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宋代枢密使权力的衰落

浅析宋代枢密使权力的衰落

ID:7068487

大小:29.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2-04

浅析宋代枢密使权力的衰落_第1页
浅析宋代枢密使权力的衰落_第2页
资源描述:

《浅析宋代枢密使权力的衰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宋代枢密使权力衰落原因摘要:枢密使一职始置于唐后期,以宦官充任,五代时改由士人充任,后又逐渐被武臣所掌握,办事机构也日益完善。为适应连年战争的局面,枢密使把军政大权握于一己之手以便宜从事,枢密使的职掌范围扩大到了极限,枢密使的地位迅速上升,“权侔于宰相”。而到了宋朝这个实行“重文轻武”的朝代,枢密使的权力发生了改变,枢密使不仅由文官来担任而且其权力也逐渐在缩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本文主要就这一问展开论述。关键词:宋代,枢密使,衰落宋代继承了唐、五代的制度,在中央设置了枢密院,和中书省分别掌握军事和

2、政治二权,号为“二府”,中书省称东府,枢密院称西府,简称“枢府”。枢密院,“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出纳帝命,以佐邦治”,作为国家最高军事机构,宋枢密院对吏员的数量及各职员的职掌范围都作了明确规定,其制度的完备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五代时期。从职权范围来看,宋枢密院专管国家军事,军事之外的大事则收归中书。作为枢密院的负责人,枢密使的职掌相应地转化为“佐天子执兵政”,[2](P3797)(《职官二》)其职权被限制在军事范围之内,这仅从制度层面上而言,与五代枢密使“天下事无所不关”(后唐庄宗同光二年)[3

3、](P8914)的局面相比已经大大缩小。[2]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3]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一、由宋代固有的“重文轻武”政策所决定宋代统治者之所以采取重文轻武的国策,是其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在立国之初就定下的。赵匡胤本是后周军事将领,在后周朝时军权在手,所以才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陈桥兵变,自己皇袍加身,演了一出手下将领相逼而称帝的闹剧后,回师请退了后周小皇帝。当大宋统一天下后,赵匡胤深刻认识到武将掌权的危险,因此执行了重文轻武的国策。所以枢密院这个作为掌握

4、军权的中枢机构自然会受到这一国策的影响。宋代枢密院的长官,多由文臣担任,即使有少数武将任枢密院长官,也都因遭受谗诬或疑忌而罢官。北宋曹彬和曹利用任枢密使,王德用任知枢密院事,都因受谗诬而罢黜。狄青任枢密使,郭逵任同签书枢密院事,皆因受疑忌而罢免。而且宋朝的文官认为,“武臣掌国机密,而得军情,岂是国家之利?”欧阳修《欧阳修忠公全集》卷110《论水灾疏》因此出现了武臣不掌军权的怪现象。二、宋统治者进行权力制衡的需要五代时,枢密屡经变化,逐渐成为常设机构,且官吏编制和职权日益增大,枢密使多为皇帝心腹,参议军国大事

5、,因而“政事皆归枢密院……宰相但行文书而已。”[2][宋]王銍.默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1.由此可以看出五代时枢密使的的权力是相当大的,甚至超过宰相权力,因此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和避免再次发生武将专权,宋代统治者逐渐收回枢密使的军权。宋朝建立伊始,宰相就频频参与军事决策如太平兴国五年,交州内乱,知邕州侯仁宝上书请发兵取之,宋太宗大喜,“令驰驿召”。宰相卢多逊奏曰:“今若先召仁宝,必泄其谋,蛮寇知之,阴山海为备,则未易取也,不如授仁宝飞挽之任,因令经度其事,选将发荆湖士卒一万人,长驱而往,势必万全,易于

6、摧朽拉枯也。”又如咸平五年(1002)正月,宋真宗令中书、枢密院就“散屯士马,分路进讨”与“会兵列阵,逼近边陲”这两种战备策略之优劣等问题,“各述所见”。五月,“西北边臣屡请益兵,辅臣请以河北强壮充选……中书、枢密院列状以闻,请从前议,乃可之”。[4]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0.从以上材料我们不难看出宋朝建立后,宰相逐渐参与军事商议与决策,使得)本应与枢密使对掌文武的宰相有权过问并干预军事,已露出将枢密使置于宰相之下之意。这样就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枢密使的军权,使得枢密使无法单独掌握

7、军权,它不仅受到皇权的限制而且还受到来自宰相的限制。三、枢密使权力的膨胀严重威胁了君权枢密使一职的设置在唐代时并无实权,但到了五代时这种现象就发生了改变,)五代以来,枢密使的权势更趋嚣张,如后唐庄宗时,郭崇韬任枢密使,“位兼将相,遂以天下为己任,遇事无所回避”。[1](P247)(《郭崇韬传》)[1]欧阳修.徐无党.新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到了安重诲、范延光等武将为枢密使时,跋扈更甚:“事无大小,皆以参决,其势倾动天下”。[1](P252)(《安重诲传》)清人赵翼指出:“当时枢密使之权等于人

8、主,不待诏敕而可以易置大臣……权势益重,遂至称兵犯阙莫不响应。”[8](P262由上可知五代时,枢密使的权力是相当大的,不仅参与军国大事的决议而且掌握了军权,因此严重威胁到了君权。其实宋人对唐末、五代枢密使的专横跋扈早有认识:“唐末诸司使皆内臣领之,枢密使参与朝政,始与宰相分权矣。降及五代,改用士人,枢密使皆天子腹心之臣,日与议军国大事,其权重于宰相。”[7](《职官考四》)[7]马端临.文献通考[M].北京: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