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桩抗拔静载试验常规法

单桩抗拔静载试验常规法

ID:82082528

大小:1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2-09-05

上传者:万里一叶飘
单桩抗拔静载试验常规法_第1页
单桩抗拔静载试验常规法_第2页
单桩抗拔静载试验常规法_第3页
资源描述:

《单桩抗拔静载试验常规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单桩抗拔静载试验常规法1.试验目的检测单桩的竖向抗拔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2.检测依据的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2)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15-60-2008)。3.检测数量按照上述规范的规定,竖向抗拔试验的检测数量为总桩数的1%且不应小于3根。具体检测桩号由甲方会同监理、施工等有关单位,根据施工记录和低应变动测、声波透射法检测等结果确定。4.检测方法采用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设计值的2倍为最大试验荷载,慢速维持荷载法,即一般每隔两小时加一级荷载。根据试验数据绘制的U~δ、δ~lgt曲线来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Uu,当Uu³2倍承载力设计特征值时,判定该受检桩满足设计要求。5.试验设备、工作内容(1)由电动高压油泵给置于大梁上的油压千斤顶逐级加、卸荷载。千斤顶向上的作用力通过螺杆及预埋钢筋束传给试验桩,向下的作用力通过大梁及预制垫层传给地基土,具体的试验平台根据试验桩的尺寸及试验荷载值确定。

1(2)工作内容为提供试验设备和试验仪器,以及它们的运输和进退场;现场试验平台的摆设、设备的场内中转;派出技术人员在现场测试、记录;资料整理、报告编写及装订。但不包括桩头开挖及桩帽制作、场内道路铺设及平整、桩两侧垫层铺设等试验前准备工作以及现场锚脚的焊接及吹割工作。6.技术要求(1)试验加载:最大试验荷载取承载力特征值的两倍。试验加载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每级加载为预定最大试验荷载的十分之一。第一次加载加至2倍荷载分级,以后均按荷载分级加载,每级荷载维持时间为120min。加载沉降观测:每级加载后第5min、15min、30min、45min、60min各测读一次,以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满足变形要求后即加下一级荷载。(2)试验卸载:卸载分五级进行,每级卸载值为预定最大试验荷载的五分之一。卸载沉降观测:每级卸载维持1h,按第15、30、60min测读桩顶沉降量后,即可卸下一级荷载。卸载至零后,应测读桩顶残余沉降量,维持时间为3h,测读时间为第15、30min,以后每30min测读一次。(3)上拔位移量观测:在桩顶位置安装4个RS-JYB型百分表,按规定时间测读桩顶在各级荷载作用下的上拔位移量,百分表精度为0.01mm。试验所用的仪器、仪表均经省计量部门作定期检验后统一发给计量认证合格证,精度满足试验要求。(4)终止加载条件:①在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上拔量大于前一级上拔荷载作用下的上拔量5倍。②按桩顶上拔量控制,当累计桩顶上拔量超过100mm时。③按钢筋抗拉强度控制,桩顶上拔荷载达到钢筋强度标准值的0.9倍。

2④对于验收抽样检测的工程桩,达到设计要求的最大上拔荷载值。7.检测前的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四项:(1)提供电源:380V(5KW)、220V;(2)开挖桩头及制作桩帽,各种试验荷载下桩帽的配筋、尺寸及构造要求根据实际桩设计图纸另行出图说明;(3)制作反力梁,各种试验荷载下反力梁的位置、尺寸及配筋另行出图说明;(4)因试验桩处于深基坑内,重型设备需委托单位协调现场的塔吊进行吊装及场内中转,或提供可供吊车及载重车辆在场地内行驶所需的道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