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期末总复习

唐雎不辱使命期末总复习

ID:7044255

大小:3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2-02

唐雎不辱使命期末总复习_第1页
唐雎不辱使命期末总复习_第2页
唐雎不辱使命期末总复习_第3页
资源描述:

《唐雎不辱使命期末总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唐雎不辱使命》阅读测试姓名:成绩:一、阅读课文,完成练习。(18分)1.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1)岂直五百里哉 (    )       (2)长跪而谢之 (   )  (3)秦王色挠     (    )       (4)休祲降于天 (   )2.翻译下面文言语句。(2分)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秦王最后是长跪而

2、谢之,说明了什么?这是从什么角度来表现唐雎的?                 (4分)4、请结合上下文仔细揣摩分析“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这句话,写出该句话的“潜台词”。(2分)5、唐雎奉命出使秦国,与秦王展开了面对面的激烈斗争。在和秦王较量的第一回合,唐雎重申安陵君的“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断然拒绝秦王的“易地”。第二回合,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       A     ”,列举了专诸刺王僚、   B 、   C  三个“士”的事例,并表示自己要效法他们,随即,以“    D    ”的实际行动

3、,震慑秦王,不辱使命。(4分)A:B:C:D:6、在我国历史上有很多“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请列举一位,并用一两句话概述他的主要外交事迹。(2分)                 二、阅读《唐雎不辱使命》选段,完成7——10题(12分)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2分)(1)大王加惠(    )                  (2)请广于君(    )           8、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A.①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②太守谓谁B.①秦王不悦             

4、 ②俟其欣悦,则又请焉C、①安陵君其许寡人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D、①愿终守之              ②愿借子杀之9、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秦王极力描绘由天子之怒引致“伏尸百万”的可怕场景,目的是用武力来恫吓唐雎。B、唐雎用专诸、聂政、要离这些平庸之人因怒行刺的故事,表明要效法他们跟秦王拼命。C、文中唐雎佩剑入朝要与秦王拼命这一情节,强烈表达了作者要颂扬正义的思想感情。D、无论秦王是真屈服还是假屈服,“长跪而谢”都表明唐雎在这场较量中取得了胜利。10、代汉语

5、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①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唐雎不辱使命》选段,完成11——13题(11分)11.解释下面旬中加点的词。(4分)①请广于君(           )                 ②岂直五百里哉(             )③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        ④寡人谕矣 (           

6、    )12.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译文:   ②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译文:                                                                                                  13、请你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文中人物的某一特点。(3分)安陵君:                 秦王:                  唐雎:                 四、阅读《唐雎不辱使

7、命》选段,完成14——17题(11分)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①、免冠(    )徒跣(    ) ②、休( )祲(   )降于天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16.文中描写秦王神态的词语有“不悦”“        ”“          ”,表现了秦王骄横凶暴、色厉内茬的特点。(2分)17.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第③段中唐雎是怎样让秦王屈服的?(3分)                                                         

8、               五、阅读理解。(12分)1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①仓鹰“仓”通(    )          ②庸夫(  )之怒  ③非士(  )之怒④徒(    )以有先生也 1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例句: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A.怅恨久之   B.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C.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