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区退耕还竹工作交流材料

某区退耕还竹工作交流材料

ID:7264802

大小:33.0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2-09

某区退耕还竹工作交流材料_第1页
某区退耕还竹工作交流材料_第2页
某区退耕还竹工作交流材料_第3页
某区退耕还竹工作交流材料_第4页
某区退耕还竹工作交流材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某区退耕还竹工作交流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某区退耕还竹工作交流材料xx区退耕还竹工作交流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根据会议安排,现就我区退耕还竹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近年来,在省、市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林业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我区紧抓国家退耕还林这一重大机遇,立足丰富的资源禀赋,以助农增收为目标,大力实施以竹为主的退耕还林工程,大力发展巩固退耕还竹后续产业,促进传统数量竹业向现代效益竹业的转变。目前,先后实施退耕还林工程5.25万亩,荒山造林工程7.6万亩,其中退耕还竹面积4.1万亩。近年来,我区先后荣获了“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区”、“四川省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先进单位”、“四川省林业产业25强县”等荣誉称号。在工程推进

2、中,我们主要采取以下做法: 一、把“传统竹业”做成“现代竹业”   生态优先,注重结合。一是与农业综合开发相结合。在绿化荒山过程中,我区因地制宜通过退耕还竹加大治水改土力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努力提高基本农田单产水平,着力解决农民生活的后顾之忧。二是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通过造林种竹,大力发展生态竹,兴办竹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延长竹业产业链,确保农民从坡耕地上获得更高的收益。三是与扶贫开发相结合。进一步加大旱山村、缺水村等贫困地区退耕还竹工程建设力度,让农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帮助他们开辟新的致富门路,真正做到“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   因地制宜,创新模式。结合自然地

3、理条件,积极探索生态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治理模式。一是多样化发展模式。在江河源头、高山陡坡、土层瘠薄等生态脆弱地段,采取丛生竹与散生竹相结合的方式,先后选择了绵竹、楠竹、麻竹等多个竹品种,使全区的竹品种达到39个,在丰富竹品种、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了品种多样化、特色化。二是林竹纸模式。依托四川银鸽、圣峰纸业等龙头企业,积极引进清甜竹、龙竹等优质高产种竹,大力发展原料竹基地,推进产业互动。三是科技兴竹模式。先后与四川省林科院、aa市林科所开展科技合作,努力提高林竹地单产,从原来平均每亩产竹1吨提高到现在2吨,大力推广集约化经营,加快生态治理,促进经济发展。近年来,国家林业局、省林

4、业厅多次莅临我区检查工作时,对我区采取的发展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   严格管理,统筹推进。坚持质量第一,成立退耕还竹工程领导小组,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承包经营责任制、种苗采购招投标制、成效检查验收制、工程质量监理制、信访查处反馈制等制度,确保退耕还竹工作有序开展;强化政策兑现,按照“先验收、再公示、后兑现”的程序,做到验收标准、验收结果、补助政策、兑现情况“四公开”,有效保障农民的利益,提高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二、把“传统竹业”做成“规模竹业”   完善基础建设。针对农村交通不便、竹产品运输成本高的现状,全区在财政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不断加大林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近年来,全区累计投入资金

5、8600余万元,新建林区公路102公里、续建77公里、维护170公里,不断改善林区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扩大林竹产业基地面积。同时,在林竹业生产基地、林区公路等项目区域,设立标志标牌,大力宣传退耕还竹政策,全面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扩大基地规模。我区森林资源十分丰富,种植杂竹和竹加工历史悠久,是全国十三大杂竹县之一,竹纸产业也是区委、区政府列为富民强区的“四大产业”之一。同时,我区结合退耕还林政策,制订了免费提供种苗、保护价收购等一系列激励措施,有效地激发了农民的种竹积极性,使竹基地规模进一步壮大。截止目前,全区竹林面积达68.4万亩。棉花坡镇高洞至白节镇的沿公路两旁、沿河两岸,

6、建成了6000亩的高标准示范竹林基地,形成了多条沿河竹产业经济带和沿路竹产业走廊。金凤村竹基地作为XX年全省造林绿化现场会示范参观点,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强化龙头带动。一是立足丰富的竹资源优势,以四川银鸽纸业为龙头,着力扩大规模、巩固成果、提升效益。目前,四川银鸽已达到年制浆8万吨、造纸10万吨的规模,被评为“省级技术中心”;随着投资5个亿的5万吨竹纤维项目建成投产,企业将实现年销售收入10亿元,并抢占全国70%左右的竹纤维市场份额,着力打造西南最大制浆造纸基地。二是加快天狗生物碳技术公司对原有竹炭企业兼并重组,全力推动生物炭活化再生项目建设,拉长做大竹产业链,实现竹产业快

7、速发展。   提高市场化水平。成立翠园竹业专合社,实行“农户+合作社+企业”模式,促进农业专合社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积极推进竹产品精深加工,与四川农业大学签订“四川主要丛生竹定向培育关键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推广”科技成果转让合同,着力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三、把“传统竹业”做成“致富产业”   加快生态环境改善。通过系列退耕还竹工程的实施和带动,成片发展竹林基地,有效改善了区内生态环境。目前,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