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712282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09-02
《基层反映:关于成都市做好分级诊疗制度的几点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基层反映:关于成都市做好分级诊疗制度的几点建议基层反映:关于成都市做好分级诊疗制度的几点建议今天,好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基层反映:关于成都市做好分级诊疗制度的几点建议》范文,供大家在撰写基层反映、社情民意或问题转报时参考使用!正文如下: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是当前我市贯彻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要求,深入推进医疗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以及缓解医患矛盾的有效途径。然而,我市在推进分级诊疗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表现在:一是社区首诊制度实施困难。由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硬件设施与服务能力方面与公立大医院差距明显,加上全科医生人数配
2、备不足(多数只配备4到6人),无法满足群众实际需求,致使社区首诊制度难以有效实施;二是双向转诊制度难以落实。双向转诊制度的制度设计初衷为实现医疗资源合理配置,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由于缺乏有效的应用标准和有力的激励约束机制,使得双向转诊制度难以落实到位;三是医疗信息系统建设有待加快。我市在区域医疗信息系统建设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尚未建立区域医疗卫生信息数据中心;二是尚未建立统一的全民健康档案系统;三是区域内的医疗机构信息联通不畅,医联体内部尚未充分实现病人信息的共享;四是尚未建成区域一卡通、双向转诊、一单通等区域协同医疗服务体系。四是医保调节机制不够健全。
3、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生命健康的更加重视,通过调整医保报销比例的做法已无法有效地将患者留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此外,尽管我市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报销比例有所不同,但差别并不明显。中共中央关于“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十三五”时期要坚持共享发展,做到“优化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健全上下联动、衔接互补的医疗服务体系,完善基层医疗服务模式”。为此,建议:一、加快医联体建设,实现区域医疗资源共享。一是加快推进医疗资源的统筹管理,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政投入,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改善基层就医体验,引导群众到基层就医。二是由医联体牵头医院组织各科专家赴各成员单
4、位开展专科知识讲座,积极推广学科指南及临床路径,逐步实现疾病的规范化诊疗。三是由医联体牵头医院通过定期举办全科医生业务提高班、医学继续教育项目、免费进修培训等形式,逐步提高基层医生的医疗服务能力。四是由牵头医院拨出专款用于专家的教学培训和授课报酬,并在岗位聘任、职称晋升等方面予以适当优先,鼓励更多的优秀专家参与基层指导,提供技术支持。二、规范转诊标准,健全内部分工协作机制。在基层医疗机构方面,应建立健全全科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完善医疗机构之间的分级转诊机制,形成比较完善的分级医疗、社区首诊、双向转诊模式。在区域医联体方面,牵头医院应规范普通病人和急诊危重病人的双
5、向转诊流程以及急诊危重病人的转诊时限,为双向转诊绿色通道提供制度保障。三、创新用人机制,加强基层人员队伍建设。针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匮乏、技术薄弱的现状:一是提高基层薪酬待遇,建立补助津贴机制,稳定基层人员队伍;二是完善绩效分配机制,适度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调动基层工作积极性;三是通过在待遇、晋升、培训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鼓励医学专业毕业生赴基层工作,加强基层队伍力量。针对社区医院全科医生配备不足的现状:一方面应引导和鼓励宁波大学医学院以培养县级以下医疗卫生人才为主要目标,积极探索全科医生本科化教育模式;一方面积极发挥医联体作用,改革全科医生培育体系,探
6、索建立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加快培养更多的全科医生。四、建设信息平台,实现服务水平同质化。一是加快医疗信息平台建设,完善全民健康档案系统,使得医联体内部各成员单位及卫生行政部门实现资源充分共享,信息有效互通。二是通过医疗信息平台对专家号进行有效管理,动态调整,并主要对基层医疗机构的转诊患者开放,助推患者选择基层首诊。三是逐步推广移动医疗、物联网、云平台等技术手段在基层医疗机构的应用,有效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和医疗水平,使市民能够在家门口便捷地获得优质医疗服务,吸引居民自觉选择基层首诊。五、发挥杠杆作用,保障分级诊疗模式实施。建立科学合理的医保制度,运用
7、经济杠杆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分流引导,是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上医院、康复回社区”分级诊疗模式的重要保障。为此一是调整医保报销比例,引导患者在基层就诊。具体做法包括:提高首诊在社区和经社区转诊的医保报销比例;对转诊患者采用累计起付线政策以降低就诊费用;针对“越级”首诊及符合向基层转诊条件而不转诊的患者应显著降低其医保报销比例。二是确定分级诊疗病种,通过制定各病种定额费用标准,实行分级诊疗补偿,同时落实总额预付制。三是制定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适当提高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健康咨询等基层医疗服务的定价以及基层医疗机构医生人力资本的价格,充分调动基层医生提供医疗服务的积极
8、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