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地区教案

南方地区教案

ID:69946277

大小:20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11-14

南方地区教案_第1页
南方地区教案_第2页
南方地区教案_第3页
南方地区教案_第4页
南方地区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南方地区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作者xxxx------------------------------------------日期xxxx南方地区教案【精品文档】教案教学内容: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班级:八年级(1)班教者:孙奎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南方地区的地形图,找出南方地区的范围。2.掌握南方地区气候、地形、自然景观等自然地理特征,通过分析南方地区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差异的主要成因,初步学会区域分析的方法。3.了解南方地区发展水田农业的有利、不利自然条件和主要农作物

2、,理解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进一步树立因地制宜的发展观。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发展南方水田农业的条件,揭示区域自然条件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影响。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正确的人地观念,增强人们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利用自然的积极情感。教学重点:1.读图说出南方地区的范围及南方地区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的分布。2.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教学难点: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精品文档】【精品文档】一、导入新课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美景图片。:(1)刚才我们一起欣赏的的美景位于我国的哪个区域?(南方

3、地区)(2)你能描述一下你眼中的南方地区吗?学生讨论并发言,教师总结。我国南方地区,树木常绿,山清水秀,河湖密布,物产富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二、讲授新课(一)气候湿热的红土地引导学生从地图中找出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2.引导学生读我国南方地形图,描述南方地区的大致范围。南方地区大致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黄海、东海和南海。3.在图中找出南方地区的四大地形区。主要包括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4.读图分析,回答:(1)南方地区最热月和最冷月的平均气温。(28-300C、00C以上)(

4、2)南方地区的干湿情况及年平均降水量。(湿润地区、800mm以上)(3)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及特征。(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4)南方地区的土壤及成因。(红土地、湿热)5.阅读课本P46阅读材料了解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精品文档】【精品文档】(二)重要的水田农业区1.阅读课本内容,回答:(1).南方地区的耕地以什么为主?水田(2).南方地区的耕作制度怎样?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3).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有哪些?种植业:以水稻为主,也种小麦、油菜、棉花、甘蔗。经济作物:柑橘、香蕉、荔枝、菠萝、椰子等。渔业:河湖盛产水产品和水生植物。(1).南方地区为什么成为我国重要的

5、水田农业区?南方地区气候湿热,水稻喜湿热环境,适合大面积种植。(2).南方地区的气候为什么会是湿热的呢?南方地区是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高、降水多。(3).发展水田农业的气候条件是怎样的呢?南方的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河湖密布,灌溉条件好,水田集中连片。平原是水田的集中分布区。在山区的缓坡和河谷地带,降水丰沛,也有零星水田的分布。在南方地区的山区,人们在缓坡上修筑梯田,种植水稻等作物。三、课堂练习1.“屋顶坡度大”是南方地区传统民居的特点之一,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2.下列关于南方地区的说法,错误的是()【精品文档】【精品文档】A.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

6、以东,濒临渤海和东海B.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是本区气候的主要特征D.这里植被常绿,在湿热的环境下发育了红色的土壤3.下列自然地理状况中,属于南方地区的有()①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②植被类型主要是常绿阔叶林③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④河流数量少,含沙量大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4.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温暖,主要原因是()A.四川盆地地势比长江中下游平原低B.长江中下游平原近海,有冷空气入侵C.长江中下游平原水域面积大D.四川盆地地形封闭,能阻挡冷空气入侵5.南方地区的土地通常被称为()A.“黄土地”B

7、.“黑土地”C.“红土地”D.“紫土地”6.我国南方地区多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为主,一年两熟至三熟,其原因是南方地区()A.地形以平原为主B.河流湖泊众多C.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气温高,降水丰富四、课堂小结【精品文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