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孟子》中的“恻隐之心”

浅谈《孟子》中的“恻隐之心”

ID:73759048

大小:1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6-10

浅谈《孟子》中的“恻隐之心”_第1页
浅谈《孟子》中的“恻隐之心”_第2页
浅谈《孟子》中的“恻隐之心”_第3页
浅谈《孟子》中的“恻隐之心”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孟子》中的“恻隐之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孟子》中的“恻隐之心”摘要:恻隐之心是人类存在的重要法则。《孟子》中有对恻隐之心的经典表述。本文讨论了《孟子》中对恻隐之心的阐述、证明,并提出不同的见解,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对之加以反思。关键词:《孟子》;恻隐之心;反思《孟子》一书中,明确提到“恻隐之心”的主要有《公孙丑上》第六章、《告子上》第六章两处,另有《梁惠王上》第七章可供讨论。一、孟子“恻隐之心”的论述孟子在前一处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人于打,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

2、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1](P59)从上面的引文,我们可以大致清楚地了解孟子对“恻隐之心”的阐述。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也就是“不忍人之心”)是人人都有的。为了证明这一论断,他成功地举了“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

3、心”这一雄辩的例子。突然看到小孩快要掉进井中,任谁(当然,仔细想想,这个”谁”似乎并不包括精神、智力并不健全的人,如某些精神病患、婴幼儿等)都会有“怵惕恻隐之心”,想冲上前去救助。而这样做,并非为了同小孩父母攀交情、在朋友中博取名誉、厌恶小孩的哭声,而仅仅是因为对孩子的同情、爱怜,对其可能发生的惨剧感到的恐惧、伤痛。孟子所举的这个例子具有极大的普遍性,但它不是由逻辑推理而是由生活实践所证明的,其根据就在每个(正常)人的心里。每个人都可以“将心比心”,得出这样的结论。这就是所谓直觉的证明。而从这个例子中,我们也能得出恻隐之心的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它涉及

4、到心灵的内容,即一个人设身处地所感觉到的他人的痛苦(现在的或将来的);二是它涉及到心灵指向,一个人在体验到恻隐之情时心灵是指向他人的,表现出一种对他人的关切,而这一指向是纯粹道德的指向。孟子论证了“恻隐之心”(“不忍人之心”)之后,其他三种道德情感也就不证自明了。在孟子看来,其余“三心”与“恻隐之心”同出一源,只是在不同场合有不同表现而已。“羞恶之心”是“不忍之心”的反面表达;“辞让之心”(“恭敬之心”)出于对他人的尊重,与“不忍之心”互为表里;“是非之心”是道德判断,其标准就是恻隐、羞恶、辞让。孟子指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