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合金公司质量手册要点

铁合金公司质量手册要点

ID:81919627

大小:261.54 KB

页数:62页

时间:2022-10-14

上传者:胜利的果实
铁合金公司质量手册要点_第1页
铁合金公司质量手册要点_第2页
铁合金公司质量手册要点_第3页
铁合金公司质量手册要点_第4页
铁合金公司质量手册要点_第5页
铁合金公司质量手册要点_第6页
铁合金公司质量手册要点_第7页
铁合金公司质量手册要点_第8页
铁合金公司质量手册要点_第9页
铁合金公司质量手册要点_第10页
资源描述:

《铁合金公司质量手册要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特种铁合金公司发布2011-02-15实施2011-02-09发布质量手册(第三版)QG/BT0001—2011QB铁合金公司企业标准1

1

2QG/BT0001-2011质量手册发布令本公司依据GB/T19001—2008/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及公司质量管理的实际情况,编制了质量手册(第三版)。本质量手册是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最高文件,是公司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依据。本手册适用于公司生产的钒铁、钛铁、钼铁等产品。本手册自2011年02月15日正式实施,从实施之日起,公司全体员工必须严格贯彻执行。从实施之日起,公司质量手册第二版同时作废。日期:二0一一年二月九日

3

4QG/BT0001—2011质量手册换版记录版本主编审核批准批准日期参加编写人员第一版第三版第三版

5

6QG/BT0001—2011目录章节号内容0前言1质量手册范围2质量手册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质量管理体系4.1总要求4。2文件要求5管理职责5。1管理承诺5.2以顾客为关注的焦点5。3质量方针5.4策划5.5职责、权限和沟通5.6管理评审6资源管理6。1资源的提供6。2人力资源6.3基础设施6.4工作环境7产品实现7.1产品实现的策划7。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7。3设计和开发7。4采购7.5生产和服务的提供7。6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8测量、分析和改进8.1总则8。2监视和测量8.3不合格品控制8.4数据分析8。5改进附录一质量手册更改履历表

7

8QG/BT0001—2011质量手册0前言1质量手册范围第三版第0次修改页码:1/10前言0.1公司概况我公司为攀钢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也是上市攀钢钢钒公司的子公司,广西区高新技术企业。我公司位于北海市工业园区内,1995年建成投产。全公司注册资金66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10460万元;公司现有职工104人,其中高级工程师4人,工程师28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30%。公司从卢森堡引进主要特种铁合金生产设备和工艺专利技术,有3000KVA电加热装置、旋转喷吹精炼设备、循环破碎系统,设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从日本岛津公司引进的多道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MXF-2100、原子吸收仪AA—6701,从美国力可公司引进的红外碳硫仪CS—444等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分析仪器,为准确检测我公司铁合金产品的质量提供了保证。公司主要产品有含钒80%的高钒铁、含钒50%的中钒铁,含钼60—70%的钼铁,含钛70%、40%、30%的高钛铁、中钛铁、低钛铁系列钛铁产品,含钨80%的钨铁,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产品出口到欧美、日本、韩国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国内外用户的好评;高钒铁被广西区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国家级新产品,高钛铁是我公司开发的专利产品。本公司历来重视质量管理工作,从投产以来,未发生过客户退货现象,在2000年依据ISO9002:1994标准建立了质量体系并通过了认证;2003年换版为GB/T19001-2000并通过了认证;2009年初,公司决定对质量体系进行换版,依据《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19001-2008)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明确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提出了“关注客户需求,塑造钒钛品牌”的质量方针,确保为顾客提供符合标准及客户要求的产品。地址:广西北海市工业园区电话:0779—2083901邮编:536005传真:0779—20836470。2更改履历本质量手册根据需要进行更改,以反映现行质量管理体系的实际情况。受控质量手册的持有者接到“文件更改页”后,要立即填写“质量手册更改履历表"(见附录一),若换页,随后将被更改页交回公司文件管理部门。使用本手册前,应首先阅读“质量手册更改履历表”.1质量手册范围1.1本质量手册依据GB/T19001—2008/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制定,阐述了公司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各项要求作出了规定;我公司的产品为钒铁、钼铁、钛铁等特种铁合金,顾客为铁合金销售商及终端客户,企业产品执行国家或行业标准,部分产品按顾客要求进行企业标准备案、组织生产、供货,我公司不存在铁合金产品的设计开发,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删减7.3条款,删减不影响我公司提供给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和责任。除以上条款外我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包括了GB/T19001-2008/ISO9001:2008标准的其余要求。1.2本质量手册适用于公司内所有过程和产品,主要包括:(1)自产与采购产品(原料、燃料、材料、设备、动力)和服务。(2)最终(冶金)产品,包括钒铁、钛铁、钼铁等.1.3申明1.3.1质量手册为本公司企业标准,本公司内部使用均为受控文件。质量手册用作招投标、对外交流等场合时,应予以标识非受控文件,本公司不负责修订、版本控制和回收。

9

10QG/BT0001-2011质量手册2质量手册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第三版第0次修改页码:1/12质量手册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引用而成为本质量手册的条款,凡是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质量手册。其中凡引用公司上级文件的,其涉及的管理部门和单位为本公司设置的组织机构中的管理部门和单位。(1)GB/T1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2)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3)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含标准)(略)(4)QG/BT0002文件管理标准(5)QG/BT0003记录管理标准(6)QG/BT0004内外部审核及管理评审管理标准(7)QG/BT0005人力资源管理标准(8)QG/BT0006与顾客有关的过程管理标准(9)QG/BT0007采购管理标准(10)QG/BT0008生产和服务提供管理标准(11)QG/BT0009防付和交付管理标准(12)QG/BT0010顾客满意度测量一分析管理标准(13)QG/BT0011过程与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管理标准(14)QG/BT0012不合格管理标准(15)QG/BT0013改进管理标准(16)QG/BT0014备件辅料管理标准(17)QG/BT0015档案管理标准(18)QG/BT0016工程管理标准(19)QG/BT0017固定资产管理标准(20)QG/BT0018测量管理标准(21)QG/BT0019计算机系统及网络管理标准(22)QG/BT0020能源管理标准(23)QG/BT0021设备管理标准(24)QG/BT0022认证证书和标志管理标准(25)QJ/GF9。011冶金产品标识规则3术语和定义本质量手册除采用GB/T19000-2008/ISO9000:2005中的术语和定义外,还采用下列缩略语和专用术语:(1)公司——-—攀钢集团北海特种铁合金公司。(2)体系—-—-质量管理体系。(3)手册-———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4)内审-——-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5)外审————质量管理体系第二、三方审核.质量手册4质量管理体系4。1总要求第三版第0次修改页码:1/14质量管理体系4.1总要求4。1.1公司依据GB/T19001—2008/ISO9001:2008标准的要求,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并形成文件,适用于公司所有与体系有关的过程的各个环节,各单位采取各种措施来贯彻体系文件所规定的要求,保证其有效运行并持续改进。

11QG/BT0001-20114。1。2公司按照GB/T19001—2008/ISO9001:2008标准的要求,对有关过程进行管理,确保质量体系的有效实施,最终实现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4。1.3公司对过程实施管理的方式以及开展的活动如下:(1)质量管理体系包括与管理职责、资源提供、产品实现、测量分析和改进有关的过程;(2)通过编制标准来明确有效控制上述过程的准则、方法、过程顺序和接口关系;(3)明确并配备过程实现所需的资源和信息;(4)对过程进行必要的监视、测量和分析;(5)如选择将影响产品符合要求的任何过程实施外包,应确保外包过程得到有效控制。(6)采取必要的改进措施,确保过程结果满足预期要求并实现持续改进;

12QG/BT0001-2011质量手册4。2文件要求第三版第0次修改页码:1/24。2文件要求4.2。1总则4。2.1.1文件的种类包括:(1)质量手册;(2)管理标准、技术标准;(3)作业文件,包括管理细则、工作(作业)标准等;(4)外来文件,公司外部提供的文件,包括公司直接采用的外部标准(如国家、行业及地方强制性和推荐性标准及其它国际、国内标准)、顾客及供方提供的文件、上级主管部门发放到公司的相关公文等;(5)公文;(6)记录;(7)合同———-各种采购、销售合同(协议),具有法规性,属特殊文件。4.2。2质量手册4.2。2。1质量手册的编写要求:质量手册向公司内部或外部提供关于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信息,用以对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作出纲领性和概括性的描述。应规定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以及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4。2。2。2质量手册通常引出相应文件的管理标准,管理标准是质量手册原则要求的进一步展开和细化。4。2。3文件控制4.2.3。1公司按《文件管理标准》的要求对文件的设置、编写、审批、发放、评审、修订、归档等进行控制,确保使用文件的有效版本。4。2。3.2文件分为一次性文件和长期性使用文件,各类文件均可采用纸质或电子媒体形式为载体,电子媒体文件与书面文件保持一致。4.2。3。3文件编写的基本原则(1)必要性原则:严格控制文件的形成,防止没有实际意义的要求形成文件;(2)有效性原则:确保文件的使用场所有且只有有效版本的文件;(3)客观性原则:文件内容应客观反映实际工作的要求;(4)可操作性原则:文件必须具有实际执行的可能性;(5)唯一性原则:对同一活动过程的要求应是唯一的;4。2.3。5公司办公室不定期组织有关专业管理部门对文件使用和控制情况进行检查.4.2.4记录控制  公司按《记录管理标准》对记录的设置和评审、标识、填写、传递、保密、保存、查阅等进行控制,为证明产品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和体系有效运行提供证据.4.2。4。1公司质量管理部负责质量体系记录的统一管理,组织有关部门系统策划记录结构,审核记录的设置和更改、报废,协调相关记录之间关系,定期清理记录目录,定期评审记录,开展记录实施情况监督检查考核等。各单位负责建立健全、管理和执行各种记录。4.2。4.2记录包括原始记录、报表、分析、台帐、外来记录。4.2。4。3记录的形式包括书面记录和电子媒体形式的记录,记录的传递、使用以书面记录为准,电子媒体形式的记录与书面记录保持一致。

13

14QG/BT0001-2011质量手册4.2文件要求第三版第0次修改页码:2/24.2。4。4记录的设置记录作为一种具体的操作文件,原则上随相应文件产生,也可根据业务流程单独设置。记录的设置要求是:(1)适应公司生产经营管理需要并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有关管理制度;(2)符合记录编制基本原则和标识方法;4。2.4.5记录的编制和标识原则上采用表格方式(特殊情况除外),记录格式应规范固定,符合标识要求。各部门设置记录时,须送质量管理部审核编号后方能颁发,以保证记录的规范性、唯一性和有效性。4。2.4。6记录的更改、废止由设置部门提出申请,将更改后的格式或废止的记录送相应专业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后执行,严禁未经授权和批准对记录格式及内容做任意更改或停止使用。4。2。4.7记录的填写填写方式分为手工填写、计算机人工录入和自动采集,填写原则包括:(1)有效性原则:确保各作业现场填报或使用有效版本记录;(2)真实性原则:记录必须真实反映活动过程的实际情况,坚持实事求是,严禁弄虚作假;(3)及时性原则:必须及时填写记录规定内容;(4)完整性原则:对规定的填写内容必须填写。4。2.4.8记录传递方式分为人工、电话(电传)和电子媒体三种,各部门记录填写人及时按规定时间和传递路线向有关部门和人员传递,保证数据的及时性。4.2。4.9记录要按保存期限归档、保存。各单位采取便于存取和检索的方式保管记录,防止损坏、变质和丢失,作废记录按规定销毁。4.2。4。10记录按规定进行查阅、借阅。4。2.4。11记录由公司质量管理部和各单位按评审要求定期组织评审,文件产生的记录随文件评审。4。2。4。12各单位定期对本单位使用的记录进行清理,确保使用记录的有效版本.

15

16QG/BT0001-2011质量手册5管理职责5。1管理承诺第三版第0次修改页码:1/15管理职责5.1管理承诺公司经理负责组织建立、实施、保持并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通过以下活动来实现体系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1)在全公司范围内树立满足顾客及法律法规要求的经营理念;(2)明确公司经营方针,制定经营目标/质量目标;(3)主持或授权公司其它领导主持管理评审,对内部审核进行领导,协调外部审核;(4)提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并持续改进的必要资源;(5)提高员工的参与意识和创造力,营造员工爱岗敬业的氛围。

17

18QG/BT0001-2011质量手册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5.3质量方针第三版第0次修改页码:1/1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明确并满足顾客(包括最终使用者,下同)当前及未来的需求和期望是公司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证之一,公司将不断识别和实现顾客的需求和期望。5。2。1顾客对公司产品的需求和期望包括:符合性、可信性、可用性、交付能力、售后服务、价格以及相关法法规的要求等。5。2。2坚持产品的最终评价者是顾客,顾客的需要就是产品“标准”的质量理念。5。2.3公司通过市场调研、走访和座谈、满意度调查与顾客沟通等的方式来确定顾客的需求和期望,通过合同、企业产品标准、生产经营作业计划、质量计划、顾客服务等来转化和实现这些需求和期望。5.2.4为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公司对以下与顾客有关的过程进行控制:(1)识别顾客,包括潜在的顾客;(2)识别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并据此确定对产品的要求;(3)确立并评价公司的市场竞争能力,采取适宜的营销策略;(4)建立必要的文件,明确各单位相应的职责和工作程序;(5)配备相关人员,实施持续培训,并满足要求等.5.3质量方针质量方针体现了公司满足顾客要求和持续改进的承诺,经理组织制定本公司的质量方针。5。3。1制定质量方针的原则是:(1)质量方针应与公司的宗旨相适应、与总体经营方针相协调;(2)质量方针应对满足要求作出承诺;(3)质量方针应对持续改进作出承诺;(4)质量方针应提供制定和评审质量目标的框架。依据上述原则,经反复推敲和沟通,确定本公司的质量方针是:关注客户需求,塑造钒钛品牌.5.3.2质量方针体现了公司的组织目标以及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各级管理人员要将质量方针传达到管理、执行、验证、作业等层次.5.3。3公司应不断地对质量方针进行评审,确保质量方针持续符合公司质量管理的需要。5.3。4质量方针是公司的重要质量文件,按《文件管理标准》的规定予以控制。

19

20QG/BT0001-2011质量手册5。4策划第三版第0次修改页码:1/15.4策划经理组织对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该策划是针对公司质量方针,确定质量目标并确定实现质量目标所需的资源和过程。5.4.1质量目标5。4。1。1公司经理应确保在公司内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质量目标。即在公司质量目标确定后应能在部门的层次上展开。5。4。1.2公司质量管理部每年底组织有关单位制定次年度质量目标并纳入次年度质量工作计划,经公司经理批准后发布。5。4.1.3为确保公司质量目标的实现,公司质量管理部组织各单位对质量目标进行分解,做到分解适宜而且可测量,并保持与公司质量目标相一致.5.4.1。4公司通过绩效考核、内部审核等确保质量目标实现.5。4。2质量管理体系策划经理组织最高管理层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策划,即对实现质量目标所需的资源和过程进行策划;根据公司产品特点及顾客的要求,对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应满足GB/T19001—2008标准要求的内容进行策划。策划结果形成:ISO9001:2008质量手册和21个管理标准.

21

22QG/BT0001-2011质量手册5.5职责、权限和沟通第三版第1次修改页码:1/25.5职责、权限和沟通为了促进有效的管理,本公司明确规定各部门的职责及相互关系,同时对内部联络作出规定。5。5.1职责和权限公司依据管理运作的需要,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了组织结构,编制了“公司组织结构与质量管理系统图”(见图一),并结合GB/T19001—2008标准要求,编制了“体系要素职能分配表”(见图二)。公司对质量有关的所有人员,规定了质量职责并明确了相互间的配合关系。特别强调了下列人员及部门的质量职责:5.5。1.1公司经理:a.负责对公司发展方向的战略策划,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b。决定公司的组织机构设置、职能划分及相互关系和沟通;c。以顾客满意为目标,确保顾客需求和期望得到满足并贯彻国家相关法律、法规;d.组织管理评审,在管理层中任命一名管理者代表。5。5.1.2常务主管经理:a。在经理的直接领导下,负责生产调度、设备管理、工程管理、能源管理、计量管理、职工安全培训、安全环保、交通、厂容厂貌、治安保卫和消防工作;  b。主管冶炼厂等部门.5.5.1.3管理者代表:a.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得到建立和保持;b.向经理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包括改进的需求;c.在整个组织内促进顾客要求意识的形成;d。就质量管理体系有关事宜对外联络。5.5。1.4副总工程师a。在经理的直接领导下,负责生产计划、产品开发、技术管理、质量管理等工作;b。主管生产管理部、质量管理部等部门.5.5。1。5质量管理部a.负责全公司的质量管理工作;b.负责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日常管理工作;c.负责公司体系要素职能分配的工作。5。5。1。6供销部a.负责公司原辅材料的采购和成品的销售;b。负责与顾客有关的过程的控制;c.负责顾客满意度的测量与分析。5。5.1。7办公室a。负责公司文件管理;b。负责公司各种会议的召开组织工作,负责公司对外的礼仪工作;c.负责公司办公用品的采购分发以及全体员工的福利工作.d。负责公司文件记录的收集归档工作.

23

24QG/BT0001-2011质量手册5.5职责、权限和沟通第三版第1次修改页码:2/25。5。1。8生产管理部a.负责公司基础设施管理;b.负责公司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管理;c。负责产品实现的策划工作;d。负责公司原辅材料及产品的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e。负责公司数据分析控制;f。负责外来文件、标准的控制;g.负责全公司的水、电、气的生产供应;h.负责公司产品的外包装制作及验收;i.负责全公司的机加工任务;j.负责设备的维护.5.5.1.10冶炼厂a。负责组织生产;b.负责原辅材料及产品的防护和交付管理。5。5.1。12安全环保部a。负责工作环境的管理;b。负责安全生产的管理.5。5.1。13财务部a。负责人力资源管理;b。负责公司财务管理。5。5。2管理者代表公司经理任命公司管理者代表,确保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确保在公司内提高满足顾客的意识,并责成体系管理部门就体系有关事宜与各方联络。5。5.3内部沟通内部联络的畅通是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标志之一。为确保有效沟通,公司内部的质量文件均规定了说明上下级和部门横向沟通的信息及组织接口关系。内部沟通的内容为:与满足顾客要求、实现质量目标以及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等有关的内容。内部沟通形式主要有:1.公司建立内部网络系统,加强各部门之间的相关业务联络;2.每月召开行政例会,作为公司管理层的沟通;3。公司调度会,对生产和生产质量要求等信息进行沟通。

25

26QG/BT0001-2011图一公司组织机构与质量管理系统图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副总经理副经理副经理副经理副总工程师副经理副经理副经理经营管理部生产管理部供销部安全环保部办公室财务部冶炼厂质量管理部综合班档案室化检班成品班运转班原料班冶炼班

27

28QG/BT0001-2011图二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职责分配表部门要素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副总经理副总工程师质量管理部办公室供销部生产管理部冶炼厂安全保环部财务部4。2.2质量手册■○○○△○○○○○○4.2.3文件控制○■○○○△○○○○○4.2.4记录的控制○■○○△○○○○○○5。管理职责■○○○○○○○○○○5.1管理承诺■○○○○○○○○○○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5.3质量方针■○○○○○○○○○○5.4策划■○○○○○○○○○○5。5职责、权限和沟通■○○○○○○○○○○5。6管理评审■○○○△○○○○○○6.1资源的提供■○○○○○○○○○○○6.2人力资源■○○○○○△○○○○△6.3基础设施○○■○○○○△○○○6。4工作环境○○■○○○○○○△○7.1产品实现的策划○○■○○○○△○○○7.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7.4采购■○○○○○○△○○○○7.5生产和服务提供○○■○○○○○△○○○7.6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8.1总则○○○○△○○○○○○8.2.1顾客满意■○○○○○△○○○○8.2。2内部审核○■○○△○○○○○○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8。3不合格品控制○○○■△○○○○○○○8.4数据分析○○○■△○○△○○○8.5.1持续改进■○○○△○○○○○○8。5.2纠正措施○○○■△○○○○○○8。5。3预防措施○○○■△○○○○○○注:△为归口管理部门○相关部门■主管领导

29

30QG/BT0001—2011质量手册5。6管理评审第三版第0次修改页码:1/15.6管理评审5.6。1总则公司按《内外部审核及管理评审管理标准》的要求,由经理(或授权公司其它领导,下同)每年进行1次管理评审,当出现重大不合格、市场及体系发生重大变化时进行临时评审,以确保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5.6.2管理评审的输入5。6。2.1输入内容包括:(1)各种审核结果;(2)顾客的反馈包括顾客满意度的测量结果,与顾客沟通的结果;(3)各部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的总结;(4)产品质量的符合性:包括过程及产品监视和测量的结果;(5)预防和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6)以往管理评审后采取措施的跟踪情况和有效性;(7)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化,指公司内外部环境的变化;(8)改进的建议。5.6.2。2质量管理部编制管理评审计划,报管理者代表审核、经理批准后,下发给参加管理评审的有关部门和人员。各部门/人员按照分工准备管理评审所需的各类总结性报告和有关资料.5。6。2.3管理评审通常以会议的形式进行,由经理主持,主管经理、管理者代表及各部门负责人参加。参加人员对所提交的报告/资料进行分析和讨论,确定整改/改进项目,并进行原因分析,提出相应的整改/改进措施和要求,落实责任部门.办公室负责会议记录。5.6。3管理评审输出5。6。3.1输出内容包括:(1)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的改进的决定和措施;(2)产品改进的决定和措施,对现有产品符合要求的评价,是否需要进行工艺、技术改进及开发新产品;(3)资源需求包括人力、物力资源;(4)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评价结论等。5。6。3。2管理者代表在管理评审结束后组织质量管理部编写管理评审报告。管理评审报告经经理批准后,由办公室下发给参加管理评审的人员。5。6。3.3整改/改进措施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由办公室下发给相应的责任部门,各责任部门按要求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整改/改进措施,整改/改进措施完成后,由质量管理部负责组织有关的人员对责任部门的整改/改进措施实施情况及其有效性进行验证,质量管理部负责的整改/改进措施由管理者代表负责验证。5.6。3。4质量管理部负责按《记录管理标准》的有关规定保存记录。5.6.3。5由管理评审所引起的文件更改执行《文件管理标准》。I

31

32QG/BT0001—2011质量手册6.1资源的提供6。2人力资源6.3基础设施第三版第0次修改页码:1/16资源管理6.1资源的提供公司应确定并提供所需要的资源并对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以确保顾客满意和实施、保持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工作环境以及技术、信息、财力等。本公司为满足顾客需求,对人员、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作了相应的要求,具体见《人力资源管理标准》、《设备管理标准》中的规定,归口管理部门定期评估资源是否充分、适宜.6.2人力资源6.2.1总则公司办公室、财务部制定并执行《人力资源管理标准》,对公司的所有与质量有关的人员实施有效管理并提供适宜培训,确保能胜任本职工作。6。2.2能力、培训和意识6。2。2.1办公室、财务部组织各部门确定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人员所必要的能力,对能力的判断应从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等方面全面考虑,在此基础上编制《攀钢集团北海特种铁合金公司主要岗位需求识别标准》,作为办公室选择、招聘、安排人员的主要依据。6.2.2.2公司为员工提供培训的机会,使其具备相应的能力,并使其意识到自己的工作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和各种活动之间的关联性,为实现公司的质量目标做出贡献。6。2。2.3办公室依据各部门的培训要求,并结合工作的需要,于每年3月底前制定《公司年度职工培训计划》,报经理批准后实施。6。2。2。4办公室依据年度职工培训计划的要求组织实施培训,负责考勤、管理和协调工作。各有关部门配合办公室实施公司培训计划。6。2.2。5培训结束后,办公室会同培训教师对参加培训人员进行考试、考核、并作出评价.办公室向培训合格者发上岗证,不合格者进行再培训。6.2.2.6办公室通过理论考核、实际操作考核、业绩评定和征求部门意见等方式来定期或不定期评价培训工作的有效性。6.2.2.7办公室负责按《人事档案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保留每位员工的教育、经历、培训及岗位资格认可的记录。6.3基础设施6.3。1生产管理部负责组织冶炼厂、质量管理部等相关部门确定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基础设施.经确定,这些基础设施包括:(1)建筑物、工作场所和相关设施;(2)产品生产和提供所需的设备和工具(包括硬件和软件);(3)支持性服务(如运输、通讯和服务网点等)。6。3.2生产管理部负责提出所需设施的配置申请,报主管经理批准后执行。新购置的设备、备件由生产管理部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验收合格后,提供给使用部门.6.3。3使用部门依据《设备管理标准》的规定进行操作和日常的维护保养。6。3。4生产管理部依据《固定资产管理标准》规定对基础设施进行管理,包括建立基础设施目录及档案、制定维护保养计划等,并对设施是否完好定期进行评价。质量手册6。4工作环境第三版第0次修改页码:1/16。4工作环境对工作场所的环境卫生、空气流通、灯光照明、噪音、震动、温度、湿度等按公司的安全环保体系进行控制,以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工作环境。

33

34QG/BT0001—2011质量手册7.1产品实现的策划第三版第0次修改页码:1/17 产品实现7.1产品实现的策划公司针对特定的产品、项目、合同,制定专门的质量措施、资源和活动顺序,即编制质量计划,以满足顾客需求。7.1.1产品实现策划的总体要求: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其它要求相一致,并形成质量计划。7.1。2进行产品实现策划的时机:对于没有特殊要求的合同,不需编制质量计划,由生产管理部下达《配料单》组织生产;下列情况应进行产品实现的策划:(1)采用新工艺,(2)销售合同中顾客对产品有特殊要求的,(3)新产品开发。7。1.3产品实现策划的内容:a.确定质量目标;b.所需建立的过程或子过程,识别关键过程和活动;对过程或涉及的活动规定途径,并对这些途径进行评审和形成文件;c.识别并提供上述过程所需的资源配置、运作阶段的划分、人员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e.确定过程涉及的验证和确认活动和验收准则;对过程和产品的重要或关键特性,应安排测量和监视活动;对其中某些特殊过程的输出应按输入的要求进行验证并确认;f.设计“产品实现的策划实施检查表".7。1。4质量计划的编制、审批和发放(1)副总工程师负责组织供销部、生产管理部、冶炼厂、质量管理部和其它有关人员对产品的质量计划进行策划,生产管理部负责编制质量计划,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核质量计划的适宜性及其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其他要求的协调性,经公司经理批准后,由办公室以受控文件的形式发放到相关部门,顾客有要求时也可以发放给顾客。(2)质量计划的封面必须写明产品策划的名称及质量计划的编号、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发布日期。7。1。5编制质量计划可以作为独立的文件,也可以根据需要作为其他文件的一部分,应确定以下方面的内容:(1)产品的质量目标和要求;(2)确定产品所需的过程和资源;(3)确定关键过程;(4)确定需开展的验证、确认、监视和测量活动;(5)确定产品接收标准;(6)明确有关的记录要求。7.1。6质量计划的实施、监督和修改(1)各部门在执行中应按照质量计划的规定、要求进行控制,并将质量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反馈到生产管理部。(2)生产管理部负责监督质量计划的执行情况,根据要求协调相应部门之间的接口和资源配置,填写“产品实现的策划实施检查表”以进行总体控制。(3)当质量计划需要修改时,由修改部门填写《文件更改申请单》经主管领导批准后,按《文件管理标准》执行。7。1.7质量计划完成后,有关文件由生产管理部负责归档保存。

35

36QG/BT0001—2011质量手册7.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7。3设计和开发第三版第0次修改页码:1/17。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公司供销部制定执行《与顾客有关的过程管理标准》,对顾客的需求加以识别和评审,并安排与顾客沟通,以确保顾客满意。7.2。1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7。2.1。1供销部根据顾客规定的订货要求,如合同草案、技术协议草案及口头订单等识别顾客要求,包括对交付及交付后活动的要求。7.2.1。2生产管理部负责识别并确定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以及公司承诺的任何附加要求。7。2。2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7.2。2.1在投标、接受合同/订单之前,供销部识别该合同/订单有无特殊要求。由供销部组织生产管理部、冶炼厂、质量管理部进行评审。7.2.2。2评审应确保:(1)产品要求得到规定,公司有能力满足规定的要求;(2)与以前表述不一致的合同或订单的要求已得到解决;(3)是否需要编制质量计划。7。2。2.3当产品要求发生变更时,供销部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及时请示经理协调解决。应确保相关文件得到修改,并将变更结果通知到有关人员。7.2.3。4合同的签订评审结果经供销部负责人审批后,由供销部业务员将评审结果向顾客反馈,与顾客取得一致意见后,由供销部业务员拟订销售合同,经供销部负责人审核、主管经理批准并加盖合同专用章后生效。7.2.3.5合同的修订7。2。3。5.1在履行合同/订单过程中,因顾客原因或公司原因需更改有关内容时,供销部应按7。2。2条的有关要求组织重新评审。7。2。3。5.2供销部业务员(合同管理员)将有关合同/订单修改内容上报供销部负责人,经供销部负责人审核、报主管经理审批后,及时将修改内容传递给生产管理部、质量管理部和冶炼厂.7.2。3与顾客沟通7.2.3.1与顾客沟通应包括以下内容:(1)产品信息;(2)问询、合同或订单的处理(包括修改);(3)顾客信息反馈(包括投诉).7。2.3。2在产品销售前,供销部应通过多种渠道搜集顾客对产品的需求信息,向顾客介绍本公司产品,回答顾客的咨询,并予以记录。7.2.3.3在合同执行过程中,供销部应接受顾客对合同/订单执行情况的问询,如合同/订单需修订,则由供销部与顾客协商.7.2.3.4产品售出后,供销部负责搜集顾客的反馈信息,妥善处理顾客投诉,具体执行《顾客满意度测量与分析管理标准》。7.2.6供销部按《合同管理办法》的规定保存有关的合同/订单评审记录.7.3设计和开发QMS删减此条款。I

37

38QG/BT0001—2011质量手册7.4采购第三版第0次修改页码:1/17。4采购公司按《采购管理标准》、《设备管理标准》、《备件辅料管理标准》等对采购过程进行控制,确保所采购的原材料、设备、备件、辅料及检修、检定/校准等服务符合预期要求,从而满足公司产品实现过程的需要。7。4.1采购过程7。4。1.1公司确保采购的产品符合规定的采购的要求.采购的产品对随后的产品实现或最终产品的影响程度决定了公司对所采购的产品需采取的控制类型和程度。7.4。1。2供方选择及能力评价。生产管理部及供销部负责对供方的能力进行调查,评价、选择合格的供方报公司主管经理审批,必要时对供方进行重新评价.7.4。1.3生产管理部及供销部组织相关部门采取下述方法对供方进行调查、评价:样品评价;供方能力/质量管理体系现场评价;历史情况评价;对比其它使用者的使用经验。7。4。1。4生产管理部及供销部依据评价结果选择合格的供方,经部门负责人审核,报公司主管经理审批。7.4.1.5生产管理部及供销部建立合格供方名录档案;对其供货能力、业绩、质量进行记录;与重点资源且供货质量稳定的合格供方签定协议;对质量不稳定供方进行重新评价,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取消供方资格。7。4。2采购信息7.4.2。1生产管理部及供销部负责确定采购要求,且确保在与供方沟通之前所规定的采购要求是充分与适宜的。7。4。2。2采购信息包括:物资类别、型号、等级及特殊要求;质量要求、验收标准;价格、数量、交付情况等。适当时还可包括:供方的产品、程序、过程、设备的批准要求;人员资格的要求;以及对供方的质量管理体系提出要求。7.4。3采购产品的实施及验证7。4.3。1采购员编制采购计划,经部门负责人审批后实施采购,需要时采购员按照《合同管理办法》的规定与供方签订采购合同.7。4。3。2所有产品均从合格供方采购。如实行例外采购,需对供方进行评价后由部门负责人提出申请,经主管经理批准生效。7.4。3。3采购产品的验证依据该产品的重要程度可采用监测、测量、观察、工艺验证、提供合格证明文件等方式进行。7。4。3。4对验证中发现的不合格品,由采购部门及时与供方联系处理,具体见《不合格品管理标准》、《设备管理标准》、《备件辅料管理标准》。7。4。3。5当公司需要在供方货源处对所采购产品进行验证时,应在采购合同中加以说明,验证工作由供销部、生产管理部组织,相关部门冶炼厂和质量管理部参加。7.4.3。6当顾客要求对供方的产品进行验证时,采购部门应与供方进行联系,并协助顾客实施验证。I

39

40QG/BT0001—2011质量手册7。5生产和服务提供第三版第0次修改页码:1/37.5生产和服务提供公司冶炼厂制定并执行《生产和服务提供管理标准》,对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以确保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7.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确保生产和服务提供在受控状态下进行。受控条件包括:产品标准、技术规程、工艺作业指导书、使用适宜的设备(包括监视和测量设备)、实施监视和测量、对放行、交付和交付后活动实施控制。7.5.2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经确认本公司生产的关键过程是冶炼时的混配料比例;特殊过程是冶炼时的电加热过程及成品的夹杂处理。对这些过程,冶炼厂应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1)过程鉴定,证实所使用的过程方法是否符合要求并有效实施;(2)对所使用的设备、设备能力进行认可及对其维护保养制定严格的要求;对相关人员的资格进行鉴定,持证上岗;(3)生产管理部确定最佳的工艺参数,编制配料表,经部门负责人批准实施;(4)对过程的生产监控进行记录;(5)过程的再确认要求:每半年或当生产条件发生变化时,应对上述过程进行再确认,确保对影响过程能力的变化及时作出反应。7.5。3标识和可追溯性为了规定产品标识、状态标识以及可追溯性的范围和方法,对产品形成全过程的产品标识、状态标识以及实现可追溯性进行控制。在产品生产全过程中,实施必要的产品标识和状态标识,以便识别和区分产品以及产品的检验状态,确保必要时对影响产品质量的生产过程实现可追溯性。7。5.3。1职责分工各相关部门负责所属区域内产品的标识,并对标识进行维护.生产管理部负责对标识和状态标识的监督管理,负责对包装物、备件等物实施产品及检验状态标识;冶炼厂负责对进库原材料、生产过程产品及成品实施产品标识;质量管理部负责对原辅料、成品的检验状态实施标识。7.5.3.2标识和状态标识的管理生产管理部每月对各部门执行标识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并填写“标识检查记录表”;对标识和状态标识没有或残损不清的产品由质量管理部组织进行确认,不能确认的重新进行检验并作相应记录和标识;标识的移植必须随着产品同时进行,否则不允许标识移植。7。5.3.3标识的手段和方法公司采用标签、标牌和记录方式对产品进行标识,冶炼厂、生产管理部负责对标识用标签、标牌进行管理.根据产品的特点利用区域性标牌、记录、标记对产品及其状态进行标识;对于进库原辅料、成品等的标识使用标牌;对于成品清理时采用记录进行标识;对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配料批号、冶炼炉号等的标识采用标记进行标识;对检验状态采用待检、合格、不合格进行标识。7.5.3。4原辅料的标识对进厂原辅料,冶炼厂库房管理员负责采用区域性标牌进行标识,内容包括原辅料名称、规格、批号.质检员在标牌的“待检□”方框内划上“√”号,表明正在检验,不能使用;检验合格,质检员在标牌的“合格□”方框内划上“√”号,表明可以使用;若检验不合格,质检员在标牌的“不合格□”方框内划上“√"号,表明不能使用,按8。3条款处理。I

41

42QG/BT0001—2011质量手册7.5生产和服务提供第三版第0次修改页码:2/37。5.3。5过程产品标识冶炼厂各班组对使用的原料、配料批号、冶炼炉号等工序产品采用标记进行标识,并写上“合格”表示检验状态,可以进入下道工序.生产管理部采用区域性标牌对包装物进行标识,内容包括名称、规格、检验状态,检验状态亦采用在待检、合格、不合格“□”方框内划“√"表示。7。5。3.6成品的标识冶炼厂成品班负责对成品进行标识,内容包括:品名、规格、批号,并内装合格证或按用户要求进行标识.对未检或正在检验的成品放在“待检区”,检验合格的成品放在“合格品区”,检验不合格的成品放在“不合格品区”。质量管理部质检员对成品库成品的检验状态作出标识,分别在待检、合格、不合格“□"方框内划“√”表示其检验状态。7。5.3。7标识的可追溯性产品标识应与原始凭证、记录相一致;产品可追溯性的依据是产品标识、记录和原始凭证;产品可追溯到个人,工序产品可追溯到相关班组,外购原料可追溯到供货单位。7。5.3.8各项记录按《记录管理标准》执行。7.5.4顾客财产   顾客财产主要是指在公司控制下或使用中的顾客所拥有的原材料、产品、设施、信息和数据等。我公司涉及的顾客财产主要是来料加工所提供的钒的氧化物。7.5。4。1顾客财产的验证7.5.4.1.1顾客提供的原材料到厂后,由质量管理部按《物资采购管理标准》的5。6条款做好验收工作。7.5。4。1。2对验证中发现的不合格品,由供销部及时与顾客联系处理,具体按《不合格品管理标准》有关条款执行。7。5。4。2顾客财产的管理7。5.4。2.1库房管理员负责对顾客提供的原材料进出库管理作好记录。7。5.4.2。2供销部应指定专人对顾客财产进行管理,针对不同顾客建立顾客财产台帐,并定时与顾客进行核对,并将核对后的数据及时提供给库房管理员。7.5。4。3顾客财产的保护7。5.4。3。1库房管理员定期对库存的顾客财产保存情况进行检查,确保顾客财产不受损坏、变质和丢失.7。5。4。3。2当顾客财产发生损坏、丢失或发生不适用的情况,应加以记录,并由供销部组织有关人员与顾客共同商定处理办法。7.5.5产品防护公司冶炼厂制定并执行《防护和交付管理标准》对产品的搬运、包装、贮存和交付进行控制.产品交付前,产品质量保证书、合格证等应齐全并符合有关要求,确保满足顾客的要求及产品的符合性。I

43

44QG/BT0001—2011质量手册7。5生产和服务提供第三版第0次修改页码:3/37.5。5。1产品搬运的控制负责产品搬运的部门应根据产品的特点,配置适宜的搬运工具,规定合理的搬运方法,对易损、易燃、易爆物品应制定专门的搬运指导书.搬运人员应按照要求进行搬运,注意保护好产品,防止丢失或损坏.7。5.5.2包装控制由生产管理部根据供销部提供的包装要求,控制包装材料及包装设计;生产管理部负责各种规格的包装桶的制作与外买包装桶和包装袋的验收;冶炼厂操作人员在包装过程中应注意核对产品合格证(需要时);保持产品内外清洁;包装后进行正确的标识。7。5.5。3贮存控制冶炼厂按照仓库管理制度,规范仓库的管理。仓库应保持安全适宜的贮存环境。所有贮存物品应建立台帐,仓库每月定期盘点,做好账务清理,保持账、卡、物一致,注意防火防盗。7.5.5。4产品交付由冶炼厂库房管理员、成品班及质量管理部质检员一起对照质量保证书装车发货,供销部负责选择提供运输服务的供方;合同要求时,公司对产品的防护要延续到交付的目的地。7。5.5.5产品交付后的活动7.5.5。5.1供销部负责组织、协调产品售后服务工作;负责与顾客联络,妥善处理顾客反馈信息,负责保存相关服务记录;负责按《顾客满意度测量与分析管理标准》规定对顾客满意度进行测量;负责建立顾客档案等。7.5.5。5。2供销部负责对顾客的咨询进行答复;并负责组织人员(生产管理部、质量管理部相关人员)为顾客提供服务.I

45

46QG/BT0001—2011质量手册7。6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第三版第0次修改页码:1/17.6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生产管理部制定并执行《设备管理标准》、《测量管理标准》,通过对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有效控制,使其处于受控状态,确保测量能力与测量要求相一致。7.6.1监视和测量设备购置和验收7.6.1.1各部门根据所需的测量能力和测量要求提出购置监视和测量设备申请,报公司生产管理部审核、公司主管领导审批后,由生产管理部负责购置。7。6.1。2生产管理部和设备使用部门对购置的或自制的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验收,并组织对其进行校准或检定.不合格的设备,由购置人员负责退货。7.6。2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周期校准或检定7。6。2。1由生产管理部制定本年度检定计划,经生产管理部负责人批准后,由计量员具体实施。7。6.2。2需外部校准或自校准的设备,按公司《测量管理标准》执行。7。6.2.3所有监视和测量设备必须按规定周期进行校准或检定.到期未校准或检定以及校准或检定不合格的监视和测量设备不准使用。7。6。3监视和测量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保养7.6。3。1在使用监视和测量设备前必须对下列内容进行验证:监视和测量设备使用前必须进行验证是否失准、是否在检定周期之内;当发现检测失控时,应对已测量结果作无效处理.7。6.3。2使用者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或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在搬运、维护和贮存期间也要严格遵守相应的规定,防止其损坏或失效。7。6。3。3当监视和测量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异常偏差或损坏时,应及时通知计量员,由计量员联系维修,维修后需要重新校准和检定,并用合格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对该设备测量结果进行复检,评审和记录测量结果的有效性。7.6.4对于监视和测量用的软件,使用前应进行自校准,具体执行公司《校准和检定规程》的规定。7。6。5监视和测量设备需封存时,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经生产管理部部长同意后,计量员作好封存记录并贴上封存标签,重新启用时,首先进行校准和检定,合格后再启用。7。6.6对使用中经国家授权部门校准或检定以及自检不合格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经维修后再次校准或检定仍不合格的为报废监视和测量设备,由生产管理部提出处理意见,由主管经理审批后实施。质量手册8.0测量、分析和改进性   8.1总则  第三版第0次修改页码:1/18测量、分析和改进8.1总则  公司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对产品过程能力、顾客满意情况以及其它要求的项目进行测量和评价,对相关的数据进行记录、收集、分析、汇总和沟通,以证实产品的符合性、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47

48QG/BT0001—2011质量手册8.2监视和测量第三版第0次修改页码:1/38.2监视和测量8.2。1顾客满意供销部制定并执行《顾客满意度测量与分析管理标准》,对顾客满意程度的信息进行监视和测量,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并明确可以改进的领域。8.2.1。1监视顾客感受顾客感受来源主要包括:顾客满意度调查、来自顾客的关于交付产品质量方面数据、用户意见调查、流失业务分析、顾客赞扬、索赔和经销商报告等.8.2。1。2顾客信息的分析与处理供销部汇总顾客通过来访、来电、来函等形式反馈的需求信息;并利用参加会议或展览会等机会了解顾客的要求和期望.采取顾客座谈会、讨论会、走访等形式收集顾客意见。供销部对收集到的顾客意见进行整理,并及时传递给生产管理部、冶炼厂和质量管理部.供销部组织相关部门分析原因,责成有关部门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并跟踪实施效果,供销部及时将处置结果反馈给顾客。8.2。1.3顾客满意度的测量供销部组织对顾客进行满意度的调查,将调查表回收并整理后,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定性或定量的结果,找出差距作为改进的依据.8.2。1.4供销部对购买本公司产品的所有顾客建立档案。8.2.2内部审核公司质量管理部制定并执行《内外部审核及管理评审管理标准》,按照策划的时间间隔进行内部审核,衡量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策划的安排、满足标准的要求,是否有效的实施和保持。8。2。2.1内审方案策划  质量管理部每年10月对内部审核方案进行策划,提出审核组推荐名单,报管理者代表审批并授权后组成审核组;审核组长编制内部审核计划,规定审核的目的、准则、范围、依据和方法,报管理者代表审批。8。2.2。2审核准备审核组长在审核开始前三天将审核计划分发给受审核方.审核组应准备工作文件和记录表格包括:内部质量审核计划、检查表、不符合项报告表、内部质量审核报告、纠正/预防措施实施报告表、会议签到表。8。2。2。3现场审核实施审核组长主持召开首次会议,管理者代表、审核组成员、受审核方负责人及陪同人员参加。审核员进行现场检查。审核中通过面谈、现场检查、查阅文件和记录、观察有关方面的工作环境和活动现状,收集证据,记录观察结果,评价与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符合程度。

49

50QG/BT0001—2011质量手册8。2监视和测量第三版第0次修改页码:2/3在现场检查结束后,由审核组长主持召开审核组总结会议,交流审核结果,总结本次审核工作,分析研究所有的不合格项及分布,审核员编制不符合项报告,请受审核方负责人确认。总结会议还要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总体评价,并初步拟制审核报告。审核组长负责主持召开末次会议,管理者代表、审核组成员、受审核方负责人及陪同人员参加。8.2.2。4编制审核报告审核组长拟制内部质量审核报告,并交管理者代表审批.审核报告的主要内容有:审核计划的实施情况、不合格项分析、审核结论、发现的问题及建议采取的纠正措施等。8.2.2.5审核结果的处理审核组长将内部质量审核报告下发给审核方及有关人员。管理者代表向经理报告审核结果。审核组长负责将内审的全部记录汇总整理后交质量管理部,质量管理部按《记录管理标准》的有关规定收集和保存。8.2.2.6纠正措施的实施、跟踪及验证受审核方分析不合格原因,制定纠正措施计划,经内审员认可,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实施。内审员对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发现问题时及时协助受审核方解决。纠正措施完成后,由内审员对纠正措施的有效性进行验证。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公司应采用适宜的方法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进行监视,并在适用时进行测量。这些方法应证实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当未能达到所策划的结果时,应采取适当的纠正和纠正措施.8。2。3。1冶炼厂负责识别需要进行监视和测量的实现过程,特别是生产和服务提供的全过程。8。2.3。2与质量有关的各部门应根据公司质量目标进行分解,转化为本部门具体的质量目标,并进行相应的监视和测量。选用合适的统计技术,对关键过程参数进行测量,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将数据收集和分析结果报技术部和质量管理部,以确定需要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的时机。8.2。3。3当发现已出现不合格或将要出现不合格时,质量管理部应及时向责任部门发出纠正/预防措施实施表,由责任部门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当需要采取改进措施时,质量管理部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管理者代表审核,经理批准后,交责任部门实施,质量管理部负责跟踪验证实施效果。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公司质量管理部制定并执行《过程和产品的监视与测量管理标准》,对产品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以验证产品要求得到满足。8.2。4。1质量管理部负责编制各类监视和测量规程,明确监测点、监测频率抽样方案、监测项目、监测方法、判别依据、使用的监测设备等.8.2.4.2外购产品的监视和测量质量管理部依据《原材料检验规程》、《取样管理标准》、《制样规程》、《分析规程》对外购产品进行全数或抽样验证,出具原材料检验报告,库房管理员依据原材料检验报告,对验证合格产品办理入库手续;验证不合格时,按《不合格品管理标准》进行处理。当生产急需来不及测量时,由冶炼厂负责办理紧急放行手续,经主管经理批准后放行。质量管理部应继续完成该批产品的监测;不合格时,质量管理部负责对该批紧急放行产品进行追踪处理.I

51

52QG/BT0001—2011质量手册8.2监视和测量第三版第0次修改页码:3/38。2。4。3过程产品的监视和测量工艺员及质检员根据《工序检验与考核办法》对过程及产品进行管理.在所要求的监视和测量完成前,不得将产品放行。发现的不合格品的处置应执行《不合格品管理标准》。8。2。4。4最终产品的监视和测量质检员和化验员依据《取样管理标准》、《制样规程》、《化学分析规程》对最终产品进行监视和测量。依据《铁合金生产技术规程》、合同及试验要求判定是否合格,合格后通知库房管理员办理入库手续;不合格时,按《不合格品管理标准》进行处理。除非顾客批准,否则在所有规定的监视和测量活动均已圆满完成且结果符合要求之前,不得放行产品和交付服务。8.2.4.5监视和测量记录及传递  在监视和测量记录中应清楚地表明产品是否已按规定标准通过了监视和测量,以及负责合格品放行的授权责任者,监视和测量结果及时上网传递到各部门。监视和测量记录定期归档案室保存。

53

54QG/BT0001—2011质量手册8。3不合格品控制第三版第0次修改页码:1/18.3不合格品控制公司质量管理部制定并执行《不合格品管理标准》,对产品生产全过程中的不合格品进行有效控制,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或交付,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8.3.1不合格品的记录、标识和隔离按本手册7。5。3执行。8。3。2不合格品的评审和处置8。3。2.1对外购产品及原材料的不合格品,由质量管理部组织供销部、生产管理部进行评审,作出退货、索赔或让步接受的决定,填写《不合格品评审处置表》上报公司主管经理批准后,由供销部与供方协商解决.8。3。2。2对过程和最终产品中的不合格品的评审和处置:对外观质量轻微不合格,由质检员作出挑选的决定,通知冶炼厂实施.对成份严重不合格品作出降级、回炉的评审,报主管经理批准。对决定采取降级处理的不合格品,由供销部向顾客讲明情况,经顾客同意,由供销部实施.对不满足当期合同而满足标准的或满足其它合同的可不作为不合格品处置,而按质量目标产品一次合格率考核相关部门。8.3.2。3对于已交付或开始使用后发现的不合格品,供销部应及时与顾客协商解决,如调换、降级等;质量管理部应组织有关部门制订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具体按《改进管理标准》的有关要求进行。

55

56QG/BT0001—2011质量手册8.4数据分析第三版第0次修改页码:1/28。4数据分析  数据是指能够客观地反映事实的资料和数字等信息。为了规定数据的来源以及数据的收集、分析的步骤和方法,通过应用统计技术,以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识别可以实施的改进,包括对本公司来自监视和测量活动以及其他相关活动的数据进行分析。8.4。1生产管理部负责组织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处理工作,确定统计技术的选用及其应用场所,组织指导统计技术的应用;供销部负责收集与顾客或供方有关的数据,并进行汇总、分析。最终应提供以下信息:(1)供销部负责提供用户满意程度,调查的数据及供方的信息等;(2)质量管理部负责提供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结果的数据;(3)冶炼厂提供生产过程控制和产品特性信息。(4)其它部门提供相关分析材料。8。4.1。1数据的收集可直接采用已有文件、记录、标准等,也可采用交谈、调查等方式.(1)质量管理部负责收集并传递认证机构的审核结果、内审结果、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等信息;(2)生产管理部负责收集并传递法律法规、标准、行业规范等信息;(3)供销部负责收集公司外部的有关数据;(4)各相关部门在与用户沟通时,应对了解的信息进行汇总分析,提高自身工作质量,对跨部门重大的信息报生产管理部进行分析处理;(5)各部门依据相关文件要求直接收集并通过报表及公司内部计算机网络传递日常数据;(6)紧急信息由发现部门迅速上报公司主管经理,并立即组织处理。其他各部门收集与本部门有关的公司内部的数据,并将收集的数据及时传递给生产管理部。8。4。1.2生产管理部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评价相关过程的运行情况,通过分析,必要时应提供以下方面的信息:(1)顾客满意或不满意程度;(2)产品与顾客要求的符合性;(3)过程、产品特性及趋势;(4)供方信息等。8。4.2数据分析方法8.4。2.1为了寻找数据变化的规律,通常采用的统计技术方法如:排列图、直方图、因果图、头脑风暴法等,各部门根据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统计方法。生产管理部负责确定分析数据所使用的统计方法.8。4.2。2统计技术方法的选择(1)对于市场、顾客满意度、质量审核分析等一般采用调查表;(2)对产品的测量和监视,当合格率在正常控制范围内时可采用调查表分析;当合格率低于质量目标的控制时,分析可采用排列图、直方图、因果图、头脑风暴法等方法找出主要的不合格项,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纠正或预防措施;(3)对过程的测量和监视采用控制图法。8.4。2。3对统计技术适用性和有效性的判定通过数据分析和质量改进来验证所采取的措施和方法的有效性。(1)是否降低了不合格率;(2)是否能为有关过程能力提供有效指导,以利于产品质量改进;(3)是否提高了产量、利润和工作效率;(4)是否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质量和经济效益。8。4。3数据分析的频次质量手册8。4数据分析第三版第0次修改页码:2/2(1)用户满意程度及供方的分析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由供销部实施;(2)产品质量的统计分析每月进行一次,由生产管理部负责实施;

57QG/BT0001—2011(3)其它部门针对质量目标完成情况每月进行一次分析。8。4.4数据分析中所使用的记录由各部门根据职责和分工进行管理。8。4.5利用上述信息发现问题,进而确定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同时,利用这些信息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确定改进的方向。

58QG/BT0001—2011质量手册8。5改进第三版第0次修改页码:1/28.5改进公司持续地开展改进活动,其中包括对产品、体系、管理的改进,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以便向顾客提供稳定的、满意的产品和服务。8.5。1持续改进公司利用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及管理评审等活动选择改进机会,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8。5.1.1质量管理部负责对日常改进活动的策划和管理,参见下面8。5.2和8.5.3条款。8.5。1。2较重大的、长远的改进项目会涉及对现有过程和现有产品的更改以及资源需求。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各部门进行策划,生产管理部编制质量计划,报经理批准后,予以实施.进行策划和管理时应考虑:(1)改进项目的目标和总体要求;(2)分析现有过程的状况确定改进方案;(3)实施改进并评价改进的结果。8。5。2纠正措施为消除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和产品生产全过程中已发现不合格的原因,防止类似问题的再发生,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公司质量管理部制定并执行《改进管理标准》.8.5.2。1采取纠正措施的时机(1)当公司、顾客或第三方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中发现不合格时;(2)管理评审中发现质量管理体系问题及缺陷时;(3)当顾客投诉时;(4)出现严重不合格品时.质量管理部负责对组织有关的部门对不合格品采取纠正措施。8.5.2。2不合格原因的调查与分析可以从下列资料中分析不合格原因:监测和试验记录、质量分析会记录、不合格报告、员工意见和报告、顾客信息反馈、管理评审结果等。8.5.2.3纠正措施确定及实施凡出现严重不合格品时,由管理者代表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对不合格原因分析,提出纠正措施,明确责任部门,由责任部门制定纠正/预防措施,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实施,质量管理部跟踪和验证.对管理评审中提出的整改建议,按《内外部审核及管理评审管理标准》的有关规定执行。对内、外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中发现的不合格,按《内外部审核及管理评审管理标准》的有关规定执行。8.5.2。4纠正措施实施效果的评价和验证纠正措施完成后,责任部门负责人进行检查,对纠正措施执行情况及有效性作出评价,并报质量管理部实施情况,由质量管理部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验证,作出验证结论.当纠正措施确认无效时,由责任部门继续查找原因,重新进行审批后实施,实施完成后再验证,直至确认有效。8。5。2.5由纠正措施引起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修改,具体按《文件管理标准》的规定实施。8。5。2。6质量管理部负责将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收集、整理、将分析结果提交管理评审。8。5.3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发生,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公司质量管理部制定并执行《改进管理标准》。

59

60QG/BT0001—2011质量手册8.5改进第三版第0次修改页码:2/28.5。3.1预防措施的提出与审批质量管理部根据生产管理部、供销部提供的分析数据,选用适当的统计技术进行统计和分析。当发现不合格迹象时,可随时建议管理者代表组织召开有各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参加的质量分析会,分析产生不合格原因,确定采取的预防措施,明确责任部门实施人.由责任部门制定纠正/预防措施,经管理者代表审批后实施。8。5。3.2预防措施的实施预防措施由责任部门予以实施。部门领导在实施过程中负责检查与监督,以确保预防措施的有效实施,质量管理部负责执行情况的跟踪.当预防措施不能按计划如期完成时,责任部门可向质量管理部提出申请,经管理者代表审批后制定新的实施计划。8.5。3.3预防措施的实施效果的评价验证预防措施完成后,由责任部门负责人将预防措施执行情况报质量管理部,由质量管理部组织有关的人员进行验证,作出验证结论,确认预防措施是否有效.当预防措施确认无效时,由责任部门重新查找原因,重新制定预防措施,并按原审批程序进行审批后实施,实施完成后再验证,直到确认有效。8.5.3。4预防措施引起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修改,具体按《文件管理标准》的规定实施。8。5.3。5质量管理部负责将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收集、整理、将分析结果提交管理评审。

61QG/BT0001—2011质量手册附录一第三版第0次修改页码:1/1质量手册更改履历表章节号更改条款(可附页)更改页码更改码更改日期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