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同济医科大学】优质课《医学微生物学》 第23章-病毒的感染与免疫》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同济医科大学】优质课全国特级教师江新欢博士教授《医学微生物学》第23章病毒的感染和免疫
1主要内容病毒的致病作用抗病毒免疫
2重点和难点垂直传播病毒持续感染的类型病毒的致病机制干扰素抗病毒免疫中和抗体
3第一节病毒的致病作用
4水平传播:在人群不同个体间的传播,是大多数病毒的传播方式。垂直传播:由宿主的亲代传给子代的传播方式。一、病毒感染的传播方式
5垂直传播方式及常见病原体感染类型途径病原体感染产前胎盘风疹病毒等围产期产道衣原体等产后哺乳巨细胞病毒等
6人类病毒的感染途径主要感染途径传播方式及途径病毒种类呼吸道空气流感病毒等消化道污染水或食品脊髓灰质炎病毒等输血、注射污染血或血制品HIV等眼或泌尿生殖道接触、游泳池疱疹病毒1、2型等胎盘、围产期宫内、分娩产道等乙肝病毒等破损皮肤昆虫叮咬脑炎病毒等
7二、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一)对宿主细胞的致病作用杀细胞效应稳定状态感染包涵体形成细胞凋亡基因整合与细胞转化
8细胞病变作用(cytopathiceffect,CPE):病毒大量复制过程中可损伤细胞核、细胞膜、内质网、线粒体,导致细胞裂解死亡。在体外实验中,通过细胞培养和接种杀细胞性病毒后,可用显微镜观察到细胞变圆、坏死,从瓶壁脱落等现象。
9CPE
10包涵体:某些受病毒感染的细胞内,用普通光镜可看到与正常细胞结构和着色不同的圆形或椭圆形斑块,称为包涵体。
11基因整合与细胞转化某些DNA病毒和逆转录病毒在感染中可将基因整合于宿主细胞基因组中,导致细胞转化,增殖变快,失去细胞间接触抑制,细胞转化也可由病毒蛋白诱导发生。基因整合或其他机制引起的细胞转化与肿瘤形成密切相关。
12抗体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细胞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致炎性细胞因子的病理作用免疫抑制作用(二)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
13病毒的免疫逃逸是病毒通过逃避免疫监视、防止免疫激活或阻止免疫反应发生等方式来逃脱免疫应答。(三)病毒的免疫逃逸机制
14病毒逃逸免疫应答举例免疫逃逸机制病毒举例及作用方式细胞内寄生通过逃避抗体、补体及药物作用而发挥逃避免疫。抗原变异HIV、甲型流感病毒高频率的抗原变异。抗原结构复杂鼻病毒等型别多致使免疫应答不利。损伤免疫细胞HIV等可破坏机体免疫系统。降低抗原表达腺病毒等可抑制MHC-Ⅰ转录、表达。病毒的免疫增强作用登革病毒等再次感染,中和抗体能促进病毒进入单核细胞,导致病毒血症及病毒-抗体复合物形成,导致登革热休克综合征。
15三、病毒感染的类型根据有无临床症状:隐性感染和显性感染根据病毒在体内感染的过程、滞留的时间:急性病毒感染和持续性病毒感染急性病毒感染(病原消灭型感染)持续性病毒感染潜伏感染慢性感染慢发病毒感染急性病毒感染的迟发并发症
16潜伏感染:单纯疱疹病毒引发唇疱疹
17四、病毒与肿瘤大量研究资料显示许多病毒与人类肿瘤密切相关。病毒与肿瘤的关系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肯定的,即肿瘤由病毒感染所致,如人乳头瘤病毒引起的人疣,为良性肿瘤,及人类嗜T细胞病毒所致的人T细胞白血病,为恶性肿瘤;另一种是密切相关,但尚未获肯定;如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与原发性肝癌,EB病毒与鼻咽癌和淋巴瘤,人乳头瘤病毒、单纯疱疹病毒-2型与宫颈癌,以及人疱疹病毒-8与卡波洛肉瘤等。
18已知与人类恶性肿瘤密切相关的病毒:HPV、HSV-2与宫颈癌HBV与原发性肝癌EBV与鼻咽癌、恶性淋巴瘤人类嗜T细胞病毒与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
19虽然细胞转化是肿瘤形成的第一步,但不是形成肿瘤的必经步骤。相反,长时间无限增殖的细胞比正常细胞更易于突变或基因重排。
20第二节抗病毒免疫
21固有免疫干扰素巨噬细胞、NK细胞适应性免疫体液免疫病毒中和抗体血凝抑制抗体补体结合抗体细胞免疫细胞毒性T细胞CD4+Th1
22干扰素(interferon,IFN)干扰素是由病毒或其他干扰素诱生剂诱使人或动物细胞产生的一类糖蛋白,作用于机体细胞,可表现出抗病毒、抗肿瘤及免疫调节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
23天然干扰素α、β、γ三型的特性比较型别诱生剂产生细胞编码的基因pH2.056℃种特异性IFN-α病毒白细胞第9号染色体稳定低IFN-β有机聚合物成纤维细胞第9号染色体稳定强IFN-γT细胞促分裂剂,抗原致敏淋巴细胞第12号染色体不稳定强
24适应性免疫(一)体液免疫病毒中和抗体:针对病毒某些表面抗原的抗体。此类抗体能与细胞外游离的病毒结合从而消除病毒的感染能力。中和抗体不能直接灭活病毒,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可被吞噬清除。
25IgG:唯一能通过胎盘的抗体。生后6个月的婴儿保留母体的IgG。IgM:不能通过胎盘。新生儿IgM提示有宫内感染。可作为早期诊断。SIgA:存在于黏膜分泌液中,可阻止病毒的局部入侵。
26(二)细胞免疫CTL:可识别病毒感染的靶细胞,裂解和凋亡靶细胞,清除或释放在细胞内复制的病毒体,在抗体的配合下清除病毒,是终止病毒感染的主要机制。活化的Th1:可通过分泌IFNγ、TNF多种细胞因子发挥抗病毒作用。
27抗病毒免疫持续时间型别单一、可产生病毒血症的病毒,产生的免疫力较为牢固,且持续时间较长。如水痘病毒等。无病毒血症的局部或粘膜感染,免疫力短暂,可多次感染。如流感病毒等。易发生抗原变异的病毒,免疫力短暂,如流感病毒等。
28思考题病毒感染的类型?什么是干扰素?它有哪些特性,是怎样产生的,其抗病毒作用机制如何?试述抗病毒的特异性免疫?试述病毒致病机制与细菌致病机制有何不同?
29中英文关键词细胞病变作用cytopathiceffect,CPE包涵体inclusionbody内基小体Negribody病毒携带者viralcarrier潜伏感染latentinfection慢性感染chronicinfection干扰素Interferon,IFN
30课外阅读材料专著闻玉梅.医学分子病毒学纲要.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陈敬贤.诊断病毒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黄文林.分子病毒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贾文祥.医学微生物学(二版/八年制)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31综述和论文[1]AkikoIwasak.RegulationofAdaptiveImmunitybytheInnateImmuneSystem.Science.2010,327(5963):291-295.[2]KeminXu.IsolationandcharacterizationofanH9N2influenzavirusisolatedinArgentina.VirusResearch.2012,168(1):41–47.[3]JulesL.Dienstag.HepatitisBVirusInfection.The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2008,359:1486-1500.[4]YuryKhudyakov.SerologicaldiagnosticsofhepatitisEvirusinfection.VirusResearch.2011,161(1):84-92[5]HiroeSejima.Identificationofhostgenesshowingdifferentialexpressionprofileswithcell-basedlong-termreplicationofhepatitisCvirusRNA.VirusResearch.2012,167(1):7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