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民事赔偿机制探讨

证券民事赔偿机制探讨

ID:68494647

大小:3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1-11-11

证券民事赔偿机制探讨_第1页
证券民事赔偿机制探讨_第2页
证券民事赔偿机制探讨_第3页
证券民事赔偿机制探讨_第4页
证券民事赔偿机制探讨_第5页
证券民事赔偿机制探讨_第6页
证券民事赔偿机制探讨_第7页
证券民事赔偿机制探讨_第8页
资源描述:

《证券民事赔偿机制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证券民事赔偿机制探讨鹏  关键词:证券/民事赔偿/法律  一、从“驳回起诉〞到“暂不受理〞到“有条件受理〞  1998年12月4日,投资者某向浦东新区法院起诉红光实业全体董事及有关中介机构虚假述,使之遭受损失。该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后认为:不能确定原告的亏损是由于被告虚假述直接造成的,被告在证券市场上的违规行为属于证监会的行政处理围,依照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裁定驳回起诉。  2001年秋天,上百名因亿安科技操纵案而遭受损失的投资者向法院提起集体诉讼,要求赔偿损失。之后不久,银广夏案东窗事发,又有投资者向法院起诉银广夏欺诈。9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作出决定:对证券市场上发生因幕交易、操纵市场

2、、虚假述等侵权行为而引起的民事赔偿纠纷案件暂不受理。..word.zl...  2002年1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受理证券市场因虚假述引发的民事侵权纠纷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驳回起诉〞到“暂不受理〞到“有条件受理〞,法院的大门逐渐开启,投资者从此可以拿起法律武器对上市公司因虚假述引发的证券民事侵权要求侵权者赔偿。  但是,我们也看到,?通知?规定了比拟严格的案件受理前置程序:①只受理在信息披露中进展虚假述的民事索赔案件;②只受理已被证券监管部门作出生效处分决定的案件;③投资者只能采取单独或共同诉讼的方式提起诉讼,法院不承受集团诉讼;④只有直辖市、省会城市、方

3、案单列市和经济特区中级人民法院可以受理此类案件。  二、存在的问题  由于?通知?对案件受理的前置程序规定比拟严格,在实际诉讼中,者就有可能钻法律空子,从而使得投资者受到损害却欲告无门或者无法得到应有的补偿。  1.由于法院只受理“因虚假述引发的民事侵权案件〞,使得上市公司的其他行为逃脱了民事责任,这对受到损害的投资者显然不公平。例如在亿安科技案中,证监会只处分了者操纵股价的行为而未对虚假述作出处理。因此,法院不能受理这样的案件,投资者权利也得不到保护。..word.zl...  2.民事赔偿责任主体围过窄。?通知?第一条只规定了信息披露主体即上市公司为赔偿主体,将承销商及其高级管理人员、会

4、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律师事务所等信息披露参与人排除在外。而在我国,中介机构参与上市公司披露虚假信息已是不争的事实。如果不对信息披露参与人的行为进展追究,还是不能有效防行为的发生。  3.受理的案件要以证监会作出生效处分决定为前提。这样虽然减轻了投资者的举证责任,但是却影响了司法审查的独立性,也使投资者对自__己的利益保护要依赖于证监会的行为。同时,这一规定与现存的相关法律条文出现抵触。?民事诉讼法?规定,符合以下四个条件,原告即可提起诉讼:①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②有明确的被告;③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④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围和人民法院管辖。最

5、高法院?民事案件案由规定?(试行)明确规定了证券欺诈属于法院的受案围,因此,只要符合以上四个条件,受害人即可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的诉权不以任何机关做出调查处分为前提?,证券法?也规定了民事赔偿优先的原那么。显然,根据?通知?的规定,当事人(受害人)的诉权不仅受到了行政机关行政行为的约束,而且由于诉权只能在证监会作出行政行为完毕后才产生,所以也不能很好的贯彻民事赔偿优先的原那么。  4.由于排除了集团诉讼的方式,投资者只能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才能获得赔偿,而不能象集团诉讼那样只需向法院登记就可以分享别人的诉讼成果。因此,有些受损失较小的投资者虽然想获得赔偿,但可能由于诉讼本钱太高而放弃诉讼,

6、这无疑是对行为的姑息养奸。..word.zl...  5.地域管辖被告原那么很难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通知?规定,案件的地域管辖围采用被告原那么,即由被告所在地且符合前置程序第四条规定的中级人民法院来受理案件。这样虽然可以提高诉讼效率,防止出现不同法院对同一案件作出不同判决而损害法律的威严,但却使受害人处于不利地位,受害人很可能因为要获得赔偿而跑到千里之外的被告所在地提起诉讼,如果被害人与被告相隔较远,那么,这期间的诉讼本钱将会很高,而能否胜诉还不能确定。因此,多数中小投资者很可能会因此而不得不放弃诉讼,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  6.对〞虚假述〞的法律认定过于严格。在我国证券市场,上市公

7、司虚假述的现象相当普遍,但并非有虚假述就一定要追究民事责任。根据?通知?规定,需要追究民事责任的虚假述除了要受到证监会的处分外,还必须具备两个要件:①投资者必须要有实际的投资损失发生。②虚假述与投资者的损失之间存在可以推定的因果关系。由于影响交易发生的因素多种多样,因此,推定投资者的损失和虚假述之间的因果关系就成为一个难题,投资者的损失应该如何计算也是一个难以度量的问题。而上市公司凭借其资金实力能够聘请到优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