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857679
大小:29.46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1-28
《精编《水》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精编《水》教学设计 一、课前谈话: 1.师:余姚我不常来,能不能介绍一下,余姚有什么地方好玩? 2.北仑也有好玩的地方:Ppt洋沙山、凤凰山——项目繁多的游乐园、九峰山——这个季节漫山遍野的鲜花(全是山?有山也有水的) 3.我们那里有亚洲第二高的喷泉,很漂亮的,我有视频,想不想看看? Ppt视频:北仑音乐喷泉 4.师:不错吧?水最高能喷到130米。有40层楼这么高。是我们北仑最壮观的水。 (感受水,为后面好玩的水,水特点的应用做伏笔) 二、生活中的水 1.师:我们今天这节科学课内容便是《水》。 板书:水
2、2.Ppt2.师:水你们熟悉吗?(熟悉) 3.哪里有水呢? 生:植物里、江河湖海里、人体里, 师:看来水很多地方都有,谁是怎么样的? 4.今天我请来了一个会讲故事的水宝宝。边看边思考,你又发现了水宝宝的哪些新本领? Ppt《水的故事》——视频的存在是唤醒,而不是补充 ☆解渴 ☆让花朵绽放 ☆洗东西 ☆洗头发 ☆分成小水滴 ☆让食物湿润 ☆溶化糖 ☆没有固定形状 ☆能灭火 ☆养鱼 ☆变成冰、水蒸气 ☆将阳光折射出彩虹 5.根据视频和生活你中对水的了解,说说,水是怎么样的?和我
3、们有什么关系?板书:水是怎么样的? 6.先组内讨论,再全班交流。 7.将学生的回答概括成三部分:存在,和生物的关系,用途。进行板书 (可能的回答: 存在:水蒸气、冰、江河湖海、淡水、露、冰雹、各种形式存在——你知道哪种形式存在?折射出彩虹(概括:看来水以很多形式存在于很多地方) 用途:清晰物品、灭火、在上面开船、做实验、玩水、游泳(利用它的一些特点,来帮我们做一些事情。) 和生物的关系:植物、动物离不开水、光合作用(它和动植物关系都很密切)) 交流中,要发表有根据的见解。对其他同学的意见进行批判,但要用事实说话?
4、 通过交流,画出水的网状图。 7.你觉得你对水够了解了吗?(够了解) 三、好玩的水 (一)玩“如意罐” 1.师:那你玩过水吗?怎么玩的?板书:好玩 2.师:在科学课上,我们也玩水,而且更好玩。 4.出示“如意罐”,师:这是什么?——易拉罐——它叫如意罐,看看它有什么特点?(ppt:带孔的罐底)——罐底有5个小孔——让它水流出来就流出来,不流出来就不流出来——想不想亲眼看看?(仔细看,老师是怎么在玩的) 5.师表演竹篮打水及五水汇流,师:好不好玩?想不想玩?有一个任务和一个要求 任务就是带着一个问题来玩水:pp
5、t:在玩中思考,有没有发现水有什么新的特点? 要求:两个人玩一个水槽和如意罐,每个人都要玩。完好后把桌子清理一下。 6.交流:请把如意罐放在一边 通过玩这个游戏,你发现了水的什么特点:(再次证明了),水是会流动的,没有固定形状。它的流动也是能被阻碍的。——这是我们玩了以后新的发现。板书补充 (二)小水轮 1.师:还想再玩吗?(想)在原来的基础上,我想再给你一个小水轮,你可以怎么玩呢?出示小水轮 生:让小水轮转起来。让小水轮转的更快,让小水轮按不同方向转。 2.还是一样,边玩边思考:有没有水的新的特点(知识)被你们
6、发现了。 3.组长领取小水轮,和如意罐一起玩 4.交流:上交如意罐和水轮,放入大箱子中。 5.发现:水是有力量的, 6.师:这个力量有什么用?这个力量在这里(游戏中)有什么用?——推动小水轮旋转。 7.师:这个力量在生活中有什么用?——推动大型的机械运转,甚至还可以用来发电。 8.师:人类聪不聪明,利用水有力量,水是会流动的特点,让它来帮我们做许许多多的事情。 9.师:我们又玩出了一些名堂,还要不要继续玩? (三)水在哪个袋子里 1.师:我们来玩捉迷藏 2.调皮的水藏到了7个黑色的袋子里,我要找到它(ppt
7、出示黑色自封袋) 在不打开袋子的情况下,你有什么办法能快速地找到水吗? 3.游戏规则:每一个袋子上都有编号,把你认为是水袋子的编号撕下来,贴到投影仪的记录表上。 ppt游戏规则: (1)如果小组觉得水不止一袋,可以在表格里贴多个标签。 (2)游戏过程中不能打开袋子 (3)接触袋子时一定要轻 师:将你们认为不是水的所有袋子放回盒子里。是水的放在桌子上 4.学生交流。 说一说:为什么1、2、5、7号袋子不是水。(请任一组回答) (预设一:所有学生的答案都是3号——师:所有组一致认为3号是水,请一个组代表说说,为
8、什么?你们是怎么判断的? 预设二:答案以3号为主,有个别小组有其他答案。师:请单选3号袋子的组来回答,为什么你们认为4、6号不是水,你们是(利用什么方法)根据水的什么特点来判断的? 其他组再次对两个袋子进行判断,确定答案 预设三:大多数组选择了两个答案。师:请选择两项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