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9631918
大小:80.34 KB
页数:5页
时间:2023-12-01
《【教案】教案六转运汉遇巧洞庭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教案编号:第06号转运汉遇巧洞庭红教学时间:2010年10月25-29日第十一周教学班级:10级房产1、2班,建工3、4班,水利1、2、5、6班,造价5-13班授课类型:讲授课教学目的的要求:1.知识目标(1)帮助学生了唐宋元话本以及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及其流变的原因。(2)通过对本课文学作品的介绍,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兴趣,增强他们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之情。2.能力目标(1)引导学生透过中国古代文学形式的流变把握其背后的社会变迁,从而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2)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历史条件与重大影响的探究,使学生认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理论、追求真理的精神。3.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人文意识,强化文学史观(2)关注社会进步,培养坚强的意志,树立科学精神,敢于怀疑,勇于创新,不断追求真理。(3)领悟我国古典文学之妙处,积极汲取我国古典文学精华,为我国近现代文学建设提供借鉴。教学重点:1、掌握“三言”“二拍”的思想与艺术。2、明白“三言”“二拍”在中国短篇小说史上的地位上。3、怎样认识文若虚这个人物形象教学难点:1、“三言”、“二拍”的思想内容2、“三言”、“二拍”的艺术成3、“文若虚”的人物形象分析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页,共5页----------------------- 教学过程:一、作者、作品介绍凌濛初(1580~1644),字玄房,号初成,别号即空观主人,浙江吴兴人。出生于书香门第,祖、父皆进士出身。十二岁进学,十八岁获廪生资格。然而在以后的科考中却屡困场屋,三十六岁才获副榜生员,一时无意仕进,天启三年(1627),发生“入都就选”事,方再谋仕途。直至崇祯七年(1634)五十七岁时,才任上海县丞;六十三岁升徐州通判,崇祯十七年(1644),起义军攻取徐州,时凌蒙初在房村治水,组织守城,呕血而死。在凌濛初的所有著作中,以“二拍”影响最大。“初刻”、“二刻”各40卷,其中“二刻”第23卷《大姊魂游完宿愿小姨病起续前缘》与“初刻”重复。“二刻”的第40卷则是《宋公明闹元宵》杂剧。因此,“二拍”实有小说78篇。《初刻拍案惊奇》成书于明朝天启七年(1627),第二年由尚友堂书坊刊行问世。其后凌蒙初又编著《二刻拍案惊奇》,于明朝崇祯五年(1632)刊行。二书合称“二拍”。《初刻拍案惊奇》本为四十卷四十篇,原本已失,今所见最早且最为完整的本子是藏于日本内阁文库的尚友堂刻本,全书存三十九卷(缺二十三卷),即实有小说39篇。“二拍”是模拟话本小说而创作的小说集。其题材大多取自前人说部书如《太平广记》、《夷坚志》、《剪灯新话》、《剪灯余话》等。但都经过凌蒙初的再加工和再创作,融入了凌氏本人的思想个性,体现了凌氏本人的艺术构思和艺术风格。“二拍”颇善于组织情节,因此多数篇章有一定吸引力,语言也还生动,但从总的艺术魅力来说,它比“三言”差得多。二、课文故事大意《转运汉巧遇洞庭红》叙述了一个颇有戏剧性的故事:商人文若虚在国内做生意屡遭挫折,眼看就要到破产的境地了。后来朋友到海外经商时顺便邀他同往,开船前他用了一两银子买了一篓太湖特产洞庭红桔子准备在路上享用。没料到了海外吉零国,这一篓桔子竟卖出了1000多两银子。他在返程的路上又偶然捡到了一只大龟壳,到达福建后被一个波斯商人用5万两银子买去。至此文若虚用赚来的钱在沿海重置家业,娶妻生子,家道殷富不绝。此时有人劝说文若虚去做更大的买卖,但文若虚拒绝了。他觉得贪得无厌会遭祸害,从此罢手,过起了安稳的富日子。这篇话本小说反映了明代商业兴旺,商人们出海冒险经商的生活现实,文若虚转运虽然掺杂有“命中注定”的糟粕成分,但这篇作品也暗含有与生活、与命运抗争的主观精神。《转运汉巧遇洞庭红》表现了封建社会中商人海外冒险的理想,鼓吹暴利思想,金钱第一。作品传出了特定的时代气息,表现市民生活已在明代短篇小说中占了比较重要的地位,为研究明代社会提供了丰富生动的历史图景。《转运汉巧遇洞庭红》故事不仅反映了明代中叶以后要求开放“海禁”的时代愿望,而且直接形象地揭示了商品的巨额利润产生于异地交换的流通领域这一重要的经济学原理。不仅具有文学的欣赏价值,而且也是研究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的珍贵材料。三、人物形象分析1、家道变化文若虚的祖上也相当的富有,给他“遗下千金家事”。殷实的家庭环境使得人的成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2页,共5页----------------------- 长不受约束,花起钱来也毫无计划。这样的生存状态使得人的生活都逐渐陷入了窘境。但是文若虚并没有一味地麻木不仁,沉沦下去,而是凭借其对生活的认识,认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也许是天性使然,很快地想到了解决目前这一窘境的方法——经商。2、海外历险经历在《转运汉巧遇洞庭红》中,文若虚也遇到了各样的岛屿。它们都给文若虚的命运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它们使得文若虚从先前人见人笑的“倒运汉”,变成了后来人见人羡的“转运汉”。文若虚则在吉零国打了一场非常漂亮的翻身仗。他没费多少吹灰之力,就用极少的成本换来了极大的财富。可以说文若虚的海上之旅成就了一个一夜暴富的神话。从此之后,“文若虚做了闽中一个富商”。3、主人公的性格特征主人公都热爱生活,敢于实践。文若虚的经商之路充满坎坷。但是文若虚从没有放弃,他还是将自己一次又一次的想法付诸于实践,并最终获得了成功。文若虚的商业实践则使他更加灵活,而失败的教训则令他更加得精明。在文若虚的商业生涯中,精明而灵活成为了他致富的重要因素之一。四、内容评析本文没有一丝严肃,非常活泼有趣,不仅体现明朝时期那种自由开放的民风,更让我们看到对外开放时的古代中国那种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人民生活跃然纸上,仿佛让人穿越到明朝,感觉特别新奇而又亲切。1、如何看待本文的宿命论。宿命论被批评为一种消极的思想,但是我觉得把它作为一种艺术来欣赏又有何不可呢?我们常说人定胜天,把人的精神意志夸赞得神乎其神,结果使人们过得非常疲惫。我们不断地跟天斗,跟地斗,战胜重重困难。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加让人们深信人可以改变命运、掌握命运。2、文若虚在大赚一笔后就满足了,是中国人固有的不思进取,正是这种”知足“导致我们日后的衰败。如何看待这种观点?首先说人定胜天吧。天是什么?其实就是大自然的规律。人们制造了飞机大炮,这些发明创造大大改善了人类的生活质量,人们认为这就是“胜天”。这只是“利用天”,利用自然规律,改善人类的生活。但是谁要超出这个规律进行发明创造是不可能实现的。再说,现代科技真的让人类胜天了吗?是天在忍人。天自有平衡之道,是不容破坏的,人类在地球上飞扬跋扈,所作所为尽为己,连小学生的科学书上都说了,动物生存的权力不仅是大自然给的,也是人类给的。瞧,连其他动物活不活也是人说了算的。政治书上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听起来非常崇高,让全人类共同富裕。但前提是什么?发展生产力。看看现在的社会,发展生产力是以什么为代价的?瞧瞧卫星地图,那些让人引以为傲的大城市就是地球上一块块丑陋的”皮肤病“。人们为了自己的幸福不计后果,不计代价,丝毫不考虑”天“下不是人类自己的。而天有是多么博大啊?在一定范围内,”天“尽管让人类去沾沾自喜,享受安逸。天不说话,然而天自有法则。老子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北极要融化了,太平洋上的小岛要消失了,地震此起彼伏,厄尔尼诺现象越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3页,共5页----------------------- 来越严重。人定胜天?人最好赶在”天“的惩罚到来之前乘坐宇宙飞船逃走吧。对文若虚的”适可而止“赞叹不已。物极必反,毫无止境的追求只能让命运再次逆转。我们人类有时候不能屈服于命运,有时候却得安于命运。这是中国古代先知的教导。现代人不能太狂妄自大,有所得有所弃才能保持生命中能量的平衡。别迷信人定胜天了,过分进取就是贪婪,就是自寻死路!课堂小结:《转运汉巧遇洞庭红》故事不仅反映了明代中叶以后要求开放“海禁”的时代愿望,而且直接形象地揭示了商品的巨额利润产生于异地交换的流通领域这一重要的经济学原理。不仅具有文学的欣赏价值,而且也是研究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的珍贵材料。表现了封建社会中商人海外冒险的理想,鼓吹暴利思想,金钱第一。作品传出了特定的时代气息,表现市民生活已在明代短篇小说中占了比较重要的地位,为研究明代社会提供了丰富生动的历史图景。课后作业:阅读下列材料“二拍”中的《转运汉巧遇洞庭红》主要写在国内经营破产的商人文若虚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跟着“几个走海泛货”的朋友出海,靠着一两银子“买得百斤有余”的“洞庭红”橘子,赚了1000多个重“八钱七分”的银钱,又在荒岛上捡了个宝贝,卖得了解情况万两银子。从此,“做了闽中一个富翁”,“子孙繁衍,家道殷富”。请回答:(1)材料反映了明清时期小说的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试列举几部著名的明清小说。参考:明清时社会上弥漫着拜金逐利的风气,传统的轻商思想开始淡化。这种风气深深地影响了小说的创作。“三言”“二拍”等作品中,商人第一次作为被歌颂的对象进入文学世界。课后分析: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4页,共5页----------------------- 以下无正文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толькодлялюдей,которыеиспользуютсядляобучения,исследованийкоммерческихцелях.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Nurfürdenpers?nlichenfrStudien,Forschung,zukommerziellenZweckenverwendetwerden.üPourl'étudeetlarechercheuniquementàdesfinspersonnelles;pasàdesfinscommerciales.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5页,共5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