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校建设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 机构代码44024010—4项目编号QH201105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方案(“申请批复”)所属省份: 青海省 (省级教育部门盖章) 主管部门:青海省海东地区互助县教育局(盖章)编制人员: 曹生锐 -96-
1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联系方式:办公电话0972—8322455手机号码13309723168 电子邮箱 huzhuzhixiao@126.com 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示范学校项目建设办公室2011年11月28日目 录一、序言 ………………………………………………………………………3主要目的…………………………………………………………………3工作目标 …………………………………………………………………3政策依据…………………………………………………………………4二、第一部分建设背景与基础……………………………………………6建设背景…………………………………………………………………6建设基础 ………………………………………………………………9三、第二部分 建设思路与目标……………………………………………14学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14指导思想和办学方针……………………………………………………14基本思路…………………………………………………………………15建设目标…………………………………………………………………17总体目标…………………………………………………………………17具体目标…………………………………………………………………17预期效益…………………………………………………………………20四、第三部分重点建设内容………………………………………………231。专业一:中餐烹饪重点专业建设计划………………………………23需求论证…………………………………………………………………23建设目标…………………………………………………………………24建设思路…………………………………………………………………26建设内容…………………………………………………………………26进度安排…………………………………………………………………34资金预算…………………………………………………………………37-96-
2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保障措施…………………………………………………………………382。专业二: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重点专业建设计……………………40需求论证…………………………………………………………………40建设目标…………………………………………………………………41建设思路…………………………………………………………………42建设内容…………………………………………………………………43进度安排…………………………………………………………………50资金预算…………………………………………………………………53保障措施…………………………………………………………………543.专业三:物流服务与管理重点专业建设计划………………………56需求论证…………………………………………………………………56建设目标…………………………………………………………………57建设思路…………………………………………………………………58建设内容…………………………………………………………………59进度安排…………………………………………………………………64资金预算…………………………………………………………………67保障措施…………………………………………………………………68五、第四部分 其他特色项目建设计划……………………………………70项目:数字化校园特色项目建设计划…………………………………70需求论证…………………………………………………………………70建设目标…………………………………………………………………70建设思路…………………………………………………………………71建设内容…………………………………………………………………75进度安排…………………………………………………………………75资金预算…………………………………………………………………75保障措施…………………………………………………………………77六、第五部分主要保障措施………………………………………………79机构设立…………………………………………………………………79保障机制…………………………………………………………………81过程管理………………………………………………………………84经费保障………………………………………………………………85七、第六部分经费预算 …………………………………………………86八、第七部分实施步骤……………………………………………………88附件1、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示范学校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902、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示范校建设项目经费管理实施细则 ………………………95-96-
3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96-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序 言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中指出,重点支持建设一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目的是通过“示范性学校”建设带动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进一步深化办学改革、加快发展、提高质量、突显特色,以此推动全面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质量,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市场针对性、国家贡献率和社会吸引力,进一步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作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第二批立项建设学校,编制《建设方案》的主要目的、工作目标、政策依据是:一、主要目的编制《建设方案》,是贯彻落实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0]9号)的具体体现,目的是紧紧围绕示范学校重点建设内容,确立指导思想和建设思路,明确建设目标和具体任务,建立工作机制和考核评价管理体系,科学规划实施步骤,以此确保“示范性学校”建设达到成效。二、工作目标1。通过编制《建设方案》,组织学校全体教职工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96-
4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2012)》精神,提高对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重大意义的认识,增强加快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责任意识,树立“内涵发展、增强活力、提高质量”的办学理念,坚定又好又快推动中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决心.2.通过“示范性学校”建设,重点在学校中餐烹饪、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模式改革、办学模式改革、教育方法改革、进一步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完善内部管理和评价模式改革,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进行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强化学校信息化教学和数字化管理力度,使学校的教育教学系统更加合理、科学、完善.同时以“示范性学校”建设为锲机,进一步带动学校其它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7项重要内容上有新突破,取得实际成果,最终使学校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在青海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发挥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3、本方案分为“序言”、“建设背景与基础"、“建设思路与目标"、“重点建设内容"、“特色项目建设计划”、“主要保障措施”、“经费预算”、“实施步骤”八个部分.围绕强化特色、着力提升办学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和示范辐射能力等目标,在分析学校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科学制定了建设方案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未来两年内,学校将重点建设中餐烹饪、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物流服务与管理3个专业及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特色项目,着力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创建高水平实训基地;继续推行“三岗三能”、“五合一,三得利”、“订单驱动”等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教学改革;建设高水平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办学实力和辐射能力,充分发挥服务功能和示范作用。本方案根据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确定建设预算总经费为1500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00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400万元,行业企业赞助资金30万元,学校自筹资金70万元。预算重点专业建设资金1180万元:其中,中餐烹饪专业预算资金365万元;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专业465万元;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350万元。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特色项目建设320万元。学校按年度对建设项目资金进行了分配,明确了项目建设目标、进度.同时,制定了科学的保障措施,确保示范学校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三、政策依据1.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四川、云南、甘肃、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中发[2010]5号);2.《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96-
5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4。国务院《关于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8]34号);5。《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0]9号);6。《教育部办公厅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第二批立项建设学校名单的通知》(教职成厅[2011]4号);7. 教育部、财政部、人社部三部委《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教职成[2011]7号);8.《教育部办公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申报2011年度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1]46号);9。《青海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决定>的意见》(青政[2006]40号);10.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财政厅 省教育厅《关于财政支持教育优先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青政办[2009]101号);11.《青海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青发[2010]17号);12.《青海省2010-2020年教育重点工程实施方案》(青政办[2010]215号);13.《青海省中等职业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2009—2020年)》(青政办[2009]226号);14。互助县教育局《互助县职业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年)》(互教字[2010]196号)。-96-
6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第一部分 建设背景与基础一、建设背景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地域辽阔,总面积72万平方公里,自然环境艰苦,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青海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共辖1个地级市、1个地区和6个民族自治州,有54个民族在这里居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6.3%。因此,加快青藏地区民族经济和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关系到民族地区的繁荣与稳定,而且事关青海现代化建设的全局,这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发展的经验表明,依靠科技和教育,积极发挥职业院校在普及推广实用技术中服务、桥梁、纽带作用,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大批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专业人才,是民族地区经济振兴的必由之路。省会西宁市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交通中心,肩负着对全省对外开放、创新发展的引领作用,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支持藏区发展政策及全省东部城市群发展、全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社会各项事业改革发展等领域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十一五”期间青海省在经济提速、对外开放、改善民生、社会进步和教育改革等方面进入快速发展轨道,取得了突出成绩,呈现出新的亮点。1.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ﻫ -96-
7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随着近年来西部大开发脚步的日益加快,加快发展服务业,包括大力发展物流、餐饮、旅游等面向社会的服务业,积极拓展新型服务领域,着力改善民生,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对西部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尤其是针对增强服务西部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青海省委省政府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坚持把现代服务业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持续性,着力提高服务业发展层次和水平。"其中重点强调:加大旅游餐饮服务项目和产品开发,大力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软环境建设,进一步丰富和提升大美青海旅游品牌,构建以西宁市为中心的夏都旅游圈,以三江源生态旅游线、青藏铁路观光旅游线、祁连山森林草原风光旅游线为主的“一圈三线”旅游餐饮业发展格局;建设以藏羊集团为龙头的藏毯产业和以伊佳民族服饰公司为龙头的民族服饰产业基地、民族刺绣产业基地,着力发展纺织轻工业;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提高综合交通物流能力,加快西宁朝阳、格尔木、德令哈、平安“四大物流园区”和若干物流节点建设,形成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各类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加强职业培训和择业观念教育,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重点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青海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质服务型技能人才补充到各个岗位,对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掌握相应专业技能的中职毕业生来说,已成为各企业用人增量的热点。2.促进就业,解决民生问题的需要青海省把加大改善民生的社会建设投入作为重点,2011年全省总财力达到1075。3亿元,财政支出达到967.4亿元,财政支出的三分之二以上用于保障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社会就业,改善民生,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我省的绝大部分地区和人口在农牧区,未来几年农牧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将进一步加强、农村产业结构将进一步优化调整和转型,特色农牧业将得到加速发展,迫切需要一大批掌握现代技术的实用技术人才和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强推进扶贫开发的力度和大批的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都需要加强职业教育。城镇失业人员、城乡退役士兵和进城务工农民也需要通过接受职业培训来提升就业能力,这些都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已成为我省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性任务.青海省十二五规划提出,全省要在“十二五"末建成11个物流中心和“四大物流园区”.截止2010年12月底,全省大中小物流节点300多家,初步估计,每年物流行业至少需400多人。为加快我省藏区职业教育实现跨越发展,促进藏区教育公平,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保证省委、省政府提出实施“生态立省”战略和“-96-
8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的顺利实施,我省已制定藏区免费职业教育相关政策,将每年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总数的三分之二转移到异地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实践证明,通过集中办学,规模化培养,使更多的牧民子女接受城市优质职业教育,对其开阔眼界,掌握技能,融入城市生活以及就业和帮助家庭脱贫致富十分有益,也是解决藏区各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更是稳定藏区社会的迫切需求。3。产业升级加快,行业迅速发展的需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得到突破,高原旅游服务业、大型物流储藏业、轻纺制造与加工业等重点产业加快推进,同时形成了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特色民族服饰制作等新兴产业实现高起点起步,投资结构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进入新起点。投资结构出现新变化,传统产业加快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提高,工业结构调整迈出较大步伐。西宁和柴达木两个经济园区,五个工业园区的产业升级经营,物流、餐饮、旅游等产业的突出发展,促进服务业转型升级。 这些产业的不断升级和产业链的形成对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同时对人才的文化水平、技能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承担义不容辞的教育培养职责.4。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为学校的改革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和优越政策条件。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繁荣经济、促进就业、消除贫困、保障公平、维护稳定的重要举措,进一步确立了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战略发展重点的地位,为职业学校的进一步改革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条件。近几年,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投入不断增加,仅2010年中央和省级财政对青海省职业教育的投入达15300万元,创历史新高,各州(地、市)和县级政府投入职业教育专项经费21112万元,大部分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现已建成了8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4所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11个中等职业教育省级实训基地,组建了化工、机械、水电三大省级职业教育集团,一批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经过多次布局结构调整,全省职业教育资源得以整合,布局得以优化,体系得以完善。全省每年有20多万农牧民和职工接受各类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一个基本符合国家要求、符合省情的中等职业教育区域布局结构已经形成。ﻫ2010年青海省政府下发了《青海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96-
9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围绕我省支柱、特色、优势产业,新兴战略性产业和循环经济发展,以企业需求和市场就业为导向,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加强重点专业建设,到2015年建成40个省级以上中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支持职业学校积极参与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牧民,开展进城务工人员、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要求,在《青海省中等职业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2009—2020年)》中指出要“扶优做强一批特色鲜明,能够起辐射、示范、引领作用的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教育办学机制不断创新,呈现出灵活多样的办学模式,充分利用东部地区和城市良好职业教育资源和就业市场,大力推行东西部、城乡间校际联合办学工作,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办学,密切职业学校与企业的联系,通过联合办学赴异地学习、就业的人数不断增多,社会服务的功能不断增强.职业教育通过实施“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四大工程,坚持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重,各职业学校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主要基地。职业教育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服务功能显著增强. 所以,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扩大办学规模,提升办学能力,建设重点品牌专业,能够在青海省农牧区成为辐射、示范、引领作用的重点职业学校,已经成为学校领导的当务之急。5.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经过二十七年的建设发展已成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省级技工学校,是青海省农牧区中职学校中办学规模最大、教学条件最优、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最好的学校之一。学校连续3年招生人数名列全省第一,2011年在校生人数居全省首位。青海省政府下发的《青海省中等职业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2009—2020年)》将学校作为重点建设的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之一加以建设,也是国家创建青藏高原农牧区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试点学校.“十一五”期间学校经两次资源整合,扩大了办学空间和办学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学校多年来得到了多方面社会资源的有力支持,在招生、就业、专业建设、校企合作、职业培训、社会服务等方面都有突出成绩.学校通过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将为青海省会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支持,同时也将缓解青海地区发展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为当地同类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评价体系等方面起到引领示范作用。二、建设基础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成立于1985年,办学27年来,学校始终坚持“育一地人才,富一方百姓"的办学宗旨,-96-
10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以其办学机制灵活、管理科学规范、教学质量高、基础设施好、师资力量雄厚、毕业生就业能力强的优势,在青海省享有很高的声誉。学校1996年确定为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07年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现开设的八个专业中,中餐烹饪、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物流服务与管理被确定为省级重点专业。学校占地面积287亩,总建筑面积80076。78平方米。现有各专业实验实训室60个,建筑面积达24000平方米;实训设备1688台/套,总价值达1995.7万元,生均5010元;实训工位2508个,生均0.63个.ﻫ 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学校对口支援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职业指导先进学校”“全省文明单位标兵"“全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省劳动力技能培训先进基地”。截止目前,学校已向社会输送了各级各类技能型人才共21500名,每年为家乡创收一亿多元,学校为振兴地方经济、富裕贫困农民作出了较大贡献。1。学校管理日臻完善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按教育规律治学,又按市场规律办学;学校以提高素质、突出技能、培养能力为人才培养目标,在管理上走改革创新的现代职业教育之路.学校领导班子办职业教育的思路清晰、理念先进、领导有力、措施到位、善于改革创新.近年来,学校不断优化和扩展专业设置,形成特色和品牌,建设多样化的职业教育培训基地为办学目标,2011—2012年确立“建设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全面提高学校办学水平”的办学目标。确定发展规划,从策略选择、组织实施、制度保障、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实践教学、质量管理、教师发展、教学研究、培训体系、主题教育、基础建设、设施利用、资源开发、提高效益等十五个方面措施到位、要求具体。近年来通过学校领导班子和全体教职工积极工作,学校发展规划的各项指标,在全县每年的目标考核成绩突出,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领导班子”,2010年被青海省委命名为“全省文明单位标兵",学校发挥着职业教育在省内带头、示范和骨干作用.学校实行校长室领导下专业部主体管理制度。在学校校长室的领导下,设立办公室、教务处、德育处、招生就业办公室、成人教育处和后勤服务处六个处室综合部门,以专业为基础划分为中餐烹饪、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物流服务与管理等8个专业教研室,加强专业建设和学生管理。实施了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度,有健全的学校管理的规章制度,强化各项工作要求,形成了体制完善、结构优良、管理精细、评聘结合、分工合理、职责明确的专业教研室主体管理的二级管理制度。-96-
11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见成效(1)学校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被列为青藏高原农牧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学校,与西部矿业等四十多家大中型企业机构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签订了合作协议。通过实施校企合作,学校共建立专家指导委员会8个, 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将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2)设立实习基地,实施“2+1"模式开展校企合作。学生入学后,第一、二学年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综合技能的训练,第三学年进入企业一线进行生产现场的实际训练,从而让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基础上提高技能;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办学思路,聘请企业中的技术骨干、优秀管理人才来校讲课并参与学校专业建设。同时,学校还根据教学需要派遣教师参与企业的生产和技术改造,促使教师理解和掌握新技术、新工艺,为培养高素质学生练好“硬功夫”。ﻫ(3)学校实行产教结合的模式。注重学生实际技能的养成,建立了服装实习工厂和焊接工厂,积极发挥实习工厂作为推动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的重要作用。通过资源融合,建成生产型实训基地,将学生操作技能、职业素质、职业道德培养与工厂生产、技术革新有机结合,形成了优势互补、互利互惠的工学结合模式,达到了办学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4)各类服务性的培训活跃.针对互助县的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不断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加快等现实形势,更多的人需要掌握一项技能,增强创业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学校依托各专业优势,开展创业创新人才培训,以及农民素质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等。在培训形式上,针对社会人员、农民工的特殊性,采用教师主动下乡培训、小班化教学和集中授课相结合的灵活教学培训方式,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学校年均培训人数达3520人次,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3.教学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日益深入 按“工学结合"的要求,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使学生实训课程占总课时的50%,学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积极探索实践专业及课程建设、教学模式改革、项目教学法、实践性教学、生本教育,努力做到教学要求与行业岗位要求相结合、课程标准与职业鉴定标准相沟通、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96-
12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在课程建设中,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明确专业定位,使学生获得个性发展与工作岗位需要相一致的职业能力,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以职业能力为目标确定教学内容,避免把职业能力简单理解为操作技能,注重职业情境中实践智慧的养成,培养学生在复杂的工作过程中做出判断并采取行动的综合职业能力;以典型产品(服务)为载体设计训练项目,建立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的联系,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课证融合为途径推进双证制度,课程标准要涵盖职业标准,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能顺利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在教学科研方面,重新制订了中餐烹饪、物流服务与管理、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旅游服务、计算机应用、焊接技术与应用、学前教育、电子电工等八个专业的教学课程计划,确定以“进门学做人,出门成能人"为核心的品德塑造和能力培养素质教育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德艺双馨的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努力做到教学要求与行业岗位要求相结合,课程标准与职业鉴定标准相沟通,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在课程调整方面,计算机应用、中餐烹饪、物流服务与管理、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实施模块式教学法,学前教育、导游服务专业实践性教学得到提高,生本教育启动。4.德育工作特色鲜明学校实施推行了“七彩虹”德育模式,即:①道德养成虹,②兴趣发展虹,③特长展示虹,④自信合作虹,⑤强健体魄虹,⑥职业素质养成虹,⑦心理健康虹。成效显著。在“七彩虹”的基本结构设计和操作模式上,我们分为贯通式、连通式和互通式.贯通式是指由德育处、团委、专业组织开展的校内教育活动;有些教育内容需要家长的参与,与家庭教育结合,由此使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目标归一,使家庭教育与学校达成一致,操作起来相对简单易行,因此学校与家庭共同开展的教育活动称为连通式.目前学校与家庭相结合的形式主要有:学校家长会、校园网等形式。我们把与企业结合开展的教育称之为互通式。目前我校与企业结合的形式主要有校企合作,企业标准进校园,师生进企业实践等形式.在“七彩虹”配套措施上,我们实施了“德育学分制”的道路规则,即将学生的综合素质划分为八个大的方面,从思想品德(包括热爱祖国,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明礼诚信)文明习惯(包括文明礼貌,待人接物,仪容仪表,行路礼让)、组织纪律(包括出勤,纪律)、学习态度、身心健康、卫生习惯、住校管理、走读管理、社会实践等方面对学生进行量化积分.将德育的内容和环节换算为学分,将德育的过程和结果成绩化,把学生在理论学习、实践活动、行为规范等方面的表现,全部纳入德育学分制的评价机制之中,德育学分不达标的学生不能参加实习和就业。-96-
13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 实施德育学分目的就是把隐性的道德行为尽可能显性化、具体化、可量化,通过积分激励、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5。教师队伍日趋成熟学校现有教职员工251人,生师比为20:1,其中专任教师230人,研究生学历11人,本科学历163人,取得高级职称的有52人,中级职称96人,初级职称42人.双师型教师115人,兼职教师40人.现在校学生5234人。ﻫ 学校始终将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而长远的工程来抓,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目标规划及措施,并严格、认真地实施。按二、三产业划分开展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竞赛活动,加大各专业部品牌建设力度,继续提升师资培训质量,引进和实验文化基础课新的教学模式,进一步促进工学结合、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岗位教学,实现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相结合.学校制定了双师型教师建设规划,通过引进、培训、招聘等多种方式,提高了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加紧实施专业教师培训计划,四年来学校共派160人次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提倡教师不断提高学历水平,鼓励教师进入企业实践,增强业务能力。组织教师到行业、企业调研学习,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开放实训教学体系等途径,建设了一支懂职教、会管理、重改革、善创新的干部队伍和一支积极进取、团结合作、开拓创新、勤奋扎实的教师队伍.-96-
14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第二部分 建设思路与目标一、学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自1985年建校二十七年来,学校始终坚持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各项工作的核心地位,在基础能力、办学条件、专业设置、师资队伍、教学质量、规模效益等方面都有了快速发展和提高,学校综合办学实力不断提升。但面对青海经济建设高速发展的形式,特别是面对省内特色优势产业的建设与发展对中职教育的实际要求相比,学校发展仍然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改革和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矛盾和困难,主要表现在:1.学校总体办学水平还跟不上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要求,办学理念和教育教学观相对落后,办学活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整体水平还待提高,同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要求和行业企业新技术的不断提升要求尚存在差距。2.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工学结合的紧密度还不够,人才培养过程中评价体系还有待进一步探究,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的长效机制有待完善,工学结合的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学校需要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进一步增强办学活力.3.现有的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急需行业企业技术人才参与学校人才培训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4.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学校师资队伍结构和质量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差距还较大,“双师型”教师数量欠缺,高水平的专业教学团队和有行业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少,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的管理制度和政策机制需进一步健全。5.在管理创新、制度建设、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还有差距,需要根据当前职业教育发展形势和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结合国家级示范校建设目标在这些方面做出新努力进行新尝试.二、指导思想和办学方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96-
15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国家和青海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学校科学发展,依托青海省经济发展和支柱产业的区域优势,深化与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合作,走科学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之路,优化与整合学校的优质资源,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大力推进专业化、品牌化建设和教育机制创新,优化和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学校办学的质量与品位,强化内涵建设,解决突出问题,着力推进学校与企业、专业与产业、专业课程与职业岗位、教材内容与职业技能、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不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快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必要文化知识、熟练职业技能等综合职业能力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把学校办成在青藏高原农牧区有一定示范作用的中等职业学校,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大的智力支持、技能支撑和人才贡献。三、基本思路学校围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青海省产业振兴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的重点发展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物流业、餐饮业、民族服饰业、旅游业等产业,重点打造中餐烹饪、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物流服务与管理三大专业,突出数字校园特色项目建设,以内涵丰富特色,以特色提升水平,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办学实力和辐射能力.1.围绕教学能力的要求,建设好校内外实训基地根据职业技能培养需要,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得到训练,提高校企合作水平与产学结合层次。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要按照生产性的要求进行建设,积极探索不同类型的专业与企业共同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方法和途径,各专业的实训室都要积极引进企业资源,并与企业共建、共管,提高实训基地的利用率。在生产性实训基地条件下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融“学习性”于“生产性”之中,探索“学习型的生产性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探索校内教学体现工学结合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要满足学生顶岗实习的要求,各专业要紧紧依托学校的区域优势和长期于国内大中型企业保持良好合作关系的优势,逐步增加校外实训基地的数量,这些基地也将成为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锻炼和提高的场所。实训基地的建设要体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课程实训与综合实训有机结合,仿真模拟与实际操作有机结合,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有机结合。2. 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96-
16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以培养社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依托地方职教集团,深化校企合作机制,密切与企业等用人单位的联系,立足校企资源共享、互利共赢,促进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紧密结合,健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加强订单培养、共建基地、前校后厂、产学研结合的校企合作模式建设,促进学生知识学习、技能实训和工作实践等功能的整合,经过二年的建设,创新和完善“三岗三能”、“五合一、三得利”、“订单驱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工与学的有机集合,教学内容与岗位工作的零距离对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3. 加强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改革,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服务终身发展为目标,贴近岗位实际工作过程,对接用人需求,构建“厚基础、活模块、强实践”的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普遍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多渠道系统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信息化水平和教学质量;按照专业课程与职业岗位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原则,挖掘教学资源,开发精品课程;坚持以人为本,以能力为本位,探索建立教师与学生评价、过程与结果评价、课内与课外评价、知识与能力评价、学校与企业评价相结合的“五结合"评价体系。4。优化师资队伍建设的管理制度和保障机制,提高教师队伍水平以建立健全教师培养的相关管理制度和政策机制为重点,以改革教师培养、评聘和考核为核心,以专业教科研团队建设为重点,以专业建设委员会为纽带,通过学校培养、校本培训、校企合作培训、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出国进修培训和专业进修等平台,严格实行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计划,实施评聘分开制度,聘用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社会能工巧匠等担任兼职教师,共建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兼职教师储备基地等,加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中青年教师培养,推动“双师型”队伍和兼职教师队伍建设,逐步形成培养与培训并举,理论进修和企业实践并重,任职资格与职务评聘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建设机制,提高队伍整体水平。5.着力推进重点专业和特色项目建设,提高学校整体发展水平学校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为契机,充分利用青海省在“十二五”期间大力发展物流、餐饮、旅游等面向社会的服务业,重点建设中餐烹饪、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物流服务与管理三个专业和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特色项目,-96-
17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使之成为内涵丰富、高品位的学校精品专业和品牌项目。并以此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促进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推动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多方合作办学模式创新,增强办学活力,增加学校吸引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带动学校其他专业和项目的建设与发展,提升学校整体发展水平。四、建设目标(一)总体目标1。通过两年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把学校建成本地区一所办学理念先进,专业特色鲜明,管理科学规范,人才培养水平较高的重要基地.在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办学模式、评价模式、教育内容、队伍建设、质量提高、办学特色等方面成为辐射能力显著的学校,引领和带动青海省农牧区中等职业学校健康、快速发展。2.通过三个重点专业和一个特色项目的建设,闯出一条密切与企业合作,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合作型办学的新路;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开发专业课程,形成适合中等职业教学并可共享的教学资源;探索工学交替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产生一批能解决中职教育发展共性问题,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经验方法;聘任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一批企业专业人才作为兼职教师,建设一支专兼结合,具备“双师”能力的专业骨干教师团队,“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90%,为构建中等职业办学模式作前期探索工作.3。通过数字校园特色项目建设,形成能反映中等职业学校特点、学校教育和企业文化相融合、共性和专业个性结合、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培养和训练的推广成果.(二)具体目标具体目标一:中餐烹饪、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目标1.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经过两年的示范校建设,学校重点建设的三个专业在中餐烹饪专业中创新和完善“三岗三能”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工与学的有机结合,学与做的交互循环进行,教学内容与岗位工作任务零距离衔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专业中,积极推行“五合一,三得利”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办好校办服装厂,提高学生的实训、实习质量,鼓励学生到企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专业素养与技能.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积极推进“订单式”的-96-
18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人才培养模式。推行模块式和主题教学法教学,对学生的技能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与培养.在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办学模式下,以运输、装卸搬运、仓储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客户服务等作业流程为载体,融合职业岗位标准,分析本专业应具备的能力、素质、知识,开展“订单驱动”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充分践行“做中教,做中学”2。教学模式改革(1)构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推行模块化、案例式教学等方法,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围绕若干个学习模块,在生产型实训室讲设备、讲工艺、讲技术与标准、训练操作技能,构建在做中教、做中学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根据企业岗位要求,进行课程综合化、模块化课程体系改革。对现有的专业教材进行必要的调整,开设综合课程。同时,构建技能模块,在教学内容上以实训为主,围绕岗位要求开展教学活动,突出实践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培养.(2)开发校本实训教材。结合校内实训设备、市场变化及岗位需求,以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加强教材与技能的有机融合。组织专业教师围绕核心课程建设规划,中餐烹饪专业编写校本教材5本,包括《热菜实训指导》《面点实训指导》《雕刻实训指导》《面塑实训指导》和《冷拼实训指导》。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专业编写《服装结构制图》《服装CAD制版》《服装缝纫工艺》《服装画技法》《服装立体造型与裁剪》5本校本教材,并编制与之配套的实习实训指导书、教师教学指导书和学生学习指导书等,完成教学大纲、实习实训大纲、考试大纲、课程设计等课程体系;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编写《仓储与配送作业实务》《运输作业实务》《物流信息技术》《物流客户服务》《市场营销》5本校本教材。各专业还要改编两种以上的专业课程实用教材,演示光盘与教辅用具.(3)实施专业课程教学建设,完善专业课程教学计划。结合专业变化与市场需求,以办出专业特色为目标,在参考相关资料、市场调研、专家座谈、往届毕业生反馈等基础上,组织行业企业专家与专业教师共同建立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专业骨干课与专业拓展课”为核心的专业课程体系,完善各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学计划。(4)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完善对专业部的考核方案,切实有效调动专业部在改革创新专业建设中的积极性和团队合作意识。加强重点支持专业内涵建设工作,促进专业快速发展。3.师资队伍建设(1)引进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借助校内外实训基地,开展教师专业技能自主学习、积极参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行业企业主办的各类师资培训和技能大赛等多种手段,进行专业学科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的培养。通过教师培训、企业实践、行业专家指导、技能比武等途径,培养专业带头人6名,校级骨干教师30名,“双师型”-96-
19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教师占本专业教师的85%以上,兼职教师比例达20%以上.(2)加强教师培训与学习力度,提高专业教师技能水平.着眼于教师综合素养、业务水平实现提升;教师合作精神、爱岗敬业精神得到提高。通过各种培训、自学等方式,提高教师德育工作能力、专业教学能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3)积极开展教师到企业实践,进一步有针对性的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利用专业教师借助省内企业参加企业实践活动,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实行每年到企业锻炼二个月的制度,提高教师实践能力,保持教师与企业的紧密联系。(4)提高教师队伍整体质量.建立优秀专业部评价体系;建立教师专业成长档案;建立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成长机制,培养学校“双师型”名师;加强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的培养,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4.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建设(1)实施“三层三全”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建立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互惠机制。建立三个层次工作委员会,即由政府综合部门、企业负责人、学校负责人组成的校企合作委员会(决策层),由行业企业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学校专业部主任和专业骨干教师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建设层),由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学校教导处管理人员、指导教师、班主任等组成的“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工作委员会(工作层),实行三全管理:三个层次的工作委员会对学生进行三全管理。三全,即全程参与(时间):在招生、制定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就业推荐等各时间段对学生加强管理;全面介入(空间):在招生计划、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开发等各环节进行全面介入对学生的培养。全员负责(对象):对每个学生的成人成才、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进行培育。(2)拓展校内外实践性教学基地。每年保持与省内13家以上企业开展长期有效的实践教学合作,充分利用企业基地资源优势,实现教学与岗位的紧密衔接;充分利用校内实训设备,实现教学模拟仿真、生产加工相结合.强化教学合作,提高实训教学质量,提升专业实力.5.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摒弃传统的用考试来衡量学生的评价体系,结合职业学校的特点建立以“理论考试(30%)+实践操作能力(60%)+平时综合表现(10%)”-96-
20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为核心的评价方法,参照国家职业标准或职业能力要求,先将各技能分解为可考核的实践操作项目,每个项目的考核用是或否来定性,而学生的职业能力是否合格或职业能力高低则以通过预定数量的考核项目来评价。学生在校内外合作企业顶岗实习期间,其实习成绩的考核与评定工作由企业和学校共同负责,实习结束时,企业指导人员为学生出具实习工作鉴定,学生要完成详尽的来自实习岗位的实习报告。通过建设相应的评价体系,来充分调动学生的专业兴趣与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基础上掌握必需的专业技能,以适应社会的需求.6。实训基地建设和教学资源库建设目标(1)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实训室建设上一新台阶,两年内改扩建12个实训室,满足教学实训需要.学校以优良的职业教育服务拓宽了学校外延的发展空间。注重办学投入,建设成物流管理与服务、电子电工两个国家级实训基地和烹饪、服装、计算机三个省级实训基地,物流服务与管理、中餐烹饪、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成为省级重点专业,焊接,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训条件也在省内处于领先水平。同时,建成物流管理与服务、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2个校内学生实习场所。两年以后建立 46个校外实训基地,使校企合作关系深入. (2)教学资源库建设。学校进一步加强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构建学生自主学习平台,建设共享型专业教学网络资源库,重点加强网络教育资源开发,完成重点建设专业的教学资源库,包括教学素材(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课件、虚拟实训等)和题库(技能竞赛、考试、职业资格鉴定等)建设。具体目标二:数字校园特色项目建设目标通过数字化校园网络基础建设和应用系统的功能开发,构建一个融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和服务为一体的数字化校园环境,提高学校的科学管理水平,营造学生的优良学习环境,创建职工工作生活的便利条件。完善校园网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技术先进、扩展性强、安全可靠、高速畅通、覆盖全校的校园网络环境。建立公共信息系统,提供先进数字化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建立功能齐全的教学管理系统;配合“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建设内容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实现数据资源共享.通过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为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和服务社会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推进教育信息化、管理信息化、服务信息化。(三)预期效益1。宏观效益通过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项目的建设,学校将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和管理水平等方面再上一个新台阶.学校的各项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学校的自我发展能力显著增强,整体水平和综合效益进一步提高。学校将成为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实现学校“做强”的目标,高水平建成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2.近期效益(1)人才培养效益。-96-
21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建设项目完成后,学校办学整体形成以校企合作办学机制为基础,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主体的教学体系,各个专业教学过程均实行工学结合,实现专业办学依托相关企业,专业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实现对接。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高度认同。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学做合一”教学模式,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更加优化和合理,个性化得到培养和发挥;增加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鉴定工种;完善“一凭多证”制度,毕业生的职业资格证书或行业岗位证书获得率达100%,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各类技能竞赛、创新大赛获奖率位于全省同类学校的前列,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在全省名列前茅。(2)专业建设效益。建设项目完成后,学校专业办学将形成以烹饪、服装、物流三个专业为龙头,面向青海省餐饮服务业等传统优势专业形成规模;面向现代物流业、服饰制作加工等现实热门专业人才培养方向更加贴紧用人需求。在实施订单式培养、定向培养的专业,灵活设置专业技能方向,形成动态化机制。到2013年,建成3个省级示范专业;建成3个校级精品课程,正式印刷使用校本教材15本,并使其在网络教学资源中共享。ﻫ(3)师资队伍建设效益。按照“外引内培、提高质量、营造环境、科学管理”的方针,形成以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企业技术人员、行业专家共同构建的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建设机制.教师综合素养、德育工作能力、专业教学能力、实训指导能力显著提升,教师合作精神、爱岗敬业意识得到巩固。各专业教师队伍的数量、结构日趋合理,能完全满足教学工作的需要。(4)实训基地建设效益.示范校建设项目完成后,将使校内实训设施条件得到进一步加强。实训场所布局趋于合理,实习实训设备配置标准化,规模进一步扩大,达到与各专业在校内开展的各个实训教学项目规模和要求相适应的水平,同时,校外实训基地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所有专业门类实训基地充分满足各专业必备的职业技能等级培训项目教学要求,社会服务能力更加突出。(5)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效益.项目建设完成后,在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开展校企合作、联合办学,各个专业与企业均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各专业均能独立开展为行业、企业在职职工进行岗位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等工作。进一步增强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功能。两年内向社会输送熟练掌握各类技术技能的劳动者3000余人;完成社会培训5000人次以上;将由我校牵头的职业教育集团建设成为具有职教引领、合作示范、服务社会等功能的先进职业教育集团。成立服务外包联盟,力争每年为企业进行技术攻关1—2项。(6)数字化校园建设效益.-96-
22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项目建设完成后,学校将建成设施好、水平高、实现资源共享的校园网络平台和信息化教学系统。依托数字化校园特色项目建设建立共享型的公共教学资源库,实现教学资源的开放式共享。-96-
23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第三部分 重点建设内容专业一:中餐烹饪重点专业建设计划一、需求论证1。本专业发展符合行业未来发展战略餐饮服务业是我省打造高原旅游业中的第一大产业,被列在我省“十二五”期间乃至未来发展规划中的振兴产业。近5年来,该产业一直保持着年均20-30%的速度增长。伴随着青海高原旅游业快速发展,全省餐饮服务企业发展迅速,形成聚集效应。据统计,2010年青海省餐饮业零售额已超过13亿元.学校依托行业办学,行业发展趋势为烹饪专业提出了改革和发展的新要求,以当地天佑德大酒店和威远生态度假村为代表的餐饮服务业,借助青海旅游产业发展的积聚效应,已成为促进当地产业群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这些产业强劲的发展势头,将需要更多的技能型人才.依托行业,办好烹饪专业,将为行业发展提供更多支持,为毕业生就业带来更广阔的前景.2. 本专业发展与社会需求相适应随着我省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在扩大消费需求政策支持下,餐饮消费将成为服务消费市场中越来越重要的促进力量。未来两年里,随着我省高原旅游产业的不断壮大,餐饮市场在运行质量和规模扩张上,将进一步得到快速的提高和发展.一是餐饮市场运行稳定性增强,经济增长质量将不断提高.预计 2013年餐饮业零售额将继续以10%左右的速度高速增长。二是餐饮市场潜力巨大,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张。同2000年相比,2010年增长了60倍左右。2010年餐饮业零售额已超过13亿元。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省在增加居民消费、扩大消费需求的政策推动下,餐饮业将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发展加快,餐饮经济市场活力不断增强,中职毕业生比本科生更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与社会需求相适应。根据餐饮业发展模型分析,预计 2013 年我省餐饮业人才将有5万多的缺口,为新时期的餐饮业发展提供了大量有效需求。3。本专业发展是当地经济社会建设的迫切需要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新时期的餐饮业发展提供了大量有效需求。以省会西宁市为例,西宁市是我省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由于青海省经济结构特点及近年来良好的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增长态势看好。在经济运行中,出现了许多积极的变化,宏观调控有针对性地解决经济运行中的问题,适时适度进行调节使青海的经济增长质量明显提高。这样良好的经济状况,必将为新时期青海餐饮业提供大量有效需求。-96-
24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互助县是我省颇具盛名的旅游区,旅游资源丰富,数量众多,品位较高,而且地处经济发达的省会周边地区,有着很好的区位优势。近几年,互助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旅游资源的开发,正在着力打造以国家级高原生态农业为龙头的4A级旅游度假村和土族民俗文化村,这将极大的带动餐饮业的发展,未来两年急需餐饮业人才5000余人,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二、建设目标1。专业现有基础和优势(1)我校烹饪专业1995年开办,开办16年来,本专业坚持“抓机遇,高起点,全方位"的发展思路,对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设置、教学计划等多方面进行积极地探索,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改革等进行了大胆的尝试。目前,本专业经过多年的建设,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一个专业定位明确、办学特色鲜明、师资结构合理、教学设施齐全,具有良好发展态势的专业.本专业招生就业情况良好。现有在校学生852名,截止2010年,本专业毕业生累计达1820人,平均就业率达97.6%。其中,2009届毕业生108名,一次就业率达到了98%,2010届毕业生116名,一次就业率达到了100%.根据毕业生就业单位反馈的情况,本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能够充分满足工作岗位的需求。每届毕业生因“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专业素质强、技能水平高”获得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毕业生社会声誉很高。(2)我校烹饪专业是青海省省级重点专业,在青海省内具有“一流的实训设备、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团队精神、一流的教学成绩”之美誉.烹饪专业拥有一支综合素质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业教师12名,其中4名兼任教师全部来自企业,11名教师具有企业生产一线工作经历.高级职称2人,烹饪高级技师2人,高级烹调师3人,高级面点师2人, “双师型”比例为83%。近三年来该专业教师在相关刊物发表了《浅谈中职烹调技术操作课》、《中职食品雕刻之我见》等专业论文12篇。在培养学生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道德、人文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线,着力培养掌握烹饪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熟悉现代餐饮企业新技术、新设备和新理念,具有较强责任心和较高职业道德的技能型人才。该专业学生基本理论扎实,实践技能突出,参加各项比赛成绩显著。2007年青海省中职学校技能大赛中荣获2枚银牌,同时在全国技能大赛中荣获2枚铜牌;2009年青海省中职学校技能大赛中共荣获6个奖项,其中获得金牌1枚,铜牌5枚;2010年青海省中职学校技能大赛中荣获2枚银牌;2011年青海省中职学校技能大赛中荣获4枚银牌,4枚铜牌。2。建设目标(1)总体目标-96-
25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按照“依托行业办学,对接餐饮产业发展,锁定企业人才需求”的专业建设思路,建立该专业动态调整长效机制,把握企业发展情况及趋势,以培养企业急需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把该专业建成集教学、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生产型实训基地.以构建生产型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强化企业参与,打造课程体系改革,建设实践性强的专业核心课程。采取培养、聘请等方式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打造一支优秀的专兼职教学团队。通过重点建设,进一步扩大专业办学吸引力,突出为行业服务的特点,使本专业成为青海省职业学校“教育改革创新的示范、提高教学质量的示范、拥有专业特色的示范",成为青海省及西北地区的精品专业,在专业建设与发展中起引领、骨干作用。(2)具体目标①加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力度,完善“三岗三能"新模式。推行“三岗三能”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实现工与学的有机结合,学与做的交互循环进行,教学内容与岗位工作任务零距离衔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②加大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力度,实现校企共赢目标。根据培养目标要求,两年建设期内,在原有校内外实训基地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与完善校外教学实训基地,以满足学生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培养职业素养、练就职业技能等专业教学的目标要求,实现校企共赢。建设期内,完成与3家校外实训基地的深度合作.③创新教学方法,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及教材建设,构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推行模块化、案例式教学等方法,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围绕若干个学习模块,在生产型实训室讲设备、讲工艺、讲技术与标准、训练操作技能,构建在做中教、做中学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根据企业岗位要求,进行课程综合化、模块化课程体系改革.对现有的专业教材进行必要的调整,开设综合课程。同时,构建技能模块,在教学内容上以实训为主,围绕岗位要求开展教学活动,突出实践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加强校本教材建设。邀请本行业专家参与指导,围绕核心课程建设规划、编写校本教材5本,包括《热菜实训指导》《面点实训指导》《雕刻实训指导》《面塑实训指导》和《冷拼实训指导》;将德育工作贯穿于整个教学体系。专业教学既要完成专业知识的传授,又要融合职业习惯、职业道德、食品安全意识、环保意识、爱岗敬业、团队合作等德育内容。④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努力打造一支“师德素养高+理论知识扎实+技能水平过硬”的能力复合、“专职教师+兼职教师”的结构复合、“专业教师+能工巧匠+行业专家+一线技师”的岗位复合的专业师资队伍。计划在两年时间里培养专业带头人2名,-96-
26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双师型”教师占本专业教师的90%,引进兼职教师5名。⑤创新评价模式体系改革,改变现有单一的学生评价模式,以能力考核为中心,采取多种评价形式,不断完善以过程评价与效果考核相结合的评价制度体系,将评价体系分成三阶段实施,即学分制条件下的基础课程评价,教学做“一体化”课程评价,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期间评价。⑥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进一步发挥和完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作用,建立健全顶岗实习的管理制度,与企业合作,建立长年安排学生生产实习的合作机制;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师生、为合作企业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信息化服务。三、建设思路以教育部《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文件为指导,以服务青海省区域经济发展人才需求为导向,紧贴企业行业发展趋势,与青海省银龙大酒店等省内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在学校原有基础上充分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职能,确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以核心课程建设为主体,进一步完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同时,增加校外实训基地数量.开发适合本专业的校本教材.师资培训方面,专业学科带头人积极参与企业相关科研项目;将专职教师轮流送至知名企业进行实岗培训,培养骨干、“双师型"教师;打造一支优秀的专兼职教学队伍.继续做好企业新职工培训、拓展企业人员能力提高培训,不断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扩大专业办学能力及影响力。四、建设内容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对人才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创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必然要求.为了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为餐饮行业培养出“下得去、上手快、干的稳、留得住”,直接适用于餐饮行业服务与管理一线的技能型专门人才,我们根据餐饮行业人才需求状况,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构建课程体系、整合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流程,创新“三岗三能”式人才培养模式。“三岗三能”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烹饪专业建设的核心.“三岗三能”即:“首岗适应”,一年级学生按周轮流到校内实习餐厅见习,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再岗提升",二年级学生利用双休日到校外实训基地实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多岗迁移”,三年级学生在顶岗实习中不再像传统的校企合作那样被安排在固定的岗位上进行单一的技术操作,而是通过对工作流程的操作,了解工作过程,从而形成较为完整的职业能力。(如图1—1)-96-
27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图1—1“三岗三能”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三岗”提高技能:加大实训教学比重,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实训室的功效使学生在第一年当中就感触到烹饪专业的专业性;多方面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岗位,以青海省打造旅游品牌为锲机,利用当地民俗餐饮服务业为学生提供生产性实习的平台,让学生迅速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让学生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对自己的技能水平有更大的提高。完善“三岗三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加强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教育的培养.围绕校园文化建设、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校企合作教育,将学生职业能力与素质教育融入到整个校园的实践活动、专业教学和对外开放式服务之中,形成“校企一体化”的办学氛围;努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自豪感和职业就业能力。通过与企业间合作举办各类烹饪创新大赛及参与各类国内外烹饪大赛,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和职业素养。2.教学方法改革、课程体系建设(1)构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推行模块化、案例式教学等方法,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围绕若干个学习模块,在生产型实训室讲设备、讲工艺、讲技术与标准、训练操作技能,构建在做中教、做中学的一体化教学模式。(2)根据企业岗位要求,进行课程综合化、模块化课程体系改革。对现有的专业教材进行必要的调整,开设综合课程。同时,构建技能模块,在教学内容上以实训为主,围绕岗位要求开展教学活动,突出实践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培养.-96-
28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德育课程文化基础课程综合职业素养平台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类平台课程拓展课中餐烹饪专业课程体系专业课程公共基础课程111111404 图1-2 中餐烹饪专业课程体系图示中餐烹饪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烹饪原料、营养卫生知识识中式烹调、面点技艺现代餐饮经营管理基础烹饪基本功训练中式热菜制作中式面点制作中式冷菜技艺中式冷拼技艺食品雕刻技艺会计项目综合实训中餐面塑技艺西餐烹调技艺西点制作技艺成本预算第一学年第二学年拓展学习图1—3 中餐烹饪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图示(3)校本教材建设。由专业建设管理指导小组、实施小组、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组成的课程建设小组,形成持续改进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邀请本行业专家参与指导,围绕核心课程建设规划、开发包括《热菜实训指导》、《面点实训指导》、《雕刻实训指导》、《面塑实训指导》和《冷拼实训指导》5本校本教材.3.实训基地教学资源建设根据培养目标要求,在原有校内外实训基地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与完善校外教学实训基地,以满足学生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培养职业素养、练就职业技能等专业教学的目标要求,实现校企共赢。建设期内,完成与3家校外实训基地的深度合作。进一步加强本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购置本专业的模拟仿真教学软件,提高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手段的能力.-96-
29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4。师资队伍建设(如图:1-4)加强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积极吸引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充实到教师队伍中,形成互兼互聘、互惠互利的长效机制.培养专业带头人2名,骨干教师11名,“双师型”教师占本专业教师的90%,其中50%达到技师资格。引进兼职教师5名.师资队伍建设项目基本要求数量培养高层次专业带头人提出本专业中长期发展思路;开发职业技能考核方案;主持省级以上科研项目;在行业内有一定影响力,在校企合作、专业建设中起引领作用.2人聘请企业专家兼职在餐饮服务行业有10年以上经验;在行业内有一定的影响力,在校企合作、专业建设中起关键作用。5人引进和培养骨干教师符合“双师型”要求;每人负责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或主干课程的建设与主讲;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解决技术难题。11人“驻厂工程师"培训每年在相关企业作不少于3个月的实践,参加企业合作课题,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同时学习企业先进的技术和工艺。14人烹饪专业带头人烹饪技能双师、骨干教师专职兼职专职兼职专职兼职专任教师专任教师专任教师中餐大师面点大师行业大师烹饪技能双师、骨干教师烹饪技能双师、骨干教师-96-
30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图1—4 教师队伍团队架构图5.评价模式体系改革(如表:1—1)建立和完善阶段评价、目标评价、项目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评价模式。将职业资格证书成绩按比例与对应课程成绩融通;将企业评价与对应课程成绩融通。同时为今后教学方案的发展变化留下拓展空间,根据办学指导思想、内涵特色和企业岗位需求进行开发和选择。在评价中做到:①结合相关工种技能鉴定要求进行职业客观性评价.②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综合评定学生成绩。③注重学生技能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注重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爱岗敬业的精神,综合评价学生能力。6.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运行机制建设进一步发挥和完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作用,定期召开专业指导工作会议和校企合作联席会议,研讨专业建设和高技能人才培养、专业师资培养、对口支持企业等合作项目,组织企业专家对专业教师进行培训.(1)发挥和完善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和完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作用,定期召开专业指导工作会议和校企合作联席会议,研讨专业建设和高技能人才培养、专业师资培养、对口支持企业等合作项目,组织企业专家对专业教师进行培训。(2)提供技术服务.发挥示范辐射作用,为兄弟学校企业和社会人员提供技术服务和专业技能培训;与相关职业技术学校进行专业建设经验交流,为相关职业技术学校培训教师。每年为不少于2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与相关职业技术学校进行专业建设经验交流不少于10次;为相关职业技术学校培训教师不少于4名;进行下岗工人再就业培训和企业工人在职培训不少于600人次;为兄弟学校提供专业建设支持的相关材料。-96-
31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3)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通过专业指导委员会渠道,建立与青海省银龙大酒店等企业合作办学的专业办学机制,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按照企业岗位技能需求,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按照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设置课程和课程模式;按照企业需求选定职业技能等级资格的教学与训练。聘请企业专家和能工巧匠为专业兼职教师,指导实训教学,创建生产型教学情境。同时,组织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实施岗位教学,建立长年安排学生生产实习的合作机制,探索“厂中校”管理模式,改革教学运行机制,适应企业生产运行需要.(4)提供生产服务。利用学校现有师资力量和技术条件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锻炼教师队伍,为地方发展贡献力量。每年为不少于3家企业提供生产服务。-96-
32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德育测评智育测评文体测评总成绩(A×30%+B×60%+C×10%)备注社会实践活动表现(30分)品德表现(50分)德育奖励(20分)德育表现扣分德育综合成绩A学业成绩分(侧重学生动手)奖励分扣分智育综合成绩B文体表现文体奖励文体综合成绩C平均分折算分(平均分×90%)荣誉加分社会工作加分突出事例加分表1—1:学生综合评价一览表-96-
33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表1-2:烹饪专业专家委员会名单序号姓名职称工作单位专长1叶永发高级技师青海省烹饪协会秘书长(西宁市餐饮总监)中式热菜、冷菜、冷拼2穆翔高级技师青海天年阁酒店行政总厨中式热菜、冷菜、冷拼3黄旭军高级技师西宁市金欧餐厅行政总厨中式热菜、冷菜、冷拼4郭立省高级技师西宁宾馆中式面点5黎昌福高级技师青藏铁路公司中式热菜、冷菜、冷拼6唐平贵高级技师青海大西门餐饮城行政总厨中式热菜、冷拼、雕刻7殷杰技师青海宾馆餐饮总监中式热菜、西式、烹调8拉永鳌技师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中式热菜、冷菜、冷拼9王鹏技师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中式面点、中式热菜-96-
34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五、进度安排表:1—7进度安排表重点专业名称中餐烹饪专业建设内容2012年11 月2013年11月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1。“三岗三能”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负责人:汪元寿)以首岗适应、再岗提升、多岗迁移为目标,通过校内餐厅实习、校外实训基地实习和掌握工作流程,形成较为完整的职业能力,初步构建“三岗三能”人才培养模式。各级技能比赛取得良好成绩。技能鉴定过关率90%以上、企业综合反馈认可90%学生的专业技能。按照初步形成“三岗三能”的人才培养模式方案,深化专业教学实训环节,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全面提升学生职业能力。通过学中做、做中学,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方式促进“三岗三能”模式的成熟.各级技能比赛取得优秀成绩。技能鉴定过关率95%以上、企业综合反馈认可95%学生的专业技能。2。与“三岗三能”人才培养模式配套的课程体系构建(负责人:拉永鳌)1.以“三岗三能"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为切入点,深入调研,了解餐饮行业新动态、人才培养新需求,为构建配套的课程体系做好准备;2。召开行业企业专家及相关人员座谈会,根据企业岗位要求,进行课程综合化、模块化课程体系改革;3。以“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为主线,展开教学实践活动,突出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性,强化学生专业能力,收到良好效果。实践“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边实践边小结,总结出典型经验;增强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性,提高学生专业能力水平,力争学生专业能力优秀率达到90%。3。校本教材建设(负责人:王鹏)完成体现工学结合和生产性实训特色,有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对2门专业优质核心技能实训课程的基本框架的制定,开发2门实训课校本教材.-96-
35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完成体现工学结合和生产性实训特色,有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对3门专业优质核心技能实训课程的基本框架的制定,开发3门实训课校本教材.4.实训基地教学资源建设(负责人:汪元寿)改扩建实训室3个,建立7个校外实训基地。购置本专业仿真教学软件。改扩建实训室5个,建立9个校外实训基地。购置本专业仿真教学软件.师资队伍建设1.专业带头人培养(负责人:汪元寿)派送选定培养的2名学科带头人参加培训、企业实践、承担课题研究、进行教材开发等活动;使其教学能力、科研能力、课程开发能力大幅度提高,并对行业有较清楚的认识.派送上年定向培养的1名专业带头人参加培训、企业实践、课题研究、总结工作及编写工作,使其成为专业带头人。 2。骨干教师培养(负责人:汪元寿)派送选定培养的5名骨干教师参加国内培训、企业实践;参与课题研究、参与教材开发等途径,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课程开发能力和科研能力。派送选定培养的6名的骨干教师参加国内培训、企业实践;参与课题研究、课题总结、参与教材编写、承担实训手册编写等途径,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课程开发能力和科研能力,使其成为骨干教师。3。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负责人:汪元寿)通过加大教师深入企业实践力度,使专业教师的专业技能有明显提高,职业资格取证率达85%.通过加大教师深入企业实践力度,使专业教师的专业技能显著提高,使专业教师的职业资格取证率达90%,其中技师资格达50%。4。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负责人:汪元寿)引进行业优秀专业人才,优化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聘请3名企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提高 教学能力,促进专任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拓宽校企合作,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引进合作企业中专业对口、实践能力强的技术人员2人作为兼职教师,提高其教学能力,促进专任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1.专业指导委员会建设(负责人:汪元寿)为了更好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定期召开专业指导工作会议和校企合作联席会议。为了充分利用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专业建设的作用,在原有委员数量的基础上增加2名委员会成员;召开委员会,让委员会核心成员参与评价专业建设中后期成果。-96-
36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2.多途径开展校外专业教学工学结合和校内工厂生产实习相结合的工学结合模式。(负责人:汪元寿)与互助县小庄民俗村、省外3家餐饮企业、宾馆建立合作关系,聘请行业专家成立专业委员会聘请行业专业成立专业委员会,指导专业办学、工学结合办学,每学期安排本专业二年级学生中80%的学生到企业进行2周的实习,企业对80%的学生得到认可,学生在企业当年录用人员中的占有率达85%。与互助县小庄民俗村、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及东沟大庄民俗村和省外5家餐饮企业、宾馆建立合作关系,聘请行业专家成立专业委员会聘请行业专业成立专业委员会,指导专业办学、工学结合办学,每学期安排本专业二年级学生中90%的学生到企业进行2周的实习,企业对90%的学生得到认可,学生在企业当年录用人员中的占有率达90%。3。订单培养(负责人:汪元寿)深化与高原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的合作层面,用校企共同制定的人才培养标准进行定单培养。在原有基础上拓展校企合作企业,力争与2家知名企业达成订单培养协议,提高学生就业质量。4。社会培训与技术服务(负责人:汪元寿)进行社会培训策划,利用区域优势,对互助县民俗旅游餐饮业从业人员培训人次力争达到200人次,效果良好。继续进行社会培训策划,拓展对互助县民俗旅游餐饮业从业人员的培训、下岗再就业人员的岗前培训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培训人次力争达到400人次,效果良好.-96-
37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六、资金预算重点建设专业中餐烹饪专业建设内容资金预算及来源中央财政投入地方财政投入行业企业投入学校投入合计2012年度2013年度小计2012年度2013年度小计2012年度2013年度小计2012年度2013年度小计合计1461543002723502355510365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1.“三岗三能”人才培养模式建设8917 2。与“三岗三能”人才培养模式配套的课程体系建设9817 3.校本教材建设325101020254。教学资源建设2124457310555。实训设备购置202040101020606. 验收1122小计6264126272350176师资队伍建设1。专业带头人培养44882.骨干教师培养5611113.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1112235510334.兼职教师队伍建设233055555.验收1122小计4653995510109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1。专业指导委员会建设9716162。多途径开展校外专业教学工学结合和校内工厂生产实习相结合的工学结合模式。181836363。订单培养6713235184。社会培训与技术服务44885。验收1122小计38377523580其中实验实训设备费用小计20204010102040-96-
38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其中师资培训进修费用小计14152929七、保障措施1.机构设立成立由企业行业专家和教师组成的项目建设执行小组,全盘负责项目建设、资金使用,协调各部门关系,以及资金到位和合理使用,配套资金的落实等工作.(1)项目建设执行小组项目部门: 烹饪专业组项目负责人:汪元寿(学校副校长、烹饪专业组学科带头人)项目组成员:(学校):拉永鳌(烹饪专业教师、专业组长)王鹏(烹饪专业教师、专业带头人)王元和(烹饪专业教师)张玉策(烹饪专业教师)陈尚英(烹饪专业教师)(企业):殷 杰(青海宾馆餐饮总监)郭立省(西宁宾馆 经理) 穆 翔(青海西宁天年阁行政总厨师长) 黄旭军(西宁金欧餐厅行政总厨师长)黄文健(青海互助威远生态度假村副经理)刘昌彬(青海互助威远生态度假村厨师长)(2)项目执行小组第一组: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建设实施小组组 长:拉永鳌(烹饪专业教师、专业组长)成 员:郭立省(青海西宁宾馆经理)穆翔(青海西宁天年阁行政总厨师长)黄旭军(青海西宁金欧餐厅行政总厨师长)张海顺(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烹饪专业教师)宋晓梅(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烹饪专业教师) 第二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实施小组组长:王鹏(学校烹饪专业教师、专业带头人)成 员:鲁建梅(学校烹饪专业教师)曹萍泰(学校烹饪专业教师)殷 杰(青海宾馆餐饮总监)穆翔(青海西宁天年阁行政总厨师长)黄旭军(青海西宁金欧餐厅行政总厨师长)2。保障机制-96-
39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建立由行业、企业、学校和有关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的专业建设机制,成立专家委员会开展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衔接、技能评价、工作实践、职业鉴定等工作,突出学生技能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提升本专业的教学质量.结合学校现有的管理机制,完善管理制度,以制度建设为基础,全面加强学校内部管理,提高规划、执行、质量监测与服务,确保管理制度的规范健全。3。过程管理根据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组织实施与管理的相关规定,对本专业的建设进行总体设计,突出建设目标、建设思路、建设内容及建设进度等要点,并组织专家委员会对本计划的实施性进行讨论、验证、技术咨询,加强软硬件方面的配套研究,形成最终方案,安排专人负责实施。在实施过程中,领导小组每学期进行跟踪与短期检查,将跟踪与检查情况及时反馈给实施小组,进行本建设计划的完善、补充,每一年进行中期检查,并及时召开分析总结会,指出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保证每年建设任务的落实。并通过最终的验收自评,监督本建设计划中所有内容的全部落实。4。经费保证依据学校整体项目经费“专款专用”指导思路,成立专门的专业建设项目经费管理小组,每支出一项费用,都要经过小组研究,得到一致意见后小组成员签字,方可支出项目经费。项目经费管理小组组成:组长:汪元寿(学校副校长、烹饪专业组学科带头人)副组长:拉永鳌(学校烹饪专业组长)组员:王鹏(学校烹饪专业教师、专业带头人)王元和(学校烹饪专业教师)张玉策(学校烹饪专业教师)陈尚英(学校烹饪专业教师)-96-
40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专业二: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重点专业建设计划一、需求论证1.行业发展背景迈入21世纪,由于商品的个性化、多样化、品牌化发展等因素,消费者消费需求与消费诉求同时发生了变化,使产品的生命周期缩短,同时计算机及网络的普及,物流运输能力大幅提高,我国商品交易市场通过优势资源整合,优胜劣汰,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产业高质量快速发展.随着服装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新型营销渠道的不断渗透、品牌意识的觉醒,服装专业市场经营开始重新定位:注重提供差异化服务,打造市场特色;服装的多样化流通、个性化消费也推动了特许经营形式的推广;电子商务的兴起,改变了传统的经营观念,挖掘了新的经销渠道。各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使我国部分传统的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纷纷开始升级改造,新建市场的硬件档次越来越高,服务功能越来越完善。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愈来愈大。2。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我省是民族服饰生产和出口大省,服装制作业在我省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十二五”期间,青海将着力建设七大民族文化产业基地,其中重点建设以藏羊集团为龙头的藏毯产业和以伊佳民族服饰公司为龙头的民族服饰产业基地、民族刺绣产业基地300个.2011年上半年,青海省通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地方特色产品出口潜力逐渐显现,其中:纺织纱线及衣着附件出口4737万美元,地毯出口3967万美元,山羊绒出口983万美元,民族服饰出口607万美元。据青海省人才交流管理中心统计,仅服装制作行业,目前急需专业技术人员4000余人。但是,目前我省高职院校没有开设此专业,中职学校开设此专业的仅有3所,而且每年毕业生人数合计不足300人,造成人才荒的局面。鉴于我省服装业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纺织服装类专业毕业生良好的就业形势,我们应抓住机遇,顺应形势,将服装专业做大做强,为地方、为企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专业人才。3.学校该专业现有基础与优势我校的服装专业1992年已开设,本专业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一个专业定位明确、办学特色鲜明、师资结构合理、教学设施齐全,具有良好发展态势的专业.本专业招生就业情况良好。现有在校学生196名,截止到2010年,本专业毕业生累计达820人,平均就业率为97.6%。其中,2009届毕业生98名,一次性就业率达到了98%,2010届毕业生106名,一次就业率达到了100%。根据毕业生就业单位反馈的情况,本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能够充分满足工作岗位的需求.每届毕业生因“-96-
41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专业素质强、技能水平高”获得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毕业生社会声誉很高,供不应求.该专业拥有一支综合素质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业教师13名,其中5名兼任教师全部来自企业,9名教师具有企业生产一线工作经历。高级职称5人,“双师型”比例为50%。近三年来该专业在培养学生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道德、人文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线,熟悉现代服饰业新技术、新设备和新理念,具有较强责任心和较高职业道德的应用型人才。该专业学生基本理论扎实,实践技能突出,参加各项比赛成绩显著。2009年青海省中职学校技能大赛中荣获1枚银牌,1枚铜牌;2011年青海省中职学校技能大赛中获得银牌1枚,铜牌1枚.互助县是一个有着约39万人人口的大县,每年的初中毕业生达5000余名,加之每年还有8000多的回乡青年,这就充分保证了生源。同时,我校的服装专业在全省来说,起步早,设备先进齐全,经验丰富,在全省范围内占有较大的优势。截止目前,我校已向社会输送服装专业人才2000余名,这些毕业生中90%的人已从省内外大型企业再锻炼深造后,返乡自主创业,都成了个体老板,成为制作加工我县民俗文化服饰精品队伍.二、建设目标1。总体目标依托服装行业,与企业进行深层次合作,实践工作过程导向的“五合一,三得利”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分析,构建以服装产品生产过程为载体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集教学、生产性实训、技术服务、职业技能培训及鉴定等功能为一体的高水平校内实训基地和集教学实训、顶岗实习、就业及教师下厂锻炼等功能为一体的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建立一支业务能力强、教学水平高、专业实践能力突出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通过建设,提升本专业的整体办学水平,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在此基础上,提高专业服务区域经济、服务社会的实力,发挥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力争2年时间内,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和较强的办学优势,把该专业建设成为全省一流的民族服饰生产加工人才培养、培训基地。2。具体目标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目标:密切与企业等用人单位联系,积极推行“五合一三得利”-96-
42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在素质上,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和责任感.具备良好的诚信品质、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协作精神、责任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具有健全的心理素质、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生活习惯。知识上,掌握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掌握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掌握生产设备、服装设计及生产管理的基本知识;掌握产品生产中的各种技术和工艺;了解产品市场营销知识.能力上,具有操作常用专业设备的能力;具有CAD制图能力;具有一定的产品设计创新与开发能力;具有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交流合作能力。②课程体系建设目标:以职业能力为基础,深化课程体系与教学改革。以服装制作行业岗位工作流程为导向,以岗位工作任务为载体,参照职业资格标准,在行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参与下,将工作岗位情景化、工作流程项目化;改革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实现课程与岗位任务对接。建设1门课程达到省级精品课程标准、1门课程成为校级精品课程,编写与课程体系相配套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项目化校本教材。③师资队伍建设目标: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的结构、数量和质量。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专兼职教师总数达到18人以上。其中,培养专业带头人2人,培养骨干教师9人,高水平“双师”教师占85%以上,行业企业技术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兼职教师达到2人以上。④实训基地建设目标:校内实验实训条件:依托学校新校区建设新建3个实验实训室:CAD实训室、加工实验室、成品展室,扩建学校服装厂。校外实训基地:建立4家紧密性合作企业并签订协议,松散性合作企业10家,满足学生顶岗实习和专业教师企业实践的需要。⑤评价模式改革目标:通过行业认可度、用人单位满意度、初次就业率、对口就业率、专业认可度、职业发展力等项目,以企业、行业协会、毕业生为主体实行多元化的评价模式.⑥社会服务目标:加强对企业、社会的技术服务水平和能力,培训社会人员与企业员工;积极开展对学生的技能鉴定工作;不断完善生产型校内实训,为学生技能培训服务,为企业生产加工产品;积极开展与沿海发达地区交流合作,订单培养。三、建设思路依托“十二五"期间,青海着重建设以藏羊集团为龙头的藏毯产业和以伊佳民族服饰公司为龙头的民族服饰产业基地、民族刺绣产业基地的契机,坚持以实习操作为重点,调整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训课的课时比例,精选文化基础课,整合专业理论课,强化专业技能课,倾斜专门化和综合化的选修课,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从而加大本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确立“大专业、小方向”的教学模式,根据能力结构分析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建立知识、能力、素质三种结构类型的教学模块,以“理论教学-实验实习—岗位实训”的培养周期安排教学内容,建立“三岗三能”人才培养模式,强调专门化的选择,满足学生的需求、企业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推行“项目教学法”、“模拟教学法”-96-
43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的模式改革;利用行业协会,用人单位,作品展等形式推行评价方式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密切合作,顶岗实习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创新培养模式,使学生早点融入企业的工作氛围中,实现学生零距离上岗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为当地社会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四、建设内容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企业进行深层次的合作,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将核心素质课和学生教育工作结合起来,做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3学年中,帮助学生在校期间尽早实现自我职业定位,从而使学生从较为盲目的学习过程能够转变为目的性明确的自我教育设计过程.使学生在思想上顺利地从学生过渡到企业人、社会人,并为学生提供心理帮助和心理咨询。教学中,以贴近企业生产实际为原则,通过学习过程与职业生涯模拟转化,采用工学结合方式,探索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的“五合一,三得利”人才培养模式,即二年级学生按月轮流到校办工厂上班,做到“车间与教室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作品与产品合一、育人与创收合一",达到学校得利(实现了人才培养),企业得利(减轻了员工开支),学生得利(拿到了报酬、提高了技能)的目的。同时,鼓励学生到企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专业素养与技能。积极推进"订单式”人才培养.推行模块式和主题教学法教学,对学生的技能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与培养。(如图:2-1)-96-
44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图2—1:“五合一,三得利”人才培养模式2.教学方法改革、课程体系建设(1)改革教学方法(如图2—2、2—3所示)根据职业成长及认知规律递进的原则将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用“一体化”“模块化"取代过去的“三段式”。充分利用现代化的设备和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培养企业欢迎的毕业生。第1~3学期:专业基础公共学习领域第四学期服装设计与营销第4学期服装制版与CAD第4学期服装制作与检验第5学期生产性实训第6学期顶岗实习核心素质课校内校外图2-2:“一体化”教学模式模块一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企业调研、职业岗位分析企业专家座谈会确定(中、高、预备技师级)职业标准模块二课程设计开发模块三组织实施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企业调研、职业岗位分析确定学习领域课程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企业调研、职业岗位分析按照工作过程创设学习情境依据职业成长规律排列课程结构编制专业教学计划依据职业成长规律排列课程结构按照工作过程创设学习情境确定学习领域课程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企业调研、职业岗位分析核心素质课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企业调研、职业岗位分析专业技能课核心素质课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企业调研、职业岗位分析2012级新生起实施依据职业成长规律排列课程结构按照工作过程创设学习情境确定学习领域课程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企业调研、职业岗位分析编写学习材料(工作页)编制专业教学计划-96-
45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图2—3:模块化教学模式(2)加大课程体系建设(如图2—4所示)建立以知识素养为支撑,以综合职业素质和职业行动能力为主线,从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与生产实际有机结合的角度出发,围绕职业功能模块①与职业技能模块②形成模块化课程为主体,突出项目课程、岗位课程、拓展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见图2—2)-96-
46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图2—4:服装专业课程体系框架图(3)加大教研力度。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应该与时俱进不断进步,请企业专家积极参与,对不适宜的教学内容进行经常性的调整和改革,使之逐步适应形势变化和社会发展。通过建立适宜的激励竞争机制,积极开发一体化教材,购置教具,制作课件等活动,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组织教师参与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进而带动教师的知识水平和学识能力的提高,形成师生互动的学习平台。力争在2年时间内建成省级精品课程2门。组织专业教师与现场专家一道开发主干课程的校本教材5本,并编制与之配套的实习实训指导书、教师教学指导书和学生学习指导书等,完成教学大纲、实习实训大纲、考试大纲、课程设计等课程体系。从而实现“省内一流、国内领先”的“示范”作用。3。加强实训基地、教学资源建设以岗位核心能力为出发点,继续完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使之具备完善的服装专业实习、实训、研发的功能,具备领先的服装制作、服饰设计,具备仿真与真实职业环境相结合的开放型、共享型实践教学基地.做到实习、实训设施与设备技术含量高,达到当前企业现场设备的一般水平,实习、实训设施、设备项目达标率和开出率达到100%,价值达标率达到80%以上、完好率达到90%以上。使之成为服装设计、制作和表演等项目的省重点实训中心。在现有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增加3所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与相关企业建立合作机制,使校外实践基地成为专业教学的有效延伸,并实现“共享、共赢”。进一步加强本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购置本专业的模拟仿真教学软件,提高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手段的能力。ﻭ4。强化师资队伍建设(1)专业学科带头人(专业名师)、骨干教师的培养。专业学科带头人的产生由现在的“评选推荐方式”向“结果导向方式”转换,即先出成绩,再自然产生2名专业学科带头人。学校、部门将创造环境,给每位专业教师创造成才、成长的平台,让更多的教师能够脱颖而出,形成9人的骨干教师队伍,为学校的发展储备力量.(2)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聘请社会和企业的2名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兼职教师,逐步扩大兼职教师的比例。加大与企业的沟通与联系,建立和企业的密切合作关系,为学校的发展,为使学生更加适应企业和用工单位的需求而努力.(3)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一体化教师应该是不仅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基础,同时能应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进行的“一体化”-96-
47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教学改革,使教师既熟悉专业工艺,又熟悉实际操作技能。本校开展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是从2013年开始并坚持成熟一个,推进一个。争取两年后一体化教师比例达到85%以上,其中技师资格持证率达50%。今后每年将继续选派优秀教师参加全国、全市的师资培训,选派优秀的教师到国外进修;同时要求教师积极参加企业调研、参加企业培训,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师资队伍建设项 目基本要求数量培养高层次专业带头人提出本专业中长期发展思路;开发职业技能考核方案;主持省级以上科研项目;在行业内有一定影响力,在校企合作、专业建设中起引领作用。2人聘请企业专家在服装设计、制造行业有10年以上经验;在行业内有一定影响力,在校企合作、专业建设中起关键作用.2人引进和培养骨干教师符合“双师"要求;每人负责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或主干课程的建设与主讲;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解决技术难题。16人“驻厂工程师"培训每年在相关企业作不少于3个月的访问,参加企业合作课题,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同时学习企业先进的技术和工艺。6人5.强化教学评价体系改革(见表2—1)根据教育部《关于在职业学校进行学分制试点工作的原则意见》等文件精神,学校各专业实行学分制管理。降低考试分数占学期总评的比例,增大过程参与的考核比例,参照企业对应岗位任职标准加强实训环节的考核,加大实践学分、技能学分的比重,重构以学分制为核心的教学评价体系。学生在学分制的平台上通过各种渠道(参加社团活动、参加社会实践等)获得学分,弥补学生在薄弱科目所失去的学分,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表2-1:多元的评价方式评价主体评价项目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行业协会行业认可度行业对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职业成绩、行业知名度的评价1。问卷调查2。行业信息跟踪企业用人满意度企业对专业人才在职业工作过程中的工作态度、专业技能、团队合作精神等的认可度1。企业走访2.问卷调查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应届毕业生毕业时正式就业的比率1。就业率统计、对口就业率统计2。问卷调查3。毕业生座谈会-96-
48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4、建立毕业生职业跟踪网络信息平台,定期对毕业生进行跟踪对口就业率毕业生选择与自己专业相符的职业的比率专业认可度毕业生对自己在学校接受的能力培养与职业岗位要求的吻合度的评价、培养模式评价企业、毕业生职业发展力对毕业生的职业适应能力、职业创新能力及职业成绩的评价1.建立毕业生职业跟踪网络信息平台,定期对毕业生进行跟踪2.企业走访3。座谈会6。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设(1)教育与产业结合,提高企业参与的主动性。根据服装制作产业的新发展,相应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办学实力和综合服务能力,精心打造富有专业特色的教育文化, 与行业部门合作,实现三个“共建"——共建餐服装制作业从业人员培训基地、共建实训基地、共建缝纫技术服务团队,使学校成为地区服装制作行业的人才培养基地。(2)教学与生产结合,提高教学水平质量。学校不同程度的提供场地、生产设备等,引进有资质的企业经营生产模式,并为学生提供模拟企业的实训条件,让学生、教师充分掌握企业的生产流程和技能标准,了解企业文化和企业用工标准,增强学校专业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教学中校企合作示意图(3)学习与就业结合,打造专门技术型人才。根据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密切结合学校具体实际,重新制订职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相应的社会督导评价体系,开展“模块化”的职业综合素质教育。根据服装制作业发展的趋势,把“质量核心、追求第一”的企业核心理念引进学校, 培养学生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培养优秀的民族服饰生产第一线专门人才.-96-
49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个培养场所,以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形成为核心,采取专业平台、专业方向能力强化、企业实践三阶段培养式构建“工学结合"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从而真正实现“对准市场设专业,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能力抓教学,对准需要育人才"的目标。五、建设进度表2-2:进度安排重点专业名称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建设负责人:曹生锐建设内容2012年 11月2013年11月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1.“五合一,三得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在有针对性的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构建“五合一,三得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对企业人才需求的适应性,基本实现:车间与教室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作品与产品合一、育人与创收合一,基本达到学校培养人才、企业减少员工开支、学生提高技能的目的。进一步完善“五合一,三得利”人才培养模式,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聘请企业高技能人才来校指导,真正把在校学习与企业实习相结合,使教室与车间相结合,使该人才培养模式最终能适应企业不同的人才需求。-96-
50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2.教学方法、课程体系改革及教材建设初探以学生为中心、以作业流程为导向、以现场典型的真实任务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及时调整课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加大调研力度,初步形成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按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框架进行实施,并在实施中及时的总结、反馈等,及时修正课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框架,使其能基本达到企业的人才培养要求。3.核心课程及校本教材建设组织专业教师与企业专家一道开发编写《服装结构制图》《服装CAD制版》2本校本教材,及对应的课程标准、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实训手册,完成对应的教材出版工作。 建成省级精品课程2门,组织专业教师与企业专家一道开发编写《服装缝纫工艺》《服装画技法》《服装立体造型与裁剪》3本校本教材,并编制与之配套的实习实训指导书,完成教学大纲、实习实训大纲、考试大纲、课程设计等课程体系。4.实训基地建设 以岗位能力为出发点,继续完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做到实习、实训设施与设备技术含量较高,达到当前企业现场设备的一般水平,实习、实训设施、设备项目达标率和开出率达到90%,价值达标率达到75%,完好率达到85%以上;增加7所校外实践基地;与相关企业建立合作机制.继续完善实训室建设,补充装备进行故障诊断的仪器及进行维修的设备等,实习、实训设施、设备项目达标率和开出率达到100%,价值达标率达到80%,完好率达到90%以上;建成省重点实训中心;增加9所校外实践基地;与相关企业建立合作机制,基本实现“共享、共赢”。师资队伍建设1.专业带头人培养通过培训、参观考察、课题研究、企业实践等方式,选定培养具有专业建设与改革,课程设计及教学管理能力、较高科研水平的专业带头人2名,带动整个专业的进一步发展。继续培养工作,主要通过参观考察、学术交流、教材撰写、企业实践、专业科研等,进一步提高专业带头人专业建设与改革、课程开发、教科研及专业能力。培养出专业带头人2名,并将其优秀的科研成果进行交流与推广.2.骨干教师培养-96-
51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通过进修、考察、短期参与企业生产等手段培养4名具有双师素质的骨干教师,逐步建立一支能够承担优质核心课程、产学研结合和实训基地建设与开发任务的高水平骨干教师队伍。通过进修、考察、短期参与企业生产等手段继续培养5名具有双师素质的骨干教师,形成一支能够承担优质核心课程、产学研结合和实训基地建设与开发任务的高水平骨干教师队伍。3.“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培训、考察、短期参与企业生产、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技师)等渠道,使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的75%,使其能够承担理论和实训课程教学任务,使学生能够得到与企业技术要求相适应的理论与实践指导。通过短期培训、参与企业生产、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技师)等渠道,使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的85%,使其能够承担理论和实训课程教学任务,使学生能够得到与企业技术要求相适应的理论与实践指导。4.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从合作企业或本地行业中聘请1名高技能人才作为兼职教师,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及科研和技术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继续从合作企业和本地行业中聘请1名高技能人才作为兼职教师,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及科研和技术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1.专家指导委员会建设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使企业、行业专家人数达到4名,主要参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课程构建、评价方式、教师培养及实训基地建设等工作方案的制定、研讨,提出指导性意见,使专业的各项工作始终与行业、企业的需求保持一致.改选、调整、补充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使企业、行业专家人数保持在5名,主要参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课程构建、师生的评价方式、教师培养及实训基地建设等工作实践的指导、论证和评价等。提出建设性意见,保证专业的各项工作始终与行业、企业的需求保持一致. 与青海省服装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每学期安排全体学生到校内企业进行2周的实习;企业对80%的学生得到认可。与省内外3家服装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每学期安排全体学生到校内企业进行2周的实习;企业对90%的学生得到认可。-96-
52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2.多途径开展校外专业教学工学结合和校内工厂生产实习相结合的工学结合模式.3.校企共建专业与校内企业紧密合作,开设企业特色课程,实现学生阶段实习等,最终达到工学结合的目的。再与1家企业紧密合作,使更多的学生实现工学交替,实现“五合一、三得利"。 4.社会培训与技术服务通过与省内服装企业及县旅游部门的合作,以民族服饰加工为目标,创新办学机制、增强专业在行业内的影响力,为区域经济服务。共完成100人的培训工作。完成160人的培训工作,并尝试符合企业要求的、重在培训效果的其它岗位培训.-96-
53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重点支持专业名称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专业建设内容资金预算及来源中央财政投入地方财政投入行业企业投入其他投入合计2012年度2013年度小计2012年度2013年度小计2012年度2013年度小计2012年度2013年度小计合计1952054002525505510235465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1.“五合一,三得利”人才培养模式建设11920202.教学方法、课程体系改革及教材建设121325253.核心课程、校本教材建设1010207916364。教学资源建设2224468614605.实训设备购置202040101020606.验收1122小计7677153252550 203师资队伍建设1.专业带头人培养44882.骨干教师培养459235143.“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141731314.兼职教师队伍建设303363635.验收1122小计5360113235118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1.专家指导委员会建设121224242.多途径开展校外专业教学工学结合和校内工厂生产实习相结合的工学结合模式。353671713.校企共建专业1213255510354.社会培训与技术服务6612125.验收1122小计66681345510144其中实验实训设备费用小计20204010102060-96-
54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其中师资培训进修费用小计19203939六、资金预算七、保障措施1.机构设立成立由企业行业专家和教师组成的项目建设执行小组,全盘负责项目建设、资金使用,协调各部门关系,以及资金到位和合理使用,配套资金的落实等工作.(1)项目建设执行小组项目部门:服装专业组项目负责人:曹生锐(学校校长、服装专业组学科带头人)项目组成员:(学校)袁淑德(服装专业教师、专业组长)祁汉文(服装专业骨干教师)陈宝琴(服装专业教师)刘大军(服装专业教师)(企业)赵明宇(互助教育服装厂负责人、生产总监) 韩阿乙草(青海伊佳民族服饰有限公司负责人、生产总监) 谢登义(青海泰林服装公司总经理、服装设计师)刘三省(兰州际华三五二皮革服装有限公司总经理)(2)项目执行小组第一组: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建设实施小组组长:祁汉文(学校服装专业骨干教师)成员:王兴梅(学校服装专业教师)王亚玲(学校服装专业教师)赵军莉(学校服装专业教师) 赵明宇(互助教育服装厂负责人、生产总监)韩阿乙草(青海伊佳民族服饰有限公司负责人、生产总监) 谢登义(青海泰林服装公司总经理、服装设计师) 第二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实施小组组长:袁淑德(服装专业教师、专业组长)成员:赵明宇(互助教育服装厂负责人) -96-
55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韩阿乙草(青海伊佳民族服饰有限公司负责人、生产总监) 谢登义(青海泰林服装公司总经理、服装设计师)刘敦仓(学校总务主任)宋武魁(学校教导主任)贺守珠(学校招生就业办主任)2.保障机制建立由行业、企业、学校和有关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的专业建设机制,成立专家委员会开展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衔接、技能评价、工作实践、职业鉴定等工作,突出学生技能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提升本专业的教学质量。结合学校现有的管理机制,补充管理制度,以制度建设为基础,全面加强学校内部管理,提高规划、执行、质量监测与服务,确保管理制度的规范健全.3。过程管理根据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组织实施与管理的相关规定,对本专业的建设进行总体设计,突出建设目标、建设思路、建设内容及建设进度等要点,并组织专家委员会对本计划的实施性进行讨论、验证、技术咨询,加强软硬件方面的配套研究,形成最终方案,安排专人负责实施。在实施过程中,领导小组每学期进行跟踪与短期检查,将跟踪与检查情况及时反馈给实施小组,进行本建设计划的完善、补充,每一年进行中期检查,并及时召开分析总结会,指出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保证每年建设任务的落实.并通过最终的验收自评,监督本建设计划中所有内容的全部落实。4.经费保证依据学校整体项目经费“专款专用”指导思路,成立专门的专业建设项目经费管理小组,每支出一项费用,都要经过小组研究,得到一致意见后小组成员签字,方可支出制定经费。项目经费管理小组组成:组长:曹生锐(学校校长、服装专业组学科带头人)副组长:袁淑德(服装专业组长)组员:祁汉文(服装专业教师)陈宝琴(服装专业教师)刘大军(服装专业教师)-96-
56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专业三:物流服务与管理重点专业建设计划一、需求论证1.现代物流业务主体发展迅猛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多行业的复合型服务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在促进行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09年国务院将物流业列入十大振兴行业之一,进行重点的规划和发展,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建立了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综合协调机制,出台了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2009年青海省委省政府出台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意见》,意见指出,在十二五期间要形成布局合理、便捷高效、安全有序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培育一批满足市场需求、竞争力较强的综合物流企业,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第三方物流的比重有所增加,物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物流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物流业增加值实现年均增长14%。青海省根据高原经济发展规律,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十二五期间将建设3个物流园区,11个物流中心,3个物流配送基地,1个物流大型仓储,3个物流信息服务平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各级政府对物流业发展的重视不断提高,物流业务主体发展迅猛。一是传统运输、仓储企业加快改制或改造步伐,积极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化,如中邮物流、中铁快运、中远物流等.二是民营物流企业得到较快发展,如申通物流、天地物流等.三是国际知名物流企业进入我国物流市场,如DHL、UPS、联邦快递等物流企业纷纷进入国内物流市场;四是功能先进、规模较大的现代化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已经出现,如青海临空物流园区等;五是现代快递业的迅速发展,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必将需要完善的物流配送系统为之服务。为了适应这一要求,目前我国物流配送体系将传统快递业和电子商务有机结合,为客户提供足不出户的现代快速物流服务。目前全国逐步形成了不同所有制形式、不同经营模式和不同经营规模的物流企业共同发展的格局。2.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对物流专业的人才需求旺盛-96-
57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随着我国物流市场需求的增长以及物流领域的进一步开放,国外物流企业大举进入国内,加上国内快速扩张的物流企业,产生了较大的人力需求。据青海省发改委统计数字,2013年,青海省建成的18个与物流产业相关的企业人才需求将达到3500余人。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物流总额的增长,物流从业人员的数量不断上升,物流人才已被认为是全国12种紧缺人才之一,青海省10大紧缺人才之一。我校的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开设于2001年,是我省唯一开设此专业的学校,每年培养的毕业生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所以建设该专业是立足当地,服务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3。学校重点建设该专业的优势明显(1)依托青海临空物流园区建设,拥有广阔的职业发展平台目前,青海省正在建设在平安、互助两界的青海临空物流园区,该园区是青海省最大的物流基地,其主要依托青藏铁路和青海飞机场,该园区的建成为本专业教学提供仓储、运输、配送、销售等方面的良好的实习实训条件和就业平台。(2)拥有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除了拥有校内实训基地外,学校还与华宇物流,阿凡提物流等企业签订了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协议。(3)形成了一个注重知识结构更新、不断进取的高素质教师群体。现有能从事物流专业教学的师资12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4人,双师型教师6人。所有教师的学历均为本科以上,且均有执教过本校相关专业课程的经历,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4)学生职业素质高,社会声誉好,招生就业两旺在教育部举办的近三年的技能大赛中,我校物流学生成绩显赫.近两年毕业生平均初次就业率为98%,对口率达80%.第一志愿录取率100%,录取新生报到率93%。自2006年至2010年底,已有5届毕业生,共计326人,其中80%的学生从事于物流工作。从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来看,对我校物流专业的学生给予高度的评价,普遍认为我校学生的职业素质高。二、建设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专业内涵建设构建基于物流服务的“工学交替的订单驱动”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推进校企一体化实训基地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实行职业素养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毕业证书“三证书"制度;培养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名师、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提高专业社会服务能力,扩大专业社会影响力,建成青海省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职业培训、咨询服务基地。-96-
58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二)具体目标1。构建基于物流服务的“工学交替的订单驱动”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行业调研与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按照物流业动态多元发展的需要,以及物流人才培养规律,分阶段实现职业能力的递进;按照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人才要求和企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设置专业职业素养训练和专业核心课程;通过课内课外、学校和企业相结合的方式,内修素质外练技能,形成具有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2。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改革创新教学内容.突出职业素养训练,推行职业素养过程评价;按照“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三个模块建设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开发“工学交替”的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践一体化课程,建成5门专业核心课程和2门优质核心课程,并与企业共同开发校本教材,建立教学资源库。3。建设一支注重知识结构更新、“双师”素质的教师团队。通过国内外进修、培训、企业实践等途径,建设“双师"结构专业教师队伍;培养2名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带头人,10名骨干教师,加强年轻教师培训。保障教师下企业顶岗实践的实施,提升专任教师“双师”素质,聘请3名高素质的技能型兼职教师。4。建设校企合作校内外实训基地,改善实习实训条件。在原有的校内模拟实训的基础上,建设和完善由物流基础、仓储货运、连锁经营等校内实训室构成的实训基地。开辟青海临空物流园区等校外实训基地6家。5.进一步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向社会开放优势教育资源,实现对西部中职学校的对口支援,包括提供教学资源、培训教师和联合培养学生,并对企业开展职业培训和证书培训。6。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实行订单培养,建立企业冠名奖学金制度。探索与企业合作机制,校企共同建立订单班,制定实施订单班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施考核评价标准和方法。与企业签订冠名奖学金协议,由企业提供专项基金,用于奖励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优秀学生。7。深化人才评价模式改革。把职业素养奖章制度、技能大赛纳入学业考评,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赛、练、考相结合,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完善学生学业评价制度,逐步建立全面考察学生职业能力的学业评价体系。三、建设思路以“订单培养、工学交替、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为指导,实行“订单驱动”-96-
59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物流人才培养质量为宗旨,依托天地华宇物流等知名企业,深入调研物流职业岗位能力需求,校企共同研究专业建设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构建与物流职业岗位紧密结合的基于工作过程的“宽平台、多方向”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专业核心课程,编写特色教材;积极推行专业教师下企业,企业专家进课堂的机制,坚持“内培外聘、专兼结合”的原则,完善专业教师团队,携手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并向校外产业基地延伸,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四、建设内容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2+1"办学模式下,以运输、装卸搬运、仓储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客户服务等作业流程为载体,融合职业岗位标准,分析本专业应具备的能力、素质、知识,开展“订单驱动"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区域特征和竞争优势的既满足社会人才需求、又符合人才个性发展需要的“精操作、能管理、懂经营”的高素质技能型物流人才。(如图:3—1)图3—1:“订单驱动”人才培养模式图2.教学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建设实行“竞争性”课堂教学模式,教师组织课堂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让学生从“学会知识”向“会学知识”转变。在课程体系建设上体现地方经济特色,打破传统学科体系,确立与物流相适应的教学标准,形成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课程体系,通过课内教学与实训实习一体化,实现教学过程的职业化.同时,以行业标准为尺度,对实训课进行考核,从而形成理论与实践的真正结合。-96-
60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加强合格课程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设置《物流英语》《货物保险》《集装箱多式联运》《港口物流管理》《采购管理》《生产管理》《商业特许经营管理》等课程;编写《仓储与配送作业实务》《运输作业实务》《物流信息技术》《物流客户服务》《市场营销》5本教材。争取到2013年合格课程率达到95%以上,精品课程率达70%以上。按照“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三个模块建设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如图3—2)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课程体系公共基础课程物流专业课程文化基础课程综合职业素养平台课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选修课程德育课程物流职业素养训练图3—2:物流专业课程体系模式图-96-
61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图3—2:课程开发和实施流程3.加强实训基地、教学资源建设充分利用我校国家级物流实训基地现有的自动堆垛机、重力式自动货架与自动分拣机等先进设施设备进行实训,同时在现有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开辟青海临空物流园区等校外实训基地6家,按照国内最先进的物流企业运作模式开展实训教学。进一步加强本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购置本专业的模拟仿真教学软件,提高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手段的能力。ﻭ 4.强化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优化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每年选派教师(7-8名)去物流企业锻炼和培训,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争取双师型教师达90%以上,技师持证率达50%。建设期内培养学科带头人2名,骨干教师10名,聘请兼职教师3人。师资队伍建设项目基本要求数量培养高层次专业带头人提出本专业中长期发展思路;开发职业技能考核方案;主持省级以上科研项目;在行业内有一定影响力,在校企合作、专业建设中起引领作用。2人聘请企业专家在物流行业有10年以上经验;在行业内有一定影响力,在校企合作、专业建设中起关键作用。3人引进和培养骨干教师符合“双师”要求;每人负责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或主干课程的建设与主讲;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解决技术难题。7人“驻厂工程师"培训每年在相关企业作不少于1个月的访问,参加企业合作课题,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同时学习企业先进的技术和工艺.16人5。完善评价模式体系改革(如图3-3)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加强实践教学,着力促进知识传授与生产实践紧密衔接,建立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积极引入生产性实训,制订生产性实训方案;研究校企双方动态考核实训学习效果的方法与途径,校企共同制定学业评价标准。把职业素养奖章制度、技能大赛纳入学业考评,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赛、练、考相结合,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完善学生学业评价制度,逐步建立全面考察学生职业能力的学业评价体系.-96-
62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图3-3:考核与评价体系6。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运行机制建设充分依靠企业,积极发挥行业作用,带动社会力量参与,以区域共享实训基地和校企合作网络为平台,全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工作,努力建立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关系,并形成一种良性运行机制.(1)积极争取政府和企业的支持。激发政府、学校、企业三方共同发展的需求与愿景,形成合作的动力。建立与完善有利于推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法规,提高企业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形成互惠多赢的利益关系。努力为企业“量身打造"符合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和培训员工,为企业解决技术、管理、经营方面的难题,开展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为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及美誉度。同时积极获取企业的资助改善教学条件、完善教育环境,提高办学效益.(3)建立校企合作的保障机制.成立校企合作指导和管理机构,指导和管理本专业与企业的合作,统一协调解决合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96-
63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4)建立优势互补的共享机制。积极与行业企业通过共建专业、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共享校企人才资源、共同开展应用研究与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密切合作,使企业实现其经济效益,使本专业分享企业资源,以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5)建立文化融合的沟通机制.加强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融合,促进彼此间沟通和理解,形成共同发展愿景,并在合作中吸收企业在管理、技术、企业文化等方面的优点和长处,促进专业良性发展。-96-
64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五、建设进度表3-:1: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进度表重点专业名称物流服务与管理建设负责人:贺守珠建设内容2012年11 月2013年11月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1.“订单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依托天地华宇物流等知名企业,深入调研物流职业岗位能力需求,邀请企业研究专业建设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探讨“订单驱动”人才培养模式。完善“订单驱动”人才培养模式,及时调整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校企合作,共同完善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形成真正高效的“订单驱动”模式。2.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校本教材研究为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体现中职教育特色,结合专业教学内容,在课程体系建设上体现地方经济特色,确立与物流相适应的教学标准,加强合格课程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邀请行业专家共同编写《仓储与配送作业实务实训指导》《运输作业实务实训指导》校本教材;争取合格课程率达到90%以上,精品课程率60%以上。形成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课程体系,通过课内教学与实训实习一体化,实现教学过程的职业化;邀请行业专家共同编写《物流信息技术实训指导》《物流客户服务实训指导》和《市场营销实训指导》3本校本教材;争取合格课程率达到100%,精品课程率70%以上。3、实训基地建设充分利用我校国家级物流实训基地现有的自动推垛机、重力式自动货架与自动分拣机等先进设备进行实训,开辟6家校外实训基地.开辟8家校外实训基地 1.专业带头人培养培养在专业建设、教学改革、课程体系建设、人才培养规划、教师队伍专业技能水平提高等方面起带头作用的专业带头人1名。-96-
65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专业带头人1名;专业带头人在专业建设规划、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建设等方面起到专业带头作用,能够指导和带领团队完成专业课程建设。2.骨干教师培养通过到国内外考察、高校进修、在职培训等措施,内培外聘方式,培养5名既具行业实践经验又能驾驭专业教学,综合素质、职业能力和教学水平高,可保证专业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专业骨干教师。继续通过国内(外)考察、校内外专业进修、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和企业锻炼等方式培养5名骨干教师;拓宽骨干教师视野,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引进的骨干教师能有效地组织本专业学生开展技能训练教学任务。3.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从合作企业和行业中选聘2名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及科研和技术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高水平兼职教师,充实教师队伍,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上发挥重要作用.继续从合作企业和本地行业中聘请1名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及科研和技术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高水平兼职教师。4。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每年安排7-8名教师深入企业一线锻炼培养,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力争双师型教师达80%以上,其能够承担理论和实训课程教学任务,使学生能够得到与企业技术要求相适应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每年安排7-8名教师深入企业一线锻炼培养,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力争双师型教师达90%以上,其能够承担理论和实训课程教学任务,使学生能够得到与企业技术要求相适应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1.专业指导委员会建设成立由行业专家和课程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发挥对专业建设的指导作用,制定规章制度,形成长效机制。目标:对专业委员会人员进行补充、调整,修订完善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规章,指导专业建设、教学计划的开发、教学文件的修订、专业教学的基本建设和教学过程的实施,确保人才培养满足企业对物流人才的要求,使人才培养有针对性、实用性和时效性。-96-
66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2.完善与企业联合进行人才培养、职业培训、技术服务的产学合作长效机制。 与知名物流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聘请行业专家成立专业委员会,指导专业办学、工学结合办学;80%的学生得到企业认可。拓展与知名物流企业的合作关系,聘请行业专家成立专业委员会,指导专业办学、工学结合办学;90%的学生得到企业认可.3。社会培训及技术服务发挥物流专业师资和实训资源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实现资源共享,对外开展物流企业职工岗前培训、在职职工能力提升培训和兄弟院校物流实训等多种形式服务活动。发挥物流专业师资和实训资源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实现资源共享,对外开展企业单位职工岗前培训、在职职工能力提升培训和兄弟院校物流实训等多种形式服务活动-96-
67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六、资金预算表3—2:资金预算表重点专业名称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内容资金预算及来源中央财政投入地方财政投入行业企业投入其他投入合计2012年度2013年度小计2012年度2013年度小计2012年度2013年度小计2012年度2013年度小计合计149151300252550350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1.“订单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6713132.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校本教材建设1719365510463。教学资源建设161430121022524.实训设备购置20204081018 585。验收1122小计6061121252550 171师资队伍建设1.专业带头人培养43772.骨干教师培养5510103.兼职教师队伍建设242549494。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101020205.验收1122小计444488 88校企合作、工学结合1.专业指导委员会建设771414-96-
68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运行机制建设2.完善与企业联合进行人才培养、职业培训、技术服务的产学合作长效机制。313263633.社会培训与技术服务6612 124.验收1122小计454691 91其中实验实训设备费用小计2020408101858其中师资培训进修费用小计14152929七、保障措施1。机构设立成立由企业行业专家和教师组成的项目建设执行小组,全盘负责项目建设、资金使用,协调各部门关系,以及资金到位和合理使用,配套资金的落实等工作.(1)项目建设执行小组项目部门: 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组项目负责人:宋武魁(学校教导处主任)项目组成员:(学校)吴威瑞(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组长、专业带头人)张旭善(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师、专业带头人)保吉春(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师)马晓花(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师)王淑花(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师)(企业)韩雪冰(天地华宇物流西宁分公司总经理) 汪 明(阿凡提物流西宁分公司总经理)(2)项目执行小组第一组: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建设实施小组组长:宋武魁(学校教导处主任)成员:吴威瑞(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组长、专业带头人)马生春(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师)李晓云(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师)雷晓萍(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师)韩雪冰(天地华宇物流西宁分公司总经理)汪明(阿凡提物流西宁分公司总经理) 第二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实施小组组长:贺守珠(学校就业办公室主任)成员:李守元(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师)郑元善(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师)高永平(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师)韩雪冰(天地华宇物流西宁分公司总经理) 汪 明(阿凡提物流西宁分公司总经理)-96-
69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2。保障机制建立由行业、企业、学校和有关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的专业建设机制,成立专家委员会开展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衔接、技能评价、工作实践、职业鉴定等工作,突出学生技能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提升本专业的教学质量。结合学校现有的管理机制,补充管理制度,以制度建设为基础,全面加强学校内部管理,提高规划、执行、质量监测与服务,确保管理制度的规范健全.3.过程管理根据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组织实施与管理的相关规定,对本专业的建设进行总体设计,突出建设目标、建设思路、建设内容及建设进度等要点,并组织专家委员会对本计划的实施性进行讨论、验证、技术咨询,加强软硬件方面的配套研究,形成最终方案,安排专人负责实施。在实施过程中,领导小组每学期进行跟踪与短期检查,将跟踪与检查情况及时反馈给实施小组,进行本建设计划的完善、补充,每一年进行中期检查,并及时召开分析总结会,指出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保证每年建设任务的落实。并通过最终的验收自评,监督本建设计划中所有内容的全部落实。4.经费保证依据学校整体项目经费“专款专用”指导思路,成立专门的专业建设项目经费管理小组,每支出一项费用,都要经过小组研究,得到一致意见后小组成员签字,方可支出制定经费.项目经费管理小组组成:组 长:马玉秀(学校财务室主任)组员:张旭善(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师、专业带头人)保吉春(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师)马晓花(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师)王淑花(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师)-96-
70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第四部分其他特色项目建设计划项目:数字化校园特色项目建设计划一、需求论证数字化校园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实现对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相关的所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并用科学规范的管理系统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以构成统一的用户管理、统一的资源管理和统一的权限控制;提升传统校园的利用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此项目的建设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很有必要。(一)满足信息化深入应用的需求。我校虽然已经建成了校园网,但主要用于宣传,校园网络基础能力比较弱,数字化校园应用系统的总体层次较低,主要以基础MIS的应用为主,如教务、财务、OA等.很多应用系统更多地体现在电子政务基础管理工作方面,教学方面以及为学生、教职员工服务的功能很弱。(二)保障业务系统正常运行和扩展的需要。这几年计算机网络经历了快速的发展,现有的信息化设备在过去几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深入以及学生和教职工对信息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当前的数字化校园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和未来的需要。另外校园网络也面临非常严重的安全威胁,现有设施在很多方面还有待于完善和提高,目前很多设备(包括网络交换机、防火墙、计算机、服务器等)已经使用6年多,设备开始进入故障多发期,由于设备的不稳定,容易造成整个系统工作的不稳定,严重影响了学校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迫切需要对数字化校园体系进行规划和建设,以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三)符合中职教育发展和国家政策方向.-96-
71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国家教育改革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加快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2010年《教职成9号文件》要求大幅度提高中职示范校项目建设学校办学的规范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加强职业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校园建设。《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讨论稿)要求以标准化校园网建设为基础,实现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全面推进数字校园建设;加快提高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水平,积极推进信息技术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引导广大师生广泛运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过程、内容和方法的深度融合,提高教与学的质量。二、建设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数字化校园网络基础建设和应用系统的功能开发,构建一个融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和服务为一体的数字化校园环境,提高学校的科学管理水平,营造学生的优良学习环境,创建职工工作生活的便利条件。完善校园网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技术先进、扩展性强、安全可靠、高速畅通、覆盖全校的校园网络环境。建立公共信息系统,提供先进数字化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建立功能齐全的教学管理系统;配合“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建设内容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实现数据资源共享.通过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为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和服务社会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推进教育信息化、管理信息化、服务信息化.(二)具体目标一是加快推进校园网络的升级改造,建立多层次可控出口网络体系,全面推进校园无线网络建设,实现全方位高速互联;二是实施校园网安全监控项目,保证校园网安全高速稳定的运行;三是建设一批应用广泛的互联网应用系统,全面提升校园信息化建设水平;四是高标准的进行网络基础、网络设施建设工作,包括楼宇有线、无线、专网系统规划建设;五是拓展校园一卡通功能,深入推进校园一卡通工程。三、建设思路-96-
72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图4—1:数字化校园建设整体架构采用网络3+N+1数字化校园整体解决方案,结合学校现有的基础条件和实际情况,采取数字化校园建设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策略.在数字化校园整体架构中,涉及到基础网络平台、应用支撑平台、公共认证平台、运维支撑平台及单点登陆统一信息门户的建设,具体建设思路如下:1.基础网络平台建设思路包括有线接入、无线接入、核心平台、网络出口等基础网络建设。综合布线:部署统一、灵活的信息接入端口;能够按不同需求和变化,迅速、灵活、方便地构建或重组各类不同应用类型的局域网;为连接广域网的信息高速公路提供出入接口;能够适应、满足新校园今后诸如多媒体教学、远程电视/电话会议举办、公共信息发布与查询等的应用;能够完全支持校园“一卡通”应用的要求,实现校园管理一卡多用。计算机网络:多功能,可同时连接并支持多种网络环境,如以太网/高速以太网/千兆以太网等;高容量,背板带宽不小于64Gbps,二、三层包处理能力应不小于30Mbps,并具有可扩展性;支持VLAN的数量应不小于4096;支持每个虚拟网的独立生成树和组播协议支持OSPF、RIP I/II、BGP、组播路由等,具有较高的端口密度,高可靠性,具有冗余电源,模块可热插拨及一定的自动切换能力,不存在“单点故障”;可扩展性,具有多槽机箱结构,可升级和扩展,可配制高端口密度和大吞吐量的扩展卡.主干网改造:将目前核心交换机由千兆升级到万兆,在出口部署流控和NAT设备、对防火墙升级,建立网络核心容错,网络核心作为校园网络的心脏,考虑整体网络的高性能和高可靠性,为了保证业务流量增加时,网络也能正常工作,网络核心的可扩展能力非常重要,因此采用双核心、模块热插拔、设备电源冗余等措施。无线网建设-96-
73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为完善学校计算机网络范围,重点覆盖礼堂、实训室、行政楼、会议室、报告厅等重点区域,采用成熟的安全、可管理、可运营的WLAN校园网的方案,其中包括支持最新WLAN安全标准(WPA)的无线接入点、无线网络控制器、集中式的WLAN网络管理系统、与校园现有用户的整合、灵活的本地及远程用户管理和计费服务等。能在用户接入控制、计费、用户上网日志以及对网络内所有无线设备同一监控、管理。中心机房环境和供电系统改造:机房改造包括电力改造,后备电池更换等,机房接地装置的设置应满足人身的安全及网络、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系统设备的安全要求。机房基础设施包括UPS不间断电源和空调,要求包括:UPS电源的容量不小于每平方米200W的用电量要求(含空调);电池后备时间不小于2小时;空调设施保持室内的温度在夏季23±2s℃冬季20±2℃和相对湿度45%—65%的要求。2.应用支撑平台建设思路应用支撑平台作为整个架构中的三个平台中的重要组件之一,向下保障众多的基础设施更好的统一运行、统一管理,充分发挥硬件资源的利用率,避免各自为政、单点故障等;向上保障教育业务系统的稳定运行,保障用户的良好体验,包括运维体系和安全体系的设计.通过运维管理平台能实时展示业务系统的运行和使用情况,可视化的展示IT资源,另外,还可综合分析业务系统和IT资源的历史使用情况,为教育信息化的升级改造提供有利的数据支撑的同时,可以实现有线无线的统一拓扑管理、批量配置及实时告警等功能。在应用支撑平台中,重点考虑了数字化校园的全局安全,包括用户身份安全、主机安全、网络安全、安全策略管理等四个主要方面。用户身份的安全,指用户以实名接入网络,只有经过实名认证的用户才能使用网络;主机的安全指只有终端主机本身是健康的,如安装了杀毒软件,安装了最新补丁,才允许接入校园网络;网络的安全指在网络中的数据要合法,不能有攻击或异常,同时,师生在校园网中的网络访问行为要安全,如限制学生访问成人网站或互联网娱乐类视频等;用户访问的安全,是指在网络中的访问可追溯,出现攻击可定位到人。总之,以用户为核心的安全设计理念是保障“-96-
74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让正确的人,使用健康的主机,访问安全的网络,做规范的事情。”3。公共认证平台建设思路通过部署网络系统,建立校园网公共认证平台,融合业务系统的身份信息,打造数字化校园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实现有线用户、无线用户、VPN远程访问用户的统一认证,每个用户的访问使用同一份身份信息、同一套账号密码.统一实名接入,实现网络层的实名认证及实名审计等。4。业务系统建设思路数据管理:根据学校数据分布的实际情况,采用以集中存储为主的分布存储策略,将绝大多数数据集中存放在数据中心,将一些有特殊需求的数据分布存储在相关部门,但整个系统的数据采用统一的视图,实施统一的管理。信息管理: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有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设备资产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管理信息系统直接管理各部门的信息资源,将现实校园的信息数字化后按照一定的规范存储到数字空间,并根据相关的业务逻辑组织起来支持用户的管理活动,使用户实现管理现代化。信息服务:根据用户的需求,将信息按照用户的逻辑提取出来,以方便的接口提供给用户。集成学校各种信息资源,为不同类型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信息发布和服务。在信息积累的基础上,建立数据仓库,逐步建立决策支持系统。办公自动化:网络办公环境为师生在网络上提供一个自己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师生可以布置自己喜爱的环境,如设置好经常访问的系统和站点、安装好日常使用的应用程序、存放好自己的文档和其它私有信息(如邮件)、保存好自己的工作场所,并且用户一旦通过身份认证进入这个空间,不论他在网络的哪个部分进入,都可以获得相同的环境。师生生活服务:使用校园一卡通,用IC卡取代学校目前使用的学生证、借书证、体育设施用卡、餐票、医疗证件、计算机房的机时票、通道出入证件等,实现只需持一张卡即可在校内食堂、商店、书店等收费场所消费,可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借阅书刊,去机房上机,去校医院看病,去总务处领用财物;并可建立学生学籍、成绩、教师师资、教学管理等档案,还能实现通道门禁验证,员工考勤等功能。数字图书馆建设:创建适应学校发展的功能齐全、服务开放、环境优良的基于各种馆藏资源和网络环境的现代化图书馆。-96-
75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增加图书管理系统,以计算机为中心来完成诸如文献采购、编目、检索、典藏、流通、统计的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师生可以使用公共检索机器进行书刊查询和读者信息查询,图书馆可以提供自动化借还书服务,进行借阅量统计,办理图书证的挂失和注销等。5。统一门户、单点登陆建设思路通过建设单点登陆系统,采用网络系统,实现无论多少个业务系统,每个用户都只需使用一套与自己身份和权限相匹配的帐号和密码,登录一次即可访问权限范围内的任务系统。通过与网络系统的联动,实现网络层及应用层的单点登录。无论是无线网络的接入、有线网络的接入,还是VPN远程访问用户接入,网络认证作为单点登录的唯一入口。如当老师在访问业务系统时,需要输入账号密码,首先进行网络认证,通过合法认证后,用户的访问界面就会出现和该用户相关的各个业务系统的登录地址,直接点击不同的业务系统,即可访问相关的业务系统。四、建设内容、进度及资金预算项目资金投入(万元)建设进度建设项目具体内容2012年2013年小计2012年3月 2013年3月 基础设施平台建设(一)基础网络平台建设)1。有线网络建设2。网络核心升级改造3.出口改造升级4.重点区域无线网络建设373673联合国内著名网络厂商完成有线网络建设,核心和出口改造。采用网络无线校园网解决方案,在图书馆、会议室、报告厅、等重点区域完成无线覆盖。(二)硬件环境设施建设)1.中心机房环境和供电系统改造2.大容量存储、备份数据备份系统3.综合布线423577完成中心机房改造、综合布线,部署数据存储设备。完成中心机房改造、综合布线,部署数据存储设备。-96-
76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应用支撑平台建设1.网络运维管理平台建设2。信息安全建设3。数字化校园标准、规范302050采用网络运维管理系统,实现以业务为核心的网络运维管理,出现安全事件可定为到人。和企业合作,完善数字化校园的标准、规范建设。公共认证平台建设1.基于以身份为核心的实名制认证平台建设2。有线、无线统一认证5510部署网络身份认证平台,网络访问行为可管可控。实现有线、无线统一认证。 统一门户单点登录系统建设统一门户、单点登录系统建设01010 部署网络单点登录软件系统,多个信息系统统一门户、统一访问入口。 业务系统建设(一)校务管理与办公系统)1。综合教务管理系统2.科研管理系统3.设备资产管理系统4.人力资源管理系统5.财务管理系统6.学生管理系统7.信息服务系统系统软件8.校园一卡通系统101525在线综合教务、人力资源、财务等校务管理与办公自动化。 在线科研管理、设备资产管理、为师生提供在线信息服务,校园内实现借书、门禁、购物一卡通。-96-
77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二)教育技术及资源建设)1.网上教务管理系统2.网上考试系统3.网上讨论系统4.自主学习型网络课件管理系统5.网上备课系统6、在线录播系统131225满足老师在线教务和备课需求。实现在线考试、在线讨论及学生可自主在线学习丰富的课件内容。(三)网络课程与教学资源库)1.实训案例、试题库2.教学素材库3.网上虚拟实验室4.远程教育10616师生可在线获取教学素材,实训案例和试题等资料. 师生可在线体验实训、实验虚拟场景,可在线提供远程教育(四)数字图书馆)1.图书管理系统2.电子阅览室3.电子图书数据库91120完善电子图书数据库,建成图书管理系统 进一步完善电子图书数据库,建成60座电子阅览室(五)其它系统)1.网络计费系统2。家校互联平台3。就业信息服务系统7714支持按流量、限时、包月等多种计费方式 在线提供就业信息服务,家长、学生、老师及校领导可在线互动,在线了解学生相关情况等。合计资金320五、保障措施(一)机构设立成立由企业行业专家和教师组成的项目建设执行小组,全盘负责项目建设、资金使用,协调各部门关系,以及资金到位和合理使用,配套资金的落实等工作。项目部门:数字化校园项目建设小组-96-
78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项目负责人:宋武魁(学校教导处主任)项目组成员:师存英(学校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组长)任迎春(学校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教师)范文军(学校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教师)郑秀兰(学校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教师)李庆业(学校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教师)(二)保障机制建立由行业、企业、学校和有关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的专业建设机制,结合学校现有的管理机制,补充管理制度,以制度建设为基础,全面加强学校内部管理,提高规划、执行、质量监测与服务,确保管理制度的规范健全。(三)过程管理根据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组织实施与管理的相关规定,对本特色项目的建设进行总体设计,突出建设目标、建设思路、建设内容及建设进度等要点,并组织专家委员会对本计划的实施性进行讨论、验证、技术咨询,加强软硬件方面的配套研究,形成最终方案,安排专人负责实施。在实施过程中,领导小组每学期进行跟踪与短期检查,将跟踪与检查情况及时反馈给实施小组,进行本建设计划的完善、补充,每一年进行中期检查,并及时召开分析总结会,指出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保证每年建设任务的落实。并通过最终的验收自评,监督本建设计划中所有内容的全部落实.(四)经费保证依据学校整体项目经费“专款专用”指导思路,成立专门的专业建设项目经费管理小组,每支出一项费用,都要经过小组研究,得到一致意见后小组成员签字,方可支出制定经费。项目经费管理小组组成:组长: 马玉秀(学校财统办主任)副组长:师存英(学校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组学科带头人、组长)组员:任迎春(学校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教师)范文军(学校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教师)郑秀兰(学校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教师)李庆业(学校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教师)-96-
79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第五部分主要保障措施一、机构设立(一)成立示范校建设项目专家指导委员会学校聘请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领导、行业主管部门领导、行业企业专家、职业教育专家等组建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为项目建设提供咨询和指导,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专家指导委员会一览表:姓名单位及职务主要职责来萍青海省教育厅副厅长负责规划、协调、组织、领导工作庞青青海省教育厅职成处处负责规划、协调、指导、监管工作潘立青海省人力资源保障厅培训处处长负责规划、协调、组织工作赵立英青海省财政厅副处长负责规划、资金监督管理工作董吉玉青海盐湖集团人力资源部部长负责规划、指导工作郭守明青海互助天佑德大酒店董事长负责规划、指导工作范宣琦西宁市世纪职业技术学校校长负责规划、指导工作王 洪青海省互助县教育局职成处主任负责规划、指导工作范勤勤上海齐鼎餐饮发展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负责规划、指导工作韩阿乙草青海伊佳民族服饰有限公司经理负责规划、指导工作韩雪冰天地华宇物流西宁分公司经理负责规划、指导工作(二)成立示范校建设项目质量监控小组项目质量监控小组一览表:姓名单位及职务主要职责来萍青海省教育厅副厅长负责监控领导工作庞 青青海省教育厅职成处处长负责监管工作-96-
80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张发文青海省互助县教育局局长负责项目实施过程质量监督工作殷杰青海宾馆餐饮总监负责项目实施过程质量监督工作穆翔西宁天年阁行政总厨师长负责项目实施过程质量监督工作赵明宇青海互助教育服装厂经理负责项目实施过程质量监督工作刘三省兰州际华三五一二皮革服装有限公司经理负责项目实施过程质量监督工作韩雪冰天地华宇物流西宁分公司经理负责项目实施过程质量监督工作汪 明阿凡提物流西宁分公司经理负责项目实施过程质量监督工作(三)成立国家示范校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全面领导项目建设工作,对项目建设的规划及重大事项进行决策、对项目建设内容、目标、预期效益和年度投资计划进行论证、审核和统筹,协调各方资源,保障项目建设的政策、经费落实到位。项目领导小组一览表:姓名单位及职务主要职责曹生锐互助职校校长领导小组组长负责项目建设全面工作曹一民学校党支部副书记领导小组副组长负责后勤保障工作汪元寿学校副校长负责特色项目建设温得位学校工会主席负责校企合作、培训赵和忠学校办公室主任负责建设计划项目实施的效益研究、验评、考核、成果审定、文献编辑、经验交流、资料管理刘敦仓学校总务处主任重点支持专业建设的效益研究、验评、考核、成果审定、文献编辑、经验交流、资料管理马玉秀学校财统办公室主任重点支持专业建设的效益研究、验评、考核、成果审定、文献编辑、经验交流、资料管理宋武魁学校教导处主任重点支持专业建设的效益研究、验评、考核、成果审定、文献编辑、经验交流、资料管理杨成业学校德育处主任重点支持专业建设的效益研究、验评、考核、成果审定、文献编辑、经验交流、资料管理拉永鳌学校烹饪专业组长中餐烹饪专业建设的效益研究、验评、考核、成果审定、文献编辑、经验交流、资料管理袁淑德学校服装专业组长-96-
81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专业建设的效益研究、验评、考核、成果审定、文献编辑、经验交流、资料管理吴威瑞学校物流专业组长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的效益研究、验评、考核、成果审定、文献编辑、经验交流、资料管理师存英学校电子与信息专业组长数字化校园项目建设的效益研究、验评、考核、成果审定、文献编辑、经验交流、资料管理(四)成立示范学校建设工作办公室职责:负责建设项目的总体策划、组织实施、监督考核工作、项目计划申报、项目评审;确立阶段性工作目标,制订具体建设任务和实施方案,对各建设项目实施过程控制和目标管理;负责建设项目和国家相关政策的内外宣传、信息发布、向建设领导小组和上级有关部门上报相关资料;及时跟踪项目进展、汇总与审核各分项目组的年度实施计划,总结推广建设经验。主任:汪元寿成员:赵和忠 拉永鳌袁淑德吴威瑞 师存英(五)成立项目专业建设小组成立“中餐烹饪”、“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物流服务与管理"三个专业建设小组。主管校长担任项目组组长,专业组长担任项目组副组长,各专业教师为主要成员,按照学校的《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任务书》中的要求,负责各专业建设项目的实施。项目建设以“分级管理、责任到人”为原则分为学校、处室、专业建设小组三个层次实施.校长与各处室项目负责人签订项目目标责任书,各处室项目负责人与子项目负责人签订子项目目标责任书,责任到人,以保证各项目建设计划的实施和完成。(六)成立示范学校建设资金管理小组职责-96-
82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负责制定《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示范学校建设项目经费管理实施细则》以及项目建设专项资金的管理和调度,及时将建设经费支出情况按预算科目编制成财务报表.成立资金使用审计、监督小组。全面监督资金使用,设备的采购与管理;对资金的使用实施全程跟踪、监控,保证专款专用,发挥资金效益。控制项目建设资金、建设进度和建设质量。负责项目建设的财务管理,资金使用的监督。负责项目预算的审核,参与年度建设指标及目标验收,负责项目的结算、统计与审计工作。组长:曹生锐(学校校长) 副组长:马玉秀(学校财统办公室主任)组员:闫世成(学校财统办公室会计)范增花(学校财统办公室会计)二、保障机制(一)加强理论学习和研究,为项目建设提供思想保障学校将进一步结合实际,以中职教育理论学习与研究为重点,以专业教学团队与管理干部队伍为主体,加强中职教育理论的学习与研究,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深化办学理念内涵,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具有中职特色、时代特征、校本特点的办学观、教学观、人才观和质量观,为全面完成项目建设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二)健全项目建设管理机制,为项目建设提供制度保障以国家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项目的要求和标准为依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制定在前、按章办事、科学管理、职责明确”的制度环境,制定和完善人事、教学管理、素质教育体系、社会培训服务管理、示范校建设项目管理等方面的相关规章制度,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项目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并以此推动学校制度建设更加科学、更加规范、更加完善.1.人事制度建设.深化以人事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改革现有人事分配制度逐步推行依岗定责、以岗定酬、按岗聘职的聘任制度。建立有利于教师成长的人事制度与分配制度,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创业干事的良好氛围,形成一种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又与学校实际相结合充满活力的内部人事管理机制,为顺利完成示范性学校建设的各项任务提供保障.2。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示范校项目建设要求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必须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相适应,教学管理制度必须适应教学模式、实训基地、师资建设、教材建设等一系列变化。-96-
83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随着示范校建设的实施和深入,对学校科研的要求和配套制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加强科研管理制度建设的根本目的是立足各专业的长足发展,不断提高专业建设水平,提升各专业服务于社会的能力。学校教育教学研究室在现有科研制度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修改完善.为了将重点专业及其专业群的社会服务能力、服务项目及水平作为示范校建设的重要指标来抓,形成链条式的连锁效应,增强全校为社会服务的意识,提高为社会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学校制定 《技术职务人员教研工作考核评价体系》、《教研课题立项、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管理办法》、《教研经费使用管理规定》等教学研究管理制度,建立教研及面向行业、企业技术服务的工作激励机制,明确责权利关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使全体教师努力投身于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中,为地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3.素质教育体系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部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坚持“德育为先、信誉为先”,主打素质养成品牌,切实保证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教育价值导向在学校各层面的践行,为青海地区社会经济蓬勃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全面提升教育工作水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了解企业对劳动者的素能需求,做好就业的素质准备、心理准备。帮助学生树立“进校如进厂,上课如上岗”的理念。将学生文体活动、社团活动、四节(文化节、体育节、技能节、读书节)、三表彰(务本基金奖励、优秀集体与个人表彰、五四表彰)等活动融入教育过程中,“以活动促德育”,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能动性。提升学生教育管理水平,建立无时间断点的学生教育工作过程管理体系,以班级为考核主体,以班级达标成绩为考核结果,实现相关人员的“目标管理”新机制。强调未来员工“知识+技能+素养”的规格要求。突出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寓教育于活动中,结合企业文化、规章制度要求,加入企业元素,探求围绕“开启职业之门,规范校园生活”,以明理为目标,以导行为方法,搭建循序渐进推行职业生涯和成长习惯教育管理新模式。结合企业生产运行的实际模式,突出学生的团队意识教育和“合作、包容、共进”意识培养,充分贴近企业对职业技术劳动人才的实际需求。充分发挥“德育特色名师”、“班主任工作研究会”和“德育工作研究会”-96-
84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的作用,全面构划学生管理数字化平台、学生教育活动、教育工作者队伍、教育研究等长效机制,努力办出特色,不断提高学校学生工作水平,强化学校教育教学的服务能力。4.社会培训服务制度建设。在学历教育规模快速发展,终身教育市场与培训机构网络快速扩大的新形势下,传统的职业教育面临着很多新的挑战,学历后职业教育等非学历教育的社会培训正在成为人们继续教育的主要需求.因此,职业学校的办学必须要两条腿走路,在坚持正规的学制教育的同时,要大力开展面向企业员工、失业人员、转岗人员、农村劳动力的社会培训。学校将制定《社会培训市场开发与项目开发管理办法》、《培训成本核算和财务管理规定》等制度,同时制定学校《社会培训中短期发展规划》,使社会培训成为学校的重要工作指标。5.示范校建设项目管理制度建设。示范校项目建设涉及内容多、范围广,按照学校示范校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及任务书中的要求,为了保证该项目中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便于监督管理,学校将新建《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项目资金管理办法》。(三)实施项目化管理,为项目建设提供质量保障建立项目负责制度,由校长全面负责项目建设的计划、组织和实施工作,由示范校建设各专项小组负责各专项建设项目的计划、组织和实施工作.建立项目建设监督制度,由学校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授权项目监督专项组负责定期审查各个项目建设的实施活动,实行对建设项目的全程监督。建立绩效考核制度,由学校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授权项目创建办公室制定奖惩办法,对学校建设项目的执行情况分年度进行过程检查和中期推动,实行绩效考核,确保示范校建设项目按计划完成。三、过程管理在整个与示范校建设相关的教学管理制度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坚持二级管理的原则.通过健全学校、专业组管理体制,建立权责明确、运转协调、精干高效的管理体系。学校主抓管理制度的制定和监督,各专业项目建设小组主抓管理制度的贯彻与落实.通过完善内部制度建设,使示范校项目建设中的各项工作都能按照统一的标准高质量的完成,并且形成一套完整的学校管理文档。-96-
85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一)示范校建设项目由学校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进行总体设计,制订项目实施方案,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技术人员进行建设论证;各专业建设小组依据项目实施方案填写项目建设任务书并负责项目实施.(二)建设项目实行年度计划、中期检查、年度总结和年度评估的管理办法。年度计划即严格执行项目建设任务书中规定的年度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中期检查由学校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组织校内外专家在每学期末实施,其主要任务是对项目的建设进度、项目经费落实和使用情况、效益等内容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年度总结由各专业项目建设小组负责人把各子项目建设的年度统计、年度预算决算、投资完成情况及建设效益等相关内容写成总结报告,各子项目负责人均需填写《子项目年度建设内容完成情况验收表》,并提交相关佐证材料;年度评估由学校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组织校内外专家在每学年末对照项目建设任务书中的验收要点进行评估、验收。(三)项目建设期满,各专业项目建设小组责任人向学校项目建设小组提交完整的项目验收报告,由学校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根据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及所签订的项目责任书对完成项目进行验收。四、经费保障我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建设项目”的建设资金由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地方财政配套资金、企业投入资金和学校自筹资金四部分组成。在中央政府专项资金1000万元的基础上,青海省财政划拨配套资金200万元,互助县财政划拨配套资金200万,并得到企业赞助30万元,同时学校自筹了资金70万元,共计1500万元,保证了学校示范校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96-
86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第六部分 经费预算根据我校各重点专业建设发展的实际情况及建设规划,按照《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中的要求,围绕“教育教学内容改革、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及学校规范化管理等方面,本项目建设经费预算为1500万元,其中中央政府专项资金1000万元,青海省、地方财政配套400万元,学校自筹资金70万元,行业筹资30万元。资金使用情况说明:1.中央财政使用情况:按照文件要求,中央财政拨付的资金主要用于三个重点专业建设,其中的17。8%用于采购教学仪器、设备,并且单件不超过5万元,其余80%资金全部用于课程开发、师资培训、教学资源库等软件方面的建设。2.地方财政资金使用说明:本次建设项目得到了地方财政的配套资金400万元,用于学校硬件建设和特色项目建设上,目前资金已经到位,学校正在积极进行前期的调研,制定采购方案,按照示范校的建设任务,逐步落实。3.学校自筹资金使用说明:学校自筹资金70万元,主要用于重点专业的师资队伍和特色项目的建设.4。行业筹资资金使用说明:行业筹资30万元,主要用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机制等建设。-96-
87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建设内容资金总预算及来源合计中央财政投入省、地方财政投入行业企业投入学校投入合计1000400307015002012年 2013年 2012年 2013年 2012年 2013年2012年2013年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1.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1982027773 5502.师资队伍建设 143157783153。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149 151 78315其中,实验实训设备费用小计 6060120-96-
88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其中,师资培训进修费用小计 475097其他特色项目数字校园特色项目125125 5010 2530320第七部分实施步骤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建设时间为两年,分为三个阶段,具体实施步骤如下:第一阶段:项目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2012年3月-6月)1.认真学习《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文件,领会文件精神,召开“创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大会,统一思想,做好宣传动员工作.2。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组建项目建设办公室,制订项目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项目实施的各项保障措施。3.成立项目建设工作小组,依据《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文件,制订示范校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填写《任务书》。第二阶段:建设阶段(2012年7月—2014年7月)1.利用2012年度中央政府专项资金及青海省地方财政配套资金,按照学校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及任务书要求,完成第一年建设期建设任务.(1)制订“中餐烹饪”、“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物流服务与管理”三个重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完成本年度7本一体化课程标准编制及配套教材开发等相关工作,并从2013年起实施一体化教学。-96-
89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2)实施2012年度设备购置计划,完成本年度三个重点专业校内实训中心建设项目及具体工作,改扩建实训场地3个,新开发9个校外实训基地。(3)按计划完成新聘4人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落实师资培训计划,具体实现校外企业专家的引进、聘用工作,各专业参加各级、各类培训人数占专任教师80%,外聘兼职教师占10%.(4)做好本年度对行业、企业的各种培训工作,培训人数每年递增10%。(5)完成三个重点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部分工作,完成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一期工程。(6)建立健全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7)聘请专家进行阶段性验收评估.2.利用2013年度中央政府专项资金及青海省地方财政配套资金 ,按照学校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及任务书要求,完成第二年建设期建设任务。全面完成示范校建设项目的各项工作。建成占地293亩,在校生规模6000人的数字化、信息化校园;学校各项管理规范化、信息化的水平大幅提高,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领先于同类院校。(1)制订完善“中餐烹饪”、“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物流服务与管理”三个重点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完成本年度8本一体化课程标准及教材开发的相关工作,并继续在2014年新生中实施。(2)实施2013年度设备购置计划,完成本年度三个重点专业校内实训中心建设项目及具体工作,完成5个实训场地改扩建任务,新开发10个校外实训基地。(3)按计划完成新聘6人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落实师资培训及校外企业专家的引进、聘用工作,各专业参加各级、各类培训人数占专任教师100%,外聘兼职教师占20%。(4)做好本年度对行业、企业的各种培训工作,培训人数每年递增10%。(5)完成三个重点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部分工作,完成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二期工程。(6)聘请专家进行阶段验收评估.第三阶段:总结验收阶段(2014年8月)1.按照学校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及任务书中的要求,完成所有建设项目。2.完成建设项目的自我检查与评估工作.3.建立项目建设档案,整理各项目建设资料,接受上级领导、专家组的验收评估.-96-
90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附件1: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示范学校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为了加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的建设管理,保证各项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和建设目标的实现,根据《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0]9号)和《教育部办公厅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第二批立项建设学校名单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1〕1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为加强我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的实施工作,规范项目管理,根据《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我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的建设内容是: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批准的《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和《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任务书》(以下简称《任务书》)中确定的内容,即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数字化校园建设等项目。第三条-96-
91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我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的建设资金,由中央财政、青海省地方财政、学校自筹等部分组成,资金总预算为15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1000万元、青海省财政配套200万元,互助县财政配套200万元、行业企业资金30万元、学校自筹70万元.第四条我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的管理,包括项目的组织、规划、执行、评估和验收及日常的具体工作.第五条具体建设项目及任务由学校国家示范校建设办公室负责推进落实.第二章 项目管理与职责第六条我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实行“分级管理、责任到人、全员参与、专家评估"的原则。所谓分级管理,就是学校的总项目由校长对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负责,各一级子项目由专业项目建设小组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对校长负责,各二级、三级子项目的负责人对本部门领导负责,逐级签订项目责任书;责任到人,是指每级子项目负责人必须承担起按时完成项目建设任务的责任;全员参与,是指学校全体教职员工都要积极参与各级子项目的建设;专家评估,是指学校将组织校内外专家定期对建设项目进行进度考察、自我评估和阶段验收。第七条为加强管理并全面实施我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国家示范校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国家示范校建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建设办),并同时成立由财务管理、人事管理、设备管理、教学改革及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督导监察、外联与宣传等专门人员组成的工作小组,全面负责我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的领导和具体管理工作。第八条国家示范校建设领导小组的职责是:结合学校实际,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的建设目标、任务和内容进行整体规划、资金筹措及经费调配;确定各级子项目建设内容和负责人;加强项目实施的组织、协调、评估、验收、保障制度和措施的制定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并对项目建设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行政性的审议把关。第九条-96-
92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国家示范校建设办公室的职责是:具体负责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的日常管理,负责与上级主管部门联系,按要求向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报送相关材料;对各级建设子项目进行编目管理,督促和检查建设项目的实施进度;定期组织专家对建设子项目进行分年度评估、验收;协调有关规章制度、政策、措施的制定和落实;及时总结、交流项目建设中的经验以及协调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编辑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工作简报。第十条学校国家示范校建设领导小组下设的工作小组的职责是: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涉及的财务、设备、教改及实训室建设、师资队伍、督导监察和对外联系与宣传等方面的问题,制定相关配套措施,评估项目的实施.第十一条 学校相关职能部门,按分工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对相关建设任务进行管理、检查、协调和监督,并对建设项目在经费、人才和物质条件上给予全力支持和配合,在政策上给予优惠和倾斜,以确保建设的进度、质量和效益。第十二条我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各级子项目责任人的工作职责是:负责与上一级项目责任人签订责任书,确保子项目按期完成并达到预期目标;负责对建设过程进行管理、协调、督导和具体操作实施,对项目资金的使用进行配制和管理;负责对项目建设进行年度总结、组织相关建设材料的准备和建设情况的报道;接受上一级项目责任人的监督、检查和指导,接受对项目的评估和验收,并提交项目建设的概况说明和相关佐证材料等.第三章项目实施第十三条我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必须以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批准的《实施方案》和《任务书》为依据,保证建设进度和实现预期目标,项目实施过程中若出现重大问题,应及时向上级报告,以便尽快解决问题,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第十四条-96-
93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我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的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建设要求和预期目标等以《实施方案》、《任务书》为准,任何部门和项目负责人不得随意更改。若确因客观原因需对计划进行局部调整,对不影响项目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变更的,需由子项目责任人向学校创建办提交论证报告和书面申请,报学校建设国家示范校领导小组批准后方可实施;对建设目标、建设内容有重大更改的,则由学校国家示范校建设领导小组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审核、批准。第十五条我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实行年度计划、年度总结和年度评估的管理办法。年度计划即严格执行项目建设《任务书》中规定的年度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年度总结由项目负责人把项目建设的年度统计、年度预算决算、投资完成情况及建设效益等相关内容写成总结报告,报学校建设办;年度评估由学校建设办组织校内外专家在每年的十月份实施,对照项目建设《任务书》中的验收要点进行评估,其主要任务是对建设项目的建设进度、项目经费落实和使用情况、预期目标等内容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第十六条项目建设期满,由项目所在部门及项目责任人向学校国家示范校建设办公室提供完整的项目验收报告,全面阐述项目建设计划的落实情况和取得的效果,并提供各级子项目的每年度建设任务完成情况验收表及相关的佐证材料,由学校组织专家验收小组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检查、评估,财务及审计部门按规定对财务检查和资金审计。第四章 项目资金和仪器设备管理第十七条我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的建设资金采取专款专用、统一管理、专人负责、单独核算。资金管理由财务处组织实施,各级子项目责任人必须严格按照《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示范校建设项目经费管理实施细则》的规定使用资金。第十八条我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的仪器设备购置及管理,由设备购置小组组织实施,并严格按照《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设备管理办法》执行。第五章 奖惩第十九条 学校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的子项目实行年度绩效考评制度。学校国家示范校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对项目整体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的绩效评估,由国家示范校建设办公室制定评估标准并负责组织校内外不同的专家组,每年对子项目的建设状况、建设进度、建设质量进行现场调研、评估,并提出评估意见和改进建议。第二十条-96-
94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学校国家示范校建设领导小组将依据专家组的考评结果,对在示范校建设过程中成绩突出、效益显著的子项目建设部门,以及做出重大贡献的个人,每年给予表彰和奖励,并将建设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第二十一条对于考核成绩差、直接影响项目的正常建设和验收,或年度验收不合格的部门和子项目,学校国家示范校建设领导小组将追究项目负责人的责任,同时追究承担该子项目的建设部门主要领导的责任。第二十二条 我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重要成果,使用权归学校,成果可按学校有关文件申请奖励。第六章附则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如与国家和天津市有关部门的相关管理办法不一致的地方,以国家和天津市有关部门的相关管理办法为准.第二十四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学校国家示范校建设办公室解释。-96-
95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附件2: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示范校建设项目经费管理实施细则一、实施原则1.量入为出的原则.要根据资金筹集方案制订相应支出预算。2。严格执行预算资金结构比例。经相关主管部门批准,在特殊情况下统一调剂.3。严格按照每一专业为一单项目的控制管理原则。4.严格审批程序与权限。二、资金管理机构学校设“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作为领导和决策工作,下设“示范校建设办公室”为日常办公与管理,按照预算要求负责日常项目资金运行的管理,并接受上级有关业务部门指导的检查和监督。三、资金的管理、审批与报销流程1。资金的管理确定的年度项目建设计划及资金预算原则上不得调整。因客观原因确需调整的,应向“示范校建设办公室”提出书面申请,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批准后,方可调整和执行。学校实行资金统一管理,专款专用、分项核算。资金的支出需经分项目负责人和示范校建设办公室主任签字后,按照学校现行的财务制度规定和示范学校建设项目资金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96-
96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分项目将按每季度将经费使用预算计划与执行情况(附预算文字说明。预算文字说明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名称、具体实施计划、资金使用安排、预计使用效益等内容),上报示范校创建办公室。年末要进行全年的预算执行情况的汇总与分析,以便修正。项目资金不得用于与示范学校建设项目无关的经费的开支以及国家规定不得列入的其他支出。资金项目如在年度内未完成,项目负责人应提供详细的书面材料,其对应的专项资金结转至下一年度,纳入专项资金项目预算安排并继续组织实施.2.审批与报销流程示范校建设资金的审批与报销流程与学校现行的审批程序与权限基本相同,涉及固定资产与低值易耗的采购仍按照学校资产购置的文件执行,只是在原审批的基础上由“国家示范校建设办公室”进行最后审批,并且加盖带有“示范校建设”专用标记的印章,注明属于哪一专业项目和支出结构中哪一项,便于整体项目的资金统计与管理。3。设立资金管理台帐示范校建设办公室应设立与项目和支出结构对应的统计台帐,以便检查执行情况,建立相应的基础信息。4。建设资金在使用中购置的固定资产属于学校的国有资产,各部门应按照学校的有关规定办理验收、登记入账等手续,并加盖带有“示范校建设”专用标记的印章,纳入学校固定资产统一管理。5。未按规定用途使用专项资金的项目单位,学校要追究项目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的责任.-96-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