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08_tci的药代动力学基础和临床应用_tci的药代动力学基础和临床应用时间 114202679

20080808_tci的药代动力学基础和临床应用_tci的药代动力学基础和临床应用时间 114202679

ID:7774633

大小:4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2-25

20080808_tci的药代动力学基础和临床应用_tci的药代动力学基础和临床应用时间 114202679_第1页
20080808_tci的药代动力学基础和临床应用_tci的药代动力学基础和临床应用时间 114202679_第2页
20080808_tci的药代动力学基础和临床应用_tci的药代动力学基础和临床应用时间 114202679_第3页
20080808_tci的药代动力学基础和临床应用_tci的药代动力学基础和临床应用时间 114202679_第4页
20080808_tci的药代动力学基础和临床应用_tci的药代动力学基础和临床应用时间 114202679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80808_tci的药代动力学基础和临床应用_tci的药代动力学基础和临床应用时间 114202679》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TCI的药代动力学基础和临床应用时间:2002-9-1319:39:00文章来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作者:许幸王萌侯青松李然吴新民靶浓度控制输注(target-controlledinfusion,TCI)技术,已经广泛为临床应用。对于麻醉医生而言,不仅要会应用TCI,而且要知道其原理,才能用得更好和有所创新。TCI是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的研究成果与计算机结合的产物,本篇文章的目的就是介绍相关的知识和此技术的临床应用。药代动力学研究涉及高等数学知识和公式推导,本篇将不做介绍,只涉及一些重要的概念和应用,如果有兴趣可以从这些概念中进一步深究,一定会有长足

2、的进步。房室模型的概念和计算药物经静脉注射进入血液,就会自血管向组织间液扩散,扩散范围的大小(容积)就是房室概念。如果扩散的容积只有一个,我们称之为一室模型,如果容积是两个被称之为二室模型,以此类推还有三室模型等。室模型类型的判定根据是血药浓度的经时曲线。由于许多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或脂溶性强,往往计算出的容积很大,以至于超过人体的体积。因此在许多情况下,容积的大小没有确定的生理腔隙与之对应。但在有些情况下,某种药物(化合物)在体内的分布容积有明确的生理腔隙对应。例如:I131-白蛋白的分布容积就是血浆容积,因其基本不向血管外扩散。还有S35子的分

3、布容积可以代表细胞外液的容积。从药物分布的速度上可以推断,药物首先在血浆内迅速分布(混匀),然后扩散至血液循环丰富的器官,如心、脑、肾和肝脏等,再向血循环较差的组织分布,继而向更差的组织分布。因此我们习惯上将循环较好的组织器官称为中央室,余者称为周边室。所以一个药物注入体内,其分布可以是一室模型、二室模型或三室模型,这取决于观察时间的长短,观察的时间足够长可以捕捉到外周室的分布信息,就可得出两室或三室模型的结论。分布容积的临床意义在于负荷药量的确定,分布容积的计算方法依赖血药浓度的测定。根据公式:V(分布容积)=X0(药物剂量)/C0(血药浓度经时

4、曲线外延至零时刻))这是最简单的一室分布模型的计算公式。血药浓度C在实际测定中是变量,当我们静脉注射一个药物剂量后随着时间而逐渐下降,其下降的速度与其注射的剂量成正比,即注射剂量越大下降的速度越快,我们称这种模式为一级速率消除。绝大多数药物都符合一级速率模式。对于一室模型而言,C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式为:C(t)=C0e-ktC0是当t=0时的血药浓度,也就是注射时理论上的血药浓度。药物半衰期和输注稳态敏感半衰期(context-sensitivehalftime)药物消除半衰期根据C(t)函数式,我们可以推导半衰期(T1/2)的公式:即

5、C(t)=1/2CO所用的时间,可以写成:1/2CO=C0e-kt,即0.5=e-kt,即ln0.5=-ktT1/2=ln0.5/k=0.693/k由此得到了一个很重要的结论,以常数0.693除以k可以算出半衰期,k为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的斜率。药物半衰期对于理解药物的消除和达到血液浓度稳态非常重要,药物剂量的体内残留为于半衰期的关系为:残留剂量=1/2nn为半衰期的个数,例如经过5个半衰期,体内药物的残留量为1/25,即0.031,只有原剂量的3%,即97%已经从体内消除。相反,如果以恒速(I)持续静脉输注药物,且输入药量>排出药量,会使血药

6、浓度逐渐上升。关系符合(推导从略):C(t)=I(1-e-kt)/kV当t=0即开始输注时,C(t)=0;当t=∝即趋向于无穷大时,C(t)=I/kV,I/kV就是血中稳态血药浓度,意味着从体内排出的药物量=输入量时的浓度,这时的血药-时间曲线在基本不变的稳定状态。经过5个半衰期,即t=5(0.693/k=3.465/k,将结果代入上式e-3.465/k×k=0.031C(t)=0.97×I/kV,即达到97%的稳态血药浓度。由此得到结论,以恒速静脉输入药物,经过5个半衰期可以认为血中的药物浓度基本达到稳态。2.输注稳态敏感半衰期药物半衰

7、期一般是单次注药后或短期输注药物后经测定血药浓度和计算后得到的结果,在麻醉中我们需要较长时间输注药物,研究发现,药物的半衰期不是常量,随着输注时间的延长,绝大多数药物的半衰期也在延长,这是由于药物继续缓慢向其他房室扩散而这些房室在短期用药时并没有测定出来。以药物半衰期指导长时间静脉输注用药就会偏离实际,会造成药物在体内蓄积。继而有人认为只有血药浓度达到稳态后的半衰期才符合静脉长时间输注用药的实际,引入了输注稳态敏感半衰期(context-sensitivehalftime)概念,即在血药浓度达到稳态后,药物消除一半所需要的时间。3.药物自体内清除不管

8、药物自肝脏代谢,还是经肾脏排出体外,但不包括向其他房室分布,这个过程称为药物的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