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六国论》教案

【教案】《六国论》教案

ID:69621801

大小:90.65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2-02-16

【教案】《六国论》教案_第1页
【教案】《六国论》教案_第2页
【教案】《六国论》教案_第3页
【教案】《六国论》教案_第4页
【教案】《六国论》教案_第5页
【教案】《六国论》教案_第6页
【教案】《六国论》教案_第7页
【教案】《六国论》教案_第8页
【教案】《六国论》教案_第9页
【教案】《六国论》教案_第10页
资源描述:

《【教案】《六国论》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六国论》教案【教学目标】1.找出并提出文言知识疑难点,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总结文言实、虚词、活用情况和句式特点。2.把握文章的朗读节奏,品味朴素简劲的语言,体味文句意蕴,了解文章大意和写作意图,理解所总结的历史教训。3.鉴赏论证结构,弄清论点和论据的关系,感受文章的雄辩力量和充沛气势。【教学重难点】1.理解下列重要实词的含义:弊、率、完、患、暴、判、速、再、数、当、礼、宜、故事、颠覆,归纳下列多义词的义项:得、非、或、相、势,掌握文中重要虚词的用法,总结归纳本文特殊句式和用法。2.理解苏洵

2、如何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理清思路,弄清论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页,共15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点和论据的关系,了解六国破灭的及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从中总结历史教训。3.揣摩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味本文所具有的雄辩力量和充沛气势。【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课前预习提纲:1.朗读课文,注意读正字音、读清文意、读出感情。2.阅读全文,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理清句意,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基础知识,提出疑难问题。3.查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简介,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一

3、、导入:同学们,唐太宗李世民曾感慨地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2页,共15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如何演变为秦一统天下,我们来学习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二、作者简介:请学生根据注释或课外阅读介绍苏洵生平简介,教师订正补充:苏洵自号“老泉”,据说27岁才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潜心钻研,终

4、于形成自己的文章风格,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语言晓畅,雄辩有力,论文大多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说服力强,能切中时弊,深得欧阳修的赏识。嘉祐年间,欧阳修把苏洵的二十二篇文章(《权书》10篇、《衡论》10篇、《几策》2篇)推荐给皇帝,一时名动京师,文人竞相模仿,因此苏洵把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祐集》,课文《六国论》即选自《嘉祐集·权书》,原题《六国》,后世选本多为《六国论》。“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3页,共15页-------

5、----------------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三、读准字音,了解大意。1.点几个学生读课文,请其他同学评价,注意读准字音,读清断句。明确:老师补充强调易读错的字。赂(lù)率(shuài,全都,一概)厥(jué,他的)暴(pù,暴露)与(yǔ,相与,亲近)嬴胜负之数(shù,运数,此句互文的修辞手法)洎(jì,及,等到)当(tǎnɡ,同“倘”,如果)与秦相较邑(yì)为(wéi,治理)国者无使为(wéi,被)积威之所劫老师强调重要的断句: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4页,共15页---------------

6、--------学习必备欢迎下载“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用“非”否定后两种情况)“较/(比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这)/实(实际上)百倍”“思/厥(其)先祖(祖辈)/父(父辈)”“而犹有可/以(能够凭借)不赂而胜之之势”总结古今异义词对句子停顿的影响,引导学生找出文中其他的古今异义词:“至于”、“再”、“智力”、“故事”。(通过让学生朗读课文,检查课前预习情况,在学生评价的基础上,补充解决生字词和古今异义词问题。)2.学生朗读课文,疏通文章大意,提出句子理解中的疑难问题。第一段:精品学习资

7、料可选择pdf第5页,共15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①补充史实:秦灭韩为前230年,灭魏前225年,灭楚前223年,灭燕灭赵前222年,灭齐前221年。“互丧”,先后相继灭亡。②“率皆赂秦耶”:设问兼反问。提出此问的根据是齐、赵、燕三国未赂秦。③“盖失⋯⋯”两句,用解释语气读。归纳本段大意:提出本文中心论点,即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第2段:(1)补充注释①“秦以攻取之外”——秦在攻占土地之外。以,同“于”(让学生从旧课文中找出例子:“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中的“以”)

8、。以,当释为“在”,课文注为“用、凭着”,误。②“较秦之所得⋯⋯其实亦百倍”——“较”,直贯全句。“所得”,指受赂得地。“百倍”,极言其多,不是确数。全句意即秦受赂得地为攻战得地之百倍,诸侯赂秦失地为战败失地之百倍。③厥——同“其”。先秦典籍中用得较多,以后不常用。作者这里是有意用古字。④“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这是形象的描述。秦在六国之西,不可能“四境”而至。⑤然则——承上发下语,这里用法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