革十年对人才发展产生的影响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当然,智力的发展与树木的生长不能完全等同,不言而喻,前者不仅复杂得多,而且也需要更长的时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真谛就在于此。从上面的资料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一、孩子一旦出生,父母已无法改变他的先天条件。此时父母能做的事只是在现有先大条件的基础上给孩子提供最适宜的外部条件。二、由于个体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外部条件的影响,即使是先天条件不利的孩子,只要后天教育培养得法,仍然有希望正常发展,甚至出类拔萃。三、父母在对孩子施予早期教育时一定要注意整体开发,任何片面和过早规定孩子的学习方向都不利于他的最佳发展。认知的飞跃今天不会的,也许明天就会了。但孩子的所有能力都不是突然发展的。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他不断认识世界的过程。他的认知水平在不同时
55期是不一样的,有些时候发展平缓,有些时候却会从一个阶段飞跃到另一个阶段。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分成这样4个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感觉运动阶段是从出生到两岁左右。在这一阶段,婴儿把每一件事物都与自己的身体联系起来,好像自己就是宇宙的中心。这一阶段又可以分为这样6个时期:①重复反射时期,大约从出生到1个月左右。此时的新生儿只靠先天的反射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例如,只要孩子的嘴唇碰到物体,不管是乳头还是手指,或是其他什么东西,他都会自动地吮吸。这种反应在开始时是被动的,但几天以后,这种被动的反射就会逐渐变为积极寻找刺激的主动反应。最简单的表现为,当他饥饿时,并不消极地等待母亲把乳头放入口中,而是母亲一旦把他抱到怀里,当他的嘴唇刚触到母亲的胸部,他就开始急不可待地寻找乳头,②习得动作和知觉的形成时期,大约从满月到4个月左右。这时候开始出现最初的习得性动作。例如,当婴儿的手偶然触到自己的嘴时,嘴企图将手含住,但他又不能有效地支配自己的头和手,他只是把头和手作为统一的整体运动,头往右移动时,手也向右移动,显然,嘴是赶不上手的。这种尝试虽然失败了,但它意味着一种主动性行为的出现。经过多次失败,他终于有一天成功了。从此他就能经常随心所欲、趣昧盎然地吮吸自己的手指或拳头了。③目的动作的形成时期,大约从4个月到10个月左右,习得动作出现以后,婴儿就开始有能力支配自己的某些动作,并运用这些动作。例如,躺在摇篮里的婴儿偶然地动了一下自己的腿,引起了挂在头上方摇篮上的铃铛发出声响,这种偶然的结果(声音)使婴儿又动了一下腿,铃铛又响了一下。慢慢地,婴儿终于发现了铃挡声与自己动腿之间的关系,于是他就兴奋地蹬踢着自己的小腿,使铃铛不断地发出悦耳的“叮当”声。④手段与目的之间协调的形成时期,大约从10个月到12个月左右。在上一时期发展的基础上,婴儿开始认识到自己的某种行为和目的是有一定联系的。这种联系使孩子意识到,要达到某种目的,可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来完成。⑤感觉运动的智慧时期,大约从12个月到18个月左右。这时期是婴儿通过积极试验发现新方法的时期,此时孩子的行为已开始闪现智慧的火花。例如,当一个1岁左右的小男孩坐在澡盆里洗澡时,看到从水龙头里流出的水很感兴趣。他把手放在下面让水流在手上,观看水是怎样四处飞溅的,他重复了这样的动作两次,但后来他改变了手的位置,有时离水龙头近些,有时离水龙头远些,观察水打到手上后的飞溅现象。⑥智慧的综合时期,大约从18个月到24个月左右。这时候孩子积极地通过心理组合形成新的试验方法,从此开始具备推理的能力。前运算阶段大约在两岁到7岁左右。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之间的个体差异也日益明显,某一行为的出现在不同的该子之间相差半年是很正常的。这一阶段婴儿的思维特点是:①思维的相对具体性。虽然这时候的孩子已具有了较好的语言能力,语言符号开始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要脱离事物的具体形象而作纯符号性的思维是困难的。他能理解2块糖加2块糖等于4块糖的运算,但他还不知道2和4作为数字的一般含义。尽管有些孩子已能作一些诸如4+5=9或5-3=2等的简单加减运算,但此时的运算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头脑中的表象。②思维的不可逆性。幼儿期儿童思维的不可逆性主要表现为思维的单向性,一次只能考虑一个因素。例如,同样是10块糖放在桌子上,如果开始时是聚在一起的,在孩子的
56注视下,把这些糖摊开。这过程虽然既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但这时如果问孩子“这些糖是不是和刚才一样多?”二三岁的孩子会回答“不一样多”,而且,说摊开后的糖更多些。③思维的自我中心性,这时的儿童在思维过程中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对事物进行考虑,他们不能站在他人的角度或把别人放在自己的地位上来考虑事情。④泛灵论。泛灵论是指把无生命的东西当成有生命的东西。皮亚杰认为,儿童首先是把对人类有用的东西看成是有生命的,稍后是把能活动的东西当成是有生命的,不能活动的东西当成是无生命的,再往后是把有生命的东西只限制在自己能活动的范围。具体运算阶段大约从六七岁到十一二岁左右。这一阶段的儿童逐渐能凭借具体的事物或事物的形象进行分类,初步认识并掌握逻辑关系,能够认识并从他人的角度进行思考,思维的可逆性有了明显的发展,能同时考虑两个或多个因素。例如,给不同年龄的儿童看两个大小、形状和重量完全一样的橡皮泥球,这时告诉他们,这两个泥球一样大、一样重。然后,当着孩子的面,把其中的一个泥球的形状改变,改变成饼状、香肠状或糖果状,再问儿童“两块橡皮泥的大小是不是一样?”和“两块泥的重量是不是一样?”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儿童在六七岁以前是不能正确解决这个问题的。因为他们还不知道变形后的橡皮泥还能变回原来的形状;当形状改变了的时候,橡皮泥既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所以它的体积和重量并没有改变。形式运算阶段大约在11岁以后。形式运算(或叫命题运算)的主要特点就是能脱离具体的事物,而只根据假设进行推理。儿童长到这个年龄以后,思维可以不一定要具体实物的支持,可以从理论假设开始,建立或有系统地检验事物或假设之间的关系。事实上,从11岁起,儿童将准备进入中学,从事各种逻辑性很强的课程学习,能够解决各种习题了。他们的思维逐渐接近成人水平。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核心,就是认为儿童的认知是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发展的,而且,这种顺序发展还表现出不同的阶段性,每一个低级阶段都为下一个较高级的阶段作好准备,同时,各个阶段之间又有相当的交叉和重叠,这种交叉和重叠就为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提供了可能。因此,我们认为,父母在孩子认知发展的过程中可以也应该有意识地给以适当的训练,从而使儿童顺利地完成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认知飞跃。好记性与坏记性记忆,与其说是一种能力,不如说是一种技巧,一种习惯。有的父母常常抱怨自己的孩子没有记性或记性不好,抱怨他记不住课文,记不注九九算表,记不住公式,甚至记不住老师布置的作业,因此学习成绩一直上不去。父母对此也没有什么办法,有的父母干脆认为孩子不聪明。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孩子的记忆呢?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好记性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先让我们一道来了解一下人类记忆究竟是怎么回事。心理学家们的许多研究发现,根据人们所记内容在人脑中保持的时间不同,可以将人类的记忆分成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保持时间较短的叫“短时记忆”,短时记忆一般不超过1分钟。例如,有时我们在打电话前查的电话
57号码,等到打完电话可能就不再记得了。因此,有人把这种一会儿就忘的记忆称为“打电话”记忆。科学研究还表明,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在短时间内,人脑一次大约只能记住7±2个记忆单元(专家们称之为组块)。7±2是个不大的数,这是不是说我们的短时记忆非常有限呢?不见得。虽然短时记忆能记住的记忆单元数是有限的,但记忆单元本身可以是有所不同的。记忆单元可以有大有小,如当有人要你尽快记住“316742810951112”这样一个15位数时,你可能会觉得一时有困难。但如果换成“123456789101112”这种形式,你可能会觉得毫不费劲,看一眼就能记住。同样是一个15位数,而且组成的数字也一样,为什么前者难记而后者好记呢?显然,前者没有规律,每个数字只能当作单一的一个记忆单元来记;而后者不同,根据你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很快就能发现它的规律,于是整个15位数被当成一个单元来记。由此看来,知识和经验对我们的记忆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要证实这一点并不难,只需让一个会下棋的孩子和一个不会下棋的孩子同时记一个实战棋局(如残局),限制时间为30秒,然后让他们各自按原样摆出来,看谁的结果好。您不妨试一试。信息在头脑里能保持较长时间的记忆叫长时记忆。长时记忆的容量很大。但信息如何存入长时记忆,又如何从长时记忆中提取使用呢?长时记忆中信息的存入和提取离不开短时记忆。一般来说,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经复述、编码和整理后存入长时记忆,而要使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也必须通过短时记忆这个媒介。在短时记忆中的信息我们能清楚地意识到,而只有能清楚地意识到的东西我们才能随心所欲地使用。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用图书馆中书的流程来比喻。书库的容量很大,可以存很多书。这好像长时记忆的容量。书库中许许多多的书都是由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经分类编号收入的。书的借出在出纳台进行,出纳台就像人的短时记忆部分,容量有限。从出纳台借书,就好像通过短时记忆去提取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我们知道,到一个好的图书馆去借书是很方便的。这是因为它的图书都经过精心的分类和编排,只要按照它的体系所提供的线索就一定能找到所要的书。可是,试想,如果图书管理人员将买来的大量书籍随意地堆在书库里,只把书名告诉出纳台的人,这时你再想借书大概就不容易了。即使出纳员明知有这本书,也无法找到。这是因为他们失去了寻找的线索。有的时候,我们明知自己学过,可就是想不起来,很着急。这就是因为失去了提取的线索。上述比喻告诉我们,在学习时要注意方法。记忆时不能死记,要勤于思考,尽量将新的内容与过去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寻找要记的材料的规律,建立广泛的联系。这样,在记忆时就可以从已熟悉的事物(知识)中找到许多线索,使回忆过程畅通无阻。另外,通过积极主动的加工,建立联系还可以使记忆的组块增大,提高记忆速度。当然,人类的记忆是很复杂的,它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有时紧张会使我们什么也想不起来,脑子里一片空白。另外,记忆过的东西也不一定总是保持在记忆中。科学家们发现,人类的记忆有一个遗忘的过程,其特征为刚学过的内容如果不复习,有一部分很快就会被遗忘,从记忆中丢失,丢失的速度是先快后慢(见图)。有人根据这一规律提出了一套复习方法,即在刚学完的短时间内复习次数较多,以后慢慢拉长复习的时间。例如,学完20分钟后复习1次,1小时后复习1次,6小时后复习1次,1天后复习1次,以后则隔几天、隔几个月再复习。
58由于各人的记忆有很大的差异,上述的复习方法也不一定对所有的孩子都适合,但及时复习肯定是有利于记忆的。所以,要在孩子刚学过不久就帮助他们复习。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习惯的培养问题。儿童有没有记东西的习惯,也是影响他记忆力的一个方面。如果能经常让孩子有意识地去记一些简单的东西,如电话号码、家庭地址、人名等,培养有意记忆的习惯,孩子就容易克服记忆过程中的惰性,从而提高记忆力。发现错误能够自己发现错误是很愉快的,教会他一些技巧,受益终身。上二年级的西西刚刚抄写完课文,姥爷恰好从边上走过,只看了一眼就说:“抄错了,丢字了。”正要松口气的西西又紧张了起来,念了一遍书,又念了一遍自己抄的作业,再念一遍书,又念了一遍抄的作业。这样反复了几次,就是觉得没有什么错,于是很激动地找姥爷去理论:“没错,就是没错!你看,书上就是这么写的。”对于一个只有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要去找到自己所遗漏的字的确有些困难。心理定势阻碍了她去发现自己的错误。姥爷并没有着急,笑着对西西说:“哦,你念了好几遍吧,可你有没有数过书上每行是几个字,本上每行是几个字呢?”孩子数了一下说:“都是8个字。”姥爷接着说:“那为什么书上最后一行是4个字,而你本上的最后一行是3个字呢?”“嗯⋯⋯”显然,姥爷的问题引起了孩子的思考。姥爷又进一步启发说:“你再查一查,书上每行的最后一个字和本上每行的最后一个字是不是一样,就知道错在哪一行了。”就这样,没多久,西西就欣喜地跳了起来:“找到了,我找到了!”说完转身就把错误改正了。这一天,孩子的情绪一直很好,因为她很自信明天将交给老师一份没有错误的作业。孩子在开始时不能自己发现错误,是他的心理定势束缚了当时的思路。心理定势往往使人的思路按照一种固定的模式或不变的程序循环往复,以至于使人们在重复这一过程时觉得非常顺利,觉得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合理,很难发现其中的差错。心理定势的好处是可以让人们在处理日常的常规性事务时快捷准确,从而省去了许多繁琐的思维过程,但它的缺点也恰恰就是会使人们忽略许多变化了的信息。我们成年人可能也有过同样的体验,在检查自己写过的东西时,很难发现自己的笔误。现在的小学生,没有几个不需要家长做课外辅导或检查作业的,家长为此每天要花不少的时间和心思。如果我们在辅导孩子或检查孩子的作业时,不只是简单地帮助他查找出错误,而是教给他一些发现错误的策略,也就是教会孩子如何打破心理定势,那么,孩子的受益就会更大。教会孩子自己发现错误将使孩子受益终生,而且家长也可因此省去许多心思。对于孩子来说,自己能发现错误并自己改正也是很愉快的。这样,一方面可以体现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维护自己的自尊心。其实,让孩子自己发现错误而避免损害孩子的自尊心,不仅在辅导孩子作业时非常重要,而且,在指导孩子做人时同样重要。例如,一个比较鲁莽的孩子往往不知道自己的冒失,如果父母直接批评孩子的错误,虽然能对孩
59子的行为起到抑制作用,但也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产生抵触情绪。相反,如果父母采取聊天时旁敲侧击的形式,让孩子逐渐意识到错在哪里,怎样错了,并从中了解到一个人怎样的品质会受人欢迎,而怎样的品质又让人讨厌,那么,慢慢地家长就会发现,那些没有直接对着孩子说,而有意无意让他听到了的评论,在怎样地引导着孩子的行为。因为,这种方式可以帮助他从别人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换了一个看问题的角度,就会有新的发现。人的一生难免会犯许多错误,如果自己能发现错误并自动改正过来,那他就能成为了不起的人。丰富的心灵何必为了多得几分而费尽心机呢?能有机会让孩子拓宽些知识面不是更好吗?大凡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校成绩优良,所以都要求孩子认真学习,认真完成作业。有些望子成龙心切的家长在孩子放学以后,不仅要求孩子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还要给孩子开小灶,增加课外参考书和课外习题,如果觉得自己的文化程度低,还宁愿出钱请家庭教师辅导孩子的功课。父母的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这种做法却不一定真能使每个孩子的学习成绩都搞上去。对于大部分的孩子来说,在学校上了一天的课,回家又要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已经很辛苦了,疲劳的大脑很需要适当松弛一下了。如果这时父母又要求孩子马不停蹄地看课外参考书和做课外习题,孩子会吃不消的,不能消化或许还是比较好的,更糟糕的是孩子可能因此对学习恐惧和厌烦,从而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不是已经有许多学生发出了“爸爸、妈妈,让我玩一会儿吧”的呼声吗?不是也有许多家长发出了恨铁不成钢的感叹吗?“我们那没出息的儿子,算是笨到家了,给他花多少钱,请多少家庭教师也没用!”当然,有人完全可以举出许多父母在家的辅导或请家庭教师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大有帮助的事例。这些都可能是事实,不能否认。但有许多学生,父母没少对他们进行辅导,也没少花精力在请家庭教师上,而他们的学习成绩却并没有都得到提高。这些也是事实,也是值得父母重视的。事实上,即使是那些学习成绩确实上升的学生,真正的原因也决不只是因为增加了课外参考书和课外习题的缘故,更重要的是因为主观认识得到了提高,他们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我们认为,家庭不是学校,家庭生活也不是学校生活的延续。在孩子一天紧张的学习之后,到家里应该让他有充分的时间使紧张的神经得到松弛,使疲劳的大脑得到休息和调节。父母应该设法发展孩子各方面的兴趣,充实生活内容,丰富孩子的心灵。出走自我意识的表现,独立生存的愿望。眼下,孩子从家出走的事时有发生,有单独出走的,也有几个同学相伴
60一起出走的。但是,无论是哪种情况,事后以教育者的口气来讨论如何对出走学生进行劝导和教育的人为多数,似乎错都在孩子。我们认为,离家出走给学校和家庭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学生本人自然负有责任。但是,学生生活其中的家庭和孩子的父母亲人应该负更主要的责任。例如,高考成绩出来了,孩子因分数不理想而垂头丧气地走进家门。但在家等待他的是什么呢?“没出走出息的东西,还有脸回家。”“你怎么这么不争气,要知道供你上学多么不容易。”父亲怒气冲冲的骂声,母亲悲切切的哀怨,给本来处于失败和经受着痛苦中的孩子带来了更加沉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产生了对父母和家庭的深深的负疚感。面对父亲的责骂、母亲的埋怨,他没有争辩,但他出走了。又如,有个女中学生被骗失身,作为受害者,来自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已使初涉人世的孩子到了几乎崩溃的地步。她是多么渴望得到关怀、爱护以获得精神上的支撑。而被认为最应该给予关怀和爱护的家庭、父母又是怎样的表现呢?“伤风败俗的东西!”“臭不要脸的,算我没生你这个孽种!”“我们的脸算让你给丢光了!”如此等等,她还能有什么样的选择?她悄然离去。可以说,她没寻短见已经是很坚强的如此种种的事例并不少见,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的孩子离家出走,责任究竟该由谁负已是不言而喻了。另外,还有的家庭气氛十分紧张,父母不和,紧锣密鼓地正闹离婚,甚至在为离婚后的孩子怎样处理而吵个不休。这样鸡犬不宁和连归属感都没有着落的家,怎能使自尊心极强的孩子安居呢?也许,有人会说,对于这样有问题的家庭,孩子的离家出走可以理解。但有的家庭毫无问题,父母关系很好,对待孩子也十分体贴,甚至是无微不至,那么,来自这样家庭的孩子为什么也有离家出走的呢?造成孩子离家出走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归结起来,大概有这样几种类型的家庭比较容易造成孩子离家出走。一、“压抑型”家庭。在这种家庭里,当孩子做错了事或失败时,常常会受到来自成员特别是父母的挖苦、嘲笑和责骂,心理上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孩子往往因为承受不了来自家庭的压力而离家出走,甚至自寻短见。二、“分裂型”家庭。在这样的家庭里,父母不和,经常吵架闹离婚,孩子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温暖。于是,孩子会因为“有家还不如没家好”而离家出走。三、“暴力型”家庭。在这样的家庭里,孩子稍有不慎就要挨打受骂,或者,每当父母情绪不好时就把孩子当出气筒,轻则叫骂,重则诉诸武力。孩子会因为经受不起皮肉之苦而离家出走。四、“保姆型”家庭。这样的家庭与前面几种完全相反。在这样的家庭里,孩子是家庭的中心,而且把10多岁的孩子仍当成小小孩对待。父母总是像保姆对待婴幼儿那样“无微不至”地关心孩子,替孩子操所有的心,使孩子没有自我存在的感觉。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也会因为承受不了对自我的无视而离家出走。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离家出走往往是因为父母对孩子的了解太少、而体贴和关怀太过分了。作为家长应该认识到,争取独立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种动力,而当孩子一旦进入青春期,这种动力更显得强有力。他们总是希望能摆脱父母的限制和干预,从而扩大一点自由活动的范围。而父母过分爱护,始终把他们当小
61小孩对待,使孩子得不到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因而使孩子受到压抑。因此,有的孩子从家里出走,没有特别的原因,也没有明确的目标,他们只是想尝试一下自己的能力,只是想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离开了父母他们也能生存下去,以展示一下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因此,“离家出走”可能是进入青春期孩子的一个“独立宣言”。有的家长对这样的“独立宣言”感到诚惶诚恐、提心吊胆。这只是对青春期孩子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特点认识不够的表现。由此可见,孩子离家出走总是有原因的,如果把责任完全归咎于孩子显然是不公平的,父母或家庭应该承担更主要的责任。五、“高期望型”家庭。这样的家庭往往对孩子的未来寄予厚望,而且,为了实现这种愿望不惜代价。例如,为了使孩子考上大学,不惜花大本钱请家庭教师或把孩子转入父母心目中的“好学校”。如果孩子高考失败,父母虽不对孩子横加指责,不打不骂,但父母自身却唉声叹气,表现出极度的失望。这种失望之情足以引起处于神经敏感期的孩子的心理压力。如果孩子的承受力稍弱,就会有逃避行为的出现。家庭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消除紧张”。作为孩子的父母,应该让孩子也有发牢骚的机会,使他们也能把积聚在心头的不满情绪得到释放。在许多家庭里,常常只允许父母下班后大发牢骚,甚至把孩子作为出气筒而发泄白天积累的不满。父母在自己发牢骚的同时,也该想想,日益长大中的孩子也同样有不满和牢骚,他们也需要有机会表达自己的不满。家庭应该是一个能让孩子充分表现自己的地方。日益成长中的孩子,也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主见,家庭应该为孩子提供发表意见的民主场所。父母可以通过讨论或辩论的方式说服孩子,而不是用家长制的方式压服孩子。如果自己行为的一切都必须符合父母的尺度,那么,孩子会觉得呆在家里很不自在,想要离开常常使自己不自在的家庭,这是许多孩子不喜欢家庭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实,也许大多数孩子都想过要出走,这是他们要表现自己独立性和要证实自己有生存能力的一种愿望,也是他们不愿再受父母约束、要表现自己意志的一种愿望。但真正的出走还是不很多的,除非双方的冲突已不可收拾。有一位家长这样说:“孩子,如果你真的要离开我们,那么我走,你留下。”如果能让少年期的孩子在家里有机会做“一家之主”的话,他会更好地理解作为家庭成员之一的意义。作为家长,为什么不能使孩子的离家出走变成像成人出差似的有计划的旅行呢。孩子的零花钱零花钱是给孩子的,但不是所有给孩子的钱都是零花钱。一般说来,孩子的零花钱是指在孩子手边的,由孩子自己支配的,非生活和学习必需的,因此也没有特别计划的零散用钱。眼下,大部分孩子手里都有着为数可观的零花钱,它们来自孩子的父母或其他亲戚长辈。家长给孩子零花钱可能出于不同的考虑。有些富裕的家庭认为,钱是身分的标志,孩子有了钱就会在孩子们中间有威信。有些家长是想对自己童年
62的窘迫加以补偿,认为,想当初自己常常连根冰棍都买不起,现在不希望在孩子身上重演过去的“悲剧”。更多的工薪家庭则是唯恐自己的孩子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来,也不得不给孩子一定数目的零花钱。于是,孩子手里有了钱,随之而来的便是孩子对零花钱的不当使用所引发的种种社会问题。目前,关于孩子的零花钱问题已成为广大家长关心的热点话题,许多报刊杂志也载文就此问题展开讨论。有不少人认为,过早地给孩子钱花对孩子的成长发展没有好处,而且现在孩子手里的零花钱太多了,容易使孩子养成超前高消费、大手大脚、好吃懒做和一切向钱看的不良习惯。确实,贪欲是万恶之源,对钱物的片面追求已使许多青少年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一些资料表明,有的工读学校的在校生中,有80%以上的青少年是因为追求钱物而掉入泥坑的。因此,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们往往反对给孩子零花钱,或者,即使给了零花钱,也要规定孩子对这些钱的用法,否则,就认为孩子不能自控,最终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不利。这种说法虽然有一定道理,但不免有些极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难发现,有许多孩子手里有不少钱,但这些钱并没有使他们走上斜路,并没有使他们养成好吃懒做和一切向钱看的不良习惯。相反,他们的书架上增加了许多好书,使他们有了更多的机会参加多种培训班,从而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和本领。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整个社会对金钱的认识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虽然拜金主义应该受到批判,但钱在人们的头脑里已越来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应该给孩子零花钱并由他们自己任意支配,这可以使他们从小有机会接触钱、了解钱的用途并学会如何使用钱。如果不学会怎样使用钱,就很难适应社会。记得有位老师告诉我说,他们班有个孩子,家长是军人,平时对孩子管教得比较严格。家长从来不让孩子接触钱的事,结果,孩子长到10来岁了,该住校了却不知道钱是什么东西,不知道钱是干什么用的。这样的孩子就很难自己安排日常生活。看来,在现实生活中给孩子一些零花钱是应该的,让孩子尽早地认识钱和学会正确使用钱是必要的。但家长在对待孩子的零花钱问题上,有几点是要特别注意的:首先,家长应该认识到,零花钱是给孩子的,但不是所有给孩子的钱都是零花钱。这就是说,家长对孩子手里的钱也要有一个区分,并让孩子知道,哪部分钱是她的零花钱,哪部分钱虽然属于她自己,但不是零花钱。其次,家长对于孩子的零花钱在数量上要有限制。虽然就绝对意义上来说,给孩子多少零花钱算合适没有统一的数量,但零花钱不宜太多。对于通常的家庭来说,给孩子零花钱不能成为家庭的经济负担。而对于生活富裕的家庭,家长不要因为手头宽余就可以多给孩子零花钱。最后,对于真正属于孩子的零花钱,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自主权,主要让孩子决定如何使用这些钱。但孩子自己决定零花钱的使用不等于放任自流,而要在尊重孩子意志的前提下加强家长的监督作用。家长要从一开始就对孩子零花钱的使用加以关注,对孩子进行引导,帮助孩子计划,给孩子提供参考;要求孩子对零花钱的使用情况作详细记录,并定期检查孩子使用零花钱的情况,以此作为下一次给零花钱的参考。如果发现使用合理,可以考虑给以适当奖励。对于使用不当的地方,家长要及时指出,并提出参考性指导。有些严重不当的开支要进行批评,必要时可考虑下次适当减少零花钱的
63数量。而且,孩子的年龄越小,给孩子的零花钱就越应该限制,家长也越需要对零花钱的使用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学会如何支配和合理使用自己的零花钱。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给孩子零花钱只是培养孩子对钱的正确认识和花钱的合理性和计划性的手段之一。家长也可以通过其他的途径来达到同样的目的,如经常让小年龄的孩子帮家里买些日用小商品或食品等,或让年龄稍大的孩子逐渐参与家庭的经济计划等。总之,给钱只是手段,而培养孩子的经济头脑和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才是真正的目的。秘密给孩子一个珍藏秘密的地方,他将觉得家更安全。小孩子在父母面前无话不说,孩子的心思在父母面前暴露无遗,于是父母觉得孩子很需要自己,自己也很了解孩子。可是,终于有一天,当孩子长到十一二岁时,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不那么爱说话了,也不那么愿意像小尾巴似地跟在父母身后了,而喜欢一个人独自在那里写啊写的,显得有些神秘。于是,父母觉得孩子像变了个人似的,好像孩子与自己疏远了,自己也觉得不了解孩子了。也许是想还能像过去那样了解孩子。也许是出于对孩子的所谓“爱护”吧,有的家长开始时时“注意”孩子的一举一动。他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交往都成了父母格外关心的焦点。这种“注意”在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的眼里,无疑就像“监视”。这种行为很容易使孩子产生反感情绪。如果孩子发现父母甚至采取偷看日记的手段了解自己的秘密,那他就更会觉得父母太“坏”了,家长与子女之间的矛盾会更加尖锐。家长对孩子的关心是人之常情,即使在形式上有些过分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作为过来人的家长,在如何对待青春期孩子的行为问题上,我们认为可以采取更明智的办法。孩子对父母反感是因为他们不能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如果家长也以同样不理解的态度对待孩子,事情就会闹僵。其实,孩子有了自己的日记本,有了自己的秘密,正是他在形成自己独立评价标准的一种标志。在他的日记中,会有自己对父母言行的评价,有对老师同学的看法,以及他对所经历的各种事情的感受。他觉得需要保密,那是因为他发现了新想法与旧想法之间有冲突,发现了自己的新感觉可能与父母师长的不同。比如,偷懒与说谎在过去是那么被深恶痛绝,而现在,在有些场合却被看成是机敏和智慧的表现。他还没有完全弄清楚这是为什么,却愿意珍藏起这份新的感受或发现而不被别人笑为幼稚。此时,做父母的首先要想到的是“孩子长大了”,孩子要有自己的世界观了。作为家长,不能再像过去那样简单地命令孩子,而要改变自己对孩子的态度和对待孩子的方式;要帮助孩子从不同的侧面来分析问题,了解事物的特点,也认清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让他从父母的建设性意见中看到家长的聪明与智慧。只有这样,他才能信眼地接受父母的观点。因此,当父母发现孩子有了自己的秘密的时候,要做的不是如何设法破解孩子的秘密,而是要设法给孩子提供一个独立的活动场所,给他提供一个珍藏秘密的地方。也许,让孩子独居一室,并给他一把锁,让孩子有一个能
64珍藏自己感情的地方是父母的明智之举。自信与自卑“哀莫大于心死”,如果一个人失去了自信,终将一事无成。自信心是指一个人对其自身能力、自我发展的肯定,是一种重要的个性心理品质。自信心的建立是个人自我意识成熟的一种表现。自信心的强弱对一个人在事业上和生活上的成功与否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人的自信心对其整体的心理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许多事实表明,自信心会影响其他心理品质的发展,也影响着一个人的行为。自信心强的人往往敢说敢做,而且,也容易实现自己的愿望。例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有个同学已经取得了去英国留学的资格,后来听说美国也要招生。他想去美国深造,所以对他们的系主任说他想参加去美国留学的考试。系主任同意了这位同学的请求,但有一个条件:如果他考不上,那么去英国的资格也会被取消。这是一个很苛刻的条件。然而,他非常自信地参加了考试,并且以名列前茅的成绩争得了去美国深造的机会,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像这类能证明因自信心强而取得成功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是举不胜举的。那么,人的自信心是从那里来的呢?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人的自信心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从小培养起来的。有的心理学家认为,自信心是在儿童很小的时候起就开始形成和发展了。例如,心理分析学家埃里克森认为,儿童的自信心(他称之为“自主”)是在1岁半到3岁时开始形成的。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儿童此时的主要任务就是发展自信心,克服羞怯和疑虑。如果这一阶段的任务完成得好,孩子就会成为富有自信心、行动果断、性格开朗而有活力的人,否则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遇事总是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并感到羞怯而容易畏缩不前。尽管埃里克森也认为,如果这一阶段的发展任务完成得不好,早期的疑虑没有消除,存在的问题在以后的发展中也可能逐渐得到解决,但他坚持认为,一个人早期的经验对其心理发展有着不可逆转的影响。虽然,目前对埃里克森的这种观点,有些心理学家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自信心的建立可能要早于埃里克森说的1岁半,而且其发展时期可能要漫长得多。但有一点是公认的,那就是:早期的经验无论对于人的心理过程的发展,还是对个性心理特征的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而且,自信心作为一种个性心理品质,像其他心理品质一样,一旦形成就有着相对稳定的品质。自信的反面是自卑,也就是缺乏自信心。研究表明,自信心缺乏也是在环境影响下,在儿童自己的经历中形成的。心理学里有一种现象叫“学会的无能为力”。它就是指一个人由于屡遭挫折而失去了对自己能力的信任,于是,当碰到较困难的问题时就害怕,认为自己在这问题面前是无能为力的。美国伊利诺大学的儿童心理学家特威克等人认为,这种“学会的无能为力”是失去信心的表现,这种现象是儿童早期经验不利的结果。她们的研究表明,
65有这种心理品质的儿童不仅在行为上表现为害怕困难、懒于动脑,而且,他们缺乏竞争的动力和上进心,常常安于现状或过多地依赖于别人,结果常常因为他们缺乏进一步探究的动力,缺乏认真钻研的精神而阻碍了他们的智能发展。记得有一年冬天的晚上,突然有一名来自山西的18岁的小伙子找上门来。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要找心理学家帮忙,否则我要死去的”,这让人非常吃惊。原来,他是家中的长子,从小受到母亲的溺爱,母亲几乎为他包办了所有的事,简直到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地步。当然,像其他的孩子一样,他也有独立的愿望,也希望自己动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用自己的双手,依靠自己的能力克服一些困难,从而享受一下成功的乐趣。然而,他的行为往往给他带来的不是赞扬、鼓励和支持,而是父亲严厉的指责,甚至挖苦、取笑。于是,久而久之,他觉得自己什么方面都不行,都不如别人。每次想做之前先想到的是“我做不好”或“别人会笑话我”。按他自己的话说,是“我没有魅力,我感到无助,感到孤独,不敢和别人交往,因为我害怕和别人比较”。他整日整日地处于幻想之中,幻想成为有“魅力”的人,在许多方面胜过别人,能吸引许多朋友,能取得成功,得到周围人们的认可或夸奖、赞美。可当他从幻想中醒来时,又会陷入无限的忧伤。显然,这个孩子的真正“病根”在于从小自尊心受到损害,自信心没有建立起来。这一事例告诉我们,由于父母不懂得或忽视了对孩子自信心的保护和培养,或由于教育、培养方法的失误,孩子很可能会成为“学会的无能为力”的牺牲品,从而影响了其身心的庭康发展。因此,我们建议,作为儿童教育工作者,作为孩子的父母要密切注意对孩子自尊心的维护和自信心的培养,要鼓励孩子独立行动,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鼓励孩子多问、多想、多做。在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替孩子包办,要善于启发、诱导孩子克服困难。如果能做到既使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享受到胜利的果实,又不让孩子觉得是父母代办的话,那就会收到非常理想的效果。多彩的世界世界不是永远按“好——坏”两极来分的。记得有位作家曾经在描述自己对父母的印象时写道:“小时候我把父母视为神,觉得他们总是对的。当我长大了,到了十七八岁时,觉得父母几乎一无是处,他们老了。大学毕业后,再次回到父母身边时,我突然发现他们的许多想法是那么聪明。其实,父母还是原来的父母,他们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我在变。”这位作家虽然只描述了个人的印象,然而这种印象却反映了个体价值观发展的普遍规律。婴幼儿时期,儿童对外界的人或事物很少有自己的标准,他们对别人的评价主要是根据父母或幼儿园老师的标准做出的。即使有也往往是一些简单的、绝对化的标准,也就是非好即坏的标准。我们成年人可能都有这样的印象,小时候看电影时,最希望大人能尽快告诉我们电影中的角色“谁是好人,
66谁是坏人”。如果是坏人,那一定是彻头彻尾的坏,如果是好人,那也一定是尽善尽美的好。那时很难理解人会有好的一面,同时也会有不好的一面。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自己的评价标准也在逐渐形成和发展。由于自己开始有主见,有一定的评价能力,所以也越来越多地发现父母或老师与自己在价值观上的不同。孩子与父辈之间在评价标准和价值观上的冲突,在青少年时期表现得最为突出,加上青少年的好强心理和仍摆脱不了的幼稚,使年轻人对父辈的评价趋于极端。例如,在德国,中学生们认为,人一到30岁就老了,他们称30岁以上的人为老人、40岁以上的人为化石。在中国的中学生中虽然没有这样的群体语言,但有许多人也认为父母已经老了、过时了或不中用了。因此,也常常对父母的劝告充耳不闻,甚至感到厌烦。如果有些家长对孩子的心理了解不够,对一些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冲突处理不当,就会引起更大的不和,也会使父辈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变得暗淡;同时,在父母的心目中也觉得孩子变了,变得不如意了,有的父母干脆怀疑自己的孩子是否交了坏朋友,是否学坏了。其实,家长完全不必过于紧张。对于绝大多数的儿童来说,在随后的生活道路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将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物,形形色色的事情,而且,其中的许许多多是很难用简单的“好”或“坏”来区分的。随着自身视野的不断开阔,生活经验的不断积累,在学习和生活中接受来自社会多方面的信息,孩子最终会认识人与社会的多面性和复杂性,看待事物的观点也会从极端走向成熟。终于有一天他会发现,从前心目中渺小的东西原来也有闪闪发光的时候,而心目中完美无缺的偶像人物却也只是无数平凡人中的一员。孩子长大了,眼前的世界原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67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