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地区地质认识实习指导

南地区地质认识实习指导

ID:7158486

大小:56.91 KB

页数:52页

时间:2018-02-05

南地区地质认识实习指导_第1页
南地区地质认识实习指导_第2页
南地区地质认识实习指导_第3页
南地区地质认识实习指导_第4页
南地区地质认识实习指导_第5页
资源描述:

《南地区地质认识实习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南地区地质认识实习指导第一章实习区概况实习区主要位于淮南市境内,恰好在我国南北地理、地质分界线上。其地质特征虽属华北类型,但又有其特殊地方。因煤炭资源丰富,更由于早期三胚层动物化石—“淮南虫”的发现而蜚声海内外,引起国内外地质界的重视。因而地质研究程度较高,资料也很丰富,为认识实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实习区地处北纬32゜40´,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年平均降雨量为969毫米,属大陆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这里农业南北特色兼有,南稻北麦,东果西蔬,种类繁多,更有“八公山豆腐”为之一绝,人称“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工业以

2、煤炭开采、电力、化工为主,是闻名中外的能源城市。区内淮南铁路横贯市内,东接津浦,西连京广,北上京九,南下皖赣。水路、公路交通也很便利。市内总面积2121平方公里,人口180万。淮河自西向东横贯市内。淮河以南为丘陵山区,八公、舜耕、上窑“三山鼎立”,海拔多在200米以下,最高峰为八公山区的白鹗山,海拔242米。淮河以北为黄淮海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海拔20—40米。从现在起,让我们以一个未来地质学家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淮南这块美丽的山水,探索其中的地质奥秘。第二章野外矿物岩石的观察和认识第一节基本方法了解地球的物质组成,是从认识矿物岩石开始

3、的。矿物岩石的野外识别能力,是地质工作者的一项基本功。目前地球上已被发现的矿物总数已达3300余种,我们在课堂实验室内所见到的还不到1%,如此多的矿物如何才能辨认过来?其实与人类关系密切的仅200余种。其中长石、石英、橄榄石、辉石、角闪石、云母、粘土矿物、方解石等是常见的造岩矿物,它们占了地球上矿物总量的90%以上。其余如硫化物、氧化物、卤化物等一般少见,只是在一定区域、一定地质时代、富集到一定程度形成金属或非金属矿产。在野外,矿物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它们的分布并非杂乱无章,而与地球的演化密切相关。它们随着区域、地质时代的不同有规律

4、地分布。在岩石圈范围内,岩浆岩、变质岩占总体积的95%,沉积岩仅占5%,主要分布于5km以上的范围内,但却涵盖了大陆面积的70%,海底几乎全部为沉积物覆盖。而沉积岩中,碎屑岩、碳酸岩盐、粘土岩共占总量的99%,其它可燃有机岩、硅质岩、铁质岩、铝质岩及盐类仅占很少比例。淮南地区太古界为变质岩,从上元古界起主要为沉积岩。了解了这些,在野外就可以心中有数了。运用学过的矿物岩石的知识和方法,在不断的实践中积累经验,就会认识越来越多的矿物和岩石,识别能力会愈来愈强。在野外,除了掌握岩石的基本知识和识别方法外,还可借助一些简单的工具:如锤子、放大

5、镜、小刀、5%的稀盐酸等。观察时,首先要用地质锤敲开岩石的新鲜面再进行其它工作,否则其风化表面会使观察产生错误的认识。用小刀可以区分硬度为6级上下的矿物,如方解石和石英。如遇石膏和滑石,指甲刻划即可识别。矿物之间相互刻划可判断他们相对硬度大小。一般放大镜可将岩石中细小的矿物颗粒放大10倍,能够观察其成分、结构等。用稀HcL可以区别方解石与其它矿物。实地观察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岩石的颜色。对岩石颜色的描述十分重要。一般地说,岩浆岩和变质岩的颜色往往与其暗色矿物(如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等,它们都是含有Fe2+的硅酸盐矿物)含量有关

6、。含量愈高,颜色愈深。岩浆岩从超基性岩至酸性岩颜色逐渐变浅,就是暗色矿物含量渐少,而长石、石英等浅色矿物含量渐高的缘故。因此在观察岩浆岩、变质岩的过程中,对颜色的正确描述有助于岩石类型的识别。而沉积岩中,深色岩层系因其富含有机质所致,如淮南地区石炭、二叠系含煤岩层多为灰、深灰色。它们往往代表还原、湿润条件下的产物。而常见于岩浆岩、变质岩中的暗色矿物极易风化分解,难以出现在沉积岩中。红色沉积岩层多含有Fe3+,是氧化、干燥条件下的产物,如淮南地区上二叠统石千峯组的红色砂岩,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晚二叠世后淮南地区再也没有煤的形成。接下来利用

7、手中的工具观察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现象。沉积岩中,还要注意古生物化石的观察。野外岩石在纵向上、横向上会发生变化。观察时应注意上、下、左、右追索一下,观察它们的变化。这样才能全面认识岩石及其组合特征。观察内容应分项逐条记录在笔记本上。第二节淮南地区的矿物与岩石一、沉积岩的观察和认识在野外,沉积岩一望无际的层状分布是最易辨认的。单个岩层厚度大小不一也是沉积岩应描述的特征:巨厚层>2m厚层2—0.5m中层  0.5—0.1m薄层  0.1—0.01m页薄层  <0.01m.碎屑岩的观察和认识  开始之前,可找一些建筑用的沙

8、粒,用放大镜观察。练习看看它们的矿物成分、大小、磨圆度、分选性等。碎屑岩有两种结构组分,一是碎屑颗粒,主要为石英,其次为长石、白云石、岩屑等。二是胶结物或基质(图2—1)。未经胶结的碎屑称为“沙”。打下一块新鲜标本,先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