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黄亚钧版)复习试题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第一章《导论》1。解释下列概念:宏观经济学、、、名义、实际、现实、潜在、失业率、消费者价格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平减指数、通货膨胀率、萨伊定律、古典宏观经济模型、凯恩斯革命。2.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是().A。斯密B。李嘉图C.凯恩斯D.萨缪尔森3。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A。价格决定理论B.工资决定理论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汇率决定理论4。下列各项中除()外,均被认为是宏观经济的“疾病”.A。高失业B.滞胀C。通货膨胀D。价格稳定5.表示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量指标是()。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名义国内生产总值D.实际国内生产总值6。一国国内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根据价格变化调整后的数值被称为().A.国民生产总值B.实际国内生产总值C.名义国内生产总值D.潜在国内生产总值7。实际等于()。A。价格水平÷名义B。(名义÷价格水平)×100%C.名义×价格水平D.价格水平×潜在8.下列各项中哪一个属于流量?()。A。国内生产总值B.国民债务C。现有住房数量D。失业人数9.存量是()。A。某个时点现存的经济量值B。某个时点上的流动价值C.流量的固体等价物D。某个时期内发生的经济量值10。下列各项中哪一个属于存量()。A.国内生产总值B.投资C。失业人数D.人均收入11.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利息率的灵活性使得()。33
1A.储蓄大于投资B.储蓄等于投资C.储蓄小于投资D。上述情况均可能存在12。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实现充分就业的原因是()。A。政府管制B。名义工资刚性C。名义工资灵活性D.货币供给适度13。根据古典宏观经济理论,价格水平降低导致下述哪一变量减少?()。A。产出B。就业C。名义工资D。实际工资14。在凯恩斯看来,造成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的根源是().A。有效需求不足B。资源短缺C.技术落后D.微观效率低下15.宏观经济学的研究主要解决哪些问题?16。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各有何区别?17。宏观经济学为什么侧重于流量分析?18.什么是萨伊定律?在古典宏观经济模型中,怎样实现充分就业?19。什么是“凯恩斯革命”?20。宏观经济学研究方法有何特点?(二)自测题参考答案1。(略)2.A3.C4。D5。A6。B7.B8.A9。A10.C11.B12.C13。C14。A15。与微观经济学研究对象不同,宏观经济学以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民经济系统的总量的考察,特别是对国民经济系统的总产出水平、价格总水平和就业水平进行分析,说明这些总量是如何决定的;研究怎样使一国的总产出水平达到最大值,即潜在水平或充分就业水平;研究制约一国总产出增长的主要因素、增长规律以及长期增长趋势中为什么会呈现出周期性上下波动;研究决定一般物价水平的原因,以及它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发生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原因和稳定物价的政策;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学还要研究怎样兼顾国内目标和改善国际收支目标。宏观经济学也研究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16.(1)33
2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境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经济中拥有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二者的数量关系是:等于减去本国居民在国外取得的要素收入再加上外国居民在本国取得的要素收入。(2)名义是指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均以现行价格计算所得的生产总值。实际是指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以某一基准年份的价格计算所得的生产总值。名义可通过以下公式换算成实际:实际=(名义÷价格水平)×100%。17.在宏观经济学中,流量分析和存量分析都是必要的,但更侧重于流量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宏观经济学最初的研究重点是经济萧条问题。凯恩斯认为,经济萧条是一种短期现象,其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即这一段时期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不足.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都是流量概念,对它们的研究属于流量分析。侧重于流量分析的作法实际上反映了一种认识,即认为经济萧条与该经济体系在长时期积累的资本存量和劳动力存量并不具有重要的联系。问题只是出在短期总需求不足。这种认识当然不一定正确,但却可以使分析变得相对简单.因此,从认识论上说,这种分析上的侧重是可取的。当然,更进一步的研究还必须考虑存量因素。宏观经济学对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的研究非常注重对存量的分析。显然,对这些长期问题的研究不能撇开存量因素。18.萨伊定律认为,供给能创造自身的需求,有多大的供给就有多大的需求。因此,普遍的生产过剩是不可能的.古典宏观经济模型认为,健全的价格机制能导致充分就业。具体来说:①总产出等于总供给,总供给主要取决于劳动市场的供求状况.②工资的灵活变动使劳动力市场实现充分就业均衡,从而使总产出达到最大。③利息率的灵活变动使投资与储蓄趋于一致。④货币数量决定总需求,并在总供给不变的情况下,直接影响价格水平。19.凯恩斯革命是指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对传统经济理论进行了革命性的批判,创立了宏观经济学.凯恩斯革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应从稀缺资源的配置转移到怎样克服资源闲置问题上来。②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经常处在小于充分就业的状态中。③政府应采取积极干预经济的政策,促使充分就业的实现。20。就研究方法而言,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并没有本质区别,基本上是统一的.但由于研究对象和范畴的差异,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其自身的特点。具体包括:①宏观经济学把所有的市场划分为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和金融市场.②33
3宏观经济学把市场经济中的行为主体划分为家庭、企业和政府.③宏观经济学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础。第二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概念》1.解释下列概念:国民收入核算、生产法、支出法、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政府购买支出、政府转移支付、净出口、企业间接税、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储蓄-投资恒等式.2。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是流量指标?().A。消费支出B。C。D.个人财富3.在国民收入核算账户中,下列各项中除了()外均计人投资需求。A。厂商购买新的厂房和设备的支出B.居民购买新住房的支出C.厂商产品存货的增加D。居民购买股票的支出4。在国民收入核算账户中,计人的政府支出是指().A。政府购买物品的支出B。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C。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的转移支付之和D.政府工作人员的薪金和政府转移支付5.已知某一经济中的消费额为6亿元,投资额为1亿元,间接税为1亿元,政府用于物品和劳务的支出额为1。5亿元,出口额为2亿元,进口额为1。8亿元,则()。A.=8.7亿元B.=7.7亿元C.=8。7亿元D。=5亿元6。所谓净出口是指()。A。出口减进121B.进口减出口C。出口加进121D.减出口7。在三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来衡量,等于()。A.消费+投资33
4B.消费+投资+政府支出C。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D。消费+投资+净出口8.下列各项中,能够计入GDP的有().A.家庭主妇的家务劳务折合成的收入B。出售股票的收入C.拍卖毕加索作品的收入D.为他人提供服务所得收入9.NNP与GNP之间的差别是()。A。直接税B.折旧C.间接税D。净出口10。按最终使用者类型,将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加总起来计算的方法是()。A。支出法B.收入法C.生产法D。增加价值法11。用收入法计算的等于()。A.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B。工资+利息+地租+利润+间接税C.工资+利息+中间产品成本+间接税+利润D。厂商收入一中间产品成本12.下列哪一项不是公司间接税?().A.销售税B.公司所得税C.货物税D.公司财产税13.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有影响。A。B.C。NID。P114。的统计口径是否忽视了对中间产品生产的核算?15。对总产出的衡量为什么需要三个指标?16.在国民收入核算的收入法中,间接税和直接税分别起怎样的作用?17.在国民收入核算中,出口是被看作支出还是收入?33
518。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有何重要作用?19.解释为什么一个经济的收入必定等于其支出?20。你认为为什么家庭购买新住房包括在的投资部分中,而不包括在消费这一部分中?你能否想出一个理由说明家庭购买新汽车应该包括在投资中而不包括在消费中?21。如果价格上升,人们从出售物品中得到的收入增加了。但是,实际增长不考虑这种好处.那么,为什么经济学家喜欢把实际作为经济福利的衡量指标?22.国民经济处于均衡状态的条件是什么?在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总供给永远等于总需求吗?23.某国企业在本国的总收益为200亿元,在外国的收益为50亿元;该国国民在本国的劳动收入为120亿元,在外国的劳动收入为10亿元;外国企业在该国的收益为80亿元,外国人在该国的劳动收入为12亿元。求该国的与。24。假设在表2。3中给出的是某国某年的国民收入统计资料.要求计算:(1)国民收入;(2)国内生产净值;(3)国内生产总值;(4)个人收入;(5)个人可支配收入;(6)个人储蓄。表2。3项目收入/亿元资本折旧雇员酬金企业支付的利息间接税个人租金收入公司利润非公司企业主收入红利社会保险税个人所得税政府支付的利息政府转移支付356418663264926633411648120366425340211051347533
6个人消费支出19919(二)自测题参考答案1。(略)2.D3。D4。B5。C6.A7。B8。D9。B10.A11.B12.B13.D14。没有。口径统计最终产品的产值、而不直接统计中间产品的产值,是为了避免重复计算。实际上,最终产品的产值包含了中间产品的价值。更具体地看,最终产品的产值包含了所有中间产品生产中新创造的价值。在新创造的价值这个意义上,中间产品的生产全部计人了。15.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和国民收入都是对总产出的衡量。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当年生产了多少,国内生产净值是衡量当年生产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了多少,这就需要在当年的产出中减去当年生产的资本折旧部分。国民收入是衡量当年生产总共投入了多少生产要素。16。政府对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征税,如销售税、增值税等,称为间接税,因为企业往往可以通过提高价格转嫁税赋。政府对居民收入征税,如所得税,称为直接税,因为居民不能将其转嫁。在收入法中,间接税是在要素报酬基础上的加价,是总收入,从而是的组成部分。而在对总收入的统计中,直接税被包含在要素报酬中,已被统计进入总收入。就是说,计人总收入的是所得税前的要素报酬.因此直接税在统计总收入过程中,不再作为独立一项收入统计,它在中不起任何作用,只在个人可支配收入核算中起作用。17。出口形成一国的货币收入是不言而喻的。但在国民收入核算中,支出法不是强调本国居民支出,而是强调对本国产品的购买支出,支出的主体是否是本国居民是无需考虑的。对出口品来说,其支出主体是外国居民。因此,在支出法中的出口是作为支出对待的.有支出就有收入,对出口产品从收入方面核算当然也是可以的,只不过这时就不是以出口的口径进行统计,而是以要素报酬、折旧等口径进行统计的。18.根据一整套核算体系对国民经济进行核算,所提供的数据和信息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分析和决策的重要基础。国民经济核算作为宏观经济分析和决策的基础,其主要作用有: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依据;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监督;为宏观经济分析提供基础数据;为国际间的横向比较提供依据。33
719。对一个整体经济而言,是必定等于支出.因为每一次交易都有两方:买者和卖者。一个买者的1美元支出是另一个卖者的1美元收入。因此,交易对经济的收入和支出做出了相同的贡献。由于既衡量总收入又衡量总支出,因而无论作为总收入来衡量还是作为总支出来衡量,都相等。20.家庭购买新住房包括在的投资中,是由于住房能长期供人居住、提供服务,它比一般耐用消费品的使用寿命更长,因此,把家庭购买新住房(即住房的增加)看做投资的一部分.当然,房屋被消费的部分(即住房的折旧)可算作消费。家庭购买新汽车包括在投资中是因为家庭购买的汽车能长期供人驾驶、提供交通便利,它比一般耐用消费品的使用寿命更长,所以家庭购买新汽车应该包括在投资中。21.因为名义是用当年价格来评价经济中物品与劳务生产的价值,实际是用不变的基年价格来评价经济中物品与劳务生产的价值。由于实际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实际的变动只反映生产的产量的变动。因此,实际是经济中物品与劳务生产的衡量指标。我们计算的目的是要衡量整个经济运行状况如何,由于实际衡量经济中物品与劳务的生产,所以它反映了经济满足人们需求与欲望的能力,这样,实际是比名义衡量经济福利更好的指标。22。国民经济处于均衡状态的条件是国民经济处于均衡状态的条件表明:当总供给等于总需求(或总收入等于总支出)时,即当均衡条件满足时,在没有外在因素影响的条件下,宏观经济中的主要变量将处于不变状态。在现实中,由于在宏观经济运行中的许多变量总是处于变化中,使得总供给与总需求在很多时候是不相等的。23。国民生产总值反映的是国民归属概念。所有本国国民无论在国内国外取得的收入都计算在内,而所有非本国国民,无论在国内、国外取得的收入都不计算在内。所以=本国企业在国内的收益+本国企业在国外的收益+本国国民在国内的收入+本国国民在国外的收入=200+50+120+10=380亿元而是地域所属概念:凡是在本国国内的收入,无论是否属于本国的企业或个人,都计算在内,凡是不在国内形成的收入,无论是否属于本国的企业或个人,都不计算在内。所以33
8=本国企业在国内的收入十本国国民在国内的收入+外国企业在国内的收益+外国国民在国内的收入=200+120+80+12=412亿元24。(1)国民收入=雇员酬金+企业支付的利息+个人租金收入+公司利润+非公司企业主收入=18663+2649+341+1648+1203=24504亿元(2)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间接税=24504+2663=27167亿元(3)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资本折旧=27167+3564=30731亿元(4)个人收入=国民收入-(公司利润+社会保险税)十政府支付的利息+政府的转移支付+红利=24504-(1648+253)+3475+1051+664=27793亿元(5)个人可支配收入二个人收入-个人所得税=27793-4021=23772亿元(6)个人储蓄二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消费支出=23772-19919=3853亿元。第三章1。解释下列概念:经济增长、总量生产函数、经济增长恒等式、全要素生产率、索罗模型、稳定状态、黄金律、黄金律资本存量、劳动效率、新经济增长理论。2.经济增长在图形上表现为()。A。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的某一点向曲线上的移动B。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的某一点向曲线上的移动C.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某一点沿曲线移动D.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3。根据索罗增长模型,n表示人口增长率,表示折旧率,每个劳动资本变化等于().A.B。C.D.4。33
9当一国经济中人均生产函数的资本边际产出大于黄金律水平时,降低储蓄率将()人们的生活水平。A。提高B。降低C。不会改变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5.当一国经济中人均生产函数的资本边际产出小于黄金律水平时,降低储蓄率将()人们的生活水平.A.提高B。降低C.不会改变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6.当一国经济的总储蓄率提高后,经济达到稳定状态时的人均资本占有数量将()。A.增加B。减少C.不会改变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7.当一国经济的总储蓄率提高后,经济达到稳定状态时的人均消费数量将().A。增加B.减少C。不会改变D.以上都有可能8.当一国经济中的人口增长率降低后,经济达到稳定状态时的人均消费数量将()。A。增加B。减少C。不会改变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9.当一国经济中的总储蓄率提高后,经济达到稳定状态时的经济增长率将().A.提高B.降低C。不会改变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10。当一国经济中的人口增长率降低后,经济达到稳定状态时的经济增长率将()。A。提高B。降低C。不会改变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11.根据新古典增长模型,人口增长率的上升将()。A。提高每个劳动力资本的稳态水平B.降低每个劳动力资本的稳态水平C.对每个劳动力资本的稳态水平没有影响33
10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12.经济增长的黄金律是指()。A。产出增长率等于储蓄率B。资本边际产品等于劳动力增长率C.储蓄率等于人口增长率D.产出增长率等于技术变化率13.在索罗模型中,储蓄率是怎样影响稳定状态产出水平,以及稳定状态增长率的?14。什么是资本积累的黄金律?长期消费总水平最大化的条件是什么?15.一国政策制定者要调控经济,那么实现资本积累的黄金律水平的主要手段有哪些?政策制定者一般都希望实现黄金律稳定状态吗?为什么?16.在索罗模型中引人人口增长,对一个经济稳定状态的产出水平以及经济的增长率有何影响?17.在索罗模型中,技术进步是如何影响资本积累的稳定状态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如何?18。为什么说技术进步是长期中人均产出持续增长的惟一源泉?19。假设某国经济的总量生产函数其中和是分别表示人均产出和人均资本。如果折旧率为4%,储蓄率为28%,人口增长率为1%,技术进步速率为2%,求:(1)该国稳定状态产出是多少?(2)如果储蓄率下降到10%,而人口增长率上升到4%,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国新的稳定状态产出是多少?20。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集约化生产函数为,人均储蓄率为0。3,设人口增长率为3%。求:(1)使经济均衡增长的是值;(2)黄金律所要求的人均资本存量。(中国人民大学1997年研究生入学试题)(二)自测题参考答案1。(略)2。D3。C4.A5.B6.A7。D8。D9.D10。A11.B12.B33
1113。(1)索罗模型表明,储蓄率是稳定状态资本存量的一个关键决定因素.如果储蓄率比较高,那么,在长期中经济就会有较高的资本存量水平和较高的产出水平。反之,如果储蓄率比较低,那么,则经济就会有较低的资本存量水平和较低的产出水平.(2)因为较高的储蓄率意味着较高的稳定状态,那么,当一个经济的当前资本存量水平较低时,就意味着与稳定状态可能存在较大的差距,这样经济增长就会有较大的空间和较高的速度。但较高的储蓄率导致较快的增长仅仅是暂时的。因为在长期中,只要经济达到它的稳定状态,那么它就不会再继续增长。14.(1)资本积累的“黄金律水平”是指能够使长期消费总水平最高的稳定状态。对于人均消费,必然存在一个资本积累水平,能够使得与之差,也就是稳定状态消费水平最大化。这个稳定状态资本存量水平就是上面定义的黄金律水平。(2)因为生产函数的斜率是资本的边际产量MPK,折旧线的斜率是。在资本黄金律水平,生产函数和的斜率相同,消费达到最大值,这是应该维持的最佳水平的稳定状态。因此,黄金律的基本条件为MPK=,或者,MPK-=0。即在资本的黄金律稳定水平,资本的边际产量等于折旧率;或者说,在黄金律水平,资本的边际产出减去折旧率等于零。15.(1)政府实现资本积累黄金律水平的主要调控手段是变动储蓄率.因为当政策制定者调控经济时,无非面临两种情况,即经济的初始稳态资本存量高于黄金律稳态或者低于黄金律稳态。当经济的初始稳态资本存量高于黄金律稳态时,应采取降低储蓄率的政策;当经济的初始稳态资本存量低于黄金律稳态时,应采取提高储蓄率的政策.无论政策制定者选择的是哪一种政策,在新的黄金律稳态水平时消费,一定高于储蓄率变化之前的消费水平,因为黄金稳态的定义就是消费水平最高的稳态。(2)现实中,由于短视和对当前利益的偏爱,以及政治方面的考虑等,政策制定者通常不会选择与实现黄金律稳定状态完全一致的政策,实际所采取的政策与实现黄金律稳态的要求总是有偏离的.16.33
12索罗模型中引人人口增长因素,就会改变基本的索罗模型。因为在有人口增长的稳态,虽然人均资本和产出不变,但由于劳动力(或人口)以速率增长,总资本和总产出也会以速率增长,因此,人口增长虽然不能解释生活水平意义的持续增长(在稳态人均产出和收入没有变化),但至少能解释在总产出意义上的持续增长。17.(1)关于技术进步最简单的假设是,它引起劳动效率正以一个固定速率增长。这种形式的技术进步称为“劳动增大型”,则称为“劳动增大技术进步速率".由于劳动力L以速率增长,而每单位劳动力的效率以速率提高,因此效率劳动力人数·正以(+)增长.如果把技术进步表示为劳动增大,则按速率的劳动增大型技术进步与按速率,n的人口增长对索罗增长模型的影响大致相同。在对和的意义进行重新定义(和是每个效率劳动力的数量,而不是每个实际劳动力的数量)以后,引进技术进步因素,每个效率劳动力单位资本的变化规律为在稳定状态时,投资正好平衡了由于折旧、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引起的的减少.(2)由于现在模型中的资本和产出,都是每个效率劳动力单位意义上的平均数量,而不是原来的人均数量。因此,在引进技术进步的索罗模型中,虽然在稳定状态时,每个效率劳动力单位的资本和产出都不变,但人均产出和总产出却分别以和(n+)的速率增长。引人了技术进步时的索罗模型表明,技术进步是一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源泉,能够推动产出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18.根据基本的索罗模型我们知道:提高储蓄率只能解释在到达稳定状态之前的短期中的增长是如何实现的,而不能解释长期中经济的持续高增长率;人口增长只能解释在总产出意义上的持续增长,而对人均意义上的增长难以解释;引人技术进步后的索罗模型表明,只有技术进步是一个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源泉,能够推动产出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19。(1)当该国经济实现稳定状态时,则有将题中已知条件代人上式得化简后可解得稳定状态的资本存量为=16.将=16代人总量生产函数,可得该国稳定状态的产出为。(2)遵循与(1)中同样的道理,解得该国新的稳定状态产出为=l。20。(1)经济均衡增长时,(假设折旧率为零),将代人上式,得(2)按照黄金分割律要求,对每个人的资本量的选择应使得资本的边际产品等于劳动的增长率,即。则有解得33
13第四章第一节失业1.解释下列概念:失业、失业率、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自愿失业、周期性失业、自然失业、自然失业率、充分就业、贝弗里奇曲线、效率工资理论。2。失业率是指()。A。失业人口占劳动力人口的百分比B。失业人数占人口总数的百分比C.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的百分比D.以上均正确3。充分就业的含义是()。A。人人都有工作,没有失业者B。消灭了周期性失业的就业状态C.消灭了自然失业时的就业状态D.消灭了自愿失业时的就业状态4.引起周期性失业的原因是()。A.工资刚性B.总需求不足C。经济中劳动力的正常流动D。经济结构的调整5.由于经济萧条形成的失业属于()。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D。自愿失业6。下列关于自然失业率的说法()是正确的。A.自然失业率是始终不变的B。自然失业率是历史上最低限度水平的失业率C。自然失业率包括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D。以上问题均不正确7.效率工资理论认为,厂商在面临持续失业时可能不会降低工资,因为厂商()。A。相信劳动供给曲线是完全富于弹性的B.受最低工资法的限制而不能这样做C.已经签订了固定工资的工会合同D。降低工资会失去更多的工人,而培训新工人需要花费成本8.当厂商支付高于市场均衡工资的效率工资时,().A。经济在充分就业状态下运行B。存在劳动力的过剩供给C。不存在非自愿失业D.劳动市场在效率工资下出清9。效率工资经常被认为可以减少偷懒.以下各项中除();外,均为对此的解释。A.效率工资在经济衰退时为员工提供了保险B。效率工资使员工偷懒的成本加大,因为他的次优选择是工资更少C。效率工资使员工偷懒的成本加大,因为他的次优选择是工资更少D.因偷懒而被解雇的员工最终只能得到更低工资的工作10。失业所引起的人力资本损失是()。33
14A。失业者已有的人力资本得不到运用B.失业者无法通过工作增加人力资本C。失业者无法供给子女上学D。A,B都正确11.失业、就业和不在工作的区别是什么?12.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是否属于自愿失业?为什么?政府为何降低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的人数?13。工会是怎样影响自然失业率的?14。已知某国的情况如下:人口2500万,就业人数1000万,失业人数100万.求:(1)该国的劳动力人数是多少?(2)该国的失业率是多少?(3)如果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人数为60万人,自然失业率是多少?(4)在实现了充分就业时,该国应该有多少人就业?(5)如果在失业人口中有10万人是由于嫌工作不好而不愿就业,那么真正的失业率应该是多少?(6)如果该国有10万人为失意工人,这些人包括在失业者之中吗?这些工人的存在对真正的失业率有什么影响?(7)如果有10万人实际上只有部分时间工作,但其中仍有5万人正在寻找全日制工作。这时真正的失业率应该是多少?(二)自测题参考答案l.(略)、2.A、3。B、4。B、5。C、6。C、7。D、8.B、9.A、10.D11。在统计失业人数时,必须是针对那些面对劳动力市场的失业,这些人具有劳动能力并且在积极寻找工作,但在劳动力市场上却找不到工作.所有不是通过劳动力市场的调节而引起的失业,都不能计人失业范围。例如,退休人员、在校学习的学生、家庭主妇、病残人员等,这些人并不寻找工作,只能称他们为不在工作。就业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工作单位工作的人.由于进修学习、休假、疾病、劳资纠纷或天气恶劣而暂时脱离工作的人不能计入失业人数,也不能计人不在工作的人数中。12。不是。因为造成这两种失业的原因是不相同的.自愿失业是指劳动者不愿意接受现行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条件而自愿选择失业。当工资条件发生变化时,这些人再决定是否就业.而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不具有自愿性。它是因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或者因为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工作转换而产生的失业。这种失业被看作是一种求职性失业,即一方面存在岗位空缺,另一方面存在着与此数量对应的寻找工作的失业者.这是因为劳动力市场信息的不完全性,厂商找到所需要的雇员和失业者找到合适的工作都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成本.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都会相应引起劳动力在各产业部门间的转移,但通常由于流动成本、职业技能、个人特长或居住地区等原因的存在,会造成一部分劳动力暂时的失业.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在任何时期都存在,并随着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的加快而逐渐加大。政府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促使失业者寻找工作从而减少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的人数。一种方法是通过政府管理的就业机构,这种机构经常发布有关岗位空缺的信息。另一种方法是实施公共培训计划,使传统产业的工人易于转移到新兴产业中,并帮助处于不利地位的群体脱贫。13.当工会与厂商进行集体谈判把工资提高到均衡水平之上时,它会引起劳动供给量的增加和劳动需求量的减少,从而引起了失业。那些仍然就业的工人的状况因工资提高而变好了,但那些以前有工作而现在失业的工人的状况变坏了.实际上,工会的行为提高了自然失业率。33
1514。(1)该国的劳动力人数为就业人数与失业人数之和,即1000万+100万=1100万(2)失业率为失业人数与劳动力人数之比,即100万/1100万=9%(3)自然失业率是失业人数为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时的失业率,即60万/1100万=5。45%(4)在实现了充分就业时,就业人数应该是已就业人数加周期性失业人数,即1000万+40万=1040万(5)如果在失业人口中有10万人是由于嫌工作不好而不愿就业,这10万人也包括在失业人数之中,但如果不把这10万人作为真正的失业者,这时的失业率为90万/1100万=8。1%这说明不考虑自愿失业时的失业率被夸大了0。9%。(6)如果有10万人为失意工人,但失意工人不计算在失业者之中,也不计算在就业者之中。如果把失意工人计算在失业者之中,则失业率变为110万/1110万=9。9%这说明由于失业工人的存在,失业率被低估了0.9%。(7)如果有10万人属于部分时间工作者,其中5万人仍在寻找全日制工作,那么这5万人也应计入到失业者人数中,这时的失业率为105万/(995万+105万):9.45%这说明考虑到正在寻找全日制工作的部分时间工作者,失业率被低估了0.45%.第二节:通货膨胀1.解释下列概念:货币、商品货币、法定货币、通货、货币流动性、数量方程式、货币数量论、费雪方程式、交易的货币流通速度、收入的货币流通速度、货币需求函数、实际货币余额、费雪效应、实际与名义变量、货币中性、古典二分法、铸币税、名义和实际利率、事前和事后利率、通货膨胀、预期通货膨胀率、皮鞋成本、菜单成本。2.通货膨胀是指()。A.货币发行量过多引起价格水平的普遍的持续上涨B.货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的货币量C。货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商品的价值量D。以上均不正确3.一般用来衡量通货膨胀的物价指数是()。A。消费者物价指数B.生产物价指数C。GDP平均指数D。以上均正确4.可称为温和的通货膨胀的情况是指().A.通货膨胀率以每年1%~3%的速度增长B。通货膨胀率在10%以上C.通货膨胀率一直保持在3%~6%水平D.通货膨胀率超过100%5.在通货膨胀时期,持有货币的成本等于()。A.名义利率B。事后实际利率C.事前实际利率加上预期的通货膨胀率D.A和C33
166.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最可能导致通货膨胀。A。工资不变但生产率提高B.出口减少C.政府支出不变但税收减少D。进口增加7。在通货膨胀不能完全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将有利于()。A.债务人B。债权人C。在职工人D。离退休人员8.通货膨胀的分配效应是指()。A.收入结构变化B.收入普遍增加C.收入普遍减少D.债权人收入增加9.货币在经济中执行哪几种职能?通货膨胀如何影响货币执行这每一种职能的能力?10.什么是商品货币?什么是法定货币?我们在实际生活中用的是哪一种货币?11.什么是活期存款,为什么活期存款应该包括在货币存量中?12。什么是古典两分法?13.解释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含义。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14。根据费雪效应,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如何影响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15。货币数量论、费雪方程式是如何将货币供给、通货膨胀和名义利率联系起来的?16.在什么意义上说,通货膨胀像一种税。17.通货膨胀的类型是如何划分的?18.通货膨胀的成本有哪些?你认为这些成本中,哪一种对美国经济最重要?19。如果某国某一时期经济中的货币供给增长了6%,物价水平上涨了4%,实际GDP增长了3%,货币流通速度会有什么变化?20.设某国价格水平在1994年为107.9,1995年为111.5,1996年为114.5。求:(1)1995年和1996年通货膨胀率各为多少?(2)若以前两年通货膨胀的平均值作为第三年通货膨胀的预期值,计算1997年的预期通货膨胀率。(3)若1997年的名义利率为6%,计算该年的实际利率.21.如果某国某一时期经济中的货币流通速度是常数,实际GDP增长了5%,货币供给增长了14%,名义利率是11%,则实际利率是多少?(二)自测题参考答案1.(略)2。A、3.D、4.C、5.D、6.C、7.A、8。A9。货币在经济中执行三种职能:计价单位、交换媒介、价值贮藏和延期支付单位。货币作为计价单位是我们用来衡量经济交易的尺度。当发生通货膨胀时,计价单位的价值下降,在短期内会给经济生活带来混乱和各种错误;通货膨胀使得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下降,在市场上进行交易时人们不再愿意接受与原来同样数量的货币作为交换,因而货币充当交换媒介的职能下降;由于通货膨胀导致货币贬值,货币难以成为交易双方签订未来买卖合同时一致同意的支付尺度,因而货币充当支付单位的职能下降;当发生通货膨胀时,货币不再具有贮藏价值,因为货币的实际价值由于通货膨胀而减少,因此人们将竭力减少其货币持有量。10.当货币采取有内在价值的商品形式时,它被看成为商品货币。当货币没有内在价值时,由政府法令而作为通货使用的货币时,它被称为法定货币。我们在实际生活中使用的是法定货币。11.33
17活期存款是储户可以通过开支票随时支取的银行帐户存款余额.因为银行储户通常可以根据他们储蓄帐户的存款余额开支票,很容易地把资金从储蓄帐户转到支票帐户,用这些存款购买物品与劳务,而且许多商店接受个人支票,因而支票帐户中的货币和我们钱包中的货币一样可以方便地购买物品与劳务。因此,活期存款应该包括在货币存量中。12.根据古典经济理论,货币是中性的,由货币供给决定的名义变量对实际变量没有影响。因此,古典理论使我们可以不用涉及货币供给而研究实际变量的决定。货币市场均衡决定了价格水平,从而也就决定了名义变量。这种将实际变量与名义变量分割开来的观点称为古典两分法.13.名义利率是银行所支付的利率,实际利率是根据通货膨胀校正后的利率。名义利率、实际利率之间的关系可写为下式: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14。在货币是中性的长期中,货币这种的变动并不会影响实际利率。由于实际利率不受影响,所以名义利率必然根据通货膨胀率的变动进行一对一的调整。当通货膨胀率上升时,结果是实际利率不变,名义利率与通货膨胀进行一对一的调整.15。在古典理论的数量方程式MV=PY中,人们手中的货币M全部用于交易需求(此情况下货币执行交易媒介的职能),因此,货币供给增加,必然导致价格水平的上升。但在实际经济中,人们并非把货币全部用于交易需求,而是还要在手头留有一部分货币(此时货币执行价值储存的职能),以备不时之需.而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是该货币存人银行或购买债券能得到的名义利率。而在存在通货膨胀时,持有货币的成本变为r与-pe之间的差额,费雪方程式告诉我们这是名义利率。因此,实际货币余额需求既取决于收入水平又取决于名义利率。将这一结论与货币数量论相结合,可以得到一般的货币需求函数为:(M/P)d=L(i.Y)如果将实际货币余额供给M/P与需求L(i。Y)相等,即M/P=L(i.Y),然后用费雪方程式把名义利率写为实际利率与预期通货膨胀率之和i=r+-pe,就会得到下列式子:M/P=L(r+-pe,Y)上述货币需求函数式所表示的价格水平决定比货币数量论更加完整。货币数量论认为,现在的货币供给决定现在的价格水平,这个结论仍然是部分正确的:如果名义利率和产出水平保持不变,物价水平和货币供给同比例变动。但名义利率不是不变的,它取决于预期的通货膨胀,预期的通货膨胀又取决于货币供给增长。货币需求函数中名义利率的存在又引起了货币供给影响价格水平的另一条渠道。这样,货币需求函数式M/P=L(r+-pe,Y)就把货币供给、通货膨胀和名义利率联系起来了。16。当政府通过印刷货币增加收入时,可以说是征收一种通货膨胀税.但是,通货膨胀税与其他税不一样,因为没有一个人收到政府这种税的税单。相反,通货膨胀税是较为隐蔽的。当政府印发货币时,物价水平上升,而且,每个人手中的货币就不值钱了。因此,通货膨胀税如同政府向每个持有货币的人征收了税。17。(1)按照通货膨胀率的高低,可将通货膨胀分为爬行的通货膨胀(1%~3%)、温和的通货膨胀(3%~6%)、严重的通货膨胀(6%~9%)、奔腾或急剧的通货膨胀(10%~100%)和恶性或超速的通货膨胀(年通货膨胀率在三位数以上并加速增长,价格总水平完全失去控制)五种类型。(2)按照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料程度,分为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也称为惯性通货膨胀)和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两种类型.(3)按照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可分为隐蔽的通货膨胀、公开的通货膨胀和抑制的通货膨胀三种类型。(4)按照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可将通货膨胀分为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和结构性的通货膨胀三类。33
18通货膨胀的成本有多种。这些成本中的每一种都说明了持续的货币供给增长事实上会以某种方式对实际变量发生影响.18。(1)通货膨胀引起的相对价格变动与资源配置失误.市场经济下,各经济主体是依靠价格信号来配置稀缺资源的。当通货膨胀扭曲了相对价格时,消费者与生产者的决策也就被扭曲了,市场就不能把资源配置到其最好的用途上。由于美国是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通货膨胀引起的相对价格变动与资源配置失误成本对美国的经济十分重要。(2)调整价格的菜单成本.在发生通货膨胀时,厂商必须不断的调整其产品或劳务的价格,这势必会增加厂商承担的菜单成本。在当前美国经济中,由于通货膨胀率很低,一年调整一次价格是许多厂商合适的经营战略。因此,美国的菜单成本很少。(3)减少货币持有量的皮鞋成本。在发生通货膨胀时,货币持有者为减少货币持有量而频繁出入于银行,为此所浪费的资源被称为皮鞋成本.由于美国近年来只出现了温和的通货膨胀,因此,美国发生在这方面的成本很少。(4)通货膨胀引起的税收扭曲.在发生通货膨胀时,许多税收问题变得更为严重.原因是法律制定者在制定税法时往往没有考虑到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倾向于增加纳税人的税收负担。由于美国的税制没有实行指数化,所以通货膨胀引起的税收扭曲对美国的影响很大。(5)引起的混乱与不便.要判断通货膨胀引起的混乱和不方便的成本是困难的。由于通货膨胀会使不同时期美元有不同的实际价值,所以计算厂商利润在有通货膨胀的经济中变得更加复杂。因此,在某种程度上,通货膨胀使投资者不能区分成功与不成功的厂商,这又抑制了金融市场在把经济中的储蓄配置到不同投资中的作用.(6)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的特殊成本:任意的财富再分配。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以一种既与才能无关,又与需求无关的方式在社会成员中重新分配财富。这种再分配的发生是因为经济中许多贷款是按计价单位——货币来规定条款的。考虑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的成本时,必须考察国家的平均通货膨胀率。平均通货膨胀率低的国家,往往倾向于有稳定的通货膨胀,如美国,因而美国未预期的通货膨胀的特殊成本较小。19.把货币数量方程式改写成变动率的形式,即那么将已知数据分别代入上式中,则有4%+3%-6%=1%货币流通速度加快了1%.20。(1)设分别为1995年、1996年的通货膨胀率,则有(111.5-107。9)/107。9=3.34%(114.5-111.5)/111.5=2。69%(2)设为1997年的预期通货膨胀率,则依据照题意有(3。34%+2.69%)/2=3。015%(3)按照名义利率、实际利率与预期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则有实际利率1997=名义利率1997-=6%-3。015%=2.985%实际利率为2.985%。21.依据题意,该国在这一时期的通货膨胀率为因为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所以有实际利率为2%。第五章《总需求与总供给》1。解释下列概念:33
19总需求、总需求曲线、财富效应、利率效应、汇率效应、总供给、总供给函数、总供给曲线、长期总供给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总需求模型、失业均衡、充分就业均衡、超充分就业均衡、总需求冲击、总供给冲击。2.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A。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B.价格水平上升时,消费会减少C.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会减少D。以上结论均正确3。总需求曲线()。A.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政府支出减少时会右移B。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水平上升时会左移C.当其他条件不变时,税收减少会左移D。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名义货币供给增加会右移4.若价格水平下降,则总需求量()。A.增加B。减少C.不变D。难以确定5.当价格水平下降时,总需求曲线()。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不变D。难以确定6。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应是().A.同—价格水平对应的总需求增加B。同一总需求水平对应的价格提高C.价格水平下降,总需求增加D。价格水平提高,总需求减少7.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应是()。A。价格水平提高B.总需求增加C。同一价格水平上的总需求增加D。价格水平下降,总需求增加8。扩张性货币紧缩性财政的政策搭配能使总需求曲线()。33
20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不变D.难以确定9。扩张性财政紧缩性货币的政策搭配能使总需求曲线().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不变D。难以确定10。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的原因是()。A.工资提高B。价格提高C。技术进步D.需求增加11.在水平总供给曲线区域,决定总产出增加的主导力量是()。A。总供给B.总需求C。工资D.技术12.在水平总供给曲线区域,决定价格水平的主导力量是()。A.总供给B。总需求C。利率D。以上均正确13。在垂直总供给曲线区域,决定价格的主导力量是()。A。供给B。需求C。产出D。以上均正确14.根据总供求模型,扩张性财政政策能使总产出()。A.增加B。减少C.不变D。难以确定15。根据总供求模型,扩张性货币政策能使价格水平()。A。提高B。下降C.不变D。难以确定16.若扩张总需求政策的产出效应最大,则表明总供给曲线是()。A.水平的B.向右上方倾斜的C。垂直的D.难以确定17.若扩张总需求政策的价格效应最大,则表明总供给曲线是()。A。水平的B。向右上方倾斜的C。垂直的D。难以确定18。扩张总需求政策使价格提高的区域是总供给曲线的()。33
21A。水平区域B.向右上方倾斜区域C.垂直区域D。难以确定19。影响总需求曲线变动的因素有哪些?20。总供给曲线是如何得出的?21.为什么古典理论认为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22.引起总供给曲线变动的原因是什么?23。总供给—总需求模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24.简析古典总供给—总需求模型与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总需求模型的区别.25.已知总需求曲线为,总供给函数为(单位:亿元).(1)求供求均衡点;(2)如果总供给曲线不变,总需求增加10%,求新的供求均衡点;(3)如果总需求曲线不变,总供给增加10%,求新的供求均衡点;(4)求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同时变动后的供求均衡点。(二)自测题参考答案1.(略)2.D3.D4。A5。C6。A7。C8.D9.D10.A11.B12.A13.B14。D15.D16.A17.C18。D19。总需求曲线表达了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价格水平与总需求量之间的关系,而在其他因素发生变动时会造成总需求曲线的移动。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造成总需求曲线移动的主要因素有:(1)消费者与厂商的各种预期。预期包括预期收入、预期利润率、预期通货膨胀等,各种预期的变动都会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左或向右移动。(2)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按照对总需求的不同作用,宏观经济政策又可区分为扩张性政策和紧缩性政策两类.扩张性政策导致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紧缩性政策导致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3)国际经济。国际经济对一国总需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汇率和外国收入的变动.一国汇率的下降和外国收入的增加都会引起本国净出口增加,从而导致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反之,一国汇率的上升和外国收入的减少都会引起本国净出口减少,从而导致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33
2220。总供给曲线是根据总生产函数、劳动需求函数和劳动供给函数以及货币工资曲线推导而得到的。由于总供给是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的总产出量,而产出量是由生产函数决定的,因此在短期内,当资本存量既定时,总产出水平就取决于劳动者的总就业量.总就业量增加,总产出量也增加,但增加的比率会递减,原因是劳动的边际产出是递减的。总就业量决定于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供给的均衡。劳动力的需求是实际工资率的减函数,可写为,实际工资率越低,劳动力需求越大;劳动力的供给是实际工资率的增函数,可写为,实际工资率越低,劳动力供给越小。把劳动力需求函数和劳动力供给函数结合起来,就可以确定均衡的实际工资率水平和劳动力就业水平,即因此,已知总生产函数、劳动需求曲线和劳动供给曲线以及货币工资曲线,就可以求得总供给曲线。21。按照古典理论,货币工资和价格具有伸缩性性。或者说,当价格水平变动时,实际工资会作出迅速的调整。因此,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供求量会始终保持着充分就业水平不变,国民收入不会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而提高。这表明,在长期时,实际产出水平主要由潜在产出水平决定,总供给曲线表现为一条位于充分就业产出水平的垂直线。这条垂直线被称为古典总供给曲线或长期总供给曲线。22。由于存在两条总供给曲线,因此总供给曲线的变动分为长期和短期两种情况。(1)长期总供给曲线的变动。一个社会的长期总供给主要受人口(劳动力)、资本存量和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人口和资本存量增加以及技术进步都会增加总供给,从而引起总供给曲线的向右移动;反之,则相反。(2)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变动。一个社会的短期总供给主要受工资、原材料价格的影响,工资水平和原材料价格的下降都会带动成本下降,从而导致短期总供给增加,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反之,则相反。23。总需求—33
23总供给模型是把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结合在一起,以此来说明均衡总产出和价格水平的决定.总需求曲线上的点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总产出与价格水平的各种不同组合。总供给曲线上的点则表示当劳动力市场达到均衡时,总产出与价格水平的各种不同组合。因此,当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即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相交时,交点所对应的总产出水平和价格水平就是使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力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总产出水平和价格水平。三个市场同时处于均衡也意味着,此时由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决定的总需求,恰好使劳动力市场均衡决定的就业量所生产出来的总产品完全实现转化。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不仅说明了在同时考虑三个市场均衡时总产出的决定,而且还说明了模型所无法说明的价格水平的决定。24.(1)在古典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充分就业产出水平的垂直线。因此,当总需求曲线移动时,只能导致价格水平的变动,而对就业量和总产出水平不发生影响.(2)在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总供给曲线由于名义工资具有刚性而向右上方倾斜,这说明就业量和总产出水平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总需求水平。当总需求扩大时,实际工资的下降会增加就业量,从而扩大总产出水平。25.(1)将需求方程和供给方程联立,解得(亿元)(2)当总需求增加10%后,新的总需求方程变为,将其与原供给方程联立,解得(亿元)(3)当总供给增加10%后,新的总供给方程变为,将其与原需求方程联立,解得(亿元)(4)当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同时增加时,将新的总需求方程和新的总供给方程联立,解得(亿元)第六章《总需求理论》1.解释下列概念:消费函数、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自生支出、乘数、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投资乘数、货币需求、货币供给、流动性偏好、货币交易需求、货币投机需求、凯恩斯陷阱、曲线、曲线、曲线的凯恩斯区域、曲线的古典区域;-模型,2。根据凯恩斯的消费函数,引起消费增加的因素是()。A.价格水平下降B。收入增加C。储蓄增加D。利率提高33
243.线性消费曲线与45。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A.自发性消费B.总消费C.收入D.储蓄4.消费函数的斜率取决于().A.边际消费倾向B。与可支配收人无关的消费的总量C。平均消费倾向D。由于收入变化而引起的投资总量5。如果与可支配收入无关的消费为300亿元,投资为400亿元,边际储蓄倾向为0.1,那么,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收入水平为()。A.770亿元B.4300亿元C。3400亿元D。7000亿元6。以下四种情况中,投资乘数最大的是().A。边际消费倾向为0。6B。边际储蓄倾向为0。1C.边际消费倾向为0。4D.边际储蓄倾向为0。37。已知某个经济充分就业的收入是4000亿元,实际均衡收入是3800亿元。假定边际储蓄倾向为0。25,增加100亿元投资将使经济()。A。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B。出现50亿元的通货膨胀缺口C。出现200亿元的通货膨胀缺口D。出现50亿元的紧缩缺口8。假定某国经济目前的均衡收入为5500亿元,如果政府要把收入提高到6000亿元,在边际消费倾向等于0。9的条件下,应增加支出()。A。500亿元B.50亿元C。10亿元D。30亿元9.曲线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使()。A。投资等于储蓄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B.投资等于储蓄的均衡的货币量C.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的均衡货币量D。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收入33
2510.一般地说,位于曲线右方的收入和利率组合,都是()。A.投资小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B。投资大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C。投资等于储蓄的均衡组合D.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的非均衡组合11.政府支出增加会使曲线()。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保持不动D.斜率增大12.在萧条经济中,若边际消费倾向提高,则各个可能利率上的国民收入()。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确定13。曲线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使().A。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B.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C.产品需求等于产品供给的收人和利率的组合D。产品需求大于产品供给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14.一般地说,位于曲线左方的收入和利率组合,都是()。A。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B。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的均衡组合C.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D.产品需求等于产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15.水平状的曲线表示()。A。利息率对货币投机需求影响最大B。利息率对货币投机需求影响最小C.货币需求对利息率的影响最大D.货币需求对利息率的影响最小16.位于曲线右上方、曲线左上方的组合表示()。A.产品供大于求、货币供大于求B.产品供大于求、货币求大于供33
26C.产品求大于供、货币供大于求D。产品求大于供、货币求大于供17。曲线左下方、曲线右下方的组合表示()。A.产品供大于求、货币供大于求B.产品供大于求、货币求大于供C.产品求大于供、货币供大于求D。产品求大于供、货币求大于供18。曲线右上方、曲线右下方的组合表示()。A。产品供大于求、货币供大于求B。产品供大于求、货币求大于供C.产品求大于供、货币供大于求D。产品求大于供、货币求大于供19.曲线左下方、曲线左上方的组合表示()。A。产品供大于求、货币供大于求B.产品供大于求、货币求大于供C。产品求大于供、货币供大于求D.产品求大于供、货币求大于供20.假定曲线和曲线的交点所表示的均衡国民收入低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根据-模型,如果不让利息率上升,政府应该().A。增加投资B.在增加投资的同时增加货币供给C.减少货币供给量D.减少投资的同时减少货币供给量21。用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分析储蓄变动对均衡国民收入有什么影响?什么是“节俭的悖论"?22。政府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与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有什么不同?23。怎样理解凯恩斯的“有效需求”概念?假如某经济社会的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国民收入和就业将发生什么变化?凯恩斯认为应采取什么样的财政或货币政策?24。IS曲线和简单的凯恩斯模型有什么联系?33
2725。简述IS曲线所描述的宏观经济含义.26.怎样利用IS曲线判断国民收入的变动趋势?27。简述LM曲线所描述的宏观经济含义.28。怎样理解凯恩斯流动陷阱区域LM曲线的特性?古典区域与之有何区别?29。运用模型分析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失衡的调整过程。30.评价模型有哪些缺陷。31.在三部门经济中,已知消费函数,投资亿元,政府购买亿元,税收.求:(1)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2)政府购买乘数;(3)若政府购买增加到300亿元,新的均衡国民收入。(中国人民大学2000年研究生入学试题)32。假定某经济的消费函数为,投资,政府购买,政府转移支付,税收.求:(1)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2)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和平均预算乘数。33.已知方程为,边际储蓄倾向,利率。计算:(1)如果政府购买增加5单位,新旧均衡收入分别是多少?(2)曲线如何移动?34.假设在一个开放的经济中,消费函数,投资函数,净出口函数,货币需求函数,政府支出,税收函数,名义货币供给,价格水平.求:(1)曲线方程;(2)曲线方程;(3)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收入和利率。35.假设一个经济中的消费函数,投资函数,货币需求函数,货币供给。不存在政府支出和税收。根据上述条件求总需求函数.(二)自测题参考答案1(略)2。B3.D4。A5。D6。B7.C8。B9。A10.A11。B12。A13。A14。C15。A16.A17。D18。B19.C20。B21.以两部门经济为例,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是,图8。5就是用储蓄—33
28投资法表示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在图8。5中,与交于,表示最初的储蓄等于计划投资,点决定了均衡收入水平为。若人们比以前更倾向于储蓄,从而使左移至,并与计划投资交于点,此时,均衡的国民收入为。可见,储蓄增加导致国民收入减少。相反,若人们比以前更倾向于减少储蓄,从而使右移至,并与计划投资交于点,此时,均衡的国民收入为,可见,储蓄减少能使国民收入增加。增加储蓄会导致国民收入水平下降,减少储蓄能使国民收入水平上升。这是凯恩斯主义的观点.由此得出一个看来是自相矛盾的推论:节制消费、增加储蓄会增加个人财富,对个人是件好事.但由于会减少国民收入,引起经济萧条,对整个社会来说却是坏事;增加消费或减少储蓄,会减少个人财富,对个人是件坏事,但由于会增加国民收入,使经济繁荣,对整个社会来说却是好事。这就是所谓的“节俭的悖论”.22.投资乘数与政府支出乘数的计算方法完全一样,计算结果也完全相同,其原因是它们都是构成总需求的因素,即.因此无论是其中哪一种支出变化,都使总需求发生同样的变化,因而对均衡国民收入所产生的作用也完全相同。当其他条件不变时,转移支付乘数和税收乘数与上述两种乘数不同。因为当转移支付或税收变动一个数量时,对消费支出产生的作用要受到边际消费倾向的影响,转移支付的变化量所引起国民收入变动的倍数,称为转移支付乘数。以表示转移支付的增量,表示转移支付乘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税收乘数是指政府增加或减少税收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的倍数。税收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同样受边际消费倾向的影响。但是与转移支付不同之处在于,税收对消费者支出的影响是负方向的.以K7,表示税收乘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23。凯恩斯所讲的“33
29有效需求",是指社会上商品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状态时的总需求。所谓供给价格是指,企业愿意雇佣一定数量工人生产一定数量产品时,所必须取得的收益,这一收益必须等于生产这些产品所付出的生产要素的成本加上预期的利润,所有企业的产品供给价格之和就是总供给价格;所谓需求价格是指企业预期社会上人们购买其产品时愿意支付的价格,总需求价格是全部企业预期社会上人们意愿购买全部商品的价格的总和。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都随就业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总需求价格大于总供给价格时,企业会扩大生产,增雇工人;相反,当总需求价格小于总供给价格时,企业则会缩减生产,减雇工人。只有当总供给价格与总需求价格相等时,企业才能获得最大预期利润,从而生产既不扩大也不缩小,达到均衡状态,这时的总需求就是有效需求。因此,如果某经济社会的总供给大于总需求,表明有效需求不足,失业率上升,国民收入水平下降,经济呈现出萧条.凯恩斯认为,需要政府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对经济加以干预,以降低失业率,提高国民收入水平。24。(1)简单凯恩斯模型和模型都以萧条经济为基本背景。(2)简单凯恩斯模型没有考虑利率因素,而曲线则突出分析了利率对总需求进而对国民收入的影响.(3)曲线是在简单凯恩斯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进利率因素而形成的。25。(1)曲线表示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即时,国民收人与利率的组合轨迹。(2)曲线的斜率为负值,表示利率与国民收入呈反方向变动。投资对利率的反应越敏感,曲线越平缓;相反,投资对利率的反应越不敏感,曲线越陡峭。(3)曲线左边的点表示产品市场短缺型的失衡。因为,在同一利率水平上,这些点所代表的产出水平低于产品市场均衡时的产出水平;相反的道理,曲线右边的点表示过剩型的失衡。(4)自主性支出的变动会引起曲线的平行移动.自主性支出增加,如消费、投资或政府支出的增加都会使曲线向右移动,表示在同等利率水平上收入增加了.相反,自主性支出的减少会使曲线向左移动,表示在同等利率水平上收入减少了。26。如果货币市场的供求不变,根据曲线则可以进行如下的判断:(1)如果利率较低,国民收入水平也较低(曲线下方),则国民收人倾向于增加。(2)如果利率较高,国民收入水平也较高(曲线上方),则国民收入倾向于减少。(3)如果利率较高,国民收入水平较低(曲线上),则国民收人倾向于不变。(4)如果利率较低,国民收入水平较高(曲线上),则国民收入倾向于不变。33
3027.(1)曲线表示货币市场中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达到均衡,即时,国民收入与利率的组合轨迹.曲线中的是流动性偏好货币需求,是货币供给量。(2)曲线向右上方延伸,表明在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收入与利率呈同方向变动.其原因是:在货币供给不变时,收入增加要求交易货币需求量增加,这样导致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从而使利率提高。(3)位于曲线右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位于LM曲线左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4)LM曲线的形成是由货币的交易需求、投机需求和货币供给共同决定的,因此,曲线位置的移动,主要取决于这三个因素的变化。在货币需求较稳定的情况下,曲线的移动主要由货币供给变动引起。货币供给增加使曲线向右平行移动,货币供给减少使曲线向左平行移动。入和是的变动则会使LM曲线斜率变动。28.(1)在凯恩斯流动陷阱区,曲线呈水平状。其经济含义是: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国民收入增加,几乎不会引起利息率的提高.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常的现象,必须考虑凯恩斯陷阱区货币需求的特性。一般来说,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国民收入的增加总会引起利息率的提高,但在凯恩斯陷阱区,出现了货币需求的利息率弹性无限大的特殊情况。因此,在国民收入增加时,利息率稍有提高,投机货币需求立即大量减少、交易货币需求大量增加。所以,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国民收入增加而利息率几乎不提高。(2)在古典区,曲线呈垂直状。其经济含义是国民收入稍有增加,就能刺激利率无限提高。其原因是,当利息率提高时,投机货币需求为零,国民收入增加相应增加了对交易货币的需求,如果交易货币需求不能完全被满足,就会刺激利息率大幅度提高。29。按照模型的解释,当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其均衡点正好处于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上.任何偏离曲线和曲线交点的利息率和国民收入的组合,都不能达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在实际中,若出现国民收入与利息率的组合在曲线的左下方,有,即存在对产品的超额需求;在曲线的右上方,有,即存在对产品的超额供给。若出现国民收入与利息率的组合点在LM曲线的左上方,有,即存在货币的超额供给;在曲线的右下方,有,即存在货币的超额需求。33
31当实际经济中的出现以上失衡状态时,市场经济本身的力量使失衡向均衡状况调整,直至恢复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会增加;时,国民收入会减少;时,利息率会上升;时,利息率会下降,调整结果会使两个市场同时达到均衡。30.(1)模型与简单凯恩斯模型一样,隐含着以供给价格弹性无限大为前提,也就是说,价格水平对总需求的影响在该模型中未加考虑。(2)模型只是总需求分析,并没有考虑总供给对宏观经济的影响。(3)未考虑开放经济的情况。(4)模型难以解释经济的“滞胀”问题。31.(1)由,解得均衡国民收入为(2)政府购买乘数为(3)新的国民收入可以从以下两种方法求得:方法一:由,解得新的均衡国民收入为方法二:32.(1)因为可支配收入,将已知条件代入中,可得由国民收入恒等式,可得解得均衡国民收入为(2)因为边际消费倾向政府购买乘数为税收乘数为转移支付乘数为平衡预算乘数为33.(1)因为时,则.又因为,则,因此政府支出乘数为当政府支出增加时,,故新的均衡收入为(2)曲线水平右移,新的曲线为34.(1)由可支配收入,可得消费函数为将消费函数、投资函数、净口函数和政府购买分别代入开放经济中的收入恒等式中,可得化简后可得曲线方程式为(2)在名义货币供给为550和价格水平为1的情况下,实际货币供给为550,根据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可得33
32即曲线方程式为(3)将曲线方程与曲线方程联立,解得均衡收入和利率为35。从产品市场均衡看,则有解得曲线为从货币市场均衡看,则有解得曲线为将和方程联立得解得总需求曲线为如果,则;如果,则;如果,则;如此等等,说明均衡产出水平随价格水平的变动而反方向变动,即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3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