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均《与朱元思书》

吴均《与朱元思书》

ID:70410588

大小:2.19 MB

页数:23页

时间:2021-11-22

吴均《与朱元思书》_第1页
吴均《与朱元思书》_第2页
吴均《与朱元思书》_第3页
吴均《与朱元思书》_第4页
吴均《与朱元思书》_第5页
吴均《与朱元思书》_第6页
吴均《与朱元思书》_第7页
吴均《与朱元思书》_第8页
吴均《与朱元思书》_第9页
吴均《与朱元思书》_第10页
资源描述:

《吴均《与朱元思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与朱元思书吴均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山中杂诗吴均吴均(469-520)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字叔庠,吴兴故鄣人。他的散文以写山水景物见长,文体清拔,时人或仿效之,人称“吴均体”。关于作者:本文是作者吴均写给友人朱元思信中的一段话,写的是浙江境内富春江的秋景,与南朝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可称双璧,同为六朝山水小品的名作。从公元3世纪初到6世纪末,中国南方先后有孙吴、东晋和宋、齐、梁、陈6个汉族政权在南京(孙吴时称建业,东晋、南朝称建康)建都,史家称为“六朝”。关于本文:注意语

2、调、语速、重音和节奏听课文朗诵:缥碧轩邈泠嘤窥谷鸢飞戾天横柯xuānmiǎopiǎoyuānlìlíngkēyīngkuī字词检查: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疏通文意:一样的颜色表约数,相当于“左右”。绝妙(乘船)随着江流飘荡。从,顺、随全,都名词活用为动词,向东向西总叙了从富阳至桐庐的奇山异水之美。与朱元思书吴均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段内容?富阳至桐庐一百来里的风景,作者是怎样概括的?(用原文回答)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

3、,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青白色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这是形容江水清澈见底。动词活用为名词,飞奔的马甚于箭,比箭还快湍急的江流。湍,急流。第二自然段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______态和_____态两方面描写富春江的________。水清水急静动异水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向高处和远处伸展。形容水声的清越互相和鸣停止,消失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形容树密而绿美丽“转”通“啭”,鸟鸣

4、声虚指,成千上百,形容很多。名词活用为动词,向上。争着凭借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至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筹划流连忘返;“反”通“返”名词活用为状语,在上面。好像,如同互相掩映树木的枝干看与朱元思书吴均第三自然段以细腻的笔触,分别从____觉和____觉详写了富春江夹岸的______,并抒发了人在此山中的感受。视听奇山“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分别指什么人?指追逐名利的人热衷于官场的人。5.作者抒写了“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看到富

5、春江奇异的景色以后“望峰息心”和“窥谷忘反”的感受,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寓情于景,进行议论性的抒情。衬托了山水景物的魅力,表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透露出作者对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和避世退隐的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