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宦官制度的演变发展及危害

中国古代宦官制度的演变发展及危害

ID:7040591

大小:19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2-02

中国古代宦官制度的演变发展及危害_第1页
中国古代宦官制度的演变发展及危害_第2页
中国古代宦官制度的演变发展及危害_第3页
中国古代宦官制度的演变发展及危害_第4页
中国古代宦官制度的演变发展及危害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宦官制度的演变发展及危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古代宦官制度的演变发展及危害作者:蒙一星,高阳兰州一中2014届高二(14)班关键字:宦官制度,发展,危害,心理摘要:宦官是指古代宫廷中事奉君主及其家族的人群,一般由被宫刑后的男性充任。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文明史上,宦官与宦官制度始终与君主专制制度紧密联系,是整个国家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成分。本文将从客观的角度对中国古代宦官制度做简单介绍并对其加以评析。一.宦官制度的起源与发展概要1.名词辨析“太监”一词明清以后才出现的,从前人们可不这样称呼这些人,早在明清以前,这些人被称为“阉人”,也有叫“中官”等的,当然叫得最多

2、的,还是“宦官”。那么什么是“宦官”呢?“宦”是什么意思?其实这“宦”就是“养”的意思。宦者养也,古人云“养阉人而守宫使”,这意思就非常明确了,养个阉人,守在宫里使唤。而且这行业还不分国籍,不光咱中国有,外国的宫殿里也有。据说“太监”这个词在英文里的发音就源自希腊语,翻译成中文就是守护床铺的人。根据《辞源》的解释,“宦者”就是太监、阉人,“宦官“就是宫内侍奉官。但实际上这不完全正确的,太监本为明清时期宦官所领二十四衙门的掌印太监才能享有的尊称。宦官、太监尽管都是我国封建社会皇宫中的特有人员,而且都是被阉割过的、为封建

3、帝王服务的奴仆,但是概念却有严格区别。宦官在西方传说中最早是古代亚述国王的美丽王妃所创。而在中国,“宦官”之称却是古已有之,历史悠久。它是在皇宫中为皇帝以及皇族服务的官员的总称。东汉以前,宦官中既有阉人,也有士人。据《后汉书·宦官列传》记载,“宦官悉用阉人,不复杂调它士”。可见,“悉用阉人”是在东汉之后才有的事情。这时阉人才能与宦官等同起来。宦官多是幼年入宫(大多17岁以前,各朝代有所不同),社会关系简单,别无出路,但因其近于皇帝,故权势很大。由于其无后,被准许收领养子,更有甚者可以娶妻。到了明朝,太监和宦官有了较固

4、定的关系。充当太监必是宦官,明代宦官并不都是太监。太监是宦官的上司,是具有一定品级、俸禄的高级宦官(即明清时期宦官所领二十四衙门的掌印太监)。太监成为宦官的专称是从清朝开始的。到了清朝,宦官被取消了,一律称为太监。清代太监至暮年是可以还乡养老的。2.制度发展沿革宦官大约从殷代就已诞生,甲骨文中有特殊字可证。宦官制度起源于先秦时期,《诗经》、《周礼》、《礼记》中都有关于宦官的记载。周王朝及各诸侯国大都设置了宦官。秦国宦官嫪毐受太后宠幸,权势显赫,封为长信侯。宦官一般由身分卑贱的人充当。其来源或由处以宫刑的罪人充任,或从

5、民间百姓的年幼子弟中挑选。秦汉以后,宦官制度更加详备,宦官作为一种特殊政治势力,对许多朝代政局产生重大影响。唐代设内侍省,其长官为监及少监。元代的太府和各监,多有“太监”一官(如仪文监、典牧监、典室监、太府监等均设太监)。明代诸监不设此官,但在宦官所领的二十四衙门,各专设掌印太监等,在宫廷内专门侍奉皇帝及其家族。明中叶以后,太监的权力扩大,拥有出使、监军、镇守、侦察臣民等大权。我国历代宦官的人数以明朝为最,号称l0万。清朝改革了明代臃肿的太监机构,并制定了一套管理制度即宫规宫法,将明崇祯末年的9万多太监,削减为900

6、0人。清代相沿,太监成为宦官的专称,设总管太监等为首领,隶属于内务府。清朝太监的等级极其严格,清朝宫廷内设有管理太监的机构称“敬事房”,又谓“宫殿监办事处”。二.典例分析1.杨思勖杨思勖,唐玄宗时期宦官。罗州石城人,本性苏,从小进宫,被杨姓宦官收养后改姓。他跟随唐玄宗平定了宫廷政变,升左监门卫将军。开元年间,先后平定了安南梅叔鸾、五溪覃行章、邕州粱大海、泷州陈行范的叛乱,屡立战功,是玄宗得力帮手。专管征伐的事,所受到的宠信与高力士相似。他虽然非常勇猛,不过性情也比较凶狠,对待俘虏十分残忍。武则天退位后,唐中宗上台,其

7、间曾发生太子率领禁军逼宫的政变。叛军势大,宫廷方面却没有将领敢挑大梁,中宗都吓得开始哭鼻子了,杨思勖见状为主分忧,请缨上阵。宛如关云长杯酒斩华雄一般,杨思勖在战场上一刀将叛军先锋砍死,严重打击了敌方的士气,最终造成叛军自行溃散,杨公公就这样完成了自己华丽的初阵。杨思勖虽身为宦官,却忠君爱主,并且战绩赫赫,立功也后并不居功自傲。不足的是他身上摆脱不掉宦官阴狠残忍的性格,但也可算一代良宦了。1.童贯童贯,北宋权宦,“六贼”之一,性巧媚;初任供奉官,在杭州为徽宗搜括书画奇巧,助蔡京为相,京荐其为西北监军,领枢密院事,掌兵权

8、二十年,权倾内外;时称蔡京为“公相”,称他为“媪相”;宣和四年,攻辽失败,乞金兵代取燕京,以百万贯赎燕京等空城而回,侈言恢复之功;七年,金兵南下,他由太原逃至开封,随徽宗南逃;钦宗即位,被处死;《宋史》列为“奸臣”;童贯是中国历史上掌控军权最大的宦官;获得爵位最高的宦官;第一位代表国家出使的宦官;是被册封为王的宦官。具体情况是这样:徽宗曾任命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