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7870175
大小:5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3-01
《浅谈刘铭传与台湾的近代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刘铭传与台湾的近代化摘要:刘铭传,晚清名臣之一,首任台湾巡抚。他为推动台湾的近代化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通过刘铭传的一系列改革,台湾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项近代化事业也得到迅速的发展。本文主要就台湾近代化发生的原因,刘铭传促进台湾近代化的主要成就作简要的论述及分析。关键词:刘铭传;台湾;近代化刘铭传(1836-1896),字省三,号大潜山人,安徽肥西人。1884年奉旨赴台湾督办军务,抗击法国侵略者,1885年10月被清政府任命为首任台湾巡抚,1891年6月因病离开台湾。在其长达七年的抚台生涯中,
2、刘铭传在台湾“大兴新政,筑铁路,通航运,办清赋,辟山林,建学堂,讨军事,开矿产,振工商,计日度月次第实行,将置台湾于富强之域”为台湾的近代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后人赞叹道:“溯其功业,足与台湾不朽矣。”刘铭传治台时间虽不太长,但却为台湾的近代化建设作出了较大贡献,也因此被誉为“台湾近代化的先驱者”、“台湾近代化之父”。台湾,位于中国东南部,四面环海,土地面积3.6万平方公里。它不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战略地位也十分重要,是我国东南七省的门户。所以,台湾自明朝以来就成为外敌觊觎之地。1621年,台湾被
3、荷兰殖民者侵占,1661年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后进据台湾,作为抗清基地。1683年清朝统一台湾。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立1府(台湾府)3县(凤山、诸罗和台湾),隶属福建省。1723年,清政府将幅员辽阔、不易治理的诸罗县划出一部分,另设彰化县和淡水厅,后又以澎湖列岛地处交通要道,将其从台湾县划出,增设澎湖厅;以噶玛兰地方垦地推广,人口增多,另设噶玛兰厅。1府4县3厅的格局基本形成。台湾虽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但由于“孤悬海外”,远隔重洋,所以一直也没有引起清政府的重视,这是导致台湾海防空虚、经济落后的
4、重要原因之一。19世纪70年代,列强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台湾又成为他们侵华的重要目标。1874年5月,日本借口船民被害,派陆军中将西乡从道率军3000人自台湾登陆7,同年10月,中日签订《北京条约》,清政府对日本赔款50万两。在日本侵台后,清政府开始认识到台湾的重要性,加强台湾的海防,加快台湾的建设随之提上日程。1874年沈葆桢被任命为钦差大臣,负责处理台湾的相关事宜,台湾的近代化开始起步。1883年底,法国发动了中法战争,并把夺取台湾作为其最大的侵略目标。中国军民在刘铭传的领导下英勇抵抗,最终法
5、国占领台湾的想法没有得逞。此次,中法战争的爆发,使清政府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台湾的重要性。战争结束后,1885年10月清政府颁布台湾建省的上谕:“台湾为东南门户,关系重要,自应因时变通,以资控制,着将福建巡抚改为台湾巡抚,常川驻扎;福建巡抚事,着闽浙总督兼管,所有一切改设事宜,该督抚详细筹仪,奏明办理。”刘铭传被任命为台湾首任巡抚。此后,在刘铭传的领导下,台湾加快了近代化建设的步伐。台湾的近代化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1874—1885)是台湾近代化的起步阶段。主要是在沈葆桢的主持下进行的。18
6、74年,沈葆桢赴台任钦差大臣,他随即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1875年1月,沈葆桢奏请废除严禁大陆人民渡海到台湾汉民私人的“番界”的旧例,从而使大陆人民得以向台湾迁徙,同时台湾的汉族居民与原住民得以自由来往。第二,台湾的汉族居民主居住在西部沿海地区,原住民主要居住在东部山区。为了加强对原住民的管理,他着力打通山路交通。这项措施使得东西海岸连成一片,不仅有利于巩固海防,同时对促进东部的开发和加强汉族与原住民的交往都有重要的意义。第三,为了推动台湾的土地开发,特别是东部山区
7、的垦殖,在厦门、香港、汕头等地设立招垦局,招募汉人入台开垦。第四,对台湾的行政体制也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由原来的1府4县3厅变为2府8县4厅,形成了台南和台北两个重心。第五,1875年,沈葆桢主持创办台湾最早的煤矿——基隆煤矿。这是中国第一座采用西法开采的矿场。第六,加强海防。采用西法在安平、旗后等处建设新式炮台;购买洋炮及军火机械,并建立军装局和火药局。台湾军事近代化从此起步。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台湾的政治、经济、军事面貌焕然一新,为台湾的近代化奠定了基础。第二阶段(1885—1891)是台
8、湾近代化的高潮阶段。这一阶段是在刘铭传的主持下进行的。刘铭传在台湾的近代化事业,具有深厚的思想基础。他早年参加淮军,深受李鸿章等人洋务思想的影响,对西学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在镇压太平天国革命时,他率领的“铭字军”与洋人的“常胜军”并肩作战,亲眼目睹了西方先进的军事装备,萌生了兴办洋务、富国强兵的思想。刘铭传对洋务的认识并没有停留在“船坚炮利”的表面层次。在剿灭捻军后,他曾回家养病十年余,此间他时刻关注国内外的局势,“精研中外得失”,阅读了大量有关西学的书籍、报纸等,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