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岭三章》教案设计_1

《梅岭三章》教案设计_1

ID:7371940

大小:32.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2-12

《梅岭三章》教案设计_1_第1页
《梅岭三章》教案设计_1_第2页
《梅岭三章》教案设计_1_第3页
《梅岭三章》教案设计_1_第4页
《梅岭三章》教案设计_1_第5页
资源描述:

《《梅岭三章》教案设计_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精品文档★《梅岭三章》教案设计教学目的1.体会这组诗篇回环递进、运用多种修辞方法抒写情怀的表现力量。2.学习陈毅同志面临险境、生死不渝的革命精神。教学设想本课是由三首七言绝句组成的一组现代诗篇。面对当时的必死险恶环境,虽死不渝;回首十年的革命战争,激励后死同志英勇斗争;追溯参加革命的理想,坚信革命理想必将实现;三首诗之间构成了回环递进的关系。诗中运用多种修辞方法抒写情怀,气势磅礴,壮怀激烈,表现出诗人自身——陈毅同志英勇面对必死险恶处境,视死如归、生死不渝的革命品质,和共产主义理想必能实现的坚定革命信念、乐观革命精神。引导学生体会这组诗篇的艺术特点和

2、表现力量,达到教学目的。本课安排一个课时进行教学。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0/10★精品文档★教学过程1. 由开始教学诗歌单元,引出《梅岭三章》(板书课题)。指出这是由三首七言绝句组成的一组现代诗篇。2. 要求学生阅读预习揭示,初步了解这组诗及其创作背景。3. 要求学生参看注释阅读小序和诗篇,理解词义、句意、小序和诗篇的大意。4. 引导学生读准字音。旌(旗):jīng 悬:xuán 当(纸钱):dàng 应(有)涯:yīng yá (遍)种:zhòng5. 指定学生朗读小序后,引导学生口译、分析它的作用。引导学生口译

3、小序,教师明确:1936年冬天,梅山被敌人包围了。“伏丛莽间”的“伏”,潜伏,藏匿;我身负重伤,又患疾病,藏匿在树丛密草当中20多天。“得脱”的“得”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0/10★精品文档★,能够;考虑到不能脱险,作成三首诗保留在衣服最里面。不久敌人的包围解除了。小序对这组诗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小序写出诗人自身——陈毅同志当时重伤患病被围,表明这组诗是在“虑不得脱”的必死险恶处境中写出的绝命诗,写出了诗篇的创作背景(板书:创作背景 必死险恶处境)。6. 指定学生朗读第一首诗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4、这首诗第一句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运用的句式在诗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学生回答,教师明确:“断头今日意如何”,“断头今日”即“今日断头”的倒装,前置强调“断头”,表现出诗人觉察到必死的险恶处境,英勇地面对必死的险恶处境(板书:英勇面对险境)。这个设问句式的开头句,振起这一首诗乃至这一组诗的抒写情怀,慷慨壮烈。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0/10★精品文档★第二句表述出了什么意思?具有什么样的含意?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创业艰难百战多”,表述出艰难创业中经历过了很多的战斗,内含着对自己面临死境、尚未彻底打败敌人的憾恨感情。三

5、、四句运用旧时“泉台”、“阎罗”等迷信传说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产生着什么样的艺术效果?学生回答,教师明确:“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表现出即使自己牺牲了,死后还要招集旧部的英魂,和反动统治者血战到底。这两句运用了“泉台”、“阎罗”这样旧时传说的诗句,把一定要革命到底的思想形象化了,表现出了继续战斗,虽死不渝的革命精神(板书:继续战斗 虽死不渝)。“阎罗”这个阴间暴君又有影射世上反动头子的作用,能够唤起人们对反动统治者的仇恨。诗句中的“招”、“斩”两个动词,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0/

6、10★精品文档★“旌旗”,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学生回答,教师明确:“招”这个动词,表现出把在不同战场、不同时间牺牲的部下的英魂招集起来,空间广阔、声势浩大。“集”,空间较小;“收”,缺少声势;“率”,不含招集之意。“斩”这个动词,表现出巨大威力,毙敌干脆利落,褒意鲜明。“打”,没有毙敌之意;“杀”,褒贬不明;“伐”,也无毙敌之意。“旌旗”,原指旗帜,这里运用借代修辞方法,借代部队,表现出部队的昂扬士气、浩大声势。7. 指定学生朗读第二首诗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这首诗第一句写出了什么?内含着什么意思?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南国烽烟正十

7、年”,表述出回首十年的革命战争,内含着虽经十年激烈战斗尚末彻底打败敌人的憾恨(板书:回首革命战争)。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0/10★精品文档★第二句用了一个典故。《史记·伍子胥列传》:伍子胥为吴将,屡建战功。他先劝吴王夫差乘打败越国之机灭掉越国,未被采纳;后又谏阻夫差举兵攻齐,要他警惕越王勾践报仇,夫差听信谗言,逼他自杀。伍子胥临死前说:“抉(剜出)吾眼悬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后吴果被越灭。这句诗引用典故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学生回答,教师明确:“此头须向国门悬”,表现出即使死后仍然一心关注革命,死不暝

8、目,要眼看同志们怎样取得战斗的胜利,敌人怎样遭到失败(板书:死不暝目)。三、四两句表达出了什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