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7899183
大小:32.6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3-02
《干部能上能下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干部能上能下方案 在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大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在建党94周年之际出台《关于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若干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首次对干部“能上能下”做出专项规定,剑指领导干部只能上不能下的弊端,标志着干部制度改革步入深水区,必将成为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转折点,意义重大而深远。落实“能上能下”新规,真正做到“能上能下”,要从转变观念入手,要从制度改革着力,要用科学的评价标准、方法提供可靠保证。 颁布“能上能下”专项《规定》,是中央站在党和人民事业大局高度推出的一项全面深化干部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在这场深刻变革面前,领导干
2、部能否确立正确的认识和态度,能否正确对待个人的升迁去留,检验的是其权力观与群众观,考验的是其思想境界与心胸情怀,透视的是领导干部究竟是以工作事业为重还是以个人得失为重。 “能上能下”是斩向“官本位”思想、官场潜规则的一把利剑。“能上不能下”是长期以来官场最大“潜规则”,其实质是官场“铁饭碗”“铁交椅”“铁帽子”,其最大弊端诱导人们为追逐这些“铁”的利益而奋斗,以当官为目标、以当官为追求,千军万马走“官道”、费尽心思入“官场”。这种潜规则的背后,深藏着的是封建主义“官本位”意识,即为权力而当官,光宗耀祖、养尊处优,“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受这种错误观念和潜规
3、则的支配,一些人致力于“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热衷于“裙带关系”、拉帮结派,陶醉于“苦心经营、极力钻营”。党员领导干部如果沾染了这种恶习,就会形成“唯官是尊、上荣下辱”的思维定势。从本质上说,这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是权力观、政绩观、群众观的蜕变,是对党的根本宗旨的背叛。因此,实行“能上能下”,首先领导干部必须彻底转变“只要不犯大错误就不该下”的固化思维,打消“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做“太平官”的念头想法,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能上能下”是克服“为官不易”“为官不为”等消极情绪的一剂良药。近年来,在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高压态势下,不正之风有
4、所收敛,腐败现象得到遏制。但也有些干部抱怨“为官不易”,有的甚至“为官不为”,乐得当得过且过的“撞钟和尚”。有的虽然礼不收了、饭不吃了、红包不拿了,但该做的事也不做,该解决的问题也不管;有的认为改革有风险,害怕主动作为“摊上事儿”,于是心甘情愿当起“太平官”;有的信守“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所以占位不管事、在岗不出力,心安理得地做个“堂前木偶”。显然,这种新的庸政、懒政、惰政现象严重影响了政府运行的效能,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在推进途中遇到了新瓶颈、遭遇“软对抗”。如何破解难题、迎难而上?中央当下颁布“能上能下”规定,就是向“撞钟官”“太平官”“
5、木偶官”敲响警钟、亮出底牌,是治庸、治懒、治惰的治本之策。《规定》向社会传递了这样的讯息:领导干部不再是“铁饭碗”,“能上能下”将成为新常态。党员领导干部作为人民公仆,要从党和人民事业大局的高度来对待干部制度改革新举措,从党性的高度来确立“能上能下”“能官能民”“能进能退”思维,正确认识、努力适应、积极引领干部制度改革全面深化。 长期以来形成的能上不能下局面,是由“官本位”理念和“潜规则”习俗相互叠加、相互作用造成的。“官本位”孕育了官场“潜规则”,官场“潜规则”又反过来强化了“官本位”。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多次强调要改革干部管理体制,实行“能上能下”,但
6、由于种种原因,“能上能下”机制至今仍然没有建立起来,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还有进一步固化的倾向。导致这种局面的根源是什么?是制度设计。换句话说,彻底破除领导干部终身制,必须全面深化改革现行干部制度。全面从严治党关键在从严管理干部,从严管理干部关键是要解决“能上能下”问题。 建立科学有效的“能上能下”机制,既要有壮士断腕的改革魄力,也要有善做善成的政治智慧。既要注重设计好“能者上”的制度安排,又要重点打通“庸者下”“劣者汰”的制度渠道,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和操作规范。要按照“能上能下”的要求重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从“GDP考核”向“综合考核”转变,引导广大干部树立正
7、确的政绩观。要建立健全领导干部绩效考核档案,为“能上能下”提供可靠依据。解决好“能上”的问题,当前要着力扭转“一边倒”“一刀切”“一考定终身”“一票定终身”的倾向,妥善处理、合理运用选任制、考任制、任命制三种基本选人用人方式。这三者之间不应当非此即彼,要因事制宜、因需而变,相互补充、相得益彰,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解决好“能下”的问题,核心是打破“铁饭碗”、破除“终身制”。为此,要严格执行干部退休制度,不能“退而不休”;严格实行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度,不能因人而异;加大领导干部问责力度,不能“问而不责”;建立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制度,不留“南郭先生”;
8、健全领导干部辞职、辞退、罢免机制;推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