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7875555
大小:3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3-01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7课《背影》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背影》教案 一、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赋闲、狼藉、踌躇、差使、颓唐、琐屑、蹒跚”等。2、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3、学习作者认真观察体验生活,并从日常琐事中积累内涵深刻的写作素材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品析文章朴实却饱含深情的语言。 三、情感目标 体味文章真挚感人的父子深情,增进学生与父母的沟通交流,激发学生对父母的爱心孝心。 教学重点深刻地体会文章真挚感人的父子深情。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精巧的构思,品味文章朴实的语言。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探究法。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2、揣摩理解“
2、背影”的特定环境。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新课导入。 1、简介作家、作品导入新课。(课件展示,教师朗读) 2、作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背影》自1925年问世以来,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朱自清的《背影》,去体会那份感动吧!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2、学生自读课文,初步体会文章感情。(课件展示文中重点词语,要求学生对照检查预习情况
3、。) 3、学生放声朗读,勾画出文中最感动自己的地方并作简评。思考、讨论: (1)“我”与父亲最后一次见面的背景是怎样的? (2)文章以“背影”为线索,一共写了几次“背影”?其中那一次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3)文中几次描写“我”的眼泪?体会眼泪与父亲背影之间的联系。 边引导、边朗读,学生回答,教师提示: (1)祖母死了,父亲赋闲——祸不单行、家境惨淡的特定背景。 (2)四次背影:第一次是在开头点题的背影;第二次是父亲为我买橘子的背影;第三次是离别时的背影;第四次是结尾思念中的背影。一般是第二次的背影印象最深刻。 (
4、3)文中四次描写“我”的眼泪,正与父亲的背影相互映衬,表现一种相互理解的父子深情。 三、揣摩品味,理解“背影”的特定环境。 齐读课文第二、三两段,小组讨论下列问题,再全班交流。 1、说说以下几个词语的表达作用:“祸不单行”、“满院狼藉”、“惨淡”。 2、“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父亲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 3、这两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提示:1、学生要了解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表达作用。2、宽慰儿子。 3、这两段文字为写“背影”渲染悲凉的气氛,为突出父亲的爱子之情作铺垫。 四、布置作业:反复朗读,理解文章感
5、情。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1、重点研读“望父买橘”,理解父子深情。2、揣摩文中对父亲的语言描写,体会文章朴实的语言特色。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复习导入 1、梳理文章:难忘背影(思念父亲)——刻画背影(望父买橘)——惜别背影(父子惜别)——再现背影(别后思念)。 2、上一课我们了解到本文写了四次背影,其中第二次给大家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一起找找看是什么原因吧! 二、研读“望父买橘” 1、请一位朗读能力较好的同学朗读课文第六段,其他同学听读课文。思考、讨论: (1)这一段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明确
6、:外貌描写、动作描写。 (2)试找出文中外貌描写的语句并作简要分析。 明确:“父亲是一个胖子”,“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胖”为下文的动作艰难作铺垫;黑色衣服照应了前文的家庭背景并给人压抑沉重的感觉。 (3)文中哪些动作描写的十分精细,说说你的理解。 提示:重要词语有“蹒跚”、“慢慢探身”、“爬”、“攀”、“缩”、“倾”。 (4)感情的交流是双方的,试找出作者呼应的行为。 明确:“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2、全班齐读本段。三、对于其他几处的背影,你还
7、有什么要说的吗?请补充。(学生讨论,自由发挥。) 四、文中记叙父亲送儿子上车过程中的四句话朴实平常但意蕴丰富,试找出并体味父亲言语里蕴含的深厚感情。 学生自主探究讨论,教师适当引导点拨。 明确:(1)“不要紧,他们去不好!”(2)“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3)“我走了,到那边来信!”(4)“进去吧,里边没人。” 分析点拨:(1)句是决定亲自送儿子过江上火车时说的。担心茶房照顾不周,还是自己去放心;(2)句是担心儿子路上口渴,“几个”虽不多,但关怀无微不至;(3)句惦念儿子是否路途平安;(4)句言外之意
8、是担心儿子的行李安全,先说“进去吧”反映父亲唯恐儿子劳累伤感的微妙心理。这又是父亲“走了几步,回过头”说的,可见心里还是依依不舍的。总之,这四句话深刻地揭示了父亲的心理活动,充分地表露了父亲的爱子深情。 五、总结拓展1、齐读全文。2、有人说:“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