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171108
大小:11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3-09
《高中政治课教学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中政治论文高中政治课教学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初探泽国中学杨真泽【摘要】“获取和解读信息”是学生通过观察生活、阅读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新课程背景下政治高考对学生能力考查的重要要求。这里,笔者重在探索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取、解读、整合有效信息”的能力的方法和途径,以期提高学生高考成绩,促进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关键词】政治课教学获取信息解读信息新课程背景下的政治课教学倡导从生活逻辑出发,引导学生从生活现象和文本资料中提取、解读、整合相关信息,生成学科知识;新课程背景下的政治高考明确地提出了对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
2、和探究问题”能力的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是提升其他能力,在考试中赢得高分的前提。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往往忽视了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无法快速、全面、准确地从生活现象、文字、图、表等形式中获取与课题、回答问题的有效信息,无法有效整合所获取的信息,影响了知识的生成,制约了高考成绩。可以说,在政治课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十分紧迫。如何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笔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了如下的尝试,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一、立足基础,循序渐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观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和前进都离不开对旧事物的继承,都需要吸
3、取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成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量变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在政治课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需要要立足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技巧,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进一步夯实学生知识基础,丰富经验技巧,不断提升能力。1、合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反思提升叶澜先生说:“人们在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时,往往会借鉴自己和别人以往的知识、经验,从中寻找认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这启示我们:培养学生“获取、解读、整合有效信息”的能力,必须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合理开发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在教学实践中教
4、师应通过谈话、聊天、座谈、问卷调查、课堂观察、作业反馈等形式,摸清学生的三基情况,在备课过程中找到能更好衔接新旧知识、经验、能力的课程资源、问题设计、活动方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参与体验,积极反思,进一步夯实学生知识基础,丰富经验技巧,不断提升“获取、解读、整合信息”的能力。2、强化三基,为培养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打牢基础笔者发现:那些基础知识扎实、生活经验丰富、综合能力强的学生,对信息的感受愈敏锐,对事物的判断愈准确,阅读获取、解读、整合有效信息的能力也越强,成绩也更突出。在教学实践中,必须立足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经验、思维特质和水平,结合教学主题,有针对性
5、地采取措施,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经验、基本能力。具体来说,就是要根据《教学大纲》、《考试说明》、《学科指导意见》,从宏观上构建模块知识体系,从中观上把握单元、课、框题、目的结构,从微观上落实主干知识和核心概念,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或者怎么办”的角度深化、活化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打通学生知识学习的“任督二脉”准确、完整的掌握高中思想政治各个模块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及其相互联系;并就其关键词作必要的拓展和解释,熟悉其常用的语言环境以及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并要求学生进行积累和针对性的训练,以便在不同的语境、题目、生活场景中灵活运用。3、
6、遵循认知规律,逐步提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学生“获取、解读、整合信息”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及早谋划,前置到高一教学中进行,由简单到复杂,由显性的信息的获取解读再到隐性信息的提取和解读,由单一信息的提取到综合信息的提取、解读和整合,经过高一、高二、高三六个学期的历练和积累,学生“获取、解读、整合信息”的能力自然水到渠成。一、发挥双主,扶放相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因与外因辩证关系原理认为:任何事物的变化和发展都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培养学生“获取、解读和整合有效信息”能力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是内因,教师的教是外因。要
7、促进学生“获取、解读和整合有效信息”能力,必须正确处理师生之间的辩证关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扶放相随。1、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让他们“收集、获取、解读、整合有效信息”内因起决定作用,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教学过程中离开了学生主动的参与、锻炼、吸收,教师即使再努力也无济于学生“获取、解读、整合”能力的提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尊重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去“获取、解读、整合”有关信息,完成知识的建构生成。如笔者在组织学生学习《有序无序的政治参与》时,先引导学生回忆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内容、途径方式、原则,然后设置了两例正反生
8、活情景,设置问题,让学生判断分别属于公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