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鱼的苗种培育技术

鲍鱼的苗种培育技术

ID:82129580

大小:36.15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2-07-30

上传者:德鲁克管理课堂
鲍鱼的苗种培育技术_第1页
鲍鱼的苗种培育技术_第2页
鲍鱼的苗种培育技术_第3页
鲍鱼的苗种培育技术_第4页
鲍鱼的苗种培育技术_第5页
鲍鱼的苗种培育技术_第6页
鲍鱼的苗种培育技术_第7页
鲍鱼的苗种培育技术_第8页
鲍鱼的苗种培育技术_第9页
鲍鱼的苗种培育技术_第10页
资源描述:

《鲍鱼的苗种培育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鲍的苗种培育技术鲍的苗种培育技术主要包括人工诱导产卵、人工授精与孵化、浮游幼虫培育、底栖幼虫培育、稚鲍培育、剥离等几个主要技术环节。各育苗单位在具体操作上略有不同,各具特点,本章重点介绍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第一节育苗室建设及主要设施一、场址的选择育苗场的环境是保证育苗生产成功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尤其是鲍的育苗用水量大,对水质要求高,所以选址时应把水环境作为首选条件来考虑。鲍育苗室地点的选择必须具备以下条件:①无工业污染源,远离生活污水排出口和河流入海口,几年来极少发生赤潮,海水常年盐度保持在30以上;②受风浪影响少,水清澈,不混浊,初春不受流冰影响,最好是岩礁或砂质底质;③供水系统取水位差小,输水距离较短,节省能源;④育苗室附近有自然生长或人工养殖的可投喂种鲍的大型藻类,如海带、裙带菜等;⑤地形平整,有足够的面积用于建设育苗池以及其他设施,如贮水池、沉淀池等;⑥交通便利,方便生产物资、产品的运输和人员的通勤;⑦有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的淡水资源,电力供应有保证;⑧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二、主要设施总体布局原则育苗室等主体建筑与附属设施布局应紧凑,尽量利用地形的高低位差,实现自流供水,以减少能源消耗,保证供水的压力均衡。主要设施的立体布局为供水池高位、水净化处理设施如沉淀池等中位,育苗室与锅炉低位。贮水池建成地下或半地下式,可提高设施的安全系数,有利于保持水温,低温期可节省能源。高位供水池与水净化处理设施之间的高差不小于100厘米,与培育池池面之间的高差不小于100厘米。三、主要设施的技术要求育苗室可细分为苗种培育室、种鲍培养室、采卵室、孵化室等,主要设施包括四大系统设备,即供排水系统、供电系统、供气系统、供热系统。1.苗种培育室为单层单跨式或者单层多跨式建筑,以充分利用屋顶采光(图4-1)。每跨16

1的宽度为8-16厘米,屋顶为双面坡形、单面坡形、低拱形或者高拱形透明玻璃钢瓦或阳光板等轻型结构,其中拱形结构的屋顶强度高,抗风力好。广东、福建等南方地区应适当建设总育苗面积1/3左右的露天培育池,可大大降低建设成本。室内保温与通风条件良好,配备有采暖、通风换气设备,可实现人工调控室温,要求冬季室温不低于5℃,夏季不高过30℃。室内采光良好,光照均匀,并且可人工调整光照强度。通常在璃钢屋顶下挂1~2层可以活动的遮光天幕,窗户上挂窗帘,有的育苗室在屋顶用遮阳网直接遮盖。通过调整,使得晴天室内照度不高于3000~5000勒克斯,池面照度不高于2500~3000勒克斯。2.种鲍培育室3.采卵室设计面积为30~100平方米,应紧靠种鲍培养室,具备紫外线海水照射装置、供排水系统、气温和水温控制系统、二次过滤装置、产卵槽(缸)、产卵槽(缸)架、受精卵采集器、洗卵槽及控光设施。要求全黑暗设计,只允许有红光照明,确保种鲍精子和卵子的顺利排放。4.孵化室设计面积为50~200平方米,应紧靠采卵室,具备控光、采暖、保温、供排水、二次过滤等设施。内设孵化缸架(台)、孵化水槽及幼虫采集器等设备。有条件的情况下在采卵室和孵化室比邻应配备观察室,内设显微镜等观察设备,用于孵化期间受精卵及幼虫定量和观察鲍发育阶段的形态变化等。5.四大主要系统设备要求供排水系统中水净化处理及水温调节等设施齐全,供水能力每天不小于培育室总培育水体的6倍,单池注满水的时间应小于15分钟。排水良好,单池排干水时间应小于10分钟,地面及操作间保证防滑且无积水。供水设施应选用无毒、不含重金属的材料,如混凝土、PVC、铸铁及不锈钢等。供排水系统一般包括吸水水泵、真空泵、上水管道、蓄水池、沉淀池、过滤池(罐)、高位(调水)池、下水管、阀门、培育池及排水管、排水沟(渠)等。取排水口应分开设置,取水口应距排水口500米以上,最好不受潮汐影响,保证全天能取水。16

2供电系统功能配套设备完善,变压器、控电柜、电源闸刀应满足负荷安全需要。电源开关、插座、插头、电缆等常用电器设备应设置在培育水面1米以上,电气设备防潮性能好,具有防漏电自动保安功能,安全可靠。任何育苗厂均应配备一定功率的发电设备和燃油储备设施,以备停电时应急使用。供热系统的供热能力充足,应保证育苗季节整个育苗系统用水温度在20℃以上的供热能力,最好具备全天不间断供热能力以适应鲍育苗流水培育的特点。系统一般由锅炉(热水锅炉、蒸汽锅炉、海水锅炉及燃油锅炉等)、供热管道、热交换器、预热水池及输水管道,阀门等组成。供热材质要求耐热、耐腐蚀、保温隔热、无毒的混凝土、不锈钢、钛、合金铝及塑料等材料组成。目前有的厂家采用太阳能及热泵技术也不失为环保、节能和操作简便的良好设备选择。供气系统一般采用无油罗茨鼓风机、富氧机、供气管道、阀门、散气石和散气管等组成。材质应选用无毒、无重金属材料,如PVC、铸铁等。供气能力要求所有育苗池、种鲍池能24小时不间断均匀供气,育苗水体中保持溶解氧不低于5毫克/升。第二节室内人工育苗技术一、育苗池及设施育苗池是室内人工育苗的基本设施,包括采苗板(以及组装采苗板的框架)、薄膜、网箱、附着培育板、附着瓦(砖)等。1.育苗池用于鲍的幼虫采集、附着后的培育以及采苗前底栖硅藻饵料的培养等,多为混凝土或玻璃钢制成。育苗池也可以建在室外,一般池上万设有遮光棚(或帘),室外育苗池造价比较低,通风和采光比较好,但大风、突然降温等都会对鲍苗有影响,特别在我国北方,使用时间受到限制,在南方比较常见。育苗池大多为长方形,一般池深0.5~0.8米,长8~12米左右,分为单池型与双池并列型两种,单池型池宽0.9~1.8米,可横向排放2~4列来苗框架;双池并列型单池宽0.9米,可放2列采苗框架。地上式的池子一般较浅,而半沉下式的都较深。建在地上的池子,一端设给水管,另一端设溢水管和排水口,有的还有喷淋管,充气管等配套装置。池底平坦,向排水端应带有0.5%~1.5%的下斜度。16

3国外育苗池的形状多样,长条形、椭圆形、圆形。除水泥池外,还有树脂复合水槽、塑料水槽、帆布水槽等。国内、外鲍育苗厂家太多,没有严格的设计标准,目前只要能满足幼虫、稚鲍生长和存活所需的一般条件,任何形状的池子(扇贝培育池、海参培育池、鱼类培育池、虾蟹培育池等)均有用于鲍苗培育,只是效果好坏不一而已,今后有待于因地制宜的制定相关标准。2.采苗板(膜)及其框架采苗板(膜)有两个功能:一是用来采集、培养底栖硅,二是作为鲍的底栖幼虫采集和前期培育的附着基质。采苗板有硬聚乙烯波纹板和PVC薄膜两种类型。(1)硬聚乙烯波纹板规格为长42厘米、宽40厘米、板厚0.8-1.2毫米,波高1厘米。采苗板框架有筐形和折叠型两种,筐形框架的上口长40厘米、宽42厘米,底面长40厘米、宽20厘米,筐高28厘米。每个框架可装采苗板20片,板间距约2厘米,材质多为白色聚乙烯注塑。该种框架的优点是装取采苗板方便快捷,培育时可以吊挂。折叠式框架长50厘米、宽42厘米、高35厘米。每架可装采苗板20片。该框架的特点是不用时可以折叠存放,使用时无论横放还是倒置,采苗板都不易脱出,采苗板间距均匀、不易重叠,培养饵料效果好,但装取波纹板不太方便。使用上述规格的采苗板及其框架,每平方米培育水面的平均器材用量为采苗板80~100片、框架4~5个。(2)PVC薄膜规格为1.0米×1.0米、膜厚0.1~0.3毫米。使用时在膜中心包裹一块鹅卵石或碎石块,然后沉入水中,呈花朵状。该薄膜的优点是价格低、存放、清洗方便,但缺点是底栖硅藻附着生长不均匀、在水体中有折叠现象而影响幼虫附着、有时清洗不干净而造成底栖硅藻培育期脱落等。有的育苗厂家采用木条下垂挂薄膜方法,效果接近硬聚乙稀波纹板。南方育苗厂家使用PVC薄膜较多。使用上述规格的采苗薄膜,每平方米培育水面的平均薄膜用量为4~6片。3.PVC附着培育板、网箱及硬质附着培育瓦(砖)PVC附着板主要用于剥离后幼鲍的培育,常放在网箱的底部,作为幼鲍活动、摄食和隐蔽的场所。规格为长90厘米、宽55~90厘米、板厚1.0~1.2毫16

4米,波高2.5厘米,黑色,板上有多个直径2.0~2.5厘米圆孔以便幼鲍上下移动。网箱一般依照PVC附着板规格而做。网箱平挂于培育池中,上沿露出水面5~10厘米,然后将PVC附着板平铺于网箱底部用于盛放剥离后的幼鲍。该套装置使用方便,投饵、清脏及剥离等容易操作,便于观察。但每日更换、洗刷网箱比较麻烦、浪费人工。使用上述附着板,每平方米培育水面的平均器材用量为附着板0.7~0.9平方米,略小于培育池面积。现在南北方多采用硬质附着瓦(砖)。附着瓦(砖)有多种。按材质分有水泥、人造理石、窑烧泥质及陶瓷等,按形状分又正方形、长方形、波浪形、拱形等,按颜色有灰色、红色、黑色、花色等,规格一般为20厘米×20厘米、30厘米×30厘米、20厘米×40厘米、30厘米×50厘米不等。该种附着基的优点是遮光性好、可交错互跌放置、附着面积大;质地硬、重量大便于大水流冲刷、节省人工、工作效率高、可提高同期工作效率8~10倍;底面平铺能降低水位,可以节省用水、相对提高水交换倍数、鲍苗生长快;而且培育鲍苗壳质较硬,花色丰富。缺点是不便全面观察、剥离费力、倒池不方便。使用上述附着瓦(砖),每平方米培育水面的平均器材用量为附着瓦(砖)14~20片。二、人工育苗工艺流程1.种鲍促熟培育种鲍质量和成熟度是决定育苗是否成功的关键。2.诱导产卵和排精和多数贝类一样,鲍生殖细胞的集中排放需要外界条件的刺激。目前比较有效的方法是阴干加紫外线照射海水刺激。阴干刺激:在室温21~22℃条件下,提前1小时将成熟的亲鲍挑出,离水。具体做法是将亲鲍体表水分甩干,腹面向上放置在铺有潮湿纱布的平面上,然后再用潮湿纱布盖住足面,在阴凉通风处阴干40~80分钟。通常雌鲍比雄鲍要提早30分钟阴干,因为雌鲍耐刺激的能力强于雄鲍,为保证生殖细胞的同步产出,所以可将时间错开。紫外线照射海水刺激:用经紫外线照射过的海水,刺激亲鲍产卵和排精。16

5该方法的原理是经紫外线照射过的海水含有一定量的初生态氧,它能促进成鲍体内性激素的分泌,引起性兴奋。具体方法是向照射槽内加入高于种鲍促熟水温3~5℃的新鲜海水,每槽放置经防水处理的30瓦、波长2537埃的紫外线灯管若干支,灯管放置深度为20厘米,进行水中照射。照射剂量=杀菌灯功率(兆瓦)×照射时间(小时)/照射水量(升)一般掌握照射剂量为600~800(兆瓦·小时)/升。诱导产卵和排精的具体过程如下:(1)挑选发育良好的亲鲍主要用肉眼观察性腺发育情况。角状部饱满,生殖腺覆盖面积大,雌性为灰绿色,雄性为乳白色。(2)确定每次所用数量一般每10平方米采苗面积用一只雌鲍,为防止个别种鲍不排放或排放精、卵数量不足,可在计算的个数的基础上加10%,雄鲍用量为雌鲍的10%。(3)催产时间根据鲍的生物学特点,自然产卵时间在晚上进行,通常为20:00-24:00。也可以在亲鲍培育时调整昼夜时间,达到白天也可以产卵排精的目的。(4)亲鲍阴干处理(5)放入产卵槽产卵槽容积为15~20升,由塑料、玻璃钢或有机玻璃制成,透明便于观察。每缸放一个亲鲍。将经紫外线照射过的海水注满产卵槽,然后将阴干处理完的种鲍直接放入槽中,雄鲍放入时间最好晚于雌鲍30分钟。一般亲鲍进入海水中40~60分钟后应换水一次,再过60分钟后可陆续产卵、排精,否则再换水一次,产卵、排精持续时间大约60~120分钟。(6)精子和卵质量的判断雄鲍排精时,常在产卵槽底部,精液从呼吸孔排出,成白色烟雾状,向表面移动。取少量精液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鲍精子呈弹形,有鞭毛,直线运动,运动速度很快。雌鲍产卵时,爬到产卵槽上部,整个身体离开槽壁,只靠足吸附在槽上。随着身体的扭动,大量的卵子呈弥散状产出。卵为沉性,分散地落向槽底。因为在卵巢中挤压的关系,刚产出的卵子为多边形,入水后很快变圆,卵子直径为200~220微米,卵黄径为160~180微米。3.人工授精16

6亲鲍产卵完毕后,要及时收集精子和卵,授精。时间过长,会影响精子受精能力。在人工授精的过程中有以下技术环节:(1)精子浓度的测定将容器内的精液混匀后,取5毫升,加2滴1%碘液,然后用血球记数板记数。授精时加入精子的量以每个卵子周围10000个精子,即水中精子密度为20万~30万个/毫升为宜。生产上常在显微镜下检查每个卵子周围有7~10个精子即可。过低,受精率会受影响,过高会出现卵膜溶解现象。(2)授精时间的掌握精卵产出后最好在1小时内完成授精。超过3小时受精能力明显下降。因为精子顶体内的水解酶会溶解到水中,失去了溶解卵膜的能力,而使精子不能入卵。(3)授精方法用虹吸的方法将产卵槽中的卵吸出到内有260目筛绢网箱的水槽中,经40目筛绢捞出水中的块状杂物,将精液以30万个/毫升的密度加到有卵的槽中,边加边搅拌,1~2分钟完成授精。(4)镜检受精情况用吸管取少量受精卵,在显微镜下检查受精情况。(5)洗卵由于卵比重较大,受精或没有受精的卵在静止状态,会沉入槽底。槽中有大量剩余精子和杂质,精子会黏附在卵膜外,将卵膜溶解掉,同时精子和杂质还会败坏水质,所以受精后洗卵是必不可少的步骤。采用的方法是待精、卵结合受精后,先向水槽中网箱内不断加入新鲜海水,约为水槽容积的2~3倍水量,再将受精卵收集到新的水槽中,定量。按40~50粒/毫升的密度将受精卵取出并分放入孵化槽内,加入20℃新鲜海水至水槽上沿下3~5厘米水位,待受精卵下沉后,将孵化槽中海水用倾斜法倒掉2/3~3/4,以不让受精卵流出为准,然后向槽中加入新鲜海水,40~60分钟后再进行一次,如此反复操作9~10次,直至幼虫上浮前。4.孵化和浮游幼虫培育水温20℃,受精后约10小时,胚胎开始在卵膜中转动,13小时左右孵出。进入担轮幼虫期,营浮游生活。在幼虫培育阶段,主要进行以下操作过程。(1)选育选育是利用担轮幼虫具有趋光性的特点进行的。一般健康和发育正常的幼虫趋光性强,上浮较早,而不健康或畸形的个体上浮晚或根本不上浮。选育即是用虹吸的方法将上层幼虫用筛绢浓缩、收集起来,继续培养,槽16

7底劣质或畸形的幼虫丢弃。由于幼虫发育速度有差异,所以一次孵化的幼虫要经过2~3次选育。从受精后13小时开始,每一小时选育一次。选育结束时最好吸取少量底部幼虫查是否正常,若有较多正常个体,还应再选育一次。当底部幼虫多数发育不正常时,可结束选育,弃掉劣质幼虫。(2)幼虫培育密度的确定选择适宜的幼虫培育密度是幼虫培育成功的关键。一般担轮幼虫培育密度控制在15~20个/毫升为宜。初期面盘幼虫的培育密度控制在15个/毫升,后期面盘幼虫控制在10个/毫升。(3)幼虫培育阶段的管理①换水。由于鲍幼虫阶段只依靠卵黄生活,而不从外界摄取营养,所以此阶段的管理工作主要是换水。选育后浮游幼虫的整个培育阶段每天需换水3~4次,每6~8小时一次。即用虹吸的方法,将培育槽内的幼虫收集到200~260目由筛绢做成的容器内,然后将培育槽洗净并加入少量新鲜海水,再将容器内的幼虫反冲到培育槽,再将培育槽中水加满。②水温。发育速度和水温有直接关系。一般在适宜范围内温度越高幼虫发育速度越快,当然超出适宜范围很容易造成幼虫畸形。水温和发育速度之间的关系可用以下关系式表示:受精——担轮幼虫阶段:1/t=0.0064T-0.0502受精——面盘幼虫阶段:1/t=0.00252T-0.0187受精——葡副幼虫阶段:1/t=0.00124T-0.0093式中:t为时间(小时),T为水温(℃)。如在水温20℃情况下,受精卵到担轮幼虫上浮约需13小时,到面盘幼虫需31.5小时,到底栖幼虫约需64.5小时。③光照。担轮幼虫具明显的趋光性,光照强度对幼虫发育有直接影响。光照不匀,幼虫会向光照强的地方集中,造成局部密度过大而缺氧死亡。因此在孵化期间最好保持室内黑暗情况。有实验已证实黑暗对鲍幼虫发育没有明显的影响。④水质。孵化期用水最好经过2级过滤,再用活性炭等进行杂质处理,减少水中悬浮物。如果水中悬浮物过多,会影响幼虫浮游,造成幼虫下沉而死16

8亡。重金属离子超标也会造成幼虫发育畸形。⑤盐度。海水盐度在30~32比较适宜,当盐度小于28时,幼虫无法正常发育。目前国内比较先进的工艺是采用流水孵化方式,该方法具有水温稳定、操作简单、节省人工、孵化率高的优点。5.底栖硅藻的培育目前认为底栖硅藻是附着后底栖幼虫的最好饵料。所以底栖硅藻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鲍苗的质量。关于底栖硅藻的培育有两个关键过程,即藻种培养和扩种培养。(1)藻种培养①藻种的来源。育苗室生产中使用的硅藻一般采自海区石头,浮伐、管道及池底平面上自然生长的硅藻。最好是舟形藻、菱形藻和卵型藻。采集前需用显微镜检查所取藻种,杂藻过多不适宜使用。②确定适宜的接种时间。在常温下,一般在附着基上接种后30~40天能达到使用密度,所以一次藻种培养的周期是30~40天。而将附着基上的藻接种到育苗板上,扩大培养,并达到适宜密度还需要30~40天。所以藻种的培养一般在采苗前80天进行(升温培养条件下可适当缩短时间)。③底栖硅藻藻种培育。包括给予适宜水温、合理光照,采用适合的接种方法等。水温一般要参考藻种采集时海区的水温。在辽宁及山东沿海地区通常是12℃,所以控制在12℃以上为好。光照由于底栖硅藻属弱光型种类,所以培养过程中将光照控制在2000~3000勒克斯最好。光线过强可使绿藻大量繁殖,从而抑制底栖硅藻的生长。可采取控光、流水及人工清除的方法控制绿藻繁殖。接种方法首先将培养池和附着基洗刷干净、消毒。培养池要用5%漂白液将池壁和池底的杂藻及污物除净。旧附着基在洗刷前用0.05%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20小时以上再刷,新的附着基上有油污,需用餐具洗洁净等去油剂浸泡和刷洗。池子和附着基洗刷干净后,将附着基组装好放置于池中,再向池中注满水。附着基排列紧密一些,便于有效利用藻种。将采集到的藻种用200目筛绢16

9过滤2~3次,滤掉杂质和大型藻类,然后均匀泼洒到已放好附着基的培养池中。为使附着基面能均匀附上藻种,最好在接种1~2天后再将附着基垂直掉转180°,向另一面接种一次。当藻种完全附着后,将附着基竖放在池中,同时将附着基以适当的间距分开,以利用培养时水的流通。④底栖硅藻藻种大量培养。包括投放营养盐、选择水交换的形式、翻转附着基、充气、清除浇足类等敌害生物5个技术环节。投放营养盐由于藻种生长的需要,每天都要向池中投一定量的营养盐。一般先将营养盐配置成母液,再按母液100~200毫克/升比例向水中泼。国内皱纹盘鲍育苗中经常使用的营养盐配方见下表。国内皱纹盘鲍育苗常用营养盐配方配方A配方B硝酸钠10~25mg尿素224g磷酸二氢钾1~2.5mg磷酸二氢钾44g硅酸钠1.0mg硅酸钠48g柠檬酸铁0.1mg柠檬酸铁氨4.8mg维生B120.25mg淡水1000ml海水1000ml有些育苗场对营养盐配方进行改良,添加锰、铜等元素以及多种维生素等。选择水交换的形式一般采用静水交换和流水交换。如果有条件,提倡流水交换。方法是每天夜间进行2~4小时的流水,次日早上按全池体积加营养盐。静水交换是每天或几天将池水部分或全部换掉,然后加新水并补充营养盐。通常不管采用哪种方法,每当培养5~7天后,都要彻底倒池一次,调整营养盐浓度和去掉池中杂质、敌害生物等。翻转附着基在培养过程中,由于附着器排列密度较大,其底部硅藻往往得不到良好的光照,繁殖速度减慢。所以每隔7天,将附着器垂直方向翻转180°。16

10充气如果条件允许就充气,充气主要目的是增加硅藻繁殖所必需的二氧化碳,已有实验证实充气效果要好于不充气。清除浇足类等敌害生物浇足类大量繁殖会严重影响硅藻的生长,所以在硅藻培养中控制浇足类大量繁殖是非常重要的。清除方法是向池中施用2~4毫克/升的农用“敌百虫”,处理时间为12~24小时。然后倒池,清理池壁和池底,为清除彻底,隔3~5天还需再处理一次。(2)扩种培养藻种经过30~40天的培养,在附着基上已达相当高的密度,需进行扩种培养。扩种后的培养方法和藻种培养相似,只是因为面积大而有些不同的操作地方。①扩种。按1:6扩种,即1池藻种扩大到6个池子中培养。方法是将藻种洗刷到水桶或水盆等容器中,然后经过200目筛绢过滤1~2次,将去除杂质后的藻液按比例均匀泼洒到已放置好洁净附着基的培育池中,其过程和接种方法一样。②采用流水方法培育。最好是每天17:00到次日08:00内连续流水。培养7天,期间要倒池一次,彻底换水清池。③每天施肥。时间为早07:00-08:00时为宜。目的是利用白天光照有效时间,提高营养盐效率。④连续充气培养。扩种后必须连续充气培养,使池水流动,营养盐分布均匀,硅藻的附着牢固。⑤光照。将光照控制在3000勒克斯左右,提高硅藻繁殖速度。尤其是当苗种附着上后,提高硅藻的数量显得很重要。实际上此时若有些绿藻附在板上,对鲍苗种生长影响也不大。⑥翻转附着基。由于温度高,硅藻繁殖速度加快,所以应缩短翻板的时间。总之经常翻转有利用硅藻生长的均匀,对鲍苗均匀分布和利用硅藻都是有利的。通常3~4天翻一次。⑦浇足类的清除。水温高,浇足类繁殖和生长加快,一旦出现要立即清除,否则很快就会蔓延起来。所以要加强对浇足类的观察和监控,一般每片板上发现有3个以上浇足类分布就应该用敌百虫杀除。6.附着与变态受精后约60小时左右(在20℃水温下),幼虫发育至后期面盘幼虫,眼点16

11和屠出现,这时即可向培育池中投放幼虫。方法是:首先将附着基及培育池清洗干净并摆放好附着基,在培育池中加入20~21℃过滤海水至附着基上边10~15厘米,然后浮游幼虫用筛网浓缩后进定量,按照1.2万~1.6万/框(3500~4500个/平方米附着基)密度将幼虫均匀倒入培育池。附着期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管理:①水温。控制在20~21℃,水温低于20℃时应加入22~23℃海水调节到正常水温。②光照。控制在2000勒克斯以下,尽量避免直射光。③充气。间歇充气或不充气。④密度。将高密度区域的幼虫用器皿轻轻移到稀少区域,以便使幼虫附着均匀。⑤定期检查幼虫的附着量。当90%以上幼虫附着后即可流水培育,同时淘汰未附着的体弱个体。此过程一般为2~3天。7.前期培育幼虫附着后在硅藻板上生活大约30~33天,就完成变态过程,进人稚鲍期,此时壳长可到2.0~2.2毫米。如果底栖硅藻能够满足鲍苗生长,那么稚鲍会继续在硅藻板上生活10~20天,壳长可达4.0毫米。本阶段的主要管理目的是保证底栖硅藻与底栖幼虫的同步生长,使得幼虫能够平稳顺利过渡到稚鲍。(1)培育条件①供水。必须保证有3~4倍/日培育水体以上的供水量,而且要连续不断的供水。②充气。具备向培育水体中连续充气的能力,充气量达到每立方水体每小时1平方米以上。充气头在培育池中分布均匀,一般每平方米水面要有1~2个。现在许多育苗单位采用PVC管平铺池底供气的方法,使育苗池内供气更均匀,效果较好。③供热。必须保证育苗池中海水温度在20~21℃。(2)培育方法当幼虫附着后即进入前期培育阶段,期间的主要关键技术是控制水的交换量、温度和光照,保证足够充气,定期倒池和捕杀浇足类。①控制水的交换量。采用连续流水的方式进行水交换,每天的总交换量要求在培育水体的3~4倍以上,采用喷淋或池头形式向全池均匀加水,因喷淋可16

12带来更多的溶解氧。当幼虫附着7~10天时应该倒池并全量换水一次,以后每7~10天倒池换水一次直至剥离。倒池方法是将采苗时预留的空育苗池加满水,再把有苗的附着器移入到新池中。原池水放掉,将池底和池壁冲净加满水,再把下一个池子的苗移过来,依次进行。倒池、清池的目的是清除鲍代谢物、脱落死亡硅藻,以防池内水质恶化。②水温控制。为保证鲍幼虫正常生长,必须保持水温在20~21℃,每次换水温差不能大于±1℃。③充气控制。为满足幼虫呼吸所必需的溶解氧,应保证1立方米/小时培育水体以上的充气量,且连续充气。气头的垂直深度控制在距池底10厘米。充气管平铺于池底,均匀分布,不能造成池内死角。④光照控制。为保证附着板上有足够的硅藻供鲍幼虫摄食需要,底栖硅藻能与鲍苗同步生长,一般光照控制在3000~6000勒克斯,掌握前低后高的原则。光照过高会造成杂藻生长迅速,鲍幼虫活动、摄食困难,同时消耗水体中大量氧气,不利于鲍幼虫生长与存活;光照过低会造成硅藻繁殖速度慢,饵料不足,影响鲍幼虫生长,培育期内达不到正常的剥离规格。⑤捕杀浇足类。培育时也要检测浇足类,如发现要及时处理。处理方法见硅藻培育部分,但是此期间捕杀浇足类的敌百虫浓度应该比硅藻培育时的浓度减半使用。当鲍幼虫在硅藻板上生活40天左右,成为稚鲍。(3)稚鲍剥离硅藻板上生长的硅藻已经不能满足其饵料需要,必须将其剥离下来,转移到平面饲育板上用人工配合饵料。目前剥离稚鲍的方法很多,常采用的有酒精麻醉法、米酒麻醉法、米醋麻醉法和高盐海水麻醉法,大连碧龙海珍品有限公司从1992年开始使用的电刺激麻醉剥离法效果也很好。其特点是避免稚鲍机械损伤,工作效率较高。稚鲍剥离是培育过程的关键之一,直接影响到育苗的成败,其技术要求的关键是尽量减少稚鲍的机械损伤率,缩短剥离时间。剥离方法(以酒精麻醉法为例):首先准备好95%的食用酒精,再将酒精配制成2%~4%的酒精海水溶液放入麻醉水槽备用。将附着器从培育池中提出水面,略阴干2~3分钟后,放入盛有20~30目筛绢网箱的麻醉水槽内约1~2分钟,待稚鲍壳稍稍举起并来回扭动时,将其提出麻醉水槽,用海绵、毛刷等轻轻将附着板两面的稚鲍刷入预先准备好的平面饲育期培育池中的附着基上。一16

13次刷不下的稚鲍可以再次麻醉,重复剥离。该过程应注意的问题是:①麻醉剂(酒精、米酒、米醋及高盐水等)的配比浓度应准确,否则浓度过大容易造成稚鲍死亡,过小则剥离不下来,造成稚鲍机械损伤;②麻醉的时间长短应合适,否则同样出现上述后果;③水温不同麻醉液的浓度应不同,一般水温高麻醉液浓度低,反之浓度高;④操作人员剥离鲍苗的动作应该准、快、轻,否则既容易造成稚鲍损伤又影响工作效率。8.幼鲍前期饲育幼鲍饲育是通过剥离将鲍苗转移到平面饲育板(砖、瓦)上,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流水饲养的过程。一般是硅藻板上生长的硅藻不能满足鲍苗需要时才转移到平面饲育板(砖、瓦)上。该阶段大约持续100~120天,剥离后的幼鲍可生长到10~12毫米以上。本阶段的主要管理目的是保证幼鲍的生长与存活,以期在越冬(北方)或越夏(南方)时获得大规格幼鲍。(1)培育条件和方法后期流水饲育中,涉及到培育密度、水和气的供给量、海水温度、饵料投喂和清除残饵、清池、不同规格鲍苗的筛选等关键技术。①培育密度。培育密度和培育个体大小有关。流水饲育初期,密度可控制在8000~10000个/平方米,随个体生长要进行适度调整。一般壳长6毫米时,密度为6000个/平方米,壳长10毫米时控制在4000个/平方米,壳长达12毫米时,控制在3000个/平方米,以后随培育个体加大,培育密度还要减少。培育密度过大影响鲍苗生长,同时容易发生传染性疾病,造成鲍苗大量死亡;培育密度过小会造成设备、饵料浪费,同时造成残饵过多、水质败坏,影响鲍苗生长与存活。因此,合理的放养密度是育苗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②供水量。由于温度升高和使用配合饵料,很容易造成微生物大量繁殖,水中化学耗氧量增加,所以要加大换水量,不间断供水,最好达到6~8倍/日以上的海水交换量。③充气量。为保持水质和鲍苗有足够溶解氧呼吸,此期间应不间断充气,充气量在1.0~1.2立方米/小时培育水体以上。④温度。此阶段主要为自然水温,有条件的单位能控制在海水温20~24℃更好,但应考虑成本因素。(2)日常管理16

14①饵料投喂。由于剥离造成的刺激,一般剥离后第一天鲍苗不摄食或很少摄食,所以可以不投饵。以后每天投喂1次,一般在下午天黑前鲍苗未爬出来时投喂。投饵前将饲料用水泡软,搅拌均匀成糊状,然后向池内从前往后均匀地泼洒在附着板(砖、瓦)上,投饵时停止流水,投饵后1小时开始流水。投饵量前期为10克/平方米,随稚鲍生长,逐渐增加到30克/平方米,要随时观察摄食情况,增加和减少用量,以每日清晨观察前日残饵略有剩余为准,残饵多应减量,反之加量。②清除残饵。每天早上清除残饵。若采用“PVC板+网箱”方式培育,首先用虹吸管将残存在PVC板面上的饲料彻底吸出,为防止将鲍苗一块吸出,应在虹吸管的出水口套上纱网袋,接住吸进去的鲍苗,然后收集,将鲍苗放回网箱内的PVC板上。若采用池底瓦片、方砖、拱形瓦等附着基池底培育,首先将池内海水放干,然后用具有一定压力的水枪,从池头开始冲洗附着基和池底的鲍苗粪便和残饵,冲洗干净后,将池内加入海水直至溢流水位,再进行下一池的操作。③清池。在后期流水饲育中,由于水温高和使用配合饵料水质很容易败坏,造成鲍苗的死亡,所以清池显得很重要。若采用“PVC板+网箱”方式培育,一般1~2天就要清一次。方法是预先将一空池加满海水,然后放入洗刷干净的网箱,再将清理过残饵和粪便、带有鲍苗的PVC板移入网箱内,原池剩余的鲍苗一并移入干净网箱内,最后将倒出鲍苗的空池消毒后清洗干净备用。若采用池底瓦片、方砖、拱形瓦等附着基池底培育,30~40天要清一次。方法是预先将一空池清洗干净,然后将冲刷干净带有鲍苗的附着培育砖(瓦),按次序摆放到空池底部,加满海水,将移出鲍苗培育池内剩余鲍苗清理到干净池中后,消毒并清洗干净备用。④鲍苗的筛选。由于个体差异造成鲍苗生长不均,大小差异很大,而且随培育过程加长,这种差异会越来越明显。如不及时筛选,会影响小苗的生长,同时大小不均也影响密度的确定,所以有必要进行大小规格鲍苗的筛选。筛选方法是:先选择孔径为4~10毫米不等的无毒塑料筛子。然后将鲍苗剥离,将尚处麻醉状态的鲍苗从大孔筛依次通过到小孔筛,选择出大小相近的鲍苗,按要求密度放到池中培育。9.剥离与出库16

15编筐编篓全在收口,剥离与出库是全人工育苗的最后阶段,它影响着出库后鲍苗的越冬和度夏的成败,也是育苗单位能否最后获得效益的关键,不容忽视。(1)剥离北方在10月末至11月初,南方在3月末,对经过5~6个月培育的幼鲍进行剥离,进入养成阶段。①剥离方法。类似稚鲍剥离,但由于附着基不同,如砖、瓦片等质地较硬,表面粗糙,剥离时更应小心。剥离前需停饵1~2天,以免运输过程中过多代谢物的污染造成成活率降低。剥离采用的麻醉剂有酒精、米醋、米酒、大蒜汁和高浓度盐水等。常用较安全的是大蒜汁。具体做法是:将大蒜挤压成汁,配成2%~4%的蒜汁海水溶液,将蒜液放入压力喷壶中。将附着基提出水面,用喷壶喷洒蒜汁到附着基上鲍苗集中的地方,待苗剧烈抽动时,用海绵、毛刷将其剥离到预先准备好的20~40目的网箱中。网箱应放在流水、充气的池子里,尽快解除蒜汁对鲍苗的刺激。对剥离不下来的个体,应再次用蒜汁喷洒处理,直到顺利剥离。剥离处理好的鲍苗可以分选规格、采取称重法或人工计数法定量,按照养成要求,装入20目尼龙网衣的网袋中,均匀放入培育池,流水、充气暂养。(2)出库将鲍苗包装,采用干运和水运方法,运到一定的养殖场地。干运应提前将装有鲍苗的网袋提出水面,放在大网目的网箱中,悬挂在空培育池中,或将其放在平铺地面的筛网上30~40分钟,以便使鲍苗迅速沥干水分,然后装入有泡沫内箱的包装箱(干运)或鲍苗周转箱(水运)中,装车或装船。水运是将鲍苗按每层笼子准备养殖的数量装入20~30目尼龙网袋内,按每层一定数量(12~16袋)装入专用塑料框或渔排笼内,塑料筐(笼)应透水、透气、无毒,再将装有鲍苗的塑料筐加盖子并捆扎结实后,装入活水车或活水船内水槽中运输。1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