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证券民事赔偿前置程序的探讨

我国证券民事赔偿前置程序的探讨

ID:21720344

大小:5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24

我国证券民事赔偿前置程序的探讨_第1页
我国证券民事赔偿前置程序的探讨_第2页
我国证券民事赔偿前置程序的探讨_第3页
我国证券民事赔偿前置程序的探讨_第4页
我国证券民事赔偿前置程序的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证券民事赔偿前置程序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证券民事赔偿前置程序的探讨:D922.28文献标识:A:1009-4202(2011)04-319-03  摘要最高院在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起的民事侵权案件中设置了民事赔偿的前置程序,此规定有利于控制滥诉、减轻原告的举证责任、保证法院在政治上的安全地位等,却也存在着不合理的因素,如损害投资者的诉权、降低民事赔偿案件的执行效率和监管效率等等。通过对前置程序利弊两方面的探讨,提出了废除前置程序的主张,同时介绍了美国在证券投资者保护领域内的类似机制,以期给我国证券民事诉讼的改革带来些许启示。  关键词民事赔偿前置程序投资者保护    2005年10月前的《证券法》第十一章“

2、法律责任”用了33条来规定证券违法犯罪行为的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却只用了3条来涉及民事责任,且规定过于原则化,缺乏可操作性。2005年10月我国新修订的《证券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民事责任制度的缺失,但其中仍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如法院在受理证券民事赔偿案件时与行政机关的责任分配问题。对于此,立法仅限于最高院于2002年1月15日出台的《关于受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侵权纠纷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和2003年1月9日出台的《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

3、的民事赔偿案件的通知》中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的虚假陈述民事赔偿案件,其虚假陈述行为,须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及其派出机构调查并做出生效处罚决定。当事人依据查处结果作为提起民事诉讼事实依据的,人民法院方予受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第6条规定:“投资人以自己受到虚假陈述侵害为由,依据有关机关的行政处罚决定或者人民法院的刑事裁判文书,对虚假陈述行为人提起的民事赔偿诉讼,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第11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虚假陈述证券民事赔偿案件后,受行政处罚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

4、行政诉讼的,可以裁定中止审理。有关行政处罚被撤销的,应当裁定终结诉讼。”  一、我国证券民事赔偿前置程序的正功能  从上述法条中我们不难看出,我国人民法院受理证券民事赔偿的前置程序的主体由原来单一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及其派出机构扩大为有关行政机关和作出有关刑事判决的人民法院,这样一来虽在一定程度上放宽了股东提起民事诉讼的门槛,但仍然规定是要以权威性机关的调查结果为民事诉讼的前提。从现有制度设计上分析,最高法院规定民事赔偿前置程序可能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量:  1.有利于控制滥诉,提高司法效率。鉴于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还不成熟,存在着大量的不规范操作,如果没有前置程序

5、作为第一道屏障,人民法院的受案数量是相当庞大的,不利于司法权的有效行使,也会降低司法效率。前置程序的介入使得法官免去了对违法行为认定等专业性问题,可以直接根据处罚结果审理民事赔偿的依据和赔偿范围,极大地减轻了法院负担,提高了司法效率。  2.有利于减轻原告的举证责任。由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或者刑侦部门主动对证券违法行为调查取证并做出有效处罚,免去了原告因不具备专业知识或不清楚诉讼程序等因素而没有及时保存证据,从而丧失起诉能力的情况,帮助原告在起诉阶段解决举证难的困扰。  3.有利于帮助法官化解因专业知识不具备而审理困难的尴尬。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是代表国家对证券市场进行监管

6、的政府机关,其专业性要强于法院,前置程序为法官的判断提供依据,以弥补法院在专业知识上的不足,有利于司法的统一性及社会秩序的稳定。  4.有利于法院保障其在政治上的安全地位。证券市场是一个公共性特征非常突出的行业,社会大众对证券市场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其一旦发生纠纷,纠纷处理的机关将面临巨大的政治风险和社会压力。“而行政前置程序的制度设计则可以使法院在纠纷发生初期远离社会公众的关注,巧妙地逃脱主导证券纠纷是非的判断,而一旦证券纠纷的行政处罚决定下达以后,实际上关于证券纠纷的最为关键的过错问题也因之而尘埃落定,至于如何赔偿、赔偿多少等技术性问题一来不会引发太多社会纷争,二则对于

7、法院而言也是驾轻就熟,并且也是一项极易利用专业性知识平息怨愤的作业,其政治上的风险与位于前台的证监会之间差距是不言自明的[1]。”  二、我国证券民事赔偿前置程序的负功能  从上述原因分析,最高院设置民事赔偿的前置程序虽然有其种种考虑,但不可忽略的是,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1.从法理学角度来看:其一,证券民事赔偿的前置程序导致法律位阶适用的混乱。在我国现行的立法体制下,宪法具有无可争辩的最高权威,其次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基本法律,最高院享有的司法解释在前两者的位阶之下,而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08条规定的起诉条件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