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资料2 中风证治之研究

1956年资料2 中风证治之研究

ID:7773418

大小:3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2-25

1956年资料2 中风证治之研究_第1页
1956年资料2 中风证治之研究_第2页
1956年资料2 中风证治之研究_第3页
1956年资料2 中风证治之研究_第4页
1956年资料2 中风证治之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1956年资料2 中风证治之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1956年资料2中风证治之研究.txt爱情是彩色气球,无论颜色如何严厉,经不起针尖轻轻一刺。一流的爱人,既能让女人爱一辈子,又能一辈子爱一个女人!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中风证治之研究胡光慈  在讨论中风之前,首先要明确什么是中风,这在王安道氏洄集有:“人有卒暴僵仆,或偏枯,或四肢不举,或死或不死者,世以中风呼之,而方书亦以中风治之”的论述,可为本证所论之中风下了定义。  中国医学有关中风的记载,在内经素问风论早有:“风中五脏六腑之俞,亦为脏府之风

2、,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之说,惜无专篇作详细之叙述。汉仲景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篇,对中风之脉证及中络、中经、中府、中藏虽有较详之记载,但未明确指出主治方药治疗。唐代医籍,如千金要方引岐伯所云中风大法有四,一曰偏枯、二曰风痱、三曰风懿、四曰风痹,进而解说其症状,皆以大小续命诸方为主治方,混风痹于中风,概以发表风寒为法,至金元刘河间、李东垣、朱彦修三氏于临床实践中体验到古法尚不能完全适用所见中风之证,乃有主火、主气、主痰之说,开中风分内外风之端。明王安道氏云:“以余观之,昔人三子之论皆不可偏废,但三子以相类中风之病,视为中风而立论,故使后人狐疑而不决,不知因于风者,真中风也,因于火与气与湿者,

3、类中风而非中风也……辨之为风,则从昔人以治,辨之为火、气、湿则从三子以治,庶乎析理明而用法当,是为中风分为真中与类中的最早记载。继王氏之后、如张景岳氏云:“夫中于风者,即真风也,属于风者即木邪也,真风者外感之表证也,属风者,内伤之里症也、即厥逆内夺之属也……后世不能明辨,遂至方论混传,表里误治,千古之弊莫此为甚,第在内经原无真中、类中之分,王安道始有此论,予甚善之,第惜其辨有未尽,故复述之以详其说,凡欲明此义者,但于中风、属风、表证、里证四者之间,默而思之,当自见其真矣。”此为主张从辨别表、里上划分中风为真中风与类中风之最力者。清徐灵胎、叶天士……各家均以南方无真中,创虚风、暗风之说,易古人

4、之外风而为内风,至是中风在学理与治疗为之一新。清末西学传入,张伯龙氏从内经“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悟出中风即为西说之脑充血。开中西医学汇通之新径,是为中医中风病名,学说之源流。  1.病原  巢氏病源云:“中风者,风气中于人也,风是四时之气,分布八方主长养万物,从其乡来者,人中少死病,不从乡来者,中人多死病。其为病者,藏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其入经脉,行于五藏者,各随藏府而生病焉。”  刘宗厚玉机微义云:“余尝居凉州,其地高阜,四时多风少雨,天气常寒,每见中风或暴死者有之,盖折风燥烈之甚也。时洪武乙亥秋八月,大风起西北,时甘州城外路死者数人,余始悟内经谓西北之折风伤人,至病暴死

5、之旨不诬,丹溪之言有所本也,吁!医之不明运气地理、造化病机之微,而欲行变通之法者,难矣哉!”  刘河间氏云:“暴病卒死,火性疾速故也,斯由平日衣服饮食,安处动止,精魂神志,性情好恶,不循其宜而失其常,久则气变兴衰而为病也,或心火暴甚而肾水衰弱,不能制之,热气怫郁,心神昏冒,则筋骨不用,卒倒而无知,是为僵仆,甚则水化制火,热甚生涎,至极则死,微则发过如故,至微者,但眩瞑而已,俗云暗风由火甚制金,不能平木,故风木自甚也。”  李东垣氏云“……凡人年踰四旬,气衰之际或尤忿怒,伤其气者,多有此证,壮岁之时,无有也。若肥盛者,亦问有之,形盛气衰故也。”  朱丹溪氏云:“按内经已下,皆谓外中风邪,然地有

6、南北之殊,不可一途而论,惟刘守真作将息失宜水不能制火极是,由今言之,西北二方亦有真为风所中者,但极少尔。东南之人,多是湿土生痰。”  张景岳氏云:“……类中风,未有不由阴虚而然者,惟东垣独得其义,曰有中风者卒然昏愦,不省人事,此非外来风耶,乃本气自病也。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矣,故多犯之,岂非阴虚之病乎?夫人生于阳而根于阴,根本衰,则人必病,根本败,则人必危。所谓根本者真阴也,人知阴虚惟一,而不知阴虚有二,如阴中之水虚,则病在精血,阴中之火虚,则病在神气,盖阳衰则气去,故神志为之昏乱,非火虚乎。阴虚则形坏,肢体为之废弛,非水虚乎?今以形离神坏之证,乃不求水火之源,而犹以风治,鲜不危矣。”

7、  张伯龙氏云:“河间谓将养失宜,心火暴甚,肾水虚衰,丹溪又替之,河间谓中风由将息失宜,水不制火者极是,而立斋养葵亦云真水竭,真火虚,肝鬱脾虚,及诸虚所致,又细参厥逆一证,内经调经论,岐伯曰: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有者为实,无者为虚,今血与气交失,故为虚焉,血与气并则为实焉,血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返则生,不返则死。按此即时人所谓卒倒暴仆之中风,亦即痰火上壅之中风,而不知由于下虚也,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