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统文化的视角审视中国现代企业伦理

以传统文化的视角审视中国现代企业伦理

ID:6936313

大小:31.6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1-31

以传统文化的视角审视中国现代企业伦理_第1页
以传统文化的视角审视中国现代企业伦理_第2页
以传统文化的视角审视中国现代企业伦理_第3页
以传统文化的视角审视中国现代企业伦理_第4页
资源描述:

《以传统文化的视角审视中国现代企业伦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以传统文化的视角审视中国现代企业伦理   中国正面临着全面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经济时期。企业转型是其生存发展的唯一出路,特别是国有企业。“明晰产权”,“国有股减持”“股权分治”“股份全流通”等一系列措施不断推出;考核指标也不断翻新:规模利润股东报酬率EVA等等。在企业中从总经理到普通员工都经历前所未有的磨练,特别是思想观念上的冲击尤为激烈。从而就产生了意识形态的过渡期,传统的观念,价值标准都发生了改变,新的体系又没有形成,于是就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怪现象”,如在企业中衡量会计人员的标准是,做假账水平的高低;企业的目标就是“利润最大化”;企业原始积累可以不择手段等等。在社会评价体

2、系中也有了重大变化,男人只分富和穷,女人只分美和丑。为什么会这样?这就是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与意识形态的缓慢渗透而形成的“断层”。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无非两条路,一是方面生产力的发展速度;二是加快意识形态的转变。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单独选择以上两条路的任何一条,都会出现社会大的变革。只有二者同时兼顾,相互协调才会有出路。这也就是党中央提出的“物质和精神”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然而,要想真正做到二者的协调发展是非常困难的,仅仅靠批评教育,自我约束,道德规范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立法,依法治理,用法律手段规范。所以有很多人就提出了要建立全新的企业制度,为了简单就照搬西方的企业管理制

3、度,粗暴推行,把中国的传统文化抛得一干二净,好像只有这样才是改革,才与国际接轨,才是现代化了。我们现在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是很不够的,还有很大的局限性。一说起传统,似乎就必然与现代对立,其实不是这样简单化和绝对化的。   我国传统文化中许多道理对于现在仍然是适用的。比如说,我国古代儒家和法家关于治理社会的总主张,一个是“德”,一个是“法”。与外国比,我们中国还多了一个“礼”,孔子强调“克己复礼”。“德”着重于自律,“法”强调他律。“德”、“法”、“礼”这三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概念,仍然是今天治理社会的通则。对于现代企业而言,进行企业文化创新时,应该以这三个概念作为坐标。“德”就

4、是你这个企业的理念和价值观,“法”就是你这个企业的制度。还有一个应该强调的就是“礼”。今天的一些企业注意了制度,却没有注意让企业的员工形成一种很好的习惯,“礼”就是习惯性的制度,不是硬性的制度。“礼”是目前我们一些企业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时所缺乏的一个层面。   从表面上看,“礼”不是一种硬约束,实际上,它对人们行为方式的影响是很深远的。传统文化不可能很具体地告诉我们现代企业怎样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但是,我们可以从传统文化中找到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和创新的基本思路。从“德”、“法”、“礼”这三个概念看,这三个字很简单,但是,如果把它们的深刻内涵和精神理解透彻了,就可以用它们作为坐标来查

5、找我这个企业缺什么,是缺少“德”?是缺少“法”?还是缺少“礼”?   比如海尔集团从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20年来以年均增长68%的速度,发展到2004年全球营业额预计突破1000亿元。其在企业经营管理诸方面不断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明的优秀成果,逐步培育形成具有海尔特色的管理模式和价值观文化体系。但对海尔文化的形成作用最大的还是中国传统文化。如,老子的《道德经》有助于企业树立经营发展的大局观;《论语》有助于提高和完善经营者的人格修养;《孙子兵法》有助于企业丰富市场竞争谋略。其中海尔坚持走创世界品牌的道路,就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有生于无”。在《道德经》中,无形

6、就是灵魂。“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关于传统文化和现代的关系,还可以用传统文化中那些伟大的理念去审视现代社会的问题。比如说,我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理念就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对于我们现代社会,不论是搞经济,还是搞企业,都是很有指导意义的。西方国家以前搞工业化时,没有考虑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就走了弯路,工业发展很快,自然环境却遭到了破坏。这种恶果人们不能承受,现在特别强调保护环境,回归自然。从这个角度说,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理念具有现代意义,关键在于我们怎样把它落实到现代社会的实践中,落实到企业文化的操作层面。   中国传统文化及管理思想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

7、极的一面。因此,在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及管理模式的过程中,既要学习西方制度化管理的优势,实施组织化、科学化的管理,又要吸取中国传统文化及管理思想的精髓,“古为今用,洋为中用”。需要强调的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及伦理观念根深蒂固,至今影响着国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取向。没有文化底蕴的管理是不成功的管理,照搬西方的现代管理理论会因国人心理抵触,其效果大打折扣。但要完全用中国传统式家庭管理方式管理企业,可能在创业时期有积极的作用,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肯定会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这就是中国企业成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